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重点知识归纳

更新时间:2024-06-03 2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综合素质】 第一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理念 第一节 教育观

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全面推进 一,素质教育思潮与实践背景的形成

素质教育思潮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许多有识之士明确提出中小学教育要以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育为主。

二,价值导向与初步实验阶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必须大力加强。”

三,中小学乃至大学较大面积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阶段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简称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到2020年)》(简称纲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要求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素质发展为核心的教育。 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1,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在教学中,要把群体培养目标与个体发展目标统一起来,把培养优秀人才的任务与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任务统一起来,把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起来,在保证合格率的基础上提高优秀率。 3,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4,培养学生主动精神,学生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对于学生主动精神和个性发展为基础的。 5,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终身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三、素质教育的实施(未在考纲中,已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转变课程功能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调整课程结构

连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戾气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六,新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训练与应用

一,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第( C 八 )次。

答案:1999年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来第八次课程改革。 二,这次新课程改革倡导( D 发展性)评价。

答案:新课程改革致力于改变过去我国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发展性评价。

四、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一,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2,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二,幼儿教育的特点 1,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 2,游戏化

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4,潜在性

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作用。

五、幼儿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为让幼儿的素质得到全面的培养与提高,教师必须变“注入”教育为“启发”教育。 二,要注意保护和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善待幼儿的质疑。 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善待幼儿的创造力和质疑。 三,注意发展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形成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因素。

第二节 儿童观

无歧视原则: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在保教实践中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幼儿。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一,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渊源

(1)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考察和说明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的方法论,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

(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对我国教育目的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幼儿园全面发展的基本内涵

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训练与应用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c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答案: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与促进幼儿在( a 体,智,德,美 )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 答案: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为宗旨。

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 一,儿童观

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儿童观是教育观的基础,也是影响教师观的重要因素。 1,幼儿是自然人 2,幼儿是社会人 3,幼儿是完整的个体 4,幼儿是自主建构的个体

5,幼儿是出于发展初期的幼稚的个体 6,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

7,幼儿以及生活和游戏为主要活动 8,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育人为本

育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三,育人为本,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育人为本,就要爱幼儿,尊重幼儿,相信每个幼儿都具有发展潜力,维护每个幼儿的人格与权利,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等歧视幼儿。 第一,关注每一位幼儿。

第二,关注幼儿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第三,关注幼儿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三、因材施教,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关注个体差异,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其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

(1)首先,深入研究儿童。

(2)其次,构建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 (3)最后,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强项。

四、设计丰富多彩的保教活动 一,保教活动的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思想性原则 (3)趣味性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全面渗透原则

二,保教活动的内容设计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三,保教活动的形式设计

(1)集体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别活动

以上三种活动形式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不能相互替代。在教育实践中,三者经常交替进行,相互渗透。

第三节 教师观

具有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热情和决心。

一、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及其要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未在考纲中,已划) (1)《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指出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2)幼儿园教师要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爱岗敬业,增强专业发展的自觉性,大胆开展保教实践,不断创新,积极进行自我评价,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

二、终身学习

一,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1)1965年,法国教育理论家保罗*朗格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提出“终身教育”的概念。

(2)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自己的师德学习和业务学习,潜心钻研知识,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 三,教师终身学习的内涵 (1)一是师德的修养。

(2)二是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 (3)三是反思能力的培养。 (4)四是现代教学手段的掌握。 (5)五是对学生和自身的研究。 四,终身学习的途径

1,在工作实践中贯彻落实终身学习 2,在反思中促进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和不断反思是人自我发展,优化生命的两种重要途径。

三、幼儿园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成为孩子的倾听者,观察者,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同时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一、教师要倾听,观察,理解幼儿

“倾听”在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二,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引导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一次飞跃与突变。

三,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合作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师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话关系,师生之间的交往主要是以幼儿感兴趣的话题,项目作内容。

四,教师应成为研究者,学习者,创造者。 (1)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2)教师应成为学习者

(3)教师应成为创造者

幼儿园教师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获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去。

同步训练

一,教育要面向( ), 促进学生(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 )和善于解决问题的( )。

a,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答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素质教育的成败,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 b,教师 )

三,在胎儿期,孩子就有了听觉,触觉,记忆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反应能力,出生后几个小时就有了视觉偏爱,能分辨声音和气味,还可以形成条件反射,这说明(D 幼儿的学习潜能极大)

四,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 全面的,启蒙性的 )的,可以相对划分为( 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等五个领域,也可以做其他不同的划分。

五,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a,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六,作为学习型教师,必须树立(D 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职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作为对自己职业的要求。

七,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不包括(D 劳动技术教育)

八,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为的是增强课程的(b,适应性) 九,对幼儿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c,态度) 十,终身学习的提出者是(a,保罗*朗格朗)

第二章 教育法律法规

第一节 有关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

一、教育法概述(没有在大纲内,划线) 一,教育法的内涵

1,广义的教育法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或认可的,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教育行为规范体系及实施所形成的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法律秩序的总和。 2,狭义的教育法则专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教育法律。 3,教育法具有以下几个本质属性: (1)第一,教育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第二,教育法是一种行为规范。

(3)第三,教育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 二,教育法的特点 1,主体的复杂性 2,调整范围的广泛性 3,法律后果的特殊性 三,教育法的体系

第一层次是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第二层次是教育基本法。 第三层次是教育单行法。 第四层次是教育行政法规。 第五层次是地方性的教育法规。 第六层次是教育规章。 四,教育法的原则 (1)《教育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

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2)教育的公共性,体现了教育直接使个人受益,间接使社会受益的功效。 (3)这决定了教育法具有规范功能,标准功能,预示功能和强制功能。

二、相关教育法律法规的解读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解读 1,依法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于1995年3月18日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于1995年9月1日起施行。 2,地位:《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 3,立法特点:

(1)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2)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 (3)原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 4,基本内容: (1)适用范围。

(2)教育性质与方针。 (3)教育的基本原则。 (4)教育管理体制。 (5)教育基本制度。

(6)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7)教育者与受教育者。 (8)教育与社会。

(9)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读 1,修订过程:

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共八章63条,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立法宗旨:

《义务教育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了本法的立法宗旨及立法目的,就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 3,立法依据:

《义务教育法》的立法依据是《宪法》和《教育法》。 4,制定目标:

《义务教育法》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有力地推动“科教兴国”战略的落实,明确我国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义务性,公益性和平等性,同时对关于解决增加教育投入,实践教育均衡,免收学杂费,教育乱收费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说明。 5,《义务教育法》的意义

《义务教育法》得施行,对新世纪的中国教育发展来说,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

训练与应用

一,下列不属于义务教育特点的是( c 基础性 )

答案: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义务性,公益性和平等性。 二,新《义务教育法》修订的时间是( b 2006 )

答案: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教师法》的立法过程,依据,宗旨及其法律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从1986年开始起草,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教师的资格和任用

(1)教师的资格和任用制度是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2)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规定的职业资格认定制度,是公民获得教师工作应具备的特定条件和身份。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指出制定该法的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五,《幼儿园工作规程》

卫生保健是幼儿园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为了保证幼儿身心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而实施的各种措施。 六,《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1)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 (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3,普及学前教育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重视学前教育”的精神,《纲要》提出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师德建设对于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七,《儿童权利公约》 1,《儿童权利公约》是一项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具有国际法约束力的国际公约。 2,《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内容

(1)儿童包括哪些人?第一条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岁。——“未成年人”

(2)儿童又有哪些权利?四种:生存权,受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 (3)倡导的四项原则: a,儿童最大利益原则。

b,尊重儿童权利与尊严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的原则。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权利和义务 一、幼儿园教师的权利

1,教师的权利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依法享有的权益,是国家对教师能够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相应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虚构与保障。 2,《教师法》赋予幼儿园教师的职业权利 (1)教育教学权

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简称教育教学权。 (2)科学研究权

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简称科学研究权。 (3)指导评价权

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简称指导评价权。 (4)获取报酬待遇权

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简称获取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

对幼儿园的保教工作,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幼儿园管理的民主权利。 (6)进修培训权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简称进修培训权。

二、幼儿园教师的义务(依法分析)

1,教师的义务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教师必须作出或禁止作出的一定行为。 2,《教师法》规定的幼儿园教师职业义务 第一,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

第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保教工作任务。 第三,按照国家规定的保育教育目标,通过活动对幼儿进行形象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第四,关爱,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五,制止有害幼儿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

三、规范幼儿园教师的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教师法》第37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节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训练与应用

一,根据《教师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学校解聘教师情形的是(d 不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 二,侮辱幼儿属于教师(b 民事 )侵权行为。

答案:体罚与侮辱幼儿属于教师民事侵权行为的一部分。

第三节 幼儿权力及其保护(依法分析) 一、幼儿依法享有的权利 一,生存权

(1)幼儿出生后就获得了生命权,享有生命安全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和受特殊保护的权利,以及接受可达到的最高标准的医疗保健服务的权利。

(2)每个幼儿均有固定的生存权。国家应尽最大限度地确保幼儿的生存与发展。 二,受保护权

(1)受保护权包括保护儿童免受歧视,剥削,酷刑,虐待或疏忽照料,以及对失去家庭的儿童和难民儿童的基本保证。 (2)幼儿有权免受歧视

(3)幼儿有权免遭剥削和虐待 三,发展权

幼儿的发展权包括幼儿接受一切形式的教育(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的权利。每个幼儿有权享有足以促进其身体,心理,精神,道德与社会发展的生活水平。 四,参与权

幼儿的参与权指的是幼儿获得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

二、保护幼儿权益的意义(没有在大纲内,已经划线)

(1)把幼儿看做是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是现代幼儿权利保护的基点。

(2)教育是幼儿全力保护这一社会系统工程中重要的基本环节,对幼儿权利的保障有着最直接的作用。

同步训练

一,教师婴幼儿捣乱,将幼儿关在校车内,任其哭闹,侵犯了幼儿的(d 人身自由权)

二,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作出了,明确说明的是(c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的工作方针是(d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四,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并保证其不受教师,同学的歧视,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中的(无歧视原则)

五,因小丽不好好吃饭,李老师对其加以辱骂,还不让他吃饭,李老师应当(a 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六,专门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评价的相关理念,细则,标准做全面阐述的是(b 《幼儿园工作规程》)

第三章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 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分析评价) 一、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是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具有热爱教育的事业心和全心全意培养,以幼儿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构成(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良心,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业荣誉八个因素构成。 1,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工作上达到何种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2,教师职业责任

教师职业责任是指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当前教师的职责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教师职业态度

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 4,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境界的高层次性

境界的高层次性是指社会和他人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总是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较高水平和较高层次的。 2,意识的自觉性

意识的自觉性是指教师因职业劳动的特点做决定的在职业道德意识上的更高的自觉性,他是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行为的基础。

3,行为的典范性

(1)行为的典范性是指教师的品德和行为对幼儿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行为具有榜样作用。教师职业道德的典范性是由教师劳动的示范性决定的。

(2)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4,影响的深远性

影响的深远性是指教师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将给幼儿留下深刻研究的印象,他不会因幼儿的毕业而随之结束,还将延续到毕业之后,有时甚至伴随幼儿的一生。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1,对教师及调节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是指教师职业道德通过教育,评价,沟通等方式和途径,指导和纠正教师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交往中的行为,协调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2,对幼儿期榜样和带动作用 3,对社会其影响和促进作用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教师调整个人与他人以及与社会的关系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区别于其他类型的社会道德最根本的标志。它贯穿于教育劳动始终,体现出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对教师行为起根本指导作用。 1,忠于教育事业的原则(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忠于教育事业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内容,它反映了教师职业道德的阶级本质和时代特征,是对社会主义道德中集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 2,教育民主的原则 3,教育人道主义的原则

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指教师为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陶冶,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过程和行为。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一,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基本内涵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是指教师自己,他人或社会,按照社会行为评价标准和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标准,运用校内外舆论,教育传统习俗和教师内心信念等形式,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所作的善恶褒贬的道德评判。 二,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一是评定功能,二是导向功能,三是激励功能,四是预测功能。 三,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原则 1,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 2,坚持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3,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 四、《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一,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爱国守法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爱岗敬业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教师要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严谨笃学,做好本职工作,并且精益求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关爱学生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爱是教育的根基,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为了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权利,195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个关于保护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儿童权利宣言》。1989年联合国大会进一步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3,“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关爱学生的禁止性行为,这也是一个教师的伦理底线。

训练与应用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c 关爱学生)

答案:关爱学生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也是灵魂。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b 终身学习)

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教书育人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1,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

2,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理论依据。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目标指向。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是教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结果评价的指导思想。 五,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为人师表的内容和要求是: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利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教师职业最基本的原则。 六,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规范》中明确提出,终生学习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五、《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基本精神 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目的,意义

2009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二,内容

本规定自2009年8月12日起施行 三,特点

1,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2,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

3,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大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4,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

训练与应用 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颁布的时间是(d 2009)

二,下列不符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等特点的是(a 班主任有体罚学生的权利)

四,贯彻落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应做好的工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要依据《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把加强班主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力抓手,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抓实。 五,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对班主任的要求体现在: 1,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2,要注重公平,面向每一位学生 3,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 4,要建立平等互信的师生关系

5,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 6,要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7,要积极进行班集体文化建设

8,要知道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9,要充分发挥纽带作用 10,要大胆创新工作方式

第二节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一、教师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一,教师思想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真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热爱教育事业。 2,执行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尽职尽责,教书育人。 3,正直诚实,作风正派,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扬无私奉献精神,不做有损国格,人格的事。 5,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和宣传活动,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 二,教师教学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要有端正的教学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教学工作的每一项内容。

2,钻研业务,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组织好课堂教学,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尽量避免对学生进行灌输性教学。

3,精心编排练习,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错误。同时做好教学质量检查工作,及时查缺补漏。 4,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缺课,不拖堂。

5,上课语言文明,清晰流畅,表达准确简洁,板书整洁规范,内容简练精确。

6,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热情,耐心地回答学生提问。不能讽刺,挖苦学生。 7,教学计划应符合教学进度的要求,不能随意删增内容,加堂或缺课,不能占用学生的自习课或复习考试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教师人际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循循善诱,不偏不袒,不以师生关系谋取私利。

2,教师之间要做到:互相尊重,切忌嫉妒,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平等相待,不亢不卑,乐于助人,关心同事。

3,教师与领导之间要做到:尊重领导,服从安排,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秉公办事,团结一致。 4,教师与家长之间要做到:尊重家长,理解家长,经常家访,互通情况,密切配合,教育学生。 四,教师仪表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1,衣着整洁,朴实大方。服饰要符合职业特点,体现教师为人师表的好形象。 2,举止稳重大方,潇洒自然,彬彬有礼。切忌轻浮粗俗,拘谨呆板。

训练与应用

一,教师的行为不应该(d 拘谨呆板)

二,尊重家长是教师(c 人际)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二、教师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教师行为规范的内容

1,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幼教事业,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幼教规范。

2,热爱,尊重幼儿,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 3,遵守社会公德和园内各项规章制度,全心全意为幼儿服务。 4,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举止大方,为幼儿作出表率。 5,语言规范文明,入园坚持使用普通话,爱护公物,勤俭节约。 6,仪表端庄,服饰整洁,大方,便于组织幼儿活动。 7,团结同事,对人真诚有礼貌,主动热情帮助别人。

8,做事认真,踏实,服从领导安排,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乐于接受任务。 9,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10,尊重家长,主动,热情为家长服务,经常征询家长意见,宣传育儿知识。 二,教师行为规范在处理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1,运用行为规范处理与幼儿的关系

师友关系是教师与幼儿的教育教学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人际关系,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幼儿的其他人际关系相比,师生关系的特殊之处在于他蕴含着教育的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关系”。 2,运用行为规范处理幼儿家长的关系 (1)分析心理反差,及时调整心理角色。 (2)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威信。 (3)发挥主动作用,增强信任感。

3,运用行为规范处理与同事以及管理者的关系 (1)尊重他人,以诚相待。 (2)尊重领导,服从安排。

同步训练

一,关于“师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

二,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这就是(a 依法执教)

三,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事,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双赢原则)

四,以下(d 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教学能力过硬)不是选聘班主任需要考察的条件。 答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二章第七条规定的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的三个条件:1,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2,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老师沟通。3,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五,以下(c 能力突出,专注科研)不属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答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等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六,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a 为人师表)。

七,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正在形成。伴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还有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做“耳旁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c 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d 把热爱事业以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九,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教委转而对教师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a 教室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和表达技巧) 十,中国人有句俗话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d 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一样对自己子女的偏爱)

第四章 幼儿园教师文化素养(要求识记)

第五章 幼儿园教师基本能力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 一、阅读理解能力的本质(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阅读理解能力,是指为了达到通过阅读获得信息的目的,运用自己所具备的语法,词汇,生活经验等方面的知识,准确无误地理解文章内容,进行正确的认知,分析,综合,理解,判断,推理,从而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及作者的观点和意图的能力。教师应具备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认读语言的能力 2,理解语言的能力 3,评价语言的能力 4,应用语言的能力

二、材料中重要概念

一,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景致与整体文艺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一个“概念性”词语。 二,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的方法

对重要概念的正确理解,既取决于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程度,又取决于对具体概念的上下文,即通常说的“语境”的理解。

三,理解材料中重要概念含义的主观题答题步骤

三、理解材料中重要句子 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的句子。 1,文眼句

文眼句是既能揭示文章中心思想,又能提挈全文的句子。 2,主旨句

主旨句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全文的核心,文章的灵魂,具有极强的概括力。 3,衔接句(过渡句) 4,深化句

5,警策句 6,精彩句 7,含蓄句

含蓄句多用比喻,借贷等修辞方法,含蓄的表达含义。对于这类语句,不仅要理解它的表层含义,更重要的是理解它隐含的信息。 8,难懂句 9,引用句 10,总结句 11,特色句

二,理解材料中重要句子的方法

1,联系上下文推断材料中句子的准确含义 2,根据不同文体特点理解重要句子 3,运用逻辑知识来判断理解正确的句子 4,分析特殊句式及修辞句

5,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和句中关键词的含义入手来理解句意 6,结合背景材料理解句子

四、筛选并整合材料中的信息 一,筛选并整合材料中信息的含义

所谓“筛选”,就是强调获取信息的过程,即准确感知负载信息的语言材料,并迅速挑选出与自己阅读目的相关的主要内容,排除与阅读相关性小或无相关的内容。所谓“整合”,就是将已筛选的信息,通过联想,想像,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完成对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与本质意义的加工。所谓“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和数据等。 1,材料中的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 2,对重要概念,

二,筛选并整合材料中信息的方法 1,分析筛选的标准

在现代文阅读中,明确筛选标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确认筛选信息的区间

3,归纳,整合筛选范围内的内容材料,发掘其隐含信息 4,根据阅读试题的要求,对筛选整理的信息一一辨识 5,借助概括中心思想筛选信息

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没有在考纲中,已划线) 一,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含义

1,分析文章的结构就是要根据文章的线索和材料安排顺序,弄清文章的段落,层次,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问题。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要求分析文章各部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并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 二,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方法 1,抓住文体特点

议论文常常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来组织文章结构,一般在分析问题时采用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总分式四种论证结构,说明文常按时间,空间,人物,事件进行组织,散文一般按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来组织。

2,抓住关键词语 3,把握语句间关系 4,分析语段结构

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和概括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种:

1,提取要点。2,抽象说明。3,综合归纳。 一,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1,概括具体的内容

2,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 3,解说含蓄的内容 (1)去粗取精 (2)去伪存真 (3)由此及彼 (4)区别文体 (5)紧扣题目

二,归纳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分析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可以遵循从文内到文外,由客观到主观的原则,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关键 (2)综合归纳 (3)区别文体 (4)纵横联系

七、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所谓作者的观点态度,是指在文章中表现出来的作者对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或赞同或反对,或喜爱或厌恶,或冷静或热情,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对作者观点具体分析可采用以下方法: (1)从分析文章内容下手。

(2)综合文体特点,抓住关键部位和重要依据。 (3)注意标志性词语。 (4)联系文章背景资料。 (5)注意文章风格。

训练与应用

一,法国语言学家梅耶说:“有什么样的文化,就有什么样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工具性本身就有文化性。如果只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或语言,词汇和语法规则的传授,以为这样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我会因为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而频频出现词语歧义,用词失误等令人尴尬的现象。这段文字主要说明(c 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应受到重视)

二,政府每出台一项经济政策,都会改变某些利益集团的收益预期,出于自利,这些利益集团总会试图通过各种行为选择,来抵消政府对他们造成的损失。此时,如果政府果真因此而改变原有的政策,其结果不仅使政府出台的政策失效,更严重的是使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因丧失公信力而不断下降。这段文字主要论述了(b 政府要对其制定的政策持续贯彻)

第二节 逻辑思维能力 一、逻辑的基本概念

要研究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二、分析,综合,概括的一般方法 一,分析

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分析的一般方法有: 1,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分析。 2,定量分析 3,因果分析 4,可逆分析 5,系统分析 6,概念分析法

7,文献分析法 8,调查分析法 9,比较分析法

在信息分析研究的过程中,比较分析是研究一切事物生动有力的普遍逻辑方法,是进行分析,综合和推理等其他方面的基础。 二,综合

可就是将已有的关于研究对象各个部分,方面,因素和层次的认识联结起来,形成对研究对象的统一整体的认识。 三,概括

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种思维过程和方法。即在思想上把从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三、比较,演绎,归纳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

比较是对照各个事物,以确定其差一点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 二,类比

1,类比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2,作为一种推理方法,类比是通过比较不同对象或不同地域之间的某些属性相似,从而推导出另一属性也相似。它既不同于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导到个别,也不同于归纳整理从个别推导到一般,而是。从特定的对象或领域推导到另一特定对象或领域的推理方法。 三,演绎

演绎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个命题的过程。 1,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又称性质命题。是断定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1)直言命题的分类 (2)(真假)对当关系

第一,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第二,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第三,(上)反对关系。具有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第四,从属关系。从属关系也称为差等关系。具有从属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3)直言命题的主要推力方法有以下两种: <1>,三段论推理 <2>,变形推理 2,复言命题

前命题是由若干个命题通过一定的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根据逻辑联结词的不同,可将复言命题分为四种: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训练与应用

一,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是男性,所有的文秘都是女性,所有的已婚者都是文秘,公司的总经理尚未有结婚。据此我们可以知道(c 女员工中可能有未婚者)

二,某单位选派出国留学人员,条件是:业务精通,并且英语流利或者法语流利。小红没有被选上。以下哪些解释可以从上述条件得出(b 如果小红业务精通的话,那么他的英语和法语都不够流利)

四,归纳

归纳是指从许多个别的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法。归纳可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 1,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1)归纳和演绎反映了人们认识事物两条方向相反的思维途径。

(2)归纳和演绎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共有的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的起点。 (3)首先,归纳与演绎相互联系,互为条件。 (4)其次,归纳和演绎相互补充,相互转化。 2,归纳类题目

(1)削弱型。削弱型题目的特点是题干中给出一个完整的论证或表达某些观点,要求从备选项中中寻找最能(或最不能)反驳或削弱题干的选项。

(2)加强型。加强型题目一般是给出一个推理或论证,但由于前提条件不够充分或者由于论证的论据不够全面而不足以得出该结论。

(3)前提型。前提型题目是在题干中给出结论和部分前提,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到另外一部分前提来将推理补充完整的试题。

(4)解释型。解释型题目一般是题干中给出一个似乎矛盾实际上并不矛盾的现象或说法,要求从备选项中找出能够解释的选项。

(5)评价型。评价型题目通常要求考生对论证的结构,观点,有效性,错误等作出评价。

(6)结论型。结论型题目是题干中给出几个前提或条件,要求从选项中选出可能的结论的题目。

训练与应用

一,张教授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委员,所以网上批评他学术不端的帖子不可能是真的。以下(d 凡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委员会的委员都不会有学术不端行为)如果是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二,大量研究证明,几乎所有合成色素都不能向人体提供营养物质,某些合成色素甚至会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生育力下降,其他等,有些甚至在人体内可能转换成致癌物质。因此,应该使用天然色素代替合成色素。以下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的是。(b 天然色素成分复杂,加工过程中可能因结构改变而生成有害物质。)

四、准确而有条理地进行推理,论证 一,推理和论证的关系 1,推理和论证的不同点

(1)推理是从前提得出结论的,论证是判断论题的真实性。

(2)推理只断定前提和结论间的关系,论证除了断定两者关系,还断定论证的真实性。 2,推理和论证的密切联系

论证的论据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的论题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而论证方式相当于推理形式。 二,教师对推理与论证的认识

第三节 信息处理能力 一、工具书的运用 一,工具书概述

工具书是一种依据特定的需要,广泛汇集相关的知识或文献资料,按一定的体力和节奏方式编排,专共查找知识信息的文献。

二,常用工具书介绍 1,字典,词典

常用的字典,词典有:《辞海》《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牛津英语词源词典》《韦氏同义词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同义词反义词对照词典》《现代日汉汉日字典》《汉法词典》及众多的专科词典。 2,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是概要记述人类一切知识门类或某一知识门类的知识密集型工具书,他总结和组织了,世界上积累的知识,是百科知识的汇总。 3,年鉴

年鉴,也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是逐年出版,提供相应年份内各行现行资料的工具书。 4,手册

手册是以简明,缩写方式提供专门领域内基本的既定知识和使用资料的工具书。 5,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 6,传记资料类工具书 7,地理资料类工具书 8,机构名录 9,类书和证书

10,书目,索引和文摘

三,掌握运用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工具书的排检方法包括工具书的编排方法和检索方法。 1,字顺法

字顺法按文种分为中文字顺法和外文字顺法(此处主要介绍英文字顺法) (1)word by word (2)letter by letter 2,分类排检法 3,主题排检法 4,时序排检法 5,地序排检法

二、网络检索,交流信息的能力 一,网络检索

网络检索一般指因特网检索,是通过网络接口软件,用户可以在一终端查询各地上网的信息资源。电子信息源的类型有:联机数据库,联机馆藏目录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纸等。 二,掌握运用网络交流信息的能力

三、信息处理能力 一,信息筛选能力 二,信息分类能力 三,信息储存能力 四,信息应用能力

四、课件制作能力 一,课件设计原则 1,教育性原则

设计制作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必须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发挥计算机多媒体图文并茂,形声并举的优势来表达教学内容,交互性的来实施教学。 2,启发性原则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是为了帮助学习者能够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的。因此在课件的设计中要注意启发性教学原则为指导,提高课件的应用价值。 3,科学性原则

课件应该能正确表达学科的知识内容。 4,艺术性原则

课件的艺术性表现在以声音和画面以及人机交互的传递信息上。实现教学目标时,要求诚信的信息自己能被学习者乐于接受并被吸引和作出反应。 5,技术性原则

二,课件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立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教学设计是课件设计的重要一环。课件的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媒体选择等。 1,教学内容分析 2,教学对象分析 3,媒体的选择与设计

多媒体课件中媒体的选择与设计是根据不同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学习目标,确定应该采用哪一种或几种媒体来表示教学信息。

4,课件的结构设计

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是指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及呈现形式,整个课件的框架结构的设计。 5,媒体课件的交互界面设计 (1)色彩的配置

(2)画面间的变化和动画

(3)声音处理和解说词 6,课件制作的脚本设计

脚本设计的目的是使课件制作人员能够不违背该课件所需要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

(1)脚本模板。采用脚本模版是课件工程化制作的一个有效步骤之一。课件模板保证了课件脚本设计中共性操作的统一,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错误,提高课件制作的可靠性。

(2)脚本设计。脚本模板是为脚本设计服务的,是为了保证课件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能够完美体现课件教学的设计思想。

第四节 写作能力 一、常见写作文体 一,记叙文

1,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

2,记叙人物和事件,必须掌握六个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3,记叙和描写是记叙文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二,议论文

议论文又叫说明文,它是以评论作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用以表明自己观点和态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个基本要素。 1,论文快速构思方法

在写议论文时首先应明确文章的中心,即想要表达什么观点,把宽泛的话题聚集到一个点上,写议论文就成功了一半。其次,要知道用什么表达,用什么论证方法能使文章内容充实,论证合理。通常论证的思路包括,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等。

2,论点,论据,论证的基本要求 论证的基本类型包括立论和驳论。 3,拟题,开头,结尾的基本方法 三,说明文

说明文主要是对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说明和解构,因而具有知识性,客观性和说明性等特点。

说明文的写作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作假设,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和作诠释等。

二、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组织,剪裁材料 一,依据文章中心思想,安排写作顺序

组织材料就是给文章“搭架子”,就是依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把确定好的材料进行合理,巧妙的安排。这是构思文章,布局谋篇的重要环节。

写作顺序是文章的层次,内容的条理,作者的思路。

1,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组织材料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即先发生的情况先写,后发生的后写。 2,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早-中-晚,前-中-后)组织材料

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组织材料,即以时间推移为序,将文章要用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接起来,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3,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

按照空间转换顺序组织材料,即按照方位,处所或地点变换来安排材料,决定材料呈现的次序。 4,按照事物(或内容)类别顺序组织材料

依照事物(或内容)类别顺序组织材料,即面对众多的事物(或内容),把同类的放在一起,然后一类一类地写,写完这一类再写那一类。

5,按照事物(或内容)几方面顺序组织材料

按照事物(或内容)几方面顺序组织材料,即全篇若只写一个事物(或内容),如写一个人,一处景色,一个物件时,就可以采用这种顺序,从几方面来介绍其特点。

组织材料的顺序应该是文章中心最恰当的表现形式。 二,根据文章中心思想剪裁

剪裁需要有依据,最重要的依据就是根据中心思想剪裁。

三、布局谋篇,有效安排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结构完整,主要是指作文思路展开有序。形式上有头有中有尾,前后照应,上下连贯,没有主次不分,残缺不全的问题。逻辑上线索清晰,层次分明,顺序恰当,段落合理,没有颠倒重复,混乱不清的问题。 一,结构安排基本要求 1,纲目清楚,详略得当 2,层次清晰,前后照应 3,衔接紧密,有呼有应 4,开头明朗,结尾有力 二,结构安排常见形式 1,一线贯穿式 2,块状结构式

块状结构的文章具有几个独立的单位,很明显的层次结构,不仅形式美观,而且内容上层层推进,更突出了中心思想。 3,借用文体式

构思作文时,我们可以借用文体达到结构上的创新。 4,总分相映式 5,抑扬转换式

三,布局谋篇时,应从三方面进行考虑 1,根据主题进行布局谋篇 2,根据具体材料进行布局谋篇 3,根据具体的文体进行布局谋篇 四,布局谋篇的方法 1,标题串联法

标题串联法就是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用这几个点来做小标题,然后在这几个点上分别加以发挥,就构成了一篇完整的文章。 2,日记缀连法

日记是最熟悉,最常用的一种练笔形式。它具有层次分明,过滤简便,感情真挚等优点。 3,散点并列法

散点并列法是指围绕一个中心,从数个点上进行发散,铺排,每个点都有一个精美的句段,数个点连成一体就是一篇好文章。

4,镜头组接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把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的不同镜头按一定的顺序有机地连接起来。 5,步步紧逼法

所谓步步紧逼法,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这在梳理文中特别有用。 6,妙设波澜法

妙设波澜法要注意做到“巧”和“奇”。

同步训练

一,在某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讨会上,负责工程类教学的齐老师说:在工程设计中,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计算机程序越来越多了,这样就不必要要求工程设计类大学生对基础数学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体系中,基础数学课程可以用其他更为重要的工程类课程代替。以下选项中,(d)如果为真,能削弱其老师的上述论证。 1,工程类基础课程中已经包含了相关的基础数学内容

2,在工程设计中,设计计算机程序需要对基础数学有全面的理解

3,就数学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对工程设计来说很关键 d 2和3

二,甲乙丙丁戍要么是女足运动员,要么是女排运动员。他们互相知道各自的身份,但其他人却不知道!。一次联欢会上,他们请大家推理,甲对乙说:“你是女排运动员。”乙对丙说:“你和丁都是女排运动员。”丙对丁说:“你和乙都是女足运动员。”丁对戌说:“你和乙都是女排运动员。”戌对甲说:“你和丙都不是女排运动员。”如果规定同一个队的人

之间说真话,不同队的人之间说假话。那么下面(a 甲说真话,女排队员是,甲乙丁)必为真。

三,办公室主任说:“本办公室不打算使用循环再利用纸张。给用户的信件必须能留下好的印象,不能打印在劣质纸张上。”文具供应商说:“还在利用纸张不一定是劣质的。事实上,最初的纸张就是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一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碎屑原料供应不足,才使用木纤维作为造纸原料造纸的。”以下(b 使用了不相关的事实来证明一个关于产品质量的判断)最为恰当地概括了文具供应商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四,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艾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在体内积累,老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美国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都是软壳,无法孵化。这段文字介绍了(c 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

五,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却不是唯一的渠道。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是完全从学校学来的,也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学来的。可以推断出,上述材料所要说明的主旨是(d 我们既要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的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尊重古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建设文化就有可能变成害文化。拿现在的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经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b 应给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七,internet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c 分组交换)

八,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c 通信技术)的结合。

九,在powerpoint中,对图表对象设置动画和声音,应进入“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c 图表效果) 十,标准化成就测验是(c 既可以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可以是常规参照成就测验)

之间说真话,不同队的人之间说假话。那么下面(a 甲说真话,女排队员是,甲乙丁)必为真。

三,办公室主任说:“本办公室不打算使用循环再利用纸张。给用户的信件必须能留下好的印象,不能打印在劣质纸张上。”文具供应商说:“还在利用纸张不一定是劣质的。事实上,最初的纸张就是用可回收材料制成的。一直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于碎屑原料供应不足,才使用木纤维作为造纸原料造纸的。”以下(b 使用了不相关的事实来证明一个关于产品质量的判断)最为恰当地概括了文具供应商的反驳中存在的漏洞。

四,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艾尔顿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会在体内积累,老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老鹰体内进一步积累。美国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都是软壳,无法孵化。这段文字介绍了(c 食物链的累积和放大效应)

五,学校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却不是唯一的渠道。学习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也很重要。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是完全从学校学来的,也没有一个科学家的知识完全是从书本学来的。可以推断出,上述材料所要说明的主旨是(d 我们既要不断学习书本知识,又要不断的通过实践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文化的演变有自身规律,如果不尊重古文化进化的自然规律,建设文化就有可能变成害文化。拿现在的人们纷纷说要复兴的国学为例。据学者研究,中国历史上国学最繁荣的时期有三个,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清末民初,这三个时期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权威破碎,人们思想上的禁锢被打破,因此经发出灿烂的创造之光。文化需要繁荣和发展,但如何给文化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如何更加解放思想,也许是更需要我们各方人士共同思考研究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b 应给文化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 七,internet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是(c 分组交换)

八,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c 通信技术)的结合。

九,在powerpoint中,对图表对象设置动画和声音,应进入“自定义动画”对话框的(c 图表效果) 十,标准化成就测验是(c 既可以是标准参照成就测验也可以是常规参照成就测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c1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