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研究生政治理论公共课

更新时间:2023-06-02 10: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主讲人 :张宏伟联系方式:zhanghongwei98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及其

基本特征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和战略举措

具体分解: 一、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

二、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什么)

三、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怎么样)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国际背景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实现和谐的社会状态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也 是社会主义思想先驱们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

1、空想社会主义者 (1)1803年,傅立叶的《全世界和谐》 (2)1842年,魏特林的《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2、马克思主义者 (1)马克思、恩格斯 (2)毛泽东、邓小平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 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一再提倡社会和谐。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应当 融入社会,社会应当融入人,这才是高度和谐。“和谐” 作为一种社会状态,在马克思那里是包括社会主义发展 阶段在内的共产党主义社会本质的一种概括。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 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代替那存在 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 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 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人、自然、社会之间的内 在和谐,要求人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 面协调发展,马克思把共产党主义定义为“人与自 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也把共产主义 称为“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根据马恩的设想,未来社会应该是消除阶级之间、 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与差别, 物质财富极大充裕,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 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依据 2、(2)毛泽东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

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两手抓、两手都要 硬”等理论 江泽民强调“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总揽全 局、首要的基本关系,必须协调好三者的关系。 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全 面、协商、可持续的发展。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和谐社会的目标也是中国人自古以来一直不懈追求 的理想。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古代重要 的社会、政治理念。中华民族自古崇尚为政仁和、 为人谦和、民风醇和、家庭和睦。 中国的“和”文化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的解释: 1、古语里“和”、“谐”是彼此独立的两个词。 “和”:和如喝“羹”(不同材质混合之后熬制而成, 不同材质的营养成分相生相济) 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中国人讲究“和”与“同”的区别,无差别视为 “同”,“和”是有差异的,好比“大合唱”,要有 不同声部,低音、中音、高音,合起来形成差异性的 协调美,就是“和”。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的解释:

2、如何才能达到“和”的状态? 古人认为“以礼致中和”,答案是“礼”。《论语》 中有这样一句话:“礼之用,和为贵”,其含义就是, 要用制度、规矩、礼仪规范人们的言行,从而使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达到恰当、适中、合理的状态。 所以说,“以和为贵”,不是不讲原则的当老好人, 谁也不得罪的做和事老。和谐是有原则的、整体的、 动态的和谐(矛盾与差异孕育其中)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底蕴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和谐”的解释: 3、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和谐”的境界: 第一,强调人与自然间的“和”:天人合一 第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和气生财、夫妇 和睦 第三,强调人与社会间的“和”:“天下为公、路 不拾遗、井然有序”的社会形态,如《礼记·礼运》 篇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两个极端: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不强调差异性,不 主张多元化,容易搞一刀切,(中央与地方、政府 和企业的关系等等)(旨在消灭一切矛盾、冲突、 对抗) 2、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切以阶级斗争为纲”(混 乱、无序)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 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 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 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 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依据 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表明,社会和谐并不是 没有矛盾和冲突的社会。 社会和谐概念的提出,其前提是承认一个社会有 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价值观存在、不同的利益要 求需要调整。承认多样、差别和不同,就意味着 承认矛盾、冲突,甚至对抗。而要“和谐”,就 要解决这些矛盾、冲突引发的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非是要构建一个没有矛 盾的社会,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和冲突。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要原因就在于目前社会 中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因素。 中国的改革进入攻坚阶段,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带 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各 方面的变化,社会结构的各个部分、各个领域、社 会体系的各个层次的变动都出现了不协调性,出现 了一系列社会失范现象,形成很多影响社会和谐、 稳定的问题。 诸如: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诸如: 1、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事业,特别是 教育、卫生等事关全体人民福利的社会事业发展滞 后,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直接影响社会公平和正 义的实现; 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案例:高考制度、择校费) 医疗、食品卫生安全问题(案例:毒奶粉、地沟油) 社会保障体系(案例:从养老看中国的社会保障)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2、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 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 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任务艰 巨; 城乡发展的差距(案例:城乡人均收入比的变化) 地区发展的差距(案例:跨海大桥与沪江索道) 经济社会建设的差距(案例:做蛋糕与分蛋糕)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3、人与自然关系失衡,这不仅表现为长期以来的 人地关系的矛盾制约着经济发展,还表现为经济增 长仍是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经济发展 与资源短缺的矛盾日趋尖锐,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 压力。 粗放型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 正常生活。(案例:癌症村:我们要命、不要钱)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依据 同时,由于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进一步触及深 层矛盾问题,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 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 人民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积 极性不

断高涨,对原有行政体制的不满以及要求落 实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各种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 样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权力消极腐败现 象以及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等直接危害社会稳定与安 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bz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