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模拟系列(二)语文试题

更新时间:2024-03-09 18: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3年高考模拟系列试卷(二)

语文试题【新课标版】

题 号 得 分 第Ⅰ卷 一 二 三 四 第Ⅱ卷 五 六 七 总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戏曲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戏曲脸谱,是戏曲文化现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丰富的历史内容。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正是习惯成自然的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给了这种特殊语言以约定俗成的语义,赋予它多方面的表现功能。

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家文化又以伦理道德为本位,因此,道德化成为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在这浓重的道德化的文化氛围中生长的戏曲艺术当然也充满了道德化的色彩。儒家强调忠、孝、节、义,这在戏曲中有充分体现。戏曲的道德化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善恶分明的人物形象、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等方面。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人物性格、品德,寓褒贬,别善恶,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对戏曲脸谱形成了约定俗成的共识,如脸谱色彩的红表忠勇、黑表刚直、白表奸邪、蓝表威猛、黄表阴狠、绿表强悍、紫表耿介等。

戏曲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成果的同时,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从诗歌中引进了“意象”“意境”“趣味”等;从绘画中引进了“神似”“形似”“虚实”等;从小说中引进了“真假”等。戏曲脸谱的审美意识同样也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 脸谱的勾画创作和中国书法的书写创作有相似之处。书法是从一撇一捺的文字书写中产生的艺术形式,脸谱则是从一勾一抹的人物化妆中产生的艺术形式,两者在创作程序上都表现出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正所谓无法不成谱。两者在用笔方式上也有相似之处,都讲究线条流畅而有力度,节奏鲜明而神采飞扬。脸谱的构图章法与中国画一样,讲究疏密、穿插、虚实、均衡等,脸谱的勾画笔法也与中国画笔法相通,轻重缓急,顿挫有致,有谱有法。脸谱

第1页

的审美意识受到中国画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

戏曲产生于民间,戏曲文化与民间美术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民间美术中的木版年画、窗花剪纸、纸扎糖塑、服饰刺绣、泥人、葫芦雕刻、建筑彩绘和雕刻等,都有戏曲人物形象,其中戏曲脸谱艺术也是民间美术经常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基本上是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相一致的。但有时也有与戏台上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这既是民间美术中感情自由发挥的结果,又是对戏曲理解基础上的再创造的结果。不一定符合科学规范,但却能传神写意。这样一来,脸谱与民间美术的关系就是相辅相成的了。脸谱给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又给脸谱提供了可供吸取的丰富营养,而且民间美术为脸谱乃至整个戏曲艺术的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戏曲人物形象(包括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

脸谱艺术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戏曲艺术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的精品,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使富有民族性的脸谱艺术,更加辉煌灿烂。

(选自2011年2月《黄梅戏艺术》,有删节)

1.根据文意,下列有关“戏曲脸谱”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脸谱属于戏曲文化现象的范畴,其文化意蕴和历史内容都很丰厚。 B.戏曲脸谱作为一种文化语言,或供娱乐之用,或便于戏曲演员与观众对话。 C.戏曲脸谱有其约定俗成的含义,脸谱的不同色彩往往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 D.民族文化习俗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使戏曲脸谱中折射着诸多中国传统文化。 2.下列各项,不属于表述“戏剧脸谱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可以用色彩表现人物性格、品德节操,同时承载着寓褒贬、别善恶、扬正气以及药人寿世的教化功能。

C.戏曲脸谱和中国书法都有谱有法,在勾画、构图、笔法等三方面有相似之处,依次为程式化特征、讲究布局、讲求节奏。

B.戏曲脸谱着重表现了人物充满着浓厚的道德评价色彩,这正是儒家文化的伦理道德内容在戏曲脸谱中的体现。

D.戏曲脸谱艺术为民间美术提供了大量素材,民间美术使戏曲人物脸谱深入到百姓生活的许多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的影响,是因为戏曲艺术综合了多门类传统艺术,受到各门传统艺术美学思想的影响。

B.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台上的脸谱大多是相同的,而那些不尽相同的脸谱图案,都是自由发挥和再创造的结果。

C.戏曲艺术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超越了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高度,审美价值提升。

D.作为人类文化精品的脸谱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继承和发展好戏曲脸谱艺术,它才能拥有更辉煌灿烂的未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中举博学鸿词,以疾不与试。二十七年,成进士,廷对,论西北赋轻而役重,东南役均而赋重,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阅者以其言戆,臵二甲。三十三年,授广东昌化知县,到官,首定赋役,均粮于米,均役于粮。裁革杂征,

第2页

相率以力耕为业。县隶琼州,与黎为界,旧设土舍,制其出入,吏得因缘为奸,元淳立撤去。一权量,定法度,黎人便之。城中居人,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元淳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煦妪如家人。

琼郡处海外,军将多骄横,崖州尤甚。元淳尝署州事,守备黄镇中以非刑杀人,游击余.虎纵不问;且贪,索黎人献纳。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总督石琳下琼州总兵会讯,元淳申牍曰:“私揭不应发审,镇臣不应侵官,必挫执法之气,灰任事之心。元淳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贻州县羞也。”初鞫是狱,镇中令甲士百人佩刀入署,元淳据案怒叱曰:“吾奉命治事,守备敢令甲士劫持,是藐国法也。”镇中气慑,疾挥去,卒定谳,论罪如律。崖人为语曰:“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而总督卒因元.淳倔强,坐不检验失实,会舎免。复欲于计典黜之,巡抚萧永藻初授事,曰:“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为言于总督,乃已。

元淳自奉俭约,在官惟日供韭一束。喜接诸生,讲论至夜分不倦。屡乞病未果,竟以劳卒于官。昌化额田四百余顷,半沦于海,赋不及二千,浮粮居三之一,民重困。元淳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无应者。乾隆三年,元淳子正靖官御史,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节选自《清史稿?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旧不满百家,至此户口渐蕃 蕃:增多。 .

B.元淳尝署州事 署:代理。 .C.卒定谳,论罪如律 论:议论。 .D.复欲于计典黜之 黜:罢免。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的一组是( ) ①愿减浮额之粮,罢无益之费 ②时步行闾里间,周咨疾苦 ③当弃官以全政体,不能蒲伏武臣 ④虽有余虎,不敌陶公一怒 ⑤为浮粮考,屡请于上官,乞豁除 ⑥疏以入告,竟获俞旨免焉 A.③④⑥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元淳爱民如子,关心民生疾苦。初任昌化县知县时,厘定赋役,裁减额外的赋税,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发展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B.陶元淳为官刚正,不怕得罪上司。在任崖州知州时,守备黄镇中违法杀人,陶元淳依法审案却被诬陷。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而赦免了他。

C.陶元淳一身正气,不惧威胁。在他初审黄镇中违法杀人的案子时,黄镇中命令士兵冲入衙内以武力相威逼,陶元淳拍案怒斥,黄镇中“气慑”而退。

D.陶元淳力行节约,生活俭朴,为官时平日所吃,只是“韭一束”。他喜欢与读书人交往,常常与他们讨论问题到三更半夜也不知疲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淳访得其状,列款以上,虎私以金贿之不得,造蜚语揭之。

(2)吾初下车,便劾廉吏,何以率属?

第3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8~9问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8.诗人运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清”这一环境特点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

9.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3)瓦缝参差, ; ,多于九土之城郭。

(杜牧《阿房宫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葱花面 第广龙

我许久都没有吃过葱花面了,但是,只要想起来,那浓郁的香味,就浮动在我的鼻尖,伴随着的,还有一丝丝惆怅,一丝丝忧伤。

想起葱花面,我就想起了家乡,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我那既明亮又黯淡的童年。

就像在西北长大的许多人一样,我也爱吃面,但在困苦的岁月里,一碗面,不是想吃就有的。有粗粮吃,能把肚子填饱,已经是难得的福分。假如哪天吃面,一家人的重视,如同一个仪式。

在农村,有的人家,不愿被小看,偶尔吃一回面,要站在自家门前的粪堆上,把面挑得高高的,让别人看:“我吃面呢!”吃面本是家常,却成了稀奇,以至于有人病倒了,不愿吃药,只是说,有这钱,美美吃一顿面,就好了。

在我们家,葱花面,就是病人、老人吃的。有个头疼脑热,不算病,不影响说话和走路。

第4页

睡在炕上起不来,吃别的,吃不下去,就能吃上葱花面了。家里人口多,煮饭的锅是大铁锅,水烧开了,下面,下一个人吃的面。最好是挂面,是那种细细的挂面。葱花是清油炝的,先切出一撮碎碎的葱花,然后炝油,不在大铁锅里炝,那样费油,是在舀汤的铁勺里炝。拳头大的铁勺头,倒进去一点油,手端着,从灶火眼里试探进去,悬在火头上,油煎了,倒退出来,迅速把葱花丢进铁勺,哗啦一阵响,还出现一些涌动的泡沫,跟着,葱花就熟了。面捞出来,添进去专门烧好的酸汤,添进去葱花,这时候,看到的是弯曲在一起的面,是清亮的汤,汤上面,油花点点,还漂着葱花,这时候,葱花面就做好了。真香啊,就是在大门外,就是过路的人,也能闻到葱花面的香,家乡人形容这香,有一个特别的字:蹿。说葱花面香,就说,蹿香蹿香的。

印象里,我妈总是为吃的发愁。一家人要吃要喝,我妈从不抱怨辛苦,在伙房里劳作一天,我妈也高兴。只要吃饭时,不论干的稀的,一家人爱吃,我妈在围裙上擦着手,最后一个端碗,也是满意的。最怕的是没有粮食了,没有菜了,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我妈慌张着,给我爸说,也觉得自己有责任。记得我们家最难过的那一年,红薯干当饭,白菜帮子当饭,我妈的叹息声,那么轻,又那么无奈。

毕竟,饿肚子的日子,在我们家,不多。毕竟,我爸有木工的手艺,天天熬夜,做出的木活,能换来钱,换来玉米和麦子。比起其他人家,虽然谈不上宽裕,但总归没有出现过一锅清汤的情景。回想起来,我的饥饿感,更多的,是对于好吃的那种奢望,比如吃一碗葱花面。

我自然也吃过我妈做的葱花面。躺在炕上,懒懒的,一碗面端来了,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到了被重视,被关心。似乎这也是一种特殊。如今的独生子女,似乎是不会有这样的感受的,我们兄弟姊妹五个,在母亲眼里,都是她的心头肉,但谁病了,得到照顾,似乎也获得了额外的母爱,那种幸福的体验,大大抵消了得病带来的痛苦。吸溜吸溜吃着面,面条滑溜溜的,吃进嘴里,自己就顺着喉咙滑下去了。汤热热的,里头的葱花,有那么一片两片,还带着焦黑,这更让香气变得浓烈。喝一小口,再喝一小口,一定要让舌头感受到烫,感受到烫的刺激,似乎只有这样,葱花面的香,才能传递给身体的各个感官。这时,我妈会在一旁叮咛,慢慢吃,没人跟你争,吃了,发些汗,身子就轻省了。

现在,我想吃面就吃,各种各样的做法,甚至过去没有吃过的,也会尝试。有时在外头吃饭,面对一桌子好吃的,我也愿意吃面,先要一碗面吃,吃饱了,吃不动别的了,也不觉得遗憾。可是,这些年,我没有吃过葱花面,一次也没有。曾经那么向往的葱花面,我不再想吃了。吃的东西,也会吃伤人。有的人不吃肉,就是小时候难得吃一次,有机会放开吃了,就拼命吃,结果以后见了肉,心理上排斥,再也不吃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这种吃的,记忆太深,却又容易引起难受,也不愿意再吃。我不吃葱花面,就属于后者。

都快七年了,给我做葱花面的母亲,过世都快七年了。

(选自《西安晚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作者只要想起来葱花面,葱花面那浓郁的香味,就浮动在他的鼻尖,这是因为葱花面的香味是他童年最幸福的记忆。

B.第二段中说“想起了我那既明亮又黯淡的童年”,说“明亮”是因有母爱相伴,说“黯淡”是因生活困苦,难得吃到葱花面。

C.作者家乡的人因为爱吃面,所以都很重视吃面,“如同一个仪式”,甚至有些人家偶尔吃一回面,还要炫耀一番。

第5页

D.作者详细而具体地描述了葱花面的制作过程,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让读者更能体会到作者对葱花面的非同寻常的感情。

E.现在,作者虽然还愿意吃面,但因为吃的东西丰富了,曾经那么向往的葱花面也不想吃了,这些年作者一次也没有吃过葱花面。

(2)第②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文章多处描写了葱花面的香味,请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写葱花面的香的。(6分)

(4)作者写葱花面,写到了家乡,写到了母亲,写到了自己的童年,你认为本文主要写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数学家陈景润

①陈景润是福建人,生于一九三三年。他排行老三,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他觉得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一个多余的人。

②陈景润上小学和中学时,瘦削、弱小、内向,像一只丑小鸭,总是被人歧视,他习惯于挨打,从来不讨饶。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陈景润上高中三年级时,因为交不起学费,一九五零年上半年,在家自学了一个学期。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在厦门大学的时候,他学习的成效非常高。同学间有共同的数学语言。大学期间,没有人歧视他,他全身心沉浸在数学的海洋里,成绩特别优异。

③一九五三年秋季,陈景润被分配到了北京一所中学当数学老师。他是完全不适合当老师的。他那么瘦小和病弱,他的学生却都是高大而且健壮的。他不善于说话,很难做到循循善诱,他私下里骂自己是笨蛋。他一向不会照顾自己,又不注意营养。积忧成疾,查出有肺结核和腹膜结核病症。这一年内,陈景润住进医院六次,做了三次手术。他没有能够好好的教书。但他并没有放弃他的数学专业。华罗庚的名著《堆垒素数论》,刚摆上书店的书架,就被陈景润买到了。陈景润一头扎进了《堆垒素数论》,废寝忘食的钻研。住进医院,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在他看来,他的生命就是数学。他不能忘记自己的高中老师沈元曾说过的数论中至今未解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

④一次,陈景润所在单位的一位领导遇见来北京开会的厦门大学校长,谈起陈景润时,连连摇头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王亚南——厦门大学校长,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同意让陈景润到厦门大学工作。

⑤说也奇怪,陈景润听说自己可以回厦门大学,他的病也就好多了。王亚南安排他在厦大图书馆当管理员,却不让他管理图书,只让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王亚南不愧是专家,他懂得价值论,懂得人的价值。陈景润也没有辜负老校长的培养。他果然精深地钻研了华罗庚的《堆垒素数论》和大厚本的《数论导引》。

第6页

⑥陈景润在厦门大学图书馆中也很快写出了数论方面的专题文章,文章寄给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的华罗庚一看文章,就看出了奇光异采,提出把陈景润选调到数学研究所来当实习研究员的建议。

⑦一九五六年年底,陈景润再次从南方海滨来到了首都北京。自从陈景润被选调到数学研究所以来,他的才智的蓓蕾一朵朵地烂漫开放了。在圆内整点问题、球内整点问题、华林问题、三维除数问题等等之上,他都改进了中外数学家的结果。单是这一些成果,他那贡献就已经很大了。但当他已具备了充分依据,他就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来向“哥德巴赫猜想”挺进了。他废寝忘食,昼夜不舍,潜心思考,探测精蕴,进行了大量的运算。一心一意地搞数学,他把全部心智和理性通通奉献给这道难题的解题上了,他为此而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他的两眼深深凹陷了。他的面颊带上了肺结核的红晕。喉头炎严重,他咳嗽不停。腹胀、腹痛,难以忍受。他跋涉在数学的崎岖山路上,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但他毫不气馁。他向着目标,不屈不挠,继续攀登。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像漫天大雪似的飞舞,数字、符号、引理、公式、逻辑、推理,积在楼板上,有三尺深。他终于登上了攀登顶峰的必由之路,登上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台阶。

⑧陈景润证明了这个命题,写出了二百多页的长篇论文。一九六六年五月,一颗璀璨的讯号弹升上了数学的天空,陈景润在中国科学院的刊物《科学通报》第十七期上宣布他已经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⑨1972年2月,他完成了对“1+2”证明的修改。令人难以臵信的是,外国数学家在证明“1+3”时用了大型高速计算机,而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如果这令人费解的话,那么他单为简化“1+2”这一证明就用去的6麻袋稿纸,则足以说明问题了。

⑩陈景润的论文发表后,西方记者迅即获悉,电讯传遍全球。国际上的反响非常强烈。当时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正在印刷所校印,他们见到了陈景润的论文立即要求暂不付印,并在这部书里加添了一章,第十一章:“陈氏定理”。他们誉之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在国外的数学出版物上,诸如“杰出的成就”“辉煌的定理”等等,不胜枚举。一个英国数学家给陈景润的信里还说,“你移动了群山!” (1)对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陈景润在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总是受人欺侮,是因为他只知道演算数学习题,不愿和同学们交往。

B.第④段中陈景润曾任职的那个中学的领导对厦门大学的校长说:“你们怎么培养了这样的高材生?”言外之意,是想了解大学如何培养高材生的问题。

C.王亚南让陈景润回到厦门大学图书馆当管理员,又不让他管理图书,是因为王亚南懂得陈景润的价值,为他专心致志的研究数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D.英国数学家哈勃斯丹和西德数学家李希特的著作《筛法》被国际上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

E.陈景润的人生经历也能说明出身贫寒、性格内向、被人歧视等并不可怕,鼓励人们要有理想有毅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2)陈景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多处使用对比,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分析。(6分)

第7页

(4)文章以“数学家陈景润”为题,却写了陈景润中学任数学老师的事情。这样安排是否合理?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洗礼,中国经济总量从占全球2%增长到10%,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令许多西方国家刮目相看,国人为此也沾沾自喜。 ....B.某省因出台在高考中为见义勇为者加分的政策,于是就有了许多人为此申报多年前的案例,因不被认可,有的便上诉到公安机关,其滑稽程度可见一斑。 ....

C.网球名将李娜“为钱坚持比赛”的言论一出,便饱受社会各方的指责,但她却不以..为然,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认真地打好每一场比赛。 ..

D.一名惯偷在车站行窃后正要逃跑,两位守候多时的反扒队员突然拦住他的去路,二人上下其手地将他摁倒,结果人赃俱获。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由于连日暴风雨,使荷兰海岸出现大批流离失所的海豹孤儿。它们如果继续暴露在外,几乎难逃死亡的命运。幸好当地的志愿者们建立起了海豹孤儿院。

B.过去氢化植物油被广泛用作植脂末的原料,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氢化植物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无益,只会增多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C.活性炭组成成分主要是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配置而成,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D.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提出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和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校车优先通行权利,加强校车监管,保障校车安全。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可以阳春白雪,也可以大江东去。红色题材的艺术创作,却始终是代表一个时代艺术成就的最强音。因为它不止是艺术家风格形态的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又能期许到美好的未来。

①能看到一个伟大民族的历史记忆 ②我们能看到一个民族艰苦奋斗的历程 ③而从这些辉煌的历史记忆之中 ④通过一幅幅杰出的红色题材作品

⑤而且是与过往历史神思遥接的时空媒介 ⑥能看到一个民族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

A.④②⑥①⑤③ B.⑤④②⑥①③ C.⑤②⑥①③④ D.④①②⑥③⑤ 1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一:以下是某中学老师推荐给学生的部分书目:《繁星?春水》《爱的教育》《伊索寓

第8页

言》《童年》《宗璞散文》《论语》《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西游记》《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老人与海》《刘墉作品选》。

材料二:以下是最受中学生欢迎的部分书目:《哈利?波特》《小王子》《伊索寓言》《谁动了我的奶酪》《神雕侠侣》《花季雨季》《男生贾里》《流星花园》《草样年华》《幻城》《西游记》。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不超过25字)

(2)你对上述材料所涉及的问题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5分)

青春是多彩的朝霞,映照着广阔的大地; 青春是智慧的火花,点缀着灿烂的星空; 青春是美丽的鲜花,装扮着绚丽的人生。

17.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我和我的兄弟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形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9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B项,表述错误,与第一段“戏曲脸谱不仅仅是供悦目的,而且是戏曲艺术家与观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极富表现力的文化语言”的内容不符。 2.A

解析:A项谈的不是“戏曲脸谱和传统文化的关系”,而是“脸谱艺术的功能”。 3.C

解析:C项,“汲取了其他传统艺术形式中的长处和优点,又有所发展和创新,超越了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高度”,属无中生有。 4.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B项,论:判罪。 5.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时需要结合文意判断每个句子的描述重点。③是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④是侧面描写元淳为官刚正不屈;⑥是元淳之子陶正靖所为。这三句都不能表明陶元淳关心民生疾苦。 6.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B项,总督终因陶元淳的倔强,便定

第10页

了他“检察失实”的罪名。 7.(1)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

(2)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

参考译文:陶元淳,字子师,江苏常熟人。康熙年间被推荐参加博学鸿词科的考试,因为疾病而没能参加考试。康熙二十七年,考中进士,在朝廷策对中,他论述西北地区赋税轻而徭役重,东南地区徭役与西北地区相同而赋税较重,希望减免超出额度的粮税,免除没有益处之费用。阅卷者认为他的话很愚直,将他置于二甲中。康熙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广东昌化知县,到官任后,第一件事就是厘定赋税徭役,把各种实物田赋统一为交稻米,把应服的徭役均衡到田赋上。裁减、革除各种杂税,百姓纷纷以努力耕作为业。昌化县隶属于琼州,与黎族交界,过去设置土舍,限制黎人出入,官吏得以趁机做坏事,元淳到任后立即撤去土舍。统一了测定物体轻重大小的器具,制定法令制度,黎人对此感觉很方便。城中居民,原来不满百家,到此时户口渐渐增多。元淳常常步行到乡间,详细询问百姓疾苦,亲切温暖如一家人。

琼州地处海外,军中将领大多骄横,崖州尤其严重。元淳曾经代理崖州事务,守备黄镇中用酷刑杀人,游击余虎却放纵不管;而且贪婪,要求黎人进献财物。陶元淳查访到他们的罪状,列成条款向上级报告。余虎私下用重金贿赂陶元淳被拒绝,就造谣诬告他。总督石琳下令琼州总兵会同审讯陶元淳,元淳在申述的文书中说:“私人的揭发不应该交付审讯,守备的大臣不应侵犯地方官的职守,(你们这样做)必将会压制执法的正气,让办事的人灰心。我应当放弃官职来保全政体,而不能屈服于武臣,让州县蒙羞。”当初审讯这场官司时,黄镇中命令甲士一百多人佩刀闯入崖州官署,元淳按着桌案怒叱到:“我奉命治理崖州事务,守备竟敢命令甲士劫持,这是藐视国法。”黄镇中的气焰被震慑下去,急忙命令甲士撤去,最终审判定罪,依法判处黄镇中、余虎有罪。崖州人因此说:“崖州虽有余虎,却敌不过陶公一怒。”总督最终因为元淳性情倔强,就以不认真考查、审理不合实情为由将其治罪,恰好赶上大赦而被免罪。总督又想在对官员进行三年政绩考核时趁机罢免他,巡抚萧永藻刚被任命,曰:“我刚上任,便弹劾正直的官吏,(将来)靠什么率领(管理)下属呢?”替元淳在总督面前说话,总督才罢休。

元淳生活非常节俭,为官时每日只需供应一束韭菜。元淳喜欢接交读书人,常常讲学论道到深夜也不疲倦。元淳多次因病请求辞官而没被允许,最终因积劳成疾而死在官任上。昌化规定的田地数目是四百多顷,但一半沦陷于海中,赋税不到二千,而超额的田赋占到三之一,百姓十分困窘。元淳对超过的田赋做了考核,多次向上级官吏请示,请求免除超额的田赋,但无人理会此事。乾隆三年,元淳的儿子陶正靖做了御史,上疏把这件事报告了朝廷,最终得到皇上旨意,免除了这些超额的田赋。

8.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和以动衬静的手法来表现“清”这一环境特点的。首联、颔联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衬托出乡村生活的恬静祥和。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大自然生活的喜爱,清闲的心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名利、厌恶世俗,想要归隐田园的情怀。 9.“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赋予疏帘和月影人的特征,把月影写得很有情味;“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生动描绘出乡村夏夜清静却又生意盎然、充满情趣的特点。 解析:本题借炼字考查诗歌的语言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从解释字义、点明修辞手法或

第11页

表现技巧等角度入手,结合技巧分析该字对描写对象、对整首诗歌的表达作用等。 10.(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2)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3)多于周身之帛缕 直栏横槛 11.(1)BD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A项,“葱花面的香味是他童年最幸福的记忆”不全面,也包含了作者辛酸的记忆,从结尾部分的“不再想吃”可以看出;C项,原因不正确,应该是生活困苦,难得吃到;E项,现在作者不吃葱花面,是因为害怕想到辛酸的往事,也因母亲的离世。

(2)①内容上,点明葱花面与家乡、母亲和童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想起葱花面的感受,引出下文对母亲做葱花面、自己吃葱花面等往事的回忆。 (3)开头部分写回忆中的葱花面的“浓郁的香味”,引出下文。第⑤段写“在大门外,就是过路的人,也能闻到葱花面的香”,这是侧面描写(烘托)。第⑥段写“里头的葱花,有那么一片两片,还带着焦黑,这更让香气变得浓烈”,“葱花面的香,才能传递给身体的各个感官”,这是正面描写。

(4)示例一:母亲。①作者吃的香味浓郁的葱花面就是母亲做的,葱花面和母亲密不可分。②葱花面里融着母亲浓浓的爱,吃上葱花面,在童年困苦的岁月里是“幸福的体验”。③文中对母亲的细节描写,如“我妈会在一旁叮咛”,尤其突出母亲的形象。④文章结尾说“给我做葱花面的母亲,过世都快七年了”,表明作者回忆葱花面更主要的是在怀念母亲。

示例二:童年。①葱花面正好代表着作者的“既明亮又黯淡的童年”。②全文主要回忆的是童年生活,写到童年生活的困苦,难得吃到葱花面,因而“黯淡”。③追求并吃上葱花面,是童年的“幸福的体验”,因而“明亮”。

示例三:家乡。①家乡的人爱吃面。②一家人都重视吃面,“如同一个仪式”。③有些人家偶尔吃一回面,还要炫耀一番。 12.(1)选E得3分,选C得2分,选A得1分;选B、D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A项,文中第②段,瘦削、弱小、内向,家庭条件差是他受欺负的原因,演算数学习题占去了他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唯一的乐趣。B项,是那位领导对陈景润教学能力的不满。由第④段厦门校长的“听到这样的话后,非常吃惊。他一直认为陈景润是他们学校里最好的学生”等内容推知。D项,由最后一段可知,被誉为筛法的“光辉的顶点”应是“陈氏定理”。

(2)他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坚韧而勤奋的、对数学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①有理想有追求: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他仍然不放弃研究那高深的理论,他要不惜一切地去努力摘取那颗数学明珠。②坚韧而勤奋:他高中没有毕业,但以同等学力报考,他考进了厦门大学。③卓越贡献:攻克了世界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

(3)以前陈景润被人歧视与后来被国内外著名学者赏识和赞叹作对比;外国数学家用大型高速计算机与陈景润却完全靠纸、笔和头脑作对比;陈景润在中学任教时的那位领导对他的不满与厦门大学校长的对他的赏识作对比;身体的病弱和不顾一切的研究精神作对比。 (4)观点:这样安排非常合理。理由:①从内容上,丰富了文章内涵,真实全面地展现了陈景润的生活和性格。②从结构上,引出下文,为厦门大学校长给他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埋下了伏笔。③从主旨上,不能胜任中学数学老师与在数学领域有重大贡献作对比,说明不要被暂时的不顺而吓倒,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

第12页

13.B

解析:A项,沾沾自喜: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情感色彩不对。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少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符合语境。C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合语境。D项,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褒贬不当。 14.D

解析:A项,主语残缺,去掉“由于”或“使”;B项,搭配不当,将“增多”改为“增加”;C项,“组成成分主要是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配置而成”句式杂糅,去掉“配置而成”。 15.B

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的语段,议论的中心是“红色题材的艺术创作,却始终是代表一个时代艺术成就的最强音”。从“它不止是艺术家风格形态的呈现”句的陈述主体、句式和关联词“不止”可见下一句是⑤,以下是具体论述,第④句领起②⑥①句,第③句的“这些辉煌的记忆”承接第①句。 16.(1)中学老师推荐的书目和中学生喜欢的存在较大差异。

(2)作为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者,老师有责任引导学生走进经典,让学生通过阅读经典,陶冶情操,磨砺意志,传承文化,但老师在推荐书目的时候,也要注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实际需求;中学生有权选择自己的阅读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多读一些书,但只凭兴趣爱好阅读,不利于全面发展,所以在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之外,还要扩大阅读面,加强对经典的阅读。

17.宽容是辽阔的大海,蕴蓄着不尽的情思;宽容是深邃的湖泊,孕育着无限的希望;宽容是广袤的星空,绽放着智慧的花朵。

18.立意指津:仔细阅读材料,我们可以体会出这样的哲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无论是什么人都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独特优势。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自信,坚定信念,不怕磨难,顽强拼搏,都可以成就人生的辉煌。以这样的哲理感悟为基点立意行文,便是切合材料主旨的。

第13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bu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