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佛法读书笔记(11)

更新时间:2023-10-30 09: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个人读书笔记(十一)

智平

以下612-653是再次(第五次)学习《实证佛教导论》笔

记:

612、 “佛教必须能够是实证的,唯有能够实证的,才是佛教。”但是,这个特征已经被人遗忘很久了,所以本书(《实证佛教导论》)加上“实证” 二字,以表彰佛教实证的特征,并和信仰的佛教、以及玄学或哲学的佛教有所区别。如果略过实证,佛教就和玄学、哲学没有差别了,不再是佛教了,所以说: “佛教必须能够是实证的,唯有能够实证的,才是佛教。”

并非所有的实证均可以导致出离轮回。现代科学极重视实证,但因实证的知识不涉及生命的本质(生物学虽然也研究生命,但研究的范围是生命的物质结构、功能、发展规律及与外在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并非生命的本质),所以与佛教的实证不同。

613、 所谓的声闻见道,即是对这六见处的确认,达到不疑的地步。声闻见道的功德,是断除我见(误计五阴为我)、疑见(无法判别真假佛法、真假见道者)和戒禁取见(不知道哪些行为有益或有害于灭苦),证须陀洹果(初果)。

614、 六见处是见道所需的渡流之筏,是法,不是非法。若违背前五见处,以为五阴是常,就会堕入常见;若违背第六见处,以为根本没有常住法(如日本「批判佛教」的六识论思想),就会堕入断见;然后又往往恐惧断灭,而重新建立意识的某一种变相状况,作为常住法,再度落入常见中。这是应成派中观师自古至今不能自外的窠臼,也是日本「批判佛教」等学者的宿命。但是,不管堕入哪一边,都会使修行人无法证果,有智慧而想要真修实学的人,对此一事实不能不特别注意。

615、《阿含经》中的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

1.非我。此处的「我」,是指第八识,第八识是常住法,而五阴是生灭法;第八识是能生之法,而五阴是被生之法;二者体性截然不同,因此说五阴非我。 2.不异我。然而五阴是由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生,五阴的特征和习性也由第八识所收存的种子所决定,五阴的运作也要依靠第八识在背后支援而不能稍离,彼此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是双方互动的,因此说五阴与第八识不相异。

3.不相在,是因为第八识不能摄在三界诸法中,而五阴却是被摄在三界法内;第八识与五阴同时同处,遍于五阴中,却不是五阴中的某一部分或全部,而五

阴也不是遍满第八识的全部或拥有第八识的全部功能;所以五阴不在第八识中,第八识也不在五阴中。

616、佛经,也就是佛陀的语录,是他用亲证的口吻所说的话,说话的人(佛陀)已陈述它全体是客观事实,所以不应该把它解读为思想或哲学;也不应该接受某一部分可能是事实,却依自己的偏见拒斥另一部分发生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预设没有一贯性,徒然造成逻辑推理上的困扰。最好的作法是先假设它全体是事实,再找找看有没有因此造成矛盾;如果有矛盾,就可以证明其中至少有一部分是错误的。如果没有明显的矛盾,应该试着逐步证明这些命题,才能证成佛典的记载正确无误。

617、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是引导众生透过真相的发现,改变身、口、意的行为取向,最终解脱于三界的系缚,灭除一切的烦恼。

618、佛教所定义的善,是指能够减少烦恼的行为;所定义的恶,则是指会增加烦恼的行为。

619、现量(实证)的力量

如果一个人已经能够确认不疑:“毁破重戒的后果,一定会导致重大烦恼的生起”,则他绝对不会明知故犯。例如,因为我们都亲证了重力加速度,所以在高处自然会特别的小心,免得摔伤或摔死,因为这个是大家的现量。现量观察所得的知识,是确认不疑的知识,所以它会让我们打从心底服膺它的权威性,这才使得人格的净化和行为取向的转变成为可能。——这也是佛教特别强调实证的根本原因。

620、 为了求得符合事实的道理,必须“如实正观”。《杂阿含经》卷1;“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听闻佛法的人能诉诸信仰和玄想,必须亲自去观察,确认事实的确如佛所说,才能够生起正见。有了正见,无明也就不复存在,然后才能断掉染污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621、“实证佛教”的这个“实证”,认为观察具有相对的主观性,许多特定的现象,只有极少数人(如具有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等特异功能的人)才能够观察到,但在这些人之间,仍然有相对的客观性存在。

622、如果有人明知道轮回很苦,但是为了救度众生,甘愿承受轮回的苦,这就是菩萨发心。发心之后,只要不退失“上求佛果,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就是菩萨。

这种菩萨又分两种:未断三敷结,与已断三敷结(声闻或缘觉见道)。前者为凡夫菩萨,后者则是通教见道菩萨。三界有很多的杂染因缘,凡夫菩萨一不小心也会堕入三恶道。因此,凡夫菩萨应该先求声闻见道,见道后得到圣戒成就的功德,就不会堕入三恶道。再依菩提愿与声闻见道的功德,进求缘觉见道和大乘见道,大乘见道之后,便可现观诸法皆是第八识所生所显,能够修习真如三昧,以定力和慧力对治生死轮回当中种种的苦迫,成就菩萨道上种种的难行苦行,最终必能圆满一切的智慧与福德,究竟成佛。

623、我们修习佛菩提道,因为的确有一个常住的心体,可以摄藏我们所修习的善法与无漏知见,所以每一世都会渐次增上,直到究竟成佛,不会落空。五阴的修行可以将第八识的染污种子淘换为清净种子,使得修行人不会因为五阴的坏灭、更替而唐捐其功。但是,若我们追求五蕴的坚固长久,因为五蕴的本质是无常,所以我们会备尝艰辛,唐无所得。

624、目前佛教错悟的修行人中,往往将想阴当成是常住心,例如有人主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心,即是清净本心。有人主张:在生活中能够保持清净的觉了,即是开悟。有人主张:专心做事的心,即是清净本心。有人主张:前念已灭,后念不生的境界,即是清净本心。又有人主张:能够保持不起语言文字的心,即是清净本心。其实,这些都落在想阴境界,因为都离不开对境界的了别。在沉睡无梦、昏迷等状况,前六识断灭时,这些心都消失不见,所以说都不是常住心。

625、什么是我见?

在无常的蕴处界诸法当中,误认为某一法是我,是恒常存在,有不变的体性,这种计著,称之为我见。一般人的我见,是以五蕴的全部或一部分,做为我。即使是断灭见者(认为死后一切皆无的人),他还是以五蕴的全部或一部分为我,认为五蕴我在活着的时候,有不变的体性。所以,他还是离不开我见。 我见有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称之为我执或俱生我见。一种是出生之后,因为意识错误的思维分别,或者他人错误的教导,而产生的我见,称之为分别我见。声闻见道所断我见,为分别我见。

具生我见只是一种感觉,分别我见则是用来自欺欺人的一套观念,好让自己有自以为正当的理由继续贪爱下去。修解脱道的人,虽然完成了六见处的观行,在理性的认识上,确认五阴不是我,断掉分别我见,但是他却仍然觉得五阴是我,这种感觉就是俱生我见。俱生我见是由过去世的分别我见熏习而成的一种势力,因此只要断掉分别我见,未来际的俱生我见就会持续地削弱。

626、什么是疑见?

对于一个道理、一种说法是否落入分别我见,有所怀疑,没有办法判别,称之为疑见。断掉疑见的人,可以检查自己是否已断分别我见,也可以检查他人是否已断分别我见,不需要依靠别人的判断。

进一步说,初果人凭借着断三敷结的证量,是可以自知自作证的。若自己

没有把握,还要寻求他人的印证,否则无法自己肯定,即是表示疑见未断,不是真正的初果人。

627、什么是戒禁取见?

是指对于戒律是否有益于断除烦恼,有不正确的认知。戒律就是行为规范。行为,包括身行、口行、意行 。行为规范,就积极面而言,是奉行应作的行为;就消极面而言,是摈弃不应作的行为。断戒禁取见的人,能够如实地知道每一个行为是否有益于断除烦恼,所以他能够知道修行的方法。戒禁取见是初果人所应断的烦恼,未断戒禁取见者,即是未见道者。

628、 只管打坐无法出智慧,是外道法。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卷1:“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禅定和智慧是不同的,修行必须止观双修,解脱慧和般若慧都必须在法相的观行当中证得,只管打坐只是单纯的修定,是外道法,落入意识识阴,无法悟道,所以一个悟道的人不会教人只管打坐)

629、怎样才是严持律仪?

《杂阿含经》卷43:“我今当说律仪、不律仪。云何律仪?云何不不律仪?愚痴无闻凡夫眼见色已,于可念色而起贪着,不可念色而起瞋恚,于彼次第随生众多觉想相续,不见过患;复见过患,不能除灭。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比丘!是名不律仪。云何律仪?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于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 ”

(律仪包括眼睛不能乱看,耳朵不乱听,鼻子不能乱嗅,舌头不能乱尝,身体不能乱触,心不能乱想,经由严持律仪,而证得心解脱,也就是初禅以上的定境。)

630、许多人非常用功地修定,以为深入定境,就能发起智慧。事实上,智慧的发起,一定是从法相的现观而得,不可能靠修定而得到智慧。经教中说:由戒发定,由定发慧,只是因为定力好的人,精神专注,容易观察到一般人注意不到的细节,所以比较容易在观行当中发起智慧,并不是说只要修定,不用修观,也能够发起智慧。也就是说心得决定的人,能坚定心志永不舍弃探究到底,终于证悟发起智慧,所以说因定发慧。

631、有人把定和慧混淆了,以为定就是慧。例如,有的人主张能够长期保持不起语言文字的境界,就是开悟,那只是意识的定境,并不是开悟。

632、如果就一乘佛法来说,三乘佛法皆是法同一味,只是三乘佛法仍然有深浅差别。所以修证所需的时间、所得的果位与功德受用,极为悬殊。就如小学、中学、大学的数学。粗浅的声闻法,不能涵盖较深的缘觉法,更不能涵盖最深奥的菩萨法;而菩萨法则可以涵盖缘觉法和声闻法。菩萨法本身,也有深浅的差异,由初见道的根本智,地前菩萨的别相智,地上菩萨的道种智,一直到究竟佛的一切种智,虽然都是本于一心(第八识)而得的智慧,但深浅的差异却非常的大。

633、修为的层次越高,性乐的需求就越淡薄。到了色界就完全没有淫欲,所以色界天人都是中性身;到而了无色界,连身都舍,何况依身而有的淫欲;若是出三界生死,则是连觉知心都舍,更不会有身觉的乐受存在。

欲乐在五阴当中属于受阴,是识阴的心所有法,而识阴却是依根、尘为缘而生;所以必须色阴及识阴同时存在,欲乐才能存在;因此识阴(前六识)断灭的时候(睡眠、昏迷、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欲乐也不可能存在。

634、六识身本身是无法出生名色的,因为六识身在正死位即已永灭无余,入胎以后在眼根、耳根、鼻根、舌根、意识(因为意识是前五识的具有依,前五识必须依意识而有)具足以前,不可能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在大脑成熟之前,不可能有意识;在意识生起之前,不可能有身识。所以,六识身可以出生名色是不了义的说法,入胎识和入胎识所含藏的六识染污种子出生名色才是了义法。

635、入胎识既然能够产生相应于业报的名色,这就需要有了别性,它必须能够了别根身、器界、种子。因为它有了别性,所以称之为“识”。除此之外,它必须能够储存业行,这样它才能够在五阴毁坏之后,依其独立的了别性与功能性,出生名色的种类(天人、人、畜生等)及其特征(美丑、智愚、男女等),所以《长阿含经》卷10(大缘方便经)才说是“缘识有名色”。

636、《杂阿含经》卷12“云何为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按照经教的定义,“有”是指“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而言,第八识不是三界有。

637、断三敷结的初果人,在心态上会对佛、法、僧产生不坏的信心,在行为取向方面,则会有“圣戒成就”的功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bj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