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级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答案
更新时间:2023-12-05 19: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22级博士生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1级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
1.概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掌握)
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具体是说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国情发展成毛泽东思想,在根据不断变化的国情发展成了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的核心指导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基本特征。
毛泽东科技思想基本内容:第一,依靠技术革命,大力发展生产力,是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实质和核心。毛泽东始终认为,只有通过革命化才能实现现代化,革命化是现代化的先决条件。第二,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落实毛泽东科技思想的具体举措。第三,发展尖端技术,实行军民结合,是落实毛泽东技术革命思想的有效途径。发展尖端科技事业,必须采取“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发展战略。发展国防科技事业,必须坚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第四,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是毛泽东为我国科技事业确定的一条根本原则。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虚心向外国学习,学习先进知识,引进先进技术,洋为中用,这是毛泽东的一贯思想。同时,毛泽东又认为,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第五,“百家争鸣”是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毛泽东为我国科技事业确定的一条基本方针。第六,毛泽东把培育大批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看做是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和根本保证。毛泽东十分重视科技人才,认为这是关系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他把科技人员看做是整个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并放在一起作为革命和建设的基本力量之一。第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学科学、用科学,克服官僚主义,避免主观主义错误。 邓小平科技思想研究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指导,是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作为时代精神和要求的重要体现。
一、根本转变: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体现为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既是邓小平立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的准确表述;又是对世界科技发展在观察视角、理解方式上的转变。作为思想的根本转变,充分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充分体现着不断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辩证认识过程,充分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精神。这也是我们理解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根本出发点。 二、根本地位:科学技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有着根本性地位。这种根本性地位是由邓小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立足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深刻反思而确立的。
三、根本原则:邓小平在开辟和缔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时,把科学技术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加以重视。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以发展科学技术为线索,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深刻的调节,不断通过改革和创新,创造科学技术的良好社会环境。这是邓小平进行科学技术活动的根本原则。也是新形势下,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原则。
2.你认为毛泽东科技思想对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有何意义?(掌握)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科技思想。毛泽东对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有着深刻的认识。可以这么说,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是在毛泽东科技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也是在毛泽东的密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重新认识毛泽东的科技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
学习和领会,深入理解和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明确了中国科技事业在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正是基于对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毛泽东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正是在这一号召的指引下,迎来了我国科学的第一个春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众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科技问题。
二、毛泽东制定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的科研机构体系和科学技术管理机构、管理体制。毛泽东的这种大无畏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直接支持,使得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了尖端技术的伟大成就。推出了一大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弹一星、人工合成胰岛素、银河计算机、电子显微镜、射电望远镜、高精度照相机等。
三、毛泽东提出大力培养新中国的科技人才和改造原有的科技知识分子思想,为新中国造就了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科研能力的结构比较合理、层次比较齐全的科技人才队伍,尤其是形成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尖端科技研究的人才队伍。
总之,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二十多年的奋斗,中国的科技、经济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家综合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防力量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改善了中国的国际形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
3.什么是科学革命?科学革命的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革命的概念:(1)从科学整体的意义上讲,科学革命是指导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认识飞跃,并引起科学观念、研究方法和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2)从局部意义上讲,任何学科概念、结构、范式的根本变化,任何研究方法的变革,以及任何科学研究活动的组织方式的变革都是科学革命。
科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是科学革命的实质。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是解决科学进步过程中发生的危机的手段。科学发展中的每个重大突破都是与新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出现紧密相联的。
4.为什么说,“只有相对稳定的科学观念发生根本变革,并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才能构成科学革命?”(熟悉)
答:科学革命的实质是指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观念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科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根本变革,其中作为体系硬核的科学观念居于最高层次,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科学思想的精华,为科学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提供基本准则和框架。从科学发展史来看,科学革命的发生往往从个别学科首先突破,产生新的、能更全面更正确的说明自然界规律性的、反传统的科学观念。它一旦成立,便迅速向其他科学知识体系全面渗透,使旧的知识体系被逐步改造而向新的知识体系过渡。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是科技革命发生的标志。因此,只有相对稳定的科学观念发生根本变革,并在科学共同体中得到确认,才能构成科学革命。
5.任意列举系统物理学革命扩展的三项内容。
(1)宇宙射线的新发现:20世纪40年前后已经有所发现;60年代以后发现了微波背景辐射、类星体辐射、脉冲星辐射、外星系的X射线源等。
(2)粒子物理学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后发现中微子;40—50年代发现超子、介子,至今已发现400多种基本粒子。
(3)光子学的产生:1970年荷兰科学家Podervart提出“光子学”概念。光子
学是指以光子作为信息和能量载体的科学。
(4)凝聚态物理学的发展:凝聚态物理学是研究凝聚态(包括液体和固体)的物理性质、结构及其内部规律的科学。1957年,人们把量子力学应用于凝聚态,产生了一门专门针对超导现象的量子力学微观理(BCS理论)。
(5)超分子化学:1987年法国科学家Lehn提出“超分子化学概念”。超分子化学是研究超分子体系的性质、结构和规律的科学。超分子是指分子与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联结起来而形成的分子聚集体。
(6)量子化学的产生:自1927年人们运用量子力学原理研究氢分子获得成功后,量子化学便随之产生并得到迅速发展,在与其学科结合中产生了一系列边缘学科。
6.任意列举复杂性科学群中的三种理论,并作简要说明。
答:复杂性科学是指20世纪30~40年代之后诞生的一组新学科,主要包括:一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动力学和动态系统理论,教学中的突变论和混沌理论,非平衡热力学和协同学等。
(1)协同学。1970年德国物理学院哈肯创立。研究内容:系统从无序向有序转化的问题。基本结论:系统只要是开放系统即有转化可能,不仅可以从无序到有序转化,而且可以从有序到混沌转化。
(2)突变论。20世纪70年代法国数学家托姆创立。研究内容: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到另一种稳定状态的跃迁,在跃迁的一刹那状态即发生突变。
(3)耗散结构理论。1969年比利时生物学家普利高津提出。研究内容:开放系统如何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基本结论:开放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时,才可能发生突变,原来的无序状态将变为有序状态,且新的有序状态必须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变换,才能持续系统的稳定性。
(4)控制论: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研究内容:人、动物、机器在控制、通讯方面的共同点;控制系统的目的性及负反馈调节机制;控制论机器与自动机等;研究对象的扩展和应用(工程控制论、生物控制论、社会控制论、经济控制论、大系统理论、人工智能等)。
7.什么是信息科学?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是由“老三论”的综合交织所形成的一门综合科学。主要内容:信息论(为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研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自动机器);情报学(研究信息的记录、储存、检索及相关问题)。
8.简述现代科学革命的特点和趋势。
答:现代科学革命: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为主要标志,起初主要在物理学领域发生,20世纪中叶及其以后则在科学的各个领域得到迅速发展。特点和趋势:1.科学知识体系结构的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2.科学研究活动的社会化和国际化。3.科学发展的加速化和数学化。4.科学艺术化。5.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
9.什么是技术革命?分别简述第一、二、三次技术革命的时间、标志及主要内容。
技术革命:技术革命的实质是旧技术体系的扬弃和新技术体系的确定。技术革命的历史即是主导技术和主导技术群更替的历史。
第一次技术革命 时间:始于18世纪中叶与英国产业革命同时发生。理论背景: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建立。起点:纺织机械的革新。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以纺织技术的改进为开端,以实用的蒸汽动力技术为标志,形
成了一个以机器技术为主导技术,以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运输和钢铁冶炼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实现了从手工劳动方式向机器生产的转化。第二次技术革命 时间:始于19世纪中叶。理论基础:丹麦奥斯特关于电的磁效应理论;法国安培关于电流产生磁力的定律;德国欧姆关于电流在导体中流动的欧姆定律;英国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的电磁统一理论。主要标志:电力技术、能量传递技术及信息传递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以实用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为开端,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形成了一个以电气技术为主导技术,以电力技术、电信技术、热工技术、化工技术、石油技术、钢铁和有色金属与非金属材料技术,以及公路、航空、海洋运输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现代技术革命的产生 时间:始于20世纪40年代。理论基础:现代物理学及各门技术科学的创立和发展。主要标志:原子能、电子计算机以及空间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10.简述古代、近代及现代各自所形成的主导技术群。
古代:以材料技术为核心的主导技术群;近代:以动力技术为核心的主导技术群;现代:以信息控制技术为核心的主导技术群。
11.与第一次技术革命相比,第二次技术革命有哪些特点和启示。 答:启示:(1)科学理论成为技术发明的主导因素,各项主要的电气技术、内燃机技术、冶炼技术和有机合成技术都是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发明出来的。
(2)科学理论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如果说牛顿力学、热力学用了100-200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理论向技术的渗透和生产的应用,那么,从电磁学理论到电力技术的转移,一般至经历了几十年,甚至十几年。
12.简述现代技术革命的六大主要领域。
1.信息技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信息产生、传递和处理的技术。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
2.新材料技术:材料是指经过某种加工(包括开采和运输)后具有一定组合、结构和性能并适合于一定用途的物质。新型材料是指各类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重要的材料技术主要有:航空材料技术,木质材料技术,生物材料技术,纳米材料技术,能源材料技术。
3.生物技术:传统生物技术:酿造、酶的使用、抗菌素发酵、氨基酸工业。新的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4.新能源技术:指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节约的技术,以及对常规能源技术的创新。如,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技术(再生洁净能源),氢能和核能技术。
5.空间技术:指研究和实现如何进入太空和利用太空的技术,包括航天飞行器的设计、制造、发射和应用。空间技术主要涉及三个领域:航天器的研制和空间飞行制导;空间的开发和利用;空间科学研究。
6.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是指现代各项海洋开发基本技术和应用技术的总称。基本技术包括海洋测量、水下工程、造船、潜水、钻探、海洋预报、信息传递与水下通信、导航定位、浮标与平台、防腐蚀防生物附着、耐高压、海洋环保等技术。
13.简述现代技术革命的实质及基本特征。 现代技术革命的实质:人的智力解放,即使人脑得到延伸从而减轻人的脑力劳动。现代技术革命的发展特征(1)技术科学化(2)技术群体化(3)技术智能化(4)技术生态化(5)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6)软技术资源优势化(7)技术综合
化和微型化。
14.简述当代高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特点。
答:高新技术:指对一个国家军事、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能形式产业的新技术或尖端技术。 高新技术的特征:高增值、高智力、高驱动、高战略、高风险、高时效。高新技术的产业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产实验、技术定型、试产、批量生产),这一过程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工艺法则、市场法则、社会性法则等多种因素制约。
15.有人认为,“心的本质不在于计算,因而机器不可能有真正的思维”。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熟悉)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心的本质不在于计算,因而机器不可能有真正的思维。原因如下:1.机器思维是指用数字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某种思维功能,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首先要使问题形式化,并且是可计算的,一定有算法而又能找到这一算法的;同时,用这一算法所要解决的问题,还必须有合理的复杂度。2.人脑不是计算机,就人脑的工作方式来说,不仅有计算,而且有模拟;既有运行程序,又有随机应变;就人的思维来说,既有逻辑思维,又有辩证思维;既有形象思维,又有灵感思维,特别是能模拟辩证思维。人脑和简单的计算机的主要差别仅仅在于人脑活动具有更大的复杂性,或者表现为更高级的结构。3.计算机程序纯粹是按照语法规则来定义的,而语法本身不足以担保心的意向性和语义呈现,程序的运行只具有在机器运行时产生下一步形式化的能力,并不保证心的状态的出现。意向性是人心的功能,心的本质绝不能被程序化,也就是说,心的本质不是算法的。
16.技术乐观主义认为,技术能够为人类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并最终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你赞同这种观点吗?(掌握)
技术乐观主义的实质是“技术崇拜”或“技术救世主义”,其基本特征是把技术理想化、 绝对化或神圣化,视技术进步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根本动力,能够为人类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人们对技术产生一种宗教般的崇拜,认为高技术就像上帝一样万能,能使人成为自然的主人,能够为人类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系统论观点,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诸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不是单一要素所能独立完成的,而是要通过诸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才能实现。因此,不赞成这种观点,这是一种片面的思维方法。原因如下:1、技术乐观主义颠倒了人与技术的关系:技术同自然、同人是如何打交道的,并不取决于技术本身,而是取决于人对自然提出的要求,取决于人提出这些问题的方式以及利用自然、揭示其规律的目的。2、价值理性的失落,工具理性的膨胀导致人对技术的迷信:在社会中,技术的存在、发展、使用,不仅取决于使用技术的个人,更取决于由人类总体构成的社会的需要和社会的目的。如果一个社会以人为最终目的,社会的一切要素必然按人的生存和发展来安排,技术的使用和发展就会控制在有利于人生存和发展的范围内。然而,现在人类对技术崇拜的工具理性已压倒了价值理性,人类不再追寻自身的价值,而是把命运托付给万能的技术,技术已取代上帝的位置,成为统治人类灵魂的另一个至上的神。
17.技术悲观主义认为,当代社会出现的许多问题,都是由技术的发展所造成的,现代技术的发展将在世界范围内导致有害的、甚至毁灭性的后果。你是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的?(掌握)
技术悲观主义又称反技术主义,认为技术的发展直接主宰社会命运,必然给人
正在阅读:
2011级博士生《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答案12-05
simpack动力学计算步骤01-18
种花经历作文700字07-13
网页制作-在线作业_E05-03
容许应力法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在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12-28
试题汇总(给学生)03-05
愚人节活动策划案05-25
小学生宿舍文明公约08-06
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云南昆明卷)地理(含详细答案) - 图文01-25
回家的路作文800字06-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思考题
- 马克思主义
- 博士生
- 中国
- 当代
- 答案
- 2011
- 2014考研化工原理考研辅导讲义超级总结
- 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优化教案
-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2届高三五月适应性考试 英语 -
-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省理科数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 12要好好写字
- chrome命令行参数
-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度量 画角》优质课教案 - 15
-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结题报告
-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简便计算练习题集锦
- 北京市海淀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物理试题 - 图文
- 大学生篮球赛策划书范文
- 浅谈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结合
- 西南交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010、2011、2012考研真题及答案
- 经济法第一套习题
-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 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散文阅读专题检测
- 最新新人教版初中地理毕业会考模拟试卷2(含答案)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第八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 苏版五年级信息技术scratch教案
-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三年规划表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