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苏州赛伍CEO吴小平

更新时间:2024-05-08 04:2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独家】专访苏州赛伍CEO吴小平

【文/薄膜新材网Kris】江苏吴江,这座拥有60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他的先辈们自古就以“耕种狩猎”为生,这里也是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发源地。

6000年后的今天,这里却诞生了一家与其古法“背道而驰”的高科技企业。它摒弃传统,敢于创新,立志于打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性高分子功能材料的研发制造企业,并在业内首创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的KPF新型太阳能背板,创造了背板世界的新规范,使其站上了世界太阳能产业链的顶峰。

完成这些创举的就是苏州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

记者从宁波驱车赶往位于吴江市经济开发区的苏州赛伍应用技术有限公司。眼前这家显得格外低调的工厂,在2014年却完成了“背板出货量世界排名行业第一”的壮举,而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正是赛伍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小平先生。

苏州赛伍CEO吴小平先生

在拜访吴小平先生之前,记者几次犹豫该如何破冰,因为他也许会像一些成功的企业家一样,不愿多说,保持一定距离感和神秘感。但在见到吴小平先生之后,记者立刻抛弃了之前的想法。他中等身材,一头银发,穿着一件长袖衬衫,神采奕奕。若不是出现在赛伍,或许更像是小说里走出的智者。平民化的着装和平易近人的态度,更坚定了记者此次采访将大有收获的信心。

中西合壁的Cybrid(赛伍)之名

谈及Cybrid(赛伍)名字的来源,颇具意义。Cybrid是纯英文的名字,源于cyber(路由器)+hybrid(混合)英文字母的合并。

“路由器的意思是我们在高分子化学平台上面,想开发各种东西,开发源泉就来源于各应用领域的需求信息,路由器就是把网络上的各种信息导过来,在赛伍的技术平台上“调理”出各种服务于各种需求的产品再散布出去。

hybrid是混合的意思,把不同的功能组合在一起创造出新的功能,这是材料创新手法之一。”吴小平不无形象生动地说道。“中国文化并不一定适合创新,我们也要把世界各种优秀文化都包容进来,创造出自己独有的创新文化,这也是hybrid的第二层意义。”

而赛伍的中文含义,就更带有中国古代阴阳哲学的思想观在里面,“赛”顾名思义,来自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赛先生”(science)”。“伍”则来自于中国阴阳五行学的“水、火、土、木、金”,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变”与“不变”之间的深刻含义。 Cybrid的持续成长战略导致它不断追求应用领域的多元化,而多元化带来了如何对待需求的差异性和自我技术繁多化带来的成本课题。赛伍用万变不离其宗的“五行学”来作为事业选择、集中和技术要素化的多元化和创新的效率化管理的思想。

创始人吴小平亲自创造了“Cybrid赛伍”这一结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的名字,并把 “用科技来实现创新和持续成长”的经营理念镌刻其上,这也表达了吴小平的人文情怀和赛伍的企业使命感和承诺。

从高分子材料专家到“杂货郎”

混合了南北方血统的吴小平,结合了北方民族的冲劲儿和南方民族的勤勉。他青年时就读江南名校——苏州大学,随后远赴日本攻读研究生学位,毕业后就职于日本著名的高分子材料企业日东电工。

在这家跨国公司,吴小平先后从事过产品研发和技术营销,而后被派到中国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和中国制造工厂总经理,最后被调回日本总部从事战略设计。在日东电工的经历和先后五个岗位的历练使吴小平积累良多。

而就在事业处于上升期的时候,他毅然放弃了日东电工的终身雇佣和高管位置,回国到吴江创业,从零开始打拼。这样的落差,在很多人看来,恐怕是难以理解的,甚至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傻”。

但吴小平说,他不后悔,因为他有一个梦想在萌发——赛伍。“在处在世界领先地位的日本企业工作十多年,我清楚地认识到,在高分子应用材料领域就国内的研究水平而言,

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并不大。如何差异化设计和如何高效地实施研发并转化为产品,这才是国内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吴小平说。

2005年,吴小平回国初期并没有立即创立苏州赛伍,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和也很无奈。吴小平略显苦涩地说:“回国以后我没钱,所以想通过做贸易赚快钱来积累资本,那时候我就想从不需要漫长的客户测试的日用消费品领域入手,于是把眼光投向了宁波、义乌、台州那里的出口小商品,思考怎样迅速地出口到我熟悉的日本市场。”

当时已经是一片红海的小商品贸易市场,这位贸易“新人”能得偿所愿吗?

吴小平试水之前到浙江外贸工厂走了一圈、到广交会去看了一趟,他迅速发现了模仿和同质化的倾向,于是他决定从“差异化”入手。如何体现差异化?基于对发达国家消费文化的理解,吴小平认为,消费者饱和多数日用杂货的弱点是缺乏核心科技含量,创新点在设计而并非材料功能。

抓住了这个痛点,面对从未接触过的行业,吴小平敢想敢为,凭借自身过硬的材料技术,大胆创新,从重点突出日用品的功能性科技入手,增加其附加值。

吴小平回忆道:“总的来说,我通过材料技术赋予商品的附加值。比如一个搪瓷杯,一般人卖的没什么科技含量,附加值非常低。我利用中国低成本的技术,在搪瓷里面加入银粉,以‘杀菌、消毒’功能为卖点,打响了日本市场;同样,在服装贸易中,我和纺织大学合作,通过涂料技术,利用水分子被拉断放热的原理,制作出能通过穿着者汗水发热的服装。” 吴小平用这种方式“点石成金”,赋予普通商品以高市场价值。“这也源于我在日东电工经受了现代化经营管理的训练,所以才会具有如此的市场洞察力。”吴小平笑着说道。 成功没有偶然,无论什么行业。就这样吴小平凭借技术独到的贸易方式,赚到了第一桶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在中国入世初期,小商品贸易竞争异常激烈。这个借资起家,只有

4、5个人的团队,在“今天成立明天倒闭”的大背景下,第一年竟赚了900万元,第二年、第三年1000万。

面对高额的利润和已经打开的市场,没人想到,吴小平居然按了“停止键”。2008年,吴小平关闭了蒸蒸日上的贸易公司,他说:“贸易我只做三年,积累的资本够了就让它停下来,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我想去完成。”

在此期间,吴小平还担任了联想控股旗下风险投资公司——君联资本的顾问,帮助其发掘新材料行业的可投资项目。同时,吴小平还担任了由君联资本和中科院合资的,国内最早做动力与锂电池的企业“星恒电源”的CEO,并帮助其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过程。这些看似关联度不高的工作经历,却为后来创立赛伍打下了基础。 顶级人才+“简陋”设备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吴小平还在日东电工任职时,就经常与另一家日本著名高分子材料企业的中央研究所所长宇野敬一博士探讨新材料的创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08年,结束贸易生意之后的吴小平邀请宇野敬一博士共同在苏州新区科创园创立了新材料实验室,取名为“Macro Poly Lab.”,宇野敬一博士成为了“技术掌门人”。 虽名为“实验室”,可吴小平却只“吝啬”地为它投入了5万元的资金来购买试验设备。吴小平说:“别小看它,赛伍后来的核心技术,可都是从这儿来的,这里给了赛伍扎实的基本功。”

然而那时的吴小平并不缺钱,凭借三年贸易积累的资金,完全可以买更先进更高大上的设备来做研究,可他为什么偏偏要用5万元的简陋的设备来“折腾”自己呢?“我当时跟宇野两人商量,让年轻的研发人员使用像当年居里夫人那个年代使用的简陋设备做出高科技产品,这样能锻炼他们对原理和机理追究的能力,打下他们今后发展的过硬基本功。”吴小平说道。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aog.html

微信扫码分享

《【独家】专访苏州赛伍CEO吴小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