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01 02: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掌握教育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的发展。 3、掌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4、了解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及它的学科特征。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 教育概述

一、教育学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从广义上说,包含着有目的地促使个性形成的一切影响的总和,是人形成的整个社会化过程。它既有专门组织的塑造、培养与学习,也有专门组织以外的非定型的、在社会、家庭中分散的随机地进行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历来主要是学校教育(指专门组织的、以教与学为主体形态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在当代,随着教育观的改变,教育学的研究对象,除了学校教育外,也包括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内。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目的,在于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阐明有关的教育原理,明确教育本质,并对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教育的发展 1、原始教育

原始教育指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同使用石器工具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教育。原始教育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非独立性。在原始社会里,由于生产力水平很低,教育还没有从社会生活中分化成为专门的事业,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领域,没有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人和机构。 (2)贫乏性。表现在教育内容上只有简单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宗教观念、行为规范等等;另外还表现在教育方法上的单调性,即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的口传身授。 (3)无阶级性。教育不分阶级,仅在教育内容、要求上有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 原始社会教育尽管很原始,但使当时简单的社会经验得以保存、传递,是保障人和社会的延续和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古代教育

古代教育是指存在于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古代教育的特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学校教育的产生,有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 (2)有相对稳定、丰富的教育内容

我国在奴隶社会,教育的内容有礼、乐、射、御、书、数等方面;而在封建社会,教育的

1

主要内容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四书”和“五经”及相关的伦理知识。从总体上来看,封建社会的教育在内容上比奴隶社会更加丰富一些。 (3)教育同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崇尚书本知识,轻视生产劳动,排斥科学技术教育;重视教育的社会职能,轻视教育的生产职能。学校教育方法注重死记硬背,主要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 (4)教育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教育的阶级性不仅体现在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上,而且还体现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师选择与运用等方面。与统治阶级的教育相对立,也同时存在着被统治阶级的教育,即在自己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用大量的事实教育自己的子女明确在本阶级内部团结互助的重要性以及对统治阶级的仇恨。从此,教育的阶级性是一切阶级社会教育的重要属性。 3、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它是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世界产业革命浪潮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类型,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与这种剧烈变化的社会相适应,现代教育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一些全新的特征。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现代学校最早出现在18世纪,是应现代大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产生的。从类型上说,现代学校既包括一些专门传递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现代工业训练劳动力的实科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也包括现代大学;从途径上说,现代学校的产生基本上是通过三条途径:一是新建;二是逐步地改造传统的学校,增加一些现代课程;三是由政府出资购买或接管一批教会学校。与古代教育的学校相比,现代学校在体系上更完备、类型上更多样、层次上更清晰、性质上也更世俗化。就教学组织形式而言,现代学校普遍实行了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之所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根本原因在于科学技术在当今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广泛运用,它要求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和谐一致,保证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包括教育与就业、教育与劳动力培养等关系,经常指的是教育与劳动界、教育与劳动生活、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环境、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

(3)超前性

超前性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主要是指教育的发展要超前于经济的发展,既要培养现代

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还要兼顾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时必须面向未来,使教育的各个方面,如教育经费、教育规模、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都具有超前性。

(4)普及性和多样性

现代教育的对象不再是某一阶层的人,而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现代社会和现代生产要求每一个劳动者都要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能。现代教育除了具有普及性外还具有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教育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和领域,形成了一个复杂、庞大、开放的大系统。它既包括制度化的教育,也包括非制度化的教

2

育;既包括基础教育,也包括半日制教育、业余教育、函授教育等等。 (5)教育改革成为主旋律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对各自的传统教育进行改革。教育改革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浪潮。 4、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1)学校教育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的个性化

教育个性化也是为了克服目前教育中存在的划一性、僵化和封闭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需要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未来就是一个高科技的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无论是科技发展还是社会竞争都需要创造性人才。 (3)教育的开放性

把教育同整个社会的发展充分协调一致起来,在制定教育发展的战略规划时,把它与社会的其

它领域如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紧密结合起来。 三、教育学的学科特征 (1)教育学的理论性特征 (2)教育学的实践性特征 (3)教育学的艺术性特征

第二节 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阶段: 一、萌芽时期

这是人类对教育最初进行理性认识的时期。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因材施教”等; 墨子对教育与环境作用的论述,对生产劳动教育的重视;孟子强调“思则得之”、“专心有恒”; 荀子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强调学以致用、身体力行等。

在西方,古代希腊与古代罗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都为教育学的萌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如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斯多德的和谐发展思想和儿童发展阶段的划分,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和重视儿童思维与道德的培养等,也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但是,萌芽时期的教育学还称不上是什么“学”。因为它还不具备自身独立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科体系。它仅仅是一些教育的主张和思想观点,又多是些片断的、个别的结论,且多孕育在古代哲学的母体之中。

代表萌芽时期的教育著作,是中国古代的《学记》。但《学记》仍然是一些经验的概括和片断的、个别的结论,还没形成自身的逻辑体系。 二、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近代形成的。

3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问世,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奠立了基础。夸美纽斯(1592~1670)在他的著名著作《大教学论》中,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划分了儿童的年龄分期,确立了各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班级授课制度,对教育的作用和教师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贯穿于他全部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自然适应性”原则。《大教学论》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形成独立学科的阶段。

继夸美纽斯之后英国洛克的绅士教育、法国卢梭的自然教育、瑞士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英国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教育,以及美国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等都在理论上丰富着教育学的内容,推动着教育学科的科学化和深入发展。

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是裴斯泰洛齐首先提出,并由赫尔巴特进一步奠定的。赫尔巴特(1776~1841)他深受裴斯泰洛齐探索教育心理学化的启发,提出观念与统觉的理论,试图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阐明教育目的和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使教育学学科的科学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三、教育学的发展期

(1)多元化发展时期:梅伊曼与拉伊的实验教育学、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学。 (2)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播:杨贤江《新教育大纲》、凯洛夫《教育学》。 (3)教育学的分化。

4

第二章 教育的构成

教学目标:

1、 识记教师角色

2、 掌握教师成长的含义及它主要包括的内容。 3、 了解学生的本质、特点及学生发展的含义。 4、 了解教育影响的几个构成部分。 5、 掌握教育诸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第一节 教师

一、 教师职业角色的定位

1、社会义务,从教师的社会义务来讲,教师是文化的传承者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 2、教学与管理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2)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参与者 (3)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4)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3、心理定向,从心理定向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是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4、自我实现,从自我实现的层面来看,教师是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二、教师成长的实现 1、教师成长的含义

教师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以及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人的教师”的成长,强调教师个体身心的健康发展;二是“作为教师的人”的成长,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专业知识的发展:a、条件性知识,这是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学科教学论的知识;b、本体性知识: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方法论等,这是教师知识体系中的主体部分;教师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人文地理知识、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时代性便是知识等,这有助于开拓教师的视野,激发教师的教学创造性;c、实践性知识。 (2)专业能力的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本领。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的综合素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也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设计教学的能力b、表达能力c、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d、教育教学交往能力e、教育教学机智即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f、反思评价的能力即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正确评价的能力。g、教育教学研究

5

能力,即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进行探索,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h、创新能力,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的能力。

(3)专业情意的发展,它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教师专业化的成熟境界意味着专业情意的健全。它具体体现为: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教师的专业性向是教师成功从事教学工作所具备的人格特征。d、专业自我。教师专业自我是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的心理倾向。 3、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社会环境(2)学校文化(3)个人经历(4)自我更新 4、教师成长的途径

(1)专业学习(2)专家引领(3)同伴互助(4)个人反思a、教育事件反思b、教学过程反思c、教学风格反思d、心智模式反思

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和特点 1、学生怕本质 (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学生是一个完整的

(3)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学生的特点:

(1)主动性 (2)未完成性(3)开放性 (4)独特性 5、创造性 二、学生的发展 1、学生发展的含义

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发展的个体身体和心理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身体发展包括机体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和机能的增长。心理发展包括认识能力的发展和心理倾向的发展。

2、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1)家庭 (2)学校 (3)同辈群体

第三节 教育影响

教育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教育内容:是教师和学生作用的对象和客体,它是经过课程设置和编制而具体化了的知识、技能、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是教师活动、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是学生活动所作用的全部对象。

它的特点;(1)教育内容是一种特定的、具有教育性的人类文化成果;

6

(2)教育内容是人类文化再生产的结果; (3)教育内容具有简洁性和高度概括性的特征; (4)教育内容是师生活动共同的客体。

二、教育方法:它是影响教育效果的关键,它是指师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有效完成一定的任务而采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的教法,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是教师行为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组合。(1)教育方法是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2)教育方法的选择和组合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三、教育技术;它的指的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应用的教学媒体的硬件和软件。它分为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两大类。

四、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情境可以理解为教学活动的场景,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狭义的教育情境是指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是教学中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综合体,具有文化属性

第四节 教育诸因素间的关系分析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教师中心论 (二)学生中心认论

(三)“主导—主体”说;主导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强调教师在教学认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领导地位,突出强调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教学过程中的引领作用;主体是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的独特性和完整性以及在学习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四)“主体间性”说,教师与学生同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我与你”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平等对话(2)互相尊重(3)共同分离(4)彼此评判

二、教师、学生与知识的关系

教师 学生 知识 7

知识 教师 学生 教师 知识 学生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主体) (主导) (主动) 知识 知识

(客体) (中介) 8

(主体)

第三章 教育功能

教学目标:

1、 识记教育功能的含义。 2、 掌握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3、 掌握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第一节 教育功能概述

一、 教育功能的含义

教育功能指的是教育在与人及周围环境相互影响中所发挥的作用。它往往指向教育的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是指教育活动所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 二、教育功能理论的历史演进

1、古代教育的政治伦理观:具有浓烈的政治伦理色彩,维护“君权神授”。 2、近代教育的发展个体功能观:斯宾塞《教育论》 (1)深入批判了传统教育只重虚饰而且有重实用的弊端;

(2)明确主张教育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个体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有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

(3)从实利主义的道德观、人性观出发,明确提出知识教学就是进行”自然后果“的教育,重视儿童的身体健康成长。

3、现代教育的改造社会功能观:现代教育功能重心指向改造社会。杜威《学校与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主要观点:

(1)儿童个体发展应该与社会需求相一致,由此把教育功能从发展个体扩展为作用社会。 (2)明确提出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推进社会的重要手段。

(3)从着眼于改造社会出发,杜威把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从未来引向现实,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沟通起来,并提出了一系列鲺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性质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方案。 4、当代教育的功能主义: (1)结构决定功能 (2)功能的整合 (3)稳定与和谐的重要。 三、教育功能的基本分类 (1)筛选功能与协调功能 (2)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 (3)基本功能与派生功能

9

(4)正功能与负功能

第二节 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

一、个体的发展的一般概念

个体的发展是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经衰老至死亡的身心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具体指人作为生命个体从出生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知识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而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过程。生理方面,包括人的各种组织器官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机能的成熟;心理方面,它包括各种心理(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发展,也包括个性的形成。 二、个体的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统一性

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身体的正常发展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基础,特别是大脑及神经系统的发展,制约着心理发展的过程;人的心理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着身体的发展。 2、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发展的过程和特点的出现具有一定的顺序。人的发展不但有顺序性,而且有明显的阶段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的身心特点具有独特的年龄特征。发展心理学上一般把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分为如下六个阶段: (1)乳儿期(出生~1岁)。 (2)婴儿期(1~3岁)。 (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6、7~11、12岁)。 (5)少年期(11、12~14、15岁)。 (6)青年初期(14、15~17、18岁)。 3、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发展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阶段、年龄特征和变化速度等大体相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发展的可变性是指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人的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同一过程的不同侧面。稳定性和可变性就好像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遗传和变异一样,共同构成了人的发展的基本过程。

(四)发展的不均衡性和差异性

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指人的发展虽然是有顺序的,但其发展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它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发展的同一方面上,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的速度不均衡。二是人的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均衡,显示出一定的关键年龄或最佳时期。发展的差异性,主要指同一年龄阶段的儿童在发展上存在个别差异,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个性倾向、性别差异等很多方面。

三、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

10

我们发展教育时,必须在考虑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考虑如何适应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并使两者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将教育的发展建立在坚实的客观基础上。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年龄特征

年龄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儿童在同一年龄阶段所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势,包括身体特征和心理特征。教育只有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才有可能是有效的,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教育不可能很好地被学生接受,也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由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的特点和规律,教育应该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注重人个性的培养,这也是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四、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又称遗传素质,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方面的生物特点。它包括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结构与机能特征,运动器官、感觉器官、语言器官等方面的结构与机能,以及肌体结构、形态等方面的特征。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2、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阶段

所谓生理成熟指的是个体受遗传素质制约的生理机能和构造的变化在一般的年龄阶段所达到的一般程度。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物和物质基础,它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持续发挥作用。人之间的遗传素质是有差别的,表现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某些差异,感觉器官的结构和机能上的差别等。这些差别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形成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环境包括两种:一是社会环境;二是自然环境。 (1)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是指人们所生活的一定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条件,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种。宏观环境如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社会精神文化等等。微观环境如家庭、邻里、亲友、娱乐场所、工作单位等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其影响是非常广泛的,大致可概括为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宏观社会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总的条件和背景,制约着人发展的方向和水平。

宏观社会环境包括人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生产生活方式、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社会大背景,它在总体上制约着人的发展。这种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①社会环境使人从 遗传素质所得到的发展可能性变成了现实性。②宏观社会环境制约着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

第二,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微观环境比宏观环境对人的影响更为直接。人从出生开始,首先接触到的是对人的成长影响最为深远的微观环境就是家庭教育,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方法、父母的生活态度以及家庭条件等等。 (2)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不依赖于人而存在,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环境,是同人类生活和活动密

11

切相关的、能够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的种种自然条件的总称。自然环境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的影响最直接的是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主要是指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空间、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因素。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教育也属于社会环境范围,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的影响相比,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代表社会对人的要求,根据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目的与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是在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学的良好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纳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保证了教学得以顺利、有节奏地进行。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政治经济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接受能力,从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与高效率。

(3)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进行的。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有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把学习者按照一定的教育要求组织在专门的教育过程中进行教育和训练。 (4)教育可控制和利用各种环境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教育环境都是经过精心选择和组织起来的。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利用和调配各种社会资源。经过精心创设的校园环境和严密的学校管理制度可以限制和排除一切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充分利用和发展一切积极因素的作用,以确保个体发展的方向。 (5)教育可以充分发挥个体的遗传优势,弥补其缺陷

事实证明,人的先天素质是不一样的。教育可以根据儿童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他的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儿童成长的方向发展。

特殊教育在超常儿童教育和残疾儿童教育方面所做的探索和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但应该看到,教育的主导作用并不是万能的。教育既不能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凌驾于社会之上去发挥它的主导作用,又不能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任意决定人的发展。 (6)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人与动物不同,人是一个能动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和适应这些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是在积极主动地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相互作用。

第三节 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 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 1、社会物质生产制约教育发展的水平与速度 2、社会物质生产制约着教育的结构与内容

12

二、社会政治制约教育发展:

1、社会政治通过确定国家教育制度实行对教育的制约 2、社会政治对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制约性

3、现代社会通过加强教育立法保障与促进教育的发展。 三、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具有培养劳动力的功能:

1、能提高劳动者的科学知识素养与劳动技能素养,提高劳动者对生产过程的理解程度和劳动技能技巧的熟练程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能提高劳动者的道德素养,尤其是职业道德素养,能提高劳动者的精神文明水平,从而提高劳动者的积极的劳动精神与劳动态度。

3、能提高劳动者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缩短学习新技术或掌握新工种所需的时间。 4、能提高劳动者的精神与创造能力。 四、教育具有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功能: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促进科技革命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五、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 1、教育为社会培养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培养具有一定政治素质的社会公民。

13

第四章 当代中国教育

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2、 识记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嬉闹的基本依据。 3、 了解中国教育的现代化的有关内容。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 当代中国教育目的

一、 教育目的概述

一般认为,教育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指向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二、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人的发展的重要条件。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看的指导意义。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教育制度

一、 教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基本依据

1、教育制度的概念:所谓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它是国家为了从组织系统上保证教育目的和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而制定的。教育制度也是社会制度中的重要方面,是社会制度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与体现。

2、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种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种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教育制度建立的基本依据

(1)教育的制定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

(2)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尤其是学制的建立,又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反映聘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总要求。

(3)教育的建立,还要受到社会人口状况的制约,同时受青少年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4)国家教育制度的建立还要依据本国本民主的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同是参照外学制的经验。

二、中国现行的教育基本制度

14

1、学校教育制度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6、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

第三节 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一、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 教育发展的开放性2、教育发展的动态性3、教育发展的民族性 二、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内容

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制度的现代化3、教育内容的现代化4、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15

第五章 当代世界教育思潮

教学目标:

1、了解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2、了解全民教育思潮的有关内容。 3、了解有关教育国际化思潮的有关内容。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一、 终身教育思潮的产生及其背景

终身教育最早的概念性表述出现于1919年英国针对成人教育的《成人教育报告建议书》中。1929年英国成人教育工作者家耶利克利出版了第一本终身教育的专著《终身教育》,初步明确了终身教育的本质含义,同时也提出终身教育理论架构的初步设想。在这之后,终身教育思想在贡国、法国、瑞典等国得到发展。 二、 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

1、贯穿终身教育思潮的两个关键词:一是整个的生命过程;二是完全的社会生活。 2、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在教育目的维度上,终身追求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2)在个体受教育时间的维度上,终身教育不是学校基础教育的延伸,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成人教育,它是一种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

(3)在教育主体的统合度,终身教育突破现在学校教育“师授生受”的局限,它甚至可以是一种没有老师的教育。

(4)在教育对象的统合度上,终身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

(5)在教育形式的维度上,终身教育是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肥及社会机构教育的整合。

(6)在教育功能的维度上,终身教育成为促进人的发展的工具,长度改变现有教育体系侧重于选拔人才的状况。

三、全民教育思潮的基本内涵:扫除成人文盲、普及教育以及减少男女受教育的差别。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全民教育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包含越来越广泛的内容,涉及扫盲、儿童的早期护理、普及衽教育、女童和妇女教育、成人的技能培养以及通过社会教育渠道为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等多个方面。 四、教育国际化思潮 1、教育国际化的含义

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将相国教育置身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改革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国际化的主体是民族国家,其内容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其目标是

16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其途径是国家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1)国际组织的影响日趋增大(2)国家间的进行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3)国家逐渐带入教育国际化的潮流

17

第六章 学生素质及其培养

教学目标:

1、识记素质的含义。

2、掌握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措施。 3、掌握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措施。 4、掌握学生道德素质及其培养措施。 5、了解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措施。 6、掌握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读书指导法

第一节 学生素质的层次与结构

一、 素质的含义

它是指以学生个体的先天禀赋为前提,以后天的环境、教育为条件,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面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个体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 二、 学生素质的层次

在我国教育界,人们一向认为学生的素质是一个由纵向层次结构和横向科类结构构成的一个复杂的立体的身心组织。从纵向上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层次;从横向上看,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又分别是由若干种素质构成。

第二节 学生心理素质及其培养

一、 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1、 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2、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3、学生的适应性因素4、学生的创造性因

二、 制约心理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 以神经系统的机能、特点和成熟为核心的生理因素与遗传因素。 2、 以人际交往、人孙关系为核心的环境因素。 3、 以教师影响为核心的教育因素。

4、 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三、 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措施

1、发展学生的心理能力因素。2、提高学生的心理动力因素。3、增强学生的适应性。4、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8

第三节 学生科学素质及其培养

一、 学生科学素质的结构

1、 丰富的科学知识2、基本的科学方法3、执著的科学精神 二、 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1、 制约科学素质教育过程的因素

(1)社会因素(2)科学自身的发展水平(3)教师的科学知识储备和教学水平(3)学生个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动力因素

2、 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质教育的基础 3、 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措施

(1)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2)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学习策略(3)培养学生执著的科学精神

第四节 学生道德素质及其培养

一、 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

1、 学生的道德认识2、学生的道德情感3、学生的道德意志3、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 道德素质教学过程的分析

1、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复杂性2、道德素质教育过程的活动性3、学生的自我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三、 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措施

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2、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3、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4、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

第五节 学生的审美素质及其培养

一、 学生审美素质的结构

1、 学生的审美经验2、学生的审美能力3、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审美素质教育过程的分析

1、审美素质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2、审美素质教育主体和客体的与审美素质教育内容的关系

三、 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措施

1、 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六节 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途径

19

一、 教学是全面培养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 二、 班主任工作

三、 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

20

第九章 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

教学目标:

1、掌握教学艺术的概念。 2、了解教学艺术的特征及功能。

3、了解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了解教学环境的调控艺术、了解教学方法的优化艺术、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和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 4、了解教学风格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第一节 教学艺术

一、教学艺术概述

1、教学艺术的概念教学艺术的特征;有效性;创造性;综合性

2、教学艺术的功能:激励与愉悦功能;调整与控制功能;审美与德育功能 二、教学信息的传递艺术

1、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科学规范;准确得体;生动形象;情感丰沛;优美动听;幽默风趣

2、非言语信息的传递艺术

(1)体态语的表达艺术:姿态表达艺术;手势表达艺术;表情表达艺术 (2)板书艺术 (3)课件的制作艺术

三、教学环境的调控艺术:教学物理环境的调控;教学心理环境的调控 四、教学方法的优化艺术

1、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2、教学方法的动态、形象性 3、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性 五、教学活动的应变艺术

1、教学失误的处理艺术2、课堂意外的解决艺术 六、教学情境的创设艺术

1、教学情境应具有生动、开放性 2、教学情境应营造民主与合作的气氛

3、教学情境应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与互补 4、教学情境应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与认识水平 5、教学情境应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与沟通能力

46

第二节 教学风格

一、 教学风格概述 1、 教学风格的概念 2、 教学风格的独特性

教学风格的意义: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发挥;教师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形成;教学的风格体现了教师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二、 教学风格的分类

教学风格的形成:个性特征是教学风格形成的心理基础;学习模仿是形成教学风格的必要途径;独立创新是教学风格成熟的标志。

47

第七章 课程

教学目标:

1、识记课程的含义。 2、掌握课程的分类。 3、掌握课程的基本表现形式。

深入理解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方法:重点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第一节 课程的含义与分类

一、 课程的概念

《辞海》中界定:功课的进程;教学的科目。《辞源》中界定: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释义为:课业及其进程。在我国古籍中,早已使用这一词汇。《朱子全书·学六》中就说:“宽著期限,紧著课程”,其中“课程”一词就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在西方,课程一词的语源出自拉丁语,本意指跑道,就象运动员沿着一定的运动场跑道赛跑一样,在学校里孩子们也要沿着学习的“跑道”进行学习。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他把课程解释为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美国经验主义者艾伯蒂认为:“学校为学生所准备的一切活动,构成它的课程”。日本教育界认为“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它将教育目标加以具体化,多层次地设定多样的亚目标,并且选择、组织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内容。

课程的定义随着社会的变化其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变化的。由于不同的教育主张和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课程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课程的含义被扩展了,学校生活中那些非学科的经验也受到了重视,认为这些经验对学生的态度、动机、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明显的作用。当代课程观注重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的全部经验。另一方面,把课程主要看作是教程而不重视学程的静态课程观也受到了挑战,课程不再被看作是单向的传递过程,而是双向的流动实践过程。当然,教学的科目、课业的结构及其进程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一般还是被认同的。

因此,我们认为课程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狭义的课程是指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广义的课程指的是学生在学校中获得的经验,它包括学科设置、教学活动、教学进程、课外活动及学校的环境氛围等。也就是说,广义的课程不仅包括课程表所规定的显性学习内容,也包括学生的课外活动以及学校中潜在的各种文化教育因素;它不仅指书本知识,也包括学生个人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个人经过系统的整理由实践反复检验的科学知识和个人的经历产生的情感体验。可以说,广义课程的内容是更广泛的,更有助于我们认识课程的内容,也体现人们对课程理解的深入。 二、课程的分类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原来具备的一定的直接经验的基础上,主要借助书本知识,通

21

过概念和推理来掌握前人留下的间接经验,学习中获得的间接经验占优势;活动课程则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各类实践活动,获得对自然和社会事物的大量的直接经验。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为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创造了极有利的条件。(1)两类课程在目标上的一致性。(2)两类课程在内容上的互补性。(3)两类课程在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互促性。(4)两类课程在功能上的整体优化性。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各种不同形式的一系列的作业为核心所组成的课程。活动课程的理论,虽然可以追溯到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上,但活动课程的理论体系则是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基础的,它的实施则是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的实验。杜威的哲学与他的教育理论完全融为一体。杜威认为,哲学是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各种观点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杜威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杜威所说的经验与我们通常理解的经验不同,杜威说,经验是尝试,它的意义用“实验”表达就明白了。从经验这个中心概念出发,杜威认为一切学习来自经验。教育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教育就是经验。他在教育上提出了有名的四个命题:①教育即生活。②教育即生长。③教育是经验的连续改造。④教育是社会过程。这四点是杜威对他所信奉的经验的、实验的哲学应用于教育理论的基本概念。

活动课程除了哲学上的“经验”基础之外,它的心理学根据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以活动的动机为教学组织的出发点。杜威将学习者的动机分为四类:①社会动机,即同其他儿童一起活动的欲望。②建设动机,即对原料加工和建造的愿望。③探索研究的动机,即好奇和实验的愿望。④表演动机,即爱好创作和欣赏各种艺术的心理倾向。

活动课程的范围和教材的选择,应围绕儿童这些动机来进行。杜威主张教材的基本源泉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而又能构成知识内容的东西。

杜威认为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即思维过程,一般包括五个步骤:①设置问题,产生疑难情况。儿童遇见问题,感到不知所措,又不知怎样活动,提出了进行活动的要求。②调查和分析问题究竟何在。研究问题的性质,仔细调查,弄清问题的要点。③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设想以怎样的活动才能使问题得到解决。④推断每一步骤所有的结果,看哪个假设能解决所提出的问题。⑤在活动中检验假设,按假设进行实验活动,以行动通过对现状的改革去解决问题,并对假设进行检验。

从上述活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来看,活动课程的特点是:(1)活动课程的出发点是基于儿童的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积极的、主动的、活泼的,学习的效果也是好的。(2)使学习与生活环境联系密切。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3)由于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学生不仅在知识方面积累了经验,而且智力能力也得到了发展,乃至人格、民主的意识等都得到了发展。活动课程能全面提高教育的价值。(4)活动内容重视儿童心理的逻辑,因此,儿童年龄越低,它的教学效果就越好。幼儿教育的主题游戏,小学教育中的主题活动、作业、劳动等,对孩子们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很有利的。

但是,活动课程的问题、缺点也是明显的,以儿童的活动动机为立足点,如何组织活动和选择教材是很困难的。活动课程忽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忽视教师在传递知识方面的作用。

22

3、核心课程

核心课程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它一反分科课程将各门学科进行切分的做法,是在若干科目中选择若干重要的学科合并起来,构成一个范围广阔的科目,规定为每一学生所必修,同时尽量使其他学科与之配合;核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被看作是对儿童中心课程的反动,它在产生之初,尤其反对课程只从学生个人兴趣、需要、动机出发的做法。它提醒教育者注意,儿童并非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社会环境里成长的,课程需要反映儿童所赖以生活的社会的需求。它主张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科本身距离生活过于遥远,又可以避免单凭儿童的兴趣和动机来组织课程,以致酿成概念模糊和体系混乱的后果。在形式上,核心课程通常采用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顺序呈现课程内容。核心课程要求围绕一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

① 强调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以及对学生和社会的适用性。因为它把各门学科的内容结合起来从属于要学习的题目,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所学的内容是实用的。

② 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具有强烈的内在动机。

③ 通过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 同时,核心课程也暴露出一些缺陷:

① 课程的范围和顺序没有明确的规定,学习的内容可能是零乱的、琐碎的或肤浅的。 ② 学习单元可能被搞得支离破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受到影响。 ③ 由于缺乏有组织的内容,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 4、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又称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首先,整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这种课程形态;其次,整合课程也超越了儿童中心主义课程。

整合课程在发展历程中,摄取了几代教育家有关的课程新观念、新观点和新主张,孕育起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中,价值整合观念是核心,五个层面的整合是主要内涵:

第一个层面是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这是最直观、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二个层面是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这是基于相邻知识系列有机联系起来的、比较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三个层面是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的整合。几千年来形成和流行的分科课程,对文化发展在具有选择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封闭性,使得学校里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割裂。

第五个层面是儿童与文化的整合。

为了实现上述五个层面的整合,有许多形式,它们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整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①教材的编写。怎样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综

23

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棘手问题。②师资问题。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那些只受过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往往不能胜任整合课程的教学。 5、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的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它的根本特性是强制性,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必修课程所具有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① 选择传递主流文化;

② 帮助儿童掌握系统化知识,形成特定的技能、能力和态度; ③ 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

④ 帮助儿童获取某一教育程度的文凭和某种职业的资格; ⑤ 促进一部分儿童的体质、认知、情感和技能的发展。 6、整合课程

整合课程又称综合课程,是与分科课程相对应的,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新型的课程类型。首先,整合课程超越了分科课程这种课程形态;其次,整合课程也超越了儿童中心主义课程。

整合课程在发展历程中,摄取了几代教育家有关的课程新观念、新观点和新主张,孕育起了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在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中,价值整合观念是核心,五个层面的整合是主要内涵:

第一个层面是相邻知识系列的整合。这是最直观、最基础、最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二个层面是性质相近学科的整合。这是基于相邻知识系列有机联系起来的、比较容易实现的整合。

第三个层面是人文、自然和社会学科的整合。

第四个层面是文化的整合。几千年来形成和流行的分科课程,对文化发展在具有选择性的同时也强化了封闭性,使得学校里的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发展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割裂。

第五个层面是儿童与文化的整合。

为了实现上述五个层面的整合,有许多形式,它们主要有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科际课程、超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等。

整合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难,如:①教材的编写。怎样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棘手问题。②师资问题。过去培养的师资,专业划分过细,那些只受过单一学科训练的教师往往不能胜任整合课程的教学。

第二节 课程的表现形式

一、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在欧美国家称为教育计划,在前苏联称为教学计划。我国建国后称为教学计划。现在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正在逐步改称为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及其专业的性质,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制定的关于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一种法规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教育活动做出全面的安排,规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等。课程计划是课程

24

标准和教学材料研制的主要依据。 二、课程标准

我国过去称教学大纲,现在称为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制的各门课程的目标,教学内容范围、实施原则及方式、结果标准及其结构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是正规教育中最古老的教学工具,它作为一种桥梁,使预期学习的组织和结构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和教师与学生之间连接起来。

在国外,“大多数书面形式的课程标准包括:进程纲要、教学单元、教学指导、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指导。”

我国的课程标准一般包括两部分:

(1)说明部分:扼要说明本学科开设的意义、规定教学的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提出教材选编的原则以及教学法的建议等。

(2)本文部分:课程标准的中心部分或基本部分。系统地安排一门学科全部教材的主要课题、要目或章、节,规定每个课题教学的要点和时数,并编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际作业的要求以及其他教学活动的时数。

有的大纲还列出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课外活动,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视听教材等。 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的作用有以下两方面:

(1)研究本学科的发展水平和结构、体系,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构以及与本学科有关的思想观念、价值、态度、情感、智力和能力因素,确定需要吸收的新知识、新技能。

(2)研究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心理准备和心理特点,探寻本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学生学习的心理顺序之间的最佳结合方式。 三、课程资源

教材是基本而特殊的课程资源,教材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不同于一般的书籍,通常按学年或学期分册,划分单元或章节。它主要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和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本是教材的主体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内容的载体也多样化了。除教材以外,还有各类指导书和补充读物;工具书、挂图、图表和其他教学辅助用具,教学程序软件包;幻灯片、电影片、音像磁盘等。此外,教材的编辑要妥善处理思想性与科学性、观点与材料、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与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

1、教材的编排

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教材的内容阐述要层次分明;文字表述要简练、准确、生动、流畅;篇幅要详略得当。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封面、图表、插图等,要力求清晰、美观。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合适,便于携带。

2、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

25

和社会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扩大学生的眼界;能使学生在接触社会过程中受到生动而实际的教育。

运用参观法的一般要求是:

1)做好参观前的准备工作。参观前要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定好参观的计划。

2)做好参观时的指导工作,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收集有关资料,做好参观记录工作。 3)做好参观后的总结工作,指导学生系统整理有关资料,组织座谈或撰写报告,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1)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操作仪器设备,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其主要优点是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印象深刻;可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科研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发展学生的观察、思维和创造能力。

运用实验法的要求是:

1)教师事前做好充分准备,进行先行实验,对仪器设备、实验材料要仔细检查,以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

2)使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与做法,懂得实验的原理、过程、方法和注意的事项,提高学生实验的自觉性。

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学生独立实验时,教师要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进行具体指导,使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实验。

4)做好实验小结。每次实验结束,都应布置学生进行总结,认真写好实验报告,教师给予评定。

(2)练习法

练习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可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学生记忆、思维、想象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习的种类很多,按性质和特点可分为:心智技能的练习、运用技能的练习和文明行为习惯的练习。

运用练习法的一般要求是:

1)提高练习的自觉性。进行练习,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掌握练习的方法。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

2)精选练习材料。练习材料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要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把典型练习、变式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结合起来,使学生举一反三,发展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适当分配练习的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方式多样化, 以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效果。

(4)了解练习的结果。教师要及时检查,根据反馈信息组织校正练习,保证练习的质量。

(3)实习作业法

36

实习作业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对于发挥学生的独创精神,培养分析、解决问题和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运用实习作业法的一般要求是:

1)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进行。制定较详细的实习作业计划,做好知识准备、组织准备和思想准备。

2)教师应与实习部门密切协作,加强技术指导。 3)实习结束时进行检查评定,做好总结。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教材,选择和补充教学内容,反映现代科学成果;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及其方法、过程都应当是科学的、正确无误、富有教益的。对中小学生来说,一般不应将尚有争议的、不可靠的知识当做科学基础知识传授给他们。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师在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把理论讲授同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重视书本知识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首先必须教好学好基本理论,否则就谈不上联系实际。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使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着眼于运用,使间接经验与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相结合,把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及其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联系学生实际,还应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爱好和思想品德,从而使学生生动活泼地掌握知识。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活动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是衡量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运用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教学实践中的练习、实验、实习等方式进行;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学生运用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中。

3、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教师运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所学对象,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为正确理解教材、掌握科学概念打下基础。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采用不同的直观教具根据教学目的、教材性质和学生年龄特点,选择直观教具。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同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运用直观教具,教师要向学生提出观察的任务和要求,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运用语言描述解释所观察的对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事物的主要特征,获得清晰的表象,进而概括出科学的概念,掌握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理解教材,获取知识的目的。

3)要充分发挥教师语言的直观作用语言直观的优点,在于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的限制而广泛被采用,尤其对语文、历史等社会学科的教学具有特殊作用。

4、启发性原则

37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启发的首要问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表扬、奖励的愿望,为实现某个远大理想等。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向纵深发展,这是启发的关键。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启发不仅要引导学生动脑,而且要引导他们动手。学生掌握知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懂了不一定会做,会做还不一定有创造性。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各种作业,或提供素材、情境、条件,提出要求,让他们去独立探索,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别出心裁地完成作业,以便发展创造才能。

4)发扬教学民主

这是启发教学的重要条件。它包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允许学生向教师提出质疑等。

5、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按教学大纲、教科书的体系进行教学是为了保证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循序渐进并不意味着教学要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而是要求区别主次、分清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质量。抓重点,就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当做课堂教学的重点,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议论、讨论等。

3)按照学生认识活动的顺序进行教学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 6、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能根据需要准确无误地再现和运用。中外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复习巩固。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前提。要使学生知识掌握得牢固,必须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理解知识和巩固、记忆知识联系起来。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8

复习就是重温已学过的知识。它可以使知识在记忆中强化、熟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复习是巩固知识的主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复习。

3)要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复习是通过反复学习领悟已学知识来防止遗忘和进行巩固的过程。它是巩固的主要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

7、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既要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我国古代的孔子善于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专长。宋代朱熹把孔子这一经验概括为:“孔子施教,各因其材”。这是“因材施教”的来源。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教师要深入调查了解学生,努力做到知才、识才,不仅要了解全班学生的一般特点,而且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2)善于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

教师要处理好一般和个别、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的集体教学上,使教学的深度、广度和进度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同时也要善于在集体教学中兼顾个别学生,全面提高教学水平。

3)正确对待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学生中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搞“一刀切”,要按照他们的个别差异,区别对待,加强指导,使其得到良好的发展。对在某些方面有特长和爱好的学生,要采取积极措施,加速其发展。对学习程度差的学生,更应爱护倍至,循循善诱,既不能搞“揠苗助长”,也不能搞消极适应。

8、综合创新原则

综合创新原则是教师在教学中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手段,使之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克服各自的局限性。同时,致力于探索和创造取得教学成果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手段,开辟教学的“新疆域”,形成新的教学原则。

贯彻综合创新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综合利用,协调互补

综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取得教学的成功服务,这是现代教学系统论的基本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认识各种教学条件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优点和局限性,具体运用时做到协调互补,发挥其整体功能。

2).勇于探索,不断创新

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说:“从研究的角度看教育,常看常新、常干常新。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的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第三节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39

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教学组织形式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6世纪,欧洲开始出现按年龄编班授课制。17世纪,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阐述,很快在全世界推广。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开始普遍推广。

目前,我国中小学仍以班级授课制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文化程度等划分等级并编成有规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按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之所以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因为它具有其它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由于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因而,它能使较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系统而有重点地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经验,可以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和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加强学生管理。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作用。由于编在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相同,程度相近,大家可以互相激励、启发和帮助,求得共同提高。同时,班集体的环境对于促进学生社会化具有独特的作用。

但是,班级授课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内在的潜力;不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2、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 (1)现场教学

所谓现场教学,是把教学活动安排在有关现场进行。这里的“现场”可以是生产现场,也可以是社会生活现场等。现场教学的特点是教学借助现实的有关条件。

现场教学和一般的实习、见习课不同。一般实习、见习课是指导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去观察研究客观事物,或进行操作练习,借以加深理解,形成技能技巧,带有运用知识的性质。而现场教学则完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讲授新课,学习新知识,而且有时也不是只由教师讲解,而是由有实践经验的专门科技人员进行讲授。

现场教学的优点是打破了课堂空间的限制,将学生带到生产或社会生活现场,密切联系实际,或一边观察一边学习,或一边操作一边学习,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

(2)个别教学

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就是个别教学。个别教学是在课堂教学基础上进行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它是补充课堂教学不足的有效辅助形式。

个别教学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学生的智力确实存在差异,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也不尽相同。教学就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使其扬长避短,各自得到发展。

(3)小组教学

它是针对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水平将同类型的学生编成小组,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吸收了班级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某些优点,使教学组织形式更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a2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