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川九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语文试卷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17 01:0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银川九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

语文试题

出题人:高三语文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谣 这个字的本义是歌唱而无乐器伴随,是所谓的 徒歌 ,所以民谣、童谣都依附这个本

义,甚或不一定要靠固定的文词,口耳相传,凭借记忆,需要的仅是歌唱者感情的投入。 谣 是

自由度很大的艺术形式,鲜有具名的作者,由于飘然不知来处,又衍生节外之义,像谣言、谣诼等;可童谣不仅常常带有讽世作用,有时竟有预言的意味,可见必有隐藏在地下的 诗人 。西汉晚期

王莽私制童谣,以其自然天生的本质,引来 群臣进符命 ,遵此应天命而自立为摄皇帝。 谣

还有另外的形式,在不同乡土环境有着不同的名称,因为多半 演出 在山野地带,就统称为山歌,这是一种充满机智的即兴表演,男女唱答争锋,真情俱在激越处显现,可说是 谣 的浪漫正途。

我使用 歌谣 这个词,居心是将有文词的 歌 和野生的 谣 结合成可以在书斋中创作的形式。

中国传统的诗人很有福,他们抒发诗怀,或叙情,或言志,欲达到一个美善的境界,使用合用

的载具——盛唐的时候就已备下了四言、五言、七言,绝句、排律,古体的乐府和赋等等。诗人选

一个合用的形式常无往不利。盛唐以后,诗人在吟咏自遣之余,又有了诗余的词,可以借乐器、乐

队将更为抒情更具音乐质素的词,唱向公众。到了元代,诗的感性深入戏剧,本来诗的本质与戏剧

的本质至为接近,不同的是诗演出在纸上,当词的发展使音乐介入表意的艺术,而音乐的本质又与

舞蹈至为接近,三者相拥的戏剧使诗跳出纸面演出在舞台上,这便是曲的形式。这是诗人最豪华的

载具。我并不真的羡慕古人的懒福,我们可以应不同的需要建造不同的诗形式,我们有的是材料,

清水的白话,陶土的方言,林木的古文,以及金属的外来语……由情绪酿制节奏,由时间剪裁行节,由人物析解悬宕……一行一节,四行一节,多行一节……然则必须由知性画下每首诗艺术形式的临

界点,就如古人为字音、字义的美善严格制定格律一样,同时我们也有可借纳的形式,比如说,歌

谣的形式。

五十年代战后现代主义运动发展到今日,已经曲尽。歌谣体或歌谣风不再被看作只是低层次的

诉情工具。经过乡土文学的洗礼,又因视听传播媒体在生活中日趋重要的地位,现代诗可能发展成

印刷的演唱会 甚至 表演会 ,歌谣体或歌谣风的诗必然会出土,作为一个 有利形式 而走

上新的道路。歌谣体和歌谣风不同,前者指直接利用歌谣的一般结构,即五言或七言的诗行,并具

整齐的韵脚。在第四和第五字之间,通常可以先嵌入语助词或感叹字,使歌者易于表达个别咏唱的

风格。至于歌谣风的诗,其形式是由诗作者依诗的表现需要而独创的,除了也具有韵脚,通常句子

的结构较为复杂,而暗喻和意象的经营也与现代诗一般手法无异。

(摘编自郑愁予《刺绣的歌谣》)

1.下列各项中,对“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谣”本指“徒歌”,是无乐器伴随的一种歌唱。它们之中有的甚至没有固定的文词,而

是凭借记忆口耳相传,需要的只是歌唱者感情上的投入。

B.“谣”是自由度很大的艺术形式,虽然也有隐藏在地下的“诗人”,但由于其少有具名的

作者而飘然不知来处,因此又衍生了谣言、谣诼等意义。

C.“谣”中的童谣不仅常带讽世的作用,而且还有预言的意味。西汉王莽就曾以童谣自然天

生的本质引来“群臣进符命”,最后自立做摄皇帝。

D.“谣”多半演出在山野地带,因此也被称为山歌。这种山歌在男女的激越唱答和充满机智

的即兴表演中显现出了真情,可以称为谣的浪漫正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盛唐时期,我国的诗歌就已经具有了四言、五言和七言古诗,有了古体的乐府和赋,也有

了五、七言绝句和五、七言律诗,以及句数更多的排律。

B.盛唐以后,在近体诗之外,作为诗余的词开始出现,它借助乐器和乐队使音乐介入表意

的艺术,使得诗歌更为抒情更具音乐质素,最终唱向公众。

C.元代时期,诗歌、音乐和舞蹈三者相融合而产生的戏剧使演出在纸上的诗跳出纸面演出在

舞台上,就产生了中国传统诗人最豪华的载具——元曲。

D.新世纪,现代诗将发展成“印刷的演唱会”甚至“表演会”,低层次诉情工具的歌谣体或

歌谣风的诗也将会作为一个“有利形式”走上新的道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郑愁予在《刺绣的歌谣》中使用“歌谣”一词,目的是在感情中杂以知性,将有固定文词

的“歌”和野生的“谣”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新诗的创作形式。

B.我们可以用白话、方言、古文和外来语以及节奏、行节等材料,并借纳歌谣的形式建造不

同的诗形式,但必须用知性画下诗的艺术形式的临界点。

C.“绢子方方绣两面/少壮出门女守园/一篙一撑渡江水/一针一刺度日难”用了歌谣的一般

结构,韵脚整齐,演唱时可嵌入语助词以产生咏唱风格,属歌谣体短诗。

D.歌谣风的诗也有韵脚,但其句子结构一般较为复杂,而且形式是诗人依诗的表现需要独创

的,而某些艺术手法又与现代诗一般手法无异。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 7题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进士。仁宗嗣位,始召入为御史。监通州仓储,巡按畿内。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佥都御史,练兵平凉、西宁。正统二年,蒋贵讨阿台、朵儿只伯,亨信

参其军务。至鱼儿海,贵等以刍饷不继,留十日引还。亨信让之曰: 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

耶?死法孰与死敌? 贵不从。亨信上章言贵逗遛状。帝以其章示监督尚书王骥等。明年进兵,大

破之。亨信以参赞功,进秩一等。

父丧归葬。还朝,改命巡抚宣府、大同。参将石亨请简大同民三之一为军,亨信奏止之。十年

进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时遣官度二镇军田,一军八十亩外,悉征税五升。亨信言: 文皇帝时,

诏边军尽力垦田,毋征税,陛下复申命之,今奈何忽为此举?塞上诸军,防边劳苦,无他生业,惟事田作。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况边地硗瘠,霜早收薄,若更征税,则民不复耕,必致窜逸。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帝纳其言而止。

初,亨信尝奏言: 也先专候衅端,以图入寇。宜预于直北要害,增置城卫为备。不然,恐贻

大患。 兵部议,寝不行。及土木之变,人情汹惧。有议弃宣府城者,官吏军民纷然争出。亨信仗

剑坐城下,令曰: 出城者斩! 又誓诸将为朝廷死守,人心始定。也先挟上皇至城南,传命启门。

亨信登城语曰: 奉命守城,不敢擅启。 也先逡巡引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

城遁,并按其罪。

当是时,车驾既北,寇骑日薄城下,关门左右皆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当其冲,外御强

寇,内屏京师。洪既入卫,又与朱谦共守,劳绩甚著。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明年,年七十有

四矣,乞致仕。许之。归八年,卒于家。

(节选自《明史·罗亨信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 中曾无

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

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

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

休暇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嗣位、即位:特指皇帝登上皇位,表示此意思的词还有登基、禅位、践阼等等。

B.原文“正统二年”中的“正统”是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两

字相配,60年周而复始),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兼用法,生肖纪年法等。

C.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

先后分为 院试、会试、乡试、殿试。

D.车驾、陛下指皇帝,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

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

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朝廷派蒋贵出兵征讨,罗亨信参与其中,蒋贵等人借故在鱼儿海逗留十天后返回,罗亨信很是

不满,上奏章说明情况。后来继续进兵,终于大破敌军,罗亨信也因此晋级一等。

B.皇上派遣官员测量军田,规定一军八十亩以外都要征税五升,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

举措,并提出如果辛苦劳作、收入微薄而不堪赋税,人民就会放弃耕种选择逃逸。

C.敌人兵临城下,形势危急,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浴

血奋战,尽职尽责。景帝即位时,他虽已七十三岁,还是被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D.为防备也先入侵,罗亨信提议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兵部虽然不很赞同,但还是接受了他的意

见。为保卫宣府城,他持剑坐在城下,即使太上皇受到挟持,他都未曾打开城门。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亨信让之曰:“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2)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清平乐

朱淑真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咐,来年早到梅梢。

[注]:缱绻:情意缠绵的样子。

8. 词的上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分)

9.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氓》中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 , 。

(2)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句子是 , 。

(3)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生出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

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

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月色满天

赵雁

清晨六点,睡眼惺忪的枫丹总会背着鼓鼓囊囊的双肩包,匆匆踏上地铁。枫丹的工作地点在郊

区的问天城。

作为联系天地的唯一纽带,枫丹的岗位便在这里。此时,模拟飞船进入最后一圈飞行。控制中

心的大屏幕上,电脑上各路分析曲线云集,交织成一张华丽的网。

各号注意,我是问天!‘钱学森号’准备返回,按照步骤操作。 总调度员洪亮的口令声在大

厅响起。

飞船一次调姿开始。像一只展翅的雄鹰,轻盈地扭转身躯……枫丹知道,一旦有险情,上百种

处置预案中的相应程序便会启动。

她突然就想到了那个沉重的背包:原来那日复一日,甘心情愿的承重,便是为备不时之需。

飞船顺利穿越 黑障 。枫丹嗅到空气中轻快的气息。 现在开始进行天地视频通话测试,各单

位做好准备。 大厅里再次响起总调度洪亮的口令声……

合练一直持续到晚上八点。枫丹匆匆踏上归程。依旧是重重的背包。电话铃响起,一声接一声,

掏出一看,是远在杭州的父亲,枫丹心里一沉。

丹丹,你在哪里?忙吗?

爸爸,我在回家路上,工作刚结束! 电话的那头半天没有声音。枫丹的喘息声便重了,心脏

也急剧跳动,紧张得要跳脱出来。

明天看看能不能请个假,回家看看你妈……我知道,你正忙,可是……不能等了。 爸,妈她…… 枫丹便再也说不下去,泪水一滴一滴滑落。

枫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父亲和母亲在大漠边疆的卫星发射场当了40多年兵。父母虽然一向严

厉,却是极疼爱她。母亲一辈子活得好强自立,枫丹遗传了这点。但母亲自从腹水不消,便再也无

法离开床。

枫丹特意攒了年假,陪母亲走过最后的时光。那段日子里,只要有点阳光,她便给母亲穿得暖

暖和和的,和父亲姐姐一道,将母亲扶上轮椅,再一起搬到楼下。在轮椅的滚动声中,她们走走停停,使劲笑,使劲拍照,说不完的话儿。她轻轻搂着母亲,对着镜头,笑声朗朗,却不让母亲看到背后的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归期将近,枫丹穿上军装,恭恭敬敬立在母亲床边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是第一次,也是最

后一次。她看见母亲黯淡的眼神倏然间亮了起来。

不要悲悲切切。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说完,还颤颤地伸出一只手,和女儿击掌盟约。

妈,等我! 枫丹笑容有些抽搐。

而此刻,枫丹拖着行李急赶到医院,疾步扑向母亲。 妈——妈—— 枫丹俯在母亲耳边轻声呼

唤……母亲的眼角,一颗晶莹剔透的泪滴缓缓滑落。

妈听到了!她知道我回来了,她知道呢! 枫丹贪婪地嗅着母亲身上的味道,抚着母亲的手,

柔软,指尖却在一点点凉却。一颗流星从天际划过,枫丹她知道,那是母亲的告别。

一个月后, 钱学森号 航天飞行任务如期进行。一身蓝工作服的枫丹清瘦不少,神情肃穆而专

注。在红绿参数的滚动中,枫丹和同事们随着耳麦中传出的指令,十指翻飞,紧张运算……

三天后。电视、广播和报纸,不停地报道着一个消息:今天22时29分,来自中国的航天员第

一次把脚印印上月球表面……航天员宗培德和儿子进行了一场特别的天地通话。

爸爸,爸爸,你都看见了什么?月球美丽吗?摘到星星了吗?

好儿子,爸爸在褐色坚硬的月球岩石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岩石闪烁着光芒,月球被淡淡的

光晕包裹着,远处便是忽明忽暗的繁星,安静地镶嵌在黑丝绒般的夜幕上。儿子,爸爸替你和全国

的小朋友握一下星星的手,告诉它们,我们来了!

坐在飞控大厅的枫丹早已泪流满面。太空之上,那个古老而又崭新的星球赋予她最多的想象。

也许母亲和这世界上所有被爱牵挂的灵魂早已飞上那个温和宁静的星球,化作颗颗繁星,微笑着俯

瞰大地,注视那些心存爱意和善意的亲人,为他们祈福。

枫丹心中更希望月球会张开热情的臂膀欢迎那些心存爱意和善意的人类的造访,共同经营美丽、安详和宁静。

恍惚间,母亲那颗晶莹剔透的泪滴渐渐幻化成一枚渐红的圆月,月光溢满青空,镌刻在枫丹的

心间。

(选自《光明日报》2014年6月27日14版,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枫丹是问天城里联系天地的唯一纽带,工作的地点在郊区,她每天睡眼惺忪就要出门挤地铁上班,

可见航天人工作环境的艰苦。

B.小说标题“月色满天”是“天地通话”这一情节的背景,体现了月球的美丽和宁静,寄托着枫丹

对母亲的爱与思念。

C.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写人,从“母亲黯淡的眼神倏然间亮了起来”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

坚强的人,她为女儿的孝顺感到欣慰。

D.小说两次写到“总调度员洪亮的口令声在大厅响起”,既表明了总调度员工作的认真态度,也渲

染了航天工作的庄严与神圣。

E.小说突出描写了枫丹的心理;枫丹父母的言行着墨不多,却从一个侧面丰满了枫丹的形象,突出

了枫丹的品质。

(2).小说中的枫丹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设置“航天员宗培德和儿子的天地通话”这一情节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三次写枫丹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

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

四、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陈宜张的铮铮风骨

2013年12月20日,正值隆冬,上海天寒地冻。笔者在第二军医大学教学馆见到满头银发、精

神矍铄的陈宜张院士,他早早就来到教室检查幻灯、翻看讲义…… 这是陈宜张数十年坚持为学生授

课的一个场景。

为上好每一节课,87岁高龄的老院士仍精心准备,课前查阅海量最新专业文献充实讲义,课堂

上用中英文双语原汁原味讲解,不断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枯燥的基础医学课程被他讲得有声有色。

六十一甲子,陈宜张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到了一头银发的老者,年复一年。 神经系统电生理学

在20世纪70年代是门新课,没有现成教材。陈宜张一边白天上课,一边利用午休和夜晚撰写讲义。繁重的工作量使陈宜张头晕目眩、眼睛疼痛。于是,他就每5分钟按摩眼眶1次,为节约时间左右

眼轮替休息,一晚上常常要按摩上百次才写出几千字。书稿出版后,成为该领域国内首部研究生教

材,并作为经典,长期沿用。

陈宜张严谨细致,严格育人。1986年,一位进修讲师在跟随他做实验时,用大剪刀剪动物的皮

肤和神经,陈宜张立即严厉制止,要求她必须按照操作规范,用大剪刀剪粗的皮肉组织,小剪刀剪

皮肤。如此的不近人情,把40岁的讲师当场说哭。 可实验一完,陈宜张又耐心地教她缝合伤口,

一针一线,技术娴熟,精准到位。陈宜张的一举一动让那位讲师深受感动、终生难忘 。 60多年来,陈宜张为我军万余名军事医学人才讲授过多门基础医学课程,培养出李兰丁、李素芝等英模,以及

一大批以曹雪涛院士等为代表的医学才俊。1996年,他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授予 一代科学技术名师

称号。

在陈宜张的眼里, 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做任何事一定不能弄虚作假,要对

事实负责。 几十年来,他要求学生将实验项目、过程记录得清清楚楚,即时分类整理打印出来,

不能掺一点 水分 。他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袁文俊教授告诉笔者: 陈宜张教授要求我们实验标

本至少要保存10年,所有的实验数据和记录都要真实,要经得起检验。多年来,他负责指导的论文,没逐字逐句看过绝不会签字;他帮别人修改的SCI论文,发表时一律不准署他名字。

一次,某政府部门和一家医药厂商邀请他对某健脑产品进行鉴定。作为专家组组长,陈宜张第

一时间对其实验数据进行鉴定,觉得实验结果很漂亮。可在鉴定会的当天,见到产品实物的陈宜张

却要求暂缓签字,因为他不能确定该产品是直接从实验室的实验物提炼的,还是经过二次加工的杂

合物。次日,当地媒体报道了以陈宜张院士为首的鉴定组顺利通过该产品鉴定一事,并过分吹嘘产

品功效。陈宜张看到报纸后很是生气,立刻打电话给有关单位说, 如果下次再看到你们这样违背

事实报道,我要通过法律手段诉讼你们!

在工作上一向精益求精、严格要求的陈宜张,在生活上却节俭质朴得近乎苛刻。至今,他身上

仍穿着领子洗得发白的03式旧军装衬衣,以及鞋底磨平又钉上后跟的旧制式皮鞋,随身携带部队发

的土黄色旧挎包作为公文包。他用纸张一律写满双面才肯丢掉,还常常积攒火车票和各种商标纸,

用其背面作为便笺来记录。一些纸张多余的空白边角,他会裁下来订在一起,挂在桌下,用来随手

做记录。尽管个人生活标准低到 精抠细算 ,但对国家和亟须帮助的人,陈宜张却毫不吝啬、倾

囊相助。2000年,陈宜张捐出浙江大学医学院发给他的全部工资,又和老伴徐仁宝教授凑出了大部

分积蓄,前后积累到100万元,在该院设立 徐仁宝—陈宜张奖学金 ,奖励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

与陈宜张共事4年的医学院原常务副院长、现浙大副校长罗建红教授对笔者说: 陈宜张院士

在浙大医学院工作期间,带出了一个好班子,影响了身边的一大批人,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他给

我们作出很好的表率。他在个人品格、学术修养、为人处世等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是我们学习

的楷模和榜样。

(摘自《 光明日报 》2014年06月27日 05 版,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在20世纪70年代,陈宜张面对没有现成教材的“神经系统电生理学”,他坚持撰写讲义,最终

讲义书稿出版后成为该领域国内首部本科教学教材。

B.陈宜张曾经把一位跟随他做实验的讲师当场说哭,这件事看出他性格中的不近人情。

C.作为一位科学家,陈宜张深知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所以无论对他的学生,还是对他自己都严格坚

持着这一原则。

D.一次某政府部门和一家医药厂商邀请陈宜张对某健脑产品进行鉴定后,因为有关单位没有提前告

知他要进行报道,所以他得知后很生气。

E.文章最后一段引用罗建红教授所说的话,能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并增加文章的真实性。

(2)本文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做任何事一定不能弄虚作假,要对事实负责。” 这种精神在陈宜张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陈宜张身上有着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铮铮风骨?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为官很难,因为要想干好事业就要 ,倾注心血,甚至“5+2”“白+黑”地加班加点,日夜操劳。

②今年因天气影响,双季槐遇到成穗少、大面积减产等问题。雷茂端为此 ,正在积极寻求科技突破。

③江西省内大大小小200余家老字号,除亨得利、黄庆仁等少数几家著名品牌外,近七成生存困难, 。

A.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B.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煞费苦心

C.煞费苦心 惨淡经营 殚精竭虑 D.煞费苦心 殚精竭虑 惨淡经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越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竞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1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内心里拥有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积淀在我们血液里的和融化在我们脚步中的,都是这样一点一滴播撒和积累下的善。________,从而形成一泓循环的水流,________,________。 ① 看见贫穷而情不自禁地产生同情

② 才会看见弱小而自觉前去扶助

③ 看见寒冷而愿意去雪中送炭

④ 我们在感动别人的同时,也被别人所感动着

⑤ 帮助我们度过相濡以沫的人生

⑥ 滋润着我们哪怕苦涩而艰难的日子

A.④①②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⑥⑤

C.②③①⑤⑥④ D.④②③①⑥⑤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境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5分)

斑驴不但能守护家园,而且①________。英格兰一度兴起用斑驴拉车的风气,在伦敦周围,郡长的马车后便拴着两头斑驴。体重达400公斤、无比健壮的斑驴很少能成为其天敌口中的饕餮大餐,②________,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的猎食对象,但原始的狩猎方法并没有给斑驴群体以致命打击。直至19世纪,欧洲移民大量涌入非洲,看到如此美丽的动物都非常感兴趣,一时间斑驴标本价格昂贵,这更促使了这些贪婪的欧洲人对斑驴大开杀戒。他们用套索、火器等装备进行疯狂的猎捕,还大肆劫掠、贮藏、盗运斑驴的皮张。在巨额利润的诱惑下,③________。到了19世纪中期,非洲南部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斑驴了。

17.下面是一封信的开头部分,其中有四处用语不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6分)

尊敬的老师:

您好!收到您冒昧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捡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大作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1)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4)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张爱玲说: 出名要趁早啊!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孔子说: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美国一位活了1 01岁的老奶奶,叫 摩西奶奶 ,76岁开始绘画,80岁举办画展,轰动美国,享誉全球。摩西奶奶说: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对一个真正有追术的人来说,生命的每个时期都是年轻的、及时的。

这三个人说的话,你认为哪一句更有道理?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判断与选择。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银川九中2016届高三第四次模拟答案 一、

1.C 范围扩大化。“而且还有预言的意味”在原文是“有时竟有预言的意味”

2. D 表述绝对化。“现代诗将发展成”在原文为“现代诗可能发展成”。

岁中曾无休暇。) 5、B.(A禅位:君王將帝位禅让給贤人或让位。指帝王生前將帝位傳給子孙。不是皇帝登临皇位。

C. 古代科举考试按照等级次序先后分为 院试、乡试、会试、殿试D. “英宗”是庙号,不是年号。)

6、D(兵部并没有采纳亨信的建议。)

7.你们接受朝廷厚恩,敢临阵退缩吗?死于法度哪赶得上和敌人战死?”(5分,句意正确2分,“让”译为“责备”1分,“孰与”译为“哪赶得上”或“与……相比,哪一个好”1分,“死法、死敌”译为“死于法度、死于敌手”或“被法律处死、和敌人战死”1分。)

(2)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5分,句意正确2分,“但”译为“只”1分,“虽”译为“即使”1分,“谁与”译为“和谁”1分。)

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永乐二年考中进士。仁宗即位,才被召入朝庭担任御史。监管通州粮仓,巡视京城。

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被提拔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停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这些人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敢面对敌人就退缩?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哪一个更值得呢?”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提高俸禄一个等级。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大同三分之一的百姓参军,亨信上书制止了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仍任宣府、大同巡抚。当时朝庭派遣官员测量这两个地方的军田,每军八十亩,超过的每亩全都要征收五升的税。罗亨信说:“文皇帝在位时,下诏让边防军队尽力开垦荒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现在为何忽然有这种举动呢?塞上的军队守卫边疆非常辛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从冬天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要割草,八月以后,修缮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百姓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谋臣只知务求积粮,不知人心不稳固,即使有粮,将和谁一起来防守?”皇帝采纳了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挑起事端,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加城池的守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商议后,将这个意见搁置没有施行。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纷争着出城。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斩头。”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太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迟疑后带兵离开。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

正当这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凭借这座孤城守卫着交通要道,对外抵御强敌,对内保卫京城。杨洪到京城守卫后,亨信又与朱谦共同守卫宣城,功劳显著。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亨信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皇帝答应了他。亨信回去八年后,在家中去世。

8.(1)拟人手法。“烟愁露泣”句中 ““愁” “泣”,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感情。(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绿野中树木含烟,花草滴露,词人借景表现留春不住的无奈和伤感。(3)通感或移就。借用于形容情势的“紧急”一词,渲染了春光转瞬即逝的紧迫气氛,用语新奇。(回答炼字也得分。)【每点2分,手法1分,分析1分】

9. “表达了作者惜春、留春和爱春、盼春的感情。(2分)词的上片“紧急” “俄”言春天的短暂之意跃然纸上,表达出惜春、留春之意;(1分)“拟欲留连计无及”两句写绿野中树木、花草都在为无计留春而伤感,婉转表达出词人面对春天逝去的无奈。(1分)下片词人无法留住春天,只能请画鼓向春天传递信息,盼春来年早到梅梢,形象地表现了词人盼春早归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抒发了强烈的惜春之情和爱春之情。(1分)

10.

(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1.(1)E B(A项,“工作环境艰苦”, 无中生有;“枫丹是问天城里联系天地的唯一纽带”不正确。C项,“为女儿的孝顺感到欣慰”不准确。D项,表述不够准确,与事实有偏差,主要是渲染了航天工作的严肃紧张,1分;B项是对部分内容的概括分析,2分;E项是对文章整体内容和写法的分析鉴赏,3分。)

(2)①懂事孝顺。特意攒年假陪母亲度过最后的时光,想办法让母亲开心、放心。②忠于职守,甘于奉献。她每天早起背着沉重的包袱辗转上班没有怨言,严肃认真对待工作。③好强自立。她独自在远离父母的问天城工作,出色完成航天光荣使命。(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3)①这一情节虽着墨不多,但仍展现了航天员宗培德父子的形象,丰富了小说的主题;②航天员父子的形象对枫丹母女起正面衬托的作用;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发了枫丹对母亲的思念和对美好宁静生活的祝愿,升华了小说的主题。(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4)①第一次是“泪水一滴一滴滑落”,电话得知母亲生命垂危,内心痛苦而绝望;②第二次是“却不让母亲看到背后的自己早已泪流满面”,强颜欢笑的背后,是想到母亲不久将辞世的无奈与悲伤;③第三次是“坐在飞控大厅的枫丹早已泪流满面”,有顺利完成任务的喜悦自豪,有为航天员父子天地通话温馨场面的感动,还有对母亲的无尽思念。(每答出一点给2分,大意对即可。)

说明效果(2分):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枫丹的形象,凸显了枫丹对母亲的爱,表达了对航天工作人员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12. C E (C :3分、E:2分、D:1分)

A项所说的“首部本科教学教材”错误,原文是“首部研究生教材”。B项说“看出他性格中的不近人情”错误,该事件应说明的是陈宜张的严谨细致,严格育人。D项因果关系不恰当。他很生气的原因是当地媒体报道说:“以陈宜张院士为首的鉴定组顺利通过该产品鉴定一事,并过分吹嘘产品功效。”

(2)①点明时间、环境,侧面烘托出陈宜张敬业的精神品质。②为下文陈宜张在教书育人上的行为表现作铺垫。③交代传主身份,陈宜张是一位年事已高的院士,但依然坚持工作,表达作者对他的敬仰之情。(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3)①他要求学生将实验项目、过程记录得清清楚楚,即时分类整理打印出来,不能掺一点“水分”。②所有的实验数据和记录都要真实,要经得起检验。他帮别人修改的SCI论文,发表时一律不准署他名字。③不会违背事实昧着良心为医药厂商的产品进行鉴定签字。(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兢兢业业: 87岁高龄的老院士仍精心备课,即使身体不适依然不懈怠。②严谨细致:曾严厉要求一位进修讲师做实验规范操作,然后又耐心教她如何缝合伤口。③实事求是:做任何事不弄虚作假,对事实负责。④节俭质朴:他把自己平常所穿的,所用的都做到“精抠细算”。⑤乐于助人。

对国家和亟须帮助的人,陈宜张却毫不吝啬、倾囊相助;设立“徐仁宝—陈宜张奖学金”,奖励家境贫寒的优秀学子。(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3. A答案分析:这是一组近义成语,在词义的侧重、感情色彩和搭配习惯上会存在些许差异,需要我们细加辨析。“煞费苦心”形容费尽心思、费尽心机。“惨淡经营”是指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殚精竭虑”形容耗尽精力,费尽心思(褒义词)。

14、D答案分析:A“提高 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 风险”;B后一分句缺少主语.可以去掉“面对”;C “启动了 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行色”杂糅,可改为“启动的 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或“启动了 系列活动

15.B答案解析:根据前后连贯的原则,②句应接在首句后,根据逻辑关系,“同情”与“雪中送炭”形成递进关系,所以①③应接在②后,④与①③相应,⑤⑥句是递进关系,且根据“水流”一词,应排在句末。

16.①在被驯服后还能替主人拉车 ②但由于肉质鲜美 ③斑驴几乎被斩尽杀绝

17.(1) “冒昧”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对别人的行为;“惠赠”是敬辞,指对方赠送自己东西。

(2) “捡”是口头语,用在这里显得不庄重;(可以用“拾”)

(3) “八斗之才”是赞颂别人很有文学才华,不能用来形容自己;(“才疏学浅”是谦辞,用于自己。)

(4) “宽恕”是宽容饶恕,这里用词太重。(可以用“见谅”)18.赞同杨澜做法立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9z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