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课时教案设计1

更新时间:2023-11-14 17:2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设计教师 张建祖 共享教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藏戏”被称为藏族文化的“活化石”。《各具特色的民居》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和田的维吾人》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饶有趣味的风俗。

二、教学目标

(一)了解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民风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二)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三、重点难点

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教学措施

(一)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整合;

(三)避免把语文课上成品德与社会课或艺术课。

五、教时安排

10——12课时

6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一)会写本课14个生字和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读写“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色味双全、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等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三)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会写本课14个生字和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教学难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一)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观看一个flash,一边看一边回忆你在当时的情景。播放动漫《恭喜发财》。

(二)看完了动漫,你们有没有觉得又回到了过春节的情景中呢?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哪位同学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多让几位学生说说感受)

(很热闹,有新衣服穿,有很多东西吃,可以放鞭炮??)

(三)春节是热闹,喜庆,团圆,祥和的。我们过春节有我们的特色,那你们想知道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看看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一)请同学们自由通读课文,把生字读准确,画出不懂的字词和句子,同学间相互交流看法。

(二)交流完,教师用幻灯片出示难懂的词语(学生还有不明白的生字、字词,教师再作相应补充),如下: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俗称“过年”。

腊月: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腊八即腊月初八。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除夕: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娴熟:熟练。

(三)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三、交流探索,感受年味

(一)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来阅读,喜欢同一节日的学生组成一组(学生可以走动)

(二)组成一组的同学自由交流,分别讨论课文是如何描写你们喜欢的节日的一些习俗的,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的?你们的感受是怎样?讨论完后,各组要做汇报。

(三)小组内开始交流 (四)各组交流汇报 四、布置作业

(一)抄写词语(各抄写三遍):初旬熬成蒜瓣翡翠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麦牙糖寺院逛庙会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色味双全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万不得已截然不同张灯结彩

(二)查找有关春节的诗词、童谣、春联。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二)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重温春节的热闹气氛

(一)观看flash《恭喜恭喜》,回顾春节的喜庆、热闹气氛。

(二)谁能说说除夕和元宵节,你们是怎么过的,心情又怎样?(多让学生站起来说)

(除夕我们家的饭菜很丰富,我听到到处都是爆竹声。那晚我会穿上新衣,帮爸妈贴对联,也像书本写的那样“守岁”,整夜不睡觉??)

(元宵节,我们那里有木偶戏看或会在广场放电影,或请人来演戏剧,那天我们又可以大闹一天,大家都很忙但也很开心??)

二、领悟表达特点

(一)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从哪里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他是怎样表达的?

(引导学生从老舍的语句表达中找体味,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事就是买杂拌儿。”‘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分析这些句子,老舍是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从而表达他对年文化的热爱。)

(二)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老舍的语言风格:(出示幻灯片) 1.北京韵味。如“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如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

2.通俗明白。如“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3,幽默诙谐。如“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4.作者是怎样描述春节这一民俗的,你是从哪个方面理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如从腊八写到正月二十九,是从时间顺序来描写,而除夕、元宵写得特别详细,体现了有详有略的写法。)

一是按时间顺序有条有理地写春节的(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二十九);

二是有详有略,对春节中的高潮部分(除夕、元宵节)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这样写使我们对灯火通宵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三、拓展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请同学列举有关春节的童谣、诗词、春联。(学生说完,教师出示幻灯片) 除夕诗选: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鼠年春联:

鼠无大小名称老 年接尾头岁更新 子年春到户 鼠岁喜临门 鹊语红梅放 鼠年喜气浓 子为地支首 鼠乃生肖先

五、总结,布置作业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9m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