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MBA复试政治理论思考题及答案(完整)

更新时间:2024-07-03 10: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怎样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三者不仅其源相同,而且其流也汇为一体

2、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

答:要充分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根本成就,就能更加坚定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推进统计改革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3、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2. 二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旗帜。 3. 三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4. 四是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在经济发展基础上使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5.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特点:

1. 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目标为基础,保持目标的连续性 2. 集中精力着重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使目标更具有针对性

3. 增加深化改革开放的要求,突出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4. 把生态文明建设和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目标一起提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要求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内容:十七次提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怎么来的: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作用:小康社会,美好生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答:依据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基本国情是根本依据。

其次: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再次: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意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上的重要升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把握发展规律,明确发展目的,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的根本指针,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对于巩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推向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首先,树立科学发展观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其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再次,是坚决现实问题的迫切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马列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和三个代表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是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8、怎样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基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基于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深切愿望,基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基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履行党的执政使命作出的重要结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由党的执政使命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要靠发展,人民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3)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4)国民经济推进的必然要求

(5)应对风险,用好战略机遇期的正确选择。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

9、简要说明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答: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

(1)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同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2)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高度重视人才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3)当今国际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能否在科技发展上取得优势,增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最终决定我国在国际中的地位。

(4)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不够高,同时,我国还存在着严峻的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因此,我国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人才强国的具有重要意义

(1)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当今世界,人才资源已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而科技实力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必须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2)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助于推动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建设创新型国家。

2. 加大区域合作利库,推进结构调整 3. 扩大就业

4. 加大对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5. 努力壮大县域经济

19、为什么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的必然选择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更好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客观需要

20、怎样看待我国政府调低GDP增速目标?

答:主动降速的目的就是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绝不能再以牺牲环境的代价来换取高速增长、盲目铺摊子,那样就会造成产能过剩,环境资源压力加大,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从哲学层面看,事物的发展包含两个方面,即量的扩张和质的提升。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但是,发展的实质在于质的提升,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劣质到优质。没有质的提升,就没有真正的发展。因此,对发展要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来理解,特别是要把握“质的提升”这个实质。经济社会发展当然需要有一定的速度、数量、规模,但更需要重视提高质

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切实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在特定时期,强调速度、数量、规模具有必然性。但从长远发展来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质量、增强效益、优化结构上。因此,降低经济增长速度,强化约束性指标,意味着更加重视发展的“质的提升” 2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内涵: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意义: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22、怎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它包括两层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的基本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23、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着体制上的种种弊端,一直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经济组织失去了应有的活力,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一,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第二,解决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必须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24、怎样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发展是目的,是硬道理。发展首先是经济,但不仅仅是经济,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 改革是动力,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 25、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答:1、这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论证。

2、它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衡量现代经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 26、你对如何更好的坚持房地产调控有何看法?

答:关键在于地方政府的落实。要真正实现“市场的归市场,市长的归市长”,破除“土地财政”依赖症。严格执行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要继续落实地方政府调控房价的责任,严格执行住房限购措施,遏制不合理住房需求。同时,继续落实差别化信贷和税收政策,坚持房地产调控有利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既有全球经济减速和外部需求收缩的影响,也是我国主动调控和市场需求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房地产市场周期与经济周期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房地产价格和投资增速适度回落,对当前我国经济增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但从长远看,房地产价格回落到合理区间和投资适度回调,有利于保持房地产业长期平稳健康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我国经济保持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

27、简述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答: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 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

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28、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答: 一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 三是大力推动自主创新。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 五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29、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采取的政策和措施是什么? 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抓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二、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

三、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向节约转变,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30、为什么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答: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此强调“三农”问题的重要地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迫切需要。 其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确保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需要。

第三,解决“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需要。 31、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答: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

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32、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答:①关注民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关注民生和解决民生问题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是落实三个代表的客观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3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答: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必须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

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其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4、作为社会公民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与各方面工作有机融合、协调发展。要坚持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相统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任何社会要使其主流价值观念得到广泛认同并保持稳定性、连续性,必须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司法行政行为等很好地体现核心价值观念的要求。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制度设计、政策法规制定和社会管理之中,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给予有力支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合力。

35、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加强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

答:(1)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要求。

(3)宏观调控具有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职能,协调宏观同微观经济运行的要求。

36、为什么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答:第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 第二,我国“四化”存在融合不够、互动不足、协调不力的问题

第三,促进“四化”同步发展。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推动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推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37、宏观经济调控有哪些手段?简要说明之。

答: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分为: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你讲的计划手段包含在行政手段中. 经济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 法律手段有时是政府制定的经济法规; 行政手段则是政府发布的经济命令。

38、为什么既要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又要反对铺张浪费? 答:消费是正常需要的满足,浪费则是对资源和产品的过度挥霍 我们追求扩大消费,为的是提升老百姓在衣食住行上的合理正常需求,而不是公款吃喝助推酒店饭店“红红火火”;我们追求消费升级,希望老百姓在养老、家政服务、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

等方面舍得花钱,决不是在豪华车辆、昂贵手表、名牌皮包等奢侈品上“更新换代”。说白了,消费与浪费是两回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决杜绝各种公款浪费现象,把省下来的钱用到扶贫和改善民生上。其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不言而喻。人们“敢花钱”,潜在消费才能变现。若在办公楼、公务车、吃喝接待上“扣”一些,拿出更多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最大潜力”才能变为扩内需的最大拉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着力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推动消费升级”,提出“反对铺张浪费,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各种公款浪费现象”,有利于我们科学把握扩大消费与反对浪费的辩证关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9、我国为什么要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我国当前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答:如何:

一是要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发展战略。

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管理发展和对外开放两个大局 三是扩大与深化对外开放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是鼓励引导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 五是培育我国跨国公司掌握全球竞争的制高点。 六是完善风险防范机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0、简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答:“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41、举例说明宏观经济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答: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是通过直接影响需求来进行调控,其手段有国家预算、税收、国债、财政投资、财政补贴、公共支出。货币政策市通过间接影响需求来调控国民经济,手段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之所以要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联合起来使用时因为他们可以互补缺点。比如,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货币政策就不能发挥作用,此时需要财政政策来调控。同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结合使用可以实现国内财政平衡和国际收支平衡。当出现国内通胀,国际收支顺差时就要使用紧缩的财政政策和扩张的货币政策。

42、怎样理解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答: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采取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43、阐述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劳动者报酬和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且持续下降。

(二)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三)收入分配秩序不规范,寻租和投机现象比较突出。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稳定和促进和谐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两个根本性方向,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完善市场,转型政府,促进参与,补低、拓中、调高”为基本思路,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的发展环境和制度条件,提高人力资本参与率;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公平分享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成果,调动和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实现民富国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释放出强大的活力和动力。 44、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这一制度以人民当家做主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鲜明特点。

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发

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45、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答:第一,坚持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是各民主党派的自觉选择

第二,坚持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第三,坚持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是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基本前提。

第四,坚持党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领导,是我国政党制度区别于西方多党制的根本特点。

46、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基层民主制度? 答:1、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扩大基层群众自治,不断提高群众民主自治意识。 3、多途径加快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真正支持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 5、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扩大群众的知情权。 47、什么叫做依法治国?其意义何在?

答:(1)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

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

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具有重大意义。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久治安的重要保障。)意义: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其本质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江泽民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8、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加强文化建设意义的认识。

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

其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最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

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9、如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答: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 更多政策扶持弱势群体

50、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答:中国经济已融人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

(1)技术扩散、规模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制造业水平的提升和产品出口

(2)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和发达国家低利率政策有利于我国吸引外资,加快发展我国经济:(机遇)。

(3)同时面临更大的外部冲击和激烈的国际竞争:(挑战) ①贸易、生产、金融的全球化国际风险增加,而我们的抗击能力相对薄弱;

②国内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通货紧缩与通胀,农业与农村经济问题,就业问题等压力大而且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

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主权平等互相依赖、利益共享的新型经济关系。共赢共存

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51、简述物质范畴的含义及其理论意义。

答:含义:物质的含义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们的感知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总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并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义:第一,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分清楚界限。

第二,指出物质是可以为人所感知的,所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区别。

第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52、简述意识的起源与本质。

答: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

53、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辨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 2,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3,物质世界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1,我们要承认事物的绝对运动,又要看到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相对静止。

2,既要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不变论 3,又要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坚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相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绝对性,这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之中,而且每一事物自始自终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辩证唯物主义在承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承认物质存在着某种相对静止状态。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与平衡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

54、为什么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答: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均依赖于条件而存在。

55、“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哲学依据是什么?

答:哲学依据是:事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理论与政策,是普遍性;具体实际,是特殊性。

56、简述实践的本质含义、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答: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是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57、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答: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8、试述人和自然的关系。

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

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

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通过改造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另一些部分则只有保持原貌,避免被人类改造和破坏,才能为人类所利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应当有一种自我约束。 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出处同上)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

从国内流行的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对生产力的定义及解释来看,大都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实,利用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不少高等动物甚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然。例如,水獭筑坝、蜜蜂筑巢,就其客观效果来说也是对自然的一种改造。虽然这些动物改造自然的能力无法同人相比,以致被认为完全属于本能,但毕竟也在它们活动的范围内改变了自然的原貌,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它们所利用。因此,严格地说,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只有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只是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利用自然,包括采集野果,围捕猎物等,后来在劳动中逐步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当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打击猎物时,还只是利用自然;当他把石头磨成特定的形状以便更好地使用时,已经改造了自然;至于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则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如果原始人停留在只是利用自然的状态,一点都不知道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那么同其他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人所以能够从其他动物中分离出来,就是因为在长期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

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有不少文献引用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

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所谓战胜或胜利,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当年所分析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欧洲一些地方破坏自然而遭受报复的情况,同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

可谓小巫见大巫。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所谓自然的报复,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本来不存在什么恩赐和报复。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

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59、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答:(1)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这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诡辩论的重要区别所在。抛开联系的客观性,只讲主观概念的联系或者主观臆想的联系,就会从根本上背离唯物辩证法。

(2)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二是任何一个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三是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意义:(1)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日趋紧密,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世界发展进程中诸方面的相互联系,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抓住机遇,努力发展自己。 60、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第四,不得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61、怎样理解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1)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前提。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c.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b.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4)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只有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 所以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62、简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法。

答:内因和外因:辨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和外因是辨证统一的关系。1 内因和外因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内因是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的外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 2 外因和内因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没有内因就没有外因,没有外因,就无所谓内因。3 内因和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的内因,到了另一条件下就可以变成外因,反之亦然。

63、简述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原因和结果构成对立统一关系。

在因果链条的某一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有着确定的界限,它们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原因是原因,结果是结果,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在事物发展的一般因果链条中,原因和结果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又可以成为结果,反之,也是一样。在同一因果关系中,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构成互为因果的关系。

因果联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多因多果。在多因中还有内因和外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等。多果中有主要结果和次要结果,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等。

正确认识和把握客观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条件。要重视研究事物发展中的因果联系。根据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善于估计工作的后果。社会实践中要求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具体分析工作成败的原因,不断增长才能,搞好工作。 64、为什么说“机遇属于有准备的头脑”?

答:人的一生中都有许多成功的机遇,但是大多数的人却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愿付出代价。只有那些努力奋斗,一见机遇就紧追不舍,并把它的潜能发挥到最大值的人,才能获得命运之神的垂青。 65、什么是现实性和可能性?把握可能性应分清哪几种情况? 答:现实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

可能性是现实事物包含的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可能性应分清哪几种情况? 第一,要分清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第二,要分清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的可能性

第三,要分清两种相反的现实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第四,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 66、简述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答: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且是相互作用的关系。

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的统一。内容和形式是现实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两者是对立的。同时,内容和形式又是相

互依存的。任何内容都具有某种形式,离开了形式,内容就不能存在;任何形式都是一定内容的形式,离开了内容就没有形式。 内容和形式又是相互作用的

第一,内容决定形式。第二形式对内容有重大的反作用。第三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 67、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答: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本质和现象是有区别的、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暴露于事物外部,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深藏于事物内部,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是多种多样的;而本质则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其次,本质和现象又上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赤裸裸的本质。另一方面,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本质,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

掌握本质和现象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其次,我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68、为什么要掌握“适度”原则?

答: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认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认识事物的质,才能在实践中掌握适度的原则。

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事物才能保持它自身的存在,超过了特定的范围,就会向对立面转化。

在度中,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渗透,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适度的原则,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的范围内,既防止 “过”,又要防止“不及”,采取正确的方法,促使在实践活动中取得成功。

69、试分析“长堤溃蚊穴,君子慎其微”诗句中包含的哲学道理。 答:

1、质变和量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量变达到一定程度,突破事物的度,就产生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开始一个新的发展过程。

2、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中包含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的扩张。

70、简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关系。 答:矛盾的两个属性(即同一又斗争)

1)矛盾双方相互统一的属性,即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它有两种情形: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都各以其对立面的存在和发展作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双方共处于一个同一体中。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存在着由此及彼的桥梁,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各向其对立面转化。

2)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的属性,即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对抗、相互排斥、相互否定; 3)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的辨证关系:

A、区别:矛盾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同一性是相对的; B、联系:同一是矛盾的同一,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 71、简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

答:该原理的基本表述:1、在唯物辩证法中,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和同一及其关系的哲学范畴,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一种联系和趋势。具体表现为:第一,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赖性,矛盾双方各自以对方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互为媒介,相互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第二,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贯通性,矛盾双方不仅相互依存,而且存在相互渗透的渠道和桥梁,相互转化的趋势和可能。矛盾的对立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的属性,体现着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2、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间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对立的同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8s.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