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药剂 第五章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更新时间:2024-01-04 1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药物递送系统(DDS)与临床应用

口服速释片剂(分散片、口崩片、滴丸剂、吸入制剂)

重要考点1:分散片的特点与质量要求 1、特点:

适用于难溶性药物和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

不适用于毒性作用较大、安全系数低和易于溶于水的药物。 生产成本低,适合于老、幼和吞服困难患者。

2、质量要求:

溶出度测定: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分散均匀性:在19-21℃水中应在3分钟之内完全崩解。

重要考点2:口崩片特点与质量要求 1、特点:

? 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

? 眼用方便,患者顺应性高; ? 胃肠道反应小,副作用低; ? 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

直接压片法、冷冻干燥法

2、质量要求:

? 应在口腔内迅速崩解或溶散;

? 应进行崩解时限检查,对于难溶性药物,应进行溶出度检查; ? 冻干口崩片可不进行片剂脆碎度检查。

重要考点3:速释技术与释药原理 1、固体分散技术

? 固体分散体: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载体材料中形成的固态分散物。

? 固体分散技术:药物在载体材料中以分子、胶态、微晶或无定形状态分散。 ? 固体分散体作为制剂的中间体。

? 分类:

低共熔混合物、固态溶液、共沉淀物

? 特点:

利用载体的包蔽作用,可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也可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采用水溶性载体材料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速率,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 采用难溶性载体材料,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

应用肠溶性载体材料,控制药物在小肠特定部位释放;

固体分散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够稳定,久贮会发生老化现象。

? 速释原理:

? 药物的分散状态(考)

分子状态、胶体状态、亚稳定态、微晶态、无定形态 ? 载体材料对药物溶出的促进作用

提高药物的可润湿性、分散性、抑晶性 保证了药物的高度分散性

2、包合技术

包合物由主分子和客分子两种组分组成。 ? 分类:

? 按几何形状:笼状、管状、层状

? 按结构和性质:单分子、多分子、大分子

? 特点:

? 可增加药物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 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 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挥发损失,并使液体药物粉末化。

? 对易受热、湿、光照等影响的药物,包合后可提高稳定性。

重要考点4:口服速释片剂临床应用与注意事项 1、分散片

? 难溶、需快速起效的药物,如解热镇痛药布洛芬;

? 生物利用度低,每次服用剂量大的药物,如大多数中药; ? 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

? 适用于抗酸药物,如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法莫替丁等。

2、口崩片

? 适用于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消化管运动改性药、胃酸分泌抑制药和抗过敏药等。 ? 一些药物若血液浓度长期处于较平稳状态,则易产生耐药性,制成口崩片可克服此问

题。

重要考点5:滴丸剂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1、分类

速释高效滴丸剂、缓释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包衣滴丸、脂质体滴丸、肠溶衣滴丸、干压包衣滴丸

2、特点

? 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率高;

? 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

? 基质容纳液态药物的量大,可使液态药物固形化; ? 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

? 发展了耳、眼科用药的新剂型,可起到延效作用。

3、质量要求

滴丸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 滴丸剂的常用基质(常考) 1、水溶性基质:

? 聚乙二醇类(6000、4000) ? 硬脂酸钠 ? 甘油明胶 ? 泊洛沙姆

? 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S-40) 2、脂溶性基质 ? 硬脂酸

? 单硬脂酸甘油酯 ? 氢化植物油 ? 虫蜡、蜂蜡等。

重要考点6:吸入制剂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吸入制剂吸收速度很快,几乎与静脉注射相当。 1、分类

? 可转变成蒸气的制剂 ? 供雾化器用的液体制剂 ? 吸入气雾剂溶液滴丸 ? 吸入粉雾剂

2、特点 粉雾剂:

? 无抛射剂氟利昂;

? 可以胶囊或泡囊形式给药,计量准确;

? 给药剂量大,尤其适用于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给药。

3、质量要求

? 可被吸入的气溶胶粒子应达一定比例,以保证有足够的剂量可沉积在肺部。吸入制剂

中微细粒子应采用气体动力学评价方法进行控制。 ? 多剂量吸入剂应进行释药剂量均一性检查。 ? 应进行泄漏检查。

? 定量吸入剂标签中应标明总吸次、每吸主药含量,临床最小推荐剂量吸数;如有抑菌

剂,应标明名称。

重要考点7:吸入制剂附加剂种类和作用

? 根据制剂类型,处方中可能含有抛射剂、共溶剂、稀释剂、助溶剂和稳定剂等,所用

辅料应不影响呼吸都粘膜或纤毛的功能。 抛射剂:

氯氟烷烃、氢氟烷烃、碳氢化合物、压缩气体

考点8:吸入制剂典型处方分析

溴化异丙托品气雾剂

【处方】 溴化异丙托品 主药 无水乙醇 潜溶剂 HFA-134a 抛射剂

柠檬酸 PH值调节剂

蒸馏水 降低药物因脱水引起的分解

缓控释制剂

重要考点1:缓控释制剂分类、特点与一般质量要求 1、分类:

骨架片:亲水性凝胶、蜡类、不溶性缓释、控释颗粒(微

囊)压制片

骨架型 胃内滞留片 生物粘附片 骨架型小丸 微孔膜包衣片 1)根据药物状态 膜控型 膜控释小片 肠溶膜控释片 膜控释小丸 渗透泵型:渗透泵片

骨溶出型缓控释制剂 扩散型缓控释制剂 2)根据释药原理 溶蚀型缓控释制剂 渗透泵型缓控释制剂 离子交换型缓控释制剂

口服缓控释制剂 透皮缓控释制剂 3)根据给药途径与给药方式不同 植入缓控释制剂

注射型缓控释制剂 定速释药系统

定位释药系统 渗透泵脉冲释药系统 4)根据释药类型 定时释药系统 包衣脉冲释药系统 (脉冲释药系统) 定时脉冲塞胶囊

2、特点:(常考) 优点:

? 减少给药次数,方便使用,提高病人的服药顺应性。

? 血药浓度平稳,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耐药性的发生。 ? 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发挥药物的最佳治疗效果。

? 缓释、控释制剂也包括眼用、鼻腔、耳道、阴道、直肠、口腔或牙用、透皮或皮下、

肌内注射及皮下入,使药物缓慢释放吸收,避免“首过效应”。 缺点:

? 在临床应用中对剂量调节的灵活性降低; ? 价格昂贵;

? 易产生体内药物的蓄积,对于首过效应大的药物如普萘洛尔等制成缓释、控释制剂时

生物利用度可能比普通制剂低。 重要考点2:缓控释制剂的释药原理 原理 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溶出原理 控制粒子大小 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高分材料中 制成包衣小丸或片剂 制成微囊 扩散原理(考) 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增加黏度以减小扩散速度 制成植入剂 制成乳剂 溶蚀与扩散、溶出相结合原理 渗透泵原理 制成生物溶蚀型给药系统 制成膨胀型控释骨架给药系统 制成渗透泵片 方法 离子交换作用原理 制成药树脂 重要考点3:缓释、控释制剂常用辅料与作用 阻滞方式 种类 亲水性凝胶骨架材料 骨架型 不溶性骨架材料 生物溶蚀型骨常见品种 CMC-Na、MC、HPMC、PVP、卡波姆、海藻酸盐、壳聚糖 羧甲基丙烯酸酯、EC、聚乙烯、无毒聚氯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等 动物脂肪、蜂蜡、巴西棕榈蜡、氢化植物油、硬脂醇、单硬脂

架材料 不溶性高分子材料 肠溶型高分子材料 酸甘油酯等。 EC 丙烯酸树脂L和S型、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和羟丙甲纤维素酞酸酯(HPMCP) 明胶、PVP、CMC、PVA、右旋糖酐等 包衣膜型 增粘作用 增稠剂 重要考点4:缓释、控释制剂的剂型特点 1、骨架型片 种类 亲水凝胶骨架片 蜡质性骨架片 不溶性骨架片 剂型特点 遇水后形成凝胶,最后可完全溶解,药物全部释放 通过孔道扩散与蚀解控制释放 ①消化液渗入骨架内;②溶解药物;③药物自骨架孔道扩散释放,孔道扩散为限速步骤。 用骨架型材料和药物混合,加其他赋形剂、调节释药速率辅料,经适当方法制成光滑圆整、硬度适当、大小均一的骨架型小丸。 常用材料 HPMC、羟乙基纤维素、MC、海藻酸钠等 可溶蚀的蜡质材料 聚乙烯、聚氯乙烯、EC 骨架型小丸 ①亲水凝胶骨架材料;②蜡质性骨架材料;③不溶性骨架材料 2、膜控型片

(1)微孔膜包衣片

? 衣膜材料:EC、醋酸纤维素、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丙烯酸树脂等。 ? 致孔剂:PEG类、PVA、PVP、十二烷基硫酸钠、糖和盐等水溶性物质。 (2)膜控释小片

? 药物与辅料按常规制粒,压成小片,用缓释膜包衣后装入硬胶囊使用。 (3)肠溶膜控释片

? 含药糖衣层在胃液中释药,当肠溶衣片芯进入肠道后,衣膜溶解,片芯中的药物释出,

因而延长了释药时间。 (4)膜控释小丸

? 主要有丸芯与控释薄膜衣两部分组成,丸芯含药物和稀释剂、黏合剂等辅料,包衣膜

有亲水性、不溶性,微孔膜和肠溶衣。

3、渗透泵型控释片

? 由药物、半透膜材料、渗透压活性物质和推动剂等组成。 ? 渗透泵片中还可加入助悬剂、黏合剂、润滑剂、润湿剂等。 ? 口服渗透泵片是应用最多的渗透泵制剂,根据结构特点分为:

? 单室渗透泵片

? 多室渗透泵片:适于制备水溶性过大或难溶于水的药物

? 拟渗透泵的液体渗透泵系统:适于制备软胶囊型渗透泵系统,可膨胀的亲水交联聚合物作为渗透助推层

渗透泵片的组成及常用材料 组成 药物 半透膜材料 纤维素类、聚乙烯醇类、聚丙烯酸树脂类等 常用材料 渗透压活性物质 无机酸盐类、有机酸盐类、碳水化合物类、水溶性氨基酸类,常用乳糖、(渗透压促进剂) 果糖、葡萄糖、甘露醇的不同混合物。 推动剂 聚羟甲基丙烯酸烷基酯、PVP (促渗透聚合物、助渗剂)

重要考点5:缓释、控释制剂典型处方分析 1、卡托普利亲水凝胶骨架片(25mg/片) 【处方】卡托普利 主药

HPMC 亲水凝胶骨架材料 乳糖 稀释剂 硬脂酸镁 润滑剂

【注意事项】该缓释片属于溶蚀与扩散相结合的释放机制,且以扩散为主。

2、茶碱微孔膜缓释小片

【处方】 片芯:茶碱 主药 5%CMC浆液 黏合剂 硬脂酸镁 润滑剂 包衣液1:EC 包衣材料 聚山梨酯20 致孔剂 包衣液2:Eudragit RL100 包衣材料 Eudragit RS100 包衣材料

3、硝苯地平渗透泵片

【处方】 药物层:硝苯地平 主药

氯化钾 渗透压活性物质 聚环氧乙烷 助推剂 HPMC 黏合剂 硬脂酸镁 润滑剂 助推层:聚环氧乙烷 助推剂

氯化钠 渗透压活性物质

硬脂酸镁 润滑剂

包衣液:醋酸纤维素 包衣材料 PEG-4000 致孔剂 三氯甲烷 溶剂 甲醇 溶剂

重要考点6:经皮给药制剂的特点和质量要求(TDDS或TTS) 1、优点

? 避免了口服给药可能发生的肝首过效应及胃肠灭火效应,药物可长时间持续扩散进入

血液循环。

? 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强了治疗效果,减少了胃肠给药的副作用。 ? 延长作用时间,减少用药次数,改善用药顺应性。

? 使用方便,可随时给药或中断给药,适用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2、局限性

? 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药物仅限于强效类; ? 大面积给药,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 ? 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

重要考点7: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与类型

1、经皮给药制剂的基本结构

(1)背衬层:由不易渗透的铝塑合膜、玻璃纸、尼龙或醋酸纤维素等材料制成,可防治药物的挥发和流失。

(2)药物贮库层:聚乙烯醇或聚醋酸乙烯酯或其他高分子材料。

(3)控释膜:高分子材料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利用它的渗透性和膜的厚度可控制药物释放速率,是经皮给药制剂关键部分。

(4)胶黏膜:是由黏合剂组成,如天然树胶、合成树脂类等。 (5)保护膜:具有保护药膜的作用。

2、经皮给药制剂的类型(2014年考)

储库型 凝胶膏剂(亦称巴布剂) 按结构 按基质 储库型 骨架型 贴剂 黏胶分散型 周边黏胶骨架型

? 黏胶分散型:将药物分散在压敏胶中,辅于背衬材料上,加防黏层而成,与皮肤接触

的表面都可以输出药物。

? 周边黏胶骨架型:将含药的骨架周围涂上压敏胶,贴在背衬材料上,加防黏层即成。

亲水性聚合物材料作为骨架,如聚乙烯醇等;骨架中含有一些润湿剂,如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 ? 储库型贴剂:用高分子将药物和透皮吸收促进剂包裹成储库,包囊材料性质控制释放。

重要考点8:经皮给药制剂的处方组成(常考)

处方组成 1、骨架材料 2、控释膜材料 3、压敏胶 4、其他材料 背衬材料 防黏材料 药库材料 常用材料 疏水性的聚硅氧烷、亲水性的聚乙烯醇 均质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硅氧烷等; 微孔膜:聚丙烯拉伸微孔膜等。 聚异丁烯(PIB)类、丙烯酸类和硅橡胶 多层复合铝箔,由铝箔、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膜材复合。也可用PET、高密度PE、聚苯乙烯等 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聚四氟乙烯等 卡波姆、HPMC、PVA等均较为常用,各种压敏胶和骨架膜材也同时可以是药库材料。

靶向制剂

重要考点1:靶向给药制剂分类、特点与一般质量要求(常考) 1、分类 分布首先取决于粒径的大小 ? 按靶向原动力分类: 脂质体 微乳 微囊

被动靶 微球 长循环脂质体

向制剂 纳米粒 修饰的脂质体 免疫纳米乳

修饰的纳米乳 糖基修饰的脂质体 靶 修饰的药物载体 修饰的微球

向 主动靶 修饰的纳米球 聚乙二醇修饰的纳米球

制 向制剂 抗癌的前体药物 免疫纳米球糖基修饰的脂质体 剂 前体药物 脑部靶向前体药物 结肠靶向前体药物 磁性靶向制剂 物理化学 热敏靶向制剂

靶向制剂 PH值敏感靶向制剂 制备栓塞型制剂

? 按靶向机理分类:

生物物理靶向制剂 生物化学靶向制剂 生物免疫靶向制剂 双重多重靶向制剂

? 按制剂类型分类:

分为:乳剂、脂质体、微囊、微球、纳米囊、纳米球、磁性导向微粒等。

? 按靶向部位分类:

肝靶向制剂 肺靶向制剂 淋巴靶向制剂 骨髓靶向制剂 脑部靶向前提药物

结肠靶向制剂(酶控制型、PH敏感型、时滞型、压力依赖型)

重要考点2:靶向性评价及参数解释

1、相对摄取率 re=(AUCI)P/(AUCI)S

re>1,表示药物在该器官或组织有靶向性,re愈大靶向效果愈好 re≤1,无靶向性。

2、靶向效率 te=(AUC)靶/(AUC)非靶 te表示药物制剂和药物溶液对靶器官的选择性

te值大于1,表示对靶器官比某非靶器官有选择性;te愈大,选择性愈强

3、峰浓度比Ce=(CMAX)P/(CMAX)S (考过) Ce表示药物制剂改变药物分布的效果; Ce愈大,表面改变药物分布的效果愈明显。

重要考点3:脂质体的分类和新型靶向脂质体 分类(考两年) 类别 按结构分类 分类 单室脂质体(ULV) 多室脂质体(MLV) 大多孔脂质体(MVV) 常规脂质体 按性能分类 热敏脂质体 特殊性能 PH敏感脂质体 免疫脂质体 按荷电性分类 中性脂质体 正电性脂质体 特点 只被一层类脂质双分子层所包封 被几层类脂质分子层所隔开,形成不均匀的聚集体。 单层状,为细胞的良好模型,比单室脂质体多包封10倍的药物。 由磷脂和胆固醇组成 药物的释放对热具有敏感性 对PH(特别是低PH)敏感 类脂膜表面被抗体修饰 不含离子的脂质体 含碱基(氨基)脂质如十八胺脂质 多糖被复脂质体 结合了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糖脂 负电性脂质体(酸性脂质) 带负电性,如磷脂酸和磷脂酰丝氨酸等脂质 重要考点4:脂质体的性质、特点与质量要求(考两年) ? 性质:

? 相变温度、荷电性 ? 特点:

? 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 ? 缓释和长效性

? 细胞亲和性与组织相容性 ? 降低药物毒性 ? 提高药物稳定性 ? 质量要求:

? 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 包封率 ? 载药量

? 脂质体的稳定性

重要考点5:微球的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 分类:

? 普通注射微球 ? 栓塞性微球 ? 磁性微球

? 生物靶向性微球 ? 作用特点: (1)缓释性 (2)靶向性:

>3μm:将被肺有效截获主要浓集于肺; <3μm: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

<0.1μm:可能透过血管细胞膜孔而离开血液循环。 (3)降低毒副作用

? 质量要求:

(1)粒子大小与粒度分布 1)粒子大小: 检测方法有:

检测方法:显微镜法、电子显微镜法、激光散射法、库尔特计数法。 形态为球形、圆整、表面光滑、粒径分布在较窄范围内。 2)粒径分布:

(2)载药量(含药量) (3)有机溶剂残留检查 (4)体外释放实验

重要考点6:微球载体材料和微球的用途 ? 载体材料:

(1)天然聚合物:如淀粉、白蛋白、明胶、壳聚糖、葡聚糖 (2)合成聚合物:如聚乳酸(PLA)、聚丙交酯、聚乳酸-羟乙酸(PLGA)、聚丙交酯乙交酯(PLCG)、聚己内酯、聚羟丁酸等 ? 用途:

? 抗癌药物载体 ? 多肽载体 ? 疫苗载体

? 局麻药实现长效缓释

考点:微囊

? 指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囊心物)包裹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中成的微小

囊状物,称微型胶囊(微囊)。

? 微囊粒径在1-250μm。粒径在0.1-1μm之间的称亚微囊;粒径在10-100μm之间的

称纳米囊。

? 制备微型胶囊过程称为微囊化,技术称为微型包裹技术。

? 微囊可进一步制成片剂、胶囊、注射剂等制剂,用微囊制成的制剂称为微囊化制剂。

重要考点7:微囊特点与质量要求 特点(常考) 特点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微型胶囊 控制药物的释放 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使液态药物固态化 减少药物的配伍变化 使药物浓集于靶区 重要考点8:药物微囊化材料

囊心物: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 囊材: 分类 天然高分子材料 半合成高分子材料 合成高分子材料 非生物降解材料 生物降解材料 举例 贝塔-胡萝卜素、阿司匹林、挥发油类等 大蒜素、鱼肝油、氯贝丁酯 尿激酶、红霉素、氯化钾等 复方甲地孕酮微囊注射剂、慢心律微囊骨架片等 油类、香料和脂溶性维生素 阿司匹林与氯苯那敏 治疗指数低或细胞毒素药物(抗癌药) 常用品种 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盐、壳聚糖、蛋白质类 说佳绩纤维素钠(CMC-Na)、醋酸纤维素酞酸酯(CAP)、EC、MC、HPMC 不受PH值影响:聚酰胺、硅橡胶等 可在一定PH条件下溶解的囊材:聚丙烯酸树脂、聚乙烯醇等 聚酯类: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糖(PLA)、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PLGA)、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等。PLA和PLGA是被FDA批准的可降解材料 重要考点9:微囊中药物的释放 ? 微囊中药物释药机制:

(1)药物透过囊壁扩散:属于物理过程 (2)囊壁的消化降解:属于生化过程

(3)囊壁的破裂或溶解:属于物理化学过程 ? 影响微囊中药物释放速率的因素:

? 药物的理化性质 ? 囊材的类型及组成 ? 微囊的粒径 ? 囊壁的厚度 ? 工艺条件 ? 释放介质

重要考点10:微囊典型处方分析 吲哚美辛微囊

【处方】吲哚美辛 主药 明胶

阿拉伯胶 高分子囊材 10%醋酸溶液 PH调节剂 37%甲醛溶液 固化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8b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