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归生物必修三图表题(一)种群与群落

更新时间:2023-10-25 12: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必修三图表专题(一) 第 1 页 共 8 页

生物必修三图表专题(一)

1. 图甲为某地一个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如果有一外来物种入侵,并以该种群的幼

体为食,这将使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发生变化,则这种变化与图乙中的坐标曲线相符()

2. 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Ⅱ,出生率如图中曲线Ⅰ,则在哪一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

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的顶点()

A. a B. b C. c D. d

3.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

无限

B. 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

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 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

示出来

4. 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C.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5.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A、B、C和D 共4

组实验,用1 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四条曲线对应的实验组分别是

生物必修三图表专题(一) 第 2 页 共 8 页

6. 在决定鲸的捕捞量时,研究了右图,该图表示了鲸的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1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B.曲线2代表死亡率,P代表该种群的最大数量

C.曲线1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D.曲线2代表出生率,P代表环境允许的最大数量

7. 某种群的年龄组成如甲图所示,增长曲线如乙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B.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2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C.图甲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D.图甲的年龄组成是稳定型,在t1时期很可能属于这种年龄组成

8. 如图为生活在同一培养缸中的两个群体M和N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对曲线的下列解

释,正确的是()

A.M以N为食 B.N以M为食

C.M与N无捕食关系 D.M和N的数量改变相同

9. A、B两种微藻对磷元素需求较高,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A和B得到两种微藻的生长曲线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A、B微藻在不同的磷元素浓度下的生长速率曲线。现将两种等体积的微藻混合培养在磷元素浓度为X的环境中,若只考虑磷浓度的影响,那么随时间的推移预期两种微藻的数量变化曲线可能是

A B C D

甲图 乙图

9. 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摄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竞争

取d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能力越弱 食M N 物C.d越小,M与N种间竞争越激烈

的D.M、N两物种存在捕食关系 数量

b

摄取食物的种类

生物必修三图表专题(一) 第 3 页 共 8 页

10. 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了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

了λ值变化曲线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11.下图①~④分别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下图回答:

(1)判断A~ 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 ;B. ;C. ;D. 。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 。 (3)④与②相比,结果不同是因为 。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 。

12. 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 ( )

13. 硅藻的生长需要硅酸盐。下图是Tilman等对两种淡水硅藻——针杆藻和星杆藻的研究结果。图中实线表示种群密度,虚线表示硅酸盐含量。a表示单独培养针杆藻的情况,b表示单独培养星杆藻的情况,c表示两种硅藻在一起培养的情况。则针杆藻和星杆藻之间的关系是 ( )

A.竞争 B.捕食 C.种内互助 D.共生

生物必修三图表专题(一) 第 4 页 共 8 页

14.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B.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C.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15. 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发生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 三幅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B )

A.竞争、捕食、共生 B.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海 浮 洋 游 中 生 鱼 物 类 底 的 栖 食 生 物 物 - 分 布 16.右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

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下列 对此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 )

丙 乙 B.此图表明鱼类对食物的竞争状况

C.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捕食状况

甲 种群数量 D.此图表明海洋中鱼类的共生关系

17. 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一野兔种群数

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 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增 长变化(?)曲线[??t月种群数量/(t?1)月种群 数量]。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生物必修三图表专题(一) 第 5 页 共 8 页

18. 某地由于引入一种植物,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影响。科研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多项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样方内该植物的分布如右图所示,则此样方内该植物的数量应记为__________株。

(2)用样方法对该植物和本地原有四种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株/m2)。请在相应的坐标图中绘出该引入植物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在曲线上用字母标注引入植物)。

(3)引入植物造成的后果称为生物入侵,主要的两个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为了进一步研究该入侵植物,把该植物和一种本地植物在一适宜地块内混合种植,并绘制出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曲线(如右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乙为该入侵植物,甲的数量从t3开始减少 B.t1~t3时间内,甲种群的增长曲线呈“S”型 C.t2、t4时,甲、乙的数量分别达到最大

D.影响乙种群在t4后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空间和资源等

(5)研究小组利用该植物又进行了种植密度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在实验田中划出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等条件均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数量不等、分布均匀的该植物。待成熟后分别统计平均单株荚果数量、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结果如下表。

结果反映的规律之一是:平均单株结豆荚数____________;结果反映的另一规律是:平均单荚中种子数量___________。比较不同区域收获种子的总量,说明要获得农作物高产应做到合理密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7z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