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合集含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13 10: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D.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2.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3.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 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是配对 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4.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③在超级细菌遗传物质中只有4种 D.DNA分子中每个②均与一个①相连

5.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DNA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做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叶绿体

6.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得以表达的胰岛素基因依次位于( ) A.全部细胞,胰岛细胞中 B.胰岛细胞,全部细胞中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D.全部细胞,肾小管细胞

7.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

A.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所有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8.下列对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DNA完全相同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转录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⑥精子中含有遗传信息量与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量相同.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

9.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54,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对质量为1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分子相对质量共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1条B.2条 C.3条 D.4条

10.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11.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可以含有多种密码子

C.每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D.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RNA来转运

13.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如图,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

15.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16.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17.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对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为一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 B.每个基因均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C.基因R、S、N、O上均存在多个密码子

D.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此染色体是生物体内基因的唯一载体

18.基因工程经常使用的运载体没有( ) A.质粒 B.线粒体 C.动植物病毒 D.噬菌体

19.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技术名称有错误的是( ) A.抗虫棉﹣﹣基因工程育种 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诱变育种 D.八倍体小黑麦﹣﹣多倍体育种

20.应用基因工程育种区别于诱变育种的特点是( ) A.能够产生新基因 B.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 C.操作简便易行 D.不需要对处理对象进行筛选

21.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2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23.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B.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2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

25.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

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改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检验

26.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27.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

2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29.用基因型为AaBbCc(无连锁)的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可培育出多少种纯合子植株( ) A.2种B.4种 C.6种 D.8种

30.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的过程顺序是( )

①减数分裂过程受阻 ②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 ④有丝分裂过程受阻 ⑤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 ⑥染色体复制过程受阻. A.①②⑤③ B.④⑤③⑥ C.⑥②③⑤ D.④②③⑤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一种1表示 ,2表示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

图中3有 种,中文名字分别是 .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 ,该DNA分子应有 个游离的磷酸基.

(2)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个.

(3)图二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部位,

14在复制完成后,两DNA分开的时期为 .假定大肠杆菌只含N的DNA的相

1515

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N的DNA培养到含14

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4)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 ,原因是 . 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 .

32.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 和 也不同.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

(2)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图三中几乎可在人体所有细胞中进行的是 过程,在人体局部细胞中能进行的是 ,在人体所有细胞中均不能进行的是 (填序号)

(3)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c过程对应于图三中 过程(填序号),在获得晶体蛋白过程中用到的 酶,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

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 分子.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

33.现有两种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方法Ⅱ依据的原理是 .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3)(二)过程中,D与d的分离发生在 时期;(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四)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 .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程连续自交两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

xx省xx市蒙城八中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关于基因的概念,错误的是( ) A.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基因是DNA上有一定功能的特异性碱基排列顺序 C.基因是染色体的一段

D.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它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解答】解: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

B、基因的特定的排列顺序,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B正确; C、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错误;

D、基因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基因与DNA的关系的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染色体、DNA、基因的知识的掌握.

2.下列有关“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C.动物、植物、真菌的遗传物质是DNA,除此之外的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D.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分析】1、细胞类生物(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都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均为DNA.

2、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因此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解答】解:A、DNA是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A错误;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B正确;

C、除了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余生物的遗传物质均为DNA,C错误; D、绝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的语句即可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下列关于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多数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为螺旋结构 B.外侧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 C.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间以氢键相连,且A与T配对,C与G是配对 D.DNA的两条链反向平行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A、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盘旋形成的,A错误;

B、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B正确;

C、DNA分子2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C正确;

D、组成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是反向、平行的,D正确. 故选:A.

【点评】对于DNA分子结构及结构特点的理解和熟练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4.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如果要构成ATP,只要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 C.③在超级细菌遗传物质中只有4种 D.DNA分子中每个②均与一个①相连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

【专题】模式图;蛋白质 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分析】1、分析题图:图示为核苷酸的模式图,其中①为磷酸,②为五碳糖,③为碱基.

2、细胞生物既含DNA,又含RNA,故有2种五碳糖,5种碱基,8种核苷酸;病毒中只含有DNA或RNA,故有1种五碳糖,4种碱基,4种核苷酸.

【解答】解: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除②五碳糖外,还有③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A错误;

B、如果要构成ATP,除了在①位置上加上两个磷酸基团,还必须要求③为腺嘌呤,B错误;

C、③在细胞生物中为5种,在病毒中为4种,C正确;

D、DNA分子中,绝大多数②与2个①相连,只有末端的②与一个①相连,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结合核苷酸的结构式,考查了核苷酸的基本组成和种类,正确区分细胞生物和病毒所含有的遗传物质及组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关于DNA分子结构与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核糖核苷酸

B.DNA分子中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C.DNA复制不仅需要氨基酸做原料,还需要ATP供能

D.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叶绿体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专题】正推法;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分析】1、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2、DNA分子复制的条件:(1)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2)原料: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3)能量:ATP.(4)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解答】解:A、DNA分子中含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

B、DNA分子中约大多数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两条链的末端各有一个脱氧核糖上只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B错误;

C、DNA复制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蛋白质合成需要氨基酸做原料,C错误;

D、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因此DNA复制不仅发生在细胞核中,也发生于线粒体、叶绿体中,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及其应用;识记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条件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人的胰岛素基因和得以表达的胰岛素基因依次位于( ) A.全部细胞,胰岛细胞中 B.胰岛细胞,全部细胞中 C.均位于胰岛细胞中 D.全部细胞,肾小管细胞 【考点】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不断通过有丝分裂而产生的,因此人的体细胞都含有一整套相同的基因,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这些基因并非无选择地在每一个细胞都得到表达,控制合成相应的蛋白质,而是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了表达.胰岛素基因只是在胰岛细胞中得到表达,合成了蛋白质激素﹣胰岛素.A正确.

【解答】解:人的体细胞都是由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因此人的体细胞都含有一整套相同的基因(遗传信息),即都含有胰岛素基因.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在不同的组织细胞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了表达,如胰岛素基因只在胰岛B细胞中表达,合成了蛋白质激素胰岛素.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很好的理解基因的概念和基因的功能,还涉及分化的知识,比较抽象.

7.mRNA的核苷酸序列与( )

A.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B.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C.某一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D.所有tR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据此答题. 【解答】解:mRNA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其核苷酸序列与DNA分子的一条链的核苷酸序列互补.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8.下列对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人的白细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DNA完全相同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④一个DNA分子可以控制许多性状 ⑤转录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

⑥精子中含有遗传信息量与卵细胞中的遗传信息量相同.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

【考点】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同一物种的不同个体之间的DNA不同,根本原因是DNA中碱基对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2、核酸(DNA和R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答】解:①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增殖分化形成白细胞的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则白细胞的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遗传信息,①正确;

②同一物种的个体之间的DNA可能不同,原因是构成不同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②错误;

③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③错误;

④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控制多个蛋白质合成,从而控制多个性状,④正确; ⑤转录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DNA复制时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⑤正确; ⑥精子中几乎没有细胞质,卵细胞中的线粒体中含有少量的DNA,则两者遗传信息量不同,⑥错误. 故选:D.

【点评】考查DNA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和理解,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9.某蛋白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54,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相对质量为128,在形成该蛋白质分子时脱去水的分子相对质量共1746,则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是( ) A.1条B.2条 C.3条 D.4条

【考点】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

【分析】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

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脱去的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个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条数;

(2)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数或羧基数,应该看肽链的条数,有几条肽链,则至少含有几个氨基或几个羧基;

(3)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分子量×氨基酸个数﹣水的个数×18.

【解答】解:已知该蛋白质分子在形成时脱去水的总量为1746,由此可以计算出脱去的水分子数目为1746÷18=97个.假设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为N,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目×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去水的总量=N×128﹣1746=11054,N=100个.所以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氨基酸数目﹣脱去的水分子数=100﹣97=3条.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要求考生识记脱水缩合的概念,掌握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能根据题干信息计算出脱去的水分子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进而计算出组成该蛋白质的肽链数.

10.在下列细胞结构中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的一组是( ) A.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B.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 D.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DNA或某些双链R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可发生碱基配对行为即含遗传物质的结构.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原核生物的DNA位于拟核中,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即含遗传物质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

【解答】解:A、中心体内不含遗传物质,A错误; B、高尔基体中不含遗传物质,B错误;

C、中心体、高尔基体中不含遗传物质,C错误;

D、核糖体上的RNA有部分双链的,所以有碱基互补配对,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均含DNA,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含遗传物质的结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1.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分析】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雌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XX,因此产生的卵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3+X);雄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XY,因此产生的精子有两种:3+X和3+Y.

【解答】解:甲细胞中多了1条X染色体,丙细胞中虽有4条染色体,但是含有2条X染色体,少了一条常染色体,它们均不是正常的配子;

只有乙和丁符合果蝇的配子类型,并且乙含有X染色体的配子,可以是雌配子,丁含有Y染色体是雄配子,所以乙和丁能形成受精卵.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果蝇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类型以及受精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难度不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种转运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 B.每种氨基酸可以含有多种密码子

C.每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转运RNA来转运 D.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RNA来转运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专题】正推法;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1、tRNA具有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2、密码子的特点:

(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 (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解答】解:A、tRNA具有专一性,一种tRNA只能转移一种氨基酸,A正确; B、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B错误; C、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来转运,C错误; D、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几种tRNA来转移,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重点考查tRNA和密码子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tRNA的作用及特点;识记密码子的概念、种类及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3.基因A与a1、a2、a3之间的关系如图,该图不能表明的是( )

A.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B.等位基因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正常基因与致病基因可以通过突变而转化

D.这些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

【分析】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等位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具有不定向的;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解答】解:A、图中看出,每个基因都可以向多个方向突变,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正确;

B、图中A基因可以突变为a1、a2、a3等等位基因,B正确;

C、如果B表示的是正常基因,那么突变后的b基因就可能是致病基因,并且b基因也能突变为B基因,C正确;

D、一对等位基因只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基因突变的图解,考查基因突变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析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4.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 ) A.基因重组 B.染色体数目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基因突变

【考点】基因突变的特征;基因重组及其意义;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生物变异包括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其可遗传的变异又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这三者均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其中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据此答题. 【解答】解:A、基因重组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 B、染色体数目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错误; C、染色体结构变异属于生物变异,但不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 D、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变异的类型,掌握可遗传变异的种类及各自的意义,明确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再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15.下面叙述的变异现象,可遗传的是( )

A.割除公鸡和母鸡的生殖腺并相互移植,因而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 B.果树修剪后所形成的树冠具有特定的形状

C.用生长素处理未经受粉的番茄雌蕊,得到的果实无籽 D.开红花的一株豌豆自交,后代部分植株开白花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分析】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其中可遗传的变异是指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而仅仅是因为环境等因素改变引起的变异,其遗传物质又没有发生改变,是不遗传的.

【解答】解:A、鸡只改变了自身性状,没有改变基因,因此部分改变的第二性征不可遗传,A错误;

B、修剪果树只是改变果树的性状,并没有改变果树的基因,因此该性状不可遗传,B错误;

C、用生长素处理得到的果实无籽没改变植株基因,因此改变的表现型不可遗传,C错误; D、植株可能是杂合子,通过自交产生开白花的肯定为隐性纯合个体,该性状由基因决定,因此可遗传,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区分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本质区别,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16.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一般不可能发生的是( ) 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进行翻译过程

C.DNA复制、转录都是以DNA两条链为模板,翻译则是以mRNA为模板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DNA复制、转录、翻译的比较 复制 转录 翻译 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有丝分裂和 个体生长发育的整个过程 减数第一次分裂) 场所 主要在细胞核 主要在细胞核 细胞质的核糖体 mRNA 模板 DNA的两条链 DNA的一条链 原料 4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20种游离的氨基酸 酸 条件 酶(解旋酶,DNA聚合酶酶(RNA聚合酶酶、ATP、tRNA 等)、ATP 等)、ATP 产物 2个双链DNA 一个单链RNA 多肽链 特点 半保留,边解旋边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个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顺次合成多条肽链 碱基配A﹣T T﹣A C﹣G G﹣C A﹣U U﹣A C﹣G A﹣U U﹣A C﹣G G﹣C 对 G﹣C 遗传信DNA﹣﹣﹣﹣DNA DNA﹣﹣﹣﹣﹣﹣mRNA﹣﹣﹣﹣﹣﹣﹣蛋白质 mRNA 息传递 意义 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表达遗传信息,使生物表现出各种性状 代 【解答】解:A、DNA复制、转录及翻译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B、核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穿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结合后进行翻译过程,B正确;

C、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C错误;

D、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原料依次是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NA分子的复制,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7.如图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的几个基因示意图,下列对图示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为一个DNA分子,包含多个基因 B.每个基因均由成百上千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C.基因R、S、N、O上均存在多个密码子

D.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因此染色体是生物体内基因的唯一载体 【考点】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分析】一个染色体上有两个或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有成百上千个核苷酸.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生化反应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一个DNA分子包含许多个基因,A正确;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B错误; C、密码子存在于mRNA上,C错误;

D、染色体不是生物体内基因的唯一载体,真核生物的少数基因位于叶绿体和线粒体,原核生物无染色体,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结合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几个基因的示意图,考查真核生物基因结构和基因突变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真核基因结构,明确真核基因的编码区是间断的、不连续的;还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

18.基因工程经常使用的运载体没有( ) A.质粒 B.线粒体 C.动植物病毒 D.噬菌体 【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专题】正推法;基因工程.

【分析】基因工程的“分子运输车”﹣﹣载体:

①载体具备的条件: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②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③其它载体: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解答】解:作为基因工程的载体应该具备标记基因、多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和稳定存等特点.常见的载体种类有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线粒体不能作为运载目的基因的载体. 故选:B.

【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尤其是运载体,要求考生识记常用的运载体,掌握作为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判断.

19.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技术名称有错误的是( ) A.抗虫棉﹣﹣基因工程育种 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诱变育种 D.八倍体小黑麦﹣﹣多倍体育种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专题】正推法;育种.

【分析】几种常考的育种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1)杂交→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变、花药离体培养、秋水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法 →选优 化学药剂处理 仙素诱导加倍 种子或幼苗 (2)杂交 原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理 组先成倍减少,再加组成倍增加) 倍,得到纯种) 优 不同个体的优良性提高变异频率,出现新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营养器官增大、提高点 状可集中于同一个性状,大幅度改良某些产量与营养成分 体上 性状,加速育种进程 缺 时间长,需要及时有利变异少,需要处理技术复杂,成本高 技术复杂,且需要与点 发现优良性状 大量实验材料,具有不杂交育种配合;在动确定性 物中难以实现 举高杆抗病与矮杆抗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三倍体西瓜、八倍体抗病植株的育成 例 病小麦杂产生矮杆成 小黑麦 抗病品种 【解答】解:A、抗虫棉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棉花的育种方式,其原理是基因重组,A正确;

B、无籽西瓜的培育方式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误;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瓜的培育方式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C正确; D、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方式是多倍体育种,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育种的相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几种常见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缺点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应用基因工程育种区别于诱变育种的特点是( ) A.能够产生新基因 B.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 C.操作简便易行 D.不需要对处理对象进行筛选 【考点】基因工程的应用.

【分析】基因工程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其原理为基因重组. 而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解答】解:A、基因工程是将一种生物体中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中,没有产生新基因,而诱变育种利用基因突变的原理,能够产生新基因,A错误; B、基因工程能够定向地改造生物,而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正确; C、基因工程操作复杂,而诱变育种操作简便,C错误; D、基因工程中需要对目的基因进行检测和鉴定,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两种育种方式的过程,比较两者的原理、优缺点等;审题时注意是基因工程的特点.

21.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菌耐药性的获得是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的结果 B.抗生素的使用使病原微生物产生了适应性的变异

C.耐药性增强是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的结果 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 【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原因并不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是内在的遗传与变异引起的.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细菌就存在着差异,有的不具有抗药性,有的具有抗药性.开始用抗生素时,由于大多数细菌没有抗药性,故大量被药物淘汰,而少数具有抗药性变异的个体会保存下来,并能继续繁殖感染人群,当多次使用该抗生素后,使抗药性更强的细菌被保留下来,这样一代一代,细菌积累并加强了抗药性,使该抗生素逐渐失去效应.所以药物对不同变异的细菌进行了选择,淘汰了不抗药的个体,保留了抗药性强的个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A、由于基因突变等方式获得耐药性基因并表达使细菌获得耐药性,A正确;

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与抗生素的使用无关,B错误; C、由于抗生素对细菌的变异定向选择使耐药性增强,C正确;

D、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细菌耐药性基因频率增大,不耐药性基因频率降低,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细菌耐药性为背景,考查生物进化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耐药菌是基因突变形成的,抗生素只能其进行选择.

22.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不同地雀的形成过程是( ) 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B.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C.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考点】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分析】物种的形成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例如,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发现的地雀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些地雀原先属于同一个物种,从南美大陆迁来后,逐渐分布到不同的群岛上,由于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这样,不同的种群就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而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因此,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另外,由于每个岛上的食物和栖息条件等互不相同,自然选择对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就有差别:在一个种群中,某些基因被保留下来,在另一个种群中,被保留下来的可能是另一些基因.久而久之,这些种群的基因库会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生殖隔离一旦形成,原来属于同一个物种的地雀就成了不同的物种.不过,这种物种形成的过程进行得十分缓慢,往往需要成千上万代,甚至几百万代才能实现.新物种的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

【解答】解:新物种的形成自然界中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由于基因频率已经发生改变,所以生物已经进化;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就形成了新物种.因此新物种的形成的过程为: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新物种形成.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23.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B.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考点】基因频率的变化.

【分析】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引起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有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解答】解:A、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的个体数就越多,而突变率不变,A错误;

B、种群的基因频率是指在种群基因库中,某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之和为1,B正确;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基因频率的概念,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生物进化的实质,对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4.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C.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少 【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所以自然选择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A错误;

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错误; C、由于遗传和变异,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C正确; D、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增大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25.关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

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

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生物性状不发生改变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检验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

【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与基因突变不同,前者的结果可以用显微镜看见.

2、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装或移位等改变.

【解答】解:A、染色体变异的原因是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导致的,则外界因素可提高染色体断裂的频率,A正确;

B、染色体缺失了某段,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B正确;

C、一条染色体某一段颠倒180°后,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可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C错误;

D、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般可用显微镜直接检测,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原因、类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26.一个染色体组应是( ) 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大小、形态、功能个不相同,但是有相互协调,共同控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一组染色体.

【解答】解:A、多倍体的配子中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A错误; B、二倍体的配子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正确;

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C错误;

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不一定是一个染色体组,可能是多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B.

【点评】对于染色体组的概念的理解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27.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中

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C.原核生物的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

D.正常生物细胞内,既能以DNA转录形成RNA,RNA也能逆转录形成DNA 【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核酸,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解答】解:A、生物的遗传信息只存在于DNA分子或RNA分子中,A错误;

B、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

C、密码子是指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在DNA上不存在密码子,C正确;

D、正常生物细胞内不存在逆转录过程,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遗传物质及其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8.关于下列四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共有5种核苷酸

B.乙图所示的化合物中不含糖类物质 C.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在人的体细胞内检测到的化合物丁很可能是蔗糖

【考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 【分析】据图分析,甲图DNA→RNA,表示转录,图中共有4种脱氧核苷酸,4种核糖核苷酸,核苷酸的种类8种;乙图中的A表示腺苷,一分子腺嘌呤和1分子核糖组成,丙图中的A表示腺嘌呤;组成丙物质的单糖是五碳糖,包括脱氧核糖和核糖;化合物丁二糖,动物体内应该是乳糖.

【解答】解:A、图甲中DNA中有4种脱氧核苷酸,RNA中有4种核糖核苷酸,共有8种核苷酸,A错误.

B、乙图为ATP,含有核糖,B错误.

C、丙可能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也可能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所以组成丙物质的单糖可能是脱氧核糖,也可能是核糖,C正确.

D、蔗糖是植物特有的二糖,人的体细胞内不会检测到蔗糖,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以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考查转录、ATP的化学组成,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二糖等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分析图形,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较难.

29.用基因型为AaBbCc(无连锁)的水稻植株的花药培养出来的单倍体植株,经染色体加倍,可培育出多少种纯合子植株( ) A.2种B.4种 C.6种 D.8种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1、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两项技术.

2、秋水仙素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秋水仙素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前期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不能分裂,导致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3、由于该育种过程中获得全为纯合体,因此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BbCc水稻植株能够产生ABC、ABc、AbC、Abc、aBC、aBC、abC、abc八种花粉粒,因此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可以获得八种基因型的单倍体幼苗;这八种单倍体幼苗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是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基因也加倍,变成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八种纯合体植株.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单倍体育种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育种的相关过程;明确秋水仙素能够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识记单倍体育种由于获得全为纯合体,因此能够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0.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的过程顺序是( )

①减数分裂过程受阻 ②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③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 ④有丝分裂过程受阻 ⑤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 ⑥染色体复制过程受阻. A.①②⑤③ B.④⑤③⑥ C.⑥②③⑤ D.④②③⑤ 【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多倍体形成的原因.

多倍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体细胞在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已经复制,但由于受到某些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骤变等)的影响,使得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受阻,染色体不能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于是形成染色体加倍的细胞.在此细胞基础上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形成加倍的组织或个体.

【解答】解:在自然界中,多倍体形成的过程顺序是④有丝分裂过程受阻→②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③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生殖细胞→⑤形成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合子,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多倍体育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多倍体育种优点:可培育出自然界中没有的新品种,且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缺点:结实率低,发育延迟.举例:三倍体无子西瓜、八倍体小黑麦.

二、非选择题(共计40分)

31.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一种1表示 磷酸 ,2表示 脱氧核糖 ,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 脱氧核苷酸 .

图中3有 2 种,中文名字分别是 鸟嘌呤、胞嘧啶 .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 反向平行 ,该DNA分子应有 2 个游离的磷酸基.

(2)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a﹣2m) 个.

(3)图二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DNA复制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细胞核 部位,在复制完成后,两DNA分开的时期为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假定大

1415

肠杆菌只含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

1514

只含N的DNA培养到含N的培养基中,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假如经过科学家的测定,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能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 不能 ,原因是 在单链中不一定A=T、G=C . 如果以A链的M为模板,复制出的B链碱基比例应该是 T:A:G:C=2:1:1:3 .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其中1为磷酸,2为脱氧核糖,3和4为含氮碱基,这三者共同构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即脱氧核糖核苷酸.

DNA分子的复制需要模板、原料、酶、能量等条件,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过程,DNA分子复制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1、2、3合称脱氧核苷

酸.3和4都是含氮碱基,且3和4之间有3个氢键,则3有两种,即胞嘧啶、鸟嘌呤.从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相反,该DNA分子应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分别位于DNA分子的两端.

(2)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腺嘌呤有m个,则该DNA分子中有胞嘧啶

个,其复制4次需要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1)×

4

=(a﹣2m)个.

(3)图二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DNA复制,该过程主要发生在细胞的 细胞核 部位,在复制

14

完成后,两DNA分开的时期为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只含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所以含有子质量为b,所以含有

14

15

14

N的每条链相对分子质量为,只含N的DNA的相对分

对分子质量为,将只含N的DNA培养到含

14

15

15

15

N的每条链相

N的培养基中,根据半保留复制原则,子一代DNA分子中一条是N链,一条是

14

N

15

链,所以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子二代共有4个DNA分子,含有N

的链为2条,含有N链为6条,所以总相对分子质量为b+3a,故每个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双链DNA分子中A与T相等、G与C相等,DNA单链中A不一定与T相等,G不一定与C相等,因此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不能说明该科学家的测定是错误的.DNA分子复制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如果A链上的一段(M)中的A:T:C:G为2:1:1:3,则以该链为模板形成的子链的碱基序列的比例是T:A:G:C=2:1:1:3. 故答案为:

(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 鸟嘌呤、胞嘧啶 反向平行 2 (2)

(a﹣2m)

(3)DNA复制 细胞核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4)不能 在单链中不一定A=T C=G T:A:G:C=2:1:1:3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复制的条件、特点、DNA分子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等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结合题图信息利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32.图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过程,据图回答:

(1)比较图一与图二,所需要的条件除模板有所不同之外, 酶 和 原料 也不同.与图一中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是 核糖和尿嘧啶 .

(2)图三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被命名为 中心法则 .图三中几乎可在人体所有细胞中进行的是 ③⑤① 过程,在人体局部细胞中能进行的是 ② ,在人体所有细胞中均不能进行的是 ④ (填序号)

(3)图四中Bt为控制晶体蛋白合成的基因,c过程对应于图三中 ③⑤ 过程(填序号),在获得晶体蛋白过程中用到的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酶,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 .

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 多肽 分子.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DNA分子结构和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一表示转录过程,即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图二表示DNA自我复制,即在细胞核内,以DNA两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DNA的过程.

图三表示中心法则,其中①DNA的复制、②是逆转录、③是转录、④是RNA的复制、⑤是翻译.

图四中表示基因工程,其中a目的基因的获取,b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表达.

【解答】解:(1)图一是基因表示过程中的转录,模板是DNA的一条链,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还需要RNA聚合酶;图二是基因复制过程,模板是DNA的双链,需要DNA聚合酶等,原料为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因此,所需要的条件中模板、酶和原料等不同.图一中C链(RNA)与A(DNA)链相比,C链特有的化学组成物质是核糖和尿嘧啶. (2)图三表示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其中①DNA的复制、③转录和⑤翻译三个过程能在人体正常细胞中进行,而④RNA的复制和②逆转录只能发生在少数RNA病毒中.

(3)图四中d过程对应于图三中转录③、翻译⑤过程,晶体蛋白经过蛋白酶处理后活化的毒性物质应是一种多肽分子.在获得晶体蛋白过程中用到的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酶,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 农杆菌转化法.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β﹣珠蛋白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以这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的子代DNA分子发生基因突变,而以另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为模板合成的DNA分子正常,该正常DNA分子进入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是,再由次级卵母细胞进入卵细胞的概率也为,所以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酶 原料 核糖和尿嘧啶

(2)中心法则 ③⑤①②④

(3)③⑤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农杆菌转化法 多肽

【点评】本题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过程图,考查DNA的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和基因工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并能对各过程进行比较,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33.现有两种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杆(D),抗锈病(T);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杆(d),易染锈病(t)(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Ⅰ、Ⅱ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1)要缩短育种年限,应选择的方法是 Ⅰ ;方法Ⅱ依据的原理是 基因重组 .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DT 和 ddTT . (3)(二)过程中,D与d的分离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时期;(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花药的离体培养 ;(四)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人工诱导 ,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秋水仙素 ,其发挥作用的时期是 有丝分裂前期 .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如果让F1按(五)、(六)过

程连续自交两代,则⑥中符合生产要求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③⑤植株杂交,再让所得到的后代自交,则后代基因型比例为 DDtt:Ddtt:ddtt=1:2:1 .

【考点】生物变异的应用.

【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育种. 【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方杂交→自交辐射诱变、激光诱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秋水仙素处理萌发法 →选优 变、化学药剂处理 倍 的种子或幼苗 原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染色体变异(染色理 少,再加倍,得到纯种) 体组成倍增加)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Ⅰ为单倍体育种,Ⅱ为杂交育种,据此答题. 【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知,方法Ⅰ为单倍体育种,其最大优点是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方法Ⅱ为杂交育种,其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图中①为配子,基因型为DdTt的F1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DT、Dt、dT、dt).因为①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形成DDTT,故①的基因型为DT;图中④是由配子②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配子②是dT,所以④的基因型为ddTT. (3)(二)过程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和d是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三)过程是获得单倍体幼苗,常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四)过程是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TT和ddTt,其中纯合体占.如果让F1经过一次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ddTT、ddTt,该表现型个体再自交一次,产生的后

代有()ddTT、()ddTt、()ddtt,即⑥中符合生产要求

的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5)如将方法Ⅰ中获得的③⑤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DDtt、ddtt,二者杂交,再让所得到

的后代(Ddtt)自交,则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DDtt:Ddtt:ddtt=1:2:1. 故答案为:

(1)Ⅰ基因重组 (2)DT ddTT

(3)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花药的离体培养 人工诱导 秋水仙素 有丝分裂前期 (4)

(5)DDtt:Ddtt:ddtt=1:2:1

【点评】本题考查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N 14 Na 23 Mg 24 S 32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大量排放含氮、磷的生活污水可使水体富营养化 B.“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描述金属间的置换反应 C.光化学烟雾的形成主要与硫氧化物的排放有关 D.硅是光伏太阳能电池的光电半导体材料

2.实验室中药品的保存有一定的要求。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液溴需用少量水液封

B.NaOH固体最好盛放在塑料瓶中 C.FeSO4溶液需加入少量硫酸和铁粉 D.浓硝酸用带橡胶塞的棕色细口瓶盛放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0.1mol FeCl3能形成的胶体粒子数为0.1NA B.常温下1L pH=12氨水中含有OH数目为0.01NA

-

C.0.1molO2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 D.12克碳单质中所含的共价键数为2NA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2的溶液中:Al、Na、CH3COO、SO3 B.无色溶液中:Cu、Ca、HSO3、NO3 C.新制氯水中:NH4、Fe、SO4、Cl D.磷酸溶液中:Ba,Mg、CO3、Br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酸性KIO3溶液中加入KI溶液:5I+IO3+3H2O=3I2+6OH B.FeS除去污水中的微量Hg:FeS+Hg=HgS+Fe C.NaHCO3溶液呈碱性:HCO3+H2O

3+

-2+

2+

2+

---2+

2+

2--+

3+

2--2+

2+

--3+

+

-2-

CO3十H3O

-+

2-+

D.AlC1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4NH3·H2O=AlO2+4NH4+2H2O

6.利用反应:B(OCH3)3+4NaH=NaBH4+3CH3ONa制备NaBH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BH4的电子式为

B.该反应在无水环境中进行

C.NaBH4是很好的还原剂,常用于有机合成 D.1molNaBH4与水充分反应可生成标况下44.8LH2 7.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8.短周期元素Q、W、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Q)>r(W)>r(Z)>r(Y) B.X、Q的氢化物化合的产物中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 C.Y氧化物的沸点比W氢化物的沸点高

-2-3+

2-

D.X、Z、W、Q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与强碱反应 9.下列有关概念和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和碱反应只能生成盐和水

1123B.147N+on→6C+1H,此过程为化学变化

C.金属主要发生吸氧腐蚀,其本质是被氧化 D.Na2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Na2O2是电解质

10.人工光合作用能够借助太阳能,用CO2和H2O制备CH4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是原电池

B.GaN催化剂表面发生氧化反应,溶液酸性增强 C.电子从GaN催化剂经导线转移到Cu催化剂 D.Cu催化剂表面的反应是CO2+8H+8e=CH4+2H2O 1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氢气时,加入少量NaNO2固体,不影响反应速率 B.锌片分别与等pH的醋酸、硫酸反应,平均反应速率相等 C.升高温度后,吸热反应的速率加快,放热反应的速率减慢 D.纳米铁粉在空气中自燃,是因为纳米铁粉的表面积大 12.下列对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处理,合理的是

A.日光灯管破碎,只需收集散落的汞即可 B.金属镁失火,应采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钡离子中毒,可以通过服用碳酸钠溶液解毒 D.烧碱溶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

13.1914年报道的第一种常温离子液体硝酸乙基铵,是通过HNO3与C2H5NH2反应制得,其

熔点为12℃。下列有关硝酸乙基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能导电 B.水溶液呈碱性 C.是共价化合物 D.能与NaOH反应产生NH3 14.已知反应:2NO2(红棕色)

N2O4(无色) △H<0。将一定量的NO2充人注射器中

+

-

并密封,改变活塞位置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气体颜色越

深,透光率越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达到平衡状态

B.b点与a点相比,c(NO2)、c(N2O4)均减小 C.d点:v(正)

D.若在c点将温度降低,其透光率将增大

15.常温下,用0.10mol·L NaOH溶液,分别滴定40.00mL浓度均为0.10mol·L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1

-1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H)-c(CN)=c(HCN)-c(CH3COO) B.醋酸的滴定终点是③

C.滴定CH3COOH过程中不可能出现:c(CH3COOH)> c(CH3COO)>c(H)>c(Na)>c(OH) D.滴定HCN过程中可以用酚酞试液指示终点 16.在2L密闭容器中加热0.1molN2O5,发生反应:N2O5(g)

N2O3(g)c(N2O)为

A.0.07 mol·L B.0.06 mol·L C.0.04 mol·L D.0.03 mol·L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17.(14分)二氧化硫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

-1

-1

-1

-1

-+

+

---

N2O3(g)+O2(g),

N2O(g)+O2(g)。达到平衡时,n(N2O3)为0.02mol,n(O2)为0.14mol,则

(1)二氧化硫及制品有____性,是造纸、印染常用的脱色剂。

(2)SO2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体现了____性,能____氧化酶的活性,可有效地减少去皮马铃薯和苹果的酶促褐变。

(3)在催化剂作用下,烟道气中的SO2与CO反应回收得到硫单质,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一种单色二氧化硫荧光的检测机理:SO2+hr1(紫外光)→SO2*,SO2*→SO2+hr2(荧光),通过检测二氧化硫发射的荧光强度,从而测量二氧化硫气体的浓度。SO2在该过程中的变化属于____变化,SO2*表示二氧化硫的____态。

(5)微量的二氧化硫可用如图所示的一种二氧化硫传感器检测。其原理是在0.42V下还原SO2生成S2O4。请写出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

2-

18.(12分)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3,含少量的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无水氯化

镁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700℃轻烧菱镁矿过程中,碳酸镁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 (2)提取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化学式为____。检验MgC12·6NH3已完全分解的方法为____。

(4)流程中采用煅烧MgCl2·6NH3而不是煅烧MgCl2·6H2O来获得MgCl2的原因是_________。

(5)MgCl2在氨水中能与H2O2反应生成漂白剂Mg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9.(12分)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某研究性小组研究了不同的制取乙烯的方法。

(1)乙烷催化脱氧制乙烯C2H6(g) 已知键能数值如下表:

C2H4(g)+H2(g)

①该反应的△H为____kJ/mol

②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0.02mol乙烷投入到容积为1.0L的恒容的密闭反应装置中。在催化剂作用下,C2H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则0~8s内C2H6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mol/(L·s),请计算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为_________。

③若采用恒温恒压装置,向平衡混合物中通人适量N2,C2H6的转化率将____(填“减小”、“增大”、“不变”)。 (2)氯乙烷制取乙烯C2H5Cl(g)

C2H4(s)+HCl(g) △H>0。

④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该反应活化能有关的图像正确的是____。

lgk??⑤如下图所示,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和温度T满足线性方程该反应的活化能Ea为____kJ moI。

-1

Ea?b19.15T,则

20.(14分)硫酸亚铁铵晶体是一种稳定的还原剂,其制备流程如下:

(1)硫酸浓度过大,反应过快同时会使FeSO4溶液中混有____(填离子符号)。

(2)铁粉中混有少量P、S等元素,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有刺激性气昧,实验中应采取的措施________。

(3)铁粉末完全反应,就得趁热过滤,下图中合适的过滤装置是____。

几种物质的溶解度(g/100gH2O)

(4)利用FeSO4与(NH4)2SO4制备(NH4)2Fe(SO4)2·6H2O的原理是____(用化学方程式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5)将(NH4)2SO4晶体加入到FeSO4滤液中,加热搅拌至全部溶解,再____至溶液表面有晶膜出现时,静置冷却结晶,抽滤,用少量____洗涤晶体2~3次,将晶体放在表面皿上晾干,最终得到的产品质量为19. 6g,本次实验产率为____(本次实验使用4.0g铁粉,剩余0.4g未反应)。

1-5:CDBCB 6-10:DBACA 11-15:DDABA 16:D 17.(14分)每空2分

(1)漂白性 (2)还原性 ,抑制 (3)SO2 +2CO (4)物理,激发 (5)2SO2 +2e= S2O4 18.(12分)每空2分

(1)MgCO3

MgO+CO2↑

2-

S +2CO2

(2)MgO+H2O+2NH4Cl=MgCl2+2NH3·H2O(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NH3 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不变(恒重法或检验氨气) (4)MgCl2能与水发生水解,煅烧MgCl2·6H2O最终得到的是MgO (5)MgCl2 + H2O2 +2 NH3·H2O = MgO2 +2NH4Cl +2H2O 19.(12分)每空2分

①124

②1.5×10 , 0.019(有无单位均给分) ③增大 ④C ⑤2.4×10

5 -3

20.(14分)每空2分

⑴Fe

⑵在通风橱里进行(合理答案即给分) ⑶B

⑷由于 (NH4)2Fe(SO4) 2·6H2O溶解度较小,发生

FeSO4 +(NH4)2SO4 +6H2O = (NH4)2Fe(SO4)2·6H2O,析出晶体。 ⑸蒸发浓缩,乙醇(合理答案即给分),77.8%

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始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三代政治势力的地理分布态势是东西对立,一方是以夏或周族为首,一方是以东夷及

其衍生的商族为首。春秋时期则演变为北方的齐、晋与南方的楚、吴争夺霸权。对这一变化解释合理的是

A.长江流域得到开发 B.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 C.黄河流域经济衰退 D.王室在微使分封制瓦解

2.钱穆认为,这种选拔方式骤看极合情理,然而切实施行中却存在毛病……读书求学,便

有诸多限制,读书机会很不易得。但对于一个读书家庭来说却是极为简单的。因此,当时一个读书家庭,很容易变成一个做官家庭,而同时便是有钱有势的家庭。“这种选拔方式”是指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3.朱熹曾借用佛教月印万川说来解释自己的观点:一个月亮高挂夜空,人间的江河湖泊中

却可以看到无数的月亮,无数的月亮终归于一个月亮。朱熹想要解释的观点是 A.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B.理先气后 C.三纲五常即是天理 D.格物致知 4.表l是不同时期府的南北地理分布情况统计表。出现表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历史时期中原王朝府的地理分布情况

A.政治中心南移 B.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 C.经济重心转移 D.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

5.汉代董仲舒将日食等自然界的灾异现象与君主的作为联系起来,君主也常以罪己方式来

应对灾异。到了清代,出现日食时则要求官员到礼部集合,长跪至日食结束,否则被皇帝训斥。这反映出

A.“天人感应”的意图被曲解 B.皇帝推卸政治责任 C.“敬天”传统受统治者重视 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6.“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

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民族赘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盟大

7.孙中山在分析太平天国何以失败时认为,“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

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

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提出要实行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新三民主义

8.1922午,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遭到全国上下齐声唾骂,指责陈炯

明“叛道”“悖主…犯上”。而胡适认为指责陈炯明的人“是旧道德的死尸的复活。”结果人们又众口一词地批评胡适“抑孙袒陈”。材料反映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孙中山得到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护 C.胡适反对革命主张改良 D.民众的思想并没有得到真正解放 9.图l反映了近代中国某重大事件。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崭新局面 B.动摇了列强统治中国的根基 C.揭开了内战战略反攻的序幕 D.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10.有学者指出,抗战时期华北日军进攻除根据其战略方针外,一般是在春冬两季和夏初

秋尾的时候,此时的华北河水消落,干涸结冰,植物末长茂,与此相反,夏秋两季是八路军作战的活跃期。材料反映

A.八路军没有与日军正面作战的能力 B.中共制定了正确的抗战路线 C.日军的时杌选择便于发挥武器优势 D.实力悬殊决定双方战术选择 11.据统计,中国政府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22位本科教育都是在国内的

一流大学完成的;21位元勋有留学经历,获得博上学位有l6位,在国外都有所成就。材料说明

A.爱国主义精神是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 B.民国高等教育水平巳达世界一流

C.近代教育为新中国科技发展奠定基础 D.“两弹一星”是留学教育的结果

12.1970年,中目与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占外贸总额的53%,而1965年只占39%,与共产党

国家的贸易额则从1965年的30%降至1970年帕20%。中国进口的工业品和技术的大部分、农产品的绝大部分均来自日本和西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对外开放政策实行 B.中苏关系不断恶化 C.外交新局面的开创 D.外交政策回归理性

13.表2为建国后我国前五个五年计划的增长率与波动系数的统计。据此可知浚时期我国

A.国民经济相对平稳发展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14.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记载这样一个故事:人最初是球形的,是两个人的合体,能瞻

前顾后,任意向前或向后奔跑。众神之王宙斯不能容忍,把人用霹雳劈成两半,让人以后只能用两条腿直着走路,这样人就没有原来那么强大,敬奉神的人数也加倍了。这个故事

A.认识到人的价值与作用 B.宣扬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

15.罗马法规定,女子出嫁时家长要给予嫁资,嫁资孳息,一般说来由丈夫享有。妻子在

离婚时享有绝对的嫁资返还请求权,但丈夫在返还时,也允许其留下一部分财产用以维持生活,同时,父亲征得女儿同意后也可行使嫁资返还请求权。材料反映罗马法 A.追求公平与正义 B.侧重保护男性权利 C.体现了男女平等 D.注重调节债务纠纷

16. 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托与靛青等只可供应

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

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 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17.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指出:“依据这部宪法,合众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联盟,而

且还是一个联邦,生活在联邦里的个人,出于某些目的,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公民;而出于其他目的,又是各州里的公民。”材料体现美国宪法的重要原则是 A.人民主权 B.分权制衡 C.天赋人权 D.自由平等

18.普鲁斯特认为,必须把《百科全书》编纂者们如狄德罗、伏尔泰等看成是一个独特的

群体。据统计,《百科全书》作者中,有4%是商人或制造业者,有贵族头衔的占同样比例,医生15%.政府官员12%,神职人员8%。这反映出

A.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启蒙运动得益于少数富贵精英的支持

C.理性主义已经成为当时社会主流认识 D.社会结构中资产阶级已占据主导地位

19.他曾设想了这样一个理想实验,站在一个很高的塔顶上,向与地面平行的方向抛射出

一块石子,那么……如果塔顶无限高,6子被抛射的速度愈快,它就射得愈远。当抛射速度达到一定的速度,石子就会像月球那样环绕地球运行。该实验得出的理论 A.改变了有关物体运动的观念 B.开创了观察和实验的研究方法 C.提供了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 D.揭示了时问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0.列宁在俄共(布)十一大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

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材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人们对二月革命的强烈不满 B.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批判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充分暴露 D.新经济政策遇到阻力和困难 21.图2是20世纪70年代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幅漫画。漫画表明

A.经济全球化进程由此搁浅 B.美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 C.美国依然主导着世界经济 D.世界经济开始制度化进程 22.1948年,大量“积极的”美国电影在大选的关键时刻诵人意大利,美国国务院鼓励派

拉蒙公司重新发行《妮诺基卡》以在大选中帮助赢得反共选票;相反,华盛顿要求《愤怒的葡萄》暂缓在法国上映,以防止法国共产党利用影片中不利的一面。材料说明美国电影

A.基本主宰战后欧洲电影市场 B.成为实施冷战的重要武器 C.进军欧洲主要基于政治口的 D.完全沦为政府的宣传工具

23. 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41%,60年代为51%;发展中国

家分别为4.7%和5.8%;苏联50年代为5.7%,60年代为5.1%。材料表明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 B.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 C.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效益差 D.世界局势相对稳定有利于经济发展 24. 约翰·凯奇认为一切组织好的音乐都是邪恶的,他用铁钉、玩具、玻璃等杂物,放在

钢琴中奏出各种怪声,称这才是“真正的音乐”;1952年,他在钢琴前静坐4分33秒,演奏一曲名为《4分33秒》的无声乐曲。下列作品与其音乐风格相同的是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I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25分)货币是历史的见证,是政治、经济及社会状况的集中反映。下面两幅图是民

国32年发行的纸币。

图3为晋察冀边区银行发行的抗日票。该银行为敌后唯一一家经当时国民政府批准设立的银行。其发行的货币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特敌后抗战的作用。

图4为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该银行1941年1月在南京成立,1945年8月消亡。该银行作为“国家银行”发行本位币,可与法币(官方统一货币)进行兑换,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曾大量流通。

(1)根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货币发行时中国面临的抗战形势及经挤发展的状况。(13分)

(2)根据图3、图4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两种货币发行的目的与作用角度比较两者的

不同之处。(12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通过解读材料推导结论星历史学习的一项重要能力。下列对四组材料的推论均有不当之处,请选择其中一组,结合所学史实说明结论的不当之处,并从解读材料方法的角度,简析“不当之处”产生的主要原因。 材料 结论 大国之同的战争不可避免。 1 “修昔底德陷阱”一直被西万认为置国际关系的“铁律”。它由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即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2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是中国“文革”的时慢,与此同时,美国发生了走规模的群众运动先从学生运动开始,詹采变成全民运动,搞得轰轰烈烈。美国的群众运动有一个大的背景,冷战延续到那十时侯,大家有些厌倦。如果不认同冷战中一切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那么打越南是没有道理的。这场运动与以前不同,与经济诉求没有关系。 3 但丁反对中世纪的“教会至上论”,他在《神曲)里写道:“宝剑和十字架都拿在一个人的手里……今日罗马教会,把两种权力都抱在一起,跌入泥塘里去了,她自己和地所抱着的都弄污秽了!” 中国的“文革”跟美国的群众运动是一致的。 但丁是近代早期反对宗教的人文主义者 4 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楗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站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 27.(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义和团运动扑朔迷离,难吼洞察真相。 材料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二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

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虚厦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体工人,每月可荻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9分)

1.A 2.B 3.A 4.C 5.D 6.C 7.B 8. D 9.A 10.D 11.C

12.B 13.D 14.A 15.A 16.B 17.A 18.B 19.C 20.D 21.C 22.B 23.D 24.C 25.(1)抗战形势:抗战处于战略相持阶段,国共抗战进入艰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赢得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持;中国军队开辟国外战场,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巨大贡献等。(6分。回答其中三点即可,其它答法,如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经济发展状况:国民政府以抗战为借口,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面临日军野蛮掠夺和国民政府的压制,遭受沉重打击;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中共领导下,克服困难,新民主主义经济获得较好发展等。(7分。回答其中两点得5分,三点得7分。其它答法,如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①发行目的:图3抗日根据地发行货币的目的是稳定物价,发展经济,支持抗日。图4日本控制的汪伪政权发行货币的目的是经济侵略,掠夺中国资源。(6分) ②作用:图3起到了稳定边区物价和支持敌后抗战的作用,为根据地建设和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图4起到了经济侵略,扰乱金融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的作用,同时严重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6分) 26.(12分)示例:

组不当之处(4历史事实(4分) 政治民主化(联合国)、经济全球化、否定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1 已成为时代主流及制约战争的因素大大增强。 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大国之间的核均势等因素使得当今世界更加包容,多元价值观念并存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发展存在互补性和依赖性,美、俄、欧盟、日本、中国等多个力量中心的存在也对争霸战争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把中国的“文2 革”与美国的群众运动等同看待是错误美国的群众运动是反战和平运动,中国的“文革”是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只看到问题的表面现象,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 对材料的理解绝对化、教条化。 原因分析(4分) 别 分) 的。 把材料中的“教会”但丁是文艺复兴的代表,文艺复兴反对基督教会禁欲主义、神权至上的主张,主张改造基督教会,追求人性解放,并不是反对宗教。 等同于“宗教”,概念不清;没有把但丁及其作品放在特定的文明、文化背景中解读。(回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两位教授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义和团运动扑所迷离,难4 以洞察真相。”这个说法欠妥。 所持的史观不同。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它是反抗侵略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袁伟时教授从现代化史观出发,认为它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随着大量史料的出现,人们是能够洞悉历史事件的真相。 27. 参考答案: (1)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奠定了资产阶级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运动;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福利制度的建立。(6分)

(2)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了系统的福利制度体系。(5分) 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社会立法强制性推动。(4分)

解读材料时忽视了历史理解会因立场、角度不同而不同。 但丁“反对宗3 教”这个论断不合理。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现已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1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约为15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古代主要通过“圭表测影”确定节气,西安正午日影长度最接近且较长的两个节气是 A、惊蛰和清明 B、芒种与小暑 C、白露与寒露 D、大雪与小寒 2.处暑,“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此后,我国华北地区 A、正午最太阳高度渐小,白昼时间渐短 B、雨水增多,太阳辐射强度渐弱 C、正午最太阳高度渐小,日地距离渐远 D、白昼时间渐短,地球自转变慢

3.某地关于小麦种植的谚语“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半山,寒露种平川”,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图2为12月8日5时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据图可知,该日下列地区最可能有雨雪天气的是 A、甘肃南部 B、山东半岛 C、山西中部 D、xx南部

5.当日华北平原雾霾现象严重,据图判断其未来几日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A、天气转暖,雾霾消散 B、天气转冷,雾霾消散 C、出现阴雨天气,雾霾加重 D、天气状况维持现状

图3所示地区位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于饱和会产生浓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图中甲、乙两路段多发浓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与甲路段相比,乙路段

A、地处居民点热力环流下沉区,浓雾较小 B、距离居民区较远,气温较低,浓厚更多 C、地势较低平且水汽较多,浓厚更多 D、海拔较低,对流较弱,浓雾较少

7.随着人口增加,丙村要沿着山前公路扩建居民点,有沿丙村东北方向和南偏西方向两种方案,比较适合的方案及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丙村东北方向,交通通达度及降水量 B、丙村南偏西方向,可建设用地及地质灾害 C、丙村东北方向,劳动力及水源 D、丙村南偏西方向,气温及降水量

中国国家天文台和智利北方天主教大学将在图4中④地合作建设天文观测基地。基础海拔约2900米,距离该大学所在的城市约100千米,该基础将成为我国第二个海外天文观测基地。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①地、②地、③地、④地与甲、乙、丙、丁气候资料相匹配的一组是 A、①-甲; ②-丙; ③-乙; ④-丁 B、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C、①-乙; ②-甲; ③-丁; ④-丙 D、①-丙; ②-乙; ③-丁; ④-甲

9.推测中国选择在④地建设天文观测基地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A、该地气候干燥,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夜数多 B、人类活动影响少,大气透明度高,夜晚光暗 C、西部沿海受大气环流及近岸寒流影响,云雾较小 D、该地和中国处于不同半球,观测的时空互补性好

金沙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干流全长约有2300千米。河谷内荒山荒地多,红土裸露,降水年际变化不大,但年内分配极不均匀,生态问题突出。图5为金沙江流域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图中金沙江

A、河谷中土层浓厚、土壤肥沃 B、受地形影响,流域范围狭窄 C、流域内适宜大规模种植水稻 D、干流所建水库的功能是灌溉

11.金沙江河谷主要的生态问题可能给下游水库带来的影响是 A、水库的发电量上升 B、降低了水库的防洪能力 C、减轻水库管理的难度 D、有利于水库蓄清排浊

12.关于金沙江河谷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对策,说法正确的是 A、加大水能资源的开发力度 B、提升河流通航能力 C、加强道路和公共设施建设 D、因地制宜恢复植被

河流像蛇一样弯弯曲曲地流淌,是一种河流造就的地貌景观,被称为曲流地貌或蛇曲地貌。自由蛇曲也被称作迂回蛇曲,主要形成于宽广、开阔的地区(如图6中甲所示)。有些蛇曲沿崇山峻岭穿行流淌。通常情况下,乙是由甲演变而成的。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关于图中甲蛇曲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侧蚀作用较弱 B、水流迂回是受河谷的限制 C、河流下蚀作用较弱 D、地壳以上升运动为主

14.由甲蛇曲向乙蛇曲演化的地质过程是 A、地壳缓慢抬升,伴随河流持续下蚀 B、地壳缓慢抬升,水流加快,侧蚀加剧 C、地壳缓慢下沉,落差增大,下蚀增强 D、地壳缓慢下沉,河流沿岸不断接受堆积 15.在甲图区域中较难开展的娱乐活动是 A、观鸟 B、垂钓 C、泛舟 D、漂流

生长期指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时段。图7是丹江口水库附近区域示意图,表1表示图7中①②③三地植被的生长期差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6.与②地相比,①③两地生长期均较短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植被状况 土壤肥力 B、纬度位置 光照条件 C、水库调节 海拔高度 D、季风影响 坡度陡缓 17.丹江口水库的修建对当地农业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A、冬季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改善 B、夏季降水增多,耕地规模扩大 C、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整 D、大风天气增多,低温冻害频发

解放初期我国实行鼓励生育政策;1982年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013年11月实施单独二孩政策;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图8为“我国1949-2014年出生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有不少学者曾预言2013年以后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但并未出现,原因可能是 ①育龄妇女教育程度提高 ②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 ③育龄妇女人数少 ④抚养成本太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专家预计,爽约的第四次婴儿潮将有可能推迟至xx-2020年之间,理由不包括 A、全面实施二孩政策 B、育龄妇女人数多 C、医疗卫生条件改善 D、生活水平提高

20.若第四次婴儿潮在xx-2020年之间如期而至,其后几年内就业人数增加的职业是 A、中学老师 B、建筑设计师 C、外科医生 D、家政护理人员

图9为“我国2001年-2012年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2001-2012年间,我国水稻

A、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 B、总产量持续增加

C、单产量明显增加 D、总产量与种植面积变化一致

22.2001-2012年间,水稻产量重心由(30.2°N,114.4°E)移至(31.5°N,114.8°E),其主要原因是 A、市场的变化 B、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C、劳动力迁移 D、东北机械化水平提高

第Ⅱ卷 综合题(3大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7分)

图示地区地处中亚腹地,是古丝绸之路要道,以中亚1%土地面积,养活了22%的人口,图10中部地区养蚕业、植棉业、葡萄种植业十分发达,其中乌兹别克斯坦的养蚕业具有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国际丝绸产品需求旺盛,乌政府将丝绸业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并在费尔干纳等市大力发展。

(1)指出该图中部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2)简述图中山地对该图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影响。(8分) (3)说明乌兹别克斯坦在费尔干纳大力发展丝绸业的主要原因。(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1月3日20时43分,我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长征五号”火箭又称“大火箭”,其直径5米,长度接近57米,竖起有20层楼高,而传统火箭受陆路运输、技术等条件的限制,直径限制在3.5米以内。

“大火箭”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共采用247项核心关键新技术,新技术比例几乎达到100%。其使用零部件多达十几万个,设计量是以往火箭的3.5倍以上。“大火箭”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进行研发、生产。

8月26日,两艘远望号专用火箭运输船从天津港起航,将装有长五火箭产口、运输保障和测量设备的40件超大集装箱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

(1)分析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落户天津的原因。(4分)

(2)分析“大火箭”的运输采用活动的原因,并从自然地理角度说出此次运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6分)

(3)简述与太原发射基地相比,海南文昌成为“大火箭”发射基地的优势。(6分) (4)简述海南文昌发射基地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4分)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9分)

xx滨湖新区南依xx,是xx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10年,随着大量人口、产业部门、学校及省委政府机关部门迁入,滨湖新区已由原来的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前沿阵地,标志着xx从“环城时代”走进“滨湖时代”。

2011年8月22日,xx省政府宣布撤销地级xx市,原xx市管辖地区分别划至xx、xx、xx三市,即“xx三分”。此前,xx、xx与xx之间相隔一个较落后的xx市,而与南京在地缘上较为亲近。“xx三分”为xx市向“临江”时代挺进,以及“xx都市圈”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图12为“xx市滨湖新区示意图”和“xx省部分城市行政区划调整示意图”。

xx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导致水质较差。xx市将投资1000亿,用于改善xx水质。

(1)近年来,xx滨湖新区房价上涨较快,试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分析xx当前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指出滨湖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7分)

(3)从区域联系的角度分析“xx三分”对xx发展的有利影响。(6分)

xx市xx—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4分

1.D【解析】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日影最长。相邻节气约相差15天,大雪与小雪两节气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纬度基本相同,此时北半球日影较长且长度接近。 2.A【解析】处暑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渐小且白昼渐短。地球公转速度加快,日地距离渐近。相邻节气约相差15天,处暑大致时间是8月20以后,华北雨季即将结束。

3.C【解析】同一地点不同节气农事活动的海拔高度存在差异,体现垂直方向气温的差异使农事活动具有垂直地带性特征。

4.C【解析】受冷锋影响,会出现阴天、刮风、下雨、降温等天气。结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可知,山西中部地处冷锋锋后。

5.B【解析】华北地区即将冷锋过境,将会出现降温,大风等天气,雾霾将消散。 6.C【解析】结合文字材料和图形信息,乙和甲相比,乙地地势更低平,冷空气更易滞留。而且乙路段距离河流更近,水汽充足,浓雾更多。

7.B【解析】丙村东北方向,靠近陡崖,地质灾害隐患大。丙村南偏西方向,地形平坦开阔,可建设用地较多且远离陡崖,地质灾害少。

8.A【解析】①地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低纬气温高,对应甲图;②地海拔高且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③地地处南美洲东南沿海,受沿岸暖流的影响以及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要比②地多,因此②地对应丙图,③地对应乙图。 ④地地处南美洲西海岸,受寒流降温减湿以及沙漠气候的影响,降水最少且气温较低,④地对应丁图。 9.C 【解析】结合题干和图示信息,④地海拔高空气稀薄、水汽少晴夜数多;空气干燥能见度高,距城市较远,夜间受城市的灯光影响小;与中国本土相比,地处南半球、西半球互补性好。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影响,多平流雾。

10.B【解析】金沙江河谷内荒山荒地多,且受山地地形的限制,流域范围狭窄。山地地形不宜发展水稻种植业。水库的主要功能是发电和防洪。

11.B【解析】 金沙江河谷内荒山荒地多,红土裸露,降水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使河水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于库底,水库的有效库容减小,蓄水防洪能力降低。

12.D【解析】金沙江河谷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13.C【解析】结合材料:甲蛇曲主要形成宽广开阔、相对落差小的地区且存在凹岸侵蚀凸

岸堆积的现象,此时下蚀减弱而侧蚀加强。

14.A【解析】依据图文材料,由于岩石硬度较大,其上很难出现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蛇曲最初形成于质地松散的平原或宽谷中,出现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后形成自由蛇曲(如题中甲图),后地壳缓慢抬升,河流下切,河流的流动受两岸岩石的限制,河流就保留着原有的蛇曲形态,一直下切,直到深深切到岩石中,看上去好像嵌入岩石中一样形成嵌入式蛇曲(如题中乙图)。

15.D 【解析】 甲蛇曲一般分布在平原或宽谷中,落差小且水流速慢,而漂流活动需要在地势起伏较大,有一定落差且水流速度较快的地点进行。

16 C【解析】 植物的生长以及生长期的长短与气温的高低有关。③地相对②地,海拔高气温低,生长期短;①地相对②地海拔低,理论上气温高,但水库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的作用,使局部地区气温不至于过高也不至于过低,起到改善热量的作用,①地植被生长期间受水库的调节作用,生长期较短。

17. C【解析】 由材料可看出湖泊附近地区受水库影响,生长期较短,热量条件没有改善。水库的修建会淹没部分耕地,耕地面积减少,农业结构调。受水库的影响,附近地区气温变化和缓,低温冻害可能减少。因此答案选C。

18.D【解析】第四次婴儿潮的推迟是因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实施以及人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导致生育观念发生了改变和现在社会抚养成本的增加。 19.C【解析】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会降低死亡率,不影响出生率。

20.D【解析】第四次婴儿潮后的几年,社会对家政服务、幼儿教师等相关岗位需求人数会增加。

21.C【解析】读图可知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2003年前下降,2003年后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是波动增长的。但在2006至2007年种植面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水稻总产量在上升,说明水稻单产总体上在增加。

22. B【解析】水稻发展的产业政策的调整会导致水稻生产重心的转移,市场变化影响水稻种植的规模。

二、综合题(3大题,共56分) 23. (17分)

(1)盆地(1分)从(向心状)水系判断,该地形区北、西、南三面高(1分);再由中部(800米)等高线(稀疏)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1分)。

(2)中部(盆地)四周多高山,阻挡北方的寒冷空气,冬半年温暖;(2分)冬春西风受山地抬升,降水较多;(2分)夏季高山冰雪融水,提供水源;(2分)盆地边缘多山前冲积扇(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农耕;(2分)答山地阻挡风沙可酌情给1分 (3)图示地区养蚕业发达,丝绸业原料丰富;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增加纺织品对外出口;提高原材附加值,提高经济收入;可扩大就业。(共6分)

24.(20分)

(1)地处环渤海,靠近首都,地理位置优越;陆路交通发达,沿海地区,海运便利;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社会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高;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创新环境较好等。(4分)

(2)原因:“大火箭”体积大、重量大,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不能满足其运输要求;而海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7q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