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更新时间:2024-02-12 23:33: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篇一: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围绕小学英语教学如何增效提质,如何构建情智课堂,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情智课堂教学模式:输入——架桥——输出,也就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三大板块。
一、语言输入
语言输入就是指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它是语言输出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大量的语言输入,无从谈什么语言输出。语言的输入涵盖了语音、词汇、短语、句型和基本语法以及话题和功能。语言输入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中大概需要15—20分钟。语言输入首先要做的是输入内容的呈现(The language content presentation)。呈现的常见方法有:直接式呈现、提问式呈现、图片呈现、媒体呈现、故事式呈现,以旧带新式呈现。
二、架桥
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一般都是语音输入以后直接进入语言输出。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言输入完成以后,最好要有一个缓冲阶段或者说介乎在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的通道,这就是“架桥”,通过桥由语言输入稳步走进语言输出。在40分钟的课里,架桥一般只需要3—5分钟。常见的架桥方法有:
⑴机械性操练。这是一种与课文内容相接近,但略有一点创新的操练。
⑵拓展式师生问答。以课文为基础,通过师生问答适当拓展相关语言知识。如湘鲁版四年级教材“Do you like apples?”
T:Do you like apples?
SA:Yes,I do。
分钟的课里占15—20分钟。语言输出常见的方法有:
⑴猜一猜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积极运用相关短语及句型来猜有关的人或事,如颜色、职业、喜欢的食物、会干什么等。
⑵手偶表演
学生手拿道具(人物、动物等),根据所给情景,凭借已学知识,运用口技大胆进行对话表演。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表演艺术,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如湘少版三年级教材下册Unit l How are you?
Bird:How are you?
Monkey:Fine。How about you?
Bird:I am OK。Thank you。
⑶情景对话
学生根据所给情景进行对话。这是最常见最典型的语言输出形式。
⑷小品表演
学生根据课文知识要点,自行构思出一种表演项目来实现知识的运用。如双簧、相声、丑角表演等。
⑸短剧表演
根据所给情景和所提供的语言支持,学生合作排演或即兴表演集知识和剧情于一体的节目。这既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创新,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⑹采访
扮演记者或节目主持人就某事采访某人。
⑺新闻导播
根据所采访的内容将其在电视节目中进行导播,这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运用平台,又培养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人生的成就感。以湘鲁班四年上册Unit 3 I can run fast 为例。
Evening News
I am Zhang Dandan,This is Liu Xiang。He is from Shanghai。He is 24 this year。He is very tall and strong。He has bigeyes and long legs。He is friendly。He is a great runner。He can run veryfast。
⑻直面明星
青少年学生一向乐意成为某位明星的“粉丝”,让他们与明星在一起,他们激情高涨,问这问那,我们不妨可以设计一个直面模拟明星的环节来推动语言的运用。
除以上形式外,还有广告、故事接龙、击鼓传花、队列训练、演讲、模特秀、导购小姐、走进动物王国以及天气预报等
篇二: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
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形式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来解难释疑尝试活动。本文将从“让孩子多“疑”,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合理适时地引导,提高探究的效果”“ 探以致用,体验探究成果的价值”等三方面来浅谈如何解决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激发引导 体验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课程“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式参与、虚假性探究、忽视活动主体的主动性现象仍然时有发生。那么,要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探究性教学呢?
一、理论追寻——走近探究式教学
(一)什么是探究式教学
所谓探究性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二)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由教师创造一种智力活动和社会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活动的学科内容要素和相关的认知策略。
二、深入剖析——小学数学探究式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探究拘于形式,影响效果
案例:片段一
观察主题图:面包房一共做了54个面包,一班小朋友买了8个面包,另一班小朋友买了22个面包。
师: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有选择的板书:还剩多少个面包?
观察了解信息。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组交流讨论
??
师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方法一、54-8=46(个)46-22=24(个)
方法二、8+22=30(个)54-30=24(个)
师:这两种方法有何异同?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交流的时候,有的学生一直说,有的学生没说)
小组交流汇报:
生1:它们的答案都一样。
生2:两种方法都是求:还剩多少个面包?
生3:算式不一样,先解决的问题不同。
??
上例中,看似人人都在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都在对每个环节进行探究,然而这种探究活动却不是学生渴求的,是在教师的指令下进行的。在没有把学生真正吸引到这个情境中来,引不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思考。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老师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而是形式的让学生合作交流,场面热闹,效果不佳。在整个探究过程中不需要学生太多的思考与创新,失去了探究学习内在的价值。
2.探究随意性大,浪费时间。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不择时机、不择问题地要求学生探究,不但得不到效果,而且降低了课堂效率。以下的一个片段,大家一起来探讨。
案例:
出示主题图
问题:
(1)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2)知道了什么?与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它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师:像5.98、2.03、0.65、4.82、2.8、6.7???这样的数你能给它取个名字吗?碰到困难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求助。
师提示:看,这些数中间都有个点。
生1:点数。
生2:小数。
生3:小蝌蚪。
??
事实上,像这样的情形在教学中经常出现。其实,小数的名称是人为规定的,无须兜个大圈子让学生去探究,直接告诉学生就可以了。上面的案例中,教师花费了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 “探究”小数的名称,还提示学生观察这些数中都有个点,搞得学生找不到方向,摸不着边际。难道这样就是探究学习?在这一个简单的环节,随意地探究,任意浪费时间,这将导致本课的重点“小数的含义”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深入理解,必然导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三、实践探索——追求探究式教学高效性的新策略
(一)让孩子多“疑”,激发探究的积极性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刨根问底,乐于助人。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他们的这些特点,可以适当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如障碍性问题,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寻求帮助,英雄主义油然而生等,激发他们探究求知的积极性。
例如:教学《年、日、日》时,提出这样问题:“小明今年12岁了,却只过了3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这样的问题就使学生产了疑惑:12岁应该过12个生日,为什么只过了3个生日呢?学生自然就想办法探究这是为什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以“自身需求”的角度出发去探究。这时教师让学生取出准备好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就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适时地引导,提高探究的效果。
探究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盲目地进行无目的探究,这少不了教师的组织和引导。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果缺乏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探究问题空间。
探究教学的研究表明,探究是人类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过程都必然是探究性的,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选题或学习的材料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学习的数学内容,且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新颖性,就是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否则就没有探究的价值。
案例《圆的认识》
出示分别用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做轮胎的汽车。
师:我要去旅游,你觉得我该选择哪一辆车出行,为什么?
生:选圆形做轮胎的汽车,三角形、正方形做轮胎的汽车,开起来可能会一颠一颠,很不舒服。
师:利用你手中的模型车开一开是不是这样?
师:为什么圆形轮胎不会一颠一颠呢?请利用你手中的模型车在直线上开一开,可
以比一比,也可以画一画。
。。。。。。
教师通过让学生演示、比较三种不同形状的汽车轮胎,来猜测哪种轮胎更为合理,继而抛出:为什么圆形轮胎不会一颠一颠呢?学生通过演示、观察、比较、猜测、验证、归纳等方法,从中发现一种重要的规律和思想。这个探究问题既符合学情目标又具有现实意义。学生对于圆心、半径、直径三者之间的关系的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就可以摘到,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这就把问题落在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2.要有充分的独立探究时间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外界的刺激。学生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的知识信息进行加工、理解,由此建构新知识的意义。教师无法取代学生的思考,更代替不了学生的思维。独立探究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数学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能力。 如在《圆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只能通过不断的模拟车子开动的情景,然后认真观察,反复 地比较、猜测、采集信息,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才能得出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即半径)距离相等,所以车子开时颠簸。而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做保障。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减少“自我表演”,把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
3.探究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即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因为儿童之间都存在着个性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儿童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的课堂一直是“一言堂”“满堂灌”还有什么探究可言。而合作学习就可以完善儿童之间的个性差异,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和审美过程,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实现信息和资源的整合,更可以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学会尊重他人。我们可以同桌合作,一个是操作者,一个是检查者,两种角色轮流担任。也可以小组合作(4~6人),设立小组长,由其分配各自的任务,有序的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目的。但合作学习最终要向全班交流,这样才能达到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因此,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即使收集资料并适时与组员交流。应起到已下作用:(1)规范行为。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和别学生或小组不能认真参与交流,要及时加以引导,提出明确要求小组探究顺利开展,而不流于形式。(2)发现火花。探究、
交流的过程是学生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解法,也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老师要努力去感受和寻找,并展示其方法。(3)排除障碍。在探究中,时常会出现因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情况,这时教师要及时点拨,使其顺利进行。(2)引导深化。小组的探究和交流容易出现浅层次、表面化。比如,教师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寻找多种解法,学生往往满足于解法的数量,而忽略解法的类型和特性。教师可以适时优化。
案例:《圆的认识》
a安车轴(认识圆心)
师:车轴安装的地方我们把它看做一个点,那么车轴因该装在哪里,为什么?小组交流。
反馈:小组1:装在圆的中心。
小组2:可以把圆片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
小组3:利用圆规,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
师小结,屏幕显示:圆心o
b学生合作装钢丝(认识半径)
师:你是怎样安装这些钢丝的,它们都是怎样的线段?
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引出半径)。
师:这样的线段你能画几条?哪个组还有其它的发现?
生: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屏幕显示:半经r。 学生判断
师:你现在明白车轴为什么装在圆的中心了吗?(回应了引入的问题)
C认识直径
用学生剪出来的圆进行对折,让学生观察折痕有什么特点?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你能否发现直径有什么特征吗?为什么?
汇报:同一圆里,直径有无数条,长度都相等。
通过“安车轴、装钢丝”等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变被动地“学数学”为主动 “做数学”。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中,学生掌握了数学的一些思想方法,理解了圆的基础知识,训练了一些基本技能。尤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体验了数学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4.探究要明理强化实践 教师要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合作探究情况,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掌握什么方法,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
学生的实践探究是巩固和扩大知识,同时也是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的过程,
篇三: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一、研究背景现状分析:
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的两大主体,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形势下,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教师已有教学理论的不足,以往的教学研究过多地关注多变的教学方法,缺乏对语文课堂教学作为一项整体的、动态过程的研究。课堂教学改革在心课程推进中的重要地位,为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性提供了理由。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其目的是改进课堂教学,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探究便于教师掌握和操作的教学模式,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益和质量。
三、研究内容:
1、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如果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改变,课程改革就无实质性的变化。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倡导"以学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因此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事在必行。
2、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课堂教学模式是联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教学模式的选择与确定
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不仅从目标的实现、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差异来确定教学模式的取舍。而一旦确定了何种教学模式,就必然关系到教与学的优劣成败。在教学模式的应用上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同化与异化。通过同化和内化吸收新信息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适合具体学科的教学模式。教学工作是多种教学模式的集合。从教师自身来讲,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模式,以完成教学所赋予的任务。一般得心应手地运用几个不同的教学模式,这是完成教学任务不可缺少的。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利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等查阅文献。
二、行动研究法
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研究,调查访谈,教学日记随笔等。
五、课题研究读书计划和具体安排:
研究时间:2010年3月——2011年3月
1、2010年3月起读书,并开始写读书笔记,读书书目参考: 郭景扬.练丽娟.陈振国.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学林出版社。 冯新瑞.杨莉娟.聚焦小学课堂反思与评价.北京师范大学。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福建教育出版。
探究型课程教师实用手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优质提问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2010年6月在课题研究阶段撰写教学案例。
3、2010年7-8月利用暑假期间继续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随时做好
读书笔记及时上传。
4、2010年9月搜集整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并完成读书笔记。 5、2011年1月写教学个案分析及相关论文。
6、2011年3月提出结题申请并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正在阅读:
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究02-12
电泳漆涂装的工艺管控11-06
第三采油厂安全知识竞赛复习题03-11
行政法学作业一11-28
云南丽江玉湖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浅析09-24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指导书MATLAB版1110-03
- 关于实施新冠肺炎疫情精准防控的指导意见
- 学生党员在疫情期间做出的思想汇报
- 《深度工作》读书感悟
- 抗"疫"期间思想汇报5篇
- 学校承诺书|面对疫情,我们承诺
- 公司战“疫”感悟_我想和你们在一起
- 国培送教下乡培训感悟总结
- 只盼“樱花”早盛开,烂漫如当年
- 疫情防控工作感悟
- 关于疫情的几点思考及感悟
- 读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有感
- 党小组长培训资料汇
- 2019年度副镇长述职述德述廉报告
- 疫情期间教师直播感悟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心得体会4篇
- 在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大会上的讲话
- 《老师请回答》观后感
- 2020年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考核办法
- 在疫情防控暨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企业疫期复工管理方式与措施
- 教学模式
- 探究
- 课堂
-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