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02 13: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竞赛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34、教师专业化发展包括学科专业知识、( 教育能力 )、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35、新课程的理念认为( 学生 )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36、(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教材教法】

39、在课堂教学中要精讲多练,(精讲)是基石,(多练)是保证。要注意目标(准)、内容(精)、形式(活)、层次(清)。

40、精讲的目的是(讲清重点)、(化解难点)、(点拨疑点)。

42、根据学生学习活动的一般过程,教学流程先后顺序一般为(导入新课)、(新课研习)、(课堂小结)、(巩固训练)等。

43、课前准备有效包括(有效地使用教材)、(有效地了解学生)、(有效地准备素材)。

44、教学收尾要有法,主要方法有(梳理脉络法)、(各抒已见法)、(启迪探索法)、(作品展评法)。

45、(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内容。

46、导课要注意(衔接性、启迪性、含蓄性、生动性、创新性)。

47、教与学是(民主、合作、互动)的关系。能否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否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是衡量说课的(主要标准)。

52、教学情境,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为依据,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 教学内容)相适应的,以形象为主题,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

54、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 学习重点)。

55、探索式教法就是指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

【基本功训练】 二、判断题【信息素养】 【纲要解读】

18、教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展开,关键又在于突破难点。( √ ) 【教材教法】

32、领导可以通过教师说课检查其备课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促进其修改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

33、教师说课只需说清教材分析和教法设计。(×)

34、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或视角,审视自己教学实践的过程。(√ ) 35、学习者学习热情和兴趣不会制约着学习活动的开展和学习效果的高低。(×) 36、说课就是备课,教师可以照教案去说。(×)

37、说课就是要说明自己对这一课如何教,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 38、合作学习要与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 √ )

40、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 (×) 42、有效教学等于高效教学。(×)

43、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44、教学评价是检查教学目标和课堂学习达成度的重要手段。(√) 45、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47、听评课既是教研活动,又是科研活动。( √ )

48、教学预设应粗线条勾勒,如果精心预设就与新课程理念 “ 动态生成 ” 相悖,不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 )

49、课堂教学是一种客观的实践活动,所以听课活动中没有主观因素存在。( × ) 50、说课与上课面对的对象相同,都是学生。( × )

51、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 √ )

52、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平台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 √ ) 【基本功训练】 三、选择题 【纲要解读】

11、通过赏析、讨论,动手操作,了解掌握……;通过制作……,体会……作用;通过对……的建构,体会……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步骤的重要性。这些是对下列哪项的描述( C)

A、教学目标 B、知识与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4、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 A )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师生互动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A、教学内容 B、教学方法 C、教学模式 D、教学过程 【教材教法】

19、(B)的理论因素很浓,能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是理论性的分析。 A、备课 B、说课 C、上课 D、评课

20、(B)重点在实施教学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反馈教学信息,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而(C)要求必须有效地向学生传达知识。

A、备课 B、说课 C、讲课 D、评课 21、教学目标有效依据( BD)

A、自主选择 B、三维目标 C、教材 D、指导纲要 22、不是形成学习难点的一项是(D)

A、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知识基础很薄弱 B、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 C、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 D、有共性有重要价值的知识. 23、说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B、重点内容应明确具体,说理透彻。 C、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D、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24、(B)是教师课堂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实施教学过程的基本构想。 A、教学方法 B、教学思路 C、教学流程 D、教学反思

28、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 D )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A、教学管理 B、教学行为 C、教学科研 D、教学设计

33、在直接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集体性的练习的教学活动属于( B )教学流程。

A、讲解 B、有组织的练习 C、有指导的练习 D、独立练习 35、教学评价可分为 ( A ) 三类。

A、教师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B、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社会评价 C、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 D、家长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 36、自我调节学习的内在过程可以被简化成 ( D )四个环节。 A、自我设计、自我监督、自我调控和自我评价 B、自我评价、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反思 C、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

D、自我计划、自我监察、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 37、听课的基本特点包括哪些?( D )

①目的性 ②主观性 ③选择性 ④指导性 ⑤理论性 ⑥情境性 A、 ①②④ B、 ③④⑤⑥ C、 ① 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

38、课堂教学是一种双向交流或多向交流,要突出学生的(A )作用和教师的(C )作用。

A、主体 B、主要 C、主导 D、次要

39、创设( D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学会学习的有益尝试。 A、活动情境 B、表演情境 C、操作情境 D、问题情境 E、故事情境 40、( A )的培养和激发是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A、学习动机 B、行为习惯 C、学科知识 D、解决问题能力 41、( B )是学习的动力,是开发智力的钥匙。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行为习惯 D、学科知识 42、( C )是创设教学情境的本质属性。 A、生活性 B、形象性 C、学科性 D、问题性 【基本功训练】

四、多项选择题(19道) 【信息素养】

1、上好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A B C D E )

A理想的课堂 B建构的课堂 C自主的课堂 D向上的课堂、 E生活的课堂 2、好课中的师德从哪几个方面体现 ( A B C )

A教师的爱与责任 B互相尊重 C平等对待学生 D耐心指导个别学生 3、判断课堂有效性的基本准则是( BCD )

A、学生的组织能力是否得到提高。B、学生思维是否最大限度得到活动。

C、教师的讲解是否遵从学生的认识规律。D、教师是否深入把握了所教授知识的内容的本质。

4、从整体上教学设计可以概括为以下哪些层次?(ABD) A、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B、以课堂为中心的设计。 C、以课件为中心的设计。D、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 5、课前准备的有效性包括有:( BCD )

A、有效地进行评价。B、有效地使用教材。C、有效地了解学生。D、有效地准备素材。 6、(A)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A、评价 B、实践 C、操作 D、检测 【纲要解读】

7、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为突出的(BD ),旨在使学生掌握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 A、实用性 B、操作性 C、逻辑性 D、工具性

8、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应实现的转变有( ABCD ) A、由教师如何“讲”向学生如何“学”转变 B、由“教书”向“育人”转变 C、由统一性向差异性转变 D、 由讲授者向促进者转变 9、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 BC )

A、是教科书的执行者 B、教学方案的开放者 C、教育研究者 D、 独奏者 【教材教法】

10、在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ABC ) A、演示教学法B、竞赛教学法C、自主学习教学法D、互助教学法

11、在针对趣味性的教学建议中,应注意学生的(BC),让“趣味”作为领路人。 A、心理 B、年龄特征 C、认识规律 D、创造性 12、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着眼点有( ABCDE )

A、教材内容生活化 B、教材内容问题化 C、教材内容活动化 D、教材内容系统化 E、 教材内容最优化 13、关于听课的表述,正确的是( ABD )

A、听课是一种技能和方法 B、是教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C、听课是目的 D、是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促进教师自我反思的重要途径 14、原则上听课记录应包括( AC )

A、教学实录 B、教学环境 C、教学评点 D、 教师状态 15、说课与备课的相同点有( ABC )

A、内容相同 B、任务相同 C、做法相同 D、对象相同 16、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 ABCD )关系和矛盾。 A、形象与抽象 B、 实际与理论 C、感性与理性 D、 旧知与新知

17、借助动作(活动)创设教学情境的具体形式有 ( ABCDE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6h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