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发电制肥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更新时间:2024-05-30 18: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发电制肥

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HQZF10805

******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〇一〇年八月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论......................................................................................... 1

1.1项目概况......................................................................................... 1 1.2项目编制依据和范围 .................................................................... 5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8

2.1项目建设背景 ................................................................................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18 第三章 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 .............................................................. 23

3.1有机肥市场分析 .......................................................................... 23 3.2无公害蔬菜市场开发前景 .......................................................... 28 第四章 项目区概况及厂址选择 .......................................................... 30

4.1项目区概况................................................................................... 30 4.2厂址选择....................................................................................... 31 第五章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 33

5.1指导思想....................................................................................... 33 5.2基本原则....................................................................................... 33 5.3建设规模及内容 .......................................................................... 34 5.4物料平衡....................................................................................... 35 第六章 技术、设备方案、工程方案 .................................................. 37

6.1沼气发电方案 .............................................................................. 37 6.2有机肥加工方案 .......................................................................... 47

6.3果蔬种植技术方案 ...................................................................... 50 第七章 公用辅助工程 .......................................................................... 61

7.1给排水 ........................................................................................... 61 7.2供电 ............................................................................................... 62 7.3场内外运输................................................................................... 64 7.4通风除尘....................................................................................... 64 第八章 节能节水措施 .......................................................................... 66

8.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 66 8.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 67 8.3节能节水措施分析 ...................................................................... 68 8.4项目节能效益分析 ...................................................................... 71 第九章 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 72

9.1环境保护执行的依据 .................................................................. 72 9.2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 .................................................................. 72 9.3主要环保措施 .............................................................................. 72 9.4劳动卫生与安全 .......................................................................... 73 9.5消防 ............................................................................................... 77 第十章 项目管理与实施 ...................................................................... 79

10.1项目管理..................................................................................... 79 10.2劳动定员..................................................................................... 80 10.3项目实施安排 ............................................................................ 80 10.4项目招标..................................................................................... 81

3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84 第十三章 结论与建议 .......................................................................... 84

13.1结论 ............................................................................................. 84 13.2建议 ............................................................................................. 84

4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农牧业废弃物再生利用发电制肥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1.1.2项目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1.1.4项目建设地点

六安市裕安区农业生态园中段

1.1.5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关键技术领域、重点投资领域,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提出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接模式,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1

通过对资源的循环再生使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本项目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粪便及周边农牧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合理的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业,农牧并举,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 1.1.5.1建设规模和内容

本项目按日处理粪尿量按680吨/天计算,其中用于沼气发酵310吨/天,200吨/天干粪便直接用于加工有机肥,含水量50%湿粪便170吨/天堆肥发酵用于生产有机肥。

1、有机肥加工厂

项目规划占地33亩,建设生物有机肥加工车间10000平方米,其中发酵干燥车间4000m2、复混肥车间4000m2和仓库2000m2。购置有机肥加工设备,专用粪便采集运输车辆20台及其他辅助设备等,配套绿化、晾晒场地、道路、给排水等辅助工程。项目建成后,年产5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7万吨生物有机肥。

2、沼气发电

项目占地8亩,建设日处理310吨粪便污水的规模。

2

规划建设沼气发电用房1500平方米,建设沉砂池200立方米,调节池250立方米,计量池200立方米,沼气发酵罐5000立方米,贮气罐1000立方米,沼液贮存池2000立方米,干化池800立方米,购置两台120KW沼气发电机组及其他附属设备,配套沼液输送管道3100米。

3、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

建设200亩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包括基地的土地平整,建设钢架大棚200个,配套基地的灌溉设备。购置西红柿、黄瓜等蔬菜种苗。

11.5.2产品方案

1、主产品 (1)有机肥

项目建成后,年产7万吨生物有机肥,5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 (2)无公害果蔬

项目建成后,年产无公害果蔬1000吨。 2、中间产品 (1)沼气发电

本项目实施后,平均日产沼气3100立方米(平均产气率按每千

3

克干物质每天产气0.25立方米),年产沼气111.6万立方米,则年发电量156.24万kwh。

(2)沼液

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液9.38万吨,沼液用于主要用于无公害果蔬生物发酵调节水和液态型肥料田基,按照每亩地年消纳沼液10吨的用量,处理之后的沼液可基本解决项目区周边约9380亩果蔬基地的用肥问题。

(3)沼渣

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渣5000吨,主要用于加工有机肥。 1.1.5.3循环经济流程示意图

该项目建设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周边农牧废弃物(粪便、秸秆)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发展沼气综合利用、无公害果蔬种植循环经济为目标,即利用湿粪便和污水(310吨/天)用于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用于发电解决公司生产生活用能,沼液用于无公害果蔬种植基地,干粪便(200吨/天)、秸秆(27吨/天)、及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渣用于加工有机肥;含水量50%的湿粪便(170吨/天)用于堆肥发酵生产有机肥。建成后年产生物有机肥7万吨,有机无机复混肥5万吨。达到综合开发项目

4

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循环经济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1 公司循环经济项目流程示意图

粪便(牛、猪、鸡、鸭)湿粪便+污水(310吨/天)干粪(200吨/天)秸秆(27吨/天)含水量50%湿粪(170吨/天)发酵沼气工程沼渣有机肥加工发电沼液生物有机肥7万吨/年添加N、P、K及微量元素公司生产生活用电液态肥无公害果蔬种植有机无机复混肥5万吨年 1.2项目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项目编制依据

(1)国家、安徽省、六安市及裕安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5)《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皖发改环资函〔2010〕471号;

(6)《安徽省“十一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7)《安徽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皖政【2005】86号);

(8)安徽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9)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 (10)《六安生态市建设规划》;

(11)《六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12)《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 (13)《六安统计年鉴》2009年;

(1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本项目的各种技术资料、项目方案及基础材料。

6

1.2.2项目编制范围

7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循环经济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最初来自固体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循环利用的管理需求,因其适应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形势而受到各方重视。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反馈式或闭环流动的经济形式,是人类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建构的经济系统,并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去,其宗旨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资源环境的配置效率。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循环经济在农业上的应用就是生态农业。

2.1.1国家循环经济发展背景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我国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应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粗放型经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集

8

约型经济”再到本世纪的“循环型经济”,将循环经济从一种理念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总结。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深化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建成一批循环经济典型地区、典型企业、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制定和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积极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秸秆、农膜、禽畜

9

粪便等循环利用。力争到2010年底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资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废物最终处置量明显减少,建成大批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典型企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实施西北地区百万户太阳灶建设工程。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

2.1.2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背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自2004年以来,连续七年制定出台了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但是,从农业发展来看,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更大、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严重、农业灾害发生更加频繁、环境污染现象更加严重。资源与环境两大瓶

10

颈将进一步制约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农业,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高效利用,既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对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推进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是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着力发展节约型农业,保护和利用好农业资源,逐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同时,建设节约型农业,可解决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投入品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农业效益,实现节本增效,有力地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设节约型农业,大力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合理施肥施药,加强秸秆、沼气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风、光、水等农村可再生能源,对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1.3农业循环经济

2.1.3.1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循环经济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环境保护思潮兴起的时代。20

11

世纪70年代,循环经济的思想只是一种理念,当时人们关心的主要是对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20世纪80年代,人们认识到应采用资源化的方式处理废弃物;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年代,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绿色消费、废弃物的再生利用等等理念和技术的应用,逐步形成了以资源循环利用、避免废物产生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战略。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为核心,以“4R”为原则;以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本质上讲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即运用生态学原理、生态经济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经济活动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单环式线性经济向“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多向多环式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发展,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从而逐步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2.1.3.2农业循环经济概念和内涵

12

农业循环经济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目的是从根本上降低农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保护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对资源的再使用和再循环利用来促使污染或废弃物减量化,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基本原则,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首要的是节约,减少外部物质能量的投入,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其次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业效益;第三是发展农业循环模式,构建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第四是经营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农产品。

(1)减量化原则的农业应用:“九节一减”

“九节一减”即节地、节水、节种、节肥、节药、节电、节油、节柴(节煤)、节粮、减人。

(2)再利用原则的农业应用:做强做精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是连接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的桥梁,是解决现阶段农产品供过于求、农业增产不增收局面的关键措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迫切需要农产品加工业的带动和推进。坚持并灵活运用再利用原则,做强做精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加强对各类农产品、山

13

区土特产品、林产品、水产品及其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充分利用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核技术等高新技术手段进行系列开发、反复加工、精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在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再循环原则的农业应用: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自然界三大生物资源。动、植物资源的部分种类已被人类开发转化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中心内容的现代农业。但微生物资源是至今尚未被人类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微生物的生态转化功能具有比资源价值本身更重要的作用,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2004年4月26日在北京第二届国际白色农业研讨会上,中外专家将微生物视作“宝贝”,并将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农业称之为“白色农业”。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可以生产出无公害绿色食品、无污染饲料、肥料、农药以及取之不尽的能源。

(4)再思考原则的农业应用:经营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通过加强以绿色长廊、农田防护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为重点的森林生态网络建设,加强城镇工业排放(污水、废弃物等)、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造成的点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如过量使用化肥、农药,畜禽养殖污染物(粪便),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及

14

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造成面源污染的治理,加强小流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等措施,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理率,推进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为开发安全优质农产品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2.1.4项目提出的理由

农业是六安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作为六安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六安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农业废弃物污染也日益突出。畜禽养殖业带来的污染物主要有畜禽养殖场有机废水、粪便、恶臭、致病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中的抗生素,以及将来可能出现的转基因生物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城市中畜禽养殖业的粪尿排污的人口当量均超过3100—4000万。养殖业的粪尿排泄物及废水中含有大量度的有机物、氮、磷、悬浮物及致病菌,并产生恶臭,污染物量大而集中。据调查,每头猪每天排粪尿量5公斤,其中含氮19克、磷13.3克;每头牛每天排粪尿量近40公斤,其中含氮129克、磷51克;每只鸡每天排粪量为0.10公斤,其中含氮1.9克、磷0.78克,每只鸭每天排粪量为0.3公斤,可见畜禽粪便为高浓度有机污染物。按此推算,一个存栏10000头生猪养殖场每天

15

排污量至少在60吨以上。这些排泄物如果不按国家规定标准处理,势必对周围的水源、土壤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从而成为社会一大公害,同时也使宝贵的肥料资源、能源白白浪费。

六安市是安徽省的畜禽养殖牵头市,随着养殖规模的增长,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由于畜禽养殖场基本没有综合利用和污水治理设施,粪便及污水任意排放现象普遍。大量畜禽粪便及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加剧了河流的污染。畜禽粪便产生和环境危害,已成为六安市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存在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严重性认识不足;(2)政府的激励政策和管理的约束机制缺失;(3)分散落后的饲养模式不利于废弃物处理利用;(4)科学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比例低。因此,为了保护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本项目从生态农牧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出发,运用生物工程技术对动物粪便及周边农牧废弃物进行综合处理再利用,合理的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的结合起业,农牧并举,形成废弃物质的良性循环再利用模式,促进农牧业全面发展。

安徽统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六安市裕安区农业生态园中段,在方圆20公里范围内有6家上规模的养殖企业及养殖大户。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69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