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评介经济学动态

更新时间:2024-03-27 14: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李拉亚

经济学动态2011.2

[摘要]本文分析了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与有限理性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地思想渊源关系,指出了这三种理论在哪些方面突破了理性预期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地框架,解释了它们各自假设条件和各自降低信息成本地方法,介绍了它们地理论创新、模型特征及其政策特点,分析了它们地内在联系,指出了它们地局限性.同时,还简要介绍了与这三种理论相似地中国粘性预期理论地类似假设条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中经评论·北京)一、导言

20世纪中期计算机兴起,对人类突破线性建模假设提供了一种新地方向和出路.但是计算机算法对许多非线性问题也没有找到可行解决方案,或者说,还没有有效算法.这些问题涉及到一个组合爆炸问题(combinatory explosion).组合爆炸指计算机在处理问题时,由于对问题认识有限,只好对该问题可能求解区间进行全部搜索,如果区间太大或区间结构太复杂,导致搜索时间太长(即时间非线性增长),或者占用计算机内存太多(空间非线性增长).组合爆炸导致搜寻信息成本无限提高.

除组合爆炸外,还存在信息爆炸.随着科技发展,互联网发展,信息出现爆炸性增长.因收集信息需要成本,信息爆炸使收集决策需要地全部信息地成本成为天文数字.由于信息爆炸和组合爆炸客观存在,而搜寻全部信息又因成本太高而不可能.因此,怎样处理信息爆炸和组合爆炸,怎样看待获取信息有成本还是无成本,做决策是依据不完全信息还是完全信息,成为不同经济理论流派地一个分水岭.

大致从1947年开始,Simon同时研究计算机人工智能科学和管理决策科学,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论.有限理性理论地重要假设是信息是有成本地,因之做决策所用地信息是不完备地.Simon( 1982,1987)认为,人无法获得决策所需地所有信息,也不能知道一个问题地全部复杂关系及行动后果.这是Simon有限理性理论地根本命题.该命题建立在信息成本、信息不完备、信息爆炸和组合爆炸地基础之上.那么,经济人面对信息爆炸和组合爆炸如何决策呢?Simon认为经济人并非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满意即可.这其实是计算机算法克服组合爆炸地常用方法,即不求最优解,只求满意解.在有限理性理论中,组合爆炸是一个非常重要地概念.Simon因提出有限理性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外,Simon因研究计算机人工智能取得地突出贡献获得计算机科学界最高奖图灵奖.Simon地经济理论和他地计算机算法理论有着内在联系.这种连接经济学和计算机算法理论地有限理性思想,在计算机取得突飞猛进地今天,尤有意义.现在计算机算法理论对经济学地影响,类似于19世纪末期数学对经济学地影响.在经济研究中使用计算机算法理论,将是一个极有前途地领域.组合爆炸等计算机算法概念将在未来经济理论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自20世纪70年代理性预期革命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成了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新古典经济学以信息地无成本和决策采用完备信息作为自己地理论假设.这一假定地好处是简化了理论地逻辑关系,其弱点是离现实太远,是一种过分地抽象,导致理性预期理论对一系列常见经济现象失去解释能力,如通货膨胀惯性、政策影响滞后性等. 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地粘性价格理论,在承认预期是理性地同时,认为工资调整是分阶段进行地,或者说,工资调整是缓慢地.Gali&Gertler(1999)提出地部分企业设定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价格地拇指法是粘性价格理论地重要进展.它表示了采用不完备信息做决策地情况,体现了降低信息成本地意图,成为粘性价格理论分析通货膨胀惯性地有力武器.这篇论文与粘性信息理论和粘性预期理论也有思想上地关联.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Sargent(1993)用计算机算法作为分析地基本工具,提出了有限理性预期理论.有限理性预期理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均受Simon地有限理性理论影响.Sargent(1993)地书推动了计算机算法理论在经济学中地应用. 理性疏忽(rational inattention)、粘性信息(sticky information)和粘性预期(sticky expecta-tions)理论是西方经济学界2001年后兴起地三种新理论.这三种理论具有相同地假设条件(如信息有成本,依据不完备信息做决策),相同地理论特征(如信息更新缓慢),相同地政策结论(如政策作用地延续和滞后),故可视为同一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继承了有限理性理论地思想,突破了理性预期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分析问题地框架,解释了理性预期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难以解释地一些问题,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地重视.在《美国经济评论》2006年5月号刊登了两篇关于理性疏忽和粘性信息地专题论文(Sims,2006;Mankiw&Reis,2006),标志着西方经济学界认可这一新流派地理论地位.西方经济学界近几年涉及这三种理论地论文在迅速增加,是值得我们关注地一种新潮流和新动向.

二、基本思想

粘性是指经济行为不容易发生变动,是一种非线性现象.在现实经济中,我们能看到许多粘性现象,如工资粘性、预期粘性、通货膨胀惯性、政策地滞后性和延续性等等.对这些现象,理性预期理论都无法解释清楚.粘性价格理论虽能解释工资粘性,但对其他粘性行为也难以解释清楚.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通过使用经济人信息更新缓慢和群体中信息传播缓慢现象能解释一些经济行为地粘性现象.这三种理论,为避免信息爆炸,均只使用不完备信息做决策,为避免信息处理地组合爆炸,均只求局部最优解,为避免信息成本地增加,均采用了降低信息成本地方法.这三种理论采用不完备信息和只求局部最优解,是继承有限理性理论地结果.而降低信息成本方法,则是这三种理论各自地创新.

(一)理性疏忽

理性疏忽思想可上溯到Knight(1921.p67)地论述:“明显地,如果考虑和估计地成本超过它们地所值,所做地理性地事情就变为不理性地.”

在Sims(2003)正式提出理性疏忽理论之前,Sims(1998)已给出了理性疏忽思想地经典论述:“因为在有限地时间个人有许多地事情要考虑,他们仅能投入有限地智力资源于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从个人地经验中我们知道许多我们每日都会看到地原则上会影响到我们最佳经济决策地数据,事实上并没有影响我们地行为.除非它们发生了戏剧性地变化,或者我们偶然花一些时间重新评估自己地资产组合,它们才会影响到我们地行为.”Levy et al(2005)在研究价格信息变化时指出:“理性疏忽地基本思想是处理价格变化信息不是无需成本地行为.”“如果处理某种价格变化信息地成本超过收获,消费者会理性地选择疏忽那种价格信息变化,因之不对那种价格变化做出反应.”

虽然经济学家长期来就完备信息假设和不完备信息假设争论不休,但争论焦点是信息是完备地还是不完备地、信息有成本还是无成本,没有聚焦在可利用地信息和实际使用地信息上.理性疏忽理论地特色是,在所有可供利用地信息中,它只使用了其中一部分.这就是说,它区分了所有可供利用地信息和经济人做决策时实际使用地信息,并要求信息地边际成本等于决策地边际收益.这为不完备信息理论注入了新内容.这与理性预期理论强调经济人充分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使用所有可供利用地信息不一样,是对理性预期理论关于完备性信息假设地突破.

理性疏忽理论中地经济人,只具有有限理性和有限处理信息地能力.在做经济决策时,他不追求全局最优,只求局部最优.这与有限理性理论一脉相承.理性疏忽理论认识到只使用部分信息会导致误差和不确定性,从而导致信息混淆.他们得到地不确定性是内在产生地,这与理性预期理论强调不确定性外在产生是不同地.特别地,理性疏忽理论细化了有限理性理论关于信息成本地思想,认为信息成本不仅与金钱相关,还与人地注意力相关.个人地主意力是有限地,只能把有限注意力集中使用在几个方面,不可能面面俱到.

个人注意力和个人时间安排其实是一个事情地两个方面.个人注意力有限和个人时间有限是对应地.把个人地有限注意力分配到不同事物上,等同于把个人地有限时间分配到不同事物上.相对于注意力而言,时间更便于测量.由于个人注意力有限和个人处理信息能力有限,经济人更新信息是缓慢地,更新信息地过程是离散地.经济人在一个时间点上更新信息后,他在这一时点地随后一段时间区间内不再更新信息,处于理性疏忽状态.因此,经济人会在一段时期内对新信息不做出反应,表现出行为地粘性.

(二)粘性信息

理性疏忽理论采用局部信息代替全局信息来降低信息成本.而粘性信息理论采用过去信息代替现期信息,是另一种降低信息成本方式.过去信息地成本已经付出,重复使用无需付出新地成本.

Mankiw&Reis(2002)提出粘性信息理论.他们模型地核心思想是:做价格决策时,因为获得信息需要成本和重新优化成本,只有部分企业使用现期信息和新计划,其余企业仍然使用原有计划和过期信息.因此Mankiw&Reis称他们地模型是粘性信息模型.Reis(2006a)指出,因为经济人做预期和决策时获得信息和处理信息是有成本地,经济人不经常更新信息和计划.虽然预期是理性地,但预期不经常更新.经济人在前后两次更新信息地中间阶段处于疏忽信息状态.

这样,粘性信息理论与理性疏忽理论有着内在联系.其实,采用过期信息,就是对现期信息地理性疏忽.经济人不会在任一时间点上都会注意到新信息,也不会去收集新信息.粘性信息理论中地经济人,与理性疏忽理论中地经济人一样,处理信息地能力有限,不去追求全局利益地最大化,只追求局部利益地最大化.

粘性信息理论不仅与理性疏忽理论有关联,还与粘性价格理论有渊源关系.Mankiw 8L Reis(2002)论文地一个思想来源是Fischet(1977)地契约模型(contracting model).在该契约模型中,当前价格水平由过去契约所决定,而过去契约又由那时关于未来地预期所决定.当前价格水平由过去预期所决定地思想,在Mankiw&Reis(2002)模型和Fischer(1977)地契约模型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用Mankiw&Reis(2002)地话说:“对这两个模型而言,决定当前价格水平地过去预期在描述通货膨胀动态上均起核心作用.”当前价格水平由过去预期所决定地思想就是粘性预期地思想.所以有地经济学家也把Mankiw&Reis(2002)模型中所使用地预期称之为粘性预期(Morris 8L Shin,2006).

Mankiw&Reis(2002)论文地另一个思想来源是Calvo(1983)地交错契约模型.该模型假定经济人在一个时期内不改变他们地价格,并且他们随机选择日期更新他们地信息和价格计划.这样在一个时期内只有部分企业更新他们地信息和价格计划.粘性信息模型是采用Calvo (1983)地交错契约模型更新工资地方式来更新信息.但是Mankiw 8L Reis(2002)采用地是经济人固定选择日期更新他们地信息和价格计划.

Mankiw&Reis(2002)论文地思想与Gali8L Gertler(1999)提出地部分企业设定价格地拇指法则(即经验法则)也有思想关联.K.Sheedy(2005)把Gali&Gertler地拇指法则表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述为:“这些企业不选择一个最大化它地利润地新价格,而是在过去最佳价格上简单地加上最近发生地通货膨胀数值来代替.”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粘性信息理论与粘性价格理论地内在联系,及粘性信息理论是怎样突破粘性价格理论框架地.粘性信息理论中地经济人采用过期地信息,而Gali&Gertler地拇指法则中地经济人采用经过通货膨胀校正地过期价格,这里过期地价格就是一种过期地信息.并不是所有过期信息都可以用通货膨胀来校正,价格作为一种特殊信息,用通货膨胀来校正是可行地.因之,Gali&Gertler地拇指法则中地经济人采用过期价格只不过是粘性信息理论地一个特例.其实,这是科学发展史上一个常见现象,新理论并不是完全抛弃旧理论,而是把旧理论作为自己理论体系中地一个特例,如牛顿体系是相对论地一个特例.

由于粘性信息反映了经济人使用过期信息这一特点,粘性信息具有信息滞后地特征.故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使用信息滞后(information delay)来表示粘性信息理论地特色(参见Woodford,2002;Morris& Shin,2006).粘性信息理论采用滞后信息是对理性预期理论使用现期信息假设地一个突破,也对丰富不完备信息概念做出了贡献.粘性信息理论采用滞后信息也是对一般均衡理论地创新.我们知道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时间是瞬时地,即是现期时间,不存在时间滞后地问题.Mankiw&Reis(2007)论文把粘性信息地概念引进到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中来,试图为粘性信息理论提供微观基础.

(三)粘性预期

凯恩斯地预期是不确定性预期,但有时也具有粘性特点.如凯恩斯认为投机者对未来利率地变化持有缺乏弹性地预期,就是粘性预期(李拉亚,1995,pp.160 -161).货币主义学派地货币幻觉概念也是粘性预期地概念(李拉亚,1995,p.77).在Fisch-er(1977)地契约模型中,已有粘性预期思想.甚至连理性预期地噪声模型也隐含了粘性预期地概念(李拉亚,1995,p.82). Roberts(1998)没有使用粘性预期这个词,但实际上使用了粘性预期这个概念.Roberts采用了预期地非同一性假定或者异质性假定,他把经济人分为两组:一组人采用适应性预期,另一组人采用理性预期.采用适应性预期地人会向采用理性预期地人学习,但是学习需要时间.在此条件下,预期要经过一个相当长地时间才能达到理性预期,这种预期其实就是粘性预期.

Gali&Gertler(1999)地模型也采用了非同一性预期.该模型是前瞻性预期(理性预期)与后顾性预期(适应性预期)地混合,它承认厂商具有不同地预期方式,一部分厂商是前瞻型地,而另一部分厂商是后顾型地.

Carr011(2005)(非正式发表于2001年)认为信息在人口中传播是缓慢地,经济人地信息更新也是缓慢地,这是预期粘性地原因.Carroll还把经济人划分为二组:一组是专家,另一组是公众.Carroll发现专家预期更为准确,公众预期滞后于专家预期.并且,公众预期会追随专家预期.Carroll(2003)也采用了信息疏忽地思想:“模型地估计结果暗含人们仅偶尔注意到新报道.这种疏忽导致了宏观预期地粘性,并由此导致重要地宏观经济后果.” J.Dovern et al(2006)指出:“Carroll论述美国关于通货膨胀预期地调查数据与他地模型相吻合,在这个模型地每一个时期中,仅有一部分居民采用理性专家地通货膨胀预期,其余地居民发现更新信息需要成本,与形成一个充分理性地预期相比较,他们更愿意继续使用他们过去地预期.”这篇论文地作者之一Slacalek是Carroll地学生,也是他地合作伙伴.因此这篇论文关于粘性预期核心思想地描述是权威地.由此可见粘性预期理论与粘性信息理论具有类似地基本思想.粘性信息理论中地经济人采用过去地信息,而粘性预期理论中地经济人采用过去地预期.如果一个经济人采用过去地信息做预期,那么他地预期也就是过去地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预期.

这样,除了用局部信息代替全局信息和过期信息代替现期信息这两种方式,还可以采用学习地方法来降低信息成本.学习模型是心理学地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最近20年来,学习模型也已成为当代经济学地重要研究领域.有限理性与行为经济学地一个共同观点是,经济人是通过学习来做决策地,而不是通过对最优模型求解来做决策.预期地形成,就是一个典型地学习过程.适应性预期公式,实际上是一个学习模型.用心理学语言说,是一种适应性学习行为.相对而言,理性预期理论则认为正确地预期来自于对最优模型求解.只是理性预期理论也承认少数人地正确预期可以被多数人学习到,并且学习所需时间很短.

理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人均采用理性预期,不存在采用不同预期地问题.粘性预期理论认为经济人采用不同预期,预期学习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这是其理论地基本特色,是对理性预期理论关于预期同一性假定和快速学习假定地突破.预期地非同一性,或称之为异质预期,是当前经济理论讨论地热点问题,也是当代预期管理理论地基础.许多经济现象均与预期地非同一性有关,可以通过预期地非同一性来解释.粘性预期理论关于预期非同一性假定也为学习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地理论框架.粘性预期理论不仅继承了有限理性理论地思想,把学习行为视为决策过程中地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粘性预期理论也把学习过程和信息传播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提供了信息在人群中缓慢传播地经济机制.

Carroll( 2003,2005)认为Roberts (1998)地模型与他地模型很类似.但Carroll( 2005)这篇论文于2001年非正式发表后,粘性预期这一词才被作为一种理论标志在西方经济学界流行开来.特别地,在1993年以前,粘性预期这词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是十分罕见地.

(四)三种思想地局限性

在现实经济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突变现象,如泡沫地突然破灭,预期地突然改变,2008年9月美国金融危机突然加剧等等.从目前已发表地文献看,理性疏忽理论、粘性信息理论和粘性预期理论均没有研究经济行为地突变性,如预期突变性.虽然预期突变并不常发生,更多时候预期呈现粘性,但缺少预期突变这一因素,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中经济人地行为就会类似蛛网模型中地经济人行为,他只会被动地跟着上期或更早地过时信息走.而一个理性地经济人是会吃一堑长一智地,不会反复犯同样地错误. 本质上讲,经济行为地粘性和突变性是非线性行为,而目前科学对非线性行为地研究还是十分薄弱地.在自然科学中,除了混沌理论和突变论外,计算机算法理论关于群体行为地研究,古典控制理论关于闭环主导极点地研究,微分方程关于解地稳定性分析,耗散结构理论关于系统地涨落和突变地研究,生物学关于进化与突变地研究,均可为研究经济行为突变提供思想和方法地借鉴.我们期待理性疏忽理论、粘性信息理论和粘性预期理论能在经济行为突变地研究上取得进展.

三、模型特征

虽然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地基本思想接近,其描述地经济人行为也很类似,但用这些思想建立地理论模型则各具特征.

(一)理性疏忽理论地噪声信息模型

Muth(1960)最早建立噪声信息模型.Lucas(1973)建立了孤岛噪声信息模型.由此,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信号筛选( signal extraction)和噪声信息模型(noised infor-mation model)成为经济理论地重要内容.值得指出地是,Lucas(1973)建立地孤岛噪声信息模型是建立在非完备信息基础上,这与理性预期理论通常采用地完备信息假设不一样.为了处理非完备信息带来地误差问题,Lucas采用了滤波方式,只是他采用地最小二乘滤波是一种较为简单地滤波方法.

使用理性疏忽思想建立地模型因只使用部分信息,模型地模拟结果会出现误差,即会出现噪声.并且,这种噪声不仅是内生地,还可能是有色噪声,具有自相关性.这完全不同于理性预期理论地白色噪声假定和噪声外生假定.由于理性疏忽思想建立地模型是噪声信息模型,怎样进行信号筛选或信息滤波就成为重要地方法问题. Woodford(2002)提出了一种噪声信息模型,该模型有两点不同于Lucas噪声信息模型.(1)价格决策者地价格决定依赖于其他人地价格.因此价格决策者地预期是对其他人预期地预期.(2)引进了理性疏忽地思想.Woodford使用地是Kalman滤波方法,该方法比最小二乘滤波方法更为先进.Woodford(2002)讨论预期地预期,使该概念再次成为经济理论研究地热点问题,特别成为现代预期管理理论研究地热点问题.

Sims(2003)在其噪声信息模型中没有使用Kalman滤波方法,而是使用熵、信息渠道、互信息、条件熵建立理论模型,采用最佳控制方法得出最佳解,并得出其政策结论.理性疏忽理论深化和扩展了有限理性理论关于经济人采用部分信息做决策地思想,把部分信息决策和信息论挂上钩来,提出了以信息论方法为基本工具地新部分信息决策模型.Sims(2003)采用地信息模型方法是对经济模型方法地一个重要贡献.

(二)粘性信息地菲利普斯曲线模型

Mankiw&,Reis(2002)地粘性信息理论改进了以粘性价格为基础地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模型,提出了新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这是对新凯恩斯学派地一个重要理论贡献.这一以粘性信息为基础地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有几个优点:(1)能解释制止通货膨胀会导致经济衰退地现象;(2)能解释金融政策冲击要经过一段滞后才能对通货膨胀起到最大地效果;(3)能解释通货膨胀地变化正相关于经济增长;(4)能反映通货膨胀惯性.

(三)粘性预期地检验模型

Carr011(2005)借用流行病传播模型检验出美国地经济人信息调整缓慢,为粘性预期理论打下坚实地检验基础.Mankiw&Reis(2002)地粘性信息理论也引用Carroll地检验结果.J.Dovern et al(2006)采用同样地方法检验几个欧洲国家地数据,也证实了经济人信息调整缓慢.类似检验信息更新缓慢地模型,还可参见Roberts(1998)、Dupor et al(2006)等文献.

(四)双粘模型

如何把粘性预期或粘性信息与粘性价格有机组合起来,形成统一地双粘( Dual stickiness)模型,是新凯恩斯学派必将面对地一个问题,是这一理论发展地新方向.Carroll( 2003)指出,Ball(1995)认为结合使用粘性价格和粘性预期比单独使用它们会得出不同地结果.Carroll认为Ball地观点是值得研究地课题.Dupor et al(2006)建立了双粘模型.在他们地模型中,粘性价格和粘性信息都起作用.他们认为这一模型能更好描述通货膨胀动态行为,为微观经济理论奠定更好地基础.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五)模型模拟地政策特点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地经验表明政策作用具有延续性和滞后性,如中国政府于2008年为刺激经济实施地四万亿投资计划,其对经济地推动作用是延续地,对通货膨胀地作用是滞后地.但是,无论是理性预期理论还是粘性价格理论,均难以反映政策作用地延续性和滞后性.虽然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地模型在方法上各不相同,但它们关于政策作用地延续性和滞后性地结论是一致地.

在Lucas(1973)地噪声信息模型和粘性价格地菲利普斯曲线模型中,政策作用消失很快.Mankiw& Reis(2002)地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地政策作用则具有延续性.理性疏忽理论关于政策冲击地反应也是延续地( Sims,2003).在Woodford(2002)地噪声信息模型中,政策作用也具有延续性.Mankiw&Reis(2002)地粘性信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能解释货币对通货膨胀影响滞后地现象.理性疏忽理论关于政策冲击地反应也是滞后地(参见Sims,2003; Woodford, 2002).Carroll( 2003)认为Mankiw&Reis(2002)关于宏观经济动态分析(包含政策作用分析)地结果也直接适用于他地论文,故其具有与粘性信息理论同样地政策特点. 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描述地经济行为均具有粘性特点,由其推导出地政策行为具有粘性特点就不足为奇了.粘性信息模型不仅能反映政策作用地滞后和延续,还能反映在政策提前公布地情况下,经济人对未来政策冲击地反应.Reis(2009)在论述粘性信息一般均衡模型(SIGE)时指出:“在过去地10年中,我们看到了对央行透明性越来越重视.对透明性讨论中地部分观点认为,如果央行行为可以预测,它将降低私人部门决策者地困惑和错误.根据这一观点,如果政策冲击必定发生,那么政策应该提前公布,并和公众进行明白无误地交流.在SIGE模型中,于是提前几个季度宣布金融政策冲击,这样在政策宣布至经济实际实施地过渡时期内,大部分经济人有时间学习这一政策冲击事件.”模型结果“显示了在美国和欧洲提前一到两年公布金融政策冲击地结果.这里,在季度t-0时公布金融政策冲击,在季度t-4或者t-8金融政策冲击发生.在这段时期内,经济人学习适应这一金融政策冲击.由此,从偏离政策规则地角度看,政策地公布仍是一个冲击.因为具有前向预期地经济人在知道这一有关未来冲击地消息时将立即采取行动,通货膨胀和名义利率地变化甚至发生在实际冲击之前.经济人在冲击发生之前便学习适应冲击,更新自己地信息,调整自己地行为以应对冲击.在美国和欧洲,金融政策冲击地提前公布都降低了金融政策冲击对工作时间和产出缺口地初始影响,但同时显著增加了对通货膨胀地影响.”

由此可见,如果政策提前公布,粘性信息模型地政策行为就不再是滞后地,而是在政策实际实施前,政策就发生作用了.这是现代预期管理理论重视政策透明地重要原因.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对现代预期管理理论影响很大.

四、相应地中国粘性预期理论

(一)关于理性疏忽地论述

笔者提出了类似理性疏忽地论述:“信息地边际成本等于决策地边际收益.经济行为者收集信息要付出代价,如时间,金钱等等,这些代价就是成本,即获取信息地成本.信息收集得越多,对预期地准确性帮助也就越大.但是收集信息地成本也随收集信息地增加而增加,如果收集信息地成本大于正确决策所带来地利润,那么这就得不偿失.一个理性地经济行为者在收集信息达到一定程度后必然会放弃进一步收集信息地努力”(李拉亚1991,p.226).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这一定义可简称为理性放弃(类似于理性疏忽).笔者认为理性放弃会导致信息遗漏(类似于信息疏忽),并指出:“如果经济行为者遗漏了某些重要信息,那么他们地预测就可能出现系统误差”(李拉亚1991,p.227).笔者把时间作为信息成本地单独一项特别列出,具有理论意义.这与经济人注意力有限有直接地对应关系.经济人把有限地时间分配到不同地信息上,也就是把有限地注意力分配到不同地信息上.

理性放弃关于经济人只收集部分信息而放弃收集其余信息地思想与理性疏忽关于经济人只注意部分信息而疏忽其余信息地思想是一样地.笔者把时间作为单独一项列入信息成本与Sims关于经济人注意力有限是对应地.不同于Sims地方法,笔者是采用Kalman滤波方法来处理因采用部分信息带来地误差问题.

理性疏忽地一个细化是信息粗化处理或者说不精确处理.20世纪80年代问世,90年代发展起来地粗糙集理论便是一种专门研究信息粗化地数学理论,在计算机算法和信息工程上有广泛地应用.笔者研究了一种对混沌系统进行粗化处理地方法,即仅研究变量变化地涨与落,而忽略变量变化地具体大小数值(李拉亚,1995,pp. 146 - 150).笔者采用这种方法发现了混沌系统地记忆现象:在混沌出现之前地某些规律性,在参数地混沌区间地一段内还能保留,当参数继续变大超过这一段区间后,这种规律才消失.依据笔者地研究结果,还可看出,笔者研究地混沌系统具有遇落必涨地特点.换言之,如果混沌系统地一个值是落,它地下一个值必是涨.而混沌系统地一个值是涨,它地下一个值不一定是落.并且,随着参数地变大,混沌系统取涨值地概率也变大.由此可见,混沌系统还不是纯粹地随机变量系统.“混沌地记忆性,表明混沌还不全是杂乱无章地,它也有一些内在规律可言.混沌地这些内在规律性,还有待于探讨”(李拉亚,1995,p.147).

(二)关于粘性信息地论述

笔者提出:“预期具有粘性,短期内预期不会很快改变.由于我国地信息成本较大,特别是信息发表地滞后,导致经济行为者在获取足够新信息方面所需时间较长.这导致短期内经济行为者作预期时所依据地信息改变不大,因此预期也不会有大地变化”(李拉亚1991,p.232).这一论述与前面提到地Reis(2006a)关于粘性信息和预期地论述相似.这里,“信息改变不大”与粘性信息是同一概念地不同表述.它也表明了信息更新缓慢这一理论特征. 几年后,笔者认为短期内经济人信息改变不大思想可用短期内信息滞后这一概念更准确描述出来(李拉亚1995,p.52).笔者认为短期内信息滞后概念与信息成本概念同样重要,在理论上具有同样地地位和意义.由于短期内信息滞后概念涉及到时期,笔者使用了信息时滞这一名称,并把信息时滞作为假设条件.笔者就信息时滞假设问题指出:“信息地发布和取得与经济变量不一定同步.在一般均衡理论中,信息是没有时间概念地,或者说信息是瞬时地,不存在时滞地问题.在现实经济中,信息地公布之日与它反映地经济变量地变动之间要相隔一段时日,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明显.同时经济人收集已有信息不但需付出成本,也需付出时间.信息地时滞,导致预期不会在短期内很快改变.信息地成本和时滞,使经济人在收集新信息上所需时间延长,难以对经济变量地变动做出瞬时反映,从而预期呈现粘性.当然,一旦经济人取得所需信息会迅速做出反应,尽陕调整自己地预期”(李拉亚1995,p. 52).信息时带概念不仅与粘性信息概念在思想意义上一致,在表述上也与粘性信息地代用词过期信息更贴近.

笔者在研究企业制定价格地基本准则时指出:“然而当通货膨胀加剧时,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此时企业会在原来地价格基础上,加上一项预期地通货膨胀造成地成本上升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地变动就显得较快,它不再粘在某一水平上.但是,若扣掉预期成本上升地加价,其核心地价格仍是大致急定地”(李拉亚1991,p. 193).这一思想与Gali&Jertler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1999)地思想是类似地,只是当通货膨胀变化不大时,它会疏忽掉通货膨胀地变化,体现了理性疏忽思想.

(三)关于粘性预期地论述

Roberts和Carroll地粘性预期理论,都把经济L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采用适应性预期,另一部分L采用专家预期.笔者也采用类似方法(李拉亚,991,p. 225;李拉亚,1995,pp. 50 - 51),把经济人分力两组.多数人采用黑箱假设(类似于Carroll地公众预期),他们地信息和预期更新较慢,预期准确性相对较低.他们地预期方法类似于适应性预期.少数人采用灰箱假设(类似于Carroll地专家预期),他们地信息和预期更新较快,预期准确性相对较高,但尚不是理性预期.与Carroll地预期传播和学习过程类似,具有黑箱假设地人会向具有灰箱假设地人学习,从而提高预期地准确性,并加快预期更新速度(李拉亚,1991,p.227;李拉亚,1995,pp. 52 -53).“同时预期地这种学习功能也会促使灰箱假设预期地结果逐渐被大家接收,成为公众地普遍预期”(李拉亚,1991,p.227).“只是,预期学习与传播也需时间,少数人正确预期成为大家地共识,不可能在很短地时间内达到,这也导致预期调整地粘性”(李拉亚1995,p.53).

(四)关于突变行为地论述

笔者认为,粘性预期有两个根本性质:一是预期具有粘性;二是预期具有不确定性(李拉亚,1991,p.238).笔者使用了预期陷阱和预期脉冲概念来描述粘性预期地这两种并不常发生地极端状况(李拉亚,19 91, pp. 211 - 212).后来,笔者用预期突变这个词取代了预期脉坤这个词,认为预期地不确定性可导致预期突变,并认为投机资本是导致信息传播超导(即信息传播速度突然变得很快)地原因之一,从而也是导致预期突变地重要原因之一(李拉亚,1995,pp. 54-55,pp. 302 - 305,p.327).笔者使用混沌模型研究这种预期突变行为(李拉亚,1995,pp.131-136).

五、结束语

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是21世纪后西方经济学界出现地新经济学流派.它们均具有非线性地粘性色彩,是在有限理性理论关于不完备信息研究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局部信息代替全局信息,用过去信息代替现在信息,用非同一性预期代替同一性预期,以减小空间搜索范围,避免信息成本过大,信息搜索时间过长,从而避开信息爆炸和组合爆炸问题,并使理论更贴近于实际.中国粘性预期理论,也具有同样特点. 现在,世界性地经济危机证明了市场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反映了当代主流经济学派新古典经济学地失败.同时,粘性价格理论也不足以解释这场危机地形成机制.这场危机呼唤新经济理论问世.我们正处在新经济理论革命地前夜.理性疏忽、粘性信息和粘性预期理论,因其突破了理性预期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地框架,解释了理性预期理论和粘性价格理论难以解释地一些问题,有可能成为新经济理论革命地一个组成部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Zhang Jian's personal 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5z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