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心事有谁知

更新时间:2024-02-14 15:26: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百家讲坛纳兰容若讲稿

午夜阳光"

[转载]2012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文字稿

午夜阳光!关注

阅读:132012-11-24 11:43

标签:转载

原文地址:2012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文字稿

原文作者:新高考

2012百家讲坛《纳兰心事有谁知》文字稿

X

纳兰心事有谁知(一)我是人间惆怅客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

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很快成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红人。然而,对于如此荣耀的地位与处境,他为什么会极力地排斥甚至鄙视,人在朝廷,却心在“江湖”?

纳兰一生用情极深,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三名女性倾尽了所有的爱,最后她们为何却又纷纷离他远去?留给纳兰的只有彻骨之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面对大喜大悲的坎坷经历,纳兰的心就像是一碗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并最终为情所累,生命在三十一岁这年戛然而止,犹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震撼。

纳兰性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世佳作,梁启超说他是“清初学人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盛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那么,纳兰性德为什么能赢得后人如此的青睐?通过读他的词,我们又能看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清朝最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惆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他对人间伤心事有特殊体会,这是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先讲个小故事。乾隆末年,有小说悄悄流行。就是《红楼梦》,据说当时抄本可以卖到几十金。今天还有十一种之多。我要讲的是这书与纳兰性德的关系。发现二者关系的是乾隆皇帝。乾隆晚年时和砷拿来《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感叹说是明珠家的事。这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名相。为什么乾隆这样认定呢?清代许多人认为贾宝玉的原形是纳兰性德。“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清俞樾《小浮梅闲话》)纳兰与《红楼梦》有没有关系呢?我个人觉得这是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我们不能随便下断语,但二者间至少有许多相似之处。纳兰到底有什么身世?乾隆为什么认定是他家的事?三百年过去了,纳兰的名气越来越火爆。纳兰的故事还不断拍成电影电视。纳兰迷亲切称之为公子。.

(纳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喜欢他呢?)我给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

大家族聚集处。乌衣巷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呢?我认为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推,更不得了。这是满洲正黄旗。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语文新高考博客

(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同一年,早八个月康熙出生。康熙只比他大八个月,后来亲点他为自己的贴身保镖。除了对纳兰的肯定,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表兄弟有天然的亲情在里面。可是,这个公子一生充满惆怅。这位相门公子怎么充满惆怅?这就要说到,纳兰的第二个特点,江湖落落狂生。奇怪的是他偏偏对自己的贵族门第一点不在乎,江湖指的是与在朝相对的在野。父亲是在朝的高官,纳兰就是时刻想流浪江湖的隐士,有证据。纳兰在信中写过:“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流江湖。”不学东方朔,要学贺知章。贺知章选择告老还乡,唐玄宗苦留不住,派了太子率大臣们专门贱行。东方朔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有才华,可惜的是汉武帝把他当作俳优来牛看待。只能是毫无独立人格的弄臣。我们就明白纳兰的选择,不愿意毫无人生自由,希望像贺知章做个狂客。纳兰不仅在文字里这样表现,实际行动也是这样。纳兰性德的朋友是“皆一时俊升,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不是富家子弟,是江湖文人。像顾贞观就是这样的文人。还有遗民文人。纳兰的朋友竟然有许多不愿意与清合作的遗民文人。纳兰没有在乎这种交往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身在相门,心向江湖,落落寡合。这是他一生最大矛盾,与最大悲剧。三是清初第—才士,贾宝玉在书中是“愚顽怕读文章”的人,有小才,与妹妹们写诗,总落在后面,而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才士。

(仅仅凭借写词的才华就能评价他是清初笫一才士吗?杨雨老师的这个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呢?)我说公认,是说明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有三大证据:—是专家认可,二十世纪有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都有经典评价。梁启超评价是“清初学人第一”,作为学者达到无人企及的地位。王国维都承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能与北宋词人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有人认为研究纳兰的称为兰学。可以看出在学术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传世之作。在十九岁时,就开始编印了《通志堂经解》,二十二岁时完成,有一千八百多卷,共一百四十多种。这是学术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文学创作是诗词文兼工。有三百多首词与诗,三十一岁的短暂生命留下这么宝贵的遗产。在民间受欢迎吗?三是粉丝团庞大。百姓心中受欢迎看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是曹寅,与纳兰是文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纳兰的词集名字。说明他的词当时是无人不传唱。这是不是互相吹捧?还有许多证明。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连小学校旅馆的墙上都在题写。只有北宋的词人柳永可以比。纳兰的词也达到这样的井水吃处,无不争唱的地步。二人的词还传到国外,朝鲜有评价,“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这是第三个特点。四是千古伤心词人,几百年后,在民间还有庞大的粉丝团,那么他的词到底有什么魅力呢?语文新高考博客

(纳兰的词到底有什么特点,后人会如此喜欢呢?)我个人总结四个特点,一是真情,情感特别充沛,容易引起强烈共鸣。二是自然,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似乎天然。自然是表现特点。王国维说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三是追忆,纳兰似乎总在往事的回忆中。追忆是基本思路。四是伤心,很多人都这样评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我们读来,也会被感染,甚至也不忍读下去。这样的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应该生活在温柔富贵乡,却有人生几大悲剧。一是仕与隐的矛盾,二是三次爱情的悲剧,初恋的失败、与卢氏的婚姻、与沈宛的爱情。许多词是为初恋写的,后来这段恋情夭折了,第二次最令他一生忠情的是卢氏,婚姻只三年,卢氏难产去世了。许多悼亡词是为她而写的。纳兰的

词对她的追忆成了后半生的爱情主旋律。卢氏去世后,爱情生活是长期的空白,直到与沈宛相遇,才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向往。纳她为外室,不过很快发现爱情不能替代,只有卢氏是唯一爱情,任何人不能替代。最后以痛苦结束。了解了他一生悲剧人生,我们才体会到他词中的痛惋。纳兰三十一岁的生命在清的文坛上像流星一样划过。纳兰因病去世,正是妻子死后八年的日子。卢氏去世八周年的忌日里,他追随妻子去世。我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纳兰不会再伤心了,可以与爱妻卢氏永远厮守在一起了。他的词为人们留下伤心的理由。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

纳兰心事有谁知(二)多情自古原多病

纳兰出身相门,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富贵和才华,但拥有锦衣玉食物质生活的纳兰,在精神世界中却常常愁绪满怀,非常痛苦。“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长期哀怨惆怅的心情也给纳兰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纳兰是八旗子弟,从小练习骑射的他的身体应该很强壮才对,但纳兰却从小体弱多病,多情自古原多病。后来有人指出,正是因为纳兰多情善感的天性,才导致了他的多情多病,并为他的“情深不寿”的结局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尤其是在纳兰成年之后,接连发生了两件事,而这两件事更是将纳兰彻底打入了痛苦的深渊。一个事初恋的失败,初恋的失败令纳兰性德痛苦至极,但他毕竟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除了渴求获得一份真挚感情之外,纳兰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凭借自己的学识才华,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再次将纳兰推向痛苦的深渊。那么,年轻的纳兰又将经历怎样的遭遇和打击呢?那么这会是两件什么事情?年轻的纳兰性德将会遭遇到怎样的情感波折和打击呢?

上次讲到纳兰性德自称“我是人间惆怅客”,我们发现这位翩翩公子是在伤心泪水中长大的。那么,他总写惆怅之情,成为千古伤心词人呢?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方面就有两点:一是从小多病的体质;二是多情善感的天性。这两点,他是承认的。他说“多情自古原多病”, “病起心情恶”, “而今病向深秋”,说明多病是他的包袱。纳兰性德出生于…自治十一年,当时重视贵族子弟的双修。八旗子弟从小得练骑射。骑马时射得百发百中,而且,纳兰家族的Ⅲ}富应该是应有尽有,身体应该倍棒才对,可是他多病,主要原因是多情与善良。他刻章上有“自伤情多”四字,说明他对自己有清楚认识。他早年希望成功,而多情与多病是他的重要障碍。先看看他的雄心勃勃,他一生是在父亲事业蒸蒸日上的过程中度过的。纳兰明珠不是清官,是贪污受贿的官员。他家的财富多到“货贿山积”的地步。收的贿赂多,奇珍到处都是。每年拿公家的工程款中饱私囊。田产丰盈就不过分了。他家富可敌国。语文新高考博客

(年轻的纳兰性德,禾来的梦想是什么呢?)青少年时代,他一度有两大梦想。一是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二是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前者,这个风流有两个含义,一是气质一是事业。气质上,他早年把词作刊印出来,叫《侧帽词》,这样取名有故事。来自最好的朋友顾贞观。这是无锡人,大纳兰性德十八年,二人成了忘年交。顾贞观到京城前画过像,其中题有句“侧帽轻衫,风韵依然”。纳兰看到词与画像也喜欢,他也题了一首词: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他凭借这首词成名。意思是自己一介狂生,偏偏生活在贵族门第。这首词,气势酣畅淋漓。词本是柔的,纳兰却一反常态,写出了家迈。还透露了重要信息,作为相门公子,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顾贞观是流落江湖的文人,怎么攀上了贵族公子呢?纳兰性德对此回应是“身世悠悠何足间,冷笑置之而已”。意思是猜忌算什么呢?我只有冷笑置之而已。他看中的是深情厚意,至于距离他不在乎。这首词在当时看来,显得相当叛逆与另类。当时京城人们争相传抄。真是洛阳纸贵。同一年,他整理词作,作为自己词集名称。

(纳兰性德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侧帽的形象?并以此作为词集之名?)“侧帽”典出南北朝时期北朝独孤信的故事。独孤信有三绝,其一是才华盖世,文武双全,还有他是姿容绝世的男子,在

那时,他是偶像派与实力派兼具的名人,有许多粉丝去模仿。据说做官时,一次打猎归来傍晚回城,一阵风刮吹歪了帽子,他没注意到,第二天早晨,发现全城的男人帽子都歪戴着,这是偶像的力量。后来许多诗人词人以此来自命风流。纳兰性德的“侧帽词”的词名,也表明他是自诩风流的心态。纳兰性德第二个梦想是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他17岁进入国子监读书,十八岁中了举人。当时名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说他不是凡人,如果持续发展,应该前途不可估量,他有发展平台,有出众才华,有信心与雄心。可是,他的前程没有一帆风…自下去,不到二十岁时,遭到两次严重的打击。一帆风顺时,许多缺点被掩盖,遇到挫折时就暴露出来。人生几大悲剧可能是深深爱过,没有洞房花烛夜,却偏偏是劳燕分飞;再比如,寒窗苦读后,是名落孙山。

(在年轻的纳兰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是他初恋的失败。他十几岁时有缠绵悱恻的初恋。人们纷纷猜测是谁。有人说是表妹,有人说是他的丫环。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他身边特别亲近的人。他写过词,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这是他早年的词作,从情调来看可能是为怀念初恋而写的。红豆用来写两情相悦,这里写黄昏下相依,在-悄-悄说着情话,表现的是被涉爱河的微妙感情。据说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没…自利发展,而是中途夭折。确切原因也不知道,坊间有猜测,一说是其表妹被选进宫中成了妃子,这就大了,谁敢跟皇帝抢?尽管分手,感情不断,纳兰据说是相思成疾,想见面想尽了办法,一次康熙皇后病逝,纳兰贿赂了喇嘛,偷偷进去见了一面。这个猜测浪漫与大胆,我觉得有疑间,作为纳兰的公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是持怀疑的。另一种说法是说是丫环,门不当户不对得不到家长的同意,我觉得这个靠谱。恋人被赶出纳兰府后,出家了。这成了他后半生的隐痛。所以感叹, “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她还像当初一样多情吗?还思念自己吗?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丫环如果是汉族,二人压力更大,清一直到乾隆时,才废除满汉不能通婚的禁令。纳兰绝对不可能冒着双得压力娶汉妻。他再叛逆总有度。这是必然的结果,还是给他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伴着悔恨与自责。语文新高考博客

纳兰有经典的词,可能是他的悔恨,词这样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我个人觉得这是表达被恋情感的词。卓文君就写过“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纳兰用这个决绝的副标题,是这不是表示与初恋绝交的意思?而且这里是模拟女性口吻来写,首句最平淡,感情却最强烈。一段感情如果足够重,以后人生如果多复杂,初见一定是永恒难以忘记。初见往往定格在初见的第一眼。“何事秋风悲画扇”,把人拉回到现实。扇子是驱暑热,秋天就扔到一边,所以古诗中用它来比喻被冷落,被抛弃的女性。这里还用了一个典故, “骊山语罢清宵半”,用的是白居易描写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二人山盟海誓,言犹在耳,杨妃成了政治牺牲品,唐明皇后来返回时,听到雨中的铃声,写过词,这就是“泪雨零铃终不怨”,连皇帝都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失恋有多种原因,如果真写的是初恋,我们可以读出自责与悔恨。二人分手时一定痛苦地埋怨过,负心汉好像是通病,可能这次她错怪了,纳兰是多情种,不过是十多岁,他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后来他写过许多词,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我们能发现,他不后悔多情,是后悔自己当年太年轻草率了。“方悔从前真草草”,不能带给恋人幸福。不能让最爱的人成为妻子,这才是最后悔的地方。

(年轻的纳兰又将遭到怎样的打击呢?)十九岁时,名落孙山。明珠被提为正三品的内务总管,他后来掌管全国文官的升降等。有这样的父亲做靠山,纳兰在十八岁,应…自天府乡试时,…自利成了举人,第二年,十九岁时,会试,去博取进士功名,…自利进入殿试。事情出现变故,纳兰得了重病,寒疾,不能受风寒。纳兰寒疾彻底打垮了他,一病不起,他只能卧病在

床。他有诗写过心情: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玉阶指皇帝正殿的台阶,这句意思是别的新科进士风光地游行,我却不能,现在我只能镇愁眉。更具悲剧性的是这次寒疾看似突然,却暴露出来的是他从小多病的体质。而且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成为他成功的障碍。他偏偏多情自古原多病,双重打击下,几乎一蹶不振。心病还须心药医。他遇到了一位能医治心病的良医,让他起死回生了。

纳兰心事有谁知(三)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一生写下了近四百首词,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的爱情词,尤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那些清丽哀婉之词。纳兰19岁这一年,卢氏来到了他的身边,她的出现犹如冬夜的一盏灯,温暖着纳兰凄冷的人生旅途,卢氏凭借着自己的特有魅力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把纳兰从情感悲痛中解脱出来,而且还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因为卢氏,纳兰性德年轻的生命中绽放出了一生中最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因为有爱,纳兰彻底走出了情绪低落、惆怅满怀的心理阴影。

年轻的纳兰性德倒在病榻上,一位女子的到来改变了他的轨迹,这是他的结发妻子卢氏。这一年,他二十岁,卢氏十八岁。纳兰写下诗句: “一生一代一双人”,我特别喜欢。我常把人生比作看不见的路,如果是一个人走,可能心中孤独。但是换一个角度,有一个陪着你走,不管是坎坷,不管是一帆风…自,这是我们梦想的人生境界。纳兰也是这样。他的梦想是一生一代一双人。我们看看这首词: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逢饮牛津,相对忘贫。”词中,连用三个古代夫妻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嫦娥奔月、裴航。裴航曾向路边老妇人讨水喝,女儿云英端来琼浆。裴航未婚,老妇人说,可以,得找来玉杵臼,他终于找来,打了一百天,如愿娶来了云英。二人一道成仙。这三对夫妻故事能说明什么?都是神仙,人们难得一见的天仙配。纳兰把自己的婚姻也比作了天仙配。

作为一代权相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出身高贵又才华横溢,身为翩翩相门公子,他几乎是那个时代男人中的极品,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贵族公子,他对终生伴侣的心理期待一定也会与众不同。那么,卢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她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让眼光挑剔的纳兰公子对她如此倾心相许?甚至把她比作人间难得的神仙眷侣,为她倾注了所有的真情和爱呢?在纳兰性德19岁这一年,他开始主持编印康熙年间最大的一套儒家经解丛书《通志堂经解》,这套经解一共1800卷,可谓工程浩繁。而国学大师梁启超评价纳兰性德为“清初学人第一”就和他主持这个浩大的学术研究工程有关。研究工作最为繁忙的日子,恰巧也是卢氏嫁到纳兰家的这几年,那么,作为初嫁他人的千金小姐,卢氏对纳兰事业的帮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语文新高考博客

得看卢氏的出身背景,这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卢兴祖,兵部尚书,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他是满族入关后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到广东后,上奏章请求允许自己在当地办教育。卢氏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好的教育。卢氏跟着父亲到广东,后来父亲调回北京,卢氏也跟着回到北京。卢氏不是足不出户的小姐,她有七年在广东长大的。所以她是“行万里路”了。纳兰与她是门当户对的婚姻。纳兰能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吗?纳兰追求的是自由婚姻。他有过刻骨铭心的初恋。初恋在他心中的分量重,他能接受卢氏这样的强加来的妻子吗?有点玄。纳兰孝,可以接受婚姻,但是不能在情感上接受强行安排的妻子,卢氏可能面对纳兰的冷遇。卢氏非同一般的地方是,她在很短时间内征服这位大才子,让他发自肺腑地感慨,一生一代一双人。 (那么,卢氏是怎么赢得丈夫的心呢?)先在于卢氏有一个伟大的地方是胸怀宽广善解人意。有时纳兰站着发呆,卢氏知道这是他放不下一个人。她知道这些爱情诗词是写给他的初恋情人的。纳兰有点大大咧咧,随手写完就随手而放,她细心地收起来。她没有一般人的伤心,可能偷偷地流一下泪。她同情女士们不幸女子的遭遇,同情丈夫所受的伤害。她加倍细心地理解与呵护,相反细心地收藏这些诗词。想想看,面对这样的妻子,纳兰就算是冰山,恐怕

篇二:百家讲坛纳兰容若讲稿

纳兰心事有谁知(一)我是人间惆怅客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

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很快成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红人。然而,对于如此荣耀的地位与处境,他为什么会极力地排斥甚至鄙视,人在朝廷,却心在“江湖”?

纳兰一生用情极深,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三名女性倾尽了所有的爱,最后她们为何却又纷纷离他远去?留给纳兰的只有彻骨之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面对大喜大悲的坎坷经历,纳兰的心就像是一碗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并最终为情所累,生命在三十一岁这年戛然而止,犹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震撼。

纳兰性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世佳作,梁启超说他是“清初学人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盛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那么,纳兰性德为什么能赢得后人如此的青睐?通过读他的词,我们又能看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给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大家族聚集处。乌衣巷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呢?我认为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推,更不得了。这是满洲正黄旗。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

(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同一年,早八个月康熙出生。康熙只比他大八个月,后来亲点他为自己的贴身保镖。除了对纳兰的肯定,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表兄弟有天然的亲情在里面。可是,这个公子一生充满惆怅。这位相门公子怎么充满惆怅?这就要说到,纳兰的第二个特点,江湖落落狂生。奇怪的是他偏偏对自己的贵族门第一点不在乎,江湖指的是与在朝相对的在野。父亲是在朝的高官,纳兰就是时刻想流浪江湖的隐士,有证据。纳兰在信中写过:“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流江湖。”不学东方朔,要学贺知章。贺知章选择告老还乡,唐玄宗苦留不住,派了太子率大臣们专门贱行。东方朔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有才华,可惜的是汉武帝把他当作俳优来牛看待。只能是毫无独立人格的弄臣。我们就明白纳兰的选择,不愿意毫无人生自由,希望像贺知章做个狂客。纳兰不仅在文字里这样表现,实际行动也是这样。纳兰性德的朋友是“皆一时俊升,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不是富家子弟,是江湖文人。像顾贞观就是这样的文人。还有遗民文人。纳兰的朋友竟然有许多不愿意与清合作的遗民文人。纳兰没有在乎这种交往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身在相门,心向江湖,落落寡合。这是他一生最大矛盾,与最大悲剧。

三是清初第—才士,贾宝玉在书中是“愚顽怕读文章”的人,有小才,与妹妹们写诗,总落在后面,而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才士。我说公认,是说明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有三大证据:—是专家认可,二十世纪有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都有经典评价。梁启超评价是“清初学人第一”,作为学者达到无人企及的地位。王国维都承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能与北宋词人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有人认为研究纳兰的称为兰学。可以看出在学术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传世之作。在十九岁时,就开始编印了《通志堂经解》,二十二岁时完成,有一千八百多卷,共一百四十多种。这是学术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文学创作是诗词文兼工。有三百多首词与诗,三十一岁的短暂生命留下这么宝贵的遗产。在民间受欢迎吗?三是粉丝团庞大。百姓心中受欢迎看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是曹寅,与纳兰是文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纳兰的词集名字。说明他的词当时是无人不传唱。这是不是互相吹捧?还有许多证明。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连小学校旅馆的墙上都在题写。只有北宋的词人柳永可以比。纳兰的词也达到这样的井水吃处,无不争唱的地步。二人的词还传到国外,朝鲜有评价,“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这是第三个特点。四是千古伤心词人,几百年后,在民间还有庞大的粉丝团,那么他的词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纳兰的词到底有什么特点,后人会如此喜欢呢?我个人总结四个特点,一是真情,情感特别充沛,容易引起强烈共鸣。二是自然,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似乎天然。自然是表现特点。王国维说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三是追忆,纳兰似乎总在往事的回忆中。追忆是基本思路。四是伤心,很多人都这样评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我们读来,也会被感染,甚至也不忍读下去。这样的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应该生活在温柔富贵乡,却有人生几大悲剧。一是仕与隐的矛盾,二是三次爱情的悲剧,初恋的失败、与卢氏的婚姻、与沈宛的爱情。许多词是为初恋写的,后来这段恋情夭折了,第二次最令他一生忠情的是卢氏,婚姻只三年,卢氏难产去世了。许多悼亡词是为她而写的。纳兰的词对她的追忆成了后半生的爱情主旋律。卢氏去世后,爱情生活是长期的空白,直到与沈宛相遇,才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向往。纳她为外室,不过很快发现爱情不能替代,只有卢氏是唯一爱情,任何人不能替代。最后以痛苦结束。了解了他一生悲剧人生,我们才体会到他词中的痛惋。纳兰三十一岁的生命在清的文坛上像流星一样划过。纳兰因病去世,正是妻子死后八年的日子。卢氏去世八周年的忌日里,他追随妻子去世。我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纳兰不会再伤心了,可以与爱妻卢氏永远厮守在一起了。他的词为人们留下伤心的理由。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

纳兰心事有谁知(二)多情自古原多病

纳兰出身相门,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富贵和才华,但拥有锦衣玉食物质生活的纳兰,在精神世界中却常常愁绪满怀,非常痛苦。他总写惆怅之情,成为千古伤心词人呢?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方面就有两点:一是从小多病的体质;二是多情善感的天性。这两点,他是承认的。他说“多情自古原多病”, “病起心情恶”, “而今病向深秋”,说明多病是他的包袱。纳兰性德出生于…自治十一年,当时重视贵族子弟的双修。八旗子弟从小得练骑射。骑马时射得百发百中,而且,纳兰家族的富应该是应有尽有,身体应该倍棒才对,可是他多病,主要原因是多情与善良。他刻章上有“自伤情多”四字,说明他对自己有清楚认识。他早年希望成功,而多情与多病是他的重要障碍。客观上,纳兰想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雄心勃勃,他一生是在父亲事业蒸蒸日上的过程中度过的。纳兰明珠不是清官,是贪污受贿的官员。他家的财富多到“货贿山积”的地步。收的贿赂多,奇珍到处都是。每年拿公家的工程款中饱私囊。田产丰盈就不过分了。他家富可敌国。

纳兰有经典的词,可能是他的悔恨,词这样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我个人觉得这是表达被恋情感的词。卓文君就写过“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纳兰用这个决绝的副标题,是这不是表示与初恋绝交的意思?而且这里是模拟女性口吻来写,首句最平淡,感情却最强烈。一段感情如果足够重,以后人生如果多复杂,初见一定是永恒难以忘记。初见往往定格在初见的第一眼。“何事秋风悲画扇”,把人拉回到现实。扇子是驱暑热,秋天就扔到一边,所以古诗中用它来比喻被

冷落,被抛弃的女性。这里还用了一个典故, “骊山语罢清宵半”,用的是白居易描写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二人山盟海誓,言犹在耳,杨妃成了政治牺牲品,唐明皇后来返回时,听到雨中的铃声,写过词,这就是“泪雨零铃终不怨”,连皇帝都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失恋有多种原因,如果真写的是初恋,我们可以读出自责与悔恨。二人分手时一定痛苦地埋怨过,负心汉好像是通病,可能这次她错怪了,纳兰是多情种,不过是十多岁,他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后来他写过许多词,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我们能发现,他不后悔多情,是后悔自己当年太年轻草率了。“方悔从前真草草”,不能带给恋人幸福。不能让最爱的人成为妻子,这才是最后悔的地方。

(年轻的纳兰又将遭到怎样的打击呢?)十九岁时,名落孙山。明珠被提为正三品的内务总管,他后来掌管全国文官的升降等。有这样的父亲做靠山,纳兰在十八岁,应…自天府乡试时,…自利成了举人,第二年,十九岁时,会试,去博取进士功名,…自利进入殿试。事情出现变故,纳兰得了重病,寒疾,不能受风寒。纳兰寒疾彻底打垮了他,一病不起,他只能卧病在床。他有诗写过心情: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玉阶指皇帝正殿的台阶,这句意思是别的新科进士风光地游行,我却不能,现在我只能镇愁眉。更具悲剧性的是这次寒疾看似突然,却暴露出来的是他从小多病的体质。而且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成为他成功的障碍。他偏偏多情自古原多病,双重打击下,几乎一蹶不振。心病还须心药医。他遇到了一位能医治心病的良医,让他起死回生了。

纳兰心事有谁知(三)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一生写下了近四百首词,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的爱情词,尤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那些清丽哀婉之词。纳兰19岁这一年,卢氏来到了他的身边,她的出现犹如冬夜的一盏灯,温暖着纳兰凄冷的人生旅途,卢氏凭借着自己的特有魅力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把纳兰从情感悲痛中解脱出来,而且还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因为卢氏,纳兰性德年轻的生命中绽放出了一生中最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因为有爱,纳兰彻底走出了情绪低落、惆怅满怀的心理阴影。

年轻的纳兰性德倒在病榻上,一位女子的到来改变了他的轨迹,这是他的结发妻子卢氏。这一年,他二十岁,卢氏十八岁。纳兰写下诗句: “一生一代一双人”,我特别喜欢。我常把人生比作看不见的路,如果是一个人走,可能心中孤独。但是换一个角度,有一个陪着你走,不管是坎坷,还是一帆风顺,这是我们梦想的人生境界。纳兰也是这样。他的梦想是一生一代一双人。我们看看这首词: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逢饮牛津,相对忘贫。”词中,连用三个古代夫妻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嫦娥奔月、裴航。裴航曾向路边老妇人讨水喝,女儿云英端来琼浆。裴航未婚,老妇人说,可以,得找来玉杵臼,他终于找来,打了一百天,如愿娶来了云英。二人一道成仙。这三对夫妻故事能说明什么?都是神仙,人们难得一见的天仙配。纳兰把自己的婚姻也比作了天仙配。

作为一代权相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出身高贵又才华横溢,身为翩翩相门公子,他几乎是那个时代男人中的极品,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贵族公子,他对终生伴侣的心理期待一定也会与众不同。那么,卢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她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让眼光挑剔的纳兰公子对她如此倾心相许?甚至把她比作人间难得的神仙眷侣,为她倾注了所有的真情和爱呢?

得看卢氏的出身背景,这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卢兴祖,兵部尚书,广东巡抚,两广总督。他是满族入关后培养的第一代知识分子。到广东后,上奏章请求允许自己在当地办教育。卢氏也理所当然地受到好的教育。卢氏跟着父亲到广东,后来父亲调回北京,卢氏也跟着回到北京。卢氏不是足不出户的小姐,她有七年在广东长大的。所以她是“行万里路”了。纳兰

与她是门当户对的婚姻。纳兰能接受父母包办的婚姻吗?纳兰追求的是自由婚姻。他有过刻骨铭心的初恋。初恋在他心中的分量重,他能接受卢氏这样的强加来的妻子吗?有点玄。纳兰孝,可以接受婚姻,但是不能在情感上接受强行安排的妻子,卢氏可能面对纳兰的冷遇。卢氏非同一般的地方是,她在很短时间内征服这位大才子,让他发自肺腑地感慨,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曾把卢氏比作李清照,“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写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他们曾长达十年,李清照曾说过这样的故事,吃过晚饭后,在书房里,打赌,指着书说,历史上的哪件事,来自哪本书哪一页哪一行,谁说对了,谁就喝茶。李清照博学,几乎每次先喝茶,但是因为开心,茶泼到了身上,反而是什么也没喝到。后来她回忆到, “甘心老是乡矣”。希望这样的日子也能一直持续到老,那是最幸福的了。纳兰用这个典故就是晒晒自己的婚姻生活。可以想象,纳兰夫妻在房里,炉上煮着茶水,纳兰或许捧着词集,卢氏捧着茶杯,或许二人也会争论,面对这样的美丽的妻子,谁会真心地与她斗呢?这是欢快的家居生活图。这个故事能够说明什么呢?这是卢氏第一大让纳兰倾心的地方是,卢氏才华横溢。

卢氏给纳兰提供了大后方。爱情的伟大是能够转化成精神的力量。纳兰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的无私奉献。二人是新婚,丈夫马上要投入庞大的编印工作,势必影响夫妻生活。一方面,希望男人有事业心,经济才有基础,一方面却又希望男人不能老是出差,男人常常是左右为难。今天的女生常碰到这样的矛盾。卢氏怎么做的呢?举一个例子。“夜深微月下杨枝,催道太眠迟。”纳兰一如既往地熬夜,回来晚,新婚不久的卢氏怎么处理呢?没有埋怨,埋头苦干时,她可能端来茶,披上外衣,柔声说,还是早点休息吧。纳兰可能一下休息不了,卢氏可能就安静地坐在身边一起熬夜。催道太眠迟,这样的平淡小事,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在纳兰看来,这样的唠叨不烦人,却是最美丽的事。卢氏成了纳兰的事业上的贤内助。所以,一生一代一双人,包含多方的内容。卢氏不求自己风光无限,不求自己青史留名,她存在的重大意义就是深深地爱着丈夫,这是纳兰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激发了纳兰所有的爱情理想,促使他事业走向最高潮。可是正当他对爱情对事业充满憧憬的时候,一件事把他推向了低谷。23岁这一年的悲剧,是什么大事呢? 卢氏这年难产去世。

纳兰心事有谁知(五)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的一生是矛盾的一生,最根本的是他跟父亲纳兰明珠间的矛盾,纳兰明珠给了他一身份,可是纳兰性德自己看来却是束缚自己的枷锁。他越来越厌倦。在一首词中,充分表达他的蔑视。“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这首《采桑子》是他在外时写的一首词。看雪花,是轻浮的样子,没有根,对这种东西,一般人不去喜欢,纳兰却与众不同,觉得雪花是好在冷处偏佳,只有在百花凋零时,才绽放出惊人之美。这是高洁的人格。这种人格有谁能懂呢?谢娘,是纳兰的知音,谢道韫,把雪花比作柳絮,称为咏絮才女,这是比作卢氏。卢氏去世后,还有谁能与他一起来欣赏雪花的高洁呢?他没有知己了。“不是人间富贵花”是他对自己身世的深切感知。一个人的生命意义除了爱情就没有其他吗?卢氏的去世让纳兰感到如此灰心,如此绝望,就要谈到家庭与事业与其他。

(纳兰明珠在康熙朝做过哪些大事?这些又会给儿子纳兰性德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对于大多男孩来说,第一个最依赖的人肯定是父亲。在童年的纳兰性德眼中,父亲曾是他最崇拜与依赖的人物。纳兰最感到骄傲的是,明珠在政治上的成就,二是在文化上的成就。先看看政治上的成就,值得儿子骄傲呢?有两件事,一是打击鳌拜。康熙登基时,明珠升任内务府一把手,当时有四位著名的辅政大臣:索尼、鳌拜、苏克萨哈、遏必隆。明珠跟他们的关系特别微妙。苏克萨哈是与他同一家族,他们又受鳌拜控制。索尼的孙女嫁给了康熙,当时内务府全力承办,纳兰明珠功不可没。所以,明珠在四人间应该一团和气吧?但不是这样,明珠不敢得罪任何一方,后来四位矛盾公开,像鳌拜逼迫皇帝杀死了苏克萨哈,明珠居然没有

受到冲击,反而升了官,后来康熙想扳倒鳌拜,这时,明珠审时度势,坚定站在康熙一边。当明明珠就建议修改当时的历法。而主持的正是鳌拜的学生杨光先。康熙罢免了杨光先。表面是历法之争,实际是明珠在诫授意下打击鳌拜集团。后来,扳倒了鳌拜的同党,明珠被提升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这是明珠第一件政治成就。这过程中,纳兰是从八岁到十五岁,对朝中的政治斗争没有清醒认识,但是父亲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他一定感受深。二是平定三藩叛乱。当时三藩主动提出撤藩的要求,不过是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康熙把这事交给大臣议论。当时人们反对,害怕吴三桂。在明珠的坚持下,康熙下定决心同意撤藩,这个命令一下,吴三桂首先起兵反清。朝中炸了锅,有人主张处死明珠,向吴三桂求和。幸亏康熙站出来。明珠也越发感恩戴德。投入平叛的战争中。纳兰明珠功不可没。

(纳兰明珠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在智擒螯拜、平定三藩叛乱等重大事件中立下大功,也赢得了康熙皇帝的宠信,个人的威望和事业一度达到了巅峰。父亲为朝廷建功立业的成就、以及他在政坛上越来越高大的形象,成为年轻纳兰仰慕的偶像。年青的纳兰做了什么时候呢?他的心愿能够实现吗?).

一向文质彬彬的纳兰性德居然请求到前线去冲锋陷阵,在康熙十五年,双方对峙时,清兵与吴三桂处于拉锯时,西线战场上,清军处于守势。当时满朝文武为些捏了一把汗,纳兰性德要求上前线去。这得康熙意。结果是一而再再而三去上疏,都被康熙驳了回来。一可能是因为康熙担心纳兰白白送上性命。二可能是康熙太信任纳兰了,可能有更重要的任命,不愿意把他派到前线去。后来的事实证明,第二种可能更接近现实。康熙舍不得纳兰,有更重要的任命。纳兰这边,反应是失望。他写过诗:“平生纵有英雄血,无由一溅荆江水;荆江日落阵云低,横戈跃马今何时?”大家别忘了,这是八旗子弟,血管中流的是与生俱来的血性。他认为自己流的是八旗子弟的英雄血,却没有机会去前线去。我个人认为,纳兰的主动上疏上前线平叛,是得到父亲的支持的。可以看出他深受父亲的影响。父亲一系列事情对纳兰来说,有父亲的英雄形象,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明珠在文化上的表现,他是精通满汉文化的,他还是一个注意团结汉人学者的高官,当时明珠府是汉人学者云集的地方。像高士奇,是通过他来受到康熙的赏识。明珠也注意对儿子的教育,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纳兰很小就继承了父亲的传统,像渌水亭,当时就是汉人学者云集的地方,是满汉和睦的表现。

(无论是帮助康熙皇帝治理朝政、铲除隐患,还是在满汉文化的交融沟通上,纳兰明珠都为国家为朝廷做出了积极贡献,对于父亲的这一系列成就,纳兰曾经感到由衷钦佩。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个人价值观的渐渐成熟,父子俩之问却出现了隔阂,矛盾越来越大。一度崇拜父亲的纳兰怎么与父亲有了矛盾呢?)父子间不但是有矛盾而且越来越大。一是表现在童年时没有足够的父爱。这是他少年的一大遗憾。纳兰成长的过程中,正是明珠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期,可以请最好的老师,父亲的关爱却少得可怜。普通人正常的亲子游戏在纳兰看来是奢侈。连面都难见得上。对于母亲,爱新觉罗氏,有一个传闻。据说明珠夫人是悍妇,霸道到什么程度?不准丫环与明珠接触。一天二人喝茶,一位丫环端茶上来,明珠就夸了一下她的眼睛,明珠的夫人端来一盒子,揭开一看,是丫环的眼珠子。这个故事未必真实。不至于狠毒到这种地步,但是纳兰生活在这样的少父亲关爱的家庭,是肯定的。像贾宝玉,父亲是平时不管的,王夫人教育方法也有间题,像金钏,被逼自杀。纳兰的情况与宝玉可能相似。生活在富贵家门,却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情。这是他人生里第一层矛盾,这却不是最主要的,还有更大的。这是人生价值观的矛盾。纳兰自称不是人间富贵花,他将功名富贵看得淡,父亲却相反,把这些看作重要目标的人。明珠是政治家,有成就,同时也是贪得无厌的贪官。后来,明珠是自食其果,被弹劾,罢了官。这时,纳兰不在人间了,他没有看到这一天。父亲的不光彩行为,纳兰却肯定看在眼里,甚至于心里厌恶与痛恨。明珠自己身不正,连身边的奴才都跟着狐假虎威。像安三,仗着权势,在外面无所不为,当时许多文人争先恐后地巴结,甚至与他结为儿女亲家。纳兰有好友姜宸英,屡次考试不中,纳兰想帮他,求父亲,明

篇三:百家讲坛-纳兰性德

摘自——CCTV《百家讲坛》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

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很快成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红人。然而,对于如此荣耀的地位与处境,他为什么会极力地排斥甚至鄙视,人在朝廷,却心在“江湖”?

纳兰一生用情极深,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三名女性倾尽了所有的爱,最后她们为何却又纷纷离他远去?留给纳兰的只有彻骨之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面对大喜大悲的坎坷经历,纳兰的心就像是一碗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并最终为情所累,生命在三十一岁这年戛然而止,犹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震撼。

纳兰性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世佳作,梁启超说他是“清初学人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盛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那么,纳兰性德为什么能赢得后人如此的青睐?通过读他的词,我们又能看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中南大学杨雨教授将带我们一起走进千古伤心词人—纳兰性德的情感世界。

纳兰心事有谁知01我是人间惆怅客

北京后海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明开夜合花,那是三百多年前,由一位少年公子亲手栽种的。他的父亲是一代权相纳兰明珠,康熙皇帝是他的表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出身富贵的相门公子,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谜团。为什么他出身豪门,有享受不完的荣华富贵,而留在人世间的词作却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之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性德年纪轻轻就高中进士,并很快成为康熙皇帝身边最亲近的红人。然而,对于如此荣耀的地位与处境,他为什么会极力地排斥甚至鄙视,人在朝廷,却心在“江湖”?

纳兰一生用情极深,对生命中先后出现的三名女性倾尽了所有的爱,最后她们为何却又纷纷离他远去?留给纳兰的只有彻骨之痛。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面对大喜大悲的坎坷经历,纳兰的心就像是一碗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并最终为情所累,生命在三十一岁这年戛然而止,犹如苍穹中划过的流星,短暂而震撼。

纳兰性德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世佳作,梁启超说他是“清初学人第一”。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盛赞他:“北宋以来一人而已”。那么,纳兰性德为什么能赢得后人如此的青睐?通过读他的词,我们又能看出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清朝最有传奇色彩的词人,他给自己的评价是惆怅。“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他对人间伤心事有特殊体会,这是清初第一才子纳兰性德。先讲个小故事。乾隆末年,有小说-悄-悄流行。就是《红楼梦》,据说当时抄本可以卖到几十金。今天还有十一种之多。我要讲的是这书与纳兰性德的关系。发现二者关系的是乾隆皇帝。乾隆晚年时和砷拿来《红楼梦》给乾隆看,乾隆感叹说是明珠家的事。这是纳兰明珠,是康熙朝的名相。为什么乾隆这样认定呢?清代许多人认为贾宝玉的原形是纳兰性德。“红楼梦一书脍炙人口,世传为明珠之子作,明珠之子何人也?余曰,明珠之子,名成德,字容若。”(清俞樾《小浮梅闲话》)纳兰与《红楼梦》有没有关系呢?我个人觉得这是小说,是允许虚构的。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我们不能随便下断语,但二者间至少有许多相似之处。纳兰到底有什么身世?乾隆为什么认定是他家的事?三百年过去了,纳兰的名气越来越火爆。纳兰的故事还不断拍成电影电视。纳兰迷亲切称

之为公子。

?(纳兰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到底有什么魅力?为什么许多年轻人喜欢他呢?)我给他的魅力归纳四句话:相门翩翩公子;江湖落落狂生;清初第一才子;千古伤心词人。相门翩翩公子指他出身高贵,京城缁尘,琐事多。故居在西城区什刹海的后海。今天仍然相当繁华,故居在今天的宋庆龄故居。有恩波亭,据说在当年的渌水亭故址上建造的。当年,纳兰在这儿宴饮。今天还可以想象得出当年的富贵与风流。“乌衣门第”,本来指南京的乌衣巷,本是大家族聚集处。乌衣巷指的是王谢家族集居处。纳兰是认为自己与王谢家相比的地方。王导谢安是当时著名的宰相,纳兰的父亲明珠能不能与他们相提并论呢?我认为不亚于东晋的王谢两家的。纳兰明珠是当时的名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再往上推,更不得了。这是满洲正黄旗。纳兰属于海西女真,努尔哈赤属于建州女真,当时孟古格格嫁给了努尔哈赤,后来生下皇太极,尊她为孝慈高皇后,纳兰的曾祖父与康熙的曾祖母是亲兄妹。我们可以看到纳兰族的尊贵。

?(纳兰明珠担任内务府总管、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博,在相长达二十年,为康熙立下大功,一直权倾朝野。纳兰在这样的背景下长大。)纳兰出生在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同一年,早八个月康熙出生。康熙只比他大八个月,后来亲点他为自己的贴身保镖。除了对纳兰的肯定,也可能是潜意识里对表兄弟有天然的亲情在里面。可是,这个公子一生充满惆怅。这位相门公子怎么充满惆怅?这就要说到,纳兰的第二个特点,江湖落落狂生。奇怪的是他偏偏对自己的贵族门第一点不在乎,江湖指的是与在朝相对的在野。父亲是在朝的高官,纳兰就是时刻想流浪江湖的隐士,有证据。纳兰在信中写过:“人各有情,不能相强,使得为清时之贺监,放流江湖,”不要学东方朔,要学贺知章。贺知章选择告老还乡,唐玄宗苦留不住,派了太子率大臣们专门贱行。东方朔生活在汉武帝时期,有才华,可惜的是汉武帝把他当作俳优来牛看待。只能是毫无独立人格的弄臣。我们就明白纳兰的选择,不愿意毫无人生自由,希望像贺知章做个狂客。纳兰不仅在文字里这样表现,实际行动也是这样。纳兰性德的朋友是“皆一时俊升,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不是富家子弟,是江湖文人。像顾贞观就是这样的文人。还有遗民文人。纳兰的朋友竟然有许多不愿意与清合作的遗民文人。纳兰没有在乎这种交往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他身在相门,心向江湖,落落寡合。这是他一生最大矛盾,与最大悲剧。三是清初第—才士,贾宝玉在书中是“愚顽怕读文章”的人,有小才,与妹妹们写诗,总落在后面,而纳兰性德是清初第一才士。

(仅仅凭借写词的才华就能评价他是清初笫一才士吗?杨雨老师的这个说法的根据是什么呢?)我说公认,是说明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认为。有三大证据:—是专家认可,二十世纪有名的国学大师梁启超与王国维都有经典评价。梁启超评价是“清初学人第一”,作为学者达到无人企及的地位。王国维都承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能与北宋词人相媲美的只有一个人。有人认为研究纳兰的称为兰学。可以看出在学术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二是传世之作。在十九岁时,就开始编印了《通志堂经解》,二十二岁时完成,有一千八百多卷,共一百四十多种。这是学术界备受瞩目的新秀,文学创作是诗词文兼上。有三百多首词与诗,三十一岁的短暂生命留下这么宝贵的遗产。在民间受欢迎吗?三是粉丝团庞大。百姓心中受欢迎看一首诗,写这首诗的是曹寅,与纳兰是文友。“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曾知?”这是纳兰的词集名字。说明他的词当时是无人不传唱。这是不是互相吹捧?还有许多证明。当时传写,遍于村校邮壁。连小学校旅馆的墙上都在题写。只有北宋的词人柳永可以比。纳兰的词也达到这样的井水吃处,无不争唱的地步。二人的词还传到国外,朝鲜有评价,“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这是第三个特点。四是千古伤心词人,几百年后,在民间还有庞大的粉丝团,那么他的词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纳兰的词到底有什么特点,后人会如此喜欢呢?)我个人总结四个特点,一是真情,情感特别充沛,容易引起强烈共鸣。二是自然,像“人生若只如初见”,读来似乎天然。自然是表现特

点。王国维说是“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三是追忆,纳兰似乎总在往事的回忆中。追忆是基本思路。四是伤心,很多人都这样评价,“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能卒读”。我们读来,也会被感染,甚至也不忍读下去。这样的出身相门的翩翩公子,应该生活在温柔富贵乡,却有人生几大悲剧。一是仕与隐的矛盾,二是三次爱情的悲剧,初恋的失败、与卢氏的婚姻、与沈宛的爱情。许多词是为初恋写的,后来这段恋情夭折了,第二次最令他一生忠情的是卢氏,婚姻只三年,卢氏难产去世了。许多悼亡词是为她而写的。纳兰的词对她的追忆成了后半生的爱情主旋律。卢氏去世后,爱情生活是长期的空白,直到与沈宛相遇,才重新燃起了对爱情的向往。纳她为外室,不过很快发现爱情不能替代,只有卢氏是唯一爱情,任何人不能替代。最后以痛苦结束。了解了他一生悲剧人生,我们才体会到他词中的痛惋。纳兰三十一岁的生命在清的文坛上像流星一样划过。纳兰因病去世,正是妻子死后八年的日子。卢氏去世八周年的忌日里,他追随妻子去世。我想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纳兰不会再伤心了,可以与爱妻卢氏永远厮守在一起了。他的词为人们留下伤心的理由。情感的共鸣是没有时空阻隔的。

纳兰心事有谁知02多情自古原多病

纳兰出身相门,有着他人无法企及的富贵和才华,但拥有锦衣玉食物质生活的纳兰,在精神世界中却常常愁绪满怀,非常痛苦。“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长期哀怨惆怅的心情也给纳兰的身体带来了巨大的隐患。纳兰是八旗子弟,从小练习骑射的他的身体应该很强壮才对,但纳兰却从小体弱多病,多情自古原多病。后来有人指出,正是因为纳兰多情善感的天性,才导致了他的多情多病,并为他的“情深不寿”的结局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尤其是在纳兰成年之后,接连发生了两件事,而这两件事更是将纳兰彻底打入了痛苦的深渊。一个事初恋的失败,初恋的失败令纳兰性德痛苦至极,但他毕竟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除了渴求获得一份真挚感情之外,纳兰还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凭借自己的学识才华,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再次将纳兰推向痛苦的深渊。那么,年轻的纳兰又将经历怎样的遭遇和打击呢?那么这会是两件什么事情?年轻的纳兰性德将会遭遇到怎样的情感波折和打击呢?

上次讲到纳兰性德自称“我是人间惆怅客”,我们发现这位翩翩公子是在伤心泪水中长大的。那么,他总写惆怅之情,成为千古伤心词人呢?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原因。主观方面就有两点:一是从小多病的体质;二是多情善感的天性。这两点,他是承认的。他说“多情自古原多病”,“病起心情恶”,“而今病向深秋”,说明多病是他的包袱。纳兰性德出生于?自治十一年,当时重视贵族子弟的双修。八旗子弟从小得练骑射。骑马时射得百发百中}富应该是应有尽有,身体应该倍棒才对,可是他多病,主要原因是多情与善良。他刻章上有“自伤情多”四字,说明他对自己有清楚认识。他早年希望成功,而多情与多病是他的重要障碍。先看看他的雄心勃勃,他一生是在父亲事业蒸蒸日上的过程中度过的。纳兰明珠不是清官,是贪污受贿的官员。他家的财富多到“货贿山积”的地步。收的贿赂多,奇珍到处都是。每年拿公家的工程款中饱私囊。田产丰盈就不过分了。他家富可敌国。

(年轻的纳兰性德,禾来的梦想是什么呢?)青少年时代,他一度有两大梦想。一是做一个风流倜傥的文人雅士;二是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前者,这个风流有两个含义,一是气质一是事业。气质上,他早年把词作刊印出来,叫《侧帽词》,这样取名有故事。来自最好的朋友顾贞观。这是无锡人,大纳兰性德十八年,二人成了忘年交。顾贞观到京城前画过像,其

中题有句“侧帽轻衫,风韵依然”。纳兰看到词与画像也喜欢,他也题了一首词:?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他凭借这首词成名。意思是自己一介狂生,偏偏生活在贵族门第。这首词,气势酣畅淋漓。词本是柔的,纳兰却一反常态,写出了家迈。还透露了重要信息,作为相门公子,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顾贞观是流落江湖的文人,怎么攀上了贵族公子呢?纳兰性德对此回应是“身世悠悠何足间,冷笑置之而已”。意思是猜忌算什么呢?我只有冷笑置之而已。他看中的是深情厚意,至于距离他不在乎。这首词在当时看来,显得相当叛逆与另类。当时京城人们争相传抄。真是洛阳纸贵。同一年,他整理词作,作为自己词集名称。

(纳兰性德为什么偏偏选择了侧帽的形象?并以此作为词集之名?)“侧帽”典出南北朝时期北朝独孤信的故事。独孤信有三绝,其一是才华盖世,文武双全,还有他是姿容绝世的男子,在那时,他是偶像派与实力派兼具的名人,有许多粉丝去模仿。据说做官时,一次打猎归来傍晚回城,一阵风刮吹歪了帽子,他没注意到,第二天早晨,发现全城的男人帽子都歪戴着,这是偶像的力量。后来许多诗人词人以此来自命风流。纳兰性德的“侧帽词”的词名,也表明他是自诩风流的心态。纳兰性德第二个梦想是做一番治国平天下的大事业。他17岁进入国子监读书,十八岁中了举人。当时名声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争相说他不是凡人,如果持续发展,应该前途不可估量,他有发展平台,有出众才华,有信心与雄心。可是,他的前程没有一帆风?自下去,不到二十岁时,遭到两次严重的打击。一帆风顺时,许多缺点被掩盖,遇到挫折时就暴露出来。人生几大悲剧可能是深深爱过,没有洞房花烛夜,却偏偏是劳燕分飞;再比如,寒窗苦读后,是名落孙山。

(在年轻的纳兰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是他初恋的失败。他十几岁时有缠绵悱恻的初恋。人们纷纷猜测是谁。有人说是表妹,有人说是他的丫环。到底是什么?不知道。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他身边特别亲近的人。他写过词,“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这是他早年的词作,从情调来看可能是为怀念初恋而写的。红豆用来写两情相悦,这里写黄昏下相依,在-悄-悄说着情话,表现的是被涉爱河的微妙感情。据说发展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可是没?自利发展,而是中途夭折。确切原因也不知道,坊间有猜测,一说是其表妹被选进宫中成了妃子,这就大了,谁敢跟皇帝抢?尽管分手,感情不断,纳兰据说是相思成疾,想见面想尽了办法,一次康熙皇后病逝,纳兰贿赂了喇嘛,偷偷进去见了一面。这个猜测浪漫与大胆,我觉得有疑间,作为纳兰的公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是持怀疑的。另一种说法是说是丫环,门不当户不对得不到家长的同意,我觉得这个靠谱。恋人被赶出纳兰府后,出家了。这成了他后半生的隐痛。所以感叹,“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她还像当初一样多情吗?还思念自己吗?大家可能注意到,这个丫环如果是汉族,二人压力更大,清一直到乾隆时,才废除满汉不能通婚的禁令。纳兰绝对不可能冒着双得压力娶汉妻。他再叛逆总有度。这是必然的结果,还是给他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伴着悔恨与自责。??? 纳兰有经典的词,可能是他的悔恨,词这样写:?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我个人觉得这是表达被恋情感的词。卓文君就写过“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纳兰用这个决绝的副标题,是这不是表示与初恋绝交的意思?而且这里是模拟女性口吻来写,首句最平淡,感情却最强烈。一段感情如果足够重,以后人生如果多复杂,初见一定是永恒难以忘记。初见往往定格在初见的第一眼。“何事秋风悲画扇”,把人拉回到现实。扇子是驱暑热,秋天就扔到一边,所以古诗中用它来比喻被冷落,被抛弃的女性。这里还用了一个典故,? “骊山语罢清宵半”,用的是白居易描写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二人山盟海誓,言犹在耳,杨妃成了政治牺牲品,唐明皇后来返回时,听到雨中的铃声,写过词,这就是“泪雨零铃终不怨”,连皇帝都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不住。“等闲变

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失恋有多种原因,如果真写的是初恋,我们可以读出自责与悔恨。二人分手时一定痛苦地埋怨过,负心汉好像是通病,可能这次她错怪了,纳兰是多情种,不过是十多岁,他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后来他写过许多词,像“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我们能发现,他不后悔多情,是后悔自己当年太年轻草率了。“方悔从前真草草”,不能带给恋人幸福。不能让最爱的人成为妻子,这才是最后悔的地方。?

(年轻的纳兰又将遭到怎样的打击呢?)十九岁时,名落孙山。明珠被提为正三品的内务总管,他后来掌管全国文官的升降等。有这样的父亲做靠山,纳兰在十八岁,应?自天府乡试时,?自利成了举人,第二年,十九岁时,会试,去博取进士功名,?自利进入殿试。事情出现变故,纳兰得了重病,寒疾,不能受风寒。纳兰寒疾彻底打垮了他,一病不起,他只能卧病在床。他有诗写过心情:? “紫陌无游非隔面,玉阶有梦镇愁眉。”玉阶指皇帝正殿的台阶,这句意思是别的新科进士风光地游行,我却不能,现在我只能镇愁眉。更具悲剧性的是这次寒疾看似突然,却暴露出来的是他从小多病的体质。而且在以后的人生中继续成为他成功的障碍。他偏偏多情自古原多病,双重打击下,几乎一蹶不振。心病还须心药医。他遇到了一位能医治心病的良医,让他起死回生了。

将此篇文章设为精华文章

纳兰心事有谁知(3)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一生写下了近四百首词,最令人感动的就是他的爱情词,尤其是写给妻子卢氏的那些清丽哀婉之词。纳兰19岁这一年,卢氏来到了他的身边,她的出现犹如冬夜的一盏灯,温暖着纳兰凄冷的人生旅途,卢氏凭借着自己的特有魅力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不仅把纳兰从情感悲痛中解脱出来,而且还给他的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帮助: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因为卢氏,纳兰性德年轻的生命中绽放出了一生中最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因为有爱,纳兰彻底走出了情绪低落、惆怅满怀的心理阴影。年轻的纳兰性德倒在病榻上,一位女子的到来改变了他的轨迹,这是他的结发妻子卢氏。这一年,他二十岁,卢氏十八岁。纳兰写下诗句:? “一生一代一双人”,我特别喜欢。我常把人生比作看不见的路,如果是一个人走,可能心中孤独。但是换一个角度,有一个陪着你走,不管是坎坷,不管是一帆风?自,这是我们梦想的人生境界。纳兰也是这样。他的梦想是一生一代一双人。我们看看这首词:?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逢饮牛津,相对忘贫。”词中,连用三个古代夫妻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嫦娥奔月、裴航。裴航曾向路边老妇人讨水喝,女儿云英端来琼浆。裴航未婚,老妇人说,可以,得找来玉杵臼,他终于找来,打了一百天,如愿娶来了云英。二人一道成仙。这三对夫妻故事能说明什么?都是神仙,人们难得一见的天仙配。纳兰把自己的婚姻也比作了天仙配。

作为一代权相纳兰明珠的儿子,纳兰性德出身高贵又才华横溢,身为翩翩相门公子,他几乎是那个时代男人中的极品,这样一位出类拔萃的贵族公子,他对终生伴侣的心理期待一定也会与众不同。那么,卢氏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她究竟有何魅力能够让眼光挑剔的纳兰公子对她如此倾心相许?甚至把她比作人间难得的神仙眷侣,为她倾注了所有的真情和爱呢?在纳兰性德19岁这一年,他开始主持编印康熙年间最大的一套儒家经解丛书《通志堂经解》,这套经解一共1800卷,可谓工程浩繁。而国学大师梁启超评价纳兰性德为“清初学人第一”就和他主持这个浩大的学术研究工程有关。研究工作最为繁忙的日子,恰巧也是卢氏嫁到纳兰家的这几年,那么,作为初嫁他人的千金小姐,卢氏对纳兰事业的帮助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得看卢氏的出身背景,这是大家闺秀,父亲是卢兴祖,兵部尚书,广东巡抚,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5h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