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4-14 06: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级管理科学专业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选项的字母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3分,共30分)

1、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以及组织及管理等是( D ) A.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B. 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C. 物流系统的系统资源要素 D. 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2、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是( D ) A. 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B. 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C. 物流系统的系统资源要素 D.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3、工厂、商店、仓库、物流中心、车站、码头、空港等物流节点,以及连接节点的运输线路、运输方式和信息传递手段等是( D )

A. 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B.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C. 物流系统的系统资源要素 D. 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4、具有良好的服务性、快捷性、合理库存、设施规模适当和面积与空间的高利用率 是( D )。

A. 物流战略目标 B. 物流设计目标 C. 物流规划目标 D. 物流系统化的目标

5、物流系统大量化、短距离化、标准化、信息化、计划化和共同化是( D )。 A. 物流战略原则 B. 物流设计原则 C. 物流规划原则 D. 物流系统化原则

6、用I、Q、R、S、T、C等字母代表要素,这种组合表示的是( D )。 A. 物流系统规划的战略要素 B. 物流中心的规划与系统布置要素 C. 缪瑟SPL理论提出的系统布置基本要素 D.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要素 7、物流系统目标、替代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标准等是( D )。 A.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B.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流程 C.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D.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8、物流战略规划、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物流功能要素规划与设计、作业流程规划与设计、物流设施规划与设计、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等是( D )。

A.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层次 B.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C. 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D.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内容

9、以整体为目标、以特定问题为对象、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凭借价值判断是( D )。

A.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原则 B.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素 C.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基础 D. 物流系统分析的要求 10、物料搬运方案的分析与设计中必须考虑的要素有( D )。 A.物料特征、搬运路线、周边环境 B. 经济效益、搬运路线、设备和容器 C. 物料特征、社会效益、设备和容器 D. 物料特征、搬运路线、设备和容器

?第 1 页 共 21 页?

11、物流园区选址如果考虑以解决市内交通拥挤、缓解城市压力为重点,则宜将物流园区建在( D )。

A.城市中心地区 B.工厂聚集区域 C.城市商业繁华区 D.城乡结合的入城干道处 12、流量—距离分析法、优缺点比较法、加权因素法和成本费用对比法等常用的评价与选择方法属于( D )。

A.物流系统状态分析方法 B.EIQ分析方法

C.搬运系统分析方法 D. 物流设施布置方案的评价方法 13、系统诊断分析是步骤(程序)是( D )

a.界定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b.确定具体目标 c.准备原始资料 d.建立模型 e.优化和修正方案 f.方案评价与择优

A. adbcegf B.gfedcab C.bcdaefg D. abcdefg

14、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五种竞争力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物流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着物流行业获利的最终潜力,因此,对五种竞争力分析的方法属于( D )

A.物流系统模式的评价方法 B. 物流设施场址选择的评价方法 C. 物流设施布置规划的评价方法 D.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方法 15、系统布置设计SLP模式(程序)是( D )

a.准备原始资料 b.绘制作业单位位置相关图 c.作业单位占地面积计算 d.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分析 e.绘制作业单位面积相关图 f.方案评价与择优 g.修正

A.abcdefg B.gfedcab C.bcdaefg D.adbcegf

16、用E、I、Q、R、S、T、C等字母表示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其中I表示的意义是( D )

A.服务的对象或客户 B. 物流的服务品质 C.配送的通路 D. 配送商品的种类

17、用E、I、Q、R、S、T、C等一组字母表示要素,它们表示的是( D )

A. 物流系统规划的战略要素 B.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要素 C. SPL理论的系统布置基本要素 D. 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

18、用E、I、Q、R、S、T、C等字母表示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要素,其中R表示的意义是( D )

A.服务的对象或客户 B.配送商品的种类

C.物流的服务品质 D.配送的通路

19、订单品项数(EN)分析主要是了解订单别订购品项数的分布,通常对单一订单出货品项数、总出货品项数、订单出货品项累计次数三项指标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对( D )的影响非常大。

a.订单处理原则 b.出货频率 c.出货方式

d.仓储与拣货系统的选择 e.拣货系统规划 f.储位配置 g.出货区的规划 A.abcdefg B.fedcab C.bcdae D.aceg

20、( D )是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辅助生产过程,它是工序之间、车间之间、工厂之间物流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 2 页 共 21 页?

A.工艺设计 B. 设施布置 C.产品运输 D. 物料搬运 21、( A )的主要基础数据包括PQRST。 A.工艺布置分析设计 B.设施布置分析设计 C.物料搬运系统设计 D.搬运系统分析设计 22、物流配送中心的具体规划目标有( D )。

a.降低物流成本、库存水平和作业错误率 b.整合物流资源 c.提升服务水平和规模经济效益 d.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e.支持零售通路据点 f.提高信息化水平 g.缩短物流作业周期 A.abcdefg B.fedcab C.bcdae D.aceg 23、物流信息系统以( D )作为重要的具体规划目标。 a.提高信息化水平 b.整合物流资源 c.准确传递物流信息 d.提升物流运作效率 e.适时传递物流信息 f.降低物流成本 A.abcde B. ace C. abde D. bdf

24、设备是按能迅速方便地取放物料而设计的,不适宜长距离运输,一般适用于距离短和物流量大的情况。( D )价格高但可变费用(直接运转费)低。

A.简单的搬运设备 B.复杂的运输设备 C.简单的运输设备 D.复杂的搬运设备 25、物流项目可行性分析、论证和评价的重点是( D )。 A. 报告的编制 B.纲要的编写

C. 机会研究 D.方案是否可行和潜在的效果 26、物流中心物流规划分析的重点是( D )。 A.库存设施与运输设备 B.辅助作业区域设施 C.厂房建筑与外围设施 D.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27、仓库布置规划设计的重点是( D )和常用设备的选择。 A.物流作业区域设施 B.辅助作业区域设施 C.厂房建筑与外围设施 D.储存区域的空间规划

28、在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总体规划前,必须先确定规划目标,因为规划目标决定物流配送中心预期的功能与基本限制条件。而规划目标的确定依赖于对( D )的分析。

a.经营定位 b.通路策略 c.网络策略

d.服务水平策略 e.系统整合策略 f.企业战略目标

A. adef B. abce C. bcde D. abcdef 29物流设施布置方案评价分析方法有( D ) a.线性规划法 b.流量距离分析法 c.成本费用对比法 d.重心法 e.优缺点比较法 f.加权因素法

A. adef B. abce C. bcde D. bcef

30、仓储和拣货区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两个核心作业区域,其作业能力的大小体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能力。其中,仓储区储运能力的计算方法有( D )

a.周转率估计法 b.SLP分析法 c.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 d.ABC分析法 e.品项别单日出货规模计算法

A. ade B. abce C. bcde D. ac

?第 3 页 共 21 页?

二、判断改错题(判断以下论述的正误,认为正确的答“T”,错误的答“F”并予以改正,判断并改正全对的方可得分。)

1.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的实质是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分离,也是对供应链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因此其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商物分离理论、供应链管理理论、效益背反理论和业务流程重组理论等。( F )

2.物流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工作都属于物流项目的高阶段设计过程,物流系统的规划属于物流项目的总体规划,是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物流系统设计属于项目初步设计的一部分内容,它包括项目施工图纸等的设计。( F )

3.配送中心换载基地型物流系统运行模式是及时生产、及时配送的物流系统,换载基地只有少量库存。工作原理是:物流中心接收零售店的订单后按照换载基地和零售店的类别拣选货品,装入小型集装箱,用大型车运送给换载基地,再换载到小型车辆进行配送。( F ) 4、物流系统物质基础要素有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与管理等,其中物流设施包括站场、物流中心、仓库、物流线路、建筑、公路、铁路、港口,以及人员、物料和相关设备等。( F )

5、物流系统规划属于物流项目的总体规划,是可行性研究的一部分;而物流系统设计则属于项目初步设计的一部分内容。( T )

6、物流系统有六个流动要素,它们是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和流速。在物流过程中,这六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但在物流系统分析时,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要素进行考虑。( T )

7、系统布置设计(SLP)是一种采用严密的系统分析手段及规范的系统设计步骤的布置设计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总体规划阶段的设施总体区位布置和详细的规划设计阶段的各作业区域的设备布置均可采用SLP程序。( T )

8、物流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手法(EIQ)简明有效,它从客户订单的品项、数量与订购次数入手进行出货特性的分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了解物流特性;优选满足物流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和要素;选择物流设备;可作为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其数据资料可用于仿真分析。( T )

9、EIQ分析方法以量化分析为主,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有平均值法、最大最小值法、总数法、柏拉图分析法、次数分析法、ABC分析法、交叉分析、订单数量(EQ)分析、品项数量(IQ)分析、订单品项数(EN)分析、品项受订次数(IK)分析,以及IQ与IK交叉分析等。( F )

10、仓储和拣货区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两个核心作业区域,其作业能力的大小体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能力。其中,仓储区储运能力的计算方法有周转率估计法、SLP分析法、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ABC分析法、品项别单日出货规模计算法。( F )

11、仓储和拣货区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两个核心作业区域,其作业能力的大小体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能力。仓储区的容量是维持一定时期(厂商送货期间)内的出货量需求,须考虑出货量和出货特性;拣货区以单日出货货品所需的拣货作业空间为主,主要考虑品项数和作业面;拣货区的规划一般包含当日的出货量,当拣货区货品不足时由仓储区补货。( F )

12、仓储和拣货区是物流配送中心的两个核心作业区域,其作业能力的大小体现物流配送中心的能力。其中,拣货区储运能力的计算方法有周转率估计法、SLP分析法、商品送货频率估计法、ABC分析法和品项别单日出货规模计算法。( F )

?第 4 页 共 21 页?

13、信息网络与产品流动的网络非常相似,都可以视为节点和链的集合。然而,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产品大多是沿分销渠道顺流而“下”(流向最终消费者),而信息流则多数是沿分销渠道逆流而“上”(流向原料产地)。( T )

14、设施规划与设计存在与时间有关的阶段结构,该结构包括计划准备阶段、系统规划设计阶段、方案评估与选择阶段、细部详细规划设计阶段和计划执行阶段等。( T )

15、可行性研究也称技术经济论证,是一项在具体实施某一项目前,对项目方案是否可行以及潜在的效果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的工作。它综合运用技术、经济、管理多种学科的决策技术,是项目建设前期工作的核心内容。( T ) 三、简答题

1、简述EIQ分析在物流规划分析中的主要应用领域,分析它与SLP规划技术的区别。 答:EIQ分析主要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SLP强调以PQ分析为基本物量分析工具,基本上PQ分析以产品与数量的分布关系作为规划布置的参考依据,是一种生产导向的规划分析理念。EIQ分析是应用在以顾客及下游端通路需求为主的,订单需求零星而多变化的流通环境中,是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方向的物流规划与分析工具。

2、简述EIQ分析的主要作用与目的,它常用的统计方法有那些? 答:EIQ分析的主要作用为:

1. 2. 3. 4. 5.

可以了解物流特性;

得出配合物流系统特性的物流系统模块; 选择物流设备; 仿真分析;

进行物流系统的基础规划。

EIQ分析的目的:

EIQ分析根据EN(每张订单的订货品项数量分析) ,EQ(每张订单的订货数量分析) ,

IQ(每个单品的订货数量分析),IK(每个单品的订货次数分析) 四个分析项目的结果进行综合考量,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EIQ分析常用的统计方法有:

平均值、最大最小值、总数、柏拉图分析、次数分析、ABC分析及交叉分析等。

3、简述搬运活性指数,研究活性指数意义何在?

答:搬运活性指数是指搬运某种状态下的物品所需要进行的四项作业(集中、搬起、升起、运走)中已经不需要进行的作业数目。

意义:搬运处于静止状态的物料时,需要考虑搬运作业所必需的人工作业。 物料搬运的难易程度称为活性。 我们用活性系数来衡量,所费的人工越多,活性就越低。反之,所需的人工越少,活性越高,但相应的投资费用也越高。以此在对物料的活性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利用活性理论,改善搬运作业。

4、物流网络规划的数据有哪些?可以从哪些途径获得?

答:物流网络规划的数据包括:产品的清单;客户、存储点和供货点的位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及季节性;运输费率或运输成本;要货时间、订单传输处理时间;仓储费率或仓储成本;采购/生产成本;不同产品的运输批量;各地点各产品的库存水平;控制库存的方法;

?第 5 页 共 21 页?

2、某连锁超市在A地区有四个零售商店,其坐标和物资需求量如表1所示。现欲新建一物流配送中心负责商品供应,问物流配送中心应该设在何处最为经济合理?

表1 四个零售点的销售与地理数据

零售点Di 货物需求量(吨) 运输费率(元/吨?公里) (wj) (aj) 1 2 3 4 重量可求得:

nn坐标(xj,yj) (公里) 2 11 10 4 2 3 8 9 2 3 2.5 1 5 5 5 5 解:设四个零售点所构成的四边形的重心坐标为(xd(0),yd(0)),则根据各零售点销售货物的

x(0)d???jwjxj/??jwj?j?1j?1nnj2?2?3?11?2.5?10?1?42?3?2.5?12?2?3?3?2.5?8?1?92?3?2.5?1?7.8km

y(0)d???j?1wjyj/??jwj?j?1?4.9km

即物流配送中心P的位置坐标初始值P0为(7.8,4.9),按照公式dj?可得到物流配送中心P0到各零售点的直线距离如下表所示。

距离 距离dj P0?D1 P0?D2 P0?D3 ?xd?xj???yd?yj?22P0?D4 6.5 3.7 n3.8 j5.6 根据物流中心到各处总运输费用公式T?总运费T(0)为:

T(0)??j?1wjdj,得到物流配送中心在初始值P0时的

?2?5?6.5?3?5?3.7?2.5?5?3.8?1?5?5.6?196(元)

进行第一次迭代,求出其位置:

n??xd(1)jwjxj/dwj/dj?j?1n?jj5?(2?2/6.5?3?11/3.7?2.5?10/3.8?1?4/5.65?(2/6.5?3/3.7?2.5/3.8?1/5.6)?8.6

??j?1n??xd(2)jwjyj/dwj/dj?j?1n?jj5?(2?2/6.5?3?3/3.7?2.5?8/3.8?1?9/5.6)5?(2/6.5?3/3.7?2.5/3.8?1/5.6?5.1

??j?1再按P1(8.6,5.1)计算物流配送中心到各零售店的直线距离如下表所示:

?第 11 页 共 21 页?

距离 距离dj 得运输总费用T(1)P1?D1 P1?D2 P1?D3 P1?D4 7.3 3.2 3.2 6.0 ?191(元)。由于T(1)?191?T(0)?196,说明了运输费用有进一步下降

的可能,故进行第二次迭代,同理求出其位置:xd(2)?9.0,yd(2)?5.2,再求出dj,最后也可求得运输总费用T(2)?192(元)。由于T(2)?192?T(1)?191,因此表明P1(8.6,5.1)是最优解,不必再进行迭代计算。

所以,P1(8.6,5.1)点为所选物流配送中心P最合理的位置。

3、某物流公司拟建一仓库负责向四个工厂进行物料供应配送,各工厂的具体位置与年物料配送量见表1。假设拟建物流公司仓库对各工厂的单位运输成本相等,试利用重心法计算确定物流公司新建的仓库的坐标位置。

表1 工厂的具体位置与年物料配送量

工厂及其位置坐标 年配送量 P1 X1 20 Y1 70 2000 X2 60 P2 Y2 60 1200 X3 20 P3 Y3 20 1000 X4 50 P4 Y4 20 2500 解:已知各工厂的需求量为wj(j?1,2,3,4),各自的坐标为(xj,yj)(j?1,2,3,4),物流中心至各工厂的运费率是?j(j?1,2,3,4)(该例均相等)。

根据求平面物体重心的方法,可以得到物流中心的地理坐标数据:

nnxd?yd???jwjxj/??jwj?j?1nj?1n20?2000?60?1200?20?1000?50?25002000?1200?1000?250070?2000?60?1200?20?1000?20?25002000?1200?1000?2500?35.4km

??jwjyj/??jwj?j?1j?1?42.1km

故该物流中心地址选在坐标为(35.4,42.1)km的位置。

4、某工厂有ABCDE五个车间,各车间平面位置的中心点坐标分别为A(12,48), B(39,48), C(54,36), D(45,6), E(6,15)。该厂生产四种产品,各产品的工艺路线和每月产量如表1所示,假设每种产品的生产批量为50件。

(1)试求两两车间的直角距离从至表; (2)绘制物流搬运量从至表;

(3)如果以搬运工作量作为物流强度,试求物流强度从至表;

(4)假设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为2元/(米?批),试求物流成本从至表。

表1 产品工艺路线及产量表 产品号 1 2 3 4 工艺路线 A→B→C→D→E A→D→E A→B→C→E A→C→D→E 每月产量(件) 200 900 400 650 解:(1)根据公式dr?xB?xA?yB?yA,得直角距离从至表如下表所示: ?第 12 页 共 21 页?

从 至 A B C D E A B 27 C 54 27 D 75 48 39 E 39 66 69 48 (2)物流搬运量按产品来算,将各产品的工艺路线的每一段搬运量分别列入从至表对应的方格中,最后将不同产品在同一格子中的数据相加,得搬运量从至表如下所示:

A B C D E 从 至 A 600 650 900 B 600 C 850 400 D 1750 E (3)将上述两表中同一格子中对应元素相乘即可得物流强度从至表如下表所示:

从 至 A B C D E A B C D E 16200 35100 67500 16200 33150 27600 84000 (4)若按每批次搬运移动1米的成本为2元/(米?批),则每件产品搬运成本每米物流成本为2/50(元/米·件),以此系数乘(3)小题表中的各数字即可得物流成本从至表如下表所示:

从 至 A B C D E A B 648 C 1404 648 D 2700 1326 E 1104 3360

5、某企业有5个作业单位,已知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的权重赋值(假设A=6,E=5,I=4,O=3,U=2,X=1)及密切程度等级TCR(各作业单位总物流强度值)如表1所示。

(1)试对该企业5个作业单位确定合理布置;

(2)在上述所有布置中,试以企业总物流强度最小为目标,选择出最优布置方案。

表1 各作业单位对流物流强度的权重赋值及密切程度等级TCR 作业单位 1 2 3 4 5 1 6 3 2 2 2 6 3 4 4 3 3 3 2 2 4 2 4 2 4 5 2 4 2 4 TCR 13 17 10 12 12 面积 20 40 40 60 16 ?第 13 页 共 21 页?

2 2 1 2 2 1 4 4 2 2 4 1 4 4 2 2 4 5 1 4 4 2 2 4 5 3 3

6、某自动化仓库有4条巷道,每条巷道配备一台堆垛机,其运行速度为100米/分,升降速度为20米/分,货叉存取时间为25秒,附加时间为5秒。货架总长度L=80米,高H=15米,假设各货位存取概率相同。试计算分别在单一作业和复合作业时,该仓库的出入库能力(j即满负荷时每小时出入库托盘数)。

解:(1)计算单一作业时的平均作业周期tms 用经验法,取P1和P2点,且使得P1x?则tms?tp1?tp2?2tf?ta

由于tp1?max?P1x/Vx,P1y/Vy??0.5min?30s,tp2?max?P2x/Vx,P2y/Vy??0.54min?32s 故tms?30?32?2?25?5?117s。

(盘/小时) 出入库能力P?nP1?4?3600/tms?4?3600/117?12315L,P1y?23H2315,P2x?L,P2y?H,

(2)计算复合作业时的平均作业周期tmd

tmd?tp1?tp2?tp1p2?4tf?2ta

由于tp1p2?max?(P2x?P1x)/Vx,(P2y?P1y)/Vy??max?0.373,0.35??0.373min?22.4s 故tmd?30?32?22.4?4?25?2?5?194.4s

(盘/小时) 出入库能力P?nP1?4?(3600/tmd)?2?4?(3600/194.4)?2?141五、综合题

1、已知某物流中心各作业区域的物流情况如单向物流从至表1所示,表中数据为各单位由始发点向终到点的物流量已知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1)试对物流中心各作业单位进行物流强度分析,并绘制物流相关表;

(2)若只依据物流关系进行作业单位布置,试绘制作业单位位置平面相关图和面积相关图; (3)在上述所有布置中,试以企业总物流强度最小为目标,选择出最优布置方案。

表1 单向物流从至表 至 从 A1 A2 A3 A1 A2 2 2 A3 12 1 A4 3 4 A5 1 A6 1 面积 300 200 100 ?第 14 页 共 21 页?

A4 A5 A6 1 1 1 1 1 200 100 100 表2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物流强度等级 符号 物流路线数比例(%) 超高物流强度 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搬运 表如下表:

至 从 A1 A2 A3 A4 A5 A6 A1 A2 A3 A4 4(2) A5 A E I O U 10 20 30 40 承担物流总量比例(%) 1?15 2?30 3?45 5?50 50?80 解:第一步,首先在题中表一的基础之上将顺行的物流量与逆行的物流量相加,得出物流量A6 1(8) 1(10) 面积 300 200 100 200 100 100 2(5) 12(1) 1(7) 3(4) 4(3) 2(6) 1(9) 注:()里面的物流量排名顺序 第二步:有了对物流量,根据对物流量的大小顺序,作出物流强度分析,确定各单位之间的物流密切程度等级,如下表所示:

序列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作业单位对 1——3 3——4 2——4 2——3 1——2 4——5 1——5 2——6 4——6 5——6 40 13 30 22 路线比例累计% 10 20 物流强度比例% 39 26 强度等级 A E E I I I O O O O 第四步,然后得到物流原始相关表:

?第 15 页 共 21 页?

A1 A2 A3 A4 A5 A6 A1 A2 I A3 A I A4 U E E A5 O U U I A6 U O U O O 第五步,进行物流作业单位物流相关,得到相关矩阵:

第六步,根据物流原始相关表计算各作业单位物流强度分值TCR,再根据各作业单位总和的TCR大小对作业单位的接近程度进行排序,绘制出接近程度排序表: A1 A2 A3 A4 A5 A6 A1 A2 I/2 I/2 E/3 U/0 O/1 8 3 A3 A/4 I/2 E/3 U/0 U/0 9 1 A4 U/0 E/3 E/3 I/2 O/1 9 2 A5 O/1 U/0 U/0 I/2 O/1 4 5 A6 U/0 O/1 U/0 O/1 O/1 3 6 面积 300 200 100 200 100 100 I/2 A/4 U/0 O/1 U/0 求和TCR 7 4 排序

布置思路:按总的TCR值大小排序先不止A级关系,然后在布置E、I、O、U级关系,步骤 图如下: A3

A1 A4 A5 A2 A6 第六步:考虑面积因素对作业单位相关图进行修正,可以知道作业单位平面位置面积关系图如下:

?第 16 页 共 21 页?

A1 A1 A1 A4 A3 A3 A1 A4 A2 A2 A2 A5 A6 A6

2、已知某工厂的各作业单位原始数据如表1,表2所示 (1)试用作业单位关系图法布置平面图;

(2)在上述所有布置中,试以企业总物流强度最小为目标,或自选相关评价方法,选择出最优布置方案。

表1 各作业单位面积 作业单位代码 T U V W X Y Z

表2 作业单位关系表 T U V W X T E O I O U U E I V U U W I X Y Z 解:第一阶段的做法如下: 首先去纸板用刀划出尺寸相同的方块作为样板,每一块样板代表一个作业单位,样板中央写上作业单位名称、代码,在样板的四角根据作业单位关系表1对应的作业单位关系写上各种关系代码。如图2-1所示。

作业单位名称 原材料零配件库 铣削工段 冲压工段 车削工段 装配工段 涂装工段 发送库 面积/m2 120 80 60 120 80 120 120 Y U I O U A Z U U U U I A ?第 17 页 共 21 页?

A- X- T 原材料 E-U I-W O-U,X U-Y,Z

A-Y X- X 装配工段 E- I-W,U,Z O-T U-V 表2-1例题方块样块

然后选出“A”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作业单位)。如果遇到不止一块样板有相同数量的“A”关系,则再找下一级“E”关系进行比较,或进一步再找“I”关系比较,以此类推。即在“A”关系数量相同的样板中挑出“E”关系数量最多的一块样板,同时亦是“X”级关系数量最少者。将挑出的样板不知在平面图的中部位置。所用例题中“A”关系最多的样板师X和Y,由于Y的“A”关系比较多,所以先将Y布置在平面图中部,见图2-3。

Y

Y X Z T U T W V U T W A- X- U 铣削工段 E-T,W I-W,Y O- U-V,Z A- X- W 车削工段 E-U I-T,X O- U-V,X,Z A-X X- Y 涂装工段 E- I-U A- X- Z 发货库 E-Y I-X A- X- V 冲压工段 E- I- O- T,Y U-W,X,Z,U

O-V U-T,O- U-T,U,V, W W Y X Z Z Y X Y X Z ?第 18 页 共 21 页?

Y a b c d e

图2-3 确定各方块样板的相对位置

其他按“A”,“E”,”I”,”O”,”U”,”X”类推,如图2-3所示。 第二阶段步骤为:

在第一阶段已得到各作业单位相对位置的平面布置图,将各作业单位面积用实际面积代替,就可得到这是平面布置图。实际工作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根据表一先选择一个单位面积,要求个作业单位面积除单位面积后其商近似为整数。如此则每一作业单位面积就成为单位面积样板的整数块、由表一可见,一20平方米为单位面积样板块,可求出各作业单位的单位面积的样板块数。

第二步,按原先的平面布置图,将各作业单位的实际样板块数置入,就可得到图2-4所示的实际平面布置图。

图 2-4 实际平面布置图

第三步,以上得到的平面布置图仅是一种方案,如将限制设施布置的约束条件考虑在内,常常可得数种不同的方案,第五章介绍的评价方法作出评价后,就可选出优化的方案。

3、某公司有甲乙丙三个产品,制造它们涉及6个作业单位,分别是原料库(A)、机加工车间(B)、组装车间(C)、油漆车间(D)、检验与包装车间(E)、成品仓库(F)。以A-F代替。三个产品各工艺路线每天运量如表1所示,各作业单位距离见表2(因两向距离一致,故表左下角的数据省略)。

表1 产品工艺路线及运量表 产品 甲 乙 丙 工艺路线 A→B→E→F→C→E→F A→E→C→E→F A→B→C→D→E→F 每天搬运托盘数 6 4 5 表2 各作业单位距离

至 从 A B A 10 B 20 35 C 30 25 D 40 35 E 30 25 F ?第 19 页 共 21 页?

C D E F 10 25 5 10 20 25 (1)制作产品运量从至表

(2)试利用各从至表,绘制F?D分析图,分析系统物流状态; (3)以搬运工作量制作物流强度(F·D)从至表,计算系统搬运总物流强度S; (4)进行物流强度等级划分,并绘制物流相关表;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如表3。

表3 物流强度等级划分标准 物流强度等级 超高物流强度 特高物流强度 较大物流强度 一般物流强度 可忽略搬运 答:(1) A B C D E F (2)

A B 11 C 5 D 5 4 6 E 4 6 4 5 F 21 符号 A E I O U 物流路线数比例(%) 10 20 30 40 承担物流总量比例(%) 1?15 2?30 3?45 5?50 50?80 F-D表运量F3025201510500510152025303540距离D45941611425

(3) A B C D E ?第 20 页 共 21 页?

F 合计 A B C D E F

110 175 50 100 120 160 140 100 25 525 270 315 150 25 625 120 1505 ?第 21 页 共 21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4n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