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更新时间:2023-05-07 18:2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1 页,共 37 页

目录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一) (2)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二) (9)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三) (17)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四) (25)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五) (31)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2 页,共 37 页 2019年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701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一) 特别说明:

1-本资料为2019考研考研复习使用,精选汇编了该科目历年常考核心试题,精题精练。

2-资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名词解释

1. 认识的客体

【答案】认识的客体是指进入人的实践活动领域并与主体相联系的客观存在,即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客体具有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其中对象性是客体最本质的属性。认识的客体主要有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

2. 度

【答案】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其质的规定性的量的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在特定的度的范围内,质和量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赖。超出度的范围,事物的质量统一体就会破裂,转化为另外的事物,在新度中形成新的质量统一体。“适度”原则是人们必须掌握的根本原则。度的上下极限称作“关节点”,又称“临界点”。在此范围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出这个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

3. 相对主义真理观

【答案】相对生义真理观是指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从而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把真理的相对性夸大为主观随意性,抹煞了真理和谬误的界限,陷入唯心主义诡辩论。

4. 真理

【答案】真理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真理的本质属性是它的客观性。

5. 劳动者

【答案】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劳动者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物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它是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一。

6. 主要矛盾

【答案】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

7. 合目的性

【答案】合目的性是指社会历史规律是在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实现的,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3 页,共 37 页 因而人类社会具有合目的性的一面。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选择性的原因在于:①历史唯物主义承认,社会的政治和思想领域对经济领域、思想关系对物质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能产生积极能动的反作用;②人类的物质关系和生产力,也是通过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人们的意志、需要和目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式和速度、特别是在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头,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意向可能对社会历史进程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选择性的一面,即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

8. 质

【答案】质是指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固有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事物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某物一旦丧失了自己固有的质的规定,它就不是原来的某物而变为他物,而他物也具有了自己质的规定性;质是一定事物的质,离开特定事物的质是不存在的。

二、简答题

9.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从哲学上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案】(1)静止

静止是运动的度量,运动和静止总是相互依赖的,不理解静止,也就无法了解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讨论运动,就无法知道这个运动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衡量自己的尺度。任何事物相对静止的状况都是它过去的运动造成的,而且作为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的状况,才能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

(2)相对静止

相对静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具有质的稳定性,在这个阶段和这个时期,它的性质基本不变。一是在特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发生变化,如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未发生变化。但这种性质、相互关系的未发生变化,只是相对于特定条件而言的,静止只能是事物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因此,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才能区别事物,对事物进行确定的分析,并把握其确定的性质。

(3)“相对静止”的重要意义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助于正确把握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反对相对主义诡辩论和形而上学不变论。

①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不承认相对静止,这就使一切具体物质形态以及它们的具体运动都变成不可捉摸的、无法辨认的东西。

②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则把事物的相对静止绝对化,把绝对静止看成是物质的本质属性,这就不能不到物质之外去寻找物质运动的根源和动力,从而很容易导致宗教唯心主义。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4 页,共 37 页 10.如何认识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

【答案】阶级是在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产生和存在的。当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可以充分满足每一个人的需要,仟何人都没有必要占有别人的剩余劳动的时候,阶级就必然消灭。在阶级完全消灭以后,国家也会消亡。阶级的完全消灭是国家消亡的前提。

在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观点:

(1)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无产阶级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必要性。其实,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国家消亡,指的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的消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完成剥夺者、镇压剥削者反抗、迅速发展生产力、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差别的历史任务以后,将失去作用,自行消亡。对于资产阶级的国家,因为反动资产阶级不愿自动放弃政权,反而用它镇压无产阶级的反抗,因此,无产阶级必须通过革命把它推翻。

(2)借口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否认建立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这种观点,一方面来自无政府主义,一方面来自反动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反对一切国家、一切权威,叫喊要把废除一切国家作为社会革命的第一个行动。反动资产阶级借口马克思主义讲过阶级消亡和国家消亡,恶毒攻击无产阶级专政。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阶段,是不可能有阶级的消亡和国家的消亡的,因为资产阶级是不会甘愿灭亡的。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

【答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时代背景和过程。

(1)时代背景

1840年的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从此中国社会一步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为中国向外国学习、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提供了机会和条件。那时追求进步的中国人无一不热心于向西力一学习。“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传播过程

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就有人用节译或转述的方法,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然而这些介绍既不系统,又缺乏准确性。到了十月革命以后,中国的一些先进知识分子如李大钊开始认真地研究、传播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的传播。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一经在中国传播,便逐渐被中国人民所接受,为广大的先进知识分子所认同,成了先进分子认识中国和改造中国的思想武器。

12.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生产力系统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是以物质实体的形式相对独立存在的因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1)劳动者

生产力中的劳动者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它既包括体力劳动者,又包括物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5 页,共 37 页 质生产领域的脑力劳动者。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包括体力和智力两个方面。

(2)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用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生产工具是劳动资料的主要内容,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同时劳动资料还包括生产的运输设备、灌溉设备、仓储设备、包装设备、劳动对象的容器等。在现代化生产中,生产的动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信息传递系统,在劳动资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3)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东西。劳动对象分为两大类:

①天然存在的劳动对象,如矿藏、原始森林、空气等等;

②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如做衣服用的布,炼钢用的铁等等。经过劳动加工的劳动对象叫原料。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分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一个物件在某一生产过程中是劳动资料,在另一生产过程中就可能成为劳动对象;还有些物件,在同一生产过程中,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某一物件到底是劳动资料还是劳动对象,或者兼是二者,应该根据它在生产过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而定。

13.交往有何社会作用?

【答案】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1)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的,是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总体能力,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合理结合和最任功能的发挥,与交往密切相关。

(2)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生产关系是社会制度的基础,它是由物质生产领域中的交往活动产生的。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也是由相应的领域中的人们的交往活动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各种社会关系产生、发展、变革、改善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3)交往是科学文化继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某一个地方创造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4)交往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可以用别人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成果充实自己,使自身得到发展。

实践证明,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与世界各国在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各方面进行广泛交往,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考研专业课资料、辅导、答疑一站式服务平台

第 6 页,共 37 页 14.简述运动和发展的区别。

【答案】“运动”和“发展”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

(1)运动

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它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2)发展

发展是指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即前进性、上升性的运动,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事物数量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不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不是发展,事物由高级到低级的倒退的变化也不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5.为什么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卞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1)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①矛盾是普遍是指事物都具有矛盾,无处不有,矛盾无时不在。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世界上万事万物之所以各不相同,就是由于它们所包含的矛盾具有其特殊性。

(2)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就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正确地认识事物。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只有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某一特殊矛盾的特殊方法,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总之,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从而取得成功。如果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各种不同的矛盾,那就必然失败。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

16.如何正确理解交往的概念?

【答案】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该概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1)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生产活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孤立的个人不能进行生产活动,人们只有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互相交换自己的活动,才能进行生产,离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类便无法生存和活动。

(2)交往属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活动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属于交往理论的研究范围,交往概念只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3)交往始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又不仅仅存在于物质生产活动中,它是以物质交往为基础的全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往的总和。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4f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