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参数优化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2009

更新时间:2023-05-17 14:28: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建筑结构学报 JournalofBuildingStructures

文章编号:1000-6869(2009)02-0008-09

第30卷第2期2009年4月

Vol130No12April2009

002

考虑参数优化的层间隔震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

祁 皑,郑国琛,阎维明

1

1,2

3

(1.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省地震局,福建福州350003;

3.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2)

摘要:为了研究隔震层在不同位置的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效果,验证层间隔震结构参数优化理论,建立了不同隔震层位置的

层间隔震结构模型,优化了隔震层上下部频率比,对隔震层采用侧移刚度偏小值、优化值和偏大值的层间隔震结构模型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层间隔震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结构地震反应,减震效果随着隔震层位置的升高而逐渐降低;经过参数优化设计的层间减震体系能在最大限度地降低隔震层下部结构层间位移反应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隔震层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同时研究表明,在实际工程中,进行理论计算的优化侧移刚度值和由橡胶隔震支座的类型和数量决定的实际优化侧移刚度值存在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

关键词:层间隔震;参数优化;振动台试验;隔震层侧移刚度;减震效果中图分类号:TU352112 TU31711 文献标识码:A

Shakingtabletestsonstory-isolationstructures

consideringparametricoptimization

QIAi,ZHENGGuochen,YANWemiing

(1.CollegeofCivilEngineering,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2.EarthquakeAdministrationofFujianProvince,Fuzhou350003,China;

3.BeijingKeyLaboratoryofEarthquakeEngineeringandStructuralRetrofi,tBeij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Beijing100022,China)

1

1,2

3

Abstract:Inordertostudytheisolatingeffectofstructurewithisolationlayerindifferentpositions,verifythe

parameteroptmiizationtheoryofisolationstructure,thestructuralmodelwithisolationlayerindifferentpositionsisestablished.Thefrequencyratioofisolationlayerupper-lowerpartsisoptmiized.Shakingtabletestsareperformedonthemodelofstory-isolationstructureswithlower,optmiizedandupperlateralstiffnessofisolationlayer.Theresultsshowthatthestory-isolationstructurescangreatlyreduceseismicresponse,andtheisolatingeffectshowsbetterasthedegradationoftheisolationlayer;

theoptmiizedstory-isolationstructuralmodel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

displacementofthelayerslowerthantheisolationlayerwhilecontrolabsoluteaccelerationinupperstories.Itisshownthatsomeerrorsareallowedinpracticeforstiffnessvaluesusingthetheoreticaloptmiizationandbypracticalanalysisbasedontypesandquantitiesofrubberisolators.

Keywords:storyisolation;parameteroptmiization;shakingtabletests;lateralstiffnessofisolationlayer;isolatingeffect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378020),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6Y0018),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

室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EESR200602)。

作者简介:祁皑(1964) ),女,辽宁沈阳人,教授。E-mai:lqika@ifzu1edu1cn收稿日期:2008年6月

隔震结构工作机理的研究还不深入,工程应用经验

0 引言

我国于2001年将基础隔震结构的设计纳入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GB50001)2001)(以下简称/抗震规范0)中,并已有许多工程实例。目前已有的层间隔震结构是将隔震层设置在结构某层柱顶或剪力墙顶,对结构进行地震反应控制。层间隔震拓展了隔震技术的应用范围,其隔震方式适用于:¹防止海水侵蚀而提高隔震层位置的近海结构;º需要保持建筑物原貌或地基复杂,不适合传统抗震加固的旧有结构的抗震加固或加层;»底部框架,上部塔楼的刚度突变结构。

近年来,国外许多国家应用层间隔震技术对建筑物抗震加固,如美国的盐湖城大厦,新西兰的国会大厦和议会图书馆等工程实例

[1-2]

较少。为此,本文首先对与隔震层位置对应的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试验得到了模型结构各层的层间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对比分析了基础隔震结构、屋面隔震结构和优化与未优化参数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

1 试验概况

111 模型结构

试验模型为5层钢框架结构,为了便于改变隔震层位置,制作了2个2层和1个1层的钢框架,将3个钢框架按不同方式组合,即可满足隔震层位置的变化。隔震层位置分别位于基础、1层柱顶、2层柱顶、4层柱顶和屋面,如图1所示。模型与原型结构比例为1B6,相似比列于表1,各层质量及层间刚度列于表2。

表1 模型相似比

Table1 Smiilarityratioofmodelstructure

长度1/6

弹性模量1/1

刚度1/6

加速度8/3

时间1/4

位移1/6

质量1/96

,国内层间隔震技

术研究也日益深入,文献[3]提出了层间隔震结构有限元分析中的隔震垫的有限元模型;文献[4]分析了隔震层位于底部框架和上部砖房之间的层间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得出了该类型房屋的组合阻尼比;文献[5]通过对层间隔震结构整体动力特性的分析,分别利用模态综合方法和虚拟激励法对一幢特定的结构进行随机振动响应分析;文献[6]、[7]分别利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和ANSYS分析采用层间隔震的某结构,证明了采用层间隔震结构较相对应的非隔震结构具有较好的减震效果;文献[8]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和振动台试验,验证了当采用层间隔震后,北京地铁八王坟车辆段大平台上部空间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得到较大的提高;文献[9]对层间隔震结构适用范围、优点及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由文献可知,目前层间隔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层间隔震效果的某些主要参数,或是对某特定的工程结构进行分析,而对隔震层位置不同的层间

表2 模型结构各层质量及层间刚度Table2 Massandstiffnessineachstory

ofmodelstructure

楼层54321

质量/kg910910910910910

层间刚度/kN#mm-1

14111411141114112511

注:屋面层质量块48kg。

112 试验用隔震支座

橡胶隔震支座剪切模量G=0145N/mm,包括铅

2

图1 隔震层位置示意图Fig.1 Isolationlayerofmodelframe

芯与无铅芯两类,共6种型号(另外试验还采用1种纯橡胶支座GZJ60,其侧移刚度约为2813N/mm)。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列于表3,具体尺寸列于表4。

表3 试验用橡胶隔震支座力学性能Table3 Mechanicalpropertyofexpermiental

isolationrubberbearing

支座种类GZP80GZY80GZP100(a)GZY100(a)GZP100(b)GZY100(b)

阻尼比010670121001065011800106801190

容许侧移mm441044105510551055105510

侧移刚度N#mm-1

80111201218414159142121118114

竖向刚度kN#mm-1

7010

701012010120102201022010

11313 层间隔震结构隔震层设计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

[10]

,影响层间隔震结构减震

效果的主要参数为隔震层上下部频率比、质量比和隔震层阻尼比。实际中,隔震层的位置一般是确定的,橡胶隔震支座的数量及类型决定了隔震层的阻尼比,故需要优化的参数只有隔震层上下部的频率比。为此,在对层间隔震结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时,根据三种不同的有代表性的隔震层位置,采用三种不同的优化目标。

(1)隔震层位于1层柱顶时,以隔震层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在满足橡胶隔震支座在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作用下的竖向平均应力不应超过抗震规范规定的容许值及橡胶隔震支座实际侧移不超过该支座的容许位移的条件下,隔震层的侧移刚度越小越好。

(2)隔震层位于2层柱顶时,以减小隔震层下部结构层间位移反应,同时控制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反应为优化目标。对于两质点模型(隔震层及其以

注:11带铅芯的橡胶隔震支座侧移刚度为铅芯屈服后刚度。

21带铅芯和不带铅芯的同一型号橡胶隔震支座(a)、(b)为两生产批次的实测值。

113 隔震结构隔震层设计11311 基础隔震结构隔震层设计

基础隔震结构设计基本步骤为

[9]

:(1)根据上部

上部分为1个质点,隔震层下部为1质点),可得优化频率比

[11]

c

结构类型、平面布置和隔震支座竖向压应力不超过容许值确定隔震支座的最小数量和最小规格;(2)计算基础隔震结构地震作用;(3)验算隔震支座水平侧移不超过容许值。该模型按照上述设计步骤可以设计出隔震层侧移刚度为19410N/mm,由于橡胶隔震支座制作工艺条件的限制,在满足模型结构竖向承载力情况下,GZP80具有最小的侧移刚度的橡胶隔震支座。故选用4个GZP80,隔震层侧移刚度为32014N/mm。

11312 屋面隔震结构隔震层设计

屋面隔震结构与调谐质量阻尼系统(TMD)减震机理类似。当质量比较小,且频率比接近110时,减震效果最佳,当屋面隔震模型结构屋面层频率比与隔震层下部结构频率比为110时,可计算出隔震层侧移刚度为8211N/mm。由于隔震支座制作工艺条件的限制,厂家提供的橡胶隔震支座最小侧移刚度为2813N/mm,且考虑支座布置的稳定性,故选用4个GZJ60隔震支座,隔震层侧移刚度为11312N/mm。

Qopt=

a

1+b

(1)

312F1

式中,a=110-F1/4;b=1135e

c

;G为隔震层上

部质量与下部质量之比;F1为下部结构阻尼比。在多质点体系下,可将Qopt作为初参数进行搜索,得到在多质点体系下的最优频率比Qopt。

(3)隔震层位于4层柱顶时,以隔震层下部的层间位移反应最小为优化目标。利用文献[10]即可得出最优频率比。

采用前述参数优化方法,得到三种隔震层位置时的优化参数,列于表5。

实际工程中难以使隔震层刚度正好等于优化值,因为:¹支座水平刚度设计值与实际值会有一定误差;º支座的生产规格有限;»在使用过程中,受竖向荷载影响,水平刚度会发生一些变化。为了验证隔震层实际刚度值与理论值的差异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试验中采用三种不同的隔震层刚度值:优

表4 试验用隔震支座各项指标

Table4

隔震支座种类GZP80无铅芯

GZY80有铅芯GZP100(a)无铅芯GZY100(a)有铅芯GZP100(b)无铅芯GZY100(b)有铅芯

外径mm9010901011010110101101011010

内径mm8010801010010100101001010010

总高mm591059106014601468196819

Indexofexpermientalisolationrubberbearing

橡胶层厚mm110

110113113113113

橡胶层数202018181818

钢板层厚mm110110110110115115

钢板层数191917171717

铅芯直径第一形状mm)2010)2010)2010

系数201020101513151315131513

第二形状系数410041004127412741274127

承压面积mm2470047007524752475247524

化值(kopt)、偏小值(kopt)和偏大值(kopt)。试验中,隔震层不同的侧移刚度是由采用不同的橡胶隔震支座类型及数量来实现的,模型结构隔震支座选用情况列于表6。

表5 模型结构优化参数

Table5 Optmiizeparameterofmodelstructure

隔震层位置4层柱顶2层柱顶1层柱顶

质量比013421804318

下部结构阻尼比010301030103

优化频率比014510112501002

优化刚度值N#mm-1

7401110360

-+

全相同,需将模型结构的地震反应按下式进行归一化处理

K=

AD

@APAT

(2)

其中,K为归一化反应值;AD为设计加速度幅值;AT为实测振动台面加速度幅值;AP为实测反应值。

2 主要试验结果分析

地震作用下,过大的层间位移会导致建筑物的破坏,而较大的绝对加速度会产生强烈的震感,故层间位移和绝对加速度是验证结构减震效果的两个重要指标。对于钢框架结构,弹性和弹塑性层间位移分别应满足$ue[h/300和$up[h/50(h为楼层层高)。因此,模型结构弹性及弹塑性层间位移容许值分别为1167mm和10100mm。由文献[12]和相似比关系可得,绝对加速度超过01530g(绝对加速度舒适感指标)时,会引起人的不适感。为比较不同隔震层位置和侧移刚度时的减震效果,引入减震率H概念

H=(1-$i

)@100%(3)

注:隔震层位于1层柱顶时,由于最优频率比较小,故优化刚度值

由隔震支座竖向压应力不超过容许值控制。

114 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11411 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

试验是在北京市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重点实验室完成的。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装置如下:

(1)振动台(振动方向为水平单向)振动台尺寸及性能参数见表7。

表7 振动台尺寸及性能参数

Table7 Dmiensionandpropertyofshakingtable

台面尺寸3m@3m频率范围011~50Hz

最大载重量

10t最大位移?127mm

空载时最大加速度满载时最大加速度

215g最大速度?600mm#s-1

110g最大扭矩30t#m

其中,$i为隔震结构反应峰值;$为相应非隔震结构反应峰值。

211 非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作为对比,首先进行非隔震结构模型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8和图2,以下各图中相对位移是模型各层相对于振动台台面的位移。

表8 非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Table8 Averagepeakseismicresponseof

non-isolatedstructure

楼层54321

层间位移峰值均值/mm试验值01880155117401941146

11671167116711671167

绝对加速度峰值均值(g)

舒适度计算指标

0153001530015300153001530

2112411750115031122001884

弹性容许计算值试验值

(2)传感器

试验采用7个ICP低频加速度传感器,1个SW-1型拉线相对式位移传感器,5个SW-3型拉线相对式位移传感器。

(3)数据采集系统

IMC动态数据采集系统。用于记录层间位移、隔震层位移及绝对加速度。11412 地震波选用及试验工况

试验选用适于Ò、Ó类场地的Taft(NS)波与ElCentro(NS)波两条强震记录。峰值加速度调幅至016g。由于每次试验台面输入的加速度不可能完

表6 隔震支座选用表

Table6 Listofisolationrubberbearing

隔震层位置4层柱顶2层柱顶1层柱顶

选用支座4个GZP804个GZP80

)

偏小值实际值3201432014)

与刚度优化值相差-5617%-7111%)

选用支座4个GZP100(a)4个GZP100(a)2个GZY100(a)4个GZP80

优化值

实际值7371610561432014

与刚度优化值相差-013%-418%-1110%

选用支座6个GZP100(b)4个GZP100(b)2个GZY100(b)6个GZP80

偏大值实际值12721612111248016

与刚度优化值相差7210%911%3315%

注:当隔震层位于1层柱顶,隔震层刚度为优化值时,所采用的橡胶隔震支座数量及规格已为满足橡胶制作工艺的最小值,故不存在隔震

层侧移刚度偏小的情况。

图2 非隔震结构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Fig.2 Peakrelativedisplacementandabsolute

accelerationofnon-isolatedstructure

图3 基础隔震结构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Fig.3 Peakrelativedisplacementandabsolute

accelerationofbase-isolatedstructure

从表8和图2可以看出:

(1)非隔震模型结构第3层层间位移超过弹性容许值,局部进入弹塑性阶段;各层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均大于01530g,震感强烈。

(2)非隔震模型结构相对位移和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随楼层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212 基础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在Taft和ElCentro两种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为016g作用下,基础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列于表9,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见图3。

表9 基础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Table9 Averageseismicresponseanddampingratio

ofbase-isolatedstructure

楼层54321隔震层

层间位移

峰值均值/mm01004

01060010500113001140161140

绝对加速度

减震率H9211%9115%9217%9112%8510%)

减震率H峰值均值(g)

9915%011678911%9711%8612%9014%)

0114901112011070113301162

率列于表10,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如图4所示。

表10 屋面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

Table10 Averagepeakseismicresponseand

dampingratioofroo-fisolatedstructure

楼层隔震层5

4321

层间位移

峰值均值/mm

119201070152014801800181

)

8610%515%7214%1419%4415%

绝对加速度

减震率H)

3914%4216%5116%4012%3012

%

11500

1128711493017400173001617

减震率H峰值均值(g)

从表9及图3可以看出:

(1)隔震层上部结构地震反应峰值较非隔震时显著下降,减震率达85%以上。

(2)各层层间位移反应峰值均显著低于结构弹性位移容许值,模型结构处于弹性阶段,各层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均明显低于01530g,实现了/大震不坏,大震舒适0的目标。

(3)隔震层上部各层绝对加速度及层间位移反应基本相等,可以认为上部结构处于整体平动状态。213屋面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屋面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

图4 屋面隔震结构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Fig.4Peakrelativedisplacementandabsolute

accelerationofroo-fisolatedstructure

从表10及图4可以看出:

(1)层间位移与非隔震模型结构相比,隔震层下部层间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平均减震率分别为4417%和4018%,但与基础隔震相比,对较低楼层的控制效果明显减弱。

(2)各层层间位移反应峰值低于弹性容许值,实现/大震不坏0的目标,各层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虽

超越01530g,但与非隔震结构相比明显降低。

(3)隔震层下部相对位移反应峰值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增大,隔震层上部相对位移反应峰值有突然变大的现象,绝对加速度反应遏制效果明显。214 层间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21411 1层柱顶层间隔震

1层柱顶层间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列于表11,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如图5所示。

表11 1层柱顶隔震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

Table11 Averagepeakseismicresponseanddampingratioofthefirstfloorisolatedstructure

层间位移

优化54321

偏大

优化

偏大9910801092157817)8115

优化

绝对加速度偏大

优化偏大

楼层峰值均值/mm减震率H/%峰值均值(g)减震率H/%

01006010099913010600111089110108001130951401120012008712

)

01170012708814

0118101281911586180116401248901685180112501197911887110113601206881983110117701245

)

)

016130160430173117

(a)ElCentro

波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隔震层7194071360

注:优化、偏大分别指隔震层采用优化刚度和偏大刚度。

从表11及图5可以看出:

(1)隔震层侧移刚度采用kopt时,模型结构减震效果较采用kopt更佳。但结果相差不大,这说明优化方法是有效的,且误差在工程上是允许的。

(2)各层层间位移反应峰值均低于弹性容许值,各层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均大大低于01530g,实现了/大震不坏,大震舒适0的目标。

(3)隔震层上部结构绝对加速度及层间位移反应接近于平动,反应规律类似于基础隔震结构。21412 2层柱顶层间隔震

2层柱顶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列于表12,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如图6所示。从表12及图6可以看出:

(1)隔震层侧移刚度采用kopt时,模型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层间位移反应较采用kopt和kopt

减震效果

-+

+

(b)Taft波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图5 1层柱顶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峰值

Fig.5 Peakseismicresponseofthefirstfloor

isolatedstructure

最佳。隔震层采用kopt时,平均减震率为7110%,与采用kopt和kopt相比,减震率分别平均增加了019%和419%。

(2)隔震层以上各层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略小于或接近01530g,各层位移反应峰值均低于弹性容许值,实现/大震不坏0的目标。

(3)隔震层下部结构地震反应峰值随着楼层的升高而逐渐变大,上部结构反应峰值有明显地减小

-+

表12 2层柱顶层间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

Table12 Averagepeakseismicresponseanddampingratioofthesecondfloorisolatedstructure

层间位移

楼层

偏小

543隔震层

21

0103011201202016601330136

峰值/mm优化010401120130713201320135

偏大010701220143618201340146

偏小961678128815)64197513

减震率H/%

优化951578128218)66107610

偏大921060107513)63186815

偏小013180132901250012761110101908

峰值(g)优化014800141801346015280195501847

偏大017000160201457015050195101808

偏小851081128317) 918-217

绝对加速度

减震率H/%

优化771476117714)2117412

偏大6711

65167012) 2211817

注:偏小、优化、偏大分别指隔震层采用偏小刚度、优化刚度和偏大刚度。

(a)ElCentro

波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a)ElCentro

波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b)Taft波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b)Taft波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

图6 2层柱顶层间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Fig.6 Peakseismicresponseingroundfloor

ofthesecondfloorisolatedstructure

图7 4层柱顶层间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Fig.7 Peakseismicresponseingroundfloor

oftheforthfloorisolatedstructure

且接近平动。

21413 4层柱顶层间隔震

4层柱顶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列于表13,相对位移及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如图7所示。从表13及图7可以看出:

(1)隔震层侧移刚度采用kopt时,隔震层下部结构层间位移较采用kopt和kopt减震效果更佳。两种地震波在016g峰值加速度作用下,采用kopt时,隔震层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减震率为6013%,

分别比采用

-+

kopt和kopt时平均增加了111%和2019%;

(2)相对位移反应峰值在隔震层下部时,随着楼层的升高而增大,在隔震层上部时,突变大且显示出平动特征,隔震层下部绝对加速度反应有较为明显的减震效果,反应规律类似于屋面隔震结构。

(3)各层位移反应峰值均低于弹性容许值,处于弹性阶段,各层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峰值均接近或高于01530g,但低于非隔震结构,实现了/大震不坏0的目标。

-+

表13 4层柱顶层间隔震模型结构地震反应峰值均值及其减震率

Table13 Averagepeakseismicresponseanddampingratiooftheforthfloorisolatedstructure

层间位移

楼层

偏小

5隔震层4

321

010751280121014001520162

峰值/mm优化011051440128014101460152

偏大013641500158016401540163

偏小9210)6118771344155314

减震率H/%

优化8411)4911761451116414

偏大5911)-514 631242165712

偏小0146301464

11386112800190701645

峰值(g)优化019270198311313112320187601600

偏大214002116111098110220178501550

偏小7812)2018161325172711

绝对加速度

减震率H/%

优化5614)2510191528123211

偏大-1310 )3713331235173718

注:偏小、优化、偏大分别指隔震层采用偏小刚度、优化刚度和偏大刚度。

降低,减震效果逐渐升高。

3 隔震层不同位置的隔震效果

试验考虑了隔震层位于低位、中间层和高位的层间隔震结构。当隔震层刚度选用kopt时,隔震层下部层间位移平均减震率及隔震层上部绝对加速度平均减震率如图8所示。从图8可以看出:

(1)无论隔震层在何位置,层间隔震结构隔震层下部结构层间位移减震率在60%~90%,上部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减震率均超过80%,减震效果显著。

(2)随着隔震层位置的升高,层间隔震体系减震效果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隔震层位置越低,减震效果

越好。

(2)采用参数优化计算方法设计的层间隔震体系在最大限度地降低隔震层下部的层间位移反应的同时,有效地控制隔震层上部的绝对加速度反应。

(3)采用三种刚度的层间隔震结构减震效果虽有一定的差别,但差别并不显著,这说明在实际工程中,理论计算的优化侧移刚度值和由橡胶隔震支座的类型和数量决定的实际优化侧移刚度值有一定的误差是允许的。

参 考 文 献

[1] SincraianGE,eofbaseisolationin

historicalandtraditionalstructures[C]//herlands:ElsevierScienceLimited,1996.[2] SkinnerRL,RobinsonWH,McVerryG.Anintroductiontoseismicisolation[M].England:JohnWiley&SonsLtd,1993.

[3] 赵昕,李杰.层间隔震结构隔震垫的有限元模拟[J].

建筑结构,2001,31(11):66-68.(ZHAOXin,LIJie.

Finiteelementsimulationofrubberbearinginstoryisolatedstructure[J].BuildingStructure,2001,31(11):66-68.(inChinese))

[4] 杨佑发.层间隔震底层框架砖房阻尼的实用计算方

法[J].工程抗震,2003,1(3):22-24.(YANGYoufa.

(a)

位移平均减震率

Apracticalmethodforcalculatingdampingofabrickbuidingwithframestructureinthefirststoryandisolatedbetweenstories[J].EarthquakeResistantEngineering,2003,1(3):22-24.(inChinese))

[5] 唐怀忠,盛宏玉.层间隔震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

[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4):14-18.(TANGHuaizhong,SHENGHongyu.Randomvibrationresponseanalysisofstructureswithinterlayerseismicisolation[J].JournalofAnhuiInstituteofArchitectureIndustry,2006,14(4):14-18.(inChinese))

[6] 徐忠根,胡敏茵,周福霖.房屋建筑中间层隔震研究

(b)绝对加速度平均减震率

图8 层间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平均减震率Fig.8 Averagedampingratioofstory-isolated

peakseismicresponse

[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4,5(10):23-28.(XU

Zhonggen,HUMinyin,ZHOUFulin.Discussiononmid-storyisolationofbuilding[J].EarthquakeResistantEngineeringandRetrofitting,2004,5(10):23-28.(inChinese))

[7] 郭小宁,盛宏玉.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层间隔震分

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9(10):1278-1281.(GUOXiaoning,SHENGHongyu.Interlayerseismicisolationanalysisofshear-framestructure[J].JournalofHefeiUnivercityofTechnology,2006,29(10):1278-1281.(inChinese))

[8] 赵新卫,栾锡富,彭凌云.隔震技术在地铁车辆段大

平台上部土地开发上的应用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05,21(2):110-114.(ZHAOXinwe,iLUANXifu,PENGLingyun.Researchonstoreyisolationtechnologyappliedtoexploitationofthelandabovethe

4 结论

通过对层间隔震模型结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ElCentro波和Taft波峰值加速度为016g作用下,对基础隔震结构、屋面隔震结构和隔震层采用优化值、偏小值和偏大值三种侧移刚度的层间隔震模型结构与直接加层模型结构进行地震动模拟振动台试验,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层间隔震体系减震效果随着隔震层位置的

platformofthecardepotforBa-Wang-Fensubway[J].WorldEarthquakeEngineering,2005,21(2):110-114.(inChinese))

[9] 祁皑.层间隔震技术评述[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24(6):114-120.(QIA.iState-o-fthe-artofstory

isolationsystem[J].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2004,24(6):114-120.(inChinese))

[10]祁皑,林云腾,郑国琛.层间隔震工作机理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26(4):239-243.(QIA,iLINYunteng,ZHENGGuochen.Researchonworkingmechanismofstoryisolationstructure[J].EarthquakeEngineeringandEngineeringVibration,2006,26(4):239-243.(inChinese))

[11]罗小华,程超.TMD原理应用在框架房屋结构加层减

震时最优参数值的探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0,(2):20-22.(LUOXiaohua,CHENGChao.OptimalparameterresearchofTMDwhenitisappliedtoaddingstoryandseismicdecreaseofframebuilding[J].BuildingScienceResearchofSichuan,2000,(2):20-22.(inChinese))[12]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振动专业委员会.建筑振动工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ArchitectureProfessionalCommitteeofVibrationofChinaEngineering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Association.Buildingvibrationengineeringhandbook[M].Beijing:China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02.(inChinese))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4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