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与阴影 - 新中国60年60篇深度报道作品精选

更新时间:2023-10-19 02: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阳光与阴影——新中国60年60篇深度报道作品精选

沈茜蓉

评语:

排在第一,先声夺人,情理交融,气势不凡——无愧清华新闻学子!

抓住三种核心性质,忽略不同作品形式的差异,将视野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30年扩展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选择具有时代和专业双重意义的深度报道作品。从三十年到六十年,既重时代意义,又讲专业特色,此意甚好!

选择作品的标准依如下次序排列:1.是否揭示了时代大势和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和问题;2.是否在创作手法和专业主义上有所突破或创新;3.是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或引发相应政策沿革;4.是否在同时同事件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所选作品需至少满足其中一项标准。

既确定了四条清晰的标准,又承认具体选择过程中的偏好选择。很好! 继续努力,以期更加无愧于清华新闻学子这个荣誉!

传统观点认为,我国的深度报道起源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大学生成才追踪记》、《一个工程师出走的反思》等一系列作品。然而,如果从深度报道本质要素出发,那么其作为一种社会现实的深度反映已经存在很久。在新中国60年的历史中选择60篇具有代表性的深度报道作品,既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真实、客观地展现时代发展和社会思潮的实际风貌,又能够管窥新闻媒介自身发生的一系列变革和变化。 一. 本作品选对“深度报道”的定义与选择标准

西方深度报道的概念主要起源于美国二十世纪初的“扒粪运动”,以调查性报道和解释性报道为其主要形式。然而,随着深度报道本身的发展和在我国社会、媒介环境下的演变,其概念的外延已经超出单单这两种形式。《新闻学大辞典》对“深度报道”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的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从形式上看,分为独立文体报道和系列报道,在独立文体中又分为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和典型报道。

尽管形式多样,但从“深度报道”的本质属性来看,有三种性质是不可或缺的:报道重大题材,对事件具有充分的内涵挖掘和深刻的外延拓展。报道内涵的开掘就

是挖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包括新闻背景、事实渊源等;报道外延的拓展就是要对新闻事件进行解释、分析、判断、预测等,对事件的来龙去脉、结果和趋势都要有理论上的思辨1。

本文抓住这三种核心性质,忽略不同作品形式的差异,将视野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30年扩展到新中国建国以来的60年,选择具有时代和专业双重意义的深度报道作品。选择作品的标准依如下次序排列:1.是否揭示了时代大势和社会现实的内在逻辑和问题;2.是否在创作手法和专业主义上有所突破或创新;3.是否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或引发相应政策沿革;4.是否在同时同事件的作品中具有代表性。所选作品需至少满足其中一项标准。

二. 新中国60年深度报道发展历程暨60篇作品精选

毫无疑问,深度报道的发展和整个媒体业的发展一样,与政治、社会大势发展暗合,特别是具有舆论监督性质的批评性报道,更是与政治气氛的密切相关,这一点在前30年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九十年代之后,深度报道的发展也在政治大势的大方向之外,有了相对独立的自身发展轨迹。因此,新中国60年的深度报道发展历程,总体可分为6阶段,每一阶段内又有各自的主要分支,具体如下:

一).萌芽时期:新中国成立-反右运动之前

特点:蓬勃向上,充满建设性的激情;在60年代“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达到高潮。 作品:

1. 调整经济的来龙去脉 李普 新华社北京1950年电

点评:洋洋万余言,综论全国经济形势,着重分析了根据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贯彻新民主主义财政经济政策,调整工商业的必要性及其稳定金融物价的巨大成就。他这篇文章,至今为新闻界和史学界的一些研究者所重视,不失为新中国深度报道的第一篇。

2. 和平的敌人原形毕露了 李慎之 新华社日内瓦1954年6月15日电

点评:用观察、采访、事实说话,将帝国主义各国的野心、意图展露无疑,理性之余不失趣味性。

3. 随行纪谈系列批评报道林里 《南方日报》1960年9月4日-9月23日

1

董媛媛 《再探深度报道的起源和发展》, 《新闻大学》 2008年第1期

点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之中的翘楚之作。以系列报道为形式,每篇报道篇幅不长,却都切中肯綮,调查作风扎实,所谈问题一针见血,当时受到中央赞许,文革中成为被批对象。

4. 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徐中尼 新华社上海1956年1月21日电

点评:针对舆论的怀疑适时推出,用事实说明了资本家荣毅仁对共产主义的信心。采写手法今天看来依然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二).蛰伏时期: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特点:正常报刊出版工作陷入停滞,新闻人的坚持使得仍有一定量优秀人物特写、深度报道、内参作品诞生 作品:

5.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穆青 冯建 周原 新华社郑州1966年2月6日电 点评:从一个典型人物背后挖掘出共产党员的 精神力量,以及人性中最崇高的部分 6. 安康调查(长篇内参) 郭超人 1970年

点评:既有宏观形势分析,又有一村一户事实解剖,鞭辟入里,透过现象看本质,顶住压力,受到李先念、邓小平同志的重视

7. 驯水记 郭超人 新华社北京1974年10月15日电

点评:将历史文献、学术整理、实地调查完美结合,当代调查记者能比肩者有几人? 三).恢复调整时期:1976-1985

特点:整个媒体业恢复、调整、反思;大量优秀的历史回顾性深度报道作品涌现。 作品:

8. 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

穆青 陆拂为 廖由滨 新华社北京1978年3月13日电 9. 时传祥沉冤昭雪 徐人仲 何卓新 新华社北京1978年7月5日电

点评:一个人的命运透视一个时代,跨越几十年的坚持展现一种精神,感人之余引人思考。

天安门事件真相——把“四人帮”利用《人民日报》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人民日报》1978年11月21日-23日

10. 一场捍卫党的原则的伟大斗争——揭穿林彪、“四人帮”一伙制造“二月逆流”重大政治事件的真相 纪希晨 《人民日报》1979年2月26日

11. 历史的审判 穆青 郭超人 陆拂为 新华社北京1981年1月26日电

点评:全面反思“四人帮”、文革对法制、民主、文化的践踏,理清前因后果,为历史

盖棺定论。展望未来,提出当前发展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2. 分清主流与支流 莫把“开头”当“过头”

点评:从篇幅和材料分析深度上来说,这一篇或许不能算作标准的深度报道。但是其深

入实际的调查作风和当时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及对改革的推动作用决定此文必须入选。

13. 一个共产党员的信仰——李海成七十三次告状记

丛林中 欧庆林 《人民日报》1981年5月26日

点评:虽是事后报道,但已现舆论监督报道雏形,前因后果条分缕析,叙事手法引人入胜。

14. 渤海2号钻井翻船事故说明了什么? 陈骥 牛凤和 《工人日报》1980年7月22日 点评:引发全国媒体报道热潮和中央的严肃处理,尽管报道真实性今日仍可商榷,其开八十年代深度报道先声的作用不容小觑。 四).复兴时期: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

特点:伴随狂飙突进的思想氛围和改革浪潮,此间的深度报道蓬勃发展。总体来说,在内容上,大多为反思旧体制、改革中的问题,或为改革登高一呼;在形式上,不断追求突破创新;在新闻专业主义上也有所发展。 作品:

A.中国青年报:领时代之先声

总述:如果说,1987年是“深度报道年”,那么这引领这一风尚的毫无疑问就是《中国青年报》,从“三色报道”到“张建伟模式”,《中国青年报》不论在引领时代风气还是在创新深度报道写作手法上都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5. 大学生成才追踪记 张建伟 李大同 1985年12月13日-28日

点评:这是一组没有时间、地点、人物真实姓名的报道,任何一篇单拿出来都平平无奇,然而组合在一起,却凸显出力量——直指改革初期的体制问题、人才问题、观念问题。这篇报道也标志着“张建伟模式”的初步建立。

16. 命运备忘录——38名工商管理硕士的境遇剖析 张建伟等1987年12月2日

点评:一篇报道,引发社会大讨论,中央直接批示,改变38个人的命运。在社会效应之外,这篇报道所确立的专题式写作方式也值得注意。

17. “三色报道”(《红色的警告》、《黑色的咏叹》、《绿色的悲哀》)

1989年6月24日-7月4日《中国青年报》 点评:不争抢第一落点,以深思成就深度。 B.经济日报:大视野 大策划

总述: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上半期间,《经济日报》在总编辑范敬宜、艾丰领导下,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在经济领域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的系列报道,都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大讨论,对于推进改革和校正改革中的问题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8. “关广梅现象”系列报道 1987年6月-7月

点评:该组报道主体架构由《关广梅现象》、《“关广梅现象”的背后》、《“关广梅现象”大对话》等九篇报道和评论组成,引发了一次全国大讨论,是一次“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解放破题的新闻策划”2。其突破之处就在于,没有把关广梅当做典型人物来报道,而是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既有优点,也有问题,更有因果分析,因此起到了使人们解放思想的作用

19. “‘三角债’追踪”系列报道 1991年7月-8月

点评:该组报道由关于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现场亲历式报道和新闻述评组成,在新闻事实之外,深入挖掘“三角债”问题背后的体制不顺、产销矛盾、信用断裂等深层次问题,在事实深度、理论深度和可读性三方面都大大拓展了报道的影响力。 20. “醒来,不只是铜陵”系列报道 1992年1月 21. “开封何时能‘开封’”系列报道 1994年2月-3月

点评:同样是针对一个地区在改革中遇到阻塞、问题的深度分析,都带动了全国范围的讨论和其他地区的自我反思。从现状到体制到思想,报道最后的落脚点都停在了解放思想,调整精神状态,勇敢迎接改革浪潮上。

22. “大连两机风波”系列报道 1993年2月

点评: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后,改革进入新阶段。改组报道即针对改革新浪潮中所遇到的新问题——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人才问题而作。偶然发掘的新闻素材被精心策划,引发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热议,在深入挖掘、展示事实因果、背景之外,将各方利益、矛盾、观点全面展现,讨论的最后,却没有下结论,这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C.其他

23. 步鑫生的“上下内外观”

2

《深度影响——<经济日报>经典报道案例》 武春和 主编 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5年6月第一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3x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