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公共物品

更新时间:2023-03-16 22:5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方公共物品及其理论演变 对于中小型国家,全国性的经济问题与地方性经济问题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异同。而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和经济大国,多数省级行政单位在数量规模上大于大多数国家,公共物品的特性、生产和提供都存在着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等十分复杂的问题。地方公共物品因为消费上的排他性与纯公共物品有了区别,从而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虽然这一领域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文献,但我国至今还没有研究者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理。本文对地方公共物品及地方公共物品概念、各种模型理论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论,并介绍了地方公共物品偏好表露以及供给方面的理论发展。 1、公共物品的概念

公共物品的概念是由休谟最早(1739)提出并由萨缪尔逊(1954)加以规范的。公共物品又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在消费上是非竞争的,同时在技术上是非排他的,或者排他是不经济的。消费中的非竞争(non-rival)和技术上的非排他(non-exclusion)是公共物品最基本的特性。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任何消费均不会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即公共物品的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和边际拥挤成本为零,“每个人对该产品的消费不会造成其他人消费的减少”。非排他性是指在某一物品的消费过程中,物品的提供者无法有意将某些消费者(例如不支付费用的消费者)排除在外;或者,将不付费者排除在外的做法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在经济上明显地得不偿失。这两个特性导致公共物品消费的不可分割,产权难以明确,无法运用市场原理来提供公共物品。在市场失效的情况下,只能由政府来提供公共物品。

灯塔的例子是一个典型的纯公共物品的例子,因为灯塔的供给既是非竞争性的也是非排他性的。地方公共物品如为本地服务的各类公共物品,开发区主要提供为开发区服务的地方公共物品。即使公共物品对使用者并不选择性地排他,但是真正能从公共物品提供的服务中受益的往往仅限于或者主要集中于该公共物品所在地区的居民。围海设施的建造使那些受到海堤保护的人获益,电视节目的无线转播使在转播台一定距离内的人获益,这些都是地方性公共物品的典型例子,因为它们的提供是非竞争性但是却是排他的。市场不是在现代经济中提供物品和服务的唯一机制(Coase,1974)。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由于它们特殊的滞销的特性而需要由政府来提供。

2、蒂博特模型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决定了人们可以不付成本享受公共产品的好处,所以每个人都更愿意成为免费搭车者,也就是不流露他的偏好。

针对这一问题,蒂博特(Charles M. Tiebout, 1956)曾经设想,如果有足够多的社区可供选择,在公共物品的提供确实存在地理差异的情况下,人们就会(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选择居住地点来表示他们对公共物品的偏好。

蒂博特模型的理论内容主要有两个:一是边际成本为零推动了各地方政府在地方公共产品供应上的相互竞争;二是以自由限期为前提的“用脚投票”。

市场经济是一国公民在国内自由迁徙的保障,在蒂博特的原文中,他假定人们生存依靠的是非劳动收入,这样人们就不会因为工作需要而被固定在某个地方,人们就有可能表现出他们对地方提供物品的偏好。只要存在足够的可供选择的社区,消费者们便像选择私人产品一样,通过投票的行动来选择地方政府,让地方政府按自己的偏好来提供一定水平的公共产品,使地方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水平和其所征收的税收水平达到一致。这样,从偏好出发的地理选择就形成各社区间公共产品的最优供应。

蒂博特“用脚投票”原理提出后,麦圭尔对居民迁徙的原因和停止迁徙的条件作了更为详细地分析。

麦圭尔认为停止迁徙的条件是公共产品与税收达到最佳组合状态。按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成本高(税收高)社区的居民会不断流向成本低的社区,直到社区内人们分担的公共产品成本与新迁来者所引起的边际成本相等为止。此时,迁移者的迁移成本也就和迁移收益趋于相等,人们就会在一个社区稳定下来。

3、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

蒂博特把用脚投票描述成能够使整个社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J·布坎南(1967)认为一个地方政体是一种俱乐部的形式,他使用个人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具有相同趣味的模型,探讨了自愿形成俱乐部的效率性。

布坎南对地方政府的最佳规模研究是从一个游泳俱乐部开始的。他假定游泳池的总成本固定,而且俱乐部成员的收入和偏好也是一样的。要解决的问题是俱乐部成员的多少的问题。

在排斥是可能的情况下,一个新成员的增加会降低所有其他成员的成本,也就是存在着规模经济。随着成员的增加,每个成员所负担的成本不断下降,但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因成员增加带来的拥挤程度的上升。这就是增加的成员带来的边际成本。起初拥挤成本可能很低甚至是负值,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加,拥挤成本不断上升,最终可能由于拥挤不堪而使俱乐部解散。

俱乐部的边际收益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会交于一点。在这一点上,因人员增加带来的分摊成本下降的收益与因成员增加带来的拥挤程度的成本正好抵消。布坎南指出,按照一般均衡原则,此时的俱乐部人数是最优规模。

经济学家麦圭尔在布坎南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论证了最优地方政府的规模问题。每一个地方政府都应该遵循公共物品供应原则,使人均分担的公共产品成本正好等于新加入成员所引起的边际成本。

4、斯蒂格里茨的观点

斯蒂格里茨认为地方公共物品的某些特征会使帕累托状态无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与向个人提供这种物品相联系的基本非凸性。在有地方公共物品的

场合,非凸性的原因是因为向一个新加入者提供一定数量公共物品的成本是零。其次,当存在数目有限的社区时,这些社区可能会使自己更富有吸引力,这种情况类似于只有几个垄断竞争厂商的市场。一方面,这种情况创造了确保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动机,另一方面,这种情况供应的公共物品的组合和水平可能不具有帕累托最优。最后,不是所有帕累托有效配置都可以通过一种地方公共物品的均衡来获得。

斯蒂格里茨认为由不同地区竞争性的供应的地方物品与通常的私人物品竞争均衡模型之间存在着类似性。但是只有在社区和个人恰好是以适当的比例存在,而且每个人非短见的行动才能使地方物品的均衡是帕累托最优的。但是在更现实的情况下,一些情况时的均衡并不存在,即使存在,可能也不具备帕累托最优。

5、 缪勒的评价

缪勒认为以足投票通过将个人归类于各种具有同质趣味的政体的方式而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在缪勒眼里有着类似以足投票的结论。俱乐部的自愿形成比以足投票在现实个人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上更有效,因为它并不要求俱乐部成员在地理位置上接近。

缪勒着重讨论了当存在联合供给时以足投票的问题。在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个人的流动性甚至更不可能满足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要求,这是因为,当该社区的规模超过了最优状态时,一个新进入者的进入会产生“拥挤”成本,即负的外部性。而个人在社区间的移动是不会考虑别人的边际效应的,所以以足投票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存在的情况下一般来说不会存在帕累托最优状态。

当个人能够从社区之外获得部分收入时,蒂博特模型更有可能失灵。这一部分与个人所在社区无关的收入可以叫做租金收入。如果社区的规模正好使分摊到每一个成员头上的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等于该物品带来的边际收益,那么增加一个只有工资的成员会使社区的情况变坏,但是如果他有一项比较高的租金收入,则该租金收入融资形成的公共物品供给的扩大会超过这个成员带来的拥挤成本。这样,一个有着较高租金收入的成员的加入会使整个社区的情况变好。

以上的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现实中人们往往不是根据个人偏好选择社区,而是根据个人收入形成富人区和穷人区。布坎南和斯蒂格里格茨认为帕累托效率能够以非集中化的办法来实现。如果社区A从移入中得到的外部性是正数,它便给新来者一项津贴,并对移出征收等量的税。如果社区B也这么做,那么所有个人将会被迫把他们的移动所必需的外部成本内在化,从而实现帕累托效率。

布坎南在开始俱乐部研究时就做出相等收入和偏好的假定,在缪勒看来是相当可行的。但同时缪勒指出,地方政府通过征税来挑选迁入者的权利和人口的自由流动的假设是直接的冲突的。

准公共物品的范围十分广泛,它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相对于纯公共物品而言,它的某些性质发生了变化.一类准公共物品的使用和消费局限在一定的地域中,其受益的范围是有限的如地方公共物品(并不一定具有排他性);一类准公共物品是公共的或是可以共用的,一个人的使用不能

够排斥其他人的使用。然而,出于私益,它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由于公共的性质,物品使用中可能存在着“拥挤效应”和“过度使用”的问题,这类物品如地下水流域与水体资源、牧区、森林、灌溉渠道等.另一类准公共物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由于消费“拥挤点”的存在,往往必须通过付费,才能消费,它包括俱乐部物品、有线电视频道和高速公路等。

准公共物品是在消费方面具有较大程度外部性的一类公共物品。它具有两个特性:①消费中的争夺性,即一个人对某物品的消费可能会减少其它人对该物品的消费(质量和数量);②消费中具有排斥性,即只有那些按价付款的人才能享受该物品。准公共物品在现实中大量存在的,如大多数城市公用设施、公共教育和医疗保健服务等等。

准公共物品是介于私人物品和纯公共物品之间的物品,其既不是公共物品也不是私人物品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属于社会福利产业 应该具有不完全的收益的非排他性即如果你不付费,其实是可以享受到得 而在消费的竞争性方面,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非竞争,超过一定的处理量后也会出现拥挤的状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3u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