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中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

更新时间:2024-02-27 09: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

(淞欣学校教师业务培训学习资料)

主讲人 朱木林

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因此,此次课改能否有效推进的关键,不仅在于能否全面更新广大教师的教学(课程)观念(包括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课程实施观、课程评价观等),而且在于能否真正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使广大教师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行为(包括角色扮演、策略谋划、操作落实、工作模式等)完全适应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一、角色扮演上的新要求——教师要做学习者、发现者、赏识者;教师要做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教师要做研究者、反思者、创造者

传统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极不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表现为课程内容的施予者、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表现为教师单独拥有绝对的权威,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控制和监督下进行学习(实质上是片面地学习,如听课、练习、记忆、应试和接受评定等)。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尽管强化了知识掌握,突出了技能训练,但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却是极不利的。

此次理念新颖、力度空前的课程改革,旨在消除或减少以往应试课程教学过于浓重的指令性色彩,解放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促进师生创造力的充分释放。这就必然引发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换,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用新的理念来活化、创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其具体要求是:

(一)教师要做学习者、发现者和赏识者。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现代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学以外的各种途径获得知识信息,教师稍不留神其知识面就可能不如学生,这也要求教师要做到“学无止境”。教师既要向书本学、网络学、社会学、名师学,更要向自己的学生学;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这是一种观念,更需要行动。教育是教育人、影响人、改变人、提升人的素质的事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与赏识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醒我们:“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二)教师要做开发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这里的“开发”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开发学生的潜能”。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关注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和完善学生的健全人格。二是指“开发课程资源”。新课程是以开放性、生成性和创新性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因此,它不仅是指教科书,还包括由其他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等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新课程已经不只是“文本课程”(计划、课标、课本),还是“体验课程”(被师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这就意味着,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每一位师生对给定的内容都有自己的解读,使给定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课程”;我们应该把教学过程变为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热衷于做管理者,制订了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这样不准做,那样搞不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扮演着“教育

警察”的角色。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互教互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实淡化权威,建议学生应该做什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得法有效地组织教学,做到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三)教师要做研究者、反思者和创造者。

此次课改把全面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这首先要求现代教师要做研究型、反思型和创造型教师——也就是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要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的各种问题;还要学会观察、记录、访谈、收集资料并用量化或质化的方式处理资料,以达到对教学情境的透视和理解,对个人在其中的表现作重新认识和调整。因此,可以说教师的研究、反思和创造,既是实施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二、策略谋划上的新要求——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为前提、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以有效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和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宗旨,来谋划创新教学实施策略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策略,由于单纯大角度向传授知识技能和训练应试能力倾斜、无忽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知识形成过程和学习方法的体验与感悟,因而带来教学中的“五式”现象愈演愈烈(“五式”即“注入式”,其特点是教师主宰,大量注入,学生被动地接受:“教条式”,其特点是重理论、轻实际,重结论、轻过程,强调范式、反以逾越,崇拜条条、反对质疑;“单向纵深式”,其特点是集中力量“深挖洞”、求深求难,重纵向深入、轻横向发散,专攻教材、“考纲”而不及其余,满足于单一方式、单一角度的正确而不思变换;“理性淡化式”,其特点是重逻辑、轻直觉,重理性、轻感悟,不管文科理科、不论什么性质的学习内容都一律拿来条分理析、逻辑演绎、“标准化”处理;“苛严管束式”,其特点是只信强制、不信自觉,只讲约束、不讲自由,只讲严格、不讲宽容,乐于训导却不善鼓励、乐于指出却吝惜赞赏)。上述“五式”倾向普遍存在表明,素质教育提出的“培养创新素质”这一教育教学的重点,事实上正是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普遍存在的薄弱点。

随着课改的整体推进、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以发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逐步深入人心。那么,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的这些新理念变成自身的教学行为、落实到学科教学之中呢?我们认为,要在更新教学观念、转换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勇于打破因循守旧的传统教学惯性,大胆采用新的教学策略:

(一)确立“三维”教学目标,做到“过程与结果并重”,切实把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变成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和为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的过程。

传统教学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一维”目标(即知识技能教学目标)。为落实学科素质教育,此次课改提出要努力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观),而且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因为,对一门学科而言,过程体现了该学科的探究步骤和探究方法,结论则表征了该学科的探究结果(概念原理的体系)。在学科教学中,师生对概念原理体系的探索步骤及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和策略等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而学科本身的概念原理体系只有和师生相应的探索步骤及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整个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与提升。同时无数事实也证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最终积累的知识质量和在实践上能造铸的成就,主要地不是取决于他先前在学校中学到了多少知识,而是与他是否在学校学习中形成了综合的独立学

习能力、是否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有关。所以,新课程非常重视课程实施过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实质上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和获得新知时的感悟与体验,关注他们是通过怎样的策略与方法获得新知的,并为学生人格的整合发展提供时空。

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就指出:“不好的教师只转述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去发现真理。”实践表明,不仅一个真正的知识主要地不是靠教师教的,而是靠自己学的;而且成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主要地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教育与环境的影响下,自己在学习实践中感悟、探索和锻炼出来的。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用与新课程相吻合的过程观、参与观为指导,无论是教学的优化设计还是有效展开,都要从落实“三维”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足够的时空出发。其具体策略有四:一是以学生的初始才能为基础来设计教学的起点,也就是要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的科学、客观地分析来确定“务实”的教学起点,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判断或经验为基础来确定“理想”的教学起点;二是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既要充分挖掘“知识技能”方面的素材,更要充分挖掘“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素材,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实施,使学生在有效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奠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三是要在教学过程的展开中营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借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以及相应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具体化等思维活动来凸现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四是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来及时获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反馈的有用信息,以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展开作出动态的调整或调适。

(二)实施科学的学习管理,做到“系统控制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与发展。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统一规格”、突出“齐步走”,对学生在学习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学力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关注不够,因而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在尽可能达到相对较高的一般学习目标的同时,个性特长也得到充分的发展”。实施新课程要求我们,既要保证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和学科教学目标得以落实,又要促进学生具有自身特征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学生的各种潜能都能得到有效的开发。这就必须实施科学的学习管理,采取“系统控制与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策略。

所谓系统控制,就是指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或要求每个学生都达到的学习目标,这也就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学生个体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提高学习目标,但不作统一控制,即“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系统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定向、达标过程的组织与引导、学习结果的检测与评价以及学习情绪的调控等。系统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学什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并能判断自己目标达到的水平。系统控制的具体操作策略:一是课前精心研究策划并制定出学生学习活动的计划(或叫导学计划);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建议和学习所需的物质条件、时空条件等;三是精心组织、协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并根据学生的行为反应及时反馈娇正,利用其学习成果及时予以激励;四是随着学生学习心理水平的提高,可逐步提高教学的开放度,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并自我检测、自我评价、自我矫正补救,以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教师主要发挥促进作用并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条件。

所谓个别教学,就是指由于学生在学习的兴趣、爱好、风格、学力基础等方面都有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在注意对教学进行系统控制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实施差异教学或个别教学,使其在尽可能达到相对较高的一般学习目标的同时,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实施个别教学的主要策略是: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做到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施加不同的影响,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引导,提供不同的学习上的帮助,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如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不同的学习策略和程序、不同的操作条件、不同的时空条件等,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获得尽可能多方面的既统一而又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坚持系统的教学思想,做到把教学过程当作启发引导学生探索、思考、体验、内化、创新的过程,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化”,努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展开中,教师关心的是教学流程的程式化、细节化,常常为了赶进度而不惜牺牲学生探索、思考、体验、内化和创新教学内容的时间,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识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识过程,使教学过程沿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前行,一切尽在教师的控制之中,丧失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应有的情感性。因而,教学的多重功能难以发挥,更不能培养起学生的创造学习能力。

实施新课程要求我们“把探索还给学生”、“把思考还给学生”、“把体验内化和创新都还给学生”,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结论的丰富生动的思考、探索过程,从而在这个思考、探索过程中通过感受、领悟、内化而获得积极的情绪生活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学生思考、体验、内化这些心理过程,发展与提升学生的兴趣、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这些衡量人的发展水平最深层次的指标,使教学过程从一种简单的传输、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为一种伴随着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思考和获得的同时,也成为学生人格健全、学会创造性学习和全面发展的体验过程。

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实现“三个转化”、有效培养学生创造学习能力呢?一是要把人类社会积累的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知识。遗憾的是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不可能将人类积累的全部知识转化为个体的知识,何况随时都有新的知识在急剧地增长。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把重点放在基础性、基本性、工具性、要素性和生成性知识方面,使学生具备合理动态的知识结构、具备自学的知识基础,同时要使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二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前人探索科学的实践过程,了解他们如何观察、想象,如何证伪或证实。通过学习,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活动方式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开发智慧潜能,掌握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的范式及一般的操作方法,发展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能力。三是在教学实施中还要把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方法、气质情操、意志品质、道德观念等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文化观念和行为准则,使学生在情感、态度、意志、品质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得到陶冶,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思想道德素质。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辩证的和发展的教学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就知识而学知识,就理论而学理论,而是运用“活的学法”学习“活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掘蕴含在知识中的教育因素,抓住重点,把隐藏在教材内容中的科学活动过程、科学活动的思想与方法等,运用不同的方式与手段充分展示出来,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条件,使其拓宽学习活动的空间,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思想与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学习能力。

(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加大力度改革教法、优化学法,充分发挥教法对学法的示范作用,教学生学会学习。

长期以来,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坐井观天”,处于自我封闭状态,知识更新、理念更新、教法更新迟缓。因而难以发挥教法对学生学法的良好示范作用,“教会学生学习”往往变成一句空话。

实施新课程要求我们要着力优化学法,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要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但是“提倡”并不就是简单的“替代”,提倡研究性学习方式,其根本目的是要优化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教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同时,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并不是完全否定过去的学习方式、排斥接受学习。因为没有接受就没有创造的基础,独立学习能力也不可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无论是在接受性学习还是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如何能有选择性地接受有意义的、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虽然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但同时教师也起着关键性作用。这是因为,教师既要发挥信息转换的中介作用,本身也是重要的信息源,对学生所选取、所接受的信息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转换中既要重视知识信息,更要重视方法技能与文化观念方面的信息,以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所以,在以实施新课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整体改革中,教师必须加速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教法更新步伐,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增强自身发出信息的质量和信息的转换能力。

教师的示范行为对学生有十分普遍的影响。比如,学生勤奋刻苦学习的精神乃至文化价值观念直接受教师的学习研究精神、敬业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学生中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往往是从教师有示范作用的教法中转化而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授之以渔”的具体策略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用精心考究的有示范性的教法来影响学生的学法,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读书;学会运用现代的检测和信息工具;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搜寻、过滤、贮存;学会进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学会引发辩证思维、直觉思维捕捉灵感;学会对知识进行探索、提取、迁移和运用;学会反省和体验。当然教师的教法要转化为学生的学法,并非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教师用典型范例反复感染,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学习实践中内化,经反复的训练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

三、操作落实上的新要求——要以有利于为学生创造更大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空间为前提,通过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和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以从根本上改变封闭的、单向灌输的、唯我独尊的教学操作行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成了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课堂就是教师个人表演的舞台。其特征可概括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从而使“多维互动”变成了“单一传递”;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变为简单地“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总之是,学受制于教,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师生单向、线性的互动被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活动形式,课堂交往非均等性,极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基础上的交往、互动,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应当成为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场所。一句话,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具体操作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我们认为要抓住以下两个“操作点”:

(一)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生活,为学生创造广阔的自主学习时空。

1、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改传统的“秧田式”的座位排列为“梯形式”或“马蹄形”排列,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生提供空间。

2、改革传统的教案书写形式(即以知识的单一传授为主线),尝试设计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方案,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学生可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

3、在课堂上教师应关注学生面对问题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成人所期待的完善答案。课堂教学中不追求最佳化,不追求一步到位,树立长远的教育目标,而不是将自己的目光锁定在某一个知识点上。

4、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积极开发有效的课程资源,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有机相联。有效的学习是建立在儿童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到:一是作业的设计要丰富多样,不要强迫学生做过多的机械式的训练,要倡导启发学生用多样的方式如绘画、语言、符号、文字等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二是教师应多走下讲台,深入学生中间对学生施以个别辅导;三是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完整地倾听别人的观点,尊重不同的意见,不固执己见。

5、任何时候教师的言语都应富有鼓励性和启发性,应该努力去发现学生对答中能够给予肯定的东西,并巧妙地维护学生的自尊;应为每个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任何时候的评价和小组活动都应给困难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

6、注重学科间的相互协作和沟通,发挥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对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态度、行为规范进行严格训练,以形成良好的习惯。

7、承认并尊重学生发展上存在的差异性,不搞“填平补齐”,不进行“分数排队”,淡化学生人际间的比较。要认识到差异是一种财富,学生表现出来的差异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同时要改革评价方法,可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以反映学生学习的进步历程,及时搜集教学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改进教学过程和策略。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班级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发展的条件。

1、与学生共同建立一个信念:这是我们的班级,我们应当竭力使之变成最好的。具体要求是: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设计班级的形象与精神追求,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体验。

2、变革原有的班干部设置方式,尝试建立班级事务委员会,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自主管理事务,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机会,同时学会从其他同学提供的服务中汲取营养;班会要提供一个学生们的想法受到认真对待的场所,让学生通过学会在集体中间表达自我而养成自尊;教师要竭力营造一个道德集体作为外在的支持,来滋养、巩固学生正在形成的良好品格。

3、尝试建立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各种班级小社团,要尽可能发现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或潜在的优势。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同时还要注意拓宽学生表现自我的空间,如书面作业、墙壁作品以及课上、课下自我才华的展示、交流;挖潜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敢于否定所谓“权威”的定论,敢于奇思妙想。

4、教师应学会欣赏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并及时提供支援;要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并耐心地回应;与学生沟通时,要表示尊重与关怀,不要忽视有特别需要和需要多些指导的学生。同时,教师还应学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因为新课程要取得长久成功,必须依赖学校之外的力量: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来满足孩子们的不同需要,如通过成立“家长团”为课堂教学之外寻找适当的资源和榜样;开展“亲子助学计划”,为孩子们的发展提供多方支援,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 区、学生的教育“共同体”,全面整合教育力量。

四、工作模式上的新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教好自己的学科,还要主动关心和积极配合其他教师的教学,从而使各学科、各年级的教学有机配合、相互促进

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单兵作战”。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特别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且以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之间需要紧密地合作,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要齐心协力地培养学生。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一)新课程条件下为什么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合作。

1、加强合作是教师适应现代教学特点的需要。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已经不是仅限于学校、教室、课堂、标准和课本的严格范围之中,教师也不是仅限于三尺讲台之内的高谈阔论,而是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去研究教材、指导教学,这就需要教师的合作,需要教师相互借鉴,共同探讨;同时,新课程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实践证明:一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提高过程,实际就是教师个人的教学反思、教师群体的相互借鉴合作以及个人的系统理论学习与不断实践的过程。

2、加强合作是教师贯彻好“课标”、教好新教材的需要。新课标对知识掌握的要求虽然没有“大纲”那样具体、系统,但它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特别是发展性(终身学习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需要教师的合作才能解决的问题。新教材也更需要教师的合作,因为新教材注重的不是教参,不是现成的课时教案,而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这种实际情况的获得需要多学科的交流、长时间的了解、近距离的观察。在这中间,合作的意义尤为重要。

3、加强合作是满足现代学生学习需求的需要。现代教学要求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其综合素质、增强其综合能力。而综合素养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增强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比如,在研究性(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学习课题的特点,在考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学习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课程条件下怎样才能加强教师的教学合作。

1、学校要为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管理氛围。一所理想的、有利于教师顺利实施新课程的学校应该具有学术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管理制度民主、教师潜心工作、较少后顾之忧的特点。领导不只是居高临下的管理者,还应是问题的研究者、实践的参与者、教师的合作者,新思路的启迪者与创新者;教师也不仅仅是教学计划的执行者,还应该是学校民主管理的建议者,不断改进工作的研究者,与时俱进的学习者。一所学校中,如果教师不把自己的工作当作事业去做,而是想方设法应付学校的检查,工作就不会真正做好。

2、学校要努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教育工作的实践反复证明:当教学活动模式改变而学校管理模式没有改变时,教学活动的改变没有得到应有的支持时,就会处处受到制约。管理是为教学服务的,可以想象,如果我们还是使用单一的考试结果来评价教师,就不会有教师真正的合作。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重新制定出符合课改精神、且适合学校实际的考核评价制度,要着力改变单纯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做法,应当既重教学的结果,更重教学的过程;变单一评价为多元评价,既看工作过程、也看工作态度,既看课堂教学、也看教学教改,既看优生比例、也看转差效果,既重学校常规评价、也重校外社会评价,既看教师评价、也看学生评价。当然评价也应有主有次,教师的工作态度、合作协调能力、课堂教学的效果等。应该是考核评价教师的主要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3l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