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和学科中心说

更新时间:2023-09-11 03: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议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和学科中心说

在课程与教学系统的研究中,不仅存在对课程与教学构成要素的认识不统一,而且,即使是对其中最根本的最基础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各自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也存在着分歧,这导致产生了三种不同主张: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和学科中心说。

一、教师中心说

(一)教师中心说的内涵

教师中心说,又称为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主义,是一种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教师中心说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肇事于古巴比伦。在古希腊、古罗马有了比较大的发展,在中世纪宗教学校中得到强化,在文艺复兴中及以后被发扬光大,然后赫尔巴特才构建出理论基础。 (二)教师中心说的理论基础及基本观点

教师中心说的理论基础包括:职能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教育工具价值取向、小大人的儿童观、选择传递文化的教育功能观、联想主义心理学。在有力的理论基础上,教师中心说形成了其有着重要意义的基本观点为: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教师是中心、课本是中心、课堂是中心的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重点知识传授、教法和教学结果。

(三)对教师中心说的评价

教师中心说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以教师的教学为依据,把学生完全置于被动的地位,容易忽视学生本人的兴趣要求和远大追求,不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尽管教师中心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我们也不可忽略它的优点。从另一个角度看,教师中心说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

二、学生中心说

(一)学生中心说的内涵

在批判传统教育理论的过程中,针对教师中心论,学者们提出了学生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又称为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主义,它是一种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学生中心说的诞生虽说是20世纪的事,但是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从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思想,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昆体良的重视演说能力的培养等文化遗产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学生中心说”的基本意蕴。 (二)学生中心说的理论基础及基本观点

学生中心说一样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包括:“生长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教育本体价值取向、发展的儿童观、社会改造的教育功能观、机能主义心理学。一批又一批的人辛勤的耕耘,提出了一系列与教师中心说针锋相对的观点,形成了学生中心说的理论主张,其主张包括: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学生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教学课程的“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重视能力培养、学法和教学过程,注意和重视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整合。 (三)对学生中心说的评价

学生中心说实现教学主体的回归,让课堂教学重新焕发活力是当代课堂教学模式重构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有发展的自由,也完全有权力决定自我的发展方向,而且发展方向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要求,让学生得以自由发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身份是引导者,而不是传授者和规范者。另一方面学生中心说鼓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强调学生与教师地位完全平等,增强学生个体自主意识。尽管学生中心说存在着那么多的优点,但是它的缺点也不可忽视,例如:抛弃了高效率的知识传授模式,选择了弹性化的以学生兴趣为主导方向的教育理念,不利于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得教育效率下降;拔高了教

师的职业难度,使教师成为教育质量下降后社会抨击的“替罪羊”;儿童中心论在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培养中并无严格的规范标准,使得学生任意放纵。

三、学科中心说

(一)学科中心说的内涵

学科中心说又称科目中心说,产生于20世纪50念叨到60年代的美国课程改革运动之中。学科中心论的出发点是学科本身,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各科知识的分类为基础,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目标。学科中心说虽然提出来的时间比较短,但却已经对美国乃至全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二)学科中心说的理论基础及基本观点

学科中心说的理论基础包括:英才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教育整合价值取向、“潜能无限”的儿童观、传播文化科学技术的教育功能观、文化时期和复演说、认知发展心理学。学科中心说一方面批判教师中心说和儿童中心说的偏执主张,另一方面又吸收它的精华,在格外重视科技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观点: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创新文化,教学促进甚至创造儿童的智力发展,课程与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知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科学逻辑与心理逻辑统一于学科逻辑。 (三)对学科中心说的评价

学科中心说的优点表现在符合现代社会时代的口号“创新文化”,使得社会出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并且重视学科的基本结构,让学科结构得以合理化;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和使用,点燃学生别样的思维火花;重视应用发现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和增强学生的智慧潜力。

四、对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和学科中心说三种主张的比较

教师中心论有其自身的缺陷,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学生的个体差异毕竟是客观存在,其中一部分能够适应教师中心论下形成的教育模式也是事实。如果不分青红皂白,盲目地认为所有学生均适应学生中心说,无疑是一种哲学上的极端主义。“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进行学习的所有其他场合,受过良好培训且受到激励的教师是高质量教育最为重要的保证因素,这一观点是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的。”学生中心说在教育发展史上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我们在借鉴和吸收这一理论的同时,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我们在肯定学生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同时,仍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社会构成的复杂性。在教学上,若片面地以学生自身的需求和兴趣为方向,教育的目标——培养协调发展的人是难以达到的。

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建立在否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之上,同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排斥教师的主导的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重要内容就在于充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体社会化的培养目标。而学生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教师自发诱导、鼓励帮助的结果,亦即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结果。

教师中心说固然是压抑了儿童的天性,但是学生中心说解放了现代儿童,却让儿童放了“黑马”,少了“现代化内容的营养栽培,从而少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卓越性。而学科中心说却充满时代性、创新性和科学性,提出很多新兴的观点,符合现代社会人才培养的方案。

“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和“学科中心说”,实际上是三种有着极端的思维方式的主张。其实,在历史的和现实的教育理论和课程与教学理论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主张。它们都有一定的真理性,同时也存在着历史的和时代的局限。我们要善于在具体的历史和时代条件下,作适宜的分析、批判、发展和应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3e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