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3-12-28 21: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议美国利率市场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蔡子正 王功娥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31期

[摘 要]美国的银行机构利率管理经历了从自由到管制再到自由的过程,利率市场化进程各阶段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有很大差别,对于正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中国,可以从美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得到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利率市场化 中国

一、美国的利率市场化过程

1.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率升高,市场利率明显上升,甚至超过存款利率的上限。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国际化、投资多样化,造成了“金融脱媒”现象,且愈演愈烈。Q条例的约束和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导致银行处于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存款类机构都出现了经营困难,此时,政府不得不考虑Q条例的存废问题。

2.70年代,美国提出了解除利率管制的设想。1970年6月,美联储先将10万美元以上、3个月以内的短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后又取消90天以上的大额存款利率的管制,而且继续提高存款利率的上限。但是,这种办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金融脱媒”现象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3.1980年3月,美国政府制订了《存款机构放松管制的货币控制法》,分6年逐步取消对定期存款利率的最高限,即取消Q条例。1982年颁布的《加恩-圣杰曼存款机构法》,详细地制定了废除和修正Q条例的步骤。

4.1983年,“存款机构放松管制委员会”取消了31天以上的定期存款以及最小余额为2500美元以上的极短期存款利率上限。1986年,取消了所有存款形式对最小余额的要求,同时取消了支付性存款的利率限制。随后又取消了存折储蓄账户的利率上限。Q条例完全终结,利率市场化得以全面实现。

二、美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特点

1.美国30年代金融市场利率转为管制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并且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没有形成。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几乎不受任何干预,市场竞争没有得到管制,但是却没有形成稳健的市场利率机制。恶性的金融业竞争迫使政府采取措施来恢复金融秩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2l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