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桂林市初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更新时间:2023-09-26 02: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0年桂林市初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学科质量分析

朱莉

2010年9月,我市共有7899名市区学校初一新生参加了2010年桂林市初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语文学科测试,语文学科平均分为56.78分;及格率48.8%;优秀率1.87%。

(表二)学科等级对应原始分分数段: 科目 语文 人数 A/一 B/二 C/三 D/四 E/五 F/六 G/七 74-100 69-73 64-68 59-63 53-58 46-52 32-45 666 908 1209 1352 1343 802 547 说明:

1、语文、数学、英语等级划分比例从A~H等分别约为:8%、12%、15%、18%、18%、13%、10%、6%;

2、总成绩等级划分比例从一~十等分别约为:10%、10%、10%、11%、12%、12%、10%、10%、8%、7%。

现对本次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一)基本情况

2010年桂林市初一年级学生学业水平语文测试以“科学、规范、高效、保密”为指导思想,是一次初中“入口”学习情况的摸底考查。测试突出甄别功能,给三年后本届学生初中“出口”提供对比数据,面对各初中校生源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现状,对科学评价初中教学质量起辅助作用。

本次考查题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和本届学生使用的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教材,努力贯彻 “紧扣教材,凸现教材价值”。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模仿与熟练度,并且重视以知识为载体,突出知识的应用,注重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次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综合性考查。 试卷共三大题,18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一题为“积累运用”的选择、填空题,满分为36分,占总分36%;第二题为阅读理解题,满分为24分,占总分24%;第三题为习作题,满分为40分,占总分40%。试卷在命题思路、题型结构、分数分布等方面,保持了相对的平衡性和针对性。

(二)试卷的主要特点

试卷重视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1. 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卷循序渐进地安排了相关字、词、句、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考查。如,第1、2小题重在考查学生运用拼音工具帮助认读汉字、正音的情况,借助工具书识字的能力。第3、4题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5、6小题则考查在语境中理解词语、正确使用词语和标点情况,7、9小题通过查找语病和填写语段,检测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2. 阅读考查体现年段特点。

阅读题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阅读题量达1166字,力图检测该学段的学生阅读是否具有一定速度,所设计的题量要求学生达到课标中规定的每分钟阅读不少于500字的标准,能否在短时间内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设计的阅读题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作品感受、阅读的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表现。评卷时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如,12、14小题检测了学生阅读过程中对词语理解、运用能力,15小题体现了“课标”中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13、16小题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对文意把握、要点概括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文章语言。17小题体现了“课标”中要求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18小题按“课标”的年段要求综合考查了学生掌握先总后分的表达方法和正确使用分号写分句的情况。 3. 重视语文知识积累的检测。

本套试题根据“课标”和教材要求安排了相应的语文知识积累检测。如第1、3、8、10小题是检查曾经要求积累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文学常识、成语、歇后语。此外,根据“课标” 评价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要求,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古诗文的记诵积累,第11小题设计了6首古诗的诗句填空。 4.写作

针对该学段学生的年段学习要求,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习作题针对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积累素材的习惯、书面表达的能力和习惯以及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等方面的检查。

(三)命题改进措施

此次测试从分数来看,各项指标不高,与小学阶段的检测成绩有一定差距,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 试题难度较小学阶段题目难度大。

本次考查突出甄别功能,是一次初中“入口”学习情况的摸底考查,给三年后本届学生初中“出口”提供对比数据。因此,试题难度较小学阶段不太强调评价甄别功能的考查题要大一些。

我市自小学下放城区后,已经十多年没有对小学各年级进行统一检测,随着2000年小学毕业考试取消,对于全市小学毕业生的学业情况更是无法进行全面了解。平时全市小学每学期单元学习、期末的检测均为各县(区)或者学校各自命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也不一,城乡差异大。甚至个别县(区)、学校为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重就轻,一味降低检测的标准,粉饰教学质量。造成了小学阶段成绩报告册上多数学生成绩“很好”,但一上初中就变得“很糟”。尽管每年底抽检五年级学生学业情况,但都是各县(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参加,并且没有统一组织评卷,统一上报分数,无法从数据上掌握全市学生的学业情况。因此,本次命题的难易程度较小学阶段各自命题的难易程度有一定偏差。

今后,一方面要加强对各县(区)期末命题的统一要求,加强评价方面的教研工作。另一方面要争取得到领导的支持,能在小学毕业有一次全市统一质量检测,以便全面掌握我市小学生学业情况,及时查摆分析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也能对学业检测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2.少数学生小学阶段使用教材版本不同。

本次检测的学生为五城区的初一新生,小学阶段均使用苏教版教材,试卷的知识点也基于该套教材。但初一新生中有少数学生为县招生和外地学生,他们小学阶段使用的教材版本不一样,这部分学生对一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尽管各版本的教材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参照编写的,但基础知识训练点和要求仍然有所区别,因此,今后在命题是要尽量综合考虑到各种版本教材的学生。 3.未进行考前复习。

初一新生测试与以往小学阶段检测不同,安排在小学毕业的三个月后,未进行考前复习。因此一些靠平时积累的知识丢分多。如:成语积累、诗文背诵、文学常识题。因此,今后要针对初一新生检测时间的特殊性,尽量以知识的运用检测为主,同时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背诵诗文的过关工作,拓展学生阅读面,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4.题型较小学阶段作了改变。

为便于大面积统一阅卷,此次考试的积累运用部分多表现为学生易出错的选择题,与小学阶段的题型有一定区别。部分掌握知识不够扎实的学生对试卷题型不适应,对易混淆的答案丢分多,甚至有少数学生错误理解题意。因此,今后在评价教研工作中,要求各县(区)平时的命题在高年级时做到与初中接轨,做好小初衔接工作。

二、答卷情况及原因分析 1.好的方面及原因。

从学生卷面情况看,正确率较高的题目有:2、4、5、6、7、8、9、14小题。学生对运用工具书识字、联系语境理解字义、词义,运用标点符号、查找语病以及基本的文学常识掌握方面的情况较好。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扎实,书写工整,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这得益于多数教师平时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2.差的方面及原因。 (1)“积累”缺乏方法和运用。

正确率低的题有:1(复姓知识)、3(成语)、10(歇后语)、11(诗句填空)。均为积累情况的检测题。

由于教材版本知识点的差异,少数县招生和外地生没有在课本上学过这些复姓知识、歇后语、诗句和部分成语,但这也映射出学生除课本内的知识外,很少有课外知识的积累,缺乏课外语文知识的拓展学习。使用本版本教材的学生也由于没有考前复习而将两年内曾经积累过的语文知识忘却。反映出学生过去对于积累的知识是靠死记硬背的临时性记忆得来的,缺乏理解和运用,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容易就将积累的东西淡忘。 (2)阅读理解、表达能力欠缺。

存在问题较多的还有阅读题中的文字表述,一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差,还有一些学生不善于归纳、表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这与教师平时多注重字、词、句等基础知识训练而忽略了阅读理解训练或是阅读理解训练方法不正确有关。部分教师阅读教学时年段目标不分,部分教师阅读教学时仅停留在内容的理解上,品读理解课文时常肢解课文、忽略文章的整体感知,特别是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忽略了对文章表达方法、表达顺序的教学。

(3)写作能力不足。

从学生习作看出一些学生没有养成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的好习惯,以至于写作时选材平淡无味,缺乏真情实感。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不能做到文从字

顺的表达。甚至有少数学生标点以及标点的书写规则没有掌握。从这些问题反映出部分教师的“习作”教学不到位、不得法,“写作”教学仍然是今后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4)学生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

从学生卷面看,一些学生书写不工整,写字不规范,缺乏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与教师在低年级时就应该养成的良好书写习惯和学习态度有关。 三、教学改进建议

1.继续抓实“双基”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抓实“双基”训练,各学段教师比照《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凸显不同年段教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进一步明确教材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切问题的产生,源于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理解。不少教师拿到教材后感到语言文字训练没有抓手,因而容易出现一些低价值教学活动,而针对教材中非常有价值的语言文字训练点则少挖掘。为此,教师要加强教材中的训练点研究,制定具有符合年段要求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评价措施,逐步实现学路、教路和考路的和谐统一。

(2)长期性目标重在习惯培养。

如在词句的理解与运用、文章的朗读与背诵、工具书的运用等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方面,教师要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上下功夫。如写字教学,教师既要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又要对易读错的字、容易写错的字、难写的字给予必要的指导。

(3)能力性目标重在方法培养。

针对教材中新增加的训练点,如把课文分成几部分、概括主要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句等,教师要为学生的能力形成搭设台阶,做到抓反复、反复抓,抓过程,抓提升,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与形成阅读能力。 (4)坚持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方面要加强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结合,做到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习作教学中“写读结合”。教师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为首要任务,让学生乐写,鼓励学生勤动笔;以教会学生观察、积累的方法,让学生有话可写,写出真情实感;以教会表达方法让学生会写、善写。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作文课堂教学研讨,促进读与写的和谐发展

2.训练规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崔峦老师指出:“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一部分,我们要让孩子踏下心来,好好地写字,我们的老师也要写好字。现在,我国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不能丢掉这一传统。评估语文课的质量,不要忽视这一点。”语文教学中要从一年级起就要狠抓书写的规范,工工整整写字,注意书写细节,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习惯。

3.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鼓励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进行综合性学习,习得、运用语文知识。特别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根据课程标准,有计划地将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落实在各学段中。

4.增强教师学科素养,促进专业成长。

教师在教与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加强教育理论和《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强专业进修,及时补充、更新学科知识。了解国内外教育热点和教学的新动态,注重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加强校本教学研究活动。

由于本次检测是第一次初一新生入学统一检测,在命题、组织考试、评卷等方面都还存在不足,今后将在各方面进一步改进,促进科学评价学生学业工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2l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