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插本毛论复习整理
更新时间:2024-01-01 00: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专插本毛中特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目录
(注:每节的框架大体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来讲述;此外目录需要熟背、这样有助于了解整本书框架、这是讲课老师强调的一点)
第一章—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述、背景 第三章---第四章 毛泽东思想部分;正文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本质是什么 第六章 立足国情、从现在做起 第七章 发展
第八章---第十章 改革开放内容-----经济、政治、文化 第十一章 大陆部分的构建
第十二章 (内部问题)一国两制 【将解放台湾的构想放于香港、澳门成功实践】
第十三章 (外部问题) 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总结
范围
1、1983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P1
【注: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人是李大钊;第一个提出的是毛泽东】
2、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针。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P2 3、【简单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6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总结: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P7
A.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B.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5、P11我们党能够在新时期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其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继承; 其时代背景是对国际形势和时代特征的科学把握;
其历史根据是对国内外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 其现实依据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对最广大人民共同愿望的科学认识。
6、P12【辨析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7、P13. 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
1
代背景。 8、【P14第四-五段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1945年党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1921--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9、【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P15-19: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毛泽东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E.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F.党的建设理论。
10、P19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容易和新民主主义三大法宝(P81)搞混】 11、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论述题】P20
12、P23【选择题】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根据。 P23【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13、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P24
14、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从理论上深刻地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了新境界。【社会主义本质、三个有利于】 【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P24 15、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P25 (1)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C.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论述题】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A.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B.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C.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6、党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 (1)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2)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17、P29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8、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P29 1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P30 20、“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况。P30 21、【辨析题】“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 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 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P31 22、【论述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P31 A.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2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C.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23、【选择题】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P33 24、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P34 25、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P35
26、2007年10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P36 27、【辨析、简答、论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P36
28、P38【论述题】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A.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B.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C.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9、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而且将能否坚持实事求是,提到了有没有党性或党性纯不纯的高度。经过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了确立。 30、【论述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P45 31、【解放思想的重要意义】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P46 32、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P50
33、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P51 34、【论述题】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第一,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过程中的运用、丰富和发展; 第二,它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
第三、它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P52 35、【论述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P54
A.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着重于P54第三段】; B.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着重于P56第一段】【1978年,邓小平发表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第一个宣言书;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第二个宣言书】 C.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D.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a.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6、【论述题、多选题】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P59 37、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P65
38、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
3
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从根本上推翻反动腐朽的政治上层建筑,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为建设富强民主的国家、改善人民的生活、确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P65 39、P67-68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 党的三大提出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思想。
党的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
在党的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40、1948年,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P69 41、(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P69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P71
A.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是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B.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农民的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P72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P72-73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P74
A.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就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但是,中国革命已不是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而是新的民主主义革命; B.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是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C.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两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P75 42、【简答题】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P75-78
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C.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和经济,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43、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不同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
P79
44、【详阅】P79毛泽东文章 1928年10月和11月,《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1930年1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5、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详读P81二段】 4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P82 47、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P82 48、在革命进程中,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P83 49、这支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本前提,也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根本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是人民军队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P84
50、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P84
5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P86【资料P12论述题第一题】 5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况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P93【资料P16简答题第一题】
53、只有加快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要求,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P95 54、【多选题、简单题】党提出过度时期的总路线,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 第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P95-96 55、【多选题、简答题】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P96-101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四个方面进行分配,即当时所说的“四马分肥”。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56、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P102【资料P17论述题第二题】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5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57、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时开始的。P105 5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P108【资料P17论述题第三题】 59、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主张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是工商业的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是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范围内进行的自由生产是补充;在流通领域,国家市场是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的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是补充;提出了计划指标必须切合实际,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必须兼顾,制定计划必须做好物资、财政、信贷平衡的观点。P115-116
60、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P117
61、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P118 【单选题】1990年12月,邓小平又一次强调共同富裕的问题。
【P118二段第四行&第八行】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62、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特点)----
第一,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纳入社会主义的本质;
第二,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P118
63、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P120
63、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P121【资料P20论述题第一题】
第一,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第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64、【简答、论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P122【资料P21论述题第三题】
A.发展才是硬道理;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高度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资料P21论述题第二题】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65、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 ,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每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P128-129
66、科教兴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要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
6
发展的关键因素,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把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P129 6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A.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B.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P134 C.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系统阐述,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P136
D.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指出,面对世纪之交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P136 E.党的十六大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F.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P137
6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P140
7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资料P23辨析题第二题、问法不同答案一致】 71、【P144第一段最后一行】“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可理解为“党的八大提出了关于我国社会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72、【P144第二段最后一句】可理解为“1957年以后,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文化大革命 ”
7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P144 74、我国所要解决的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145
75、邓小平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P146
76、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后来被概括为党的基本路线核心内容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逐步形成。P146 77、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基本路线。P147
7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7
第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第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第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P147-148【资料P25论述题第二题】 79、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站稳,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失去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P149
80、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D.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E.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内容有所区别、注意不混淆】
81、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中。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82、【选择题、简答题】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方向和道路的统一、目的和过程的统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83、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P155
84、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P155 85、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五个
8
方面新的更高要求:P157
【经济】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政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文化】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资料P25论述题第三题】
8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资料P28论述题第一题】P161 87【阅读】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P163 88、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A.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P166【资料P28简答题第一题】
89、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P167
90、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原因: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91、【选择题、辨析题】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资料P28简答题第四题】
92、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含义P172 【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割据;
【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 93、【对计划经济体制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它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P179
94、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方针。P181
95、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P181
96、党的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计划和市场的作用范围都是覆盖全社会的”。P181
97、1987年邓小平再次强调,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利,就可以利用。P182
98、1992年南方谈话中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精辟论述,从理论上破除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182
9
99、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实现了又一次重大突破。P182 100、邓小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奠基人。P182
101、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其基本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P183
10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P184 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资料P33简答题第一题】
103、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P185-186
104、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P186
105、确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基本根据是:P187 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再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106、实践表明,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P189
107、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P189
108、十五大特别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P189
109、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P189【注意:公有制是主体地位;国有经济是主导作用】 110、【辨析题】我们过去在认识上的一个失误就是把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混为一谈,总以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就是传统的国有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P190
111、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是资本集中的一种形式。P190
112、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它不等于公有制,也不等于私有制,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P191
113、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等。P191 1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P192
10
115、社会主义之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前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后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P193
116、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分配领域中主体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P193
117、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P194 118、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P195 119、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P195-198
120、邓小平就不断强调要防止产生两极分化。他指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P198
121、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P199
122、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P200
123、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P200
124、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体框架。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P201 125、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P203
126、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P203
127、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多次强调,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P204 128、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详读P205第二段】
129、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十七大报告强调了此方针】P205
130、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P207
131、十七大报告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P207
13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 【两个坚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P207-208 133、【背】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
11
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P208
134、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这五句话20个字,内涵丰富,不仅勾画出了现代化农村的美好图景,而且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路。P211
135、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七届三中全会准确判断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P211
136、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P212
137、【胡锦涛】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P213
138、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P214
139、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P215
140、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P215
141、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相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P216
142、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毫不松懈地加强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工作,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能;二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加大节能环保投入,重点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是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P216
14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详读P220第一段】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总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P220-222
12
144、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所谓国体,就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国家的权利由社会的哪个阶段或哪些阶级掌握。所谓政体,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P222
145、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正如毛泽东所说:“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 146、【详读P223第二段】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主要表现在:第一,性质相同。第二,作用、职能相同。第三,历史使命相同。
14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P224
14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P224
14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P225
150、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P225
15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P227 152、【考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但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P228
1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P229
154、我国的政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国家国体的性质相适应,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在我国的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更不是反对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 第二,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和共同的目标,都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共同准则,以实现不同时期的总任务为共同纲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 第三,各民主党派都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
第四,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都受到宪法的保护,享有宪法规定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具有重要作用。P230 155、【为什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这种制度,体现了我国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合作和共同繁荣的原则,体现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P231 156、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明确指出:“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
13
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P233 157、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235
158、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P236 159、【依法治国的重要性】P236-237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一,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 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60、社会主义法制是人民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执法原则,是人民当家作主和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法制的健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P237 161、【单项选择、填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四个方面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有法可依是前提,有法必依是核心,执法必严是关键,违法必究是保障。 162、【自己组织答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P239 163、民主、自由、人权,核心是民主。P245 164、【了解】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一般来说,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248
165、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250【资料P43论述题第一题】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6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P251
167、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P252 16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53-254
第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第三,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第四,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14
第五,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资料P43简答题第三题】
16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P255
17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P256第一段整段】
17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P260 172、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263
173、要着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促进人际和谐。P264
174、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P264
175、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P366
17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体,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P267 177、【社会和谐思想】P271 【孔子】和为贵;【墨子】“兼相爱”、“爱无差”;【孟子】描绘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状态
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角度提出过“大同”社会的理想,反映了我国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但是,在存在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旧制度下,这些设想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178、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P276 179、【2005年2月;胡锦涛】P276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 18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P278【资料P47论述题第一题】
181、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三位一体”深化拓展为包括和谐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P279
18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P280【资料P46简答题第四题】
【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183、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P284【资料P46简答题第二题】 184、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P289【资料P47论述题第二题】 185、【单选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P293
186、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台湾问题实质是中国的内政问题。P296 187、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四目”为:(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陈诚、蒋经国亦悉由蒋意重用;(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当时台湾每年赤字约8亿美元);(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必俟条件成熟并征得蒋之同意后进行;(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
15
坏对方团结之举。P299
188、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首次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来代替“解放台湾“的提法。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正中宣示了争取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两岸关系发展由此揭开新的历史篇章。P300
189、1981年9月,叶剑英对新华社记者发表了被称为“叶九条“的谈话,进一步阐明了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
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学者时,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构想,后来被称为“邓六条”。P300-301 19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内容】P302-303 (1)一个中国;(2)两制并存;(3)高度自治;(4)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同意,寄希望于台湾人民;(6)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7)积极促进两岸“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8)坚决反对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9)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10)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是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也是实现国际统一的基础。 191、“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香港、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香港是被英国殖民主义者通过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不平等条约而强占的。P305 192、【1982年9月;邓小平】P306第三段整段。
193、香港、澳门回归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P307 19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P316 195、1985年,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1987年党的十三大确认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P318 196、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判断,其基本点是:P318
第一,世界大战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可以避免,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是东西方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矛盾全局的集中体现;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要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得到解决,还需要各国人民长期不懈地共同努力。 197、【选择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三大外交方针。P327
198、五项原则完整地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P327
199、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确立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党际关系“四项原则”。P329
200、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P330 201、【多项选择题】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P330 第一,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16
第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三,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与合作的原则; 第四,坚持爱国主义与履行国际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20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P332【资料P53论述题第二题】【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总之】
20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P337【资料P57简答题第一题】
20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归纳起来主要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P341
205、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P342第二段 206、我们党正是依靠工人阶级同农民阶级的联盟,联合了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了强大的统一战线,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P345
207、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联盟: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这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个方面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新时期统一战线空前的广泛性。P346
208、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服务,为促进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和祖国和平统一服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服务。P346
209、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P348 210、P352
1、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加强军队全面建设P352 第一,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第二,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第三,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基础 2、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
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从根本上讲,是由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 211、“三个提供、一个发挥”P357
第一,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障;
第二,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第三,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第四,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12、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核心是一个“精”字。P360 213、《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P363
21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原则,把代表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作为党
17
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P366 215、在中国能够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这个宏伟目标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共产党。P367【资料P61论述题第一题】 216、邓小平说:“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P371
217、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P373
218、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同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P374
219、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P377 另需注意:
1、 一大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进党章; 2、 七大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写进党章; 3、 十五大中国共产党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4、 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 5、 十七大中国共产党把“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
6、1919年五四运动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领导的分水岭。
题型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过往两年材料题考了政治和文化方面、有可能偏向经济方面来考) 关于时事知识
因为我们考试是在2012年3月,在那之前发生的时事皆有可能会考到,因此需要同学们经常到专插本考试网站上面搜罗最新时事知识。 最后
由于个人能力所限制,不排除资料的欠缺需要大家去查缺补漏,请大家谅解,有任何疑问可以随时找我。短号:667761.陈慧芳。
18
正在阅读:
专插本毛论复习整理01-01
2016年河北会考成绩查询02-08
最新高考地理复习资料(精华版)03-08
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赛题(2013国赛)06-08
007-沁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文本A406-05
电信级流控设备技术方案05-31
湘潭市岳塘区学催乳师培训考证,选金职伟业11-07
化工原理课程思考题10-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复习
- 整理
- 毛论
- 买机票理论 - 如何购买便宜机票 - 图文
- 高三复习学案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基础知识回顾DNA
- 三年级下册 桃花
- 财务管理案例分析题
- 研究报告-2019-2025年中国重质碳酸钙粉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目录)
- 浅谈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审计方法研究 陈婷毕业论文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调研试卷语文
- 基于数据的批判性思维结业测试答案
- 3.《杜甫诗五首》研学案(教师版)
- 光电接近开关电路
- 皮带机招标文件2 - 图文
- 2016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
- 配套2014青岛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学案
- 浅谈专业线化妆品的经营策略
- 2019年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突破训练:题型组合练12Word版
- 正承名筑智能化技术文件
- 浅谈小型校园网的规划与设计
- 侦查学总论
- 2019-2021年全球政务大数据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行业前景投资规划分析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