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复习

更新时间:2024-06-06 18: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题,每题3分 单选题,20题,每题2分 判断题,10题,每题1分 简答题,2题 论述题(画图)1题 ,简答和论述 共35分。

第三章

1、比较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其他国家生产该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则这个国家在生产该种产品上就拥有比较优势。

2、李嘉图模型:国际间劳动生产率的不同是国际贸易的唯一决定因素。该理论被称为李嘉图模型。

3、生产可能性边界:一国经济的生产可能性边界(PPF)表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该国所能生产某种产品的最大可能产量。

4、国际贸易发生后相对价格的确定:世界相对价格由曲线RD和曲线RS的交点确定。

5、贸易所得:为什么要进行国际贸易?行业间相对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会在不同的产品生产中进行专业化分工,而每个国家的贸易所得正是通过这种专业化分工而获得的。此外,国家可以用贸易所得来购买所需的商品和服务。没有贸易,一个国家就必须分配有限的资源来生产它所需的所有商品;没有贸易,一个国家可以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来交换它们所需的商品;没有贸易,消费被限制在生产范围之内。当贸易存在时,每个国家的消费范围都扩张了,这是因为当各国专业化生产它们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时,生产范围被扩大了。

6、工资率位于两国的两个工业部门的相对劳动生产率之间。 7、对比较优势的误解:(反驳)

1)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生产率达到足以在国际竞争中立足的水平时,它才能从

自由贸易中获益。反驳:但是,即使一个国家不能像别国一样生产更便宜的产品或进行更有效的生产,它仍然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成本高是因为对资源的无效使用。自由贸易的获益取决于比较优势 而非绝对优势,即进行专业化的生产核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2) 如果来自外国的竞争建立在低工资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竞争就是不公平的,

而且会损害其他参与竞争的国家。反驳:尽管贸易会减少一些工人的工资,影响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 但是贸易可以使其他消费者和工人收益。消费者受益是因为他们可以以更加便宜的价格购买产品。生产者和工人 可以在生产率高的行业中赚取较高的收入。

3) 如果一个国家的工人比其他国家工人的工资低,那么贸易就会使得这个国

家受到剥削并使其福利恶化。反驳:一些国家的劳动力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低,他们要么有工作,要么没有工作。高工资和安全的工作,选择哪一个进行贸易呢?拒绝出口和贸易的机会会使其更加贫困和被剥削。通过有效的生产商品会使消费者从贸易中获取更多收益。与其他选择相比,生产者(或者工人)能从高利润(或者高工资)中获益。 8、为什么国际化分工没有实现完全专门化?

原因有三个:生产中多种要素的存在会减弱专业化分工的趋势;有时,国家要针对外来竞争保护民族产业;由于产品和服务的运输费用昂贵,以至有时运输费用过高,使得一些国家不得不在某些产业部门实行自给自足。

第四章

1、斯托尔帕- 萨缪尔森定理:如果某商品的价格增加,那么生产该商品密集使用的劳动和土地的价格也会随之增加,但是工资—地租率实际下降。 2、图4—8 资源的配置(大题)

生产中要素的投入组合决定了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产量最大化的点。 如果我们给定商品的价格,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密集使用该要素的商品的供给量会增加,而密集使用其他要素的商品的供给量会减少。这个结论被称作雷布津斯基定理。

3、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扩张:即生产可能性边界外扩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扩张幅度不一样。

4、图4—9 土地供给增加

5、一国倾向与出口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这一结论被称作赫克歇尔-俄林理论。

6、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因为贸易后一国可以消费起更多的商品,整体上一国的福利水平得到改善。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贸易中受益,除非该模型包括收入再分配。贸易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同时也影响了工人和土地拥有者的相对工资。国际贸易收入分配效应的一般结论如下:一国充裕要素的拥有者可以从贸易中获利,稀缺资源的所有者会因贸易受损。

7、要素价格均等化:为什么要素价格实际上没有实现均等化?

1) 赫克歇尔-俄林模型假设给过生产两种相同的产品,以便这些商品的价格

相等,但是各国也可能生产不同的商品。

2) 这个模型假设各国的生产技术水平相同,但是,生产技术的不同会影响

要素的生产率和支付要素的劳动—地租率。 3) 这个模型也忽略了贸易壁垒和运输费用, 它们可能会阻碍商品价格和要

素价格均等化。

4) 这个模型预测的是长期生产的结果,但是当一国经历了自由贸易之后,

要素可能会流向密集使用该要素的产业。

8、再论贸易利得:贸易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潜在的获益资源,说明:

1) 在没有贸易时一个国家必须自给自足,因此该国在贸易前的消费一定是

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一点。

2) 贸易后,一个国家可以消费的两种产品都比贸易前多。

3) 如果整体上一个国家对两种产品的消费都增多,那么理论上每一个人对

两种产品的消费也都增多。这意味着每一个人的福利都得到改善,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会从贸易中获利。(但是,每一个人都可能从贸易中获利并不表明每一个人确实都从贸易中获取了利益。在现实世界中,受损

者和受益者同时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贸易自由化迟迟不能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9、美国出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要低于其进口产品的资本密集程度。这一结论被称为里昂

惕夫悖论。(违反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第五章

1、无差异曲线的特点:

1) 无差异曲线向下倾斜。

2) 无差异曲线的位置离原点越远,所对应的福利水平就越高。对个人来

说,消费的产品量越多,福利水平越高。 3) 每一条无差异曲线越往右越平坦。

2、一国的福利会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随着贸易条件的恶化而下降。结合:图5—4 棉布相对价格上升产生的影响

1) 当PC/PF上升时,原本出口棉布的国家的福利会增加。在图5-4中表现为

消费点从点D1移动到点D2.相反地,如果PC/PF下降,这个国家的福利就会恶化,比如说,消费点可能会从点D2移回到点D1。

2) 如果一国原本出口的产品是粮食而不是棉布,PC/PF变动所产生的影响与

上面正好相反。PC/PF上升意味着PF/PC下降,国家的福利随之恶化;同理,PC/PF下降则会改善该国的福利。

3) 我们将贸易条件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因为出

口商品的价格上升意味着该国可以购买更多的进口商品,一国的福利会随着贸易条件的改善而上升,一国贸易条件的恶化会导致福利的下降。 3、经济增长对本国福利的影响

1) 经济增长的偏向性:经济增长通常发生在一个部门,并引起相对供给的

改变。(图5—6 偏向性增长)

偏向性经济增长和贸易条件改变引起的相对供给的改变。如果出现偏向于棉布的经济增长(不论国内或国外),那么棉布的相对价格会下降,棉布出口国的的贸易条件恶化;如果出现偏向于粮食的经济增长(不论国内或国外),那么棉布的相对价格会上升,棉布出口国的的贸易条件改善。

2) 图5-7a: 经济增长和相对供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2f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