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华发展遇到的问题

更新时间:2023-10-12 02:3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星巴克在华发展遇到的问题:

1、被质疑“暴利”高价。

支撑该观点的佐证有三:一是有消费者“现身说法”,指在美国标价2.75美元,加上8%左右的消费税后也不过约3美元(约18元人民币)的小杯拿铁,到了上海星巴克店内则高达27元,价格高出美国1/3。

二是外媒近期公布的一项对全球多城市的调研,表明星巴克在北京的价格高于香港、东京、纽约、伦敦等城市,其中,一款在伦敦售价3.81美元的咖啡到北京价格变为4.81美元,贵出1美元。与之对应的是,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落后于这些城市。

证据之三则为星巴克出售的由中国制造的马克杯,加上关税及运输成本之后,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却仍旧低于其在中国本土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2013年第二财季,星巴克中国/亚太地区营业利润率为32%,而美洲区利润率为21.1%,欧洲、中东及非洲营业利润率则仅为1.9%。

但是客观的来说,毛利高不仅由售价高决定,也可能是人工成本等原因。至于定价和利润关系,除供需关系外,还取决于存货周转,

在美国星巴克,外带的比例高达86%,意味着有将近九成的人对它的装修、对它的体量没有太多要求,基本上不会占用城市空间。而在中国,很多消费者甚至是接近七八成的消费人群会在店内坐几个小时,它消费的不只是咖啡,还包括房租、服务、沙发、背景音乐、整个空间??消费的整个综合资源的量要大得多,咖啡消费却只是整个消费过程中很小的比例。这种背景下,星巴克怎么可能是统一的定价呢?”

2、如何保持本土化的度,并解决与中国文化的冲突

星巴克为了应对本土品牌的竞争,加强对中国消费者的亲和力,星巴克也采取了很多本土化的措施。例如,通过成立星巴克中国研发中心,星巴克不断投入产品研发创新,推出了诸多中国本地特色的饮料食品,如:黑芝麻抹茶星冰乐、中式星巴克茶、星巴克月饼、星冰粽等。但对于星巴克而言,如何保持本土化的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验。星巴克这样的跨国企业在本土化和国际化之间存在边界,即在本土化过程中不能逾越它自身品牌定位。“一旦逾越边界点,国际品

牌就失去了国际优势。”

此外,星巴克代表着美国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不能很好的相处,会造成冲突。故宫星巴克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3、竞争对手众多

从全球范围来看,二次咖啡浪潮的领军者,即以星巴克为首的连锁的咖啡品牌,仍旧是当下咖啡行业的主要“顽固”势力。这意味着,作为领军者的星巴克,其不但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审视,更要接受其已成为那些欲进军市场分一杯羹的个人、企业、商业组织机构等新势力攻击目标的事实。事实上,在中国市场上,对星巴克虎视眈眈的对手,的确不少。

比如声称“干不掉星巴克就回家”的英国最大咖啡连锁商COSTA,豪言要拿走中国咖啡连锁市场1/3的市场份额。如今,这家晚星巴克近十年时间进入中国市场的“小老弟”,已经取代星巴克成为中国市场上扩张最快的咖啡店。为了在华追赶星巴克,COSTA甚至不计成本。曾有消息指出,COSTA为拿下首都机场T3航站楼店,付出了高达60万元/月的租金,这不仅是一家普通商场店月租金的4-5倍,而且还不包括交给机场的物业费和各类管理费。当然,此店的重要意义在于,这个店址此前是星巴克所有。

不仅如此,截至2012年,麦当劳旗下的麦咖啡在全国24个城市的门店数已达到516家,预计到2013年底将超过750家;2013年6月才完成整个收购、正式归入华润万家旗下的太平洋咖啡已确定1000家店的开店目标;以漫咖啡,CaffeBene为代表的韩式咖啡开始强势崛起,大有赶超欧美老牌劲旅的架势;与此同时,来自中国台湾的上岛系列咖啡、日本的真锅咖啡??无不惦记着中国咖啡市场;除此之外,中国新兴的小众咖啡店以及便利店、面包店等“半外行”们的目光,也纷纷投向于此。

4、难以进入中国的中小城市市场

我国尚为发展中国家,星巴克意图首先通过对中国大城市的渗透,再向中小城市扩展。然而我国大中小城市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星巴克定价较高有属于享受型消费,造成难以在中小城市市场立足。

5、高速扩张的同时自身品牌价值有所降低,品牌定位逐渐模糊

过去十年间,星巴克为了追求财务数字,快速在全球扩张。然而星巴克体验的淡化,企业文化的损失,服务质量的下降都导致了星巴克品牌价值的降低。

星巴克最初所识别并形成的最佳顾客是一种拥有高消费能力、且高度忠诚的高消费群体,这个市场决定了星巴克不可能成为可口可乐那样的“大众情人”,而且必须极力挽住这个市场。

但当前因供应链换血引起的产品质量问题,以及可能性存在的服务模式转变问题,正在使星巴克掉进一个企图满足大众消费群体的陷阱。作为一个已经度过36年的国际成熟品牌来说,追逐规模、弱化体验功能,甚至追随国内不成熟的营销模式,其事实和逻辑性的双重结果便是,星巴克将有可能因失去自身特点、角色模糊而逐渐丧失领地。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1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