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秋季学期《建筑环境学》考试B卷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4-07-08 15:2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哈工大2008年秋季学期B卷

建筑环境学试题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太阳照射到非透明的围护结构外表面时,会有部分被吸收,吸收率的多少与 表面粗糙度 、 颜色 有关。

2、孟赛尔表色系中颜色的三个基本属性为: 色调 、 明度 、 彩度 。

3、我国所采用的室内噪声评价曲线为 NR 曲线,在噪声的实际测量中, A 声级因与人的主观反映有很好的相关性而被采用,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是 LA=NR+5dB 。

4、空气龄是指: 空气进入房间的时间 、换气效率是指 新鲜空气置换原有空气的快慢与活塞通风下置换快慢的比值 。

5、表征过滤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 过滤效率 、 压力损失 、 容尘量 。

6、人工光源按其发光机理,可分为 热辐射 光源和 气体放电 光源。

7、消声器采用的消声分为两大类,一是 阻性消声器 、二是 抗性消声器 。 8、在太阳光谱中,造成热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红外 线。 9、风玫瑰图给出关于地区风的信息: 风向频率分布 和 风速频率分布 。

10、晴天时,天然光由 直射光 与 扩散光 两部分组成,在采光设计时,多采用 采光系数 作为制订标准的依据。

11、在自然通风中,空气流动的动力是 热压 和 风压 。

二、晴朗夏季的凌晨,树叶表面容易结露,为什么?晴朗冬季的夜晚时,放在室外的自

行车座表面易结霜,而置于有顶车棚下则不会,这种现象又是为什么?

答:在晴朗天气的夏季凌晨,因为无云,有效天空温度比有云时要低,天气越晴朗,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越少,则夜间有效天空温度越低。因此,夜间室外物体朝向天空的表面会向天空辐射散热,当其表面温度达到周围空气的露点时,就会有结露出现。由于树表面湿度大于无生命的物体,且树叶体积小儿更易于被冷却,在温度低的时候很容易达到露点而使空气结露,这就是为什么凌晨室外一些朝上的表面,如树叶表面会结露的原因。

晴朗冬季的夜晚时,室外的自行车座表面向较低的有效天空温度进行辐射散热,而自行车放在车棚里后,由于车棚的阻挡作用,使自行车车座向较低的有效天空温度散热变为向车棚的内表面温度进行辐射散热,减了自行车车座表面向外界的辐射散热量,使自行车车座表面温度不至于降到0℃一下,所以置于车棚下的自行车表面不易结霜。

三、说明你所在的室内环境调查小组对室内热环境调查时采用的调查方法、评价指标和

数据分析方法及结果。

(说明:该题没有标准答案,主要考核学生的对研究的分析总结能力,根据学生的回答具体分析评分。)

四、给出得热量与冷负荷的定义,指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与相关性,并说明为什么。如

果一个空调房间,只有一面外墙,室内热源为一个大功率灯,把灯光投射到外墙内表面上和把灯光投射在内墙表面上对房间的冷负荷有何影响?

答:

得热量是指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室内的热量,包括显热量和潜热量两部分;冷负荷是指维持一定室内热湿环境所需要在单位时间内从室内除去的热量。

得热量与冷负荷的概念不同,数值也不同。得热量中的潜热部分会直接进入室内空气,形成瞬时冷负荷,如果考虑围护结构的内装修和家具的吸湿作用,潜热得热也会存在延迟。显热量中的对流得热部分立刻就进入室内空气中成为瞬时冷负荷,而辐射得热部分首先会传到室内各表面,提高这些表面的温度。当这些表面的空气温度高于室内空气温度时,就会有热量以对流换热的形式进入到空气中,成为瞬时冷负荷。因此,冷负荷对于得热量有着时间的延迟和数值的衰减。

如果把光投射到外墙内表面上,部分光能转换成热能,使外墙内表面的温度升高,

从而降低了外墙内表面与外墙外表面的温差,会减少由于外围护结构导热引起的热量,从而减少房间的冷负荷,而投射到内墙,也会提高内墙内表面的温度,此时会由于该内表面的温度高于邻室的温度,而使得热量传递由该室到邻室,房间冷负荷减少。

五、如下图所示,污染源为集中设置的A,问排风口最佳布置位置(在图上画出其位置),

并用通风效率(排污效率)来解释原因。

答:靠近污染源布置,与进风口同侧,即在房间左下角布置。

排污效率等于出口浓度与房间平均浓度的比值。在进口空气带有相同的污染物时,此时

??排污效率定义式为

Ce?CsC?Cs,其中Ce为排除口的污染物浓度,Cs为入口浓度,C为房间

平均浓度。由排污效率的定义可知,在入口浓度Cs和房间平均浓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排除口的污染物浓度能提高排污效率。很显然,排风口靠近污染源布置,则有更多的污染物被排风带走,在相同的排风量的情况下排风的污染物浓度会提高,因此排污效率也会提高。故将排风口靠近污染源布置。

六、某教室的尺寸为长×宽×高=8×10×4m,教室内上课的人数为50人,每人呼出的CO2量为19.8g/h,室外空气的CO2浓度为0.05%(0.98g/m3),早8:00上课前,教室内空气的CO2与室外相同。

(1)推导教室内非稳定状态下的全面通风换气量计算公式;

(2)计算至9:45下课时,教室内空气的CO2浓度(由门窗缝隙渗入的室外空气量为0.5次/h的换气次数);

(3)假设9:45 – 10:00的休息期间,教室内有10人,外窗全部打开进行自然通风。

要求在该时间内,教室空气的CO2浓度降至2.96 g/m3,问所需要的自然通风量是多少? (25分)

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得:

GC0d??Md??GCd??VdC

变换得:

d?dCd?1d(GC0?M?GC)→ ==-VGC0?M?GCVGGC0?M?GC?C如果在t秒钟内,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从C1变化到C2,那么

d?12d(GC0?M?GC)=-? ?VGC1GC0?M?GC0即

GC1?M?GC0?G=exp[]

GC2?M?GC0V当

?G?G?G?G?1时,级数exp[]收敛,利用近似法的exp[]=1+ VVVV得到

GC1?M?GC0?G =1+GC2?M?GC0V于是得到不稳定状态下全面通风换气量计算公式

G?MVC2?C1 ?C2?C0?C2?C0(2)通风量一定时,室内污染物浓度C2:

3

通风量G=(0.5×320)/3600=0.044 m/s

室内二氧化碳产生量:M=(19.8×50)/3600=0.275 g/s

(-则教室内最终二氧化碳浓度C2=C1expM?G+C0)[1-exp(-)]

VGV6300?0.0440.2756300?0.044=0.98?exp(-)+(+0.98)?[1-exp(-)]

3200.044320)+(?G=4.60 g/m3

(3)这是不稳定状态下全面通风换气量的计算问题 假设最后结果满足

?G?1,则 VG?=MVC2?C1?C2?C0?C2?C00.0553202.96?5.45?

2.96?0.989002.96?0.98=0.31m3/s检验条件,

?G900?0.31V=320=0.87?1,满足条件

七、某通风系统采用2台风机并联运行,风机A和风机B的风量分别为2000m3/h和1000m3/h;压头均为500Pa。试分别计算只有风机A运行和B台风机同时运行时通风系统产生的总声功率级。当机房内的噪声级别要求为70 dB时,但风机又不允许更换,对风机自身来讲,可以采取什么具体的措施来降低噪声,并分析结果。以下给出一些可用于计算的参考公式。(10分)

LW=5+10lgL+20lgH (dB)

LW=67+10lgN+10lgH (dB) (LW)2=(LW)1+50lg(n2/n1) (dB) (LW)D2=(LW) D1+20lg(D2/D1) (dB) (LW)HZ=LW+b’ (dB) 答:①

Lw1=5+10lg2000+20lg500=90 dBLw2=5+10lg1000+20lg500=87 dB

风机同时运行产生的总声功率级:

Lwz=10lg(100.1 Lw1+100.1 Lw2)=10lg(100.1*90+100.1*87)=91.7 dB

②由房间要求的噪声为70dB可得,需要去除的噪声为21.7dB。若改变风机的转速来减少噪声,则由(LW)2=(LW)1+50lg(n2/n1),70=91.7+50 lg(n2/n1)计算得n2/n1=0.368,即可将风机叶轮转速降到原来的36.8%可使噪声满足要求。若改变风机叶片直径来减少噪声,则由(LW)D2=(LW) D1+20lg(D2/D1),70=91.7+20lg(D2/D1)计算得D2/D1=0.082即可将风机叶片直径降到原来的8.2%可达到要求。

结果分析:由此也可以看出,要减少同样大小的噪声量,降低风机转速比减小风机叶轮

直径效果要好的多。但是要减少21.7dB,却需要将风机转速降到原来的36.8%或者将叶片的直径减少到原来的8.2%,随之而来的是风机的风量的减少,满足了噪声却满足不了送风量,因此这些方法在工程并不是最佳的方法。工程上采用在风机与风管的连接上采用软接头,风机底座采用减振基座来减少风机的噪声的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