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乐陵第一中学高三一轮复习训练题:汉字与书画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3-03-16 05: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汉字与书画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

1. 11月,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

名录》。我们通过甲骨文可以( )

A. 了解商朝的社会历史B. 研究书法发展的历程C. 确定中华文明的源头D. 印证汉字是最早文字

2. 有人认为,“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

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 )

A.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B.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C. 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人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 楷书演绎了古人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精神

3. 下图甲骨刻辞,学者释读如下:“商王帝辛(纣)祭祀大甲,以西伯之事上告,用黍稷之类奉献,因

而得到福佑。”可知

A. 甲骨文只用于记录商朝战争B. 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C. 甲骨文标志着中国出现文字D. 甲骨文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4. 有清朝康乾“扬州画派”的画作里、郑燮的竹石具有“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李鲜的鹤担负着“唤

起人间为善心”的重任,黄慎笔下的鬼则是一副“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神情。由此可知,他们的绘画( )

A.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精神B. 已经失去了文人画特质C. 强烈批判了现实的黑暗D. 满足了市民的精神需要

5. “……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的市井情节。货柜上的交易,街边桥头摊点的叫卖,

载运米粮漕运的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人微。”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画作属于( ) A. 写意画B. 风俗画C. 山水画D. 宫廷画

6. 如图是出土于安徽省寿县(属楚国)的“鄂君启节”,“节”是战国时期的通行证。其铭文中有:“见

其金节毋(不)征,不见其金节则征。”意思是:凭着这枚金节,可以免除一路通过水陆关口的征税。铭文中还规定了鄂君启商队的行进路线,防止商队到处乱跑或迷路。这一文物,有助于研究战国时期

楚国的( )①商业管理制

度 ②水陆交通状况 ③地方教育制度 ④文字书写特点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7. 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

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这种文字的变化说明了( )

A.汉字书写方式的变化B. 古代社会生活的发展C. 汉字使用的范围扩大D. 汉字从象形走向形声

8. 中外艺术作品常有许多相同之处。两幅作品的共同点是( )

A. 注重写实,作品栩栩如生B. 注重写意,抒发个人情感C. 托物言志,表达对自然的热爱D. 大胆

创新,开拓绘画新流派

9. 如图是关于“鱼”字写法的发展演变图,促进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文字书写工具的不同B. 书写材料发生变化C. 经济和文化交流需要D. 书法艺术不断发展

10. 沈从文先生《花花朵朵坛坛罐罐》中写道:“全中国教美术史的、写美术史的,都以为《洛神赋图》

是东晋顾恺之作品。但从曹植身边侍从穿戴,全是北朝人制度;两个船夫,也是北朝劳动人民穿着;驸马骑士,戴典型漆纱笼冠。从这些物证加以核对,则《洛神赋图》最早不出展子虔手笔。”这说明了

A. 美术史研究受个人好恶的影响B. 历史文献记录必与实物相印证C. 历史研究须与考古发掘相印证D. 历史研究可从多种角度来进行

11. 下图为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竹简局部图。这批简牍写于秦统一前后,内容多为当时施行的法律,书体

主要为秦隶。该简牍说明当时

A. 政局动荡影响文字统一B. 文字书写出现简化趋势C. 隶书成为法定通用书体D. 法律文书使用独立书体

12. 费正清写道:“如果中国当年采用的是拼音文字,那么东亚恐怕就不会像今天这样成为世界文明中的

一个独特集团了。”这里的“独特”,最可能直接是指汉字( )

A. 较易克服方言等语言障碍B. 大部分都是形声字C. 具有象形及复杂性特征D. 内涵丰富有生动性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明代陈邦瞻在《宋史纪事本末》序中说:“宇宙风气,其变之大者有三:洪荒一变而为唐虞(尧舜),以至于周、七国为极;再变而为汉,以至于唐、五季为极;宋其三变,而吾未睹其极也……今国家之制、民间之俗、官司之所行、儒者之所守,有一不与宋近者乎?”

请围绕作者所谈及的“宋其三变”,结合所学史实加以评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艺复兴”是欧洲14至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和人文精神的形式出现的、反封建反神学的一场人文主义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学术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类型的“中国文艺复兴”说,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梁启超“清代文艺复兴说”的和胡适的“五四文艺复兴说”。

20世纪初,梁启超率先拿“以复古为解放”的清代学术比附欧洲的文艺复兴,他在《清代学术概论》一书中指出:“‘清代思潮’果何物耶?简单言之:则对于宋明理学之一大反动,而以‘复古’为其职志者也。其动机及其内容,皆与欧洲之‘文艺复兴’绝相类。”

1958年,胡适发表的题为“中国文艺复兴运动”的演讲中,胡适这样描述新文化运动:“北京大学的一般教授们,在四十多年前,提倡一种所谓中国文艺复兴的运动。那个时候,有许多的名辞,有人叫做“文学革命”,也叫做“新文化思想运动”,也叫做“新思潮运动”。不过我个人倒希望,……叫它作“中国文艺复兴运动”。多年来在国外有人请我讲演,提起这个四十年前所发生的运动,我总是用ChineseRenaissance这个名词。Renaissance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再生,等于一个人害病死了再重新更生。

——整理自董德福《“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考辨》等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材料中的某一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15.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唐寅,字伯虎,明中叶杰出的画家、文学家。唐寅曾遭科考案牵连,痛感社会黑暗。为了排遣胸中烦闷,他远游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领略湖山之胜。唐寅的绘画,初学“院派”画家周臣,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工,笔墨精细,形象真实;后师法宋元以来诸名家,以诗画表现感情,寄托逸花吐云般的英气。唐寅的诗歌,初学唐人,“多凄怨之词”,“不计工拙,兴寄烂漫”,风采斐然,消极自放,却饱含着辛酸的人生感受。他还出入秦楼楚馆,放浪形骸,以尽量享受短暂的人生,在“半醉半醒”的生活中,冷眼世事,孤傲不羁,“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晚年,唐寅还归心佛教,从色空观与人生梦幻说中寻求寄托。唐寅的一生。怀才不遇,但却以诗画为明代的文化作出了贡献,后人把他与洗周、文征明、仇英共推为画家“吴门派”的四杰,视为重振和发展文人画的大家。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寅诗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寅诗画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

1. A2. A3. B4. A5. B6. B7. B8. B9. C10. D11. B12. A

13. 示范:我赞成陈邦瞻的观点。宋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转折点之一。从经济上看,宋代商品经济摆

脱官府控制,飞速发展,平民私有财富迅速增长;城市中市坊分离,交易打破时空限制,走向繁荣;纸币交子在四川问世,制瓷业大放异彩。这一切使宋代区别于前朝,初具近代社会的特征。从文化上看,学者为庶民社会的到来而构筑“礼下庶人”的新儒学——理学;艺术创作方面出现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符合市民意趣;词人辈出,风格开放多元。这些状况与前朝的宗教文化、宫廷文化主导又有所不同。从政治上看,门阀逐渐消失,与皇权制衡的力量不再存在,从而君主独裁不断加强;由宋至清,君权强化具有一贯性。这种状况既与前朝不同,又沿袭至后朝。作者陈邦瞻之所以产生“宋其三变”的观点,是因为在他看来,宋代的各种“变”与他所处的明朝类似,宋代属于时代特色的开创期。综上所述,古代中国从唐代的士族社会,到宋代向平民社会转型。“宋其三变”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14. 评分等第:

第一等(9——12分):观点明确,能辩证认识问题;史实准确,史论结合密切;思路清晰,表达确切。 第二等(5——8分):观点基本明确,认识不够全面;史实基本准确,史论结合不够密切;有基本思路,表达不够确切。

第三等(0——4分):观点不明确,认识模糊;未能结合史实,仅能罗列部分史实;缺乏条理性,表达欠

通顺。

答题示例:评析梁启超观点:梁启超认为,清代思潮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相似的。合理性:二者都以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反对旧思想(如: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以先秦儒学的“民本”“经世致用”“唯物”等思想,在反对宋明理学。);二者都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二者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在文学和艺术领域都出现了一些具有反封建、强调个人思想解放的作品(如通俗小说、戏曲、绘画等)。局限性:清代的学术思潮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有着较大的不同。(可以从背景、内容、思想体系、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评析胡适观点:胡适认为,中国20世纪初掀起的新文化运动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是相似的。合理性:二者都致力于对传统的批判和重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以及新思想的宣传);都倡导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中的白话文运动和欧洲的方言运动);抨击封建权威思想(对儒家思想和封建神学的批判);倡导人性的解放。局限性:可从背景、内容、结果和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全面评析可为第一等,只单一方面评析可为第二等,不做评析为第三等。)

15. (1)特点:风格多样,早期以写实为主,后期以写意为主;创作随性,张扬个性;与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吸收前人成果,自成一派。

(2)历史背景:明朝中叶政治腐败、黑暗;八股取士的推行,统治者对士人思想控制加强;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江南生活的世俗化趋势加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13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