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版学案】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习题:必修3第7单元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更新时间:2023-07-18 04: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1.(2014·北京市昌平区质监)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科技成果的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③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④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弹一星”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科技成就;杂交水稻和卫星技术突破均是“文革”时期的成就,由此B、C、D三项分析错误,故选A项。

答案:A

2.(2014·厦门市期末质检)阅读下图所示纪念邮票。下列内容最符合其主题的是( )

A.“两弹一星”成功研制 B.“双百”方针提出

C.“载人航天”顺利实现 D.“科教兴国”战略提出

解析:图片反映的内容有导弹、火箭、卫星,结合“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信息可以判断是“两弹一星”成功研制,故A项正确。

答案:A

3.(2015·濮阳市一模)“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该讲话

( )

A.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答案:D

4.(2014·南通市一模)我国从1957年到1966年高等学校培养毕业生近140万人,为1950年到1956年7年间的4.9倍。与这一成就相关的是( )

A.国民教育体系逐渐形成

B.“科教兴国”战略初步实施

C.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

D.“三个面向”方针的落实

答案:A

5.(2014·成都市模拟)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答案:C

6.(2014·宁德市质检)“这颗炸弹更多的是一个心理武器,而不是一个军事武器,它将使中国获得一个核国家的形象和在亚洲增加威信。”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有力打击了美苏的核讹诈

B.中国从此迈入了核国家的行列

C.中国提高了在亚洲的影响力

D.世界政治格局平衡因此而打破

答案:D

7.(2014·滨州市模拟)2012年3月,袁隆平说:“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 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

革命”,主要原因是( )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强调的是杂交水稻的世界性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故C项正确。

答案:C

8.(2015·韶市关一模)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不结盟”外交正在推行

C.“文化大革命”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的必要性

解析:题干材料主要涉及文艺领域,这是“双百”方针中指文艺上的“百花齐放”,因“靡靡之音”被禁播3年,说明当时还没有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故D项正确。

答案:D

9.(2014·永州市二模)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

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 )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降低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任务是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教育为经济服务,受政治影响,故出现题干中所述变化是合理的,故B项正确。

答案:B

10.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理解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D两项是20世纪末以来大学生就业的状况。C项反映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状况。故B项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分配就业制度。

答案:B

11.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飞速发展。“蛟龙”下海,“神十”飞天,“天河二号”计算机超级神速。这些科技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

A.优秀科学家的努力

B.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C.全国人民的支持

D.借鉴了外国先进科技成果

答案:.B

12.(2014·苏南四市一模)1983年国庆节前夕,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三个面向”。“三个面向”的实质是( )

A.教育的发展是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B.教育的发展要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C.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促进教育的发展

D.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三个面向”,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提高国际竞争力,故D项正确。“面向现代化”的内涵是教育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材料时间“1983年”不符,B项错误;“三个面向”中没有涉及国际合作的信息,故C项错误。

答案:D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加强与外国侵略者勾结,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带有崇洋媚外的特点,具有官僚资本的性质,本质属于封建官办

工业的继续和发展,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主流观点是: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的改革运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自强”“求富”,以维护封建统治;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客观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洋务运动评价的不同之处,并简要说明产生不同评价的原因。

答案:不同之处:改革开放前,主流观点全盘否定洋务运动,抹杀洋务运动推动中国工业化和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后主流观点既揭示了洋务运动维护清朝统治的阶级本质,又充分肯定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和思想解放的积极作用,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原因:改革开放前,史学界受“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影响,片面地用阶级斗争史观(或革命史观)评价洋务运动,歪曲了历史的本来面目。改革开放后,史学界摆脱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影响,解放了思想,运用现代化史观(或文明史观)全面评价洋务运动,反映了历史的本来面目。

14.(2014·佛山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统计表。

材料二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文章。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学语文教材内容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21世纪以来语文教材内容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导致其变化的原因。

(3)根据不同时期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特点:以马列原著和政论文章为主;偏重反映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

背景:中苏关系逐渐恶化,对社会主义发展的争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大规模展开,强调有限发展重工业;“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影响。

(2)变化:内容更丰富多样;突出经济;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

方发达国家为主。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科教兴国、“三个面向”等教育方针的提出;人们思想进一步解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看法:教材作为教育的载体,它具有时代特色;为社会发展服务,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0r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