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相和》预习单

更新时间:2023-07-24 21:4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8《将相和》

预习要求:

读文分段:读课文两遍以上,标出自然段。

2.注音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并组生词。

3.找词划句:在文中划出生词、四字词、好句。

4.思考质疑:思考课后习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我会读(不认识的拼音)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和氏璧 蔺相如 廉颇

理直气壮 允诺 无价之宝 渑池之会 胆怯 侮辱 击缶 拒绝 乘机 抵御

二、多音字组词

削( )( ) ( )( ) 重( )( ) ( )( )

三、(1)解释下面的词语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2)按要求写句子

1、 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的把蔺相如送回赵国。(改为双重否定句)

2、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一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改为第一人称叙述的句子)

3、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形式)

4、 私塾先生正在讲述着动人的故事。(缩句)

5、天空飘着白云。(扩句)

6、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就像

7、蔺相如对手下说:“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转述句)

(3)在成语中有许多意思截然相反的词语,请你把下面的反义词连在一起。

大获全胜 漫不经心 无懈可击 危如累卵 随机应变 学富五车 前车之鉴

不学无术 有机可乘 聚精会神 溃不成军 墨守成规 化险为夷 重蹈覆辙

(4)“琴”与“缶”都是古代乐器。下面也有一些乐器,请为词语选择正确的乐器。

琴 鼓 钟 锣 瑟

对牛弹( ) 重整旗( ) 金( )齐鸣 晨( )幕( ) ( )鸣鼎食

( )( )和谐 鸣( )开道 敲( )打( )

四、1 课题《将相和》中的“将”指 ,“相”指 ,“和”

的意思。全文的叙述顺序是由和到不和再到和。将相和不和是因

为 ,后来将相和好是因为

2.解答课后的问答题:

(1)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

(2)三个故事的小标题: 、 、 。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拿赵王怎样”?

(4)秦王真的想用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5)廉颇为什么上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

(6)读了故事你有哪些启示?

和 氏 璧

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石匠叫卞和,他常在荆山采石。有一天,他意外的发现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

虽然外表很普通,但是他坚信石头里一定有好玉。

他把玉拿去献给楚国国君楚厉王。厉王叫玉匠鉴别。玉匠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呀!”厉王认为卞

和是个骗子,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了。楚厉王死了以后,武王当了楚国的国君。卞和又捧着那块璞玉献给武王。武王又叫玉匠鉴定。玉匠和上一个说的一样,还认为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武王也认为卞和是个骗子,于是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承了王位。卞和于是抱着璞玉在楚山脚下痛哭了3天3夜,眼泪哭干了,连血

也哭出来了。文王听到这事,便派人去问卞和,说:“天下被砍掉双脚的人多得很,你为什么哭得这样伤心呢?”

卞和回答说:“我并不是伤心自己的脚被砍掉了,我所悲痛的是宝玉竟被说成石头,忠诚的好人被当

成骗子,这才是我最伤心的原因啊!”文王便叫玉匠认真加工琢磨这块璞玉,果然发现这是一块稀世之宝,这块玉从侧面看是绿色的,从正面看是白色的,因为是卞和所献,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璧”。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欺君之罪:

稀世之宝:

2、这块宝玉为什么被称为“和氏璧”?它有什么特点?

3、《和氏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4、本篇文章中,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试着给这个人写一写评价。

人物简介: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

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19《草船借箭》

预习要求:

读文分段:读课文两遍以上,标出自然段。

2.注音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并组生词。

3.找词划句:在文中划出生词、四字词、好句。

4.思考质疑:思考课后习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我会读:(不认识的拼音)

妒忌 推却 都督 迟延 探听 私自 调度 水寨 擂鼓 呐喊 支援 丞相 军令状

委托 疑惑 弓弩手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一、解释词语。

妒忌:

自有妙用:

神机妙算:

二、整体感知

1、《草船借箭》是根据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 )中有关情节改编的。写出你知道的这本书中的故事:

2、《草船借箭》以“借”为主题,先写了借箭的起因:箭的经过: ;最后写了借箭的结果: 。

3、《草船借箭》写周瑜忌妒( )的才干,要( )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陷害他。诸葛亮用妙计向( )“借箭”,挫败了( )的暗算,表现了诸葛亮( )。

4、什么是军令状?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高兴?

5、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体会,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6、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哪个地方写的最精彩?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来。再把你的感情读出来。

7、你认为文中的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是怎样的人?

空 城 计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

人马到武功山埋伏做疑兵,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忽然十余次飞马报到,说:“司马懿引大军十五

万,望西城蜂拥而来!”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城望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分两路望西城县杀来。孔明传令,教“将旌旗尽皆隐匿;诸军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者,斩之!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

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亮平

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两路兵尽

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

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

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

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

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遂下令,教西城百姓,随军入汉中;司马懿必

将复来。于是孔明离西城望汉中而走。天水、安定、南安三郡官吏军民,陆续而来。后人有诗赞曰:“瑶

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

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

A、见了如此模样。

B、众官无不惊奇。

C、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

D、岂不被司马懿捉住。

2、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

3、诸葛亮“空城计”能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4、后人有诗赞曰:“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十五万人回马处,土人指点到今疑。”你能理

解此诗的意思吗?相信你能,写一写。

意思是:

表现了

积累:写出与书中故事人物有关的歇后语

相关知识:《草船借箭》讲的是周瑜设计,妄想谋害诸葛亮,诸葛亮巧施妙计,草船借箭,周瑜自叹不如

的故事。读了全文,大家都佩服诸葛亮才智过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文章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

一、将计就计: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很想除掉他,就在商议军事时,限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枝箭,而

诸葛亮却说只要三天,并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满以为诸葛亮钻进了他的圈

套。其实,真正上当的还是周瑜自己。由此可见,诸葛亮谋略过人,早已成竹在胸。

二、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瑜派鲁肃去探听诸葛亮造箭的情况,诸葛亮却深知鲁肃为人忠厚老实,守信

用,又顾全大局。于是,反请鲁肃帮忙,为他准备了二十条船,每条船上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和

青布幔子。鲁肃信守诺言,没有走漏半点儿风声。这样,周瑜不仅没有获得真实的情报,客观上还为诸葛

亮计谋的实现和成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大雾漫天,诸葛亮才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一起去取箭。天还没亮,船已经靠

近曹军水寨。诸葛亮这是抓住了曹操生性多疑、小心谨慎的特点,料他看不清虚实,决不肯轻易出动,只

命弓弩手向江中放箭。因此,没费吹灰之力,就向曹操借到了十万枝箭。借箭的过程,不但显示出诸葛亮

丰富的天文知识,而且说明诸葛亮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三、醉翁之意不在酒:取箭时,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反衬出诸葛亮的沉着镇定。

最后,课文以周瑜的一声长叹结尾,诸葛亮草船借箭大获全胜。同学们在学习本文时,抓住上述“三

点”,不但有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而且有助于深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0《景阳冈》

预习要求:

读文分段:读课文两遍以上,标出自然段。

2.注音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并组生词。

3.找词划句:在文中划出生词、四字词、好句。

4.思考质疑:思考课后习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1)辨字组词

唬( ) 跪( ) 抢( ) 跨( )

琥( ) 诡( ) 跄( ) 胯( )

霹( ) 励( ) 拼( ) 踉( )

劈( ) 雳( ) 迸( ) 粮( )

(2)读词语(不认识的拼音)

耻笑 酥软 踉踉跄跄 景阳冈 霹雳 晌午 诡计 迸出

(3)多音字组词

挑( )( ) ( )( ) 折( )( ) ( )( )

挨( )( ) ( )( ) 假( )( ) ( )( )

调( )( ) ( )( ) 都( )( ) ( )( )

(4)按要求写句子

大虫吼一声。(改为夸张句)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把虎尾倒竖起来一剪。(改为比喻句)

武松提起拳头只顾打。(改为比喻句)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改病句)

(5)写出别称所指的人物

及时雨( ) 豹子头( ) 智多星( ) 黑旋风( )

浪里白条( )

二、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如何: 吃:

2、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但凡:

3、却把大虫吓唬我。把:

4 、武松吃那一惊。吃那一惊:

5、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半歇:

6、店家给武松满满筛了一碗酒。 筛:

7、这时候天快晚了, 你还过冈,岂不是白白送了自家性命。岂: 自家:

8、请勿自误。勿: 自误:

9、你把大虫吓唬我。把:

10、但有过往商客。 过往:

2、、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经过: 结果:

林冲棒打洪教头

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一天午后,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柴进说:“正

好请洪教头一起来坐坐。”

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父

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

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

人都来依草附木,冒充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

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

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

起手来。

战了四五个回合,林冲纵身跳出圈外,叫了一声:“我输了!”柴进问:“还没见二位较量呢,怎么便

输了?”林冲说:“小人戴着木枷,就算是输了吧。”柴进连忙请两个差人开了枷,笑着说:“请两位教头使

出本事,再试一棒。”洪教头提起棒来就要打。柴进说:“慢!二位教头比试,不同一般,这锭银子权且作

为彩头,谁赢谁就将这银子拿去。”说着将一锭二十五两重的大银丢在地上。

洪教头恼恨林冲,又想赢得这锭银子,便用了浑身的功夫,使出个“把火烧天”的招式。林冲把棒一

横,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洪教头跳起来大喊:“来!来!来!”举起棒劈头打来,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一棒落空,他一个踉跄,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提起了棒。林冲看他虽然气势汹汹,但脚步已乱,

便抡起棒一扫,那棒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洪教头措手不及,“扑”的一声倒在地上,棒也甩出老远。众

人见此情景,哈哈大笑起来。

洪教头满面羞惭,灰溜溜地走开了。

1、你能理解下列词语吗?

上首: 彩头: 依草附木:

2、给下列词语找近义词

理睬 —( ) 厚待 —( ) 羞惭 —( )

小瞧 —( ) 较量 —( ) 推辞 —( )

3、你觉文中的林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像《景阳冈》这篇文章一样,本文题目虽然是《林冲棒打洪教头》,但文章开始却写林冲的谦让,这是

为什么呢?

5、本文与《景阳冈》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知识链接:《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

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其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

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

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21* 猴 王 出 世

预习要求:

读文分段:读课文两遍以上,标出自然段。

2.注音组词:给课后生字注音并组生词。

3.找词划句:在文中划出生词、四字词、好句。

4.思考质疑:思考课后习题,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一、(1)给下列词语注音。 瞑目( )

獐鹿为友( ) 猕猿为亲( ) 顽耍( )石窍( )

镌 刻( ) 抓耳挠腮( ) 遂有( )家当( )

(2)我会填

日( )月( ) 拖( )挈( ) ( )自 胜 ( )造( )设 抓( )挠( ) 力( )神( ) ( )排 班 伸( )缩( )

(3)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

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似个滚瓜涌溅。( )

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 )

二、理解课文

1、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 》第一回,作者是明代的( )。这部小说中的

主要人物有 。

2、本文主要写了 ,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 )写了 第二部分( — )写了 第三部分( — )写了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真是个好所在。 何不拜我为王。

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夜宿石崖之下,朝游风洞之中。

4、水帘洞洞中有一石碣,镌刻着一副对联,是:

资料链接:《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多种文字流行于世。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西游记》的内容是最为庞杂的。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既让佛、道两教的仙人们同时登场表演,又在神佛的世界里注入了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时还掉书袋似的插进几句儒家的至理名言,使它显得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这种特点,无疑使该书赢得了各种文化层次的读者的爱好。

神话: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神话中充满神奇的幻想,它把原始劳动者的愿望和世界万物的生长变化都蒙上一层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神的形象 ,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它是根据原始劳动者的自身形象、生产状况和对自然力的理解想象出来的。狩猎经济比较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大多与狩猎有关。农耕发达的部落所创造的神话人物多与农业有关。人以刀斧、弓箭为武器,神话中的人物也就变成以这种工具武装起来的英雄。神话中的主人公被想象为超人的,但有时也要遇到挫折和厄运。它反映了神话幻想的现实制约性。透过神话幻想的折光,从神话人物的作为和斗争 ,可以约略看到当时的人的作为和斗争。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神话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神话中神的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是原始人类的认

识和愿望的理想化。

写出有关磨砺意志、艰苦奋斗、尽职尽责、不怕困难的成语。(各3个)

写出与《西游记》中人物有关的歇后语。(至少五个)

写出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至少五个)

写出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至少五个)

写出你知道的寓言故事(至少五个)

写出你知道的《西游记》中的故事。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姓名 年级

一、积累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yūn nuî dǎn qiâ jù juã dù jì chí yán

( ) ( ) ( ) ( ) ( )

nà hǎn chãng xiàng fù jīng qǐng zuì shãn jī miào suàn

( ) ( ) ( ) ( )

2、我会填

无( )之( ) 理( )气( ) ( )璧( )赵 ( )无不( ) 同( )协( ) ( )造( )设

孔明借东风——( ) 徐庶进曹营——( )

关公赴会——( )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

《将相和》选自 著的《 》,此书被鲁迅先生称为“ ”。《草船借箭》选自 著的《 》。《景阳冈》选自 著的《 》。 《猴王出世》选自 著的《 》。

4、歇后语连线。

张飞吃豆芽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 装模作样

东吴招亲 陪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吊孝 有借无还

周瑜打黄盖 小菜一碟

5、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拟人句(把物当作人写)。

a.微风轻轻吹在小英的脸上。

b.河水哗啦哗啦地流淌着。

6、将下列历史人物填到相应的成语旁边。

赵括 诸葛亮 祖逖 蔺相如 廉颇 勾践 曹植 荆轲

初出茅庐——( ) 纸上谈兵——( ) 卧薪尝胆——( ) 闻鸡起舞——( ) 完璧归赵——( ) 草船借箭——( )

负荆请罪——( ) 图穷匕见——( ) 煮豆燃萁——( )

二、阅读理解: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

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被孩子的情绪感染了,

长途的旅途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

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

孩半票,1.1米以下免票”。

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

孩子的父亲说:“1.3米。”“那得买半票了。”我说。

孩子的父亲并不作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孩子的父亲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

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乘公交车一样是不是?”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

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沉”下来,作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一只

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

或者人太多了,检票员没留意这位学鸭走路的孩子。孩子走进门后,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

来。

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在那么多人的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

1.为文中加点的“像”选择恰当的用法。

前一个“像”:( ) 后一个“像”( )

A.比喻 B.表比较 C.表举例 D.表猜测

2.写出“顺理成章”的原意和在本文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你认为他在为孩子传达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孩子,为那孩子的父亲。”作者为什么难过?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认识。

8.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读完此文,你一定会有很多话要对那个小男孩和他的爸爸说。那就写一写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v0l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