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一单元1第1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岳麓版

更新时间:2023-11-22 18:5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上古三代时期,商朝人将统御天下的权力看作是天帝的眷顾,并且这种眷顾是持久存在的。而当周人取代了商人成为华夏共主之后,周人首次提出了天命的迁徙,统治者有可能因为失德而被天命所抛弃,取而代之者则会成为新的宠儿。”材料表明,上古三代时期( )

A.政治制度带有神权与王权结合的特点 B.权力的传承必须凭借个人德行 C.最高执政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血缘关系成为王朝更迭的依据

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周人的天命迁徙理论已经具有较强的“王权神授”色彩,而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正是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故A项正确。

2.(2019·汕头模拟)一般认为,殷墟卜辞中的“东土”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根据考古发现,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这说明当时( )

A.海外贸易逐渐兴盛 B.商受到周威胁被迫东迁 C.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 D.区域文化融合趋势加强

解析:选D。材料“‘东土’是指以今山东省为中心,包括苏北、河北的部分地区”说明“东土”没有涉及海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商受到周的威胁,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秦朝以后才出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据材料“商代晚期‘东土’地区商文化聚落逐渐增多”可知,当时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商文化影响,说明区域文化融合的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

3.(2019·湖南、江西十四校模拟)周朝建立,大肆分封。如封功臣姜尚于齐,都临淄(今山东临淄);封颛顼后代熊绎于楚,都丹阳(今河南淅川县);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西周政治的稳定与巩固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解析:选A。分封制有利于加强周王室对地方的统治,周形成了众星捧月般的局面,西周成为绵延数百年的强国,故A项正确;分封制下的周天子没有形成专制权力,还是与贵族

1

共治天下,故B项错误;分封制虽然加强了西周对地方的统治, 但周王室对地方只能进行间接统治,故C项错误;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

4.(2019·武安高三质检)周朝封建卫、鲁时,命二国“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封建晋国时,命晋国“启以夏政,疆以戎索”。据查,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这说明周初( )

A.被分封地都沿用商夏的旧制 B.分封制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 C.放松了对分封地的管控力度 D.对分封地采取了灵活的民族政策

解析:选D。由材料信息“商政、夏政是商、夏两朝对统治民族因其故俗制定的统治制度”可知,被分封地沿用的是商、夏民族政策。A项表述绝对化,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分封制的目的,故B项错误;C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体现了西周灵活的民族政策,故D项正确。

5.《礼记》记载:“殷人称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则提出“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周公曾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殷商时期相比,西周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 )

A.突出人的作用 C.注重道德治理

B.强化神权色彩 D.依赖血缘纽带

解析:选A。材料“天命靡(无)常,惟德是辅”“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反映了惟德惟民的治国思想,突出了人的作用,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西周统治者强化神权色彩及依赖血缘纽带的理念,故B、D项错误;“注重道德治理”说法过于片面,故C项错误。

6.(2019·湖南六校联考)西周时分封设爵位五等,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等级依次递减。战国时秦国则设爵位二十等,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这一变化说明秦国( )

A.分封制进一步发展和细化 B.平民可因军功而成为世袭贵族 C.封爵制有助于分封制瓦解 D.社会等级日益固化且层次复杂

解析:选C。战国时期的秦国,“平民也可因军功封爵,有爵位者按等级享受不同待遇”,说明分封制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已经趋于瓦解,故C项正确。

7.(2019·陕西黄陵调研)下图是西周青铜器《史墙盘》的铭文拓片,铭文前半部分追颂了历代周王的文治武功,后半部分颂扬了作器者祖先的功德。这表明西周时( )

2

A.成熟的文字体系开始形成 B.青铜器的功用有重大改变 C.尊祖敬宗的意识已经形成 D.“家国同构”的色彩较浓厚

解析:选C。铭文既追颂了历代周王的文治武功又颂扬了作器者祖先的功德,体现了尊祖敬宗的意识,故C项正确。成熟的文字体系开始形成于商朝而非西周,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青铜器的功用有重大改变,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家国同构”方面的信息,D项不符合题意。

8.《周礼》载:“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坟墓……”对“族坟墓”,郑玄注:“族犹类也。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追。”材料中提到的“族坟墓”( )

A.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 B.实现了周朝王权的高度集中 C.反映了分封制度的全面推行 D.体现了周人生活的迷信色彩

解析:选A。材料中“同宗者生相近,死相追”体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关系,因此“族坟墓”的做法维护了贵族间血缘宗法关系,故选A项。

9.(2019·安阳模拟)西周宗法制规定了分封制的一些继承和传承方式,在所有的等级之中宗法制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据此可知,在宗法分封制下( )

A.诸子权争祸乱四起 C.礼乐征伐自长子出

B.君主权力相脱节 D.立子以长不以贵

解析:选B。材料中强调“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表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君主权力,故B项正确;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防止诸子权争,故A项错误;C项说法本身错误,故C项错误;“立子以长不以贵”与材料中“以嫡长子的利益为主要利益”不符,故D项错误。

10.(2019·淄博模拟)下图是西周时期鲁国的世系图,其中横线表示传子,竖线表示传弟,箭头表示弑杀争位,数字表示嗣位顺序。这表明当时的鲁国( )

3

A.未遵循周代继承原则 C.存在违背宗法制的现象

B.实行了王位世袭制度 D.统治集团内部等级森严

解析:选C。材料中的多种继承现象的出现,说明当时并非完全按照血缘继承,出现了违背宗法制的现象,故C项正确;题目中“横线表示传子”说明仍是以传子为主,因此仍遵循周代继承原则,故A项错误;材料中兄终弟及、弑杀争位现象,并非是王位世袭制度,故B项错误;D项材料未涉及。

11.(2019·昆明模拟)西周时期中国人形成了亲戚观念。父母,祖父母,叔伯、婶婶,姑姑是血缘关系中最近的亲人;外祖父母,舅舅、舅妈,姨妈是血缘关系第二重要的亲人。材料反映了( )

A.宗法制影响了亲戚观念 C.男尊女卑观念开始形成

B.西周亲戚体系较为庞大 D.宗族凝聚力在逐渐加强

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宗法制影响了对血缘关系的判定和划分,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周亲戚体系庞大,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反映男尊女卑,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族凝聚力,故D项错误。

12.(2019·沧州模拟)《礼记》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这表明礼乐制度( )

A.具有和谐社会关系的作用 B.利于分封制的确立和完善 C.使封建等级观念趋向弱化 D.导致官僚政治制度的形成

解析:选A。根据材料“相亲……相敬……无怨……不争”可知,礼乐制度具有调息争怨、相亲相敬的作用,故A项正确;礼乐制度是宗法分封的工具,故B项错误;礼乐制度使宗法分封所确立的等级秩序得以生活化,故C项错误;官僚政治的一大特点就是职务凭资格,与礼乐制度无关,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4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我将我享(祭献),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保佑)之。仪式刑(效法)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诗经·周颂·我将》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二《诗经·周颂·我将》所蕴含的主要意义。综合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解析:(1)第一小问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第二小问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是稳定统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2)第一小问意义,据材料二“伊嘏(伟大)文王,既右飨(祭献)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得出歌颂了文王的功德;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材料一、二,得出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答案:(1)机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积极作用:稳定政治秩序,维护政治联系。 (2)主要意义:以乐歌形式歌颂周文王的功德。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际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在此过程中,尽管历次朝代更迭都会出现土地及民心层面的天下分裂,但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并在最终经历过春秋战国的重重洗礼之后实现了制度层面上从统一礼仪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

——王宣华《先秦中原文化区域“大一统”

秩序观及当代价值探析》

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此变化的原因。

解析:第一小问,可由材料“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得出从土地和心理层面到制度层面的统一,由材料“伴随着民族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使得土地范围从中原地区不断向四方扩展,民心也更加凝聚到对共主的认同上……向建立秦朝中央集权体制的飞跃”可得出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第二小问,可联系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民族融合、中原文化的影响、法家思想在统一中的贡献等方面叙述。

5

答案:变化:由土地和心理层面的统一到制度层面的统一;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言之成理即可)

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民族融合推动了国家认同感的增强;中原文化传播的影响;法家思想的影响;中央集权体制建立的推动。(言之成理即可)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zg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