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辩证思考

更新时间:2024-05-13 17:4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对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的辩证思考

陈 刚 李林河

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是和经济、社会的全球化浪潮相伴而生的。在一些人看来,文化的

全球化与文化的本土化是一对对立范畴。如斯图亚特霍·尔就认为本“土和全球之间始终有一

种对立,一种延续不断的对立。”。这些人认为,文化全球化会使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趋于消

亡,而文化本土化则会造成对文化全球化的阻碍。然而,这是对两者关系的一种误解。将两者

对立起来的谬误根源于对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两者内涵的认识不清。也就是说,这种看

法一方面认为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会结出某种先进的普世文明之善果;另一方面,它将文化的本

土化视为狭隘的文化保守主义、民族文化中心主义。这就使两者在价值判断上有了优劣之分。

郝p文化的全球化代表着文化发展的。正途”,而文化的本土化是文化发展挂程中出现的与

“倒退”。在笔者看来,文化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本土化应是一对僻证统一的范畴。为了能正确

梳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还是需要搞清楚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究意是什么意思。

一、文化的全珠化与本土化释义

首先,文化的全球化,按一位学者的看法,就是.’各民族文化通过交流、融合、互渗和互补,

不断突破本民族文化的地域和模式的局限性而走向世界,不断超邀本民族文化的国界并在人

类的评判和取舍中获得文化的认同,不断将本民族文化区域的资撅转变为人类共享、共有的资

源。”。在这里,需要引起注愈的是,文化的全球化既是一种过程,包括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交流、融合等。同时,它本身也是一种结果,即各民族丈化区域的资x可以被全人类所共享、共

有。但是,它井不愈味着各种民族文化的泯灭,而形成某种一致的、共通的:普世的全球性文

化。这点我们接下来还将详加探讨。文化的全球化在当今世界表现得越发明显。人们可以在

不同的国家吃到美眯的中式佳肴,买到巴黎最新软的时装和香水,看到好莱坞的最新影片。同

时,国际互联网络的普及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各个国家之间及各国人民之间能在瞬息中

了解对方的一举一动,井进行沟通和交流。这种文化全球化的现象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

展仍将继续井深人下去。在不久的将来,所谓的全“球村”理想也许真的会成为规实。

那么,文化的本土化又是什么愈思呢?大致来说,它是指这样一种现象.即各个民族在现

代化发展过程中,根像于自身历史的传统、习惯、生活方式、符号、信仰、价值观这一整套认知体

系重新得到薄崇。文化的本土化在现实世界中有时表现为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歌颂、有时表现

为对外来文化特别是欧美文化的排斥,有时则同时表现为两者。在理解这一概念时,我们一定

要注惫剔除主观偏见,而不能妄作价值评判。当然,人为因素在文化本土化过程中确实起到了

推波助润的作用,但文化本土化本身作为一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在认 江《淮论坛)2000年第5期

识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之时不致于带着有色眼睛。

二、认识的误区之一:普世文化观

在把握文化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之间关系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明确:文化的全球化并不

会产生某种普世文化。然而实际上鼓吹普世文化观的西方学者不在少数,有的学者甚至认为

“全球化隐含的假定就是某种主导文化— 假定是西方文化或美国文化— 将征服地球的每

一个角落。,。要了解这种普世文化观出现的原因,我们必须先弄清普世文明的含义是什么。

按享廷顿的看法,这一观点暗示,总的来说,人类在文化上正趋同,全世界各民族正日益接受共

同的价值、信似、方向、实践和体制。,而共“同’一词就意味着将取消文化的多样性。这种普世

文化的出现有两个根原:一个可以称之为情感的自我中心主义,另一个可以称之为理智的盲目

乐观主义。前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某种文化(往往是持有者自身的)处于明显优势(如现在

仍为一些人所推祟的“欧洲文化中心论”)。在各种文化的冲突与撞击之中,只有该文化能最终

获胜,从而达成该文化的“大一统”。至于其他文化.则要么接受这种文化的主导地位,要么就

在该优势文化的冲击下走向灭亡。而后者认为,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会使各

民族文化中负面的东西被摒弃,优良的成分得到保持与发扬,从而自然而然地在融合中产生一

种完善无暇的普世文明。

事实上,上述两种看法对普世文化观的鼓吹是从两个角度进行的:前者为普世文化的合理

性作辩护,而后者则为普世文化的可能性作辩护。然而这两种看法的逻辑荃础都是站不住脚

的。

首先,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或是所谓的理想模板。它不可能在一切方面

领先于其他文化,所以必要的学习与借鉴对任何文化都是不可缺少的。更何况任何一个民族

也都不会允许别民族文化强加于自身,这不只是涉及民族尊严问题。更重要的是.其他民族的

文化并不一定能适应它。各民族文化是在各民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实践与交往当中逐渐形成

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已热悉的传统习俗、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这些传统习俗、宗 教信仰、思维方式与价值观不论被别人视为怎样落后,至少它是适应该民族人民的一种文化形

态。因而单从情感上考虑而鼓吹西“方文化优越论”,或期待着“儒家文化的第三期复兴”,那都

是不现实的。

其次,文化的全球化确实会加强各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加强各个民族对本民族文化

的重新审视和思考。但这种审视与思考并不惫味着文化交流会在优“胜劣汰”的过程中诞生某

种普世文化。因为文化涉及的往往是人的心理与意识层面,它并不能象机械装置那样,在比较

鉴别后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装,并能随时改造。另一方面,文化有许多方面也并不能以优劣

来进行简单封分。如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欧人用刀叉,这就不一定非得用“二择一”来解决。

甚至有些看似不完善的风俗习惯,由于适应该民族的生活方式,也将继续得以保留。一位文化

学家曾谈过吃西餐比吃中餐更卫生,但我们对使中国人改吃沙拉、牛排、汉堡包的作法深表怀

疑。那种认为普世文化会在各民族文化优良成分的组装中出现的看法无异于是天方夜谈。

万方数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zc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