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复习题 无答案版

更新时间:2024-04-13 06: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 导论 一、填空题

1.组织行为学的对象具体的三个层次包括 、 、 。

2.组织文化理论的崛起带来了组织行为学和管理理论研究中两个基本假设的突破,即关于观念人及 两个假定的确立。

3.所谓“观念人”的假设认为,人在本能上确有多种需要,也希望自己的需要不断得到哦满足,然而,作为一个人,更重要的是 。

4.所谓“生活组织”的假定认为,不能仅从单纯的经济角度去考察和认识一个企业,还应该从 来看企业的职能。 5. 被成为是人际关系之父。

6.组织行为学常见的研究方法有: 7. 是指指标是否测量了它要测量的研究内容。 8. 是指测度结果的一致性。

9.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 、 、 三大方面。 10、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和 的规律性。 二、选择题

1.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下述哪方面规律性的科学( ) A.一切人的心理活动 B.一切人的行为

C.一定组织中的人的心理与行为 D.一切人的心理与行为 2. 下面哪一项技能对于高级管理者来说最重要( ) A.人际技能 B.技术技能 C.概念技能 D.组织技能 3.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 )

A.20-30年代 B.30-40年代 C.50-60年代 D.70-80年代 4.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 ) A.人与事的关系 B.人与机器的关系 C.人与人的关系 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5.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 A.参与观察法 B.非参与观察法 C.控制观察法 D.自然观察法

6.下列哪项研究要求弄清楚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 ) A.描述性研究 B.因果性研究 C.预测性研究 D.行动性研究 7.面谈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验法 8. 最早发现工作群体重要性的是( )

A、霍桑试验 B、莱维特的研究 C、维卡的研究 D、马斯洛的研究 三、多选题

1.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基础( )

A.心理学 B.社会学 C.人类学 D.政治学 E.生物学 2.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层次有:( )

A、个体 B、群体 C、组织 D、集体 E、环境 3.科学的研究方法应遵循的原则是:( )

A、研究程序的公开性 B、收集资料的客观性 C、分析方法的系统性D、观察与实验条件的可控性 E、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四、判断题

1、欧文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试图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被称为人际关系之父 ( )

2、梅奥等人的霍桑试验揭示了人群关系是提升劳动生产率的重大因素。( ) 3、现场试验容易控制自变量与因变量相互间的因果关系。 ( )

4.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能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种种需要。( ) 5.组织的使命和目标说明了组织存在的理由。 ( )

6.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管理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两方面就够了。 ( )

第二章 个体心理与个体行为 第一节 知觉与判断 一、填空题

1. 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 的深入和发展出, 作为知觉的组成成份存在于知觉中。

2.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 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3.凯利认为,人们主要是根据对行为者主体、行为指向的对象和行为发生的环境,三个归因的基本要素来推测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据此他提出了归因所依据的三个原则: 、 、 。 二、单项选择题

1.只反映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 2.反映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是( )

A.感觉 B.知觉 C.社会知觉 D.自我知觉

3.一个人对于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 B.角色知觉 C.角色期待 D.心理契约

4. “入兰芝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体现的是( ) A.敏感化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应现象 D.感受性降低现象 5. 冬泳下水后觉得很冷,几分钟后就感觉不那么冷了,体现的是( ) A.敏感化现象 B.对比现象 C.适应现象 D.感受性降低现象

6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通过对某人的知觉而留下的最初印象,能以同样的性质,影响着后来对他再次发生的知觉,称之(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

7.青年人认为老年人墨守成规,而老年人总认为青年人办事不牢固,这是由于社会知觉偏差的( )

A.第一印象效应 B.晕轮效应 C.近因效应 D.定型效应

8.在组织活动中,为了更好的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的行为进行引导,应该尽可能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 )

A.稳定性因素 B.不稳定性因素 C.内部因素 D. 外部因素 9.在知觉熟悉的人时, 起较大作用 ( )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对比效应 D. 晕轮效应 10.在知觉陌生的人时, 起较大作用 ( )

A. 近因效应 B. 首因效应 C. 对比效应 D. 晕轮效应

11.在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中,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是不可忽视的.但是,对象与背景的关系是 ( )

A.相对的 B.对象决定背景 C.背景决定对象 D.均等的

12.在自我知觉中,由于从个人角度看自己,难免使自我知觉带有某种 ( ) A.选择性 B.客观性 C.因果性 D.主观性 13.一个人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是( ) A.角色期待 B.角色知觉 C.心理契约 D.角色定式

14.在社会知觉的偏差中,由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成为他的整体行为特征的心理效应称( )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 第一印象效应 C 晕轮效应 D 定型效应

15.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 A、知觉的恒常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选择性 D、知觉的整体性

16.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

17.一支白粉笔,无庥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8.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 19.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特性称之为( )。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

20.印象形成的近因效应,最早是由( )1957年在《降低第一印象影响的尝试实验》一文中提出的。

A.阿希 B.凯利 C.博达列夫 D.卢钦斯

21.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差异性低,则应该归因于( )。 A.行动者 B.对象 C.环境

22.如果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差异性高,则应该归因于( )。 A.行动者 B.对象 C.环境

23.如果一致性低、一贯性低、差异性高,则应该归因于( )。 A.行动者 B.对象 C.环境

24. 下列哪种不是属于社会知觉的分类( )。

A.自我知觉 B.人际知觉 C.对世界的知觉 D.角色知觉 25. 在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类的因素. A外部,不稳定、不可控 B内部、不稳定、可控 C 内部、稳定、不可控 D外部、稳定、不可控 三、多选题

1.认知的整体性体现在( )

A 接近性 B连续性 C封闭性 D相似性 2.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观因素有( )

A.需要和动机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E.经验知识 3. 社会知觉主要包括:( )

A、对人知觉 B、人际知觉 C、角色知觉 D、因果关系知觉 E、自我知觉 4.知觉偏差主要表现有:( )

A、知觉防御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E、定型效应

5. 知觉者主观因素的不同会导致知觉的个体差异。即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知觉不同。这些主要因素有( )

A兴趣和爱好 B需要和动机 C知识和经验 D个性特征 E情绪状态 6.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家的研究,下列哪些是知觉的组织原则( )

A、接近率 B、连续率 C、因果律 D、相似率 E、封闭率(闭锁率) 四、判断题

1.知觉的恒常性是指任何对象的知觉映象永远不变。( ) 2.感觉的相加等于人的知觉。( )

3.感觉和知觉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

4.人的感受性是固定不变的,不因一时的条件变化而变化。( )

五、名词解释

1.知觉2. 社会知觉3. 角色知觉 4. 首因效应5. 晕轮效应6. 近因效应7. 对比效应 8. 投射效应(与我相似效应) 9. 定型效应10.归因理论

第二节 人格与能力 一、填空题

1.“五大”人格包括哪些人格因素 、随和性、责任性、情绪稳定性、 。 2.有些人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并长期有种时间上的紧迫感,这些人就拥有 人格。

3.从控制点的角度来看, 者决策时积极搜寻信息,对获得成功有强烈的动机,并倾向于控制自己的环境;而 者更为顺从,更乐于遵循别人的指导。 4.高马基雅维利主义一贯遵循的思想准则是 。

5.霍兰德认为大多数人都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 。 6.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

7.个性主要是由 和 两大部分所组成。

8.荣格对人格的四种功能类型划分,包括 、 、 和直觉。 9.古希腊最著名的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 、 、 、 。 二、单项选择题

1活泼好动,动作敏捷,兴趣广泛,外向,喜爱交际,情感丰富,但转移快的气质特征,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2.情绪兴奋性较低,沉着冷静,情绪稳定,深思远虑,思维,语言,动作迟缓,属于( )。 A. 多血质 B. 胆汁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3.按照个体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类的是心理学家( )。

A. 荣格 B. 塞斯登 C. 斯皮尔曼 D. 莱维特

4.在组织行为学中,把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称为( ) 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个性

5.有人干活时,善于一鼓作气,动作迅速,能在短期内迸发出很大力气,很快完成工作,这主要是( )在起作用。

A.能力特征 B.个性倾向性特征 C.气质特征 D.性格特征

6.下列哪种人更乐于赞同他人观点,更倾向于按照自己尊敬的人的信念和行为从事,更注重取悦他人,很少站在不受欢迎的立场上。( ) A.高自我监控的人 B.低自我监控的人 C.自尊心强的人 D.自尊心弱的人

7.下列哪种人总愿意从事高强度的竞争活动,并长期有时间上的紧迫感。( ) A.高马基雅维利主义的人 B.高自我监控的人 C.A型人格的人 D. B型人格的人

8.霍兰德的哪个类型的人格表现出偏好能够影响他人和获得权力的语言活动,喜欢从事领导他人实现目标,获取效益的活动。( ) A.社会型 B.企业型 C.常规型 D. 现实型

9. 霍兰德的哪个类型的人格表现出偏好规范、有序、清楚明确的活动。( ) A.社会型 B.企业型 C.常规型 D. 现实型

10. 具有社会意义,有好坏之分。( ) A.气质 B. 性格 C.能力 D. 态度

11. 把性格划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是依据下列哪类划分标准( ) A.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 B.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C.按心理活动的某种倾向性 D.按人的行为模式 12.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是( ) A.态度 B.气质 C.性格 D.能力

13.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 )

A.神经过程的特征 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 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

14.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 ) A、气质 B、能力 C、个性 D、性格

15.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 ) A、气质 B、个性 C、能力 D、性格 三、多选题

1.希波克拉底划分的气质类型有( )。

A 多血质 B 粘液质 C 胆汁质 D 黑胆汁 E 抑郁质 2.特质论的代表人物有:( )

A、阿尔波特 B、荣格 C、艾森克 D卡特尔 E、弗洛依德 3.气质的体液说将气质划分为( )。

A. 粘液质 B. 多血质 C. 神经质 D. 抑郁质 E. 胆汁质

四、名词解释

1. 人格 2. 能力 3. 气质4. 性格 5. A型人格 五、简答题

1、五维度模型中的各个维度如何影响工作绩效?

第三节 态度与价值观 一、填空题

1.斯普朗格尔的价值观分类: 、 、 、 、 、 。

2.罗可齐将价值观分为 与 。

3. 是指组织承诺的形成和发展是为了努力是以前的行为或决策正当化。 4.如果根据强度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将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评价根据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列形成层级,就是 。

5.梅耶和艾伦提出的组织承诺三因素是 、 、 。 6.凌文辁等的五因素模型是 、 、 、 、 。 二、单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态度的心理成分包括认知、情感和 ( )

A 冷漠 B 理解 C 思维 D 意向 2.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 )

A.经济性价值观 B.政治性价值观 C.审美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3. 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是( )。 A.归因 B.态度 C.动机 D.情绪 4.态度的各个成分之间不协调时,( )往往占有主导地位。 A.情感成分 B.行为倾向成分 C.认知成分 D.动机成分 5.态度的ABC模型中,B指( )。

A.行为 B.情感 C.感觉 D.行为倾向 6. 斯普朗格尔将价值观分为六类,哪种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 ) A、理性价值观 B、唯美的价值观 C、政治性价值观 D、社会性价值观 7.认知失调理论提出者是( )。

A、梅奥 B、列昂·费斯廷格

C、斯普朗格尔 D、温勒

8. S.J.kraus等人的研究表明,测量的态度和确定的行为越 ,越可能表明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

A.具体 B.模糊 C.重要 D.不重要

9. S.J.kraus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规范对行为的约束力越强,越 表明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

A.可能 B. 难以 C. 准确的 D.真实的

10. S.J.kraus等人的研究表明,要评价的态度针对的是个人有过体验的事情,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可能更 。( ) A.弱 B. 模糊 C. 强烈 D.重要

11.下列哪一项是预测员工流动率最好的指标( )。 A. 工作满意度 B. 工作投入度 C. 工作态度 D. 组织承诺

12.与工作和工作环境有关的态度主要集中在几种态度上,下列错误的选项是哪一个( )。 A、工作满意度 B、工作投入度

C、价值观 D、组织承诺 13.员工的态度与生产效率之间 ( )。

A. 呈显著正比例关系 B. 呈显著负比例关系 C. 并无一定关联 D. 呈微弱负比例关系 14.下列哪一项与离职行为的相关性最强( )

A、工作满意度 B、组织承诺 C、公民行为 D、工作投入度 15. 连续承诺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呈(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 不相关 D. 先正相关,后负相关

16.在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下列哪一项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最大 ( ) A.工作经历 B. 个人特点(信念、价值观等) C.个人投入与利害关系 D. 职位流动性大小 17. 员工与组织的匹配度与组织承诺成 。(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 不相关 D. 先正相关,后负相关 18.下列属于影响持续承诺形成的因素有( )

A.个体特征 B.组织特征 C. 福利特征 D. 工作特征

19.在组织承诺的三因素中与离职行为相关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A.情感承诺-规范承诺-连续承诺 B.规范承诺-连续承诺-情感承诺 C. 规范承诺-情感承诺-连续承诺 D. 连续承诺-情感承诺-规范承诺 20.以下与组织绩效程负相关的是( )

A.情感承诺 B.规范承诺 C.连续承诺 D.上司承诺 21.当组织承诺高时,会表现出那种行为( )

A 会花更多的时间去计算工作的得与失

B 认真研究工作的性质从而采取自己认为最“经济”的方法去完成工作

C员工认为他们的工作内容更广甚至包括认为正式岗位以外的不属于分内的工作行为 D 员工将要求更高的工资 2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个体以情感承诺为主时,他受到的干扰就多,不能够专注于自己稳定的行为表现 B 当以连续承诺为主的个体,则更可能偏离“束缚”表现出和承诺不一致的行为 C 在现实组织中,每个人都是一个组织承诺多因素的混合体 D 组织承诺研究注重正面效应,同时也应注重负面效应的研究 23.J.P.梅耶和艾伦提出的组织承诺含义、概念不包括( )

A 情感承诺 B 连续承诺 C 规范承诺 D 行为承诺

24.下列不属于国外学者提出的组织结构所包括的因素的是( )

A情感承诺 B连续承诺 C规范承诺 D机会承诺

25.组织承诺的形成和发展是为了努力使以前的行为或决策正当化是指( )

A回顾性文饰作用 B 组织公平 C 员工——组织匹配 D 期望满足 三、多项选择题

1.人的价值观体系来源有( )

A、遗传 B、民族文化 C、家庭教育 D、社会舆论 E、大众传播 2.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 )。

A 改变行为 B 改变态度 C 引进新的知元素 D 不予理采 E 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3.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在于( )。

A.价值观更抽象 B.价值观更稳定和持久 C.态度具有间接性 D.价值观具有间接性

4. 组织在日常的管理时间中可以通过那些途径来建设和培养员工的情感承诺?( ) A、招聘甄选合适的员工 B、通过培训和宣传 C、通过内部晋升 D、通过沟通和支持

5.知识工作者作为最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精神的群体,一般具有的鲜明的特点有( )

A、主要从工作中获得内部满足感 B、他们的忠诚更直接的是针对自己的专业 C、需要经常更新知识 D、希望工作中有更大的自由度和决定权 E、工作更多地依赖知识而不是外在条件或工具,因此,他们具有更大的流动性 6.J.P梅耶和艾伦指出的组织承诺的形成的因素包括( ) A员工-组织匹配 B期望满足

C因果归因 D组织公平和组织支持 E回顾性文饰作用 四、判断题

1.组织承诺对个体只有正面影响。 ( ) 2.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是一致的。( ) 五、名词解释

1.价值观 2. 态度 3. 认知失调4.组织承诺5.职业承诺6.上司承诺7.情感承诺8.规范承诺9.连续承诺10.回顾性文饰作用11.心理契约,组织公民行为

第四节 情感与压力管理、主观幸福感(包括兴趣和意志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自觉确定目的,并支配调节自己行为,以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成为 。 2. 是人积极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倾向。

3.兴趣与爱好是十分相似的心理现象, 是一种认识倾向, 是一种活动倾向。认识倾向只要求弄懂、搞清楚这一现象,而活动倾向则有反复从事某种活动的愿望。 4. 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如,心情舒畅或郁郁寡欢,沉稳恬静等。 5.出乎意料的情况引起的情感状态称为 。

二、单项选择题

1.( )是人类探索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内部动力。 A、情感 B、意志 C、能力 D、兴趣

2.所谓( )是指对自己的行为目的的重要性和正确性有充分的认识,并根据客观规律规划自己的行为,以实现预期的目的。

A、自觉性 B、自制性 C、目的性 D、计划性

3.所谓( )是指顽强地克服行动中的困难,不屈不挠地执行决定的品质。 A、坚持性 B、坚韧性 C、坚定性 D、持续性 4.兴趣对行为的影响不包括( )

A.提高行为的效率 B.产生内在动力 C.影响工作方向 D.有助于群体凝聚力的增加 5.根据Karasek的工作要求-工作决策自由度模型,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使员工积极主动的工作( )

A.低工作要求—低工作决策自由度 B.低工作要求—高工作决策自由度 C.高工作要求—低工作决策自由度 D.高工作要求—高工作决策自由度

三、多选题

1.根据情感发生的速度、强度、持续性和对人的影响程度,可分为四种基本形态( ) A、心境 B、热情 C、激情 D、应激 E、激励 2.以下属于激情的情绪有哪些( )

A.恬静 B.狂喜 C.愤怒 D.恐惧 E.绝望 3.意志对行为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

A.效率作用 B.发动作用 C.坚持作用 D.克制作用 E.稳定作用 4.情绪智力的内容结构包括( )

A情绪知觉 B有效调控 C自我激励 D换位思考 E情绪促进 5.一般把意志品质归纳为( )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E、约束性 6.根据兴趣的倾向来分,兴趣可以分为( )

A、暂时兴趣 B、积极兴趣 C、消极兴趣 D、直接兴趣 E、间接兴趣 7. 尽管幸福是一种个人化的主观体验,但仍有一些理论能够比较好的解释人们为什么会形成主观幸福感,比较常见的有( )

A.目标理论 B.社会比较理论 C.适应理论 D.期望理论 8.影响人们的主观幸福感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

A、基因 B、人格 C、金钱 D、健康 E、社会支持 F.文化 四、判断题

1.兴趣与爱好是十分类似的心理现象,但二者也有区别。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爱好则是活动倾向。( )

2.情感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 3.热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而激情没有。( )

五、名词解释

1.心境 2. 情绪 3.主观幸福感 4.工作倦怠

第五节 激励 一、填空题

1. 心理学上把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经此行为导向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信念等心理因素叫做 。

2.所谓 是指客观的刺激作用于人们的大脑所引起的个体缺乏某种东西的状态。 3.需求转变为动机的两个条件是 、 。需要达到一定强度 4. 动机是行为产生的 ,行为是动机的 ,只有 动机可以引发行为。

5.由优势动机引发的行为由 、 两部分构成。 6. 德国心理学家卢因提出的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是 。B=f(P,E) 7. 激励指的是 的心理过程。 8.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____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9. 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五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尊重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类,即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11.安全的需要可以分为两小类,即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和对_______的安全的需要。 12. 期望理论的员工判断标准是员工个人的_________,而与实际情况不相关。 13. ___________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于1960年代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社会比较理论 14. 公平理论认为人们将通过两个方面的比较来判断其所获报酬的公平性,即_________比较和_________比较。

15.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管理中,应用强化理论来改造行为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霍桑实验使梅约发展出一种对人性认识的不同观点,即__________的人性假设。社会人 18. __________假设是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关于人性的假设。 19.提出X、Y理论的是__________。

20.强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的函数。 二、单项选择题

1. 根据麦格雷戈的理论,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这种人欢迎以______指导管理工作。( )

A.X理论 B.Y理论 C.超Y理论 D.Z理论 2. 参与管理的理论基础是( )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超Y理

3.人性假设反映人们对人的本质及其行为特征的基本认知与判断,领导人员对组织成员在人性上所做的不同假设会导致其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并影响到员工激励策略的设计和使用,那么\对症下药\的比喻是下列哪种人性假设?( )

A、社会人假设 B、经济人假设 C、自我实现人假设 D、复杂人假设

4.现有很多公司实行了弹性工作制,员工可以自行安排工作时间,甚至有的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可以利用公司提供的互联网等资源在家里办公。这样他们对工作和个人的家庭、社交生活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当然也有一些人是必须每天去公司上班的。你认为该公司的管理者所持有的对人的认识主要是倾向于哪一种? ( )。 A.X理论 B.Y理论 C.Z理论 D.社会人

5.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需要哪项是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 )

(1)就业保障。(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满足

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

A.(5)(1)(4)(2)(3) B.(5)(4)(1)(3)(2) C.(5)(4)(1)(2)(3) D.(5)(1)(3)(4)(2) 6.某企业对生产车间的工作条件进行了改善,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职工的__________。(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7.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__________________。( ) A.需求层次 B.激励程度 C.精神状态 D.主导需求 8. 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 )。A、提供给员工更高的工作报酬C、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控制

B.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D、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

9. 提出公平理论的是______。(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10.提出期望理论的是___________。( )

A.马斯洛 B.卢因 C.弗鲁姆 D.亚当斯 11.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 ) A.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 B.越是低层次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C.任何人都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而且各层次的需求程度相等 D.层次越高的需要,其对于人们行为产生的影响也越大

12. 一位父亲为了鼓励小孩用功学习,向小孩提出:如果在下学期每门功课都考试95分以上,就给物质奖励.在下述什么情况下,小孩会受到激励而用功学习?( ) A. 平时成绩较好,有可能各门功课都考95分以上 B. 奖励的东西是小孩最想要的 C. 父亲说话向来都是算数的 D. 上述三种情况同时存在

13. 处于需要最高层次的是____________。( )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感情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14. 提出需要层次不仅表现出\满足-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挫折-倒退\趋势的激励理论是( )

A.期望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成就需要理论 D.ERG理论 15. 为了激发员工内在的积极性,一项工作最好授予哪类人( ) A.能力远远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B.能力远远低于要求的人 C.能力略高于任务要求的人 D.能力略低于任务要求的人

16. 下列属于内容型激励理论的是( ),属于过程型激励的是( ) A.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B.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激励需要理论 C.X理论、Y理论 D.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17. 从期望理论中,我们得到的最重要的启示是( )

A.目标效价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B.期望概率的高低是激励是否有效的关键 C.存在着负效价,应引起领导者注意 D.应把目标效价和期望概率进行优化组合 18.高级工程师老王在一家研究所工作,该所拥有一流的研究设备,根据双因素理论,你认为下列哪一种措施最能对老王的工作起到激励作用( )

A.调整设计工作流程,使老王可以完成完整的产品设计而不是总重复做局部的设计 B.调整工资水平和福利措施

C.给老王配备性能更为先进的个人电脑 D.以上各条都起不到激励作用

19. 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这说明:____________。( ) A. 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

B. 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 C. 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 D. 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

20. 企业中,常常见到员工之间在贡献和报酬上会相互参照攀比,你认为员工最可能将那一类人作为自己的攀比对象( ) A.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B.员工们的顶头上司 C.企业中其他部门的领导 D.与自己处于相近层次的人

21.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 )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 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 C、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 D、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 22.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 ) A.尊重需要 B.交往(或爱的)需要 C.安全需要 D.生理需要 23.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被称作激励因素的是:( ) A、薪金 B、人际关系 C、赏识 D、职业安定

24.当人们认为自己的报酬与劳动之比,与他人的报酬与劳动之比是相等的,这时就会有较大的激励作用,这种理论称为:( )

A、双因素理论 B、效用理论 C、公平理论 D、强化理论 25.下列关于强化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防止侥幸心理 A、强化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首先提出的。

B、所谓正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直至消失。 C、连续的、固定的正强化能够使每一次强化都起到较大的效果。 D、实施负强化,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26.公司好几个青年大学生在讨论明年报考MBA的事情。大家最关心的是英语考试的难度,据说明年将会有很大提高。请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判断以下四人中谁向公司提出报 考的可能性最大?( )

A、小郑大学学的是日语,两年前来公司后,才开始跟着电视台初级班业余学了些英语 B、小齐英语不错,本科就学管理但他妻子年底就要分娩,家中又无老人可依靠 C、小吴被公认为\高材生\,英语棒,数学强,知识面广,渴望深造,又无家庭负担 D、小冯素来冷静多思,不做没把握的事。她自信MBA联考每门过关绝对没问题,但认为公司里想报考的人太多,领导最多只能批准1人,而自己与领导关系平平,肯定没希望获得领导批准

27.最近某大学分房排队,年轻的骨干教师想法颇多,认为工资太低,分房无望且不公平,教学没有积极性,结果有的在外兼职,有的干脆辞职下海。你认为这一现象可以用什么理论来解释?( )

A、公平理论 B、双因素理论 C、期望理论 D、A+B+C 28.泰罗的科学管理反映了以下哪一种思想:( )

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自我实现人假设D、复杂人假设

29.“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一熟语最贴切地体现了以下哪一种理论?( ) A、需要层次理论B、公平理论C、期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

30.有一位企业的领导者,破例的奖励了几位为企业做出很大贡献的职工,奖金超过了以往规定的最高限额。对此,下属有许多不同的反应,这件事表明:( ) A.不管奖金数是否全理,超越制度的规定是不应该的 B.只要不是领导者个人装腰包,奖励完全可以循遵循大数原则 C.这种奖励是一种晕轮效应,为了引起轰动,违反制度也是值得的 D.如果奖励是公平的,这种处理方法符合运用权力的例外处理原则

31、YSC是一家英国公司,并正在准备上市,该公司擅长找出成功管理者的性格特征及共同点。

他们通过大量调查发现,成功的中小企业家具备的诸多特征中有这样一条:对事对人充满热诚,希望企业改善,满足感在乎对企业进行优越的改变,却不在乎地位及金钱。这一分析结论令国内一些中小企业家不服,不相信管理层不是以金钱为主要目标。请问以下哪种说法最能解释这一现象?( )

A.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们的需求存在多种层次,金钱对有些人来说需要,对有些人来说不需要

B.按照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金钱确实是激励因素,该公司的调查结果有问题

C.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价值观会对不同人的需求产生不同的影响 D.国外的一些调查往往和国外的一些理论一样,不适合中国,没有必要盲目借鉴和照搬。 32、在《杰克·韦尔奇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961年,我已经以工程师的身份在GE工作了一年,年薪是10500美元。这时,我的第一个老板给我涨了1000美元。我觉得这还不错——直到我后来发现我们一个办公室中的四个人薪水居然完全一样。我认为我应该得到比‘标准’加薪更多的东西。我去和老板谈了谈,但是讨论没有任何结果。沮丧之际,我萌生了换工作的想法。”这反映了以下哪种理论的存在?( )

A、期望理论B、公平理论;C、强化理论D、成就需要激励理论。

33、某国有企业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新分配来的大学毕业生都必须到最艰苦的部门进行两年左右甚至更长时间的所谓“锻炼”,以消除他们所谓的“消极被动”的工作态度;并且用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手段,迫使他们在工作中较快地进入角色。你认为该国有企业的做法是基于以下哪种人性假设?( )

A、经济人假设B、自我实现人假设。 C、复杂人假设D.A+B。

34、现在社会流行“59岁现象”的说法,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在退休前容易产生贪污腐败行为,你认为以下说法哪种最有道理:( )

A、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用、考核机制有问题,让这些人担任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B、国有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对经营者的监督有很多漏洞 C、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不能解决对经营者的公平激励问题 D、B+C

35、中国古代政治家管仲有一句名言,即“仓廪实知礼仪,衣食足知荣辱”他的这一论述,在某种程度上与西方国家哪一理论,在观念上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 A、法约尔的古典管理理论 B、麦格雷戈的x·y理论。

C、麦克莱兰的三种需要理论 D、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36、某国营公司职员H毕业于一所著名的师范大学外语系,在上大学期间深受校、系领导和同学的好评;可是自分配到该公司以来,一直得不到领导的重用,以至于对他未来的发展不抱希望,毅然辞职到了一家合资企业。这一事例最恰当地体现了:( ) A、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B、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关于激励因素的内容 C、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关于期望值的说法 D、B+C

37、某公司派运动队参加市里举办的职工运动会,公司老总宣布,对在运动会上获得冠军的员工公司发给奖金2 000元。这样做可以:( )

A、提高运动员争夺冠军的期望值B、提高运动员争夺冠军的效价 C、提高运动员争夺冠军的满足感D、提高运动员争夺冠军的公平感 38、以下哪种现象不能在需求层次理论中得到合理的解释( ) A、一个饥饿的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食物 B、穷人很少参加排场讲究的社交活动 C、在陋室中苦攻“哥德巴赫猜想”的陈景润

D、一个生理需要占主导地位的人,可能因为担心失败而拒绝接受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三、多选题

1.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指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最主要需要有( )

A、成就需要 B、认同需要 C、权力需要 D、合群需要 E、奖励需要

2.期望理论认为,人们对工作的态度取决于对下述________________三种联系的判断。( ) A.努力-绩效 B.努力-奖赏 C. 奖赏-个人目标 D.绩效-奖赏 E.绩效-个人目标

3.A、B两人都是同一个企业的职工,两人横向比较结果是QA/IA>QB/IB,则B可能的表现是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 )

A.要求增加报酬 B.自动减少投入以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C.离职 D.没有任何改变 E.更加努力 4. 下列制度中属于采用固定间隔强化方法的有( )。

A.计件工资 B.计时工资 C.计件超产奖 D.月度奖 E.年终分红 5.以下做法中,属于消退强化方法的有( )。 A.员工出现失误时,给以记过处分

B.对爱打小报告者采取冷漠态度,使之因自讨没趣而放弃这种不良行为 C.员工表现出色时,给他发奖金 D.对请客送礼者,关门拒之 E.对喜欢奉承拍马屁者,冷脸相待 四、判断题

1、奖金只是保健因素,不能成为激励因素。( ) 2、根据公平理论观点,管理者决不应该惩罚员工。( )

3、只要员工感到通过一定程度的努力能达到工作绩效,就会被激励起来。( ) 4、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 ) 5、进行负强化时,应以连续负强化为主。( )

6、企业的员工士气越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必定越好。( ) 7.期望理论中的期望概率就是指当事人实现目标的客观概率( )

8.马斯洛认为个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升的,但在同一时期不同层次的需要可以并存。( )

9.正强化是增强人的行为的方式,而负强化是减弱人的行为的方式。( )

10.赫兹伯格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不满意,由此将工作中的因素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 )

11.根据双因素理论,工作条件、人际关系和工作责任感都属于保健因素。( )

12.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对激励问题加以研究的激励理论是内容型激励理论。( )

13.价值观的不同会影响人民对目标效价高低的判断。( ) 三、 名词解释

1. 需求 2. 动机3. 激励

第三篇 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

一、填空题

A、观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物质层 D、器物层 3.文化资本从构成上来看,不包括( ) A、凝聚力资本 B、一致性资本 C、管理力资本 D、创造力资本

4、形象性资本需要通过文化的___发挥作用?( ) A、辐射和渗透 B、辐射和发散 C、渗透和整合 D、发散和整合

5.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下属的各个企业,都有被称为“出气室”的“精神健康室”。这是遵循( )心理规律来进行的。

A运用心理定势 B利用从众心理 C激发认同心理 D化解挫折心理 6. ( )是实际上是经济力的核心。

A信息资源 B人力资源 C科技资源 D物质资源

7. 清华大学的标志,中心图案是闻亭的钟,传达着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清华师生爱国的传统。这说明了( )。

A物质环境是观念的载体 B观念是与生俱有的,天生的 C观念没有明确的内涵 D观念只具有主观性

8. 组织道德风尚类型中,个人间过分竞争,互为对手,互相忌妒的类型是( )。 A 帮派式道德风尚 B封闭式道德风尚 C 分离式道德风尚 D家庭式道德风尚 9. 文化实施的步骤不包括( )。 A 解冻 B 变革 C 再解冻 D 复活

10. 在企业文化资本中,( ) 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不竭的动力源泉。 A 形象性资本 B 一致性资本 C创造力资本 D 凝聚力资本 三、多选

1.组织文化包括哪几个层次( )

A、观念层 B、制度行为层 C、潜在层 D、器物层 2.组织道德的作用包括( )

A、调节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B、调节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C、调节组织与社会之间的关系D、调节员工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E、调节社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3.组织规范大体上由( )几个部分组成。 A、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 B、组织形象 C、组织风气 D、组织精神

4.良好的组织风气需经过长期的培育才会逐步。大体从那几个方面努力( ) A、舆论积极导向 B、领导率先示范 C、骨干带头,蔚然成风 D、开展思想工作 E、促使少数人从众 5.制度行为层包括( )方面。

A一般制度 B特殊制度 C组织风俗 D管理风格 6.文化实施的步骤( )

A导入阶段 B变革阶段 C固化阶段 D调整阶段 7,组织的竞争力三个来源( )

A政治力 B经济力 C文化力 D社会力 8,企业文化若要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本,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 A内部适应性 B外部适应性 C有效性 D时效性 9,创造力资本包括( )

A学习氛围 B创新精神 C进取精神 D变革精神 E理想的氛围 10.组织风气一旦形成,就对群体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作用有哪些( ) A.潜移默化作用 B.规范作用 C.筛选作用 D.凝聚作用 E.形象作用 11.所谓组织文化建设,就是组织领导者有意识地倡导优良文化,克服不良文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般有哪些步骤( )

A.文化盘点 B.文化设计 C.文化交流 D.文化实施 12.一致性资本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

A、经营班子 B、技术人员 C、管理人员 D、员工内部 四、判断

1. 企业文化虽然可以成为企业的资本,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文化都会成为文化资本。( )

2. 组织风气是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是组织文化在员工的思想作风,传统习惯,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 五、名词解释

1.组织文化 2、文化资本 3.组织风气

第二章 跨文化管理

一、填空题

1、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提出的价值取向理论的主要维度有 、 、 、 、 。

2、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的维度是 、 、 、 、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跨文化管理中,克拉克宏-斯托特柏克的价值取向理论,提出了六项基本的价值取向,其中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一取向,主要是说对环境的不同看法会影响到组织的实践活动,以目标设置为例,在 的社会文化中,目标设置并不普遍,在 的社会中,可能会使用目标,但未达目标的惩罚较轻,在 的社会中,目标被广泛应用,对未达目标的惩罚也较重。以下对应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 A.控制环境, 顺从于环境,与环境保持和谐 B.顺从于环境,与环境保持和谐,控制环境 C. 控制环境,与环境保持和谐,顺从于环境 D.与环境保持和谐,顺从于环境,控制环境 2、提出文化维度理论的是 。( )

A.克拉克洪 B.斯托特柏克 C.蔡安迪斯 D.霍夫斯泰德

3.一份英国杂志比较了欧洲各国经理的习性和处事手法后得出这样的结论:法国经理最“独裁”,意大利经理最“无法无天”,德国经理最按意气办事,英国经理最不能“安于位”。各国经理的习性和处事法的不同,最有可能是因为:_______。( )

A.各国的文化传统不同 B.各国的教育体制不同 C.各国的法律制度不同 D.各国的经济发展有差距 三、多项选择题

1.加强文化融合,把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变为发展机遇,具体有哪些方法:( ) A.建立共同经营观,加强文化融合,形成全新的跨国组织文化 B.探索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式 C.建设优秀的跨文化团队 D.造就优秀的跨文化管理者

2、常见的文化融合方式有哪些?( )

A、文化创新B、文化冲突C、文化互补相容D、文化和平相容E、文化渗透 3、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

A.民族中心法 B.地域中心法 C.多元中心法 D. 国家中心法 E.全球中心法 4.采用全球中心法的主要原因有? ( )

A、有才华的管理人员集中在总部; B、跨国经历是高管人员成功的重要条件; C、具备高管潜力的管理人员时时都为从一个国家调任到另一个国家做好了准备; D、通过海外岗位的锻炼,可以培养管理人员的开放心态和文化适应能力。 5、使用地域中心法的主要动机不包括? ( )

A、能消除语言障碍,避免了外派经理人员及其家属的文化适应问题,也没有必要举办 昂贵的文化意识培训课程;

B、区域总部的管理人员与分部人员可以有较好的交流,公司总部与区域总部的管理人 员也可有较好的交流;

C、体现对地区文化的敏感,大多数管理人员由该区域内的员工担任; D、该法能帮助公司从民族中心、多元中心过渡到全球中心。 三、判断题

1、美国文化是一个低语境文化,在沟通的时候强调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把所有要沟通的信息都用明白无误的可编码的文字语言传达出去,常常没有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意义,不需“说话听声、锣鼓听音”。( )

2、采用多元中心法的主要好处是能使当地的公司在管理上有延续性。( )

3、你自己熟悉的、觉得普通或平常的行为可能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 4、文化一个常用比喻是冰山说,指出文化有层次之分。( )

5、关于文化的一个常用比喻是将其比成洋葱,指出文化的显性和隐性双重特征。( ) 6、不仅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且要求自己好过其他人,这种称为水平个体主义。( ) 四、名词

跨文化管理 垂直-水平个体主义 垂直-水平集体主义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ys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