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更新时间:2023-12-28 05:2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对于语文课堂而言,课堂导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对于课文愿意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教师使用一些饱含启发的导入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跟随教师的脚步,深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设疑导入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

1、审题导入法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概括文章的内容,有的揭示文章的主旨,有的能引起联想,内涵极为丰富,统摄全篇的作用。审题,就是从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文题入手,由题目生发开去,激发阅读兴趣。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狼牙山五壮士》时,就紧扣\题眼\,巧妙导入。上课开始,这位老师佯装郑重地板书课题:\狼牙山五战士\。刚刚写完,全班学生一下子都嚷了起来,\老师,你写错了!\老师,不是战士,是壮士。\

这时老师故作吃惊的样子说:\我写错了吗?\壮士和战士不都是当兵打仗的?一个样嘛。\他话音刚落,教室里又炸开了锅,\不一样,虽然壮士也是战士,但他们不是一般的战士,他们是勇敢顽强的,不怕牺牲的战士。\教师欣喜地说:\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壮''在哪

里?\

这样破题入手,不但使学生了解这个题目,点明了文章的中心,而且激发了阅读欲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课文的内容。

2、设疑导入法

疑是提出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可这样导入: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地球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找找答案。这种导入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创设出了探求知识的情境。 3、以旧引新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复习已经学过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旧知识,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 例如,在教学《梅花魂》时可这样导入:你能背诵我们已学过的赞美梅花的诗吗?我们知道的梅花有着什么样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文章——《梅花魂》。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紧密地联系了新授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二、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法即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简笔画、照片、投影片等导入教学。它往往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运用直观手段比语言描述更清晰、简单、明了、有效。 1、实验导入法

运用实物进行一段有趣的试验,将语文教学中抽象的知识

附于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例《乌鸦喝水》的导入,开始教学时,在讲台上出示一个装有半瓶水的颈口玻璃瓶,一些石子,一杯水,老师开始讲述:\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些实物,要与小朋友一起做一个有趣的试验,要求每个小朋友动脑筋,想办法,大家愿不愿意?这里的颈口玻璃瓶,只有半瓶水,我想使它水位升高,运用这些石子或杯子里的水可以怎么做呢?谁来试试看……

好,现在我们知道了可以将烧杯里的水直接灌进去,水用完了,我们还可以把石子放进瓶里。同样的也可以使水位升高。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只乌鸦。它想喝瓶中的水,是怎么做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乌鸦喝水》。\

实验使文章的难点得到了分散,更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2、实物教具音像多媒体等导入法

利用实物教具音像多媒体等教具导入,好处就是直观,容易引起兴趣,便于激发情感,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它能化抽象为形象,使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获得较深的感受。

例如:《观潮》一课,利用教具将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壮观天下的雄伟景象描写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而课文中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面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在教学中,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录像,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

三、引趣导入

教师采取各种引趣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从而愉快、热情地汲取知识,发展能力和形成人格。引趣的导入方法很多,既可以是教师幽默诙谐的语言激情引趣,又可以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激情引趣,还可以利用音乐、故事、成语、诗词、典故、游戏等引趣。 1、音乐导入法

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这种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在教学《掌声》时,可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掌声想起来的心情怎样?再导入新课。 2、成语典故导入法

成语典故言简义丰,生命力强,有些成语典故就出自选入课文的文言文。学习这类课文,可以从成语导入。

如由《世外桃源》导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扑朔迷离\导入《木兰诗》,由\刮目相看\导入《孙权劝学》,由《讳疾忌医》导入《扁鹊见蔡桓公》等。 3、故事导入

教师运用一些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甚至自己编写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既可引起学生注意,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

例如,学习华罗庚《统筹方法》,可从\田忌赛马\的故事导入;在教学《尊严》这一课时,教师可讲述汉苏武牧羊的故事来导入。

4、猜谜导入

小学生特别喜爱猜谜语游戏,教师可把教学内容有关的知

识编成谜语导入新课,

例如,在教学《画风》时可这样导入:小朋友们,老师让同学们猜一谜语,看谁猜得快?云见它让路,花儿见它低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猜完谜后再导入新课。 5、名言导入法

所谓名言导入法是指教师引用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名言名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三年级《晨读》一课的导入(出示名言名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你们是祖国的花都,是祖国的未来。应该珍惜大好时光,好好学习,记住周总理说过的话。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晨读》这篇课文。

这种导入能马上让学生明确都市的目的,既渲染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总之,语文课的导入,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和条件,巧妙的利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学生的思维,还是活跃课堂气氛,都能为下一步的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灵活有效的方法,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孩子们真正喜欢语文这门课。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yn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