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

更新时间:2023-04-27 19: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1 页,共 66 页

目录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一)

................................................................................................................................................ 2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二)

.............................................................................................................................................. 14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三)

.............................................................................................................................................. 29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四)

.............................................................................................................................................. 41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拟题(五)

(53)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2 页,共 66 页 2018年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冲刺五套模

拟题(一)

说明:根据本校该考试科目历年考研命题规律,结合考试侧重点和难度,精心整理编写。考研冲刺模考使用。共五套冲刺预模拟预测题,均有详细答案解析,考研冲刺必备资料。

——————————————————————————————————————————

一、名词解释

1. 《三经新义》

【答案】《三经新义》是经学教材,为宋代王安石撰《周官新义》,王雾、吕惠卿撰《毛诗义》《尚书义》之合称,是熙宁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王安石在《周官新义序》中说明,它训释《周礼》,意在“立政造事”。熙宁八年即1075年颁于学校,成为法定教材,并用以取士,统一经义,以“一道德”。《四库全书总目》说:“新经《毛诗义》凡二十卷,《尚书义》凡十三卷,今并佚,《周礼新义》即《周官新义》本二十二卷。明万历中,重编内阁书目,尚载其名”,今本《周官新义》辑自《永乐大典》,共十六卷,附《考工记解》二卷。

2. “化性起伪”

【答案】“化性起伪”是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学说,意为改造人们恶的天性而兴起人为的善。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种种情欲,如果放纵人之性,必然会导致暴乱,因此他指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愚、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同时荀子又把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他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又指出人

不是被动地受环境影响,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和经久的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3. 九品中正制

【答案】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分裂动乱,乡亭里地方组织遭受破坏,致使汉代以来的“察举”推荐制度难以实行。这时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曹王即帝位之后,听从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设置大小中正官,品第人物,依家世和才德区分为高下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作为任官授爵的根据,然后再按品授官,实际上承认了门阀世族集团的特权。后门阀世族集团势力逐渐走向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抬头并不断扩大,他们在掌握经济实力的基础上要求参与政治,分享政治权利,于是九品中正制在对门第出身的要求方面不断放松,而对考试的要求方面却越来越严。九品中正制到隋文帝时开始废除,代以科举考试制度。

4. 庠序

【答案】庠序是中国古代地方所设的学校,后来用为一般学校的通称,痒相传起源于虞舜时代,一称“米廪”,庠就是养育教育的意思。序起源于夏,有东序、西序之分,是当时贵族子弟习射的地方。《孟子》指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3 页,共 66 页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库;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开办库序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5. 辟雍

【答案】辟雍亦作“璧雍”,西周大学,设于王城。西周鼎盛时期,形成了“礼”、“乐”、“射”、“御”、“书”、“数”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体系。与此相应,辟雍的建筑也有变化,发展为整齐对称的四合院式课堂。按方位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各有专名,东面称为东序,又叫东胶或东学;西面称警宗,又叫西雍或西学;南面称成均,又叫南学;北面称上库,又叫北学;中间称太学,又叫中学。总名为辟雍,“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学生按季节轮流到瞥宗学礼,到上库读书,到成均、东序学习乐舞和射艺。东汉以后,历代皆设辟雍以存占制,但除北宋末年为太学之预备学校(亦称“外学”)外,仅为祭祀之所。

6. 次相授业法

【答案】次相授业法是汉代私学所采用的一种转相授受的教学方法,汉代高等私学一般称“精舍”、“精庐”。汉代高等私学经师身份大致有二:一是官吏兼经师,所谓“居官教授”;二是经学专门家,所谓“隐居教授”,经师们的教学风度颇有不同,生徒身份也有区别,有及门弟子和著录弟子之分。及门弟子,指亲自到精舍,向经师问学,直接从师受教的学生:著录弟子,是列名某一经师门下,有师弟子之名份,但不必亲自来受业,没有授受经学之实的学生。史书记载,有的经师门下,著录弟子达数千人或万余人。即使是及门弟子,人数若太多,经师也不得不采用高年级学生教低年级学生的办法,使弟子次相授业。这种弟子间转相授受的办法,非常流行,形成了以名儒讲诵为主、弟子们转相授受为辅的教学方法,由此可以说汉代的私学教学还是个别教授。

二、简答题

7. 教育研究为什么要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简述该原则的基本内容。

【答案】(1)教育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学生家长和其他人的一些行为、思维等方面,有些研究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身心和权利产生消极影响。因此,研究者应当遵守针对研究对象的伦理原则。

(2)基本内容

①尊重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的权利,如知情权、保密权等。

②避免给被研究者和参与研究者不适当的压力和负担。

③避免或消除不良后果。

8. 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意。

【答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礼记》中的《大学》,它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通常被称为实现大学之道的“三纲领”。

专注考研专业课13年,提供海量考研优质文档!

第 4 页,共 66 页 (1)含义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显人人本有,自身所具的光明德性(明明德),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去除污染而自新(亲民,新民也),而且精益求精,做到最完善的地步并且保持不变。

“明明德”,就是指把人天生的善性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但是个人的完善从来就不是儒家的目标,他们要求凡事都须由己及人,把个人自身的善转化为他人,尤其是民众的善,于是高一步的目标是“亲民”,即推己及人,使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也臻于善的境界。大学教育的终级目标是“止于至善”,即每个人都应该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

从“明明德”到“亲民”到“止于至善”,是一个要求由低至高、内涵由简单到复杂、活动由自身到他人以至群体社会的过程,表现了很高的道德要求、较强的逻辑性和易解性、可行性:人的“止于至善”需要“明明德”和“亲民”作铺垫,而唯有“止于至善”,“亲民”和“明明德”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三纲领虽是二步要求,但又是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整体要求,舍一不能完成其他。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2)意义

“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明德是立身立己,亲民是爱人立人,止于至善是起心动念,利益一切众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对封建社会君臣父子等伦理纲常最明确的概括和表述。两千年的封建教育基本上就是贯彻这一纲领,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一般国民的处世立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 简述课堂教学设计的卞要依据。

【答案】(1)课程与教学的具体目标和内容。

(2)学生的需要与特点。

(3)教师的教学经验。

(4)现代教育技术等教学条件。

(5)教学的其他实际需要和特点。

10.简述知识中心课程的主要特点。

【答案】(1)知识中心课程理论也可称为学科中心课程论,以斯宾塞、赫尔巴特、布鲁纳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有:

①主张学校课程应以学科的分类为基础;

②以学科教学为核心,以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和相应的技能为目标。

(2)知识中心课程流派主要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

①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强调课程的内容应该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其主要特点:a.提出课程设置原则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b.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而最有效能和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学科课程。这种课程的重要特点在于它是由若干门学科组成的,每一门学科有自己特定的组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yg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