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君子观

更新时间:2023-09-18 06:39: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摭谈《论语》之君子观

摘 要:儒家君子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人才与精神形象,言必称君子,余英时认为“儒学事实上是君子之学”。而《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内容真实而充分地反映了君子的内涵。在孔子看来,其所谓的君子实际上是指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主要体现在仁、义、礼以及行上。自《论语》中君子人格观念的提出,其思想在塑造人的道德和规范人的社会行为中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君子;《论语》;德性

《论语》中有大量关于“君子”的谈话记载,从谈话的情境来看,既有“子”的语录,又有师生问答。这些材料说明,“君子”话题是当时“士”们相当看重的。“君子”一词在《论语》之前已见于其它文献如《尚书》、《诗》、《易》等。《论语》中“君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居于社会统治阶层的生物实体,如诸侯、大夫等;一是抽象的人格概念。 一、《论语》中君子人格观念的提出

“《论语》一书,君子的使用达107次君子为儒家理想人格中的枢纽层面,其内容较为广泛,有从待人接物应有的修养来说的,有从统治者的治国术来讲的,也有从治学时的态度来阐述的,但更多是从德性的角度去分析的。”以下对君子的分析,正是以德性为标准来加以定位的,也就是要分析君子的德性内涵。

《论语》首先明确了对“人”的传播类别的区分。第一种区分的标准来自两个人类自我认知的角色系统:以人的血缘关系确认个体在宗族中的位置和角色;以人的社会关系确认个体在宗族以外人群中的位置和角色。由此区分了人的传播关系、传播地位和规范。前者如“弟子”与“父母”,后者如“君”与“臣”,“君子”与“小人”。

在此基础上《论语》阐述了传播的信息流向及传播功能和传播规范。以“孝”的理念为例:

《学尔》:“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孝”存在于父子一组宗法人际关系中。在这组人际关系中,父的思想行为制约子的思想行为,换言之,父的信息制约子的信息,要求子遵从父的信息。《论语》称之为“孝”,把“孝”作为父子人际传播的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在君臣、父子构成的人际关系传播中,君、父处于传播的主导地位,这就是后儒所说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第二种是以人品为标准区分人在群体中的传播关系和传播地位。如“君子”与“小人”。这是《论语》中的一组重要概念。”可见,君子本指有社会地位的人,小人指平民百姓,是对人的社会地位的中性表述,不能单一理解为“人品”区分。《论语》中君子、小人的内涵比较复杂,有时指“有位”者,有时指人品,有时兼有两者之义。《论语》认为君子、小人这两类人之间建立传播关系时,有道德品格的人处于传播的上位,即“有位者”也要“有德”,才能在人际传播中取得传播的主导性,而平民百姓或缺乏道德品格则处于传播的下位,且上位对下位具有绝对的传播效力。

在结合以上两种人际传播关系基础上,《论语》提出以人的品格特征为识别原则,树立了“君子”人格形象作为教化传播的价值导向。

二、《论语》中君子的德性内涵

在《论语》中,我们时常见到关于君子与小人相对照的论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是通达于道义的,而小人则是力图于利的。这正是 “ 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论语·宪问》)上达于道义,下达于私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 语·述而》)君子忠心尽自己之力,所以心胸坦荡,小人则是为一时一己小利而局促忧愁。“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君子总是在好事上去帮别人达成,在为非作歹的事情上则是不会用力的,小人就不会这样,而正好相反。“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和他人能够很好地相处,而不苟同,小人则是讲求千篇一律的同意。“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君子总是自我修养,先完善自己,有问题先拷问自己,而小人则是处处找他人、找外物的不是。这许许多多精辟的论述,真是微妙精深,恰到好处,将君子与小人之特性分析地极其到位。是要为君子,还是为小人,君自知之也。

在《论语》中,君子在绝大多数地方是指称有德之人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孔子心中的君子:人因为道德高尚才成为在位者,而贵族亦是如此;倘若没有那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万万不能成其为真正贵族的。无德之人是不能成为贵族的,倘或偶然的机会,无德者上了王位,则必须行道行德;不然,民无以支持他,必然要为真正的有德之君子所取代。《论语》中之君子正是以仁义为“质”,以礼为“文”。仁义、礼相辅相成,合乎中庸,而为君子。

第一,作为“质”的“仁义”。仁、义相通,而又有所区别。 一是“仁”。“仁”一般解释为“爱人”。关于仁,《论语》中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君子无论富贵,还是贫贱,都是以仁为前提的;颠沛流离都不会违背仁,时刻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君子和朋友交往,那不是酒肉朋友,不是财权朋友,而是以仁义、以礼文来和朋友交往的,正如朱子所言,“讲学以会友,则道益明;取善以辅仁,则德日进。”这是说学习以提高道德修养,与朋友交往,共同学习互相提高,并培养仁爱之心,全力以赴将仁爱推而广之。

二是“义”。“义”与利相对而言。关于“义”,《论语》中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做事无可无不可,是以义为导向的,君子正是以其行义而有别于只是求利的小人;“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义正是君子的本质所在,君子行事以义为上策。“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君子是以义为本质特性的,凡事道义为上,无义之官不仕之。可见,义亦是君子之重要内涵之一,君子行事不论情况如何,都是以“义”为转移的,一切依据“义”之理而行之。

第二,作为“文”的“礼”。孔子的时代礼崩乐坏,所以在孔子,主要是要恢复周礼的地位,增强人们的礼仪之心,以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达到天下大治的社会政治理想。关于“礼”,《论语》中有如下论述: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侑》)像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我们的竞争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则;孔子还说“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君子讲究以义为内容,礼为做事方式,这一切都要以谦逊和诚信的心去为之;孔子弟子子夏说“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这从交往的角度来说,怀抱恭敬之心,以礼交人,天下皆兄弟也。“礼”,是礼节,是礼仪规范,不是所谓繁文缛节,而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必不可缺的尊尚与敬重,对上如此,对下亦如此,于是“礼”就是君子德性的基本内涵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极其强调“行”,这有其必然性。具有德性特质的君子绝对不会把仁、义、礼等停留于口头上,而是去行动,只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足以践行“仁义”与“礼”。孔子自谦言,“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论语·述而》)让自己的行动时时处处符合君子的标准,这并不容易,或者说也是因为当时的人很少做到,所以孔子有如此感慨。惟有把思想观念中的“仁义”与“礼”付诸行动,才是谓真正具有君子德性,而不是言行相悖的伪君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辱,所以才有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这乃是说做事敏捷,而又言语慎重;也才有“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以及“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不以夸夸其谈、哗众取众为荣,而是以实际行动,以真正的实力为善,为美。可以看出,重“行”的伦理思想贯穿于《论语》的诸多篇章之中。 三、《论语》与君子

《论语》以其丰富的内涵,超越古今的价值观念,为历代国人所珍视,在2000多年的流传中,其精神不断地被诠释、挖掘与追寻。有人从中读到了治国之道,有人读出了仁爱精神,有人听到了落魄者沉重的叹息,有人感奋于先贤们“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追求,可谓见仁见智。而笔者认为《论语》着眼于对人的塑造、对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使人成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是一部君子之学。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朱义禄.儒家理想人格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毕建志. 浅析《论语》中君子德性观的内涵[J]. 山东师范大学,20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y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