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考】陕西省2016中考语文 第5部分 作文 第五讲 千古文章,立意为上

更新时间:2023-03-19 21:14:01 阅读量: 人文社科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场作文技法指导

第五讲千古文章,立意为上

1.(2015·天津)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晒”已经成为十分流行的网络用语,“晒”就是一起分享,晒一张聚会的照片,与人分享真挚的情谊,晒一件自己的作品,与人分享个性的美丽;晒一本书、一首歌、一份心情......同学们,你想“晒”点什么呢?

请以“晒出我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2015·上海)按要求作文。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①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③不得抄袭。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意”即文章的主题,这一表述形象地表明了千古文章意为高的观点。综观2015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满分作文,因立意而胜出者不在少数。考生如何在立意正确的基础上做到立意深刻、高远,是有法可循的。

首先,我们必须记住,作文是让阅卷老师读的,不是自己在QQ空间上信马由缰地乱写,因此,作文的立意必须积极向上。对于有争议的内容,不要轻易写出来。

其次,无论中考作文怎么出题,立意的范畴基本分为八类。一是生命意义,写生活中感悟的滋味。二是自然景物,写对周遭世界的感悟。三是情感体验,写你珍藏在内心的人和事。四是享受幸福,写那些给我们温暖和智慧的情节。五是成功成长,写花季中的酸甜苦辣。六是道德修养,写生活中宝贵的品质,如诚信、真诚、勇敢、善良等。七是哲理品悟,写自己从生活细节中提炼的规律性认识。八是告别往昔,写生活中值得珍藏的片段。上面几个方面,有侧重也有交叉,同学们要根据作文题目,明确不同的立意。

主题是一篇文章的统帅、灵魂,它是决定文章质量高低、价值大小的重要依据,同时文章的选材、布局、详略以及语言的运用等,又必须根据主题的需要来确定。而现在中考作文大都要求立意自定,可见写作文时立意是十分重要的,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作文必然在中考中获取高分。

1

一、立意新颖,莫忘了避“俗”

要使文章的主题有新意,就要进行发散性思维,多向立意,然后对各个立意进行筛选:哪些立意是人们常说的道理,应放弃;哪些立意是人们不曾想到的或谈论较少的道理,可作为自己文章的立意。例如2015年天津中考作文“晒出我的________”,即便没有导语,我们也能迅速完成填空:晒出我的亲情、晒出我的友情、晒出我的成长历程。考虑到“晒”从扣题上也没有什么难度,写好“晒什么”,对于各位完成备战的初三考生来说,绝对不是什么难事。这篇文章写好“晒”什么很简单,但如果考生能够关注到“怎么晒”,那么整篇文章的气象又会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当其他考生前赴后继地“晒”出他们的幸福的时候,如果你能在晒的契机上多花心思,那你的文章会比其它文章多出深厚的背景信息,一下子就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厚重感。又或者,当其他考生前赴后继地晒出他们的“幸福”的时候,如果你能用晒出那些挫折、误会,然后在结构上形成一个反转,欲扬先抑,那么比起单纯的正向堆砌材料,你在立意上的心思也足以帮助你在中考作文的考场上脱颖而出。

晒出我的光芒

阳光透过窗,倾斜45度,折射出美丽的光线!

年少无知的我,爱追逐太阳。犹如雏鹰待哺于巢穴,爱搏击长空,在蓝天中自由飞翔;犹如骏马休憩于马厩,爱驰骋天下,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少年不知愁滋味,努力地追逐着太阳奔跑,为自己的梦想挥洒着汗水。然后让太阳,用强烈的光,把汗水晒干!

成长时,把自己放在阳光下,晒在学习中!

考场犹如千军万马、遍地烽火,谁能在乱箭之中潇洒?我血染盔甲,却只能挥泪拼杀,那满课桌的卷子,究竟是谁的天下,考场之上,狼烟风沙,分数只不过是狠狠的一刀,在心上留下难忘的伤疤!心里的雨不停地下,汗水已被雨水淹没在过去的时间中。

血,从心里流下,泪,从眼睛里飘出。我用幼稚的双手拿起生活的笔,给出完美的答案。等,等太阳出来,把我的血与泪晒干!留下难忘的印记。晒,雨过了,我站在电线杆旁,等阳光把我晒干!

成熟时,活在现实中,晒出自己的光芒!

沉默,并不代表无语,而是有太多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就只能藏在心里,默默承受;流泪,并不象征哭泣,而是想把一切的情绪都发泄掉,留给自己的,或许只有唯美的寂静。再也没有了千军万马、遍地烽火的战场,只剩下无声胜有声的现实。

或许我们早已习惯了45度抬头仰望窗外的天空,再放下90度的寂寞。但人是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无语却晒出我们的个性,寂静却走出我们的道路!

2

年老时,躺在屋内,晒一晒!享受着灿烂的阳光!感激曾经追逐太阳,挥洒下汗水,哪怕已被晒干,感激曾经把自己晒在学习中,奋力作战,哪怕血与泪已被晒干,感激曾经活在现实中,晒出风采,哪怕寂静。

敢于晒,让我懂得活在生活中!

(2015年天津市中考满分作文)

二、立意新颖,莫忘了合“时”

我们写作文时最好能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这样主题才能新颖、深刻,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顺应时事的文章才会有时代感,才有针对性。“功利、浮躁”是困扰这个时代人们的两大心理问题,2015年上海中考一考生的作文《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就批评了这种心理,并告诉了人们应该怎么做。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小学时就听过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据说当年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时候尝试了六千多种材料,这还不包括每种材料反复做的试验。最初听老师讲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这个叫爱迪生的人有些傻气。直到很多年后,我也开始沾染上这种傻气,并以此为荣。

我曾是个不知“困难”为何物的人,从小到大,似乎做什么事情都可以轻易完成。直到去年暑假,我学钢琴的惨痛经历,才让我明白,原来很多事情是那么艰难,甚至多次努力尝试都很难有所改变的。

自从去年暑假在小娟家里听她弹奏了一曲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我就像着了魔,哭着喊着要买钢琴,学钢琴。因为母亲不同意,不给予任何经济支持。我下了狠心“一掷千金”,把自己积攒的压岁钱全拿了出来,在淘宝上买了台二手钢琴,并去报了个暑期钢琴班。

我是那么的自信,以我的聪明才智,学会弹钢琴绝对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小菜一碟。满怀热情地去上钢琴课了,可到下课时,我却倍受打击,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因为当老师介绍完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后,就开始教授《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的第一课,那是一段只有两个乐句的小片段。但是,却要双手弹奏。当老师示范结束,我把双手放在黑白琴键上时,完全傻眼了。因为这两只手完全不听从我的使唤,僵硬而不协调。不是弹错音,就是节奏不稳。原本清丽明快的小曲,在我这里却成了混乱不堪,不能入耳的噪音。我要急哭了,这是我完全始料未及的事。

回到家中,我把自己关进房里,对着钢琴,又弹了起来。各种错音此起彼伏不断涌现,我的脚都坐麻了,手也彻底僵硬了,可是没有一点长进。原来学琴那么难,我向老师求助,向有经验的同学求助。他们告诉我的都是一句话:“别着急,耐心点,多练习就好。”

3

在之后的一年多里,我的自信受到了无数次打击。虽然现在还会不停地弹错音,还在节奏旋律上出错误。但我也学有小成,可以弹奏一些简单的小曲子,如爱尔兰民歌《很久以前》。

但最令我感动的是自己面对困难,没有放弃。可能我在音乐上没有什么天赋,学很多年也弹不了李斯特肖邦的曲子。可想到,我曾经自己每天练琴四个小时以上,想到面对自己自尊心的崩溃,我没有放弃,想到我可以在错误中不断尝试,坚持不懈。我为自己的成长感动。

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看来这世上有些傻气的不只是爱迪生,这孔老夫子也是个不论结果,努力尝试的人。我为自己也沾染上这种傻气而骄傲。因为,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2015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

三、立意新颖,莫忘了巧“联”

写作时可巧用联想来托物寓意,这种立意方法是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显示深层内涵,并巧用联想,由物及人,从而表现文章主题。如2015年盐城市一考生从“咕咕”声入手,开口很小,意蕴很深。“咕咕”的鸟叫声,有谁没听过?本文紧紧扣住身边所熟悉的事物入题,解决了作文的第一难点,取材方面在“熟”中显出了巧劲,显出了新意。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在司空见惯的材料中,巧妙地融入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文章的结尾处甚至含有一定的哲理,是的,生活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不能让“繁务”阻隔“大自然的声音”。

从未走远

乡下的晌午,静谧极了。躺在油津津的凉席上,热风一浪一浪地滚过,使我难以入眠。静,静极了,风摩挲过树叶,都听得清楚。辗转一侧,忽然听到院子西头,传来一阵阵微妙的声音。

“咕咕,咕咕,咕……”是院旁那一排青松里传来的。青松长得茂密繁盛,树上栖了不少鸟儿。此时此刻,鸟儿们正享受着中午的欢悦,恣情地歌唱。伴随着咕咕声,我再一翻身,入睡了。

回了城,我便不曾再听到那神奇的声音。白天楼下马路上收费员与车主互相大声地嚷着;老者蹬着三轮,扩音器里不知疲倦地喊着,收旧电视机、旧冰箱、长头发;晚上楼下烧烤摊浓烟滚滚,小青年喝着啤酒谋划着国家大事;更有邻居大叔醉饮归来引吭高歌。我便把窗户关紧,隔断这一切杂音,也隔断了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咕咕”们,你们去哪了?怎么见不到你们的身影?

又一个早晨,我早早地醒了,闹钟未鸣,一看,也才五点。一丝新鲜的阳光已从窗帘缝中溢出。我索性拉开窗帘,推开窗户,让如鲜果汁液般香甜的阳光流淌进我的房间,迎接这晨曦的美好。

忽然,一阵“咕咕,咕咕”轻轻地飘至我的耳畔。是“咕咕”们!我惊着,喜着,把头伸出窗外,尽力想一睹“咕咕”们的芳容。但是,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树,把歌唱家们藏匿得十分严密。我只好坐下,独赏这份清新的美好。

没想到这久违的“咕咕”们,竟然从未走远。这“咕咕”声,正如一簇碧清的泉水,清澈舒畅;这“咕咕”声下如久渴以后天降的甘霖,清心爽口;这“咕咕”声正如竹林间的一阵清风,叶影婆娑;这“咕咕”声正如故人相聚的一杯甜酒,颇具雅意。久违了,“咕咕”们。“咕咕”们,久违了!

亏得这早上一时的清静,才有机会拥抱这久违的“咕咕”,才意识到,可爱的“咕咕”们,从未走远!

也许是城市的喧嚣纷闹,使我们无心听得到这自然的天籁。也许是初三繁忙的生活,使我们无暇听得到这大自然的窃语。那又有多少自然的声音,被噪声遮掩,被繁务阻隔,又有多少我们为之惋惜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从未走远?

4

“咕咕”们,原来你们从未走远。

“叮叮叮咚咚……”闹铃“美妙”的音乐奏响起来。另一个房间的父母醒了,问:“儿子,睡得好么?”

好,好极了。

(摘自2015年盐城市中考满分作文《从未走远》)

四、立意新颖,莫忘了变“角”

变“角”就是变换一种切入角度,角度一新,立意也会为之一新。变换角度的形式很多,有人物的换位,有人称的变化,有时空的转换等。如:2015年宁波市中考佳作《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一文巧用视角的变化,将叙述主人公是一颗种子,使文章的故事性一下子增强了许多,把一篇寻常的散文写成了一篇带有童话色彩充满哲理的散文,让评卷老师拍案叫绝。

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黛青的远山上闲游着几朵白云,树影随风婆娑、摇曳生姿,斜照透过薄纱洒在我的叶子上,日子就这样恬静闲适地缓缓流淌着。犹记得那个凉风习习的黄昏,感恩那时没有放弃的自己和你。

“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那是我苏醒过来听到的第一个声音,沉睡中我无数次幻想外面的世界,那里应该有似雪梨花、剪影柔柯,有莺歌燕舞、款款人言,还有那萋萋芳草,流水小桥,却从没料想,我苏醒的第一份礼物,竟是这样一个冷漠的声音。满心欢喜瞬间化为愤怒,谁说我不会发芽!“哈哈,你放弃吧!”一声冷笑从黑暗中传来,原来是土壤,它张开干枯的手臂从四面八方刺来,我唇干舌燥,浑身瘫软,所有的骄傲在耐力消耗中土崩瓦解,好吧,我恐怕不会发芽了。“吱吱……”,我听见泥土喝水的声音,渐渐的,声音越来越大,如万马奔腾。突然,清凉如薄荷的水滴渗到我的皮肤上,我鼓足最后一股力量贪婪地吮吸着,那是我尝过的最清洌的琼浆。

那段刚苏醒的日子,否定和干渴是不小的打击,但是,谢谢浇水的你,我没有放弃!

四周依旧一片黑暗,但土壤变得湿润亲切起来,我大口大口地喝着水,拼命伸展着拳脚,我要发芽,我要长大。我天天拿着小皮尺测量我的手臂,可是,一天、两天、三天……,它竟没有生长!我这是怎么了?“它恐怕不会发芽。”一个浑厚的声音像石头一样砸来,沉重而遥远,这是上帝的判决么?“它恐怕不会发芽。”又一个冷漠的声音传来。为什么这些人都认为我不会发芽?难道这是我的宿命吗?我望着瘦小可怜的手臂沉默了,这无边无际的黑暗也许永远没有尽头了。“咕噜咕噜……”又是你,你为什么不顾别人的劝阻还要坚持浇水呢?清凉的水珠漫过我瘦弱的手臂,心中突然充满力量,不着急,只要我也坚持,总有一天我会发芽的。

那段漫长等待的日子,你用无言的坚持给了我力量。

在一个凉风习习的黄昏,“嘭”!我钻出来啦!迎面的你微笑地看着我,仿佛老友重逢。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谢谢你让我相信——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在奔赴每一个未知的明天时,我的心中自有一朵自信之花:总有一天,我会迎来属于我的季节。

(摘自2015年宁波市中考满分作文《我就是一颗会发芽的种子》

)

1.(2015·海南)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英国一个乡村的田野里,一位贫困的农民正在劳作。忽然,他听到呼救声,一个孩子落水了。他不加思索,跳入水中,孩子得救了。

获救的孩子是一个贵族公子。几天后,贵族一家带着厚礼登门致谢,农民拒绝了厚礼。

5

老贵族敬佩农民的善良,感念他的恩德,于是决定资助农民的儿子到伦敦去接受高等教育。农民接受了这份馈赠,能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他多年来的心愿。

农民很快乐,老贵族也很快乐,因为他们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多年后,农民的儿子被英国皇家授勋封爵,并获得1945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他就是青霉素的发明者——亚历山大·弗莱明。

那名贵族公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患上了严重的肺炎。但幸运的是,依靠青霉素,他很快就痊愈了。他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主题;

②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2015·江西)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

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xv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