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相关理论

更新时间:2023-03-16 19: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是阐明人怎样在社会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和发展他的个性的理论。社会学习是个体为满足社会需要而掌握社会知识、经验和行为规范以及技能的过程。

二、代表人物:艾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

三、阐述著作: 《社会学习心理学》(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7) 四、理论产生背景: 大致产生过程:

1.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时代:观察学习、榜样学习 2.衍生自「行为学派」

3. 融合「认知理论」的观点,发展出社会学习理论

一)、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 主要内容:

1) 行为主义强调人类行为的习得性,即教育和环境的重要性,社会学习理论继承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并且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不仅受直接经验的影响,同时也受间接经验的影响。 2) 行为与环境具有交互作用

3) 观察和模仿学习是学习的重要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认知是非常重要的。 4) 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特别的自我调节的过程。 二)、受米勒与多拉德的影响

1) 社会学习与模仿《Social Learning and Imitation》一书 2) 模仿是社会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 3) 反对传统学习理论试误性的学习

传统的社会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动物实验作为研究对象,试图要从这些动物所产生的行为反应来解释人类行为。在二十世纪后期有些传统行为主义学者注意到思维等认知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强调要从社会层面而不是单从个体行为层面来研究学习现象,从而开创了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班度拉

(Albert Bandura)以客观科学的方法研究,以学习心理学为基础,探究人类行为的形成与改变,建构社会学习理论的思想体系 。他希望社会学习论能解释和预测人类的行为,包括行为的源起、决定因素和调适的过程等。可以说班度拉的学说出自于学习理论,融合于认知理论观点,而发展出社会学习理论。 五、代表人物介绍:

艾伯特?班度拉(Albert Bandura)于1925年12月4日生于加拿大西部埃布尔达省的孟代尔镇,父亲是波兰裔加拿大人,父母以务农为生,班度拉在家中排行老么,上有五位姊姊。 1.学习经历:

班度拉是在镇上完成中学学业,随后考上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就读,于1949年取得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转往美国爱荷华大学研究所进修临床心理学课程,于1951年和1952年先后拿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接着在堪萨斯的『魏奇塔辅导中心』接受一年的临床训练。于1953年夏天进入史丹福大学任教。

2.研究介紹:

班度拉在求学期间受到赫尔学派的学者史宾斯(Kenneth Spence)的影响,同时对于达乐(J.Dollard)和米勒(N.E.Miller)和所著的《社会学习与模仿》一书也深受影响,这对班度拉在日后社会学习理论的钻研有莫大的帮助。 班度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与人还有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其中相关的理论有观察学习、模仿学习、交互决定论、攻击、自我调节、自我效能等。

1982年班度拉从社会学习的观点提出自我效能论,其中强调自我评估的能力和自信心,这使得教育上对于学习动机理论的研究开始转向内在心理历程的研究,而后班度拉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自我效能的探讨。

3.教学生涯: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史丹福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4.特殊荣誉:

班度拉在1969年到1970年间参加『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工作。 ? 1974年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 ?

1981年担任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会长,并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 198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医学部院士。 ?

应邀担任《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等二十余种杂志的编辑。 ? 5.生活观

班度拉是个乐观主义者,他与维吉尼亚(Virginia Varns)结婚后育有二女,他们住在史丹福大学附近的旧金山湾,班度拉常带着家人共同享受山林、海滨之美,远离人群到山上惬意的休闲。班度拉与同事的关系或是和学生的关系都是表现出公平、友善、随和、幽默的态度。在他的学术群体里,每个人都感到很亲密,向心力很强 。

6.著作介绍

1)、青少年攻击行为之研究

班度拉和渥斯特(R.H.Walters)合作撰写第一本书是1959年发表的《青少年攻击行为:儿童管教情况和家人关系之影响的研究》 2)、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

班度拉和渥斯特(R.H.Walters)合作撰第二本书 1963年发表 《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 3)、行为改变原则

班度拉在1969年发表《行为改变原则》一书 4)、攻击行为的社会学习论

班度拉于1973年发表《由社会学习观点分析攻击行为》。包括攻击行为的理论、攻击行为的根源、攻击行为的鼓动、攻击行为的持续条件、攻击行为的改变和控制。

5)、社会学习理论

1977年发表了《社会学习理论》。内容在说明社会学习理论的理论立场、社会学习的交互决定论以及说明行为的行程和各种决定因子的认知历程。 6)、自我效能理论

1986年出版了《思想與行為的社會基礎︰一種社會認知理論》,對自我效能機

製進行了更加系統全面的論述。

7)、班度拉在几本着作中的主要概念

? 研究攻击的对象从青少年到儿童,扩及到社会成人的暴力行为 ? 攻击行为是来自不当行为的模仿与示范

? 只要提供良好的环境、正确的楷模和适当的增强就可以避免攻击行为的产生 ? 认为人具有观察学习的能力、符号运用的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 从发表言论中,班度拉具有行为论心里学者的实证态度和人文主义心理学者的人道信念,也采纳认知心理学者的见解。 8)、班杜拉对其他理论的批判 A、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

1.理论前提: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决定的 2.批判:

(1)个体内部的动机因素,不可能是行为的绝对而唯一的原因。

(2)行为表现是复杂的,作为引起行为表现的原因也必然是同样复杂的。 B、对「特质理论」的批判

1.理论前提:行为是由特质决定的

2.批判:个体的行为会随着情境的不同而变化,不存在特质理论所预言的两种一致性

C、对「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 1.理论前提:

(1)环境因素对行为的控制是自动的 (2)行为的塑造要求强化的实时性 2.批判:

(1)理论观点狭隘无法解释人类的复杂学习 (2)学习如只靠直接经验,其效果是有限的 (3)学习不全是在控制情境下自动产生的 7.班度拉的著名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在该实验中,他让儿童们目睹一位模特殴打一个塑料小丑,名叫波波玩偶。儿童们在那里观看一步录像,一位模特攻击性地殴打一个玩偶,“模特用棒槌敲他的头部,把它朝下猛摔,坐在它上面,反复地打它的鼻子,把它抛到空中,用球击打它??”(班杜拉,1973年:第72页)。看完录像后,儿童们被放在一间有好玩的玩具的房间里,但他们不能动玩具。记忆过程开始了,因此,儿童们变得愤怒和沮丧。然后,把这些儿童领到一间放着和录像中同样玩具的房间。动机状态产生了。班杜拉和许多其他研究人员发现88%的儿童模仿攻击行为。八个月后,40%的儿童重演波波玩偶实验中观察到的暴力行为。 六、基本内容:

一、人类行为的分析

(一)人类行为的起源:

行为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手段 1.传统行为理论:试误性学习

2.替代学习:观察别人的行为反应及其 结果在替代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学习 (二)行为的决定因素: 1.先行决定因素:

(1)环境因素(刺激—反应) (2)条件制约

a.自然条件制约 b.社会条件制约

2.后继决定因素:行为结果的回馈

3.认知因素对行为的调节:行为的获得、维持与表 现,是个体的外部物理事件与内部认知事件转换 的过程

二、社会学习理论的实验研究

1.要以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宝宝玩偶实验

2.楷模及楷模作用(modeling):透过观察而习得 行为

3.行为相互联系的机制:

(1)替代过程:观察他人行为,受到强化还是惩 罚,不必自己直接作出反应,体 验结果。

(2)认知过程:将行为透过「符号」,转换成内 在模式,成为未来行动的指南。 (3)自我调节过程:根据自己的内准则和对自己 行动所作的自我评价来调节反应。 三、观察学习与模仿 1.观察学习四阶段:

榜样行为表现 1注意阶段 2保留阶段 3再生阶段 4动机阶段 经模仿学得行为

2..观察学中相继的步骤

3.影响观察学习的条件: (1)榜样是学习者的偶像。

(2)榜样的行为受到了奖励或惩罚。

(3)榜样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有相似之处。

(4)学习者的模仿结果会获得(自己或他人)增强者。 (5)模仿的行为可明确认定者。

(6)模仿的行为是学习者能力所及者。 4.四种不同的模仿方式:

(一)直接模仿(direct modeling): 直接模仿行为、技能

(二)综合模仿(synthesized modeling):

综合多次所见之行为,形成自己的行为 (三)象征模仿(symbolic modeling): 模仿行为所代表的意义。

(四)抽象模仿(abstract modeling ): 模仿抽象原则,而非具体行为 四、三元交互决定论

环境、行为、个人的主体因素三者是相对 独立、同时又交互作用,从而相互决定。

三元交互决定论模型:

解释:

(一)「P B」:

人的主体因素与行为之间双向的相互 影响和决定关系 (二)「E P」:

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之间的双向交互 作用关系

(三)「B P」:

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决定关系 五、自我效能论 自我效能感:是人的主体因素的核心,并渗透、弥漫于人类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 (一)何谓「自我效能」?

个体应付或处理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 (二)自我效能与行为改变:

最能引发和改变个人认知的因素,莫过因表现成功而体验到的能力感。任何方式的心理改变方法,目的都在改变个人对自我效能的预期。 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之区别 1.效能预期:

一个人对自己的某项行为会产生某种结果的预估。 2.结果预期:

一个人对自己获得成功所具的信心。

EG:跳高选手对自己能否跳出2.38米的成绩判断是[效能预期」

这一成绩是否能为他赢得奖牌、社会荣誉、自我满足,是「结果预期」 1.行为表现的成果是产生效能预期的最可靠来源。

2.成功的经验可以增加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效能预期。 3.重复失败则会降低效能预期。

自我效能感作为人的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1)是个体人格的一个发展指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xu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