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光的折射 教案
更新时间:2023-10-01 23:18:01 阅读量:1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4.3光的折射教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第四章 多彩的光 第三节 光的折射(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通过实验认识光的折射规律
3.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和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 通过对光的折射现象的具体分析,设疑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2.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讨论法、交流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课件、激光笔、视频、刻度尺、投影仪、半圆形玻璃砖、带刻度的圆盘(事先用油性笔画好特殊刻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黄山海市蜃楼的视频,引入光的折射。
(二)新课讲授
一、光的折射
1.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折射现象,小组讨论利用桌上的东西做一个小小的生活小实验。讨论后将光的折射定义填入导学案中。挑选其中演示最好的小组进行上台演示小实验,并解释光的折射定义。结合导学案的图指出光折射的基本要素,用实物展台展示,并用笔具体指出。 教师做知道和补充。
光的折射的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
做光的折射。 教师提问:定义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如何射入?垂直射入是否会发生偏折?为后面的探究的实验做铺垫。
三、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A.提出问题
.回顾刚刚学习的反射知识,请同学们翻到书本P56页 光的反射定律,由此猜想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
①三线共面②两线分局③两角相等
大家认识了光的折射现象,那么光在折射时有没有一些可遵循的规律呢?
出示光的反射规律,类比猜想
1.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吗? 2.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吗? 3.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吗? 4. 。。。。。。。。。 B.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器材:激光笔、刻度尺、半圆形玻璃砖、带刻度的圆盘(事先用油性笔画好特殊刻度) 1. 探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探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的位置关系。
3、探究用激光笔让光线从空气垂直(沿法线)射向玻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4、探究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表格1 空气射入玻璃 1 2 3 4 表格2 空气射入水
1 2 3 4 表格3 玻璃射入空气
1 2
入射角/° 30° 0° 折射角/°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填:大于,小于,等于)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入射角/° 30° 45° 60° 0° 折射角/°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填:大于,小于,等于)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入射角/° 30° 45° 60° 0° 折射角/° 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填:大于,小于,等于)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折射角____入射角 C.进行试验收集证据
1.在研究时,器材的放置,应该如何放置?水平线所在的面是90°还是0°,为什么? 2.研究二者关系时,测一组数据好还是测多组数据好?原因在于?
3.教师组织学生设计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巡视,引导实验操作有困难的学生。 4.收集学生的实验记录并选取最佳结果,让小组在实物展台展示 D.分析论证:
A.由表格1,表格2,表格3得出光从玻璃和水射入空气中是否遵循折射规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和水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C.光从玻璃和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D.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是否改变?
【知识小结】
1. 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2.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3. 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4.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5. 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应用
1教师用flash解释课前播放的海市蜃楼的现象成因
2.小组讨论,在生活中还有没有折射的现象,并有小组上台发言展示 3.书本P63的迷你小实验
【作业布置】
1、 完成导学案的自我提高2
2、 完成课本P64-65课后练习1.,2,3
【板书设计】 第三节 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①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 ④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当光从其他透明介质斜射入空气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⑤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⑥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①池水变浅. ②硬币升高.
【教学反思】
1. 利用有趣的视频导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便于接下来的学习
2. 采用“探究式”教学后,通过给学生创设光的折射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都由学生完成,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并且通过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学会了一3.
种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以后遇到问题就知道该怎样去探究了
在进行小组讨论时,学生发现身边的折射现象并积极开始动手做实验,有的小组还进行了改进创新,例如将笔投入透明水杯的实验,有的小组改进实验将笔放在水杯后面,仍然发生了折射现象
多让学生上台展示,不仅仅是将课堂还给学生,推进物理新课改的发展,还锻炼的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合光的反射实验时,学生做的实验的错误操作,再次强调圆盘的放置,深化法线度数的概念,避免学生再次混淆。
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有许多相似点,横向对比,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也渗透了类比的的物理思想。
每次实验教师都会提到多次实验,但是每次实验中多次测数据的目的不同,例如光的折射中,仅测光从空气30°斜射入玻璃砖中,是无法证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的,故要多测几组数据,而此次的目的是通过多组数据来发现普遍规律,由此教师总结,并不是多次测数据的目的均是减小误差,目的有许多种,使得学生走出惯性思维。
在实验结束后,再次解释课前的现象,首尾呼应,也使生活走向物理教学,再从物理教学走向生活。
4. 5. 6. 7.
8.






正在阅读:
4.3光的折射 教案10-01
企业传真邮产品手册11-13
2016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卷(word档,附答案)11-13
我最爱的书中人物作文500字06-30
教育学练习试题及答案06-01
听春雨的声音作文500字06-18
《女收藏家》经典观后感集12-12
祖国祝福语100字07-31
国土资源系统收费项目标准及依据03-10
团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主持词05-18
-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全套学习学案
- 水处理一级反渗透加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后为什么ORP会升高
- 毕业设计(论文)-正文董家口 - 图文
- 荣盛酒店经营管理公司录用通知及入职承诺书II
- 第二讲 大学英语四级快速阅读技巧
-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2015年委托第三方医药物流配送企业专用版本)
- 214071收款办法
- 苏轼对《文选》选文的评价
- 《诊断学基础B》1-8作业
- 广东省东莞市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试题
- 海南电网公司VIS推广应用管理办法
- 红星照耀中国习题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之生字词整理
- 局域网组建与应用—王向东
- 税务稽查内部管理文书样式
- 环保社会实践调查表
- 九年级思品第一单元复习
- 2016年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试卷
- 毕业设计-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防波堤设计
- 撞背锻炼方法与益处
- 折射
- 教案
- 4.3
- 加强教代会建设 提高民主管理水平
- 苏州市吴中区2012年度用人单位报送书面材料定期审查须知
- 重庆市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费计取及使用管理规定渝建发〔2014〕25号
- 筏板基础施工方案
- 真空吸塑胶在真空吸塑贴膜中的应用
- 姓名笔划数看一生吉凶命
- 最新湘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触摸美丽》教案 doc
- 惠农信息平台建设汇报
- 兴仁县第三中学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 发动机常用术语英语翻译
- 心连心汇报(2012年4月26日)
- 《药物化学》第18章在线测试
- 英语国家概况资料精讲笔记
- 浙江省镇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 云南省花卉栽培专业合作社名录2016年1610家
- 电影词汇总结大全(中英文对照)
-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期末复习重点
- 3.2(1)比的基本性质
- 热处理工段长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