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正文

更新时间:2023-06-04 15:2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学论文

解读陶渊明的田园诗

——归隐、闲适、飘逸的情怀

【摘要】陶渊明是东晋时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身居田园的他,饱

览了大自然淳朴自然的美丽风光,也感悟到了农村山水田园的清新与恬静。

他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

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中表现了作者

归依自然、顺应自然的人生理想。这类诗以自己的农村隐居生活体验为基础,直接描写农村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

闲适的心境,同时,体现了作者淳朴的思想和深邃的人生意趣。当然,归田

后,他仍然关心时事,在诗作中流露出对时政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愤怒。他

的归隐,是对统治者所抱的幻想完全破灭之后所选的一条洁身自好的生活道

路,这些思想均在其诗作中有体现。陶诗大部分取材于田园生活,来源于陶

渊明对田园生活的深切感受,有的接近于口语,有的近似歌谣:有的直抒胸

臆,直接表明了作者热爱躬耕生活之情,语言平淡而自然,朴实而又毫不缺

少色彩,给人一种清新、淳美的感觉、诗情画意的感受。可以说,陶诗在中

国诗歌史上有崇高的地位,这首先是由于其高妙的田园诗,他的田园诗对中

国诗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假若没有这些田园诗,中国诗歌将大为逊色。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自然、闲适、友爱、情趣、理想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体验并描写农耕生活的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田园诗是经过

文学论文

长期农村生活体验的结晶,充分体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

节操;也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恨和彻底决裂;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

生活的热爱。他的田园诗描写了田园风光、歌唱农民、赞美劳动与农民建立深挚的友情。

他亲身参加农耕劳作、自力更生、咏叹自己的劳作经历和感受。另外,陶渊明作为“古

今隐逸诗人之宗”,在田园诗中表现了他全身心的归隐山林的隐逸情怀。

一 走进田园,亲近百姓,感受生活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

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到了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

于在四十一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而且,他亲自参加了

劳动,接近了农民,对农村生活体验颇深,所以这类作品显得内容真实,感情深厚,形

象明朗,表现了朴素的自然美和诗人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最为人们所

传诵。

(一)描写田园自然风光,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陶渊明的田园诗,大多数写出了大自然的美,表达自己脱离樊笼的自由心境,粗看

像是在写景状物,内里却饱含着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与眷恋之情。如:《归园田居》

其五中写道: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这首诗叙述了归田的原因,描写了农村的美好风光和田园生活的乐趣,从而表现出

对上层社会的厌恶和对村居生活的热爱。诗的前八句追述往事,把官场视为“尘网”,说

自己误落其中,好像羁鸟、池鱼,得不到自由,这表现了诗人对过去出仕的懊悔心情。

以下写恬美宁静的田园风光和诗人愉快、欣慰的心情。写诗人的庭院风光,语言通俗自

文学论文

然,不假雕饰,而景色自在其中。写远处村落炊烟,朦胧疏淡,语极省净,却给人以无限亲切之感。写近处的犬吠鸡鸣,以动写静,反映出农村的和平宁静的生活气氛,与诗人“爱闲静”的情趣十分和谐。

陶渊明描写田园优美静谧和他悠闲生活的诗篇,没有在字面上揭示农村生活中的矛盾。但是人们能看到他是从黑暗险恶的官场回到田园的,他对田园感到分外的和平宁静和热爱,这是他带着对官场的憎恶和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决心,来体验和感受田园生活的结果。他把田园看成唯一净洁的地方,在这里,他可以托身,可以洁身自好,可以自由的生活。他在诗里,把田园与官场对立起来了。他愈歌咏田园的美好,就愈反衬出官场的丑恶。所以,陶渊明描写田园的恬美宁静和个人悠闲生活的诗篇,表现了陶渊明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

再如:《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首诗写诗人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和心境。诗人在东篱下采菊,偶然抬起头来见到庐山,山上的景色在黄昏是越发美好,飞鸟结伴而还。他从在景色中联想到自己的归隐,悟出了归朴返真的人生哲理,不胜欣慰。景语、情语、理语融为一体,诗的蕴涵特别深邃,使读者回味无穷。在陶渊明看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回归自然才能求得。本诗歌咏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人与自然和谐的第一步就是对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价值取向的否定,人们只有回到和谐、宁静的大自然中去,才能找回自我。全诗传达出诗人那种悠闲自得的深情和意趣。人那样闲逸而自在,山那样悠然而高远。

(二)咏农业劳动,在劳动中与农民建立友情

陶渊明是个性情中人,他与邻里之间的交往,完全超越了相互间的功利目的。常年的劳动生活使陶渊明和农民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与农民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这种交往反映在诗歌中显得极为真挚和情趣盎然。所以,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随便,又那么和谐。如《移居》二首就写了他与邻居的友好往来。与邻居们同劳动 、共游乐、一起谈史论文,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友情。那种真挚的交往令人羡慕。《移居》其二云:“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家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谈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记,力耕不吾欺。”这里,诗人与农人

文学论文

之间率直融洽的关系被表现得如鱼儿与水一般,亲密无间。“过门更相乎,有酒斟酌之。”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一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让人感觉仿佛听到了那亲切的招呼声,仿佛看到了他们喝酒时那悠然自得的样子。斟酒品尝,躬耕田野,披衣相访,这些与农人之间和谐的生活,是陶渊明对劳动生活的认识,这种亲近农民的意识,与“田夫野老”共同的“躬耕自资”的生活,正是维系他们感情的纽带,是他们欢乐的根源。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突破了前代的一般农事诗的田园风光描绘,同时又超越其后代的以旁观者姿态出现在诗歌中的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注的角色,而形成了自己在田园诗中独有的风格。又如《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后日掩荆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 至,霖落同草莽。”农闲时节,与诗人共相来往的,不是那些骑马驾车的达官贵人,而是“披草”的农夫,他与农民随意交往,亲密无间,他没有封建士大夫的架子,是那样的平易近人,而农民们也把他当作了知己,热诚相待。“时复墟里人,披草共来往。”与农民随意攀谈交往的情状呼之欲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他所关心的也只是桑麻的长势,收成的好坏。他的思想感情还与庄稼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庄稼的茁壮成长,耕地面积的日益扩大而兴奋、喜悦。又为庄稼霜霰侵袭凋零而担心、忧虑,所以他说“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他这种关心农事,亲近农民,与农家通声息的行为,在东晋门阀等级森严的时代是特别难能可贵。因为在当时的贵族大夫阶层价值观念中,始终存在着对农业和农民的鄙视。长期在躬耕田园,生活的日趋恶化,使得诗人在劳动过程中逐步接近农民,与农民建立了感情。《归田园居》其二中写道:“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诗人在与农民的交往中,进一步认识到农民淳朴,自然,诚实的气质。诗人与农民共话桑麻,与他们生活的苦乐有了共同感受。陶渊明的这些田园诗不仅表现了与剥削阶级寄生观点鲜明对立的依靠劳动生活的思想;而且表现了不辞辛苦、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正是这一点,使我们确信,陶渊明的诗和生活已经完全打成一片,就像宋代的施德操所说:“陶渊明随其所见,指点成诗,见花即道花,遇竹即说竹,更无一毫作伪”。这些都超出了一般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使他的田园诗闪烁着进步的思想光辉。

(三)反映农村的凋敝和农村生活的贫苦

陶渊明的家乡浔阳,是桓玄与刘裕长期互相混战的场所,残酷的兵火之灾,使许多农田遭到破坏,垣舍变为丘墟,人民在战乱中流离惨死。义熙六年,卢循领导的农民起

文学论文

义军在浔阳又与官军发生激战,战祸又延续五六个月,对农村的破坏也很大。诗人归乡之后,对农村这些破败现象也都有所目睹,在他的诗中也有较为鲜明的反映。如《归园田居》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余。”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昔日人们生活的村落,已经变成丘陇间的荒墟。井、灶还有遗迹,桑竹已经朽败,居人已经死殁无余了。这是多么凄凉败落的景象!这种败落的景象,反映了诗人笔下农村的另一侧面。陶渊明歌咏田园风光的诗,多是从农村的自然景色、淳朴风情方面着眼的,当他写到农村劳动的时候,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也写到了农村繁苦的一面。至于直接描写农村人民生活情况的诗,如《归园田居》其四、《示庞主薄邓治中》、《饮酒》二十六、《有会而作》、《乞食》等等,则写了农村生活的贫苦情形。这些诗反映了晋宋时代农村的真实面貌。

特别是陶渊明的晚年,生活尤其艰难。他在《有会而作》中说:“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只要能吃上一点菽麦之类的淡饭就很不容易了。可是自己确实吃不上菽麦淡饭,“惄如亚九饭,当署厌寒衣”,当年子思三旬九食,而自己连子思的情况还不如,暑天还穿着冬天的衣服。“常善粥者心,深念蒙袂非”?常常要靠别人施粥赈济才能活下去。这些诗虽然描述的是诗人自己的生活遭遇,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广大农民的悲惨情景。于是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陶渊明:多年以来风里来,雨里去的耕作,使他饱尝了劳动的艰辛。正因为如此,他对农民的辛苦,对劳动的意义,人生的艰难,认识是那样的深刻。他体会到了田家的辛苦,感叹着人生的劳累,开始怀疑天道,以至慷慨悲歌了。因而此时的田园诗旷达依旧,但增添了不少悲凉的意味,平淡恬淡的田园风光少了,而多了叹老嗟贫。

(四)表现诗人美好的理想

陶渊明把“抱朴含真”作为人生的一种理想境界,他希望回到自然的状态,与自然保持高度和谐,从而获得最大自由,实现理想。陶渊明早年有“大济苍生”的理想,但几次出仕都未能实现,最后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但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三),

文学论文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咏贫士》),他就不免感到愤慨了。这时,他接触了农民,了解了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晚年,他创作了《桃花源诗并记》。这篇杰出的作品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他的《桃花源诗》侧重介绍了桃园社会的性质和特点。“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桃园中人人参加劳动,过着共同劳动的生活。“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些描写,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憧憬,也反映了广大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愿望,作品反映了诗人对暴政、战乱的憎恨,它所描绘的理想境界,意在与黑暗现实形成对比,具有批判现实的意义,同时反映了作者在黑暗困苦的社会生活中,对美好生活与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可以这样说,正因为陶渊明目睹了危害民生的灾难,作为一个长期躬耕者,才能对农村纯朴的风土人情,以及百姓遭受的战乱,重税之苦,描摹得这么真切。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田园诗除了写闲适情趣外,还直接描写农民,写了劳动的艰辛和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写他坚持隐居的志向,甚至写他的乞食生涯。他的诗内容丰富,抒写的感情也是对方面的。

二、隐居不仕,躬耕自资,描写隐逸情怀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不仅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还深刻的表现出归隐后的隐逸情怀。

(一)“不为五斗米折腰”,归隐田园

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腐朽的门阀制度控制着整个社会上层,寒门庶士在仕途上很难得到发展。这对家庭败落,本非世族的陶渊明的生活道路和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生活在封建官宦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曾有过理想追求。他的《荣木》中说:“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他想驱车策马,出去发挥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远大报复,希望自己能够实现 “大济苍生”的理想。他还说:“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可见他的胸怀。但是,到了陶

文学论文

渊明青壮年时期,东晋政治完全陷入混乱,门阀统治窒碍了他的理想。使他空有一腔壮志,却无由施展。因而诗文里感叹不遇的话很多。虽为生济所迫,他先后几度出仕,但最终因为“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毅然归隐,躬耕自给。“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孰是者不营,而以求自安?”真实反映了他的思想变化。陶渊明的归隐,使他与一般士大夫的生活有所区别,而和劳动人民有了较多接触。“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家生活,使他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这又让他感到生活的充实。从此陶渊明从污浊的官场来到宁静的田园。“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可见,他是彻底地否定了自己的前半生。他把仕途官场称之为“尘网”“ 樊笼”,恨不得尽快脱离开这种险恶的环境,立即回到他那十分熟悉而又亲切的农村去.“羁乌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说自己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飞翔的森林;就像被圈在池塘里的鱼,无时不想着原来自由遨游的海洋,过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无拘无束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情在他的《归去来兮辞》中表露得更明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非。”带着一种悔恨的心情彻底的否定了过去的自己,一旦摆脱了歧途、险境,全便欣喜若狂,“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哪怕是早一刻看到自己的家门,也成为一种极大的快乐和安慰。用这种情绪与感情去描写农村,去抒写田园风光,当然是对官场、仕途的一种彻底的决裂。陶渊明过着“躬耕自资”的归隐生活,是真正对官场的厌弃,对至高自真生活的追求,而不是身在江湖心在官场,不是家有良田回乡过地主生活。他来到田园,被田园的一切陶醉了,拼命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欣赏着田园的秀美景物,便立即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纯真的田园生活安顿了他疲惫的身心,打开了一个审美化的个人空间,他可以用来自大自然的宁静来过滤心灵的感伤和沉郁,以心灵的愉悦来摒弃人世的丑恶。这种心境的瞬间感应,以及通向无限的愉悦,是不可言表的。在这里,诗人追求的不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而是精神上的解脱,人格的真正自由。

(二)借闲适的田园生活,表现闲情逸致

陶渊明以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创立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流派。但是历史文学评论家只把陶渊明的诗看作是“啸傲东轩下,超然尘世外”的作品,以为陶诗没有反映现实,没有反映人民的疾苦,所抒发的不过是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如:在《五柳先生传》中清楚的自白。他说:“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因此,这一“志”表现在田园诗中,就在于借闲适的田园生活来体现隐居不仕的闲情逸致。

文学论文

这种人生境界,自然流露于诗。最能代表作者冲淡之美的是《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可见,诗人就住在人境之中,并非跑到了深山老林中去,然而却避开了车马的喧扰,与世俗社会隔绝了。诗人用一个问句提出:“问君何能尔?”为什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回答便是:“心远地自偏”。因为“心远”,从心里把那个污浊的世俗社会远远的抛弃了,就如同住到了偏僻的深山老林去了。诗人就这样凭心灵超越而离俗独处了,从而开辟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闲适的生活天地。这首诗充分体现了陶渊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志趣。你看他,随手从篱笆旁摘下一朵凌霜傲骨的菊花,冷香盈怀。那菊花似乎不把寒霜暴冷放在眼中,傲然正气,在向他微笑。陶渊明似乎寻觅到了知己,他醉了,醉在了有芳草的陪伴,醉在有山水的乐,醉在远离车马的喧扰的污浊官场的地方。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诗人在这首诗中展现的生活画面,不只是采菊见南山这样的情事和日夕、归鸟这样的风物,更重要的是展露出自己隐居不仕的闲适生活志趣和境界 。 (三)闲适自乐,得到人生的慰藉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这是陶渊明报定的志向,表露出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人生归宿后的欣慰、闲适、宁静、坦然的心境,诗句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诗歌清淡而深厚,含蓄而精练。同样,在“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归园田居》中,那暮霭下的村庄,炊烟袅袅,狗吠鸡鸣,使人感到那里没有战争,没有官场的污浊,更没有压榨,是一片升腾和平的小康景象。充满了宁静、安乐,充满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气息,充满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与友爱。抒发了诗人幻想一个超脱世俗、优雅清淡的环境中悠然自得的精神。

诗人隐居不仕的决心,在下面这首诗中也表露无遗。《拟古九首》其三:仲春莆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名潜骇,草木纵横舒。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我心固匿名,君情定何如?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在春雨的滋润和春雷的鼓动之下,地下各类冬眠的动物都逐渐复苏,与此同时,花草树木也舒展萌发,充满活力。一派大好春光、万象更新的景象。次四句抒写了春季重新归来的燕子轻轻的成双成对飞回诗人的房子里。最后四句,诗人感物生情,看到燕子尚能依恋旧巢而更加坚定了自己隐居不仕的决心。他要积极参加劳动,自力更生,在自然淳朴的田园生活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诗人正是因为脱离了官场,才获得人生的至乐,即一种平凡,朴素的欢乐。

文学论文

陶渊明的田园诗,不仅在内容上体现了他的伟大和独特之处,而且在艺术上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再现农村的田园生活,体现出平淡自然、意味深远、情理浑融的艺术风格。

总之,陶渊明的田园诗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成就极高,自然流露出的“率真生动、意味生远、平淡无奇”构成了他田园诗的主要语言特征,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具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至今,我们每每读起陶渊明的田园诗,仍会被那至高至洁的德操感动,被那至真至淳的诗风感染。陶渊明的田园诗体现着真善美,这真善美是与作者陶渊明的身世、人格、思想追求、人生阅历分不开的,也是与个性人格的独立不羁分不开的。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古诗坛上的绝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瑰宝。由于田园诗是陶诗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最能体现陶诗的思想特色和艺术特色,所以有人把陶诗和陶渊明的田园划等号。可见,陶诗中的田园诗,将平凡的田园风物,简朴的农村劳动、农民的喜怒哀乐,以及陶渊明本人的思想情怀、志趣、理想等都融入了其中。这便是陶渊明田园诗迷人魅力的本质所在。

【参考文献】

〔1〕.袁行霈《陶渊明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陶渊明《感士不遇赋并序》.《陶渊明诗文赏析集》.李华主编.马蜀书社.1988年版.5—8

〔3〕.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五.李华主编.1988版.4—6

〔4〕.《论陶渊明的“农本”意识及其审美意象的特点》.萧庆元著《江苏社会科学》1995.03.9—10

〔5〕.《朱自清说诗》.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9年10月版 〔6〕 .吴泽顺编著的《陶渊明集(附传记与年谱)》. 岳麓书社 .1996年 10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xl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