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对青少年影响以及日本观-清华论文

更新时间:2023-10-10 11:0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日本动漫与中国大学生对日态度研究

摘要

在经济飞速发展时代,日本动漫得益于此,迅速向海外扩张,经过最近30年的迅速发展,据统计,全球播放的动漫中,日本动漫占比超过60%,世界上有68个国家播放日本动漫,40个国家上映日本动漫电影,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3年日本向美国的动漫出口收入达到43亿美元,是该年日本向美国出口钢铁收入的4倍,日本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动漫出口第一的国家。” ?日本动漫不仅流行于美国,同样盛行于中国,在中国动漫市场上,“中国大学生群体观看日本动漫人数占比60%,观看欧美动漫占比29%,中国地区动漫仅占11%。” ???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的时代,跨文化传播是一个趋势,在网络发展迅速的条件下,加速了跨文化传播的发展,跨文化传播活动不仅仅是国与国之间的活动,发展成为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同样可以进行跨文化传播的活动,由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数不胜数,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盛行,使不少观看日本动漫的大学生对日本有莫名的好感,表达出想去日本旅游、留学日本的想法,在相对仇视日本的国家中国而言,这种现象是反常的,同时在中国的日本语言培训机构猛增,据北京日语培训机构统计,“一些日语机构的学生人数每年以30%~50%的速率增长。” [2]学习日语人群中,70%学员是由于受到动漫影响,产生了学习日语的想法。

由此可见,在中国发展多年的日本动漫在中国仍是一个上升趋势,由日本动漫跨文化传播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于关系比较特殊的中日两国,日本动漫跨文化的传播对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的影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日本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日本动漫为很多中国人开启了人生第一张了解日本文化的小窗,很多人对日本的看法都是通过对日本动漫的理解而形成的。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的引入不仅推动了中国动漫的发展,同时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很多方面也产生了影响。本文通过观看动漫的原因、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的差异、以及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什么调查研究,浅析日本动漫与中国大学生群体对日本观的影响。从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以及日本动漫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进而引申出动漫文化的最新动态,并综述与动漫文化相关的跨文化传播、文化渗透、文化差异性进行论述,并通过调查分析日本动漫的受欢迎原因和对其输出人群的影响。

关键词:大众文化; 日本动漫;中国大学生;日本观;

???

黄双颖.谈高校二外日语教学与日本文化[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版,2008,20:209-211

王继鹏.日本文化传播对中国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154-156

[2]

第1章 引言

1.1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

日本动漫起步于上世纪初期,其创作题材为世界名著,在当时那个阶段,正是西学东鉴的高峰期,因此,在初级发展阶段,西学东鉴不仅是日本发展的主流,也是动漫产业的主流,此后的20余年之中,是日本帝国主义猖獗的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动漫的题材就以夸耀日本军国主义为主,如《海之神兵》(1942)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经过了初级阶段的发展,日本动漫爆炸、战斗画技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为动漫产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二战结束之后,反战题材又成为日本动漫的主流题材,在这一阶段,主流文化的偏好逐渐淡化,进入到70年代之后,日本动漫业的发展也遇到了一个瓶颈,到了80年代,日本动漫的技术手段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出现了大批作家,他们的作品多有着天马行空的韵味,作品内部也蕴含着深刻的韵味,作品的内容多来自于作者对现实的理解,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均以简洁、流畅的画面给予人们深刻的影响,同时,也将生存、梦想、人生、环保等理念融入作品之中,这受到了世界动漫界的关注,也使得日本动漫受到了全世界的尊重。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动漫产业在剧情、产业链、画技上都进入了成熟阶段,但是,由于其文化与内容之间的矛盾,动漫艺术也呈现出了一种衰相,早期的日本动漫纯真、清朗,但是在现阶段,其精神内涵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动漫的内容越来越商业化,内容也以“色情”、“商业”为主,日本的情色动漫产业泛滥,这与日本民众开放的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日本动漫也越来越推崇一种“颓废美”,常常可以见到象征着疯狂与毁灭的折翼天使、血色等等,甚至有大量的变态画面,这让很多民众在感官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刺激。

1.2日本动漫深受中国观众的欢迎

文革之后,中国开始从日本引进动漫,《铁臂阿童木》作为第一部引入中国国内的日本动漫,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反响,影响了中国一代人。之后优秀经典的动漫影片更是络绎不绝,包括《哆拉A梦》、《犬夜叉》《圣斗士》《灌篮高手》等等。很多80年代大学生最初喜欢上篮球,都是受了《灌篮高手》的影响。在中国,日本动漫不仅是小朋友喜欢看的影片,更受得年轻一代的追捧。[2]

相比较日本动漫,中国动漫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并不长。虽然近几年中国国内的动漫作品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有些优秀的作品在国际上都收获了好评,但是在中国国内大学生年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却并不高。有关调查显示,中国大学生喜欢的动漫形象中,超过80%来自日本。在中国,动漫一直都被塑造成为低龄化儿童专属物,体裁单一、情节老套,说教意味浓重;国产动画片的题材似乎除“葫芦娃斗妖怪”、“琴岛和海尔”就是“大灰狼和小白兔”、“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然而在日本,动漫产业却有着十分精细的等级,故事情节生动,产业链发展成熟,日本的动漫并非仅仅是儿童的专属物,每一个年龄段的人群都有其特定的动漫产品,这就与中国动漫产业形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3]

日本动漫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除开中国动漫本身发展落后之外,与日本动漫的一些特点分不开。其一,日本动漫的内容多是充满了激情,人物青春热血,特别是英雄人物正气焕发,让人崇拜,这与大学生群体的个性相当吻合。其二,从日本动漫的剧情中可以看出日本 ???[2]

刘玲. 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5月1日.

徐璐. 谈中国动漫创作的艺术价值观审视与再塑[D].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13年5月20日. [3]

胡倩. 动漫与国家形象——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研究[D].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2008年5月15日.

的文化环境相比中国更为宽松,剧情追求的是能带给观众更大的休闲娱乐感。在剧情中甚至可以涉及到政治话题。这样的理念,迎合了一部分大学生群体的逆反心理。其三,日本动漫能带给观众很好的视觉体验。观众在日本动漫中不仅能看到像仙女一样漂亮的人物设计,也可以看到充斥着血腥或者是灾难的画面,满足了大众不同的口味需求。

日本产业动画片的多类型化,使动画区别于专给儿童看的卡通,产业动画片的观众很大比例是成人。关于日本动画片的类型,首先要澄清的是,从日本产业动画片的核心内容上来说,很难划分出几个截然不同的类型,如上文所述,日本的每部动画片都几乎包括了个人的成长、奋斗不息、幽默、追求美好等内容,而不管什么类型的动画片,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感情描写都很注重,往往在大的环境中,很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加重动画的故事性、人文性和感染力。即便只从形式上分类,有些动画片也具有交叉的特性。这里仅从表现形式上,大致把日本的产业动画片分为体育竞技类、唯美偶像类、故事叙述类、成长历险类这四个大的类型,分别加以描述和举证。

1.3研究的现实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日本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国市场的青睐。有调查表明,中国市场90%的份额都是被日本动漫占据。中国观众在欣赏日本动漫的剧情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接受了日本文化在剧情中的渗透。这其中包括日本的礼仪、生活习惯、人文风俗、居住环境等等。日本动漫为很多中国人开启了人生第一张了解日本文化的小窗,很多人对日本的看法都是通过对日本动漫的理解而形成的。不可否认的是,日本动漫的引入不仅推动了中国动漫的发展,同时对于中国大学生的很多方面也产生了影响。

日本和中国比邻为居,两国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这些历史过往,让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处在很微妙的地位。就最近几年的两国关系来说,中日政府的口舌之战时有发生,特别是针对钓鱼岛事件,加之日本对侵华历史所表现的不尊重的态度,在中国社会,抵制日本的口号一直未绝于耳。但与此口号所倡导的“抵日”行为相反的是,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美食及日本文化仍然保持着较大的兴趣,依然有不少的中国大学生喜爱并参与了日语学习,每年依然有很多中国大学生赴日旅游,或者去日本留学,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期望能有机会去日本看一看。在中国社会一片反日的呼声中,中国的大学生的这些态度似乎表现得相当理性。

第2章文献综述

2.1跨文化传播概念

跨文化传播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20实际50年代研究并提出,跨文化传播简称(“Intercultrual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Communication”)。跨文化传播基本命题是围绕着文化与传播同构、人与人关系、他者的意义等而成立的,包括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人是传播主体、主体建构自我意义的必备要素。文化与传播的同构主要研究文化偏向与传播偏向的比例侧重。我与他者的理论并非是主体与客体间关系的综合,而是在传播理论中两个共生的主体。跨文化交流与差异性,要求在差异化的文化中寻求自我价值,追求融合沟通,在对话中探求互意性理解,共同面对差异化文化中的难题或可质疑的问题来

解决可讨论、可争辩的对象性问题???。跨文化传播模式主要有行为模式、认识模式和理解模式等构成,各有侧重,但又各具自身的缺陷性[2]。行为模式是爱德华?霍尔最早提出的模式,根据研究模式的不同,可以细分为三大领域:具体文化中传播行为模式的emic研究,跨文化比较的etic研究以及传播行为研究。认识模式突破表面的具体行为寻求跨文化问题的解决策略,认为个体在差异化文化信仰与价值理念中产生的文化冲突或心理因素。在理论的不断演绎中又形成了两大领域,即20世纪80年代古迪昆斯特的减少不确定性理论、减少不确定性理论的检测与研究和跨文化适应性的研究。理解模式又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on-ism)和意义的协调处理理论(CMM)为基础。

跨文化传播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集体组织和国家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它需要运用人际传播、大众传播等途径的某些策略和技巧方法,已达到消除文化差异、增进了解、相互适应的传播效果。日本是当今世界的动漫王国,日本动漫中兼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元素。正是这种糅合出来的文化兼容性,使得日本动漫在跨文化传播中长盛不衰。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与日本有着相近的人文背景,更以其源远流长的文化深深影响着日本,这种文化的交融更是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通途。我们作为日本邻国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就成为了日本动漫最大的出口市场。在中国,八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都是伴随着动漫成长的。一项对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显示:98.8%的人表示看过日本动漫,其中51.3%看过超过10部。日本动漫在中国风靡的几十年,可以看作是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传播。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流传最久远的文化之一,渗透性之强足以超越现今很多发达国家。日本与中国毗邻,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在日本动漫文本中蕴藏的日本社会文化,就包括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源的东方文化。在很多时候,日本动漫这一文化载体中会出现很多人文因素,而这些人文因素又大多来自于中国文化。《梦幻游戏》、《彩云国物语》、《最游记》这三部作品都是异世界的冒险实录,共同的特点就是在异世界的描述中采用了大量的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神怪。《中华小当家》是以现实中国清朝为背景的动漫,更是直接取材于现实中的中国。在很多动漫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家庭氛围、长幼尊卑观念等,使观众在其中找到了“仁、义、礼、志、信”等等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的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文化的渗透,在日本动漫在中国跨文化传播的时候起到了良好的反作用。社会文化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共通性,使同一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产品彼此流通更加容易,这些文化的接近性使得中国观众产生了对日本动漫的心理接近,对日本动漫文本的解读变得更容易,对其思想内涵的理解更深刻,也使其更容易在中国进行传播。

2.2文化渗透

随着全球化的形成以及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日益增多的跨文化交际中,各种撞击时有发生。如何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已成为新时期的一大主题,怎样克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社会现象,主要是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行为方式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它无所不包,文化具有社会和民族属性,每种文化都有独特的风格和内涵。社会文化的发展反过来使语言更加丰富、细密。文化具有导入的特征,即不同的文化是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传授的。

近年来,美国利用其在互联网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了文化渗透的主要平台与工具。通过互联网发布各种新闻、信息向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宣扬其自由、民主价值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其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剧、书籍、广告等)的输出对社会主义国家 ???[2]

单波. 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1:103-113. 常燕荣. 论跨文化传播的三种模式[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100-103

公开的或者隐蔽的推销其政治制度、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美国对全球电影、电视、录像业的控制甚至超过了它对飞机制造业的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民众、尤其是大学生一代受其影响颇深,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向度等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受到了冲击,严重影响了民众的民族认同感。欧美大片充斥着各国的各大影院,并且受到了强烈的追捧,好莱坞、迪斯尼、梦工厂的各大影片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给人们带来视听享受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将西方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生活方式渗透给国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消费主义等各种价值理念在广大民众之中传播开来,这种文化渗透影响到各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文化渗透”在中国国内的研究著作中较为常见,多与“政治阴谋”紧密关联。“文化渗透”最早运用于二战后美国在被迫放弃军事对抗后,运用“冷战”思维针对苏联、东欧地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采取的一种渐进式措施,这是一种政治上的“阴谋论”,将自身的政治理念、价值认同、意识形态以及思想认知等依附于公共的文化产品上导致特定对象发生政治体制变更的谋略[3]。1959年,美国与前苏联签订的《美苏文化交流协议》被认为是“文化渗透”的典型政治阴谋。赵波通过对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解析,认为西方文化渗透基于传媒技术的基础上,以文化经济为载体,以宗教为开路先锋,具有典型的杀伤力[4]。文化渗透是一种“隐形的武器”,文化是民族的、区域性质的,但又是全人类的,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不局限于地理位置上的制约和限制。不同国家和民族努力保持自身文化的纯洁性,通过弘扬、挖掘、培育等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融合,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都是相互学习借鉴、互为融合的过程。 2.3文化差异性概念

“差异”在辞海中的解释是“不同”。日本学者将文化差异定义为“地区由于在宗教、传统、习惯等层面产生的独特性”。社会人文学博士吉尔特·霍夫斯塔德以六个维度总结了文化差异: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和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男性主义(Masculinity)和女性主义(Femininity);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长期取向(Long-term orientation)和短期取向(Short-term orientation);放纵(Indulgence)和克制(Restraint),同时在其著作《美国的动机、领导和组织的管理理论适用于外国吗?》中认为“文化并非个体特征,而是全人类、全民族共同的特征;不同民族在文化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是价值认同以及受教育程度差异所导致的。”[5]中国属于远东文化区,五千多年积淀形成的“大一统、礼治天下、崇拜鬼神”等固有思想文化;西方文化区遵循的科学精神、法制社会、崇拜英雄等,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人类最为文明的成果,但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传统文明文化正在受到不侵蚀或威胁。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 [3][4]

温蓓. 媒介传播与文化渗透[J]. 当代传播,2007,04:87-89. 赵波. 试析西方文化渗透的特点[J]. 阴山学刊,2012,02:5-8. [5] 方乐,周介民. 城市文化生态:文化差异性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0,05:32-35.

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 2.4日本动漫文化

日本动漫文化是“动画”与“漫画”合成体,与中国动漫局限于“动画片”不同,而是涵盖了动画、绘画、手画、模型等,也被称之为A动画(Animation),C漫画(Comic),G游戏(Game)产业,简称“ACG”产业,后来G又延伸到周边商品(Goods),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日本动漫文化有着“等级森严”产业体系,涵盖了多个由幼儿到老年人等多个年龄段。日本动漫文化经历了萌芽阶段、成长期、成熟期、完善期等发展历程,并成为影响日本,辐射全球的文化重要动漫文化形式[6]。

日本动漫文化具有浓烈的日本民族文化特色、“拿来文化”再生产、科技文化以及漫画语言等典型特征。民族文化特征:无论是《サザエさん(Sazae一san)》、《福星小子》,还是《聪明的一体》、《蜡笔小新》等都体现着浓厚的日本文化因素,包含大和民族的价值追求和价值体系;曾经有人将日本文化称之为“外国文化的翻版”、“杂种文化”等,都流露出浓郁的他族文化。最为显著的日本汉字训读法,日文中有汉字却并非中文发音;日本动漫文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成份,科幻色彩厚重并引发人们对科技的思考。日本动漫文化通过对“漫画语言”的运用,造就了动画本身独特的艺术风格[7]。日本一直享有动漫之国的美誉。其动漫作品因面向整个社会,囊括各个年龄层,加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为了一种国民的普遍消费品,受到各个阶层、各个年龄段人的追捧。2000年日本文部省将漫画称为继茶道、歌舞伎、相扑之后的第四个日本“国宝”。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节目更是有60%由日本制作。武士道精神作为日本国民精神中的核心部分,被大多数动漫作品反复提及,其中既有正面描绘严肃待之的,也有另辟蹊径幽默表现的。 2.5文化与动漫文化

文化是各种思想、观念、精神、理念等的综合体,也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观念、思想等形成的价值观念,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复合体。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劳动实践积淀形成的,由人类创造而又反过来促进人、改造人、影响人的社会文化。文化的发展源于人类的劳动实践,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低层次需求向高层次精神文明的跨越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走向。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不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消费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国民综合素质,而且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经济全球化,经济一体,使文化能够超越时空,进行全球层面的交流与互动。

动漫文化在娱乐受众的同时,也被人为地赋予一定的政治经济职能。以日本动漫文化为例,日本将动漫文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动漫文化文化输出,拉动经济增长,又有让世界接受其价值导向作用的目的。日本选择动漫产业出口战略,主要是基于对美国“迪斯尼”经验的典型借鉴,美国通过输出米老鼠和唐老鸭,既影响了全球价值标准和审美情趣,又达到了相应的经济目的[8]。1996年,日本政府制定了《21世纪文化立国方略》,其中动漫是该方略的核心内容;2003年,日本又提出了“观光立国计划”,2007年,日本提出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其中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在日本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他是动漫狂热爱好者并在2006年提出了“文化外交新构想”,希望通过动漫来“打磨日本的 [6][7]

李娟,李月敏. 日本动漫文化输出战略[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122-125. 吴新兰. 日本动漫文化特征分析[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11:75-77. [8]肖昕. 动漫文化及其影响力探析[J]. 电影文学,2011,02:55-56.

形象,推销日本的梦想”[9]。 2.6动漫文化影响

动漫文化是以动漫形象为基础,以现代化传媒技术为手段,基于视觉消费的产物。是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是社会主流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大众的、主流的、现代的等复合体,既具有典型的文化代表性,又超越了传统文化,成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式。石勇认为动漫文化是一种亚文化,也是一种值得警惕的形式,动漫文化的流行根植于大学生,契合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对理想的追求,现实的困惑,极限的挑战等[10]。动漫文化的流行与快节奏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着强大的现实基础,在这种“八分钟约会”的快节奏社会,大学生的阅读方式在不断发生改变,“图像视频”代替了“文字”,“浮躁功利”战胜了“理性清醒”,“理想与完美”远远胜过“烦恼与忧愁”,为浮躁的社会打开了脱离现实的“门窗”。动漫文化的流行主要是“日、美”卡通为主的亚文化、向大从化过渡的亚文化以及教育性与腐蚀性并存的亚文化形式。

日本一直是世界闻名的动漫大国,日本民众和媒体也以此为荣。但近年来,日本动漫产品越出越多、越出越快,充斥着色情和暴力等表现手法的动漫开始成为主打产品。这也引发了日本教育界学者们的不满,他们给这类少儿不宜的动漫取名为“不良动漫”。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的《七龙珠》、《灌篮高手》、《名侦探柯南》等动漫作品都是以“友情、努力、胜利”为主题,通过宣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全世界获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日本最具代表的动漫杂志——《少年Jump》里,没有一期不死人,没有一期不露点,半数以上的作品都是暴力色情动漫。而纯洁一点的《少年Sunday》、《少年杂志》等动漫杂志却因为很少刊登这些作品而陷入经营困境。尽管2010年,东京都在《大学生健全成长条例》中明令禁止动漫中出现过激的暴力和色情等表现手法,但是由于日本媒体甚至是爱好者的阴奉阳违,最后政府也只能对这些作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何一直积极向上的日本动漫作品,近年来让人感觉“很黄很暴力”?我认为,日本数十年的“动漫热”已经催生泡沫让市场越来越无序,出现了产品过剩的情况,从而导致了上述现象的发生。首先,动漫产品过剩导致日本媒体间恶性竞争。大家都想趁着这股热潮大卖特卖,再没有人愿意“十年磨一剑”地创造一个持久的品牌。上世纪末,日本大部分的动漫作品都先要先接受读者几年“检验”才能被制作成产品。但现在,名作家只要一有新作马上就会被推向市场。而没有名气的作家的作品即使再有价值,也在媒体上待不了几个月。所以,无法靠自己名声大卖的作家们只能选择“旁门左道”。其次,动漫产品过剩导致读者“审美疲劳”。大部分新创作的动漫都在情节、画风或歌颂主题上与已有动漫作品雷同。于是读者们才需要更多“新鲜”的东西刺激眼球。再加上动漫爱好者的年龄层不同、教育程度不同,要想得到大多数读者的喜欢,只有色情和暴力这种直接满足人们本能需要的表现手法,才能够做到。最后,动漫产品过剩导致日本媒体“利”字当头。他们不断打造动漫新品牌、开发周边商品,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倾听教育界和家长的声音。以前,日本媒体将动漫作品设定成两个类别推出,既有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动漫,也有“吸引眼球”的作品。但他们渐渐地发现,后者更能抓住读者。而吸引到了读者,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广告收入。因此,积极向上的动漫不断被挤压,暴力和色情动漫则开始光明正大地“登堂入室”。动漫产品曾经是日本的最漂亮的“名片”之一,但是近年来暴力和色情却成了日本动漫的主基调。长此以往,日本动漫将走上一条不归路,几代人辛苦打造的动漫产业也可能毁于一旦。

动漫文化对未年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成年由于受到社会 [9]

中国网.日本动漫产业 打造日本全球文化影响力[DB/OL]. ]2010-07-14]. http://culture.china.com.cn/2010-07/14/content_20497958.htm [10]

石勇. 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大学生亚文化[J]. 中国大学生研究,2006,11:51-54.

实践以及经验阅历等的局限性,在成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动漫作为全新而又流行的文化因素,契合了大学生的成年特点,通过或积极,或消极,或正面,或负面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以下方式予以体现:通过“体验式参与”宣扬达到“个性的张扬”目的,释放人的情绪,构建“精神家园”,在某种程度上消除心理障碍[11]。

弘扬民族传统,艺术源于生活,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维系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但动漫文化也有消极影响:一方面大学生过度沉溺化动漫世界,导致精神虚脱、社交恐惧,影响孩子们的正常的心理沟通;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将动漫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将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通过“动漫”这种公共产品输出对是非难辨、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施加影响,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侯全连,刘美艳以日本动漫产业发展为例,阐述了国外动漫文化可能给大学生带来的暴力、色情、反动等消极因素[12]。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所有电视台黄金时段内禁止播放外国动画片以及相关的节目,一方面是出于对大学生未来身心健康的担忧;同时也有某种程度上的扶持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目的[13]。

第3章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本论文意在研究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被选中的两个不同群体 观看动漫的原因是什么? 不观看动漫的原因?

问题2:被选中的两个不同群体,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的差异是什么? 问题3: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3.2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课题采用访谈的方式作为研究方法,原因是研究的对象差别较大,样本较小,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同时访谈研究法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能大大提高调研的效率和适用面。

访谈中,分别从两个不同群体(看日本动漫和不看日本动漫两组人群)中采访7至10个对象,并询问以下几个问题(见表5-1 访谈问题)。对比访谈结果,总结出观看日本动漫与不看日本动漫的原因;两个不同群体对日本的认识与态度的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

2-1 访谈问题

看日本动漫人群 开始看动漫的原因是什么 看动漫前你对日本的整体印象如何 看动漫后你对日本的整体印象如何 [11][12]

不看日本动漫人群 你对日本的整体印象如何 是否有去过日本(旅游或交换都可以) 罗一娴,党玮莹. 浅谈日本动漫文化对我国大学生的影响[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8,06:91-92. 侯全连,刘美艳. 浅析动漫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J]. 神州,2011,14:11. [13]

凤凰网.动漫蓝皮书指“限播令”反致中国动画片产业畸形[DB/OL]. ]2013-11-27].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3_11/27/31598151_0.shtml

如有改变,为什么发生了改变 你对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对历史事件的处理是如何看待 你愿不愿意与同龄的日本学生交朋友 如果有,你对日本的印象是否有发生改变。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你对侵华战争后日本对历史事件的处理是如何看待 你愿不愿意与同龄的日本学生交朋友 你对日本的看法会不会因日本政府所做你对日本的看法会不会因日本政府所做出的相关政策(例如:钓鱼岛在日本小学教出的相关政策(例如:钓鱼岛在日本小学教材为日本国土)或中日政府关系而发生改变 材为日本国土)或中日政府关系而发生改变。 在访谈中,对问题的设计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 1

1、对于看日本动漫的人群,通过日本动漫,对日本的印象产生了哪些改观?

2、对于不看日本动漫的人群,通过从其他渠道对于日本文化,对日本的印象产生了哪些改观?

3、对比看日本动漫与不看日本动漫的人群对于日本印象的差异,了解日本动漫较之其他传播渠道而言,对于日本文化、政治等领域传播的优势和片面性(局限性)。

4、对比“对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对历史事件的处理的看法”,考察人群对于日本历史遗留问题的态度的影响。

5、通过“是否愿意与同龄的日本学生交朋友”和“对日本的看法会不会因日本政府所做出的相关政策(例如:钓鱼岛在日本小学教材为日本国土)或中日政府关系而发生改变”两个问题,考察日本动漫是否会影响人群对于日本政府和国民关系的理解或判断。

以上五个方面反映了日本动漫是如何进行文化输出的,并且重点考察日本动漫在文化输出后对于日本印象的影响(即传播效果)。为了使这种传播的效果比对起来更加明显,问题将“对日本印象的影响”聚焦到目前较为敏感的问题上,即对看待日本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政治倾向的影响,试图考察日本动漫,这种文化输出的一种形式,对于日本负面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当今中国大学生产生的作用。 3.3研究过程

本研究过程以对大学生的访谈为样本,大学生看过的动漫举不胜举,大多数的人都看过十部以上动漫的作品,而且许多大学生谈到这个话题时可谓津津乐道。对15名中国大学生的访谈过程分析。

1.开始看动漫的原因是什么

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小时候家里电视放的日本动漫作品才开始看的。少数的大学生是因为朋友推荐,听同学介绍,看了几部动漫,然后感觉日本动漫的风格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然后觉得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特别好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中也不乏一些对于生活,对于思想的一些的启迪。所以开始试着去看动漫。 2.看动漫前你对日本的整体印象如何。

少数的大学生在看日本动漫作品之前对日本的整体影响不好,出于日本和中国历史问题。多数的大学生对对于日本的影响还不错。觉得它是个特别友好的民族,特别有礼仪的国家。一小部分的大学生还没有一个具体的印象。 3.看动漫后你对日本的整体印象如何。 [1]王屏,2003年,“论日本人‘中国观’的历史变迁”,《日本学刊》,第2期,第33-47页。 [2]吴健一,2003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的中日关系及日本人的中国观”,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文库。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日本的整体影响于之前相比没有改变。在看了日本动漫作品之后,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想法,日本的动漫表现方式还有语言的处理来说是比较让人接受的方式,其余的大学生对于日本的整体印象到有改变。 4.如有改变,为什么发生了改变。

通过对日本文化习俗的了解,认为一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学习。 5.你对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对历史事件的处理是如何看待。

2

中国的大学生认为日本在历史遗留问题上掩盖了真实的真相,这是无可否认的。日本民族对于这段历史的真相还是比较了解的,就算日本政府极力就掩盖这段历史,但是很多日本人还是对这事件,深感歉意。日本处理的是非常不恰当的,包括侵华战争之后,当时法西斯主要有三个国家,剩下两个国家对于受害国的人民有正式的道歉,但是在方面日本做的好像不是很好。

6.你愿不愿意与同龄的日本学生交朋友。

大多数的大学生愿意,认为觉得首先交朋友是无国界的,特别的欣赏日本人的一种之前提到的礼仪。虽然中国和日本目前还有争端尚未解决,但都是政府之间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来说还是很愿意去日本或者与日本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少数的大学生不愿意,认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有过激的,极端的他们军国主义思想。

7.你对日本的看法会不会因日本政府所做出的相关政策(例如:钓鱼岛在日本小学教材为日本国土)或中日政府关系而发生改变。

在访谈的过程中中国大学生觉得那都是政府的行为,不能因政府的行为把整个日本全民的看法混为一谈,也许很多人并不同意政府的做法,但只是平民,也许他们对政府的做法感到羞耻,但是他们也没办法改变,政治是政治的问题,他们民族的看法是不会改变的。 对不看动漫人群:

1.你对日本的整体印象如何

大部分大学生觉得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民族,很团结,很讲究礼貌,对传统文化的维护比较注重。另外觉得日本经济比较发达,然后人民的素质水平比较高,相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政府制定的国家政策更有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

2.你对侵华战争后日本对历史事件的处理是如何看待。

侵华战争之后,日本消极的,不敢承认错误的态度,把所有历史隐藏下来,隐藏罪证,但是历史终究是重见天日的,相比较德国来讲,日本在2战之后的态度并不是特别的谦卑和诚恳。

3.你愿不愿意与同龄的日本学生交朋友。

中国的大学生的愿意与日本人、日本学生交朋友,可以了解现代日本的目前的发展,还有当前的社会状态。

4.你对日本的看法会不会因日本政府所做出的相关政策(例如:钓鱼岛在日本小学教材为日本国土)或中日政府关系而发生改变。 大部分被访谈的大学生觉得不会,认为这种东西都是政府的一些行为,其实站在每一个国家的立场做这样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执政党嘛毕竟是政治手段很多,它不一定就可以代表老百姓真实的心理溯源。不管是中国老百姓和日本老百姓其实我是希望和平的,所以我不会因为执政党的举措并对他们有仇视的心理。 5.是否有去过日本(旅游或交换都可以) 大多数没去过,打算去。只有小部分被采访大学生去过日本。认为日本的环境啊非常好, [1]卢德平,2002,“北京大学生眼中的日本”,《中国大学生研究》,第2期,第52-55页。

[2]中国大学生研究中心课题组,2005年,“中国大学生看世界调查报告”,《中国大学生研究》,第5期,第19-25页。

想去日本看一看。

因为日本在亚洲属于最发达的国家,而且相对来讲,各个方面,空气质量,科技啊,购物什么的,都在亚洲属于顶尖的水平,开开眼界。

第四章 研究分析

现通过对两个不同群体(看日本动漫和不看日本动漫两组人群)的对比研究,结论显示的对象人群里观看日本动漫和不观看日本动漫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观看的理由主要是因为日本动漫的制作水准比较高,无论就画风、动画的节奏、剧情等都有相当细分而且针对的人群市场广泛,对于每个年龄层的人群,都能够找到符合自己审美与价值观的动漫作品。事实上近几年的日本主流动漫,价值观的输出已经不像二战时期具有浓烈的政治倾向,普世价值广泛成为日本动漫的主流特色,因而这些动漫在中国国内,乃至亚洲的传播也比较能够被众人接受,这进一步推动了日本动漫艺术风格化的输出,进而形成了所谓的日本动漫的“风格”,并慢慢被人们接受。[4]而受访者中不看日本动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动漫给人造成的低龄印象,这亦说明了中国国内动漫市场的不成熟。日本动漫的受众几乎涵盖了所有年龄层,并且进行了相当精准的人群细分,无论是具有认知教育意义的动漫还是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动漫,都能够在日本动漫市场找得到,其中还不乏堪称经典的艺术作品。因为对日本动漫的片面理解,才造成了有些人将动漫和低龄化划上等号。[5]

因为日本动漫中的价值观的输出与普世价值观吻合,所有无论看过日本动漫还是没看过的群体,对日本的认识和态度还是较为理性的,尽管因为历史与政治的认识有所差异,但是大家都对日本这个民族抱以友好积极的认识和态度,普遍认为日本人民是友好的,日本无论在文化素质还是科技领域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4.1现代大学生的日本观

1.以喜欢为主导的日本观:

以喜欢为主导的日本观是指对日本整体上给予肯定,比较喜欢的态度,但是也存在否定的一面。在访谈时,这一类大学生群体对日本主要是以喜欢(肯定)的主要内容有:经济迅速发展、国民素质较高,优秀民族精神特别是武士道、日本文化如日剧、动漫、日本产品、日本环境等。

中国大学生是肯定日本是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之一。一位大学生表达了这样一个看法:“日本其实是个有能力的国家,在二战后,可以说他们已经陷入了很深的困境,但是他们还是迅速的发展起来了,并且仅次于美国,而不像中国那样牺牲本国资源、环境来发展自己。”另一位大学生对此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别看日本现在由于经济危机,核泄漏的影响,我相信,它可以通过这次的难关,因为它经济实力雄厚,尽管我国的GDP超过了它,但那是真正的超过吗?这一点是这的深思的。

日本的敬业精神也是让大学生们敬佩的。一次访谈中,一位大学生说“??说到日本精神,其实我最喜欢他们那种敬业精神,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中,现场直播主持人坐在直播间对灾情进行报道时,地震了,但他并未走开,而是仍坐在那里对着摄影机,叫人们别慌,教人们一些疏散方法,那时你可以看到电视视屏在摇晃,可见当时情景的危急,这使我很震撼,这不仅体现出日本人的冷静,而且还体现出他们太敬业了。”另一 [4][5]

吴新兰. 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未来职业的影响[D].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5):27-28. 刘玲. 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D].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2012年5月1日.

位同学说:“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日本赋予樱花的寓意大致是这样的:樱花开花短暂,这象征日本无论是高兴还是悲伤,快乐和悲伤都是暂时的,很快他们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因为人生短暂,不要一直高兴或悲伤。” 持喜欢为主导的大学生中,他们并不是完全肯定或喜欢日本,对日本的某些方面他们还是不认可的。主要表现在日本对中国的挑衅,不友好及右翼分子等方面。第一,日本对中国的挑衅,大学生特别反感。在访谈中,一位大学生这样说过:“日本我还是比较喜欢了,我不会因为历史而讨厌它,因为历史已经过去,虽然这样说,但是我很讨厌日本不承认自己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而且还修改教科书,觉得他们那样做太不厚道了,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另一次访谈中,当他说完他总体的想法是喜欢日本后,我问他有没有讨厌或否定日本方面,他回答说:“有,主要是在他们对中国不友好时才会不喜欢,像修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

3

也许是自己是中国人才有这样的想法吧,其他方面还是比较喜欢的。” 2.以讨厌为主导的日本观

以讨厌为主导的日本观,即是指从日本的整体上来说,这类大学生是比较讨厌的,而对于日本的某些方面又持肯定的态度。

(1)大学生讨厌方面 第一,大学生痛恨日本的侵略行为。日本在历史上对中国人民的残暴行为在这类大学生心中有着抹不去的阴影。在访谈中,一位大学生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提到日本,我就会想到南京大屠杀,日本总是让我感到厌恶,他们真的太残忍了,他们杀死了那么多的中国人,一点也不感到愧疚,那些军官那中国人的头颅当靶子,还搞什么活体实验,无论老的、少的,一个都没有放过。”另一位大学生也说:“虽然我们没有亲眼目睹历史,听到那些幸存者讲述他们的经历时,好像那些事情就在昨天发生在他们的一样,事情已过去了那么久,他们都七八十岁了,还记忆犹新,边讲边哭,泣不成声??可见日本人是多么残暴。” 另一位大学生也说:“看了那些抗日战争片,特别是《南京 南京》以后,我真的很痛恨日本人,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且把中国人不当人看,他们这种血腥的欺凌我们怎么可以忘记,

4

而且日本这种性格,从古至今都这样。”

第二,大学生对现今日本队在中国的挑衅、不友好以及伤害中国情感感到非常不满。表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日本对历史的不重视。在一次访谈中,一位大学生这样说:“撇开历史不说,就说现在,日本人让我们讨厌他们,历史上犯下的错误也就算了,你认错就好或者保持沉默也行,可是现在却不正视历史,还修改教科书,参拜晋国神社,还在那说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反日教育’,真是得寸进尺,我只想说的是不是我们不忘记历史,而日本人是让我们记起那痛苦的历史。”另一位大学生也有同感地说:“横滨日本右翼分子开始在那使用修改过的教科书,他们的行为太可耻了,日本原来是一个不敢担当的国家,这样不是和我们中国对着干吗?而且日本政府也不出面解决这事,真的是很可恨。”其次,现在日本对 [1]金熙德,2007年,“‘千变’日本:中国人眼里的日本形象”,新华网。 李浩升、石城,2005年,“大学生群体眼中的南京大屠杀——对南京高校1000名学生的调查”,《大学生研究》,第3期,第9-16页。 [2]铃木英司等,2002年,“中国人·日本人:我眼里的你是什么样”,《世界知识》,第14期,第32-38页。 [3]卢德平,2002,“北京大学生眼中的日本”,《中国大学生研究》,第1期,第22-36。

[1]陈生洛,2003,“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大学生研究》,第11期,第22-29页。

[2]陈生洛,2006,“中国大学生的美国观与日本观比较”,《中国大学生政治学院学报》,第6期,第27-30页。

[3]陈志姣,2006年,“中国大学生对日态度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文库。 冯昭奎,2005年,“日本大学生看对华关系”,《世界知识》,第24期,第28-30页。

中国的冷淡及其对中国的挑衅感到严重不满。一位大学生在访谈中谈到:“什么中日关系需要双方努力,我看中日关系都是中国在付出努力,都是中国在一厢情愿,我曾看到一篇报导,中国外交部部长到日本访谈遭到日本人围堵,日本本就对中国很不友好,而且有一份子很恨中国人,这是我们;对他们很无语,对于他们这样的态度,很难让我喜欢他们的任何东西。” 第三,日本对中国情感方面的伤害也让大学生反感。 访谈调查中,一位大学生这样说:“别说日货有什么什么好,到头来出来解决问题的还不是中国政府吗?你看看日本的丰田车和东芝电脑出现问题后,日本对人家美国是怎么做的,人家日本又是赔偿,又是收回产品,而对我们中国呢?人家实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对我们道歉,这简直就是对我们中国的歧视。” (2)大学生肯定方面

对于这一类大学生,他们讨厌日本外,但对于一些日本优秀方面,他们还是给予了肯定了的。如对于日本的科技、产品、经济。 这一类大学生对日本科技发展表示肯定,而且对日本的科技产品给予较高评价。一位大学生说:“讨厌为讨厌,其实日本还是比较好的一面,他的技术产品是很不错的。”另一位大学生也表示同感:“虽然会讨厌他,但是我会使用他们生产的产品,我现在就在用他们的东芝电脑。对于日本经济发展的称赞。一位大学生说:“日本经济发展真的很快,人家发展经济的方法是中国人没法学到的,我们中国在卖资源发展经济,而日本是使本国经济发展,而且还把中国资源买过去存起来,中国是作呕不到的。”另一位大学生说:“虽然日本很讨厌,客户四人家是个低于狭小的国家,但是人家还是比中国发达。

4.2当代大学生两种日本观产生原因分析

无论是以肯定为主导的日本观,还是以否定为主导的日本观,其实在大学生心目中都有两种对立态度的,即一种是反感或讨厌的态度,另一种是肯定或赞赏的态度。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大学生们肯定的是先进发达的日本或者说是日本某些优秀方面;否定的是历史中的日本或是对中国民众或政府不友好方面的日本。以下将对产生这两种日本观及其两种对立态度的原因进行分析。 1.一般原因分析

(1)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快捷,特别是新闻媒体对大学生日本观的形成了产生重大作用。普遍大学生是比较信任新闻媒体的。新闻媒体都会对其做正面及负面报导,这也会对大学生日本观形成一定影响。同时大学生过度依赖网络,信任网络。网络中的信息量大、繁杂,而且言论自由,大学生们看到的东西都比较的片面,往往关注一些网络上走红的信息而忽视其他方面,大学生看到的内容不一样也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日本观。

(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国信息及其情况涌入中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也不排除在外。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展情况涌入中国,中国大学生对日本的一些方面有所了解,但是由于他们的关注度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观点。 (3)个人因素来看无论大学生持一肯定为主导还是以否定为主导的日本观,都是大学生个体对日本不同方面的不同看法,甚至是同一方面产生不同的看法。对日本以喜欢或肯定为5

主导的这类大学生,他们不是过份的关注历史问题或中日利益关系,而是倡导中国学习日本,而另一类大学生则是过分强调或纠结于中日历史或中日利益关系冲突。可不论是哪一类大学生,当两国关系紧张甚至生冲突时,他们心中的两种对立态度的否定态度就会更强烈。这是大学生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即大学生对政治较为敏感,社会责任感与爱国情感较强所决 [1] 张工、汪洋.动漫艺术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9~10. [2] 许培育.漫画实战教程[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89~94.

定的。

在以上这些原因影响下形成大学生心中两种对立态度的日本观,但以肯定和否定的两种对立态度在大学生心中并为持平,而是对其中一种态度有所偏向。一下是对这一情况的的具体分析:

2.两种对立态度的具体分析 (1)肯定态度的原因分析

日本国内各方面发展程度的作用。日本在许多方面的却很优秀。日本是一个经济大国,在世界上还是具有威信的,很多方面都是值得鉴赏的,如:有强大的产品,开放及制造管理能力、日本制造业廉价、高质量产品迅速占领世界市场。“美国《新闻周刊》进行首份‘最好国家’调查中,分别从教育、健康、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和政治环境五个方面综合考量日本是挺进10强的唯一亚洲国家。”总的来说日本这一先进国家决定了日本在大学生心中有了一个正面的形象。

对于中国国内情况给了大学生亲身体验,特别是中国的负面问题超过日本,使大学生难免会向往一个了解不深,先进发达的日本了。其实在访谈中不难发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常把日本的优点与中国的不足相比较。的确中国是有很多负面问的题超过日本,中日对比,大学生也肯定了日本由于中国的某些方面。 (2)否定态度的原因分析

从调查中可看出,无论是持有哪种日本观的大学生,都有一些大学生对日本侵华史感到或多或少的厌恶、反感甚至批判日本人的残暴行为。尽管是对日本以肯定态度为主导的大学生提到以前日本人的残暴行为时是否定他们的,但他们关注的不是过去的历史,而是中日的未来,归根到底还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而对于持有另一种日本观的大学生,他们大多数提到日本就愤恨不已。

日本对中国的不友好外交政策。在访谈中一提到大学生对日本有什么不满时,不论哪种日本观的大学生,都说到日本修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钓鱼岛事件,南海诸岛等事件。尽管这些事件已过去了,但提到时他们还是很激动的。

4.3日本动漫弱化日本负面政治形象

至于对于日本的认识与态度的差异部分,主要来自于对日本历史遗留问题和政治倾向的温和程度。热衷日本动漫的人群对于日本历史遗留问题和政治倾向的理解较为温和,也较为片面,将日本人民和日本政府的行为完全割裂,而没有认识到日本对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方式和政治倾向或多或少亦是日本人民的选择,也忽视了日本右翼分子和右倾人士在日本国民中的非常普遍的积极影响。

这种温和的态度源自于日本动漫(甚至可以说是日本文化输出)的积极作用,使得外界缓和了对于日本的政治的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的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日本国民的正面形象,弱化了日本政治倾向的负面影响。这也是日本动漫所要达到的积极效果,甚至是日本所有文化输出的最终目的。

第五章 总结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论证,我们从中日动漫对比中发现中国动漫存在问题和不足,找到中国动漫的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了解日本动漫所传达的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观看动漫人群和不看动漫人群的调查分析得出对日本观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从而有了两种不同的日本

观。这样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日本的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的影响,我们应该是感性的认可它带来的一些影响和理性的控制,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还是保持比较理性的认知,在被访谈群体中,很少存在拥有极端思想的人。

中国大学生喜欢日本动漫,在日本动漫所营造的特有的轻松娱乐氛围中,我们还要注意到日本文化,其价值观和思维模式是否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当代大学生。日本动漫向中国大学生群体提供了娱乐方式,中国大学生也可以通过日本动漫了解到日本的文化、风俗,开阔视野。在开放地容纳异国文化的同时,我们更要提醒和教育中国的学生如何辨别其真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特别是要清醒地看到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学生影响中不良的一面,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从被访谈的群里角度分析,日本动漫对中国大学生的日本观并未产生非常直观且有效地影响,大部分被采访大学生将日本政府与日本人民加以区分,认为政治手段并不应该成为看待某一国家全部的方式。这表明了,中国大学生群体对日本的认知是相对理性的。

中国目前对日本动漫的监管愈加严格,以控制中国大学生群体观看外日本的机会和数量,加上中国对盗版内容的打击也会愈加强烈的趋势(如:快播事件),会更加减少大学生群体得到动漫来源的途径。然而,根据上述分析,日本动漫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日本观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反而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促使去了解更多日本的相关知识,不仅仅根据教材与网络信息判断是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客观分析能力。中国可以将日本现代的动漫分成不同等级,如:一、全年龄制;二、15岁;三、18岁或20岁以上,三个等级,将已归类日本动漫在网络出售即观看许可。这方法可以与目前中国在网络管理一直推出的“网络实名制”政策相结合,通过身份证的年龄加以权限(14岁大学生无法购买归为18岁或20岁类的日本动漫)。这可以更有效的保护与管理中国大学生受日本动漫中不良因素的影响,同时可以向他们提供健康、丰富的娱乐方式。还可以做到向国产动漫施加压力的效果,可以避免中国大学生群体只能观看在温室培养出的国产动漫。

日本动漫文化传播在中国的成功离不开文化接近性和差异性以及传播过程中中国元素的巧妙运用给中国的启示,可以帮助中国的传媒工作者们吸收他们的经验,在制作电视节目的时候能很好的理解和发挥这种接近性与差异性的优势,中国必须认识到以民族的东西打动观众才是最好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在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的基础上,中国的优秀文化才能走向世界,赢得更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沈浩;王璇;;日本动漫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0年22期 [2]史江滨;王璇;;基于美国动漫产业探究中国动漫产业的生机[J];电影文学;2011年06期

[3]钟文敏;;论中国动画影片的音乐[J];电影评介;2009年13期 [4]李楷;;对动漫产业链的再思考[J];中国电视;2007年11期

[5]胡雨雯;;媒介融合时代动漫产业发展及其启示[J];企业导报;2011年13期 [6]孙晨晓;;中国动画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王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精英人才的培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8]李常庆;魏本貌;;日本动漫产业探析[J];出版科学;2010年04期

[9]何建平;刘洁;;日本动漫产业运作模式研究——兼论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J];当代电影;2009年07期

[10]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2007年08期

[11]李然;;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J];北方经贸;2010年01期 [12]徐渭;;关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日本学刊;2006年05期 [13]张洁;;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对天津的启示[J];天津经济;2010年07期 [14]王璇;日美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战略[D];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

[15]林亚玲;日本动画电影的传播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6]苏琼;历史的审视:中国动漫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7]张永彬;关于中国动漫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18]李晓舒;中国新动漫出版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参考文献

[1]沈浩;王璇;;日本动漫产业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启示[J];电影文学;2010年22期 [2]史江滨;王璇;;基于美国动漫产业探究中国动漫产业的生机[J];电影文学;2011年06期

[3]钟文敏;;论中国动画影片的音乐[J];电影评介;2009年13期 [4]李楷;;对动漫产业链的再思考[J];中国电视;2007年11期

[5]胡雨雯;;媒介融合时代动漫产业发展及其启示[J];企业导报;2011年13期 [6]孙晨晓;;中国动画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7]王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在于精英人才的培养[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8期

[8]李常庆;魏本貌;;日本动漫产业探析[J];出版科学;2010年04期

[9]何建平;刘洁;;日本动漫产业运作模式研究——兼论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J];当代电影;2009年07期

[10]郑明海;;动漫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中美日三国为例[J];发展研究;2007年08期

[11]李然;;日本动漫产业化经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启示[J];北方经贸;2010年01期 [12]徐渭;;关于日本动漫的一种文化考察[J];日本学刊;2006年05期 [13]张洁;;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对天津的启示[J];天津经济;2010年07期 [14]王璇;日美动漫产业的发展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战略[D];陕西科技大学;2011年

[15]林亚玲;日本动画电影的传播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16]苏琼;历史的审视:中国动漫企业竞争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7]张永彬;关于中国动漫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18]李晓舒;中国新动漫出版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x0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