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集团刘永好—20140325

更新时间:2023-05-25 19:52: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刘永好先生访谈

首席对话|刘永好,新希望的坚守与变革

面对互联网以雷霆般迅速且决绝的方式向传统思维的宣战,应该何以应对;如何让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农业在新的城镇化背景下加速现代化脚步,保持持续增长。 面对多元的投资方向,多变的转型局面,他必须尽快做出抉择,他需要更果决,否则,一步错,全局尽失。

刘永好的答案很简单——“探索者”。三个字,概括了新希望在变局中的角色,和面对颠覆的态度。

在他看来,农业会一直是新希望坚守的方向。

新希望几乎参与并见证了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全过程,许多同时期创立的农牧企业要么倒闭,要么转行,成立31年后的新希望依然保持着“销售规模90%是农业和食品,员工90%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工作)”,用刘永好的话来说就是,“一直在坚守,也还会坚守下去。”

当然,这种坚守必然有其有利的产业背景。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农村规模化趋势逐渐明朗化。刘永好也提到,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入,流转地面积大幅增加,流转土地占到全国土地的差不多将近一半,规模化经营为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

虽然行业的变革是必然,但如何实际推进却是“前无古人”,刘永好希望新希望在这个有利的大环境中成为一个有勇有谋的探索者。“农业的现代化需要一批人去引领,需要探索,需要冒险,而新希望愿意去探索,去冒险,去引领”。在刘永好眼中,规模化生产局面的呼之欲出给了新希望发展的机遇,也是新希望的责任,而唯有探索能带来企业和产业的真正进步。

当然,新希望的机遇不仅在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现代化方向,也在于新一轮移动互联的席卷所带来的创新思维变革。

如何抓住机遇,紧扣时代?则需要更加年轻的团队。刘永好希望年轻化的团队能给新希望注入激情与活力,这些“年轻的、有理想、有想法的”年轻人将让“服务客户”的互联网精神更好地融入未来新希望的生产与服务中去。

享受探索的过程,然后收获探索的果实。也许这就是刘永好对包括刘畅在内的所有新希望人的希望。(文/陈洋)

>>>>专题:首席对话刘永好

【访谈实录】

“农业很苦,但我们会一直坚守”

刘永好先生访谈

主持人魏喆:刘总您好, 您是人大代表,在众多身份中,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种美誉,而且是一种责任,之前十年您都是以政协委员的身份参政议政的,这些年,您的提案内容始终围绕三农问题,为什么如此执着?

刘永好:我是一名私营企业家,创业31年了,到今年,我们一直主要从事农产业,其实,我们几乎见证了整个中国农村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变化的全过程,这30多年来在农产业方面有很多的酸甜苦辣的故事,在这过程中,当然我们发展了,我们受益了,我们也带动了不少农民朋友取得了进步,取得了成果,确实有很多事是令我们难以忘怀的,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多是成功的喜悦,实际上,做农业是很艰辛的,因为它面临着太多的风险,有很多的企业都要么倒下去了,要么转行了,不再做农产业了,但我们一直在坚守,我想我们还会坚守下去。

主持人魏喆:您觉得您什么时候可以不再提这些方面的问题了?

刘永好:实际上做农业跟做其他的企业产业有相同,也有不同。所谓相同都是做企业,而且都是民营企业。所不同的是,做农产业除了叫做市场风险即周期性的波动以外,还增加一个生物的贡献和食品安全的问题,政策对它的影响也非常大,而这些呢处理好了企业会发展,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企业的衰败。在这个格局上确实中国有很多做农业,做食品的企业倒下去了。

主持人魏喆:这一次两会,您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刘永好:今年我的建议还是围绕农产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这两个部分来做,因为首先我是做农业的,对农业特别关心,这几年农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谓很大的变化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城里面大量需要员工,变成了农民工进城,今天到城里面务工的这些普通农民,他们每年大概有超过三万块的收入,这就使得在农村务农的话,你要是没有两万块,一万多块钱,那么就留不住人。所以说,传统的这种小农经济,你种几亩地,十几亩地,养几头猪,几百只鸡远远不够,因为他的收入比外出差得多。现在养一只鸡大概赚一块钱左右,正常情况,你养一万只鸡才能够赚一万块钱,但是你外出务工有三万多四万块钱,谁还养鸡,所以说,养殖规模就逐步的扩大起来,规模化要养多少呢?要养10万只鸡,20万只鸡,50万只鸡,这样的话当你养50万只鸡就有可能有50万的收入,有可能了,这种情况就叫规模化的农业,同时现在农民很多耕地也开始流转了,现在流转的土地占到全国土地的差不多将近一半,这样的话使得农业的耕种规模扩大了,从这个角度讲就是城市化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给农村的规模化和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给我们从事规模化生产的空间。

“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引导创新”

主持人魏喆:我们看到过去一年互联网金融的火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年两会好多人也提到,但是我也看到很多企业,尤其是传统制造类的企业,它都提出要向网络

刘永好先生访谈

化转型,新希望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样用这种互联网思维来实现我们的现代农牧业企业的目标?

刘永好:农产业是个传统产业,可能在中国有几千年历史了吧,今天农业尽管在向规模化,在向现代化迈进,但是新一轮的移动互联技术对于传统农业有相当大的推动,在新的格局下,我们要思考,农产业怎样进行创新和发展?怎样跟互联网结合起来?我们如何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它在我们的农业这最古老的产业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另一方面是要用互联网的精神来引导我们的创新,现在已经不是这种规模越大赚钱越多的社会,而是你怎么样有创新,怎么样有自己的特色,怎么样去用这种新的变革让市场,让社会他们吸收,那么企业才能够有生存,而这种格局就是互联网的精神,就是要服务我们的客户,我们生产的是肉蛋奶产品,我们的对象是全国的老百姓,那么在众多的肉蛋奶产品里面,人家要买你,要选你的,那一定是你的价格要合理,一定是你的质量要好,更重要的是你的服务要好,让大家觉得喜欢你,相信你,这样的话,这些相信你的始终用你,互联网讲的叫黏性,这是互联网的精神。

同时,大家都一样地养猪、养鸡一样地卖肉,但是你怎么样让客户更放心,觉得更方便,觉得你是他的最好的一个合作伙伴,建立这种伙伴关系,并且不断的创造新的产品来吸引市场,来吸引客户的时候,这种精神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互联网创新的精神,所以说我们的企业在这方面也做过不少的调整,正因为这样我们今年的总结会就做出了布置,把创新发展作为我们的主线,怎么样创新,怎么样发展有一系列的措施和办法。 “让年轻人走到一线去”

主持人魏喆:对,我看到新希望今年在内部的刊物上用了“致敬变革者”这个主题来鼓舞士气我也很高兴,因为去年邀请您来参加我们搜狐财经的致敬变革者年会,也就是说今年对于新希望而言也是变革的一年,可以这样说吧?

刘永好:是的。我们集团有31年的历史,跟我们一块创业发展的老的新希望人,他们为公司做了很大的贡献,没有他们就没有新希望的今天。但到今天,虽然他们非常努力也非常勤奋,也有很深的感情,但是他们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对互联网精神的领会可能相对弱一些,再加上年龄也偏大了以后呢体力精力都略显不足。所以去年我们最大的举措就是让一批年轻人走到前头,以我为首,跟一批年龄稍微大一些的人,从最重要的位置上往后退一退,退半步,那么让一些最年轻的、有理想、有想法的、有拼搏精神的这些年轻人走到一线去,这就是我们必须变革的。因为要说对互联网精神的理解,年轻人理解很深,同时他们的身体精力和他们的求变思维更重一些,这也是我们的举措。 主持人魏喆:对,最近我也是在沟通中发现,咱们的张明贵主任被您任命为房地产事业部的执行总裁,这也让我们想起多年前您曾经破格提拔航总的那段佳话。那么您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您更看重的是什么,就是说您有没有自己的原则。

刘永好先生访谈

刘永好:用人的话呢,首先要一些年轻人,第二要用一些有激情的,敢担当敢负责任的,另外就是品行比较好的这些人,但你样样都好是不现实的,比较起来,那么年轻人他的身体、干劲,他的追求都更好一些,同时呢,像张明贵在公司的时间不是特别长,年龄并不大,大学毕业以后直接到我们这儿,当时在学校里面是优秀的学生干部,到公司里面通过不同岗位的锻炼,一步步进步,成长,像他这样一批大学生,他们熟悉或者是懂信息化的知识,他们很勤奋,很努力,而且他们不断地学习新的一些思路和这个新的管理理念,把这样一批人用到我们生产经营一线去,在不同的岗位上一定会对公司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那么我们就提出了从基层来讲,我们希望我们的基层干部大概每年有20%的基层干部是30岁以下,大学毕业有两三年,三五年的年轻人担当,这是一种。中层干部我们正在进行调整,现在已经有相当一批年轻人到岗位了,像我们集团的部门长这样级别的干部,我们经过最近一两年的调整,现在已经调到了大概三十六七岁这样的结构,而我们集团总部的这种高级管理人员,除了我以外平均年龄也是四十来岁,就这样一个结构,年龄下降十岁到二十岁,活力就增加了一倍,甚至更多,这就是企业发展的后劲所在,但不单单是年龄了,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有进取心,他们要有好奇心,他们要有吃苦拼搏的这种能力,同时他们要认同企业的文化,这些是从我们每年数以千届的大学毕业生里面选拔出来的,经过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的锻炼,他们逐步成熟了认同了,从他们中选拔一些年轻人,这就是我们用人的原则。

“刘畅接班,当她喜欢、愿意、热爱的时候,就不觉得苦了”

主持人魏喆:说到用人其实过去一年大家最关心的都是畅总的接班,您觉得把新希望这么大的担子压在她身上您不心疼吗?

刘永好:大家都说刘畅是接班人,其实她只是这一批年轻人中的一个,她背后有一大批像她一样年龄的年轻人,有这一批专业的年轻人,使得公司更有活力。至于说压力大不大,她喜欢压力就不大,她不喜欢压力就非常大,经过大概十多年的适应,逐步地她喜欢这样一个管理岗位,喜欢了这个行业,我觉得这也是挺不错的。

主持人魏喆:您没有跟她沟通过吗?像很多企业家他们并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还像自己一样辛苦,因为做企业家真的是很苦的,尤其是女孩子。

刘永好:但是,这方面是个选择,当你喜欢、热爱、愿意的时候,就不觉得是苦了,它是一种过程,是一种感觉,是一种享受。其实你看那些天天打麻将,他们晚上打得很晚也挺辛苦的,但是高兴,他快乐,他愿意。

主持人魏喆:别人都说您是一个好爸爸,您打算怎么样为畅总保驾护航?

刘永好:其实更多的是在工作中、在实践中去提升,去发展,去适应,去变革,很多的说教有一定的用,但是更根本的是在实践中,她可能会去努力,可能会碰壁,有可

刘永好先生访谈

能会失败,那么也有可能会有某些问题处理得不太妥,有可能哭鼻子,但是一定也有成功,一定也有进步,但通过这样的不断碰壁,失败,进步,成功,这样不断的反复,她就进步了,就成熟了。天下管理没有从课堂上学来的,而更多的是实践中,在不断的碰壁、进步、发展、再碰壁、再失败、再进步的过程中循环提升升华的。

我们有个民营医疗梦

主持人魏喆:我们看到去年的时候,您和冯仑,翁国亮建立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联盟,是怎样的契机让你们当时想要建立这样一个联盟呢?

刘永好:中国医疗健康产业需求很大,一直是以国有为主,而国有的这部分现在跟市场的需求有很大的缺口。在这个格局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鼓励民间医疗健康体系的发展,而现在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多点执业政策,包括医疗报销体系,民营医院可以享受这样的体系,也包括在办医院,在土地,在办执照方方面面的一些政策放开,为中国的民营医疗健康体系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在过去政策比较不明朗,或者还不太允许的情况下,福建莆田的一批民营企业家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市场上摸爬滚打从小逐步开始做大。有的已经开了一个医院,十个医院,甚至一百家医院,有的已经成为了三甲医院的投资人,有的已经成为了香港上市公司的投资人,像这样的话呢,中国已经大概有上万家民营医院了,而这上万家民营医院里面,据说有80%上下是由福建人莆田人来投资的,那个地方就是一个投资医院的大本营。而他们在各地摸爬滚打相对规模还算比较小,在新的格局下,他们也有新的发展的意愿,而怎么样求得新发展呢?显然在管理上他们也有点欠缺,同时各自管理的风格又不同,所以说他们希望联合起来,来提升管理水准,提升科研的水准,来提升我们民营医院的整体影响力,同时要做一些研究,要做一些培训,要办学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想在未来有没有可能我们联合起来组建一个策略联盟,于是我跟冯仑就提出这样的想法,就找到了翁国亮还有其他的一些民营医院的大佬,他们都很认同,就这样我们就成立了。 我们成立了医疗健康联盟的目的是借机提升我们民营医院整个能力水平,来适应国家对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很多的商机,这些民营医院它们在发展,在兴建中他们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支持,当然我们可以组建一些相应的基金来投资这些医院,来投资这些产业,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组建一些学校来培养、培训护理人员,医务人员,甚至管理人员。

刘永好:这些民营医院的投资人他们普遍的感觉现在机会很好,政策支持,有继续做大做强,再继续开医院,做大医院的想法,但是显然单个医院的管理能力是不同,是不足的,不同的医院管理千差万别,所以有希望提高管理能力的需求,有需要引进人才的需求,培养人才的需求,也有提高我们综合能力的需求,搞科研的需求,于是我们就组建了这样一个策略联盟,没想到大家都很愿意,都很积极的参与,这个联盟成立以后,

刘永好先生访谈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联盟这个组织的一些推广和操作使得对中国的民营医院发展有促进作用,在这方面是符合国家政策的,又符合当今民营投资人他们的想法,可能也是对老百姓有利的,所以就这样组成了。

“我们生产的是产品,而不是生产‘刘永好’”

主持人魏喆:新希望给我们一种感觉,就是做了很多事情但一直都很低调,很多人对新希望的原始印象还停留在农牧企业做养猪和做饲料的阶段,媒体同行即使大家互相交流的时候,大家也说,对新希望的大体印象基本就是等于对刘总本人的印象,您怎么看待这种结果?

刘永好:是的,我是创始人,是我们一手一脚打造了这个公司,这个公司也逐步做大,大家往往比较关注我们那些创业投资人,对企业的产品,对企业本身可能关注度还不如这些创业人,其实这有好处,好处就是看得见摸得着,通过这个人来看这个企业,这是一个好处,但显然也有坏处,因为我们生产的是产品而不是生产“刘永好”,所以我们这次变革,比方说我不再担任我们新希望股份公司的董事长,本身也是一种变革,就是说要把更多的个人的影响力变成企业的产品发展的影响力,这样可能对公司会更好一些。

特别是民营企业创业这一代,往往创业者的影响力比较大,怎么样把创业者的影响力变成企业的影响力,变成可传承的企业可持续发展力,这是一个课题,可能必须得解决,所以说我们现在也在把产品力上作为我们的发展力,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这样可能会更好一些。

“农业的现代化需要一批人去引领”

主持人魏喆:确实,像风靡中国的香蕉牛奶,我也是偶然间发现新希望也生产,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产品都是新希望生产的,但大家并不了解,我觉得刘总您应该让新希望高调一点,但是现在新希望有很多板块,从媒体人来讲还是比较了解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讲,他们其实并不了解,当然媒体同行也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新希望虽然是以农牧企业起家,但是现在可能更多的盈利来自于房地产和金融,现在的事实情况是怎么样呢?农牧这一块对于我们的利润贡献究竟占多少,您发展其他的产业,就是现在是否对农业这一块有反哺的性质。

刘永好:农产业现在面临着发展的机遇,需求量很大,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农业是一个薄利的产业,是一个联系更多的农民朋友的产业,是一个市场迫切需要的,而它的价格又不能太高,并且它的食品安全要求又比较高的产业。所以,很多时候有很多朋友讲,现在你们蛮有实力,其实你们多做一些金融,多做一些地产可能对你们更有利,赚的钱更多,但是你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农业,饲料、食品上,合不合算?其实我是这样想的,因为我们做的是这个行业,改行很困难,第二个现在这个行业已经发生深刻的

刘永好先生访谈

变化,规模化已经成为主要的趋势,农业的现代化需要一批人去引领,需要一个人去探索,需要一个人去冒险,我们愿意去探索,去冒险,去引领。而在这个格局上不是我们做,就是别人做,总得有人做,而我们做的话可能比较合适的原因是,第一,我们做了三十来年,第二我们有相当的基础,包括我们产业规模的基础和人才队伍的基础,第三我们对农业产业的认识比较深,所以感情也好,基础也好,认识也好都促使我们继续在这方面做。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的销售规模90%是农业和食品,我们90%的员工可能是农业和食品,我们在金融业做一些投资,在地产业做一些投资,这部分这几年收益确实高一些,其实我们在2011年的时候,我们农业的收益也相当的高,也不错,但是由于2012年以后特别是去年的禽流感和肉蛋奶行业的周期不断,使得我们压力很大,所以有下降,今年开春禽流感又来了,对我们也有一些冲击,但是我相信农业产业还会持续的发展。

“希望用不太长的时间,把新希望的乳业打造成国内第一梯队”

另外在农业产业刚才也讲到,我们也做牛奶,我们的牛奶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原来都是收购一些国有企业,当初的这些国有企业有相当的优势,但是有很多的毛病和问题,主要是这些企业都有40年、50年、60年的历史,人非常的多,而工厂很多都在城市的边缘甚至城市中心,我们收购过来以后,首先要进行人的调整,要适应这种现代的企业管理,第二要进行工厂的搬迁,原来规模都特别小,这些工厂差不多都全部重新兴建过,第三我们要开发市场,市场要接受快速消费品,第四我们要创新,经过大概这几年的努力,最近三年我们的乳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我们有一批年轻人在乳业总经理的领导下,他们变革创新,做的非常不错,这批优秀的年轻人,有人告诉我,我们新希望的这个团队,是中国乳业里面最具活力的一个团队,最具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团队。当然我们可能不是最大最强的团队,但是你有创新意识、有激情、有活力就预示着未来会有大发展,确实这几年,特别这三年的乳业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现在市场上开发的很多新产品,都是我们新希望乳业的引领。

刚才你谈到我们的香蕉牛奶卖到全国,我们的芒果牛奶也卖到全国,现在我们的草莓牛奶也非常的受欢迎,因为我们推出的24小时鲜奶在全世界是率先推出的,就是说我们从牛奶身上挤下来之后,24小时必须卖完,卖不完全部倒掉,就这种唤起新鲜牛奶的本来面目,像这些创新都在我们新希望的思想里,并且我们新希望乳业的学生奶销量是全中国的第一位,每天有三百多万份送到学生手上,我认为我们新希望乳业团队的进取心、激情、创新的能力是值得信赖的,不但内部这样说,我们的同行,我们的朋友他们也明显的感觉到,我们的新希望乳业在变,在发展,最近我们在乳业里也制定新的发展计划,在国内自身发展的同时做一些适当的并购,包括在海外进行并购发展,或者联

刘永好先生访谈

合发展来做强作大,我相信我们的新希望乳业只要坚持下去,按照这样的格局我相信我们会做的越来越好。

主持人魏喆:对新希望乳业您有什么样的预期或目标呢?比如说未来几年想要完成的目标?

刘永好:我希望用不太长的时间,不但创新能力强,还要规模上一个台阶,在不太长的时间里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在不太长的时间成为国内名列前茅的乳业公司。他们制定了这样的规划,我觉得他们的规划是有可能实现的。

主持人魏喆:现在我们新希望乳液在中国的哪些地方是属于主要的基地呢?

刘永好:现在在四川、云南、重庆还有西南的好多地方都是我们的主要基地,华东、华中、华北也有我们的工厂,我们的目标原来是一个西部,西南的区域市场,今后要成为全国的品牌,并且还要借助国际的一些发展,能够把国外的优势和我们国内的优势结合,把我们民营企业的拼搏敬业优势和我们集团的综合实力优势结合起来,希望把我们的新希望乳业打造成中国乳业的第一梯队。

做慈善要从心出发

主持人魏喆:媒体给了您很多的标签,像商业领袖、农民代言人、摄影爱好者,还有好爸爸,最后一个是扶贫状元,我之前曾经看过新希望关爱山区孩子的一段视频,当时我非常受感动,因为看到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当时真的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但是在中国做慈善其实还是挺难的,像红十字的郭美美事件,让很多人都对慈善组织产生了质疑,您有没有在做公益的时候,有过这种纠结,或者犹豫,您不担心自己的善心或善行被别人利用或者挥霍吗?

刘永好:其实做慈善很重要的就讲一个发心,所谓发心是佛教讲的,你根本是怎么想的,你是为老百姓做好事,为相对贫困的农民做好事,你是这样想,你是根据这些去设计的,你是这样安排的时候,你就是真正的做了这样的慈善事业。我们新希望的乳业是今天中国学生奶的最大供应商,我们每天都有几百万的鲜奶要从我们的工厂翻山越岭送到我们广大的农村学校去,有的送到了民族地区,送到四川的干支、阿坝,有的要走几百公里,有的没有公路,要用车拉,用人扛,要翻山越岭成本非常高,但是我们这样做并且做到了。当这些农村的偏僻的小学孩子第一次喝上鲜奶的时候,我看他们的高兴劲。其实这就是做应该做的事。有人说这是慈善的事,其实也是我们事业的一部分,其实我们做农产业,我们的坚守有人说从某种角度讲就是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致富的一种帮助或者贡献,其实我们可以把我们更多的资金用做金融投资的,因为我们金融投资也做了不少,也可以做地产,我们有能力做一些地产,但是我们把绝大部分的资金都用在农业产业,我们通过在金融业和地产业方面的投资,反过来再投资农产业,使我们农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在某种角度讲,就是做一些国家最需要的社会所需要的对

刘永好先生访谈

农民最有帮助的事,尽管相对是低利,微利甚至亏损,但是我觉得这个做了能够得到我们自己心里的满足,同时也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得到我们所帮助农民的认同,得到市场的认同。

我们做企业不单单要收获财、钱,我们要培养人,所以说我们一句话叫养育人创造财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进步,这就是我们的宗旨之一。我们是这样做的,从事农产业的很多企业,好多都有这样的社会责任心,这个社会责任心刚才讲了就是我们的发心,我想当我们做农业,做食品的企业大家都有这样的一片发心或者良心的时候,我们食品安全就更能得到保证,我们的企业就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同,产品就更能够得到市场社会老百姓的认同,也就有可能做到更大。

主持人魏喆:对于您慈善的发心我是很认同的,但刚才我那个问题还是想问一下,就是对于中国目前的慈善环境,您是怎么看的?任志强在地震5.12的时候,第一时间捐了4000万,但是他没有捐给慈善组织,他说我承建灾后的项目,这些钱我自己亲自去建,能建七所学校,但如果交给别人那就不好说了,您有过这种担心吗,您对目前中国的慈善环境有怎样的思考?

刘永好:其实,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企业家在做大,有不少老百姓,不少企业家拿出相当一部分用于慈善事业,像5.12地震,一些灾难性的事情的发生,往往都有老百姓的身影,都有我们企业家的身影,其实很多企业家都主动、自愿地积极行动起来。比方说我们民营企业家组建的阿拉善这个组织,他们就在贫困沙漠地区做一些环境改善,做一些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再比如民营企业家们联合搞的爱友慈善的基金会,这个基金会就专门对贫困地区的心脏病儿童治疗,现在已经治疗了一两万名儿童,据说是全球最多的,而他们并没有更多的报道,报纸没有,电视没有,也没有向社会做宣传,而是默默无闻地做,这些就是企业家,这些企业家我都认识,我也参与到这里面去,我感觉到做这些慈善,并不是非要人知道,或者非要做宣传,或者非要得到表扬,而是你脚踏实地的去做,做好了你心灵是一个安慰,这也是中国人的美德,当企业做大做强了以后,拿出一部分资金,来做出对社会有益的事,这是基本的一种表达。 其实谈到了有一些慈善机构的规范和不规范,确实有一些慈善机构有些被社会质疑,具体情况我不是太清楚,但是既然我们是做善事,既然这个机构是做慈善事业的,就应该用慈善的心态来组织这件事,不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有些经济上的不应该做的事,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基本的发心的问题,这也是做慈善的基本点,其实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公益人士或者团体,他们做的很多事,我觉得这样也促进了中国慈善事业的积极健康发展。今天我看一些人家的统计,做慈善事业的做的最多的,做的最大的,一个是我们的全国老百姓,一个是民营企业家,,确实我也觉得,我们这些民营企业家进步了,我们全国的老百姓也真是有爱心的。

刘永好先生访谈

主持人魏喆:我最近在读王石的《大道当然》,他在书中写到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其实企业家是不自信的,确实我们中国的发展是有代价的,而且也埋下了一些隐忧,从今年来企业家移民也可见一斑,您觉得王石的这种观点是不是也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想法,对于中国企业家这个群体来讲,您觉得怎么样才能不再焦虑,才能自信起来呢? 民企需要公平的发展机会

刘永好:企业家在进步、在发展,实际上今天你看看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已经在新的GDP的贡献中超过了60%,税收也差不多,解决就业已经超过了85%,应该说中国的民营企业已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但国有企业也做了不少,民营企业家其实逐步地在增加自信,当然了现在民营企业家普遍的呼吁,希望国家给予民营企业这个团体更多的肯定、支持、保护、帮助,特别是在一些资源的分配问题上,在一些项目的准入问题上,在一些金融的安排上,给民营企业这个群体应有的待遇,民营企业不希望超额的待遇,而是有应有的待遇。今天尽管国家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实施下来仍然还是有不足的,所以说我们国家出台了《非公36条》及其实施细则,但是到今天仍然有不少民营企业讲,这些政策看得见摸不着,或者是叫做旋转门、弹簧门,或者是进去又退出来了,这些在行业的方方面面都是有的。最近听说国家相关部门把对民营企业的政策实施情况交给了工商联去组织一些民营企业家的评估,这个评估的过程中也发现确实很多行业都有很多的不足,就拿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去年国家公司债发行了七万多亿,但是民营企业所得到的公司债,或者是融资的票据,或者是中期短期的融资权,或者企业债等等这些债,发行的公司债七万多亿里面,民营企业只有不到五千亿,这个比例是非常小的,跟民营企业占的中国GDP60%来比的话显然是不足的,另外一方面,就我们从事的农业产业来讲,中国做养殖,做饲料的99%都是民营企业,当国内供应不足的时候,国家适当地进口一批玉米饲料,但是在分给进口玉米配额的时候,只分配了40%,而国有企业的分配60%,要知道国有企业怕在这个领域内饲料和养殖领域内只有不足1%的份额,所以显然不是按照市场的配制资源的,这跟国家的大政策还是不相符的。 所以像这些具体的案例是很多很多的,怎么样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这些事,我觉得这或许就是改革的深水区,就是让我们广大的民营企业,跟国有企业,跟外资企业一样,能够得到应有的资源,这就使企业更加公平,市场更加开放,我觉得这也是对的。 “我游学的是企业,是社会,是名山大川”

主持人魏喆:您是中国最早一代的企业家,很多企业家退下来之后,他们都开始重新思考人生,会努力做一些之前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情,我们看到王石他重新美国游学,给自己更多的挑战,看到任志强他也开始做公益,做江湖读书会,黄怒波去遍走七大洲,您现在也已经有了更多的时间,已经从一线退下来,您有没有想过自己今后的人生要怎么度过,现在您最想做什么事情?

刘永好先生访谈

刘永好:从去年的下半年开始,我有很多的时间用在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我到了南美、到了巴西,到了东南亚好几个国家,到了日本、欧洲,多次去走、看,看看这些国家的我们的同行业在做什么,在想什么,看看这些世界五百强的企业他们在怎么想,怎么考虑,看看这些百年老店他们是怎么做的,看看国际上有什么样的投资机会,看看我们国外的优秀民营企业他们是怎么管理的,他们是怎么样运作的,怎么样投资的,同时跟这些企业家们交流沟通,我觉得启发很深,从另外一个视角来审视我们的企业该怎么办,我把这些所见所闻,把这些学习的东西结合我们企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看看我们该怎么样来变革,怎么样调整,我觉得这比埋头拉车,一直认认真真、脚踏实地地去做可能又多了一些帮助,因为这也可能使得我们更清楚该去做什么,这个过程中也顺便地旅游,摄影、休息考察,以及拜访客户结合起来,增长见识,我认为这是蛮有意思的,从某种角度上讲,王石他是游学,我这儿也算游学,他游学是哈佛高级的学校,而我游学的是企业,是社会,是名山大川,我觉得各有不同,但是收获应该还是有相同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w5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