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坝自然保护区 打造生态模式“试验田”

更新时间:2024-05-31 13:2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坝自然保护区 打造生态模式“试验田”

7月7日,支付宝客户端里的“蚂蚁森林”平台显示,四川平武县的关坝自然保护区的1823万平方米“绿色能量”兑换保护地块已经全部申领完毕,“新保护地准备中”。此时,距离5月15日下午4点,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井贤栋在关坝宣布“蚂蚁森林”平台上线关坝自然保护地申领项目仅53天。

在此项目中,每4.1kg“绿色能量”可兑换1平方米保护地10年保护权。上线首日即有超过100万支付宝用户通过能量兑换,成为关坝生态脱贫的支持者。

平武县关坝自然保护区是阿里生态脱贫首个试点县。这片距离县城18公里、面积40.3平方公里的小山村,东连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邻老河沟公益保护地,南邻余家山县级自然保护区,西面是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同时也是平武县贫困村之一。

一边是亟待发展的民众,一边是宝贵而脆弱的自然,如何保护这片土地的生态环境?谁在筹谋发展?这些探索和投入,构成了阿里生态脱贫保护和发展双赢的链条,也让关坝成为生态模式探索的重要“试验田”。 “七个葫芦娃” 发掘生态扶贫内生动力

“今天回来就发现有外地在村里钓鱼的,过去让他们收拾东西,告诉他们我们村的鱼是全村的集体财产”,“请两个钓鱼人和我们四个一起,来到村委会后面的小河里面,把四条石爬?e放在河道里,有点懵的它们好一会才反应过来游走!”7月17日,关坝养蜂合作社理事长、关坝自然保护区巡护队队员李芯锐,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熊猫故乡的返乡养蜂人李芯锐”里写下了这些文字。

这篇题为《什么是保护?――四条放生鱼引发的评论》阅读量超过2000,获赞的同时更让人感到重要的,是关坝村民重视生态的主动性和行动力。

在关坝山区,传统生计就是打猎、挖药、电鱼。在村民看来,靠山吃山再自然不过,跟法律更扯不上关系。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们发现,绿水青山变了,关坝沟里很难再看到野生动物的踪迹,珍贵的冷水鱼石爬?e也几乎绝迹。生态变了,村里的支柱产业蜂蜜在质量和产能上都有可能受到影响。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如何协调,一直是摆在中国乡村地?^的一个突出矛盾。在2013年前的关坝,这个问题可能更严重,环境和经济面临“双输”。

2012年,关坝人乔良返乡竞选当上了村长,也由此拉开了关坝“内外联动”的生态发展运动。一方面,以耗费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产生活方式必须改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又必须实现。现实的出路在哪里?关

坝村给出的答案是凝聚政府、社会、村民三方力量,开创性地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建巡护队,保护关坝沟内的林地、水源和野生动物;发展蜂蜜、乌仁核桃等村级合作社,壮大集体经济,利润返回社区。

在一件事情中,内因起决定性作用,于是,一支以返乡青年为主力的关坝发展内生力量逐渐形成了。“熊猫故乡的返乡养蜂人李芯锐”就是其中之一,“18岁之前没出过关坝,对青山绿水习以为常,毫无感觉”,直到远赴干旱的甘肃服兵役,才明白绿水青山有多珍贵。“年轻时想走出穷山恶水,出去后才发现,家乡真的是天堂。”那是他第一次意识到生态的价值。

2011年,20岁的李芯锐退伍还乡后,正赶上民间环保机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来帮关坝村发展养蜂产业,经常驻扎关坝,又恰巧住在村口李芯锐的家里。他听山水的专家和村干部每晚开会聊天,才知道背后的逻辑和意义。“村里人只知道要把大山封起来了,让他们另寻发展出路,抵触情绪比较大。外面的人连夜开会给我们做事,我们自己在干嘛?”出于对建立保护小区的认同,李芯锐决定入伙。他加入了巡护队,又从父亲手里接过养蜂合作社,开始帮全村人赚钱。 与李芯锐相似,郭强、孟杰、高明兵、胡建春、黄民等青年也陆续返乡,通过竞选分别担任关坝的核桃社理事长、保护小区理事长、巡护队长??这个被戏称为“七个葫芦娃”

的七人组,几乎承包了村里的主要发展事务,是关坝村建设的指挥部和主力军。

他们从当地特色的石爬?e保护起步,拼劲全力带领村民走上拯救绿水青山之路。这种曾经在关坝河沟里常见的冷水鱼,因为过度捕捞,到上世纪90年代末在关坝沟几乎绝迹。同时市场价格飙升,随即关坝人意识到这鱼是个好东西,于是开始一边巡护,一边增殖放养。直到2016年,自然生长的小鱼苗开始在河滩上晒太阳。

村民分红除了合作社的提成,还有一部分来自出售冷水鱼的收益。自2016年关坝自然保护小区成立,村民开始增殖放养冷水鱼,在捕捞期日夜守护,目前保守经济估值已经达到20万元以上。冷水鱼有望成为关坝产业发展的另一个希望。

强大的内生动力,加上平武政府、社会机构多年的保护工作、生态产业规划为这里打下的较好基础,阿里巴巴将这里作为生态扶贫的首个试点,以期通过科技平台的连接,把原有已试点的一些工作整合起来,推到真正的市场里锤炼、升级,发展弥补原有商业运营能力中较为薄弱的一环。 中科院+NGO 为生态扶贫注入专业力量

关坝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高达74%,境内还有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老河沟公益保护地等,并被誉为“天下大熊

猫第一县”。由于这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较高,无法简单、快速地进行大规模资源开发,从而导致民生基础发展受限。 “保护刚起步,我们在资源转变为资本的路上也刚起步。”村支书乔良作为一村主心骨,对下一步怎么走,也有些吃不准。“很多事情要做,需要有专业的人来帮忙规划和实现。”为此,阿里巴巴与当地政府及环保机构合作,整合现有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再结合互联网技术及模式,推动生态价值向商业价值转化。

“生态脱贫是一条没有车辙印的未来路,发动民间力量参与,将是一条可探索的前路。”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副总裁马剑说。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是一家关注自然保护地的非营利环境保护机构,致力于用公益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商业的手法保护我们关爱的净土。桃花源曾在平武建立了第一个民间参与保护的公益保护地老河沟自然保护区。在马剑看来,“大体量的企业持全部资源投入生态脱贫,这还是第一次。” 作为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在平武生态保护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桃花源将负责制定保护地标准、指南,同时联合保护地联盟中多家NGO在平武规划、挑选与建设运营多个社区型保护地,把好的模式复制推广开去。 同样参与进来的社会组织还有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这家由北京大学吕植教授创办于2007年的社会组织,从事物种和生态系统的保护。作为保护地联盟成员,山水自然保护中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w0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