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说明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20 22: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总体设计

第一篇

说 明

一、技术标准

根据 JTGB 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规定及委托书的要求,本公路的技术指标选用如下: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项目 设计时速 路基宽度 行车道 中间带 硬路肩 土路肩 路拱横坡 设计洪水频率 平曲线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缓和曲线最小直线长度 平曲线间最小直线长度 最小停车视距 最大纵坡 最短纵坡 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 桥涵设计荷载 技术标准 100km/h 26m 4×3.75 3.5m 2×3.0m 2×0.75m 行车道和硬路肩2%,土路肩3% 大中小桥涵及路基1/100 700m 4000m 85m 同向曲线600m,反向曲线200m 160 4% 250m 凸型10000m,凹型4500m 公路—Ⅰ级

二、设计原始资料 (一)地形地貌

本路段属于中低山丘陵地貌,地面高差在50~100m之间,山包呈浑圆状,山体自然坡度在15°~30°之间,坡面残积土一般较薄,沟谷中则较厚。下伏基岩似灰岩、泥灰岩、炭质页岩及石英砂岩等为主,部分路段山体内夹煤层。路线范围内地表水系不发育,局部路段地表岩溶漏斗发育,底下溶沟、溶槽及暗河是地表水排泄的主要通道。 (二)气象及水文

项目区属于热带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量集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冬期短、暑热期长。冬季常在大陆冷气团控制之下,盛吹偏北风,造成雨雪冰霜,阴雨天气多,气候寒冷;夏季常在亚热带副高气压控制,吹东南风,温高湿少;春季和晚秋是冷暖两种气团相互交替过渡季节,阴湿多雨,气温升降剧烈。天气多变。

气候对沿线施工有影响的主要是雨季,全年降雨量大于1300mm,其中雪峰山地区大于1600mm,雨季集中在四、五、六月份,约占全年的降雨量50%,降雨日数约有120天,降水日雨量小于25mm的占90%左右,大于50mm以上暴雨占2~3%,因气候而影响施工的是冬春季节交替期,一般自头年12月下旬开始,至第二年二月中,约20d左右。年平均气温15.6~16.6°C,最低气温为 -6°C。

沿线水系不发育,本合同段内没有大的河流,局部地段地表岩溶漏斗发育,地下溶沟、溶槽及暗河成为地表水的主要排泄通道。局部路段雨季水量骤增时,常形成突发性内涝洪水,对公路建设具有一定的危害。 (三)工程地质条件

项目区在总体构造上地处江南地体之东南缘,区内地壳主要表现为以上升为主的差异性升降运动,构造运动微弱,断裂未见复活现象,也就就是说都已经稳定了。这也说明本地区地质稳定性很好。

本路段范围内主要不良地质有:高液限土及膨胀土、岩溶路基、采空区等。 高液限土及膨胀土系灰岩、泥灰岩风化残积土,广泛分布于沿线丘坡上,导致沿线取土困难,为保证路基的填料质量并减少废方,对路基填料进行了特殊处理。

本路段多为溶蚀构造地貌,岩溶现象分布普遍。根据其发育情况,对岩溶和岩溶水

的处理措施分别为疏导、跨越、加固、堵塞等。

本路段采空区有两处,根据勘探单位提供的资料表明,该采空区均为当地村民开采的小煤窑,一般埋深较浅;采空区反映在本路基影响范围内有两种情况,一是采空区位于挖方边坡内,一般高度2~3m,设计采用干砌片石回填,表面与附近边坡同样防护;二是采空区位于路基下部3~8m,采空区原开采高度2~3m,部分坍塌,设计采用开挖回填碎石土处理。 (四)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2000年颁发的《中国地震烈度区化图》,区内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本路段地处丘陵地区,沿线多为石灰岩;沿线筑路材料丰富,根据定测实地调查勘察、取样实验及初测勘察结果,路堑挖方地段,部分路段地面表层覆盖有高液限填土、膨胀土及劣质煤等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其它大多路段的挖方可用于路堤填筑。石料厂沿线均有分布,以石灰岩为主,可用于路基、路面(除上面层外)、桥涵等各项工程,但多数料场规模较小,机械化生产能力低。砂料场主要分布与湘江沿岸,质量能满足高速公路各工程使用要求。

沿线河流不发育,但沟渠纵横、水塘、水库较多,水质清洁少污染,可满足工程用水。洞口县电力资源丰富,县电力公司承诺满足高速公路施工及运营用电。 (六)公路建设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协调情况

高速公路线形的设计尽可能连贯,使车辆能匀速顺畅地运行,并使公路的立体线形与沿线的空间环境协调;根据沿线地形变化情况,填挖频繁等特点,设计中合理地设置一些高架桥,以减少大填大挖,减少废方对环境的破坏;施工图设计阶段除注意构造物造型美观外,还根据地质情况对填挖方路段边坡采用防护与美化相结合的防护方式,在保证路基稳定的前提下,尽量采用绿色防护形式,改善行车环境,使高速公路的建设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化,并最大限度地恢复成自然。总之,根据公路沿线区域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灵活掌握技术标准,结合地形特点,利用曲线、桥梁结构、防护形式,使路线交好地适应地形、总体协调、很好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同时,做好取土、弃土场的绿化及防护设计,防止水土流失造成不良影响。

三、路线

(一) 路线布设原则

该合同段路线所经地区边坡高耸、地势险峻,本次平面设计中综合考虑路线 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结合自然条件考虑了当地具体地形、地质、水文条件、 现有河流、道路及农田水利规划及环境保护等因素,充分运用直线、圆曲线、缓 和曲线等曲线要素,尽量避开高填深挖,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所以既没 有盲目的追求高指标,而且对一般最小指标特别是极限指标的应用也是非常谨 慎,保证路线设计的每部分符合规范要求,同时力求技术经济的合理性要和线形 均衡、协调、美观。

(二) 路线布设及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貌,考虑路线、路基、路面、桥涵等,运用纬地经反复多 次调整修改,最终确定采用如下方案:

全线共2个交点(JD0~JD3),设3个平曲线,路线总长为2500m, (K4+400~K6+900),路线增长系数1.001,平均每公里交点0.800个,平曲 线最小半径1300m,平曲线占线路总长22.598%,直线最大长度1035.743m。均符 合规范要求。 四、路基路面及排水 (一)设计原则、依据

该合同段地势较陡,排水条件较好。路基排水设置边沟、截水沟、排水沟、 越水井和急流槽,各类地段排水沟应高出设计水位0~2m 以上;路面排水采用路 肩排水措施,主要由和路肩排水沟组成以及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组成。 排水方式一:

行车道(横坡)→ 路肩横坡→拦水缘石→纵坡→出水口→急 流槽→消力池→边沟→纵沟→排水沟

排水方式二:

行车道(超高段)→中央分隔带→排水盲沟→雨水井→集水井(横 向排水管)→边沟→纵坡→排水沟

3.2.1 路拱设计

查(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255.0.5 得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

土路拱坡度均为1~2%,故取路拱坡度为2%;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较路面横向坡 度大1%~2%,因为本设计为双向四车道,考虑到行车舒适性,路肩横向坡度取3% 即可满足排水要求,路拱坡度采用双向坡面,由路中央向两侧倾斜。按规范要求, 结合该路段实际情况,在路基行车道设置2%的路拱,路肩设置3%的路拱。

3.2.2 边沟设计

查(JTJ013—9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P204.2.3 得边沟横断面一般采用梯 形,梯形边沟内侧边坡为1:1.0~1:1.5,外侧边坡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少雨 浅挖地段的土质边沟可采用三角形横断面,其内侧边坡宜采用1:2~1:3,外侧 边坡坡度与挖方边坡坡度相同。

考虑到本设计路段地处重丘区,宜采用梯形边沟,且底宽为0.6m,深0.6m, 内侧边坡坡度为1:1.5。采用浆砌片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防护,采用M7.5 的 砂浆强度,边沟长度不宜超过500m.

参照规范里面边沟类型及使用条件表,在一些低填方路(高度小于边沟深度 0.5m)或者挖方段设置边沟排水,沟底宽度0.5m 边沟。

3.2.3 截水沟设计

截水沟的设计包括天沟和路堤坡脚处的截水沟,本设计中截水沟横断面采用 梯形,因为土质情况较好,边坡采用1:1.5,深度及宽度取0.6m,沟底纵坡最小 值为0.5%,按照规范要求,坡脚截水沟应设置在离坡脚2m 以外的地方,结合地 形和地质条件,顺等高线合理布置。本设计中所有截水沟采用梯形断面,沟壁坡 度取1:1.5。

本设计中因为地势较陡,只在少数地势平坦地区设排水沟。本设计中的排水 沟根据地形尽量采用直线,必须转弯时其最小半径10-20m,排水沟的长度根据实 际需要而定,宜在500m 以内,详细设计请见图纸。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由纵向排水沟(明沟、暗沟)、渗沟、雨水井、集水井、横向排水管等组成。

在设置超高路段,路面水由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排出,在干旱少雨地区,采用凸形中央分隔带,可设开口明槽,雨水流向下半幅路面排出,开口明槽可采用封闭式,横断面尺寸为高×宽=15cm×20cm,间距宜为3~5m。

中央分隔带纵向排水沟(管)与横向排水管联接时可采用集水井的形式,横向排水管直径一般采用20~60cm 水泥混凝土管成塑料排水管,管底纵坡不应小于1%,出口应采取防护措施。

设置超高段的中央分隔带的排水沟可设雨水井,雨水井的设置间距应根据流量计算确定,一般为10~30m。

矩形雨水井尺寸采用长×宽×深=60cm×40cm×60cm,边墙采用浆砌片石或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砌筑。

相邻雨水井间用直径20~40cm 的水泥混凝土管纵向联接,管底最小纵坡不应小于0.3%,雨水井回击雨水可直接排入桥涵或通过横向排水管排出。

路堤边坡较高,采用横向分散排水不经济时,应采用纵向集中排水方式,在硬路肩边缘设置排水带,并通过急流槽将水排出路基。

拦水带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沥青混凝土筑成,拦水带高出路肩12cm,顶宽8~10cm。急流槽的设置距按路肩排水的容许容量计算确定以20m~50m 为宜,

急流槽可设置在凹形曲线底部及构造物附近,并考虑到地形、边坡状态及其它排水设施的联接。 (二)路基设计

根据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经地质勘查,本路段基底土密实稳定,地表的杂草树根清除后路堤可直接填筑于天然地面上,本路设计年限20 年,交通量合计为34847 辆/昼夜,根据(JTG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11.0.3,公路等级设为高速公路,车道数拟定四车道。查《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123.0.11,根据实际情况,这段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00Km/h,四车道的路基宽度一般值为26.0m,最小值为24.50m,取设计车道宽度为3.75m,得总车道宽度为3.75×4=15m,由P11 表3.0.5-1 右侧硬路肩宽度为3.0×2=6m,土路肩的宽度为0.75×2=1.5m,有P11表3.0.4知中间带的宽度为3.00m(其中中央分隔带宽度为2.00m,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75×2=1.5m)。基底土密实,地面横坡缓于1:5 时,路基可直接填筑在天然地面上,地表有树根草皮或腐殖土土应予以处理深除。土方路基,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摊铺层厚,按土质类别,压实机具功能碾压遍数等,经过经验确定,但最大摊铺厚度,不宜超过50cm,填筑至路床底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cm。

路基基底为耕地或土质松散时,应在填前进行压实,路基设计时,可考虑了清理场地后进行填筑压实,厚度按0.2m 计列压实下沉所填增加的土方量。路堤填土宽度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厚度,压实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最后削坡。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原地面纵坡大于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1 坡度分层留台阶。若两个地段同时填,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沿线筑路用土采用备土形式,取土以利用低产田和被公路分割的边角地以及开挖河道、鱼塘等解决,在填土较高、沉降较大的地段可以利用工业废渣(粉煤灰等)做路基填料。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河滩路堤填土,应连同护坡道在内,一并分层填筑,可能受水浸淹部分的填料,应选用水稳性比较好的土料,河槽加宽,加深工程应在修筑路堤前完成,调治构造物应提前修建。两侧取土,提高在3m 以内的路堤可用推土机从两侧分层推填,并配合平地机分层填平,土的含水量不够多时,用洒水车并用压路机分层碾压。

(三)路面设计 1.设计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2002 年版;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⑷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设计标准 ⑴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⑵设计标准轴载:双轮组单轴重100KN(BZZ--100); ⑶面层类型: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基准期:15 年;

⑷自然区划:路线经过地区属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区划V4区。年降雨量较大,但气温变化较为均衡。

3.路面设计

(1)路面结构设计:根据沿线筑路材料和现有道路条件等情况,拟定路面

逐 桩 坐 标 表

京珠高速耒宜段 桩 号 K4+400 K4+420 K4+440 K4+460 K4+480 K4+500 K4+520 K4+540 K4+560 K4+580 K4+600 K4+620 K4+640 K4+660 K4+680 K4+700 K4+720 K4+740 K4+760 K4+780 K4+800 K4+820 K4+840 K4+860 K4+880 坐 标 N (X) 900903.3593 900923.3378 900943.3164 900963.2949 900983.2735 901003.252 901023.2305 901043.2091 901063.1876 901083.1662 901103.1447 901123.1232 901143.1018 901163.0803 901183.0589 901203.0374 901223.016 901242.9945 901262.973 901282.9516 901302.9301 901322.9087 901342.8872 901362.8657 901382.8443 E (Y) 487307.4014 487308.3277 487309.2539 487310.1801 487311.1063 487312.0326 487312.9588 487313.885 487314.8112 487315.7375 487316.6637 487317.5899 487318.5161 487319.4424 487320.3686 487321.2948 487322.221 487323.1473 487324.0735 487324.9997 487325.9259 487326.8522 487327.7784 487328.7046 487329.6308 桩 号 K4+900 K4+920 K4+940 K4+960 K4+980 K5+000 K5+020 K5+040 K5+060 K5+080 K5+100 K5+120 K5+140 K5+160 K5+180 K5+200 K5+220 K5+240 K5+260 K5+280 K5+300 K5+320 K5+340 K5+360 K5+380

N (X) 901402.8228 901422.8014 901442.7799 901462.7584 901482.737 901502.7155 901522.6941 901542.6726 901562.6512 901582.6297 901602.6082 901622.5868 901642.5653 901662.5439 901682.5224 901702.5009 901722.4795 901742.458 901762.4366 901782.4151 901802.3936 901822.3722 901842.3507 901862.3293 901882.3078 坐 标 E (Y) 487330.5571 487331.4833 487332.4095 487333.3357 487334.262 487335.1882 487336.1144 487337.0406 487337.9669 487338.8931 487339.8193 487340.7455 487341.6718 487342.598 487343.5242 487344.4504 487345.3767 487346.3029 487347.2291 487348.1553 487349.0816 487350.0078 487350.934 487351.8602 487352.7865

桩 号 K5+400 K5+420 K5+435.743 K5+440 K5+460 K5+480 K5+500 K5+520 K5+540 K5+555.743 K5+560 K5+565.874 K5+580 K5+600 K5+620 K5+640 K5+660 K5+680 K5+685.874 K5+700 K5+720 K5+740 K5+760 K5+780 K5+800

N (X) 901902.2864 901922.2649 901937.9906 901942.2434 901962.2226 901982.2044 902002.1903 902022.1813 902042.1773 902057.9192 902062.1766 902068.0503 902082.176 902102.1722 902122.1635 902142.1496 902162.1314 902182.1104 902187.9778 902202.0887 902222.067 902242.0453 902262.0235 902282.0018 902301.9801 坐 标 E (Y) 487353.7127 487354.6389 487355.368 487355.565 487356.4772 487357.3317 487358.0808 487358.6771 487359.0728 487359.2121 487359.2204 487359.2106 487359.0889 487358.7056 487358.1179 487357.3734 487356.5198 487355.6046 487355.3311 487354.6727 487353.7406 487352.8084 487351.8763 487350.9442 487350.0121 第 1 页 共 2 页

桩 号 K5+820 K5+840 K5+860 K5+880 K5+900 K5+920 K5+940 K5+960 K5+980 K5+986.763 K6+000 K6+020 K6+040 K6+060 K6+080 K6+100 K6+120 K6+136.763 K6+140 K6+151.593 K6+160 K6+180 K6+200 K6+220 K6+240

N (X) 902321.9583 902341.9366 902361.9149 902381.8931 902401.8714 902421.8497 902441.8279 902461.8062 902481.7845 902488.5401 902501.7628 902521.7424 902541.725 902561.7118 902581.7034 902601.6997 902621.699 902638.4616 902641.6984 902653.2894 902661.6937 902681.6808 902701.6575 902721.6232 902741.5783 坐 标 E (Y) 487349.08 487348.1478 487347.2157 487346.2836 487345.3515 487344.4193 487343.4872 487342.5551 487341.623 487341.3078 487340.6928 487339.7901 487338.9554 487338.2299 487337.6546 487337.2704 487337.1185 487337.2 487337.2398 487337.4487 487337.6643 487338.3778 487339.3405 487340.5113 487341.8491

编制:

复核: 逐 桩 坐 标 表

京珠高速耒宜段 桩 号 K6+260 K6+280 K6+300 K6+301.593 K6+320 K6+340 K6+360 K6+380 K6+400 K6+420 K6+440 K6+460 K6+480 K6+500 K6+520 K6+540 K6+560 K6+580 K6+600 K6+620 K6+640 K6+660 K6+680 K6+700 K6+720 坐 标 N (X) 902761.5247 902781.4646 902801.401 902802.9888 902821.3368 902841.2725 902861.2083 902881.1441 902901.0798 902921.0156 902940.9514 902960.8871 902980.8229 903000.7587 903020.6944 903040.6302 903060.5659 903080.5017 903100.4375 903120.3732 903140.309 903160.2448 903180.1805 903200.1163 903220.0521 E (Y) 487343.313 487344.8619 487346.455 487346.5826 487348.0567 487349.6583 487351.26 487352.8617 487354.4633 487356.065 487357.6667 487359.2683 487360.87 487362.4717 487364.0733 487365.675 487367.2767 487368.8783 487370.48 487372.0817 487373.6833 487375.285 487376.8867 487378.4883 487380.09

桩 号 K6+740 K6+760 K6+780 K6+800 K6+820 K6+840 K6+860 K6+880 K6+900

N (X) 903239.9878 903259.9236 903279.8593 903299.7951 903319.7309 903339.6666 903359.6024 903379.5382 903399.4739 坐 标 E (Y) 487381.6917 487383.2933 487384.895 487386.4967 487388.0983 487389.7 487391.3017 487392.9033 487394.505

桩 号 N (X) 坐 标 E (Y) 第 2 页 共 2 页

桩 号 N (X) 坐 标 E (Y)

编制:

复核:

第三篇 路基路面

说 明

(一)横断面布置

本路段的路基宽度为26 米,路拱坡度2%。路基标准横断面为:75 厘米土路肩+300厘米硬路肩+2×375 厘米行车道+75 厘米路缘带+200 厘米中央分隔带+75 厘米路缘带+2×375 厘米行车道+300 厘米硬路肩+75 厘米土路肩。超高方式为绕中央分隔带内侧边缘旋转。

(二)、路基设计 1、路基边坡坡度

本路基的平均设计填土高度为3.5m,由《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得知,当H<6m(H—路基填土高度)时,路基边坡按1:1.5 设计,故边坡形状采用直线型,坡率取1:1.5。 2、护坡道

查(JTJ001—9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P234.0.6 得,当路肩边缘与路侧取土坑底的高差小于或等于2m时,取土坑内侧坡顶可与路坡脚位相衔接,并采用路堤边坡坡度,当高差大于2m 时,应设置宽1m 的护坡道;当高差大于6m 时,应设置宽2m 的护坡道。本设计的填土高度均小于6m,再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护坡道均设置1m,且坡度设计为4%。 路基密实度要求: 行车道:采用重型击实标准

填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0~80cm范围内压实度≥96%,80~150cm范围≥94%, 150cm以下≥93%,路基范围内管道沟槽压实度必须达到上述压实度。零填及挖方路段:路床表面以下0~80cm范围内≥96%,当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及路床总厚度时,应将路基表面土进行超挖,分层回填,并满足上述压实度要求。对于高填路段,地基表层也应该碾压密实,压实度≥90% (三)、路面设计 1、设计依据

(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2、路面设计 (1)、路面面层

采用混合式基层沥青路面,4cm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6cm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8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30cm水泥稳定碎石+20cm 石灰粉煤灰土,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为设计层。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沥青面层用细集料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表观相对密度为2.45 t/m3;含泥量不大于5%;砂当量不小于50%。沥青面层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如下表

指 标 一级公路 表面相对密度不小于 (t/m3) 2.50 含水量不大于 (%) 1 粒度范围(%) <0.6mm 100 <0.15mm 90~100 <0.075mm 75~100 外观 无 团 粒 结 块 亲 水 系 数 <1 塑性 指 数(%) <4 加热 安 定 性 实测记录

以上就是沥青、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及各集料的用量、规格、要求。在具体的 施工中,应根据施工环境、施工机具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具体 的参数指标。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循《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中关于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试拌试铺验证的三个阶段,确定矿料级配及最佳改性沥青用量。同时,沥青混合料还应进行马歇尔试验,以确定合适的沥青用量及矿料级配。试验除应符合上述规范的有关技术要求外,试验温度相

应提高100C~200C。沥青混合料技术要求应符合以下指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沥青混合料性能要求

试验项目 AC-20C AC-13C 击实次数(次) 双面各击75 双面各击75 稳定度(KN)不小于 8.0 8.0 流值(0.1mm) 20~40 20~40 空隙率(%) 3~5 3~5 沥青饱和度(%) 65~80 65~80 矿料间隙率设计空隙率12 13 VMA 设计空隙率13 14 设计空隙率14 15 残留物稳定度(48h)(%)80 85 冻融劈裂强度比(%)不小75 80 动稳定度(次/mm)不小于 800 3000

(3)、沥青面层的施工

①用于沥青面层的碎石材料应采用大型成套专用设备进行加工,加工过程中应使用除尘设备,确保集料洁净;集料按规格筛分(单位:mm)(上面层分为0~3,3~5,5~10,10~16 四级,下面层分为0~3,3~5,5~10,10~16,16~25 五级)。②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和(拌和能力不小于240 吨/小时),必须配备计算机设备,能自动打印每盘的拌和记录,拌和设备有少于四个的热料仓,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设施,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③沥青路面不得在气温低于10℃时,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施工。④温度控制:普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温度160~180℃,沥青温度为150~160℃,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50~160℃,初碾温度140~150℃,终压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70℃,轮胎压路机不低于80℃。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温度180~200℃,沥青温度为170~180℃,混合料出厂温度为175~185℃,初碾温度不低于160℃,终压温度:钢轮压路机不低于120℃。⑤掺加抗剥落剂的工艺要求:沥青脱桶

后应先进入一个带搅拌的掺配罐,经加入要求量的抗剥落剂并充分搅拌均匀后,方可用于混合料的拌合。

(4)、透层、下封层及粘层技术要求

透层:基层碾压完毕表面稍干即可洒布透层沥青(建议沥青与水的比例为35:65),采用慢裂的渗透性好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阴离子乳化沥青(PA-2)。其沥青与水的比例可根据洒布机、渗透性试验进行调整,以易于渗透,且有一定渗透深度(不小于5mm ),表面不形成油膜为合格。喷洒量应试验确定,一般为0.3~0.6kg/m2(以沥青重量计)。透层乳化沥青破乳后,即按正常覆盖洒水保湿养生。下封层:在基层养生结束后,即洒布封层乳化沥青,单一粒径的石屑作为下封层。施工工艺流程为:

①.均匀洒布封层乳化沥青,喷洒量一般为0.5~0.6kg/m2(以沥青重量计)。 ②.同时均匀洒布3~5mm的石屑料,量不宜多,约占面积的60%。 ③.用轻型钢轮压路机碾压1~2 遍,碾压速度不宜超过2Km/h。 ④.待下封层破乳成型后方可通车,且应尽快铺筑沥青混凝土面层。

⑤.在正式铺筑沥青面层前,应彻底清除表面的污染物及松散颗粒,并洒布粘层油。 粘层:在沥青上、下面层之间以及下面层与下封层之间,应均匀洒布粘层沥青。采用快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宜选用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阳离子乳化沥青(PC-3),采用与面层所使用的种类、标号相同的石油沥青经乳化制成,喷洒量一般为0.2~0.4kg/m2(以沥青重量计),应试洒后确定用量,应注意洒布的均匀性,不得过量,不得漏洒。粘层乳化沥青洒布后,应待破乳,水分蒸发完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施工期间,应加强对废水、废渣、废料的管理,防止对水源和环境的污染,避免诱发新的路基病害和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四)、排水

水是影响公路质量和使用品质的一大要素,设计完善的排水系统是十分重要的。 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等级、降水量、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因素,结合路基排水、桥涵结构物排水、地下排水系统的设计,合理地布置路面排 水设施,使排水系统有机地构成一个完整、畅通的排水体系,确保路基、路面稳定 和行车安全。

挥植物的造景功能和点缀功能,把公路绿地的观赏性和经济性集为一体,创造出最佳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设计原则

绿化设计首先要服从道路的交通功能,保证行车视线通畅;绿化设计应服从于整个道路的总体规划、设计要求,并起到道路分界的作用;绿化设计要与道路绿地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绿化设计应以植物为主,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以上几点是本次绿化设计的基本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将得到充分体现。 (二)、绿化详规 1、护坡绿化

护坡绿化应在确保边坡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本次绿化设计原则上不改动原主体工程中对各类边坡的工程防护措施,而是在原工程措施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手段进行培土植草绿化。路堤边坡及路堑边坡主要采用直接植草绿化护坡,物种选择见“一般路段绿化 种植设计图”中“植物配置表”。 2、中央分隔带绿化设计

中央分隔带绿化选用香樟和银杏作为主要绿化树种,起到分割道路分界的作用。沿线草种选用细羊茅草的草坪卷进行满铺绿化。为保证绿化带的绿化效果,绿化用种植土由绿化单位回填。设计图中所要求的绿化苗木规格均为修剪成型后的规格,苗木提供单位应综合报价,局部规格变动纳入综合单价中。

3、行道树绿化设计

行道树绿化设计的目的是建立道路生态屏障,形成绿色通道,同时兼顾美化环境的作用,由于水肥条件较好,受有害气体影响较小,本工程选用香樟作为行道树树种,种植间距控制在6m 左右。 (三)、施工技术规范 1、草坪及地被 ⑴土壤的整理

土层厚度:不少于30cm。

土壤纯度:30cm 范围内不得有任何杂质,如大小石砾、砖瓦等。根据原土中杂质比例的大小或用过筛的方法,或用换土的方法,确保土壤纯度。在施工基肥时,肥料必

须腐熟,分布均匀,以与15cm 的土壤混合为宜。

地表的坡度:以能顺利进行灌水、排水为基本要求,同时注意草坪的美观。一般情况下,绿化带草坪要求中部略高、四周略低或一侧高一侧低。

与树木的关系:若草坪面与树木种植的高度不一致时,必须处理好与树木的关系,若草坪低于原地面,需在树干周围保持原高度,向外逐渐降低至草坪高度,若落差较大,则应根据树冠大小,在适当的半径处叠起台阶或采用其他有效的方法免使根系受害,若草坪高于地面,需在合适的半径处筑起围墙。 ⑵种草的方法

铺草皮卷和草块:①草皮卷和草块的质量要求:覆盖度95%以上,无杂草,草色纯正,根系密接,草皮或草块周边平直、整齐;②铺草质量:草坪土质应与草皮或草块的土质相似,质地、肥力不可相差较大。草皮卷和草块的运输、堆放时间不能过长,以草叶挺拔鲜绿为标准。铺设时各草皮(草块)间可稍留缝隙,不能重叠。草块与其下的土壤必须密接,可用碾压、敲打等方法,由中间向四周逐块铺开,铺完后需及时浇水,并持续保持土壤湿润直至新叶开始生长;③铺草时期:返青后一月至枯黄前一月之间均可铺植。

播种:①播种方式:建议采用撒播和喷播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坡度较大的边坡路段宜采用喷播,要求喷撒均匀;②种子质量要求:80%以上发芽率,杂草种子含量低于0.1%;③播种质量要求:种子分布要均匀,覆土厚度要一致(3—5mm),播后压实,及时浇水,出苗前后及小苗生长阶段都应始终保持地面湿润,局部地段发现缺苗时需查找原因,并及时补播。 2、绿化植树 ⑴施工前的准备

现场勘查,施工人员了解设计意图及组织有关人员到现场勘查,一般包括:现场周围环境、施工条件、电源、水源、交通道路、堆料场地、生活暂设的位置,以及市政、电讯应配合的部门。工程开工前应制定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 ⑵苗木质量要求

①乔木的质量标准:树干挺直,不应有明显弯曲,小弯曲也不得超出两处,无蛀干害虫和未愈合的机械损伤。树冠丰满,枝条分布均匀、无严重病虫害,常绿树叶颜色正常。

根系发育良好、无严重病虫危害,移植时根系或土球的大小,应为苗木胸径的8—10 倍。 ②灌木的质量标准:根系发达,生长茁壮,无严重病虫危害,灌丛匀称,枝条分布合理,高度不得低于1.5m,丛生灌木枝条至少在4—5 根以上,有主干的灌木主干应明显。 ③绿篱苗的质量标准:苗木应树型丰满,枝叶茂盛,发育正常,根系发达,无严重病虫危害,苗木高度不得低于40cm。 ⑶种植

定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位置要准确,标记要明显。 ⑷挖种植穴、槽的质量标准

挖种植穴、槽的位置应准确,严格以定点放线的标记为依据。穴、槽的规格,应视土质情况和树木根系大小而定。一般规定:树穴直径和深度,应较根系和土球直径加大15—20cm,深度加10—15cm。树槽:宽度应在土球两侧各加10cm,深度加10—15cm。若遇土质不好,需进行客土或采用施肥措施的应适当加大穴、槽规格。 3、大树移植

⑴大树移植要求采用土球移植和木箱移植法。

⑵移植的树木应:无严重的病虫害;无严重的机械损伤;植株健壮,生长量正常;起重及运输机械能达移植树木的现场。

⑶带土球挖掘:带土球移植应保证土球完好,尤其雨季更应注意,土球规格一般按干径1.3m 处的7—10 倍,土球高度一般为土球直径的2/3 左右,在挖掘过程中按照挖掘、收坨、收底、围内腰绳、开底沟、围外腰绳、打包等步骤逐步进行移植。

木箱挖掘:用木箱移植的土台呈正方形,上大下小,一般下部较上部少1/10左右,在放线后,按照一定步骤逐步进行移植。 ⑷种植

按设计位置挖种植穴,种植穴的规格应根据根系、土球、木箱规格的大小而定;土球树木的种植穴为圆坑,应较根系或土球的直径加大60—80cm,深度加深20—30cm;坑壁应平滑垂直,掘好后坑底部放20—30cm 的土堆。木箱树木,挖方坑,四周均较木箱大出80—100cm,坑深较木箱加深20—30cm。树木种植后应开堰、浇水,土球堰高控制在20—30cm 左右,木箱堰高控制在25cm 左右,浇水要求三遍,第一遍水量不易过大,水流要缓慢灌,使土下沉,一般栽后两、三天内完成第二遍水,一周内完成第三遍水,此两

遍水的水量要足,每次浇水后要注意整堰,填土堵漏。 ⑸养护

大树移植后的养护管理工作特别重要,栽后第一年是关键,应围绕以提高树木成活率为中心的全面养护管理工作,应有必要的资金和组织保证。 4、养护管理

养护管理措施及期限由业主与施工单位协商确定,可参照园林绿化技术规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vr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