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博复习(厦大版)
更新时间:2024-06-22 02: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厦大高等教育学怎么样推荐度:
- 相关推荐
目 录
1、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 3 2、中外合作办学的好处 ............................................................................................................. 3 3、如何认识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主权与产权问题 ............................................................. 3 4、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真假之辨 ............................................................................................. 3 5、高等教育地方化问题 ............................................................................................................. 4 6、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 ..................................................................................................... 5 7、如何认识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 ............................................................................................. 5 8、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 ................................................................................................. 6 9、中外合作办学(林金辉) ..................................................................................................... 6 10、现代大学制度 ....................................................................................................................... 6 11、民办教育困境与出路 ........................................................................................................... 8 12、大学权力结构改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 ............................................................. 11 13、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 12 14、学分制 ................................................................................................................................. 13 15、幕课 ..................................................................................................................................... 13 16、大学治理结构 ..................................................................................................................... 14 17、大学生就业问题 ................................................................................................................. 14 18、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的国际化战略 ................................................................................. 15 19、知识本位的大学基础学术组织建设 ................................................................................. 16 20、教授治学 ............................................................................................................................. 16 21、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建设 ............................................................................................. 17 22、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 18 23、高等教育全球化 ................................................................................................................. 19 24、高等教育评价评估体系 ..................................................................................................... 21 25、高等教育问责制与高校社会责任 ..................................................................................... 21 26、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 ............................................................................................. 22 27、应用型本科 ......................................................................................................................... 22 28、产学研结合 ......................................................................................................................... 22 29、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质量观 ............................................................................................. 23 30、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 ......................................................................................................... 24 31、大学与中国梦 ..................................................................................................................... 26 32、研究性教学 ......................................................................................................................... 26 33、研究性大学的战略和定位 ................................................................................................. 26 34、高校发展战略制定 ............................................................................................................. 26 35、大学经营 ............................................................................................................................. 27 36、大学核心竞争力 ................................................................................................................. 28 37、高考改革 ............................................................................................................................. 28 38、高考功能 ............................................................................................................................. 29 39、异地高考 ............................................................................................................................. 30 40、自主招生的问题与对策 ..................................................................................................... 30 41、大学教学如何应对信息技术 ............................................................................................. 31
1
42、大学分化(邬大光) ......................................................................................................... 32 43、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问题(邬大光) ............................................................................. 32 44、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 ................................................................................. 33 45、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 ......................................................................................... 33 46、高等教育进入资本市场 ..................................................................................................... 34 47、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 35 48、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史秋衡) ......................................................................................... 36 49、大学章程建设 ..................................................................................................................... 36 50、高等教育学的成就难题与展望 ......................................................................................... 38 51、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变革 ......................................................................................... 39 52、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化 ................................................................................................. 39 53、高等学校创造教育 ............................................................................................................. 40 54、通识教育 ............................................................................................................................. 41 55、大学教师发展(潘先生) ................................................................................................. 41 56、自学考试制度 ..................................................................................................................... 41 57、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利弊 ..................................................................................................... 42 58、大学办学自主权 ................................................................................................................. 42 59、不同阶段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内容和任务 ..................................................................... 43 60、学位制度建设的意义 ......................................................................................................... 43 6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宏观) ..................................................................................... 44 62、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44 63、招生并轨改革 ..................................................................................................................... 45 64、教学制度改革 ..................................................................................................................... 45 65、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 45 66、高校后勤社会化 ................................................................................................................. 45 67、高考改革:从选拨性考试到适应性考试 ......................................................................... 45 68、高等学校办学模式改革 ..................................................................................................... 46 6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新亮点 ................................................ 47
2
1、 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
公平是伦理学概念,效率是经济学概念。公平,体现了平等、公正、人权等理念,是人类社会最高理想信念,效率体现现实利益,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终的价值追求是公平,通过效率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公平。如果不提高效率,只追求绝对的公平,只能是低层次的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矛盾统一的概念,应该尽量协调二者,相得益彰。相关的高等教育问题有:高校面对市场办学、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大学收费、招生与高考改革、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民办教育发展等问题。比如:东中西部高等教育是优先发展还是平均发展,面对市场办学,引进竞争机制提高效率,还是为避免不公平竞争封闭办学;重点大学承担大众化教育以实现公平,还是效率至上,以精英教育为主;一律不收学费以体现公平,还是大学收学费来进行成本分担;高等教育发展速度适度超前以提高办学效率;大学招生计划分省录取以兼顾公平等。在实践中都要进行公平与效率的权衡,寻求平衡点和最佳区域,做到适度、恰到好处。不同历史时期,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还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是不同的。当前,以前者为准。公平和效率是没有硬性标准的,以发展为旨归,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实现动态平衡。
2、 中外合作办学的好处 首先,可以使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成建制、成系统地引进国外先进名校、名学科、名专业,不出国门而得到留学的效果。其次,引进国际化的课程经验、管理经验、教学经验,促使我国高校在管理体制、学科专业设置、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更好与国际接轨。再次,引进更多国际人才和专业人才,提供更多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中外合资办学发展规划建议:第一,在合作国家的甄选上,除了满足求学者未来职业需要,还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局出发,考虑其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借鉴优势。第二,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地域均衡发展的目标出发,适度地将合作办学推向教育欠发达地区,以补充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第三,在引进学科的选择上,应该积极举办国内急需和新兴的学科专业,对于一些国内就业市场已经饱和的学科,要适当减少国外资源的引入。第四,考虑到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提高合作办学的档次。第五,在积极主动地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同时,需要加强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管理。
3、 如何认识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教育主权与产权问题
教育主权是一国自主处理本国教育事务和独立处理与别国教育合作事务的权力,包括教育立法权、教育投资权、学校审批权、教育监察权。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允许外国对高校控股51%以上,而高等教育作为公益性事业,很多外国主导的办学事务会干涉教育主权。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外国在中国合作办学要遵守我国的法律法规,遵照我国的办学方针和大政方针,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其次,在此基础上,有必要明确界定教育产权与教育主权,这样,很多问题就是产权问题而不是主权问题。
4、 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真假之辨
1999年扩招以来,很多人以为扩招导致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但是一概而论并不准确,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有下降也有提高。所谓真下降,指扩招导致教育资源人均占有量下降,平均师资不足,教师负担过重,管理力量分散等而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其次是研究性大学承担大众教育任务,而导致精英教育质量下降。针对这一问题,应该大力引进海外和社会人才,补充师资,延长老教师退休年龄;履行财政性经费增长承诺,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比例;开展高等教育领域的招商引资,进行中外合作办学、鼓励留学,开展高教和科研领域的学术与人才交流;放宽民办高校的审批,承担大众化的任务,高
3
效合理利用不同类型高校的优势资源,减少精英教育机构所承担的大众化高等教育任务。此外,在大众化规模上,应遵循“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以减轻大学在资金、办学资源、就业方面的压力;在增长方式上。变“内涵发展”为“内涵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外延式发展为主”。
所谓假下降,是因为囿于习惯性思维,很多人以原来精英教育的质量标准衡量现在大众化教育的质量,精英教育的质量观是培养专业精英人才和研究性人才,大众化教育的质量观是培养面向市场、适销对路的多样化实用人才,是多元化、多样化的质量观;同时,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及科学素质等成为质量观的核心。因此,首先要转变教育质量观,尤其是转变唯知识的质量观,树立知识、能力并重的质量观;其次,要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制定不同的质量评估标准体系,避免用精英教育的质量观衡量大众教育的不同层次;再次,采取不同的命题和考试方法进行招生。
5、 高等教育地方化问题 从美国(赠地学院、社区学院)、英国(新大学运动、城市大学)、日本(短期大学)这些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经验看,高等教育地方化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确立了中央、省市、中心城市三级高等教育办学体制,但是高等教育的地方化步伐依然缓慢。高等教育地方化有两层含义:首先,高等教育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发展服务,成为地方文化科学的中心;其次,高等教育管理权要归属地方,以地方为财政拨款办学的资金来源。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家发展区域经济和地方经济的政策基础,高等教育地方化成为大势所趋。其意义在于,它可以通过地方集资办学减轻国家高等教育的财政负担,可以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承担力量,有利于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实现去行政化,有利于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但是,高等教育地方化也可能存在以下隐患:首先,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方向偏离国家整体利益,缺乏大局意识,可能出现专业重复设置、资金利用率低、人力资源浪费等;其次,可能弱化理论学科的研究,对需要大量投资、集中国家力量兴办的高精尖学科和大型科研项目不利,可能导致急功近利、追求短期效益,偏离大学的本质;地方管理权的扩大可能出现大学封闭办学,地方保护,固步自封,违背教育规律办学等现象。也存在以下问题:(一)定位不明,同质化的倾向严重,不少地方高校朝着研究型、培养学术型人才方向发展,不能适应地方经济的需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估制度,建立分类评估的体系(二)发展方向不明,为地方服务的意识不强,力度不够 (三)行业特色的淡化与消失,(四)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地区高校发展不平衡(五)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师资队伍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 “学术型”较多而 “技术型”较少,是提高教育质量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从国家利益和科学发展的高度统筹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加强宏观指导,给予帮扶、指导等。实现高等教育地方化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中央宏观指导与地方自主办学的关系。第二,要搞好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地方化高校的任务(史秋衡):
第一,地方高校的发展将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各类建设人才,直接推动地级城市的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第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也将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地级城市高等院校的发展将有利于高校和当地的生产部门建立生产-科技联合体,直接为当地的生产部门的科技转化和科研开发提供便利;第三,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当地的人文素养,促进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的实质性发展。通过地级城市高等教育的发展使优秀文化得以在广大人民中传播,从根本上提高地级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第四,地方高校的发展推动地级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全国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缩小东、中、西部区域间的差距,减少城市间、城乡间的差异。
4
6、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
可持续发展观针对以往发展观出现的不可持续性问题,提出注重发展的持续性、整体性、协调性以及公平性。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首先,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其次,高等教育自身如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观念进行改革。就前者而言,高校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摈除以往急功近利和追求短期效益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知识、能力,使其即具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责任和意识,又有可持续发展的本领,培养建设者而不是破坏者;其次高校作为地区的文化中心,应该承担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宣传和普及,做好模范带头作用;此外,还应积极开展科学发展理论研究工作以及注重各学科科研发展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就后者而言,首先,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应遵循适度超前原则;其次,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沟通高校与社会、市场、资本市场的联系,实现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再次,高校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不合理专业,设置新专业,以长远发展的眼光保护“冷门专业”。
7、 如何认识大学去行政化的问题
早期大学只是结构简单的学术和教学机构,管理简便,这赋予了大学自治、独立、学术自由的品质。但是随着大学的发展和国家力量向大学的渗透,大学逐渐变得机构庞大、成分复杂,同时也越来越难以自治和独立。近代以来,大学的科层化和行政化在法国、中国、苏联这类中央集权国家非常明显,发挥集约效应的同时也妨害了大学的自治与学术自由,不利于科学研究和大学教学。现代大学的学术事务是通过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力形式进行管理的,学术管理中即有学术权力又有行政权力。行政化在字面上一般是指一个组织中行政权力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不适当的膨胀,以致影响组织的正常运转,大致相当于 “科层化”或 “过度科层化”,但当前我国大学的行政化含义绝不仅限于此,而是包含了行政权力化、行政级别化以及行政文化主导三层含义,也就是官僚化或官本位。
在中国,大学办学主体的国家化与大学职能的复杂化,导致大学内部管理复杂的科层体制行政化,这种科层体制是模仿行政组织建立起来的,行政管理人员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以垂直等级管理方式运用于管理大学学术事务,有严密的上下级关系,行政权力成为大学的核心权力,学术权力无法与之相抗衡。大学制度应当为保障学术的核心地位、实现大学核心价值服务,但过度行政化体制下,我国大学制度似乎主要不是为了保障学术的核心地位和学术价值的实现,因为学术在我国大学被边缘化了,学术价值不仅不是行政党务人员所维护追求的核心价值,甚至连很多教师,包括知名教授都不以学术价值为自身的目的。行政权力泛化于整个大学组织,单纯与行政手段和科层化的管理方式规范整个大学组织的运作,大学管理往往以行政化的命令方式和习惯处理学术性事务,学术功能受阻,教授无话语权。尽管逐渐设置了学术委员会、学科评议会、学位委员会、教授会等组织,但真正学术管理的过程还是行政化的,这些委员会只能在行政权力制定的范围内行事;而且在行政化的环境下,所有人都关心权术而不是学术,以加官进爵为最终追求,执掌学术机构的教授行事风格也会变得“官场化”,学术机构潜移默化为另一重行政机构。针对这种现状,《规划纲要》提出要“去行政化”,但去行政化不是不要行政管理,而是归还学术权力,改变用行政管理的方式管理学术事务的现状,将学术事务交由教授会、学术委员会,做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另一方面,通过取消校长及管理人员行政级别改变官本位的观念,变行政化管理为专业化管理。
无论是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期待还是他们的自我感觉,我国大学里那些中层以上的行政管理者都颇有 “官员”的味道。正是在这种自我感觉和群体期待的支配下,加之行政权力的催化和行政级别的强化,官场的逻辑就成为了大学的逻辑,大学的行政化也就真正
5
校所提供教育服务的公益性,政府给予其减免税待遇,所以,对于投资者是否能够参与办学剩余的分配,人们持有不同意见。有学者认为,只要投资者参与了办学剩余的分配就是营利行为,民办高校的公益性因此便不复存在,应将其划归营利性高校类别,对其采用类似于企业管理的一套制度。但《民办教育促进法》在第七章“扶持与奖励”中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预留发展基金以及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其他的必需的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这一法律规定说明,民办高校投资者依法享有参与办学剩余分配的权利。参与民办高校办学剩余分配的主体包括了民办高校、政府和投资者,从剩余价值分配的办法看,在一般的生产投资剩余价值的分配中,政府直接向企业征收各种税费,投资者拥有其余所剩部分的所有权。但投资者参与民办高校办学剩余的分配,是在预留发展基金、提取国家规定的必需费用之后,再对所剩结余按一定比例进行分配。可以想见,这与一般所说的投资利润已经相去甚远。在这里,参与办学剩余分配是国家给予民办高校投资者的一种对公益事业的奖励或鼓励,而非一般的商业投资获利权利。不能因为投资者的营利而否定民办高校办学以及投资行为的公益性,正如医疗卫生事业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中引入民间资本投资,投资者从中营利而并不改变医疗卫生事业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公益性以及投资行为的公益性一样。不论民办或公办高校,营利性与法律规定并不抵触,原因在于其营利被用于公益目的,而不是成为了个人牟利的手段。也就是说,营利的最终目的是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如果被剥夺或丧失了营利能力,就不可能实现公益目的。
当前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发展不仅要保证数量的供给,而且还要保证品质和种类的供给。因此,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更庞大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任务对公共财政是严峻挑战。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民办高校可谓一举两得。因此,要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具备长远眼光,注意民办高校公益性的延时性,给予民办高校一定的盈利空间。
12、 大学权力结构改革,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博弈 我国大学权力主要由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等构成。大学权力表现出明显的一元化结构,即政治权力行政化,专业权力边缘化,行政权力成为大学办学的根本动力。我国大学一元化的权力结构载体是党政二元共治体系,具有鲜明的特征: 首先: 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掌控大学,拥有无可争议的影响力; 其次,专业权力在大学管理的各层次结构中都不具有影响力,处于边缘地位; 第三,大学的全部事务,不论是学术事务还是非学术事务,都纳入了党政共治体系; 第四,特殊的权力关系导致大学价值的扭曲或异化,在政治价值、行政价值和学术价值的博弈中,学术价值不受尊崇。在一元化权力结构的大学,行政权力至上,学术价值得不到张扬,尊重学术、崇尚学术、潜心学术、敬畏学术的人不多。很多人,包括一些教师热衷于到党政部门谋求一官半职,热衷于名利,掌握行政权力的官员受到推崇,教师的学术修养、学术造诣、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力不受重视。可以说,当前我国大学里行政权力的泛滥是政府有意为之与学术界自我异化的结果。随着以校长和书记为代表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急剧扩张,以行政级别而非学术水平来分配权力成为大势所趋。加之在新体制下大学与政府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行政隶属关系,因此, “行政权力”这一概念就被引入我国高等教育中。本来应以行政机关为主体的 “行政权力”在我国的大学里轻而易举地就被成功复制,并最终被行政级别所制度化。行政级别背后官本位与权力本位的思想渗透进大学的学术评价系统中,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学术的级别化。
鉴于此,要重构大学权力结构,调整大学权力结构,建立多元共享治理结构,承认多元价值及其主体在大学的合理存在,使之各归其位,有助于促进大学回归本位,提升学术价值的地位,强化学术发展的目的性,致力于学术发展。其次,转变大学权力结构
11
性质,变刚性管理为柔性服务。使大学管理工作的性质符合学术组织本质的要求,变统一管理、绝对服从和强制执行为具有服务性、协调性和协商性的柔性管理,减少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对学术事务的直接干预。再次,调整学术权力与其他有关权力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大学学术本质要求的、张扬学术价值的学术权力关系。应当对学术管理权力进行明确的分类,改变学术决策、评议和执行权力高度集中、由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所掌控的局面,使行政部门和行政人员主要担负执行权力,建立学术决策、评议组织如学术委员会、教授会、评议会等,履行决策和评议权力。最后,改革大学一元化权力结构,应当以教授治学为基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管理体系中逐步建立健全发挥教师个体专业权力的机制,提高教师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
13、 中外合作办学的问题与对策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办学层次偏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项目重复设置现象比较严重,办学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中外合作办学中存在外部质量保障力度不足、办学单位自我约束机制薄弱、质量保障主体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引进的教育资源良莠不齐,总体水平不高;机构和项目的地域、学科、专业分布不合理;外聘教师资质水平参差不齐,人数不够,缺乏有效管理;合作办学的“公益性原则”未能充分体现;招生管理存在漏洞,超计划招生现象禁而不止;学位认证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些机构或项目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学生和家长认为高额学费交得不值等。
对策:1、符合合作办学的规律,中外合作办学基本规律有两条。一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国家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二是中外合作办学必须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2、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所谓优质教育资源,是在国际上有特色或已有办学成功经验的学科和专业,是具有先进水平和领先优势的课程、教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制度、考评方法、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模式等。坚持有层次、实用性和互补性的原则。3、坚持规范办学,严格依法管理。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维护学生及其他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逐步形成办学者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具有较广泛社会公信力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从而确实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的可持续发展。4、坚持目的性、公益性、以生为本、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满足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原则。5、在建立具有较广泛社会公信力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中,要考虑外方的教育体制、法律、国际环境等因素,借鉴其成功经验,同时根据中国国情,从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和质量评估等方面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
需要从明确中外合作办学的政策界限,提高人们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定位的认识上,树立与新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应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思想中解放出来,转变传统的教育质量观,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其次,必须明确教育质量的主体。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认知、情感等个性方面有所发展,是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观的应有之义。要建立包括审批准入机制、分类监管机制、评估认证机制、惩罚退出机制在内的质量保障机制。
此外,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必须坚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学校能力建设和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的平衡、和谐的原则。要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中的各项工作机制,调整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战略布局,制定管理的政策措施,探索合作办学的新途径,增强合作办学的主动性,建立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同时要加强财政和资金投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建设高素质中外合作办学人才队伍,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理论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作办学经历了自发到自觉的不断发展过程。在前进道路上,
12
中外合作办学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促进学校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近3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进入到平稳、高质量、示范性的发展阶段,实际办学过程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取得了许多新进展。教育决策层注重综合改革,总揽全局,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理念创新实现了新的突破,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不断有新举措。一段时间以来,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管理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界限,在行政审批和行政监管方面出台和即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比较明确地发出了中外合作办学未来发展的政策信号,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不可持续因素得到有效遏制和消除,新审批机构、项目的质量以及已有机构、项目的办学水平均有明显提升;一段时间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更加注重以生为本,注重保护学生和家长的权益,注重引导社会舆论,主动掌握中外合作办学的话语权,初步形成积极健康的话语体系,有效抵制了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的错误观点和认识,中外合作办学的社会舆论向好的方向转变,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决策部门主动把握和适应世界跨境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以中外合作办学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和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新思路。
14、 学分制
历来对学分制认识的误区有:(一)学分制是与学年制相对的教学管理制度(二)学分制是一种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或延迟毕业的制度(三)学分制就是为了让学生多选课(四)学分制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五)学分制有利于按成本收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事实上,学分制是大学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而创立的一种极具现代性的教育教学制度,是在新的时代大学所采用的一种旨在协调知识、社会需要、学时和学生发展之间关系的教育教学制度,任何将其理解为只是具有某种单一目的教育教学制度的认识都是片面的。学分制有着丰富的内涵,表面上看,它将大学教育教学所面临的复杂的无限性与有限性之间的关系通过抽象的学分配置和数学运算呈现在大家面前,实质上,它包含了具有浓厚的现代元素的现代大学教育理念和精神,是现代大学所依靠的基本的教育教学制度。学分制的元素包括:总学分要求,最低最高学分要求,必修与选修学分要求,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学分要求,高低学年学分要求,课程与非课程学分要求,本校与非本校学分要求;还包括了函授学分规定、中学先修学分规定、全时学习学分规定、部分时间学习学分规定、非学位修读学分规定等。以学生和谐发展为中心建构静态学分结构应当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任选课程学分结构关系。二是必修和选修课程学分结构关系。三是高低年级课程学分结构关系。四是课程和非课程学分结构关系。动态学分结构是指学生实际所修课程学分之间的关系,包括数量关系和质量关系,要求学生各学期或学年在选修课程时,不能只是单纯地考虑学分要求,还要注重合理地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和学习秩序,理性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节奏,从而达到促进自身和谐发展和健康成长的目的。此外,学分制改革应该:1、重视不同地区、全国、全球大学间的学分互认;2努力开发基于学分制的教育教学资源,包括教师、课程、教室、实验室等。
15、 幕课 “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已在全球高等教育界引发热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加入“慕课”平台,“慕课”将引发中国大学教育变革。“慕课”之所以引发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变革,因为它有如下几个优势:一是学习时间和地点不受限制;二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三是“大规模、开放式、网络化”的课程将使任何人学习不受限制;四是大量优质的网络课程将打破教育资
13
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最大限度实现教育公平。我国高校应当抓住机遇,组织力量和资源,将教学改革与“慕课”开发结合起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迈入信息化时代。
16、 大学治理结构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大学治理结构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大课题,不但与政府管理方式和机制有关,而且与大学内部各种权力主体及其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眼睛不能只是向内,还要向外,整体设计,分步实施。首先还是要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建立大学自主办学的体制,这是内部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任何大学内部治理都受到外部体制的约束,不考虑体制约束的改革举措是不可能有实际意义的。其次,要厘清大学内部几种主要权力关系,包括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和专业权力等之间的关系,从各权力主体的地位和职能定位明确其组织机制以及发挥作用的方式。当务之急是要巩固和扩大专业权力的地位和影响力,因为这是大学存在和发挥职能的根本所在。我国大学要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如果不能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权力的作用,是完全没有可能性的,这就是所谓的大学逻辑之所在。
大学治理结构涉及大学外部和内部的两种治理结构,外部的治理结构涉及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三大方面。就外部治理结构而言,我国大学外部的治理结构一直没有理顺,例如,既有“二级办学三级管理”,也有“三级办学二级管理”;既有“三级办学二级投入”,也有“三级办学三级投入”,这是治理结构的乱象。在不同的治理模式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同,不同的省份和高校获得的发展空间完全不一样,直接导致了高校发展间的差异。从国家层面,应建立相对统一和体现公平的治理结构。关于大学治理结构,必然涉及社会关注的大学去行政化问题,这包含两大方面:一是政府对大学行政化管理,二是大学内部行政化管理。前者关乎大学自治问题,后者关乎大学学术自由问题,这两者都是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的基本要素。大学这种行政化管理模式给大学教育带来的弊端,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但是,在大学治理过程中,如何平衡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如何平衡大学内部各种权力关系?这些都是大学治理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17、 大学生就业问题
90年代以后,高校毕业生就业由以往统一分配转向“少数按计划分配就业,多数面向社会和就业市场自主择业,辅之以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复杂的,绝不仅仅是源于高校扩招本身,更深层次的影响因素则来自于教育结构的失衡。因为在供求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下,一方面是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工作岗位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显示摩擦性失业问题或结构性就业矛盾相当突出。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外部要依赖经济形势的好转并创设有利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环境,内部则需要认真反思高校扩招中的结构失调与培养模式问题。首先,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会误导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其次,不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会减少大学生的就业机会。
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追赶的历史看,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适时调整,人力资源追赶就必然存在时滞,结构性就业问题因此产生。
建议:1、加快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2、深化用人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制度改革,改善就业环境3、进一步调整改善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推进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培养模式转变4、加强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知道和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好高校的中介作用5、鼓励创业带动就业。6、高等教育大众化遵循“适度超前原则”,控制毕业生数量。7、深化高校办学体制改革,落实分类办学,生产适销对路人才。8、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西部就业9、思想观念上,
14
转变精英意识的就业观,放下身段,降低就业期望值,从基础干起。10、全社会要转变唯学历观念,树立能力第一的观念。
18、 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的国际化战略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外合作办学一直是我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形式。早期的合作办学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影响有限。进入21世纪以来,中外合作办学全面展开,已经成为我国大学国际化战略的重点,其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在国内与外国大学合作办学院、办专业、办课程的,也有在国外与外国大学合作办学院、办专业的。当然,从合作办学的影响看,在现阶段,我国大学在国内与外国大学合作办学的影响远远大于在国外与外国大学合作办学,但从长远看,与外国大学在国外合作办学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它说明我国大学在走出去上取得了关键性的突破,开始赢得国际办学地位。在没有加入WTO之前,我国大学国际化主要是基于与其他国家的双边关系,在自然人的流动和国外学术信息与资料的引进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自然人的流动主要包括依靠公费派出留学人员赴国外大学高访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依靠公费派出大学管理人员赴国外大学访问考察,以及少量地引进国外学术人员来华进行学术交流或教学。国外学术信息与资料的引进主要依靠公费购买和少量的外国捐赠。不论是自然人的流动还是学术资料的引进,由于大学国际化总体上处于被动状态,规模都很有限。入世后,《服 务 贸 易 总 协 定》为我国大学国际化提供全球化的新平台,在所有WTO成员国之间,我国都拥有平等地开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权利。教育服务贸易包括四种准入方式,即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的流动,这些不仅有助于拓宽我国大学国际化的范围,丰富国际化的方式,而且有助于我国大学国际化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提高国际化的效率与质量,更好地发挥 国际化的积 极 影 响。入世以来,来华留学教育几乎与出国留学教育规模同步增长,来华留学生人数从2000年的5.22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21.51万人。不仅如此,来华留学生的国别也越来越多样化,学历不断提高,学科专业类别越来越复杂,自费来华留学生的比例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借助推广汉语国际化和孔子学院的建设,我国开发并推出了网上汉语教育,积极开拓大学国际化的跨境交付市场。合作办学的同时,我国大学也开始大胆地探索走出去办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大学国际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当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在国际比较中地位明显偏低时,大学国际化不仅难以掌握主动权,而且在深度和广度方面也难以有较大的进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大学国际化不再只是我国单方面的要求,越来越成为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共同需要,与我国相关的高等教育国际共同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教育服务贸易市场。进入全球化时代以来,我国大学已经开始从最初的具有明显的单向度的对外交流———将学生送至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留学培养,到全方位开放教育与合作———从引进国外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学科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到引进学院、引进大学,到走出去办孔子学院、办研究生院和分校,以及开展高端人才培训等,已经逐步完成了战略转型。双边互动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大学生相互交换访学、开办双联专业、学分转移互认课程、联合授予学位、合作建立研究中心或学院、合作举办校区或分校,等等。这些形式一方面拉近了我国大学与国外大学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我国大学更有效地利用国外大学学术资源,增强了国际化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丰富了我国大学的办学形式,拓宽了我国大学的办学空间,为我国大学发挥国际影响力创造了条件。在全球化时代,我国大学国际化实现了全方位开拓,多层面对接,与国外大学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呈现出全面展开的态势。一方面,保持了传统的一般层面的交流与合作,包括派出留学访问人员,引进外籍教师,组织人员互访等,另一方面,进行了国际化的高端开拓,通过特聘教授岗位制度的实施,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参与我国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促进重点学科赶
15
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大学高层领导集中接受国际化培训的方式对我国大学领导的专业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目对我国大学办学和管理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19、 知识本位的大学基础学术组织建设
我们提出现代大学制度,为的是用现代的管理模式来尽可能地保存和发展传统理念。但事实上,传统大学理念的保存和发展根源还在于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合理与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建设能否符合知识发展逻辑,能否遵循学术自下而上的权力模式才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根本所在。结构完善决定功能实现,功能实现保证目标的达成。现代大学制度目标的实现需要大学内部组织管理结构的完善,需要知识本位的厚实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需要效率为先学术至上的行政与学术分立的内部管理制度的支持,需要战略视野开阔和效益问责并重的外部规划管理。当然,知识本位模式的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建设正是基于知识发展逻辑,尊重学科需要自下而上的发展路径。只有这样的模式才可能在学术追求和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建立平衡机制。这种模式需要分类分立的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系统来进行保障,行政服务与规划一体化系统的实现能在真正意义上保证学术权力的施行,并推进知识发展的逻辑,避免行政模式对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不良影响。所以,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的校内三层行政管理模式渐渐被双层扁平的管理结构所取代,基层学术组织被赋予更大的自主权,但同时承担了更多的学术和社会责任,对于中高层管理而言将更加集中在营造制度环境和协调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上来。这样的大学管理模式的发展,正用实例证明着知识本位模式的学术基层组织制度建设的正确性。
20、 教授治学
中国现代意义的大学从一开始就不是学者共同体组织,而且由于现代大学的高度复杂性和大学功能的高度社会化,即便西方大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教授治校已经不再是其唯一的治校理念,国家干预、市场调节和学校行政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教授治学正是根据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而提出的适合我国大学的管理理念。(一)教授治学是大学学术本质的要求;教授治学是基于大学的学术本质而提出来的管理理念,其着眼点在于实现教授参与治理学术,使教授成为参与规划学术发展方向、合理配置学术资源、协调学术关系、评价学术成就的重要力量。(二)教授治学的核心是发挥教授作为大学办学主体的作用;教授治学将教授置于学术治理的框架之中,使教授由学术管理的边缘人成为学术治理的主体之一。这不仅有助于让学术回归其本位,使大学更像大学,而且将凸显教授的专业价值,使教授成为重要的办学主体,从而彰显教授在大学办学中的主体作用。(三)教授治学是共享治理的现代学术民主精神的体现,教授治学是基于改变大学学术的这种内外影响格局需要,消除现行的格局对学术运行和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要求而提出的。教授治学的内部条件包括:1. 发展比较成熟的大学学科专业,2. 形成以学术为志业的教授群体,3. 树立基于科学理性的共享治理精神。教授治学的外部条件包括:1. 宽松的大学文化环境,2. 合理的大学资源配置,根据大学职能需求决定资源的流向和流量,使科学理性主导资源配置,为教授的学术修养和专业智慧在共享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有利的条件,3. 制度化的学术权利保障。教授治学的意义在于:落实教授治学,有助于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建立新的多元共享治理模式,使学术价值回归大学主体价值,使大学按照其本质要求办学;有助于改变教师单纯的被管理者身份,使教师成为大学不可缺少的参与治理者,使教授作为教师群体的代表在大学学术运行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大学张扬学术本质,激励师生员工倾心向学,不断提高学术生产力和学术水平,追求学术卓越。鉴于此,要大胆探索各种行之有效的组织体制机制,如教授会、学术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机构保障教授权力。
16
21、 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建设
建设依据:(一)现代化建设的人才结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专门人才是多层次、多样化的,高等学校既要培养研究型的科学人才,更要培养应用型的工程人才,还要培养更多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的技术人才。(二)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不是一个教育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理论性普通高等教育的类型,但并不是一个区别于本科的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既可以是专科层次的,也可以是本科以上层次的,形成一个独立于理论性本科院校之外的独立的高等教育体系。(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许多国家的高等教育制度,出现了两元的但未必是两极的分化现象—大学类型及非大学类型的高等院校??多样化是当今高等教育中值得欢迎的趋势,定当全力支持。
国外经验:德国,在培养技术工人方面,实行双元制教育体制;在高等教育阶段,于普通大学之外,高等专科学校一科学技术大学另成系统。英国,多科性技术学院。美国,80%以上的社区学院为地方培养职业技术的实用人才。台湾:形成普通高等教育与技术职业教育两个系统。高等技职教育系统由高等专科学校、技术学院、科技大学组成。
高等职业教育的分类:根据《教育分类法》关于第三级教育的分类框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笔者提出高等教育三种基本类型及其体系的构想。第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第二,多科性或单科性专业型大学或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专业硕士(学位或文凭)一专业博士(学位或文凭)或进人研究型博士。第三,多科性或单科性职业技术型或技能型专科学校或学院:专科(副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技术本科(学士学位或文凭)~职业技术硕士(学位或文凭)或进人专业硕士。如果与中等教育水平的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衔接,就构成完整的从低到高的独立体系,这一体系在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方法上,都不同于传统的普通高校体系,更贴近社会实际,培养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为了防止专升本导致理论性人才过剩、实用人才缺乏,就业难,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等问题,应该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同时着手高等职业教育独立体系的构建和其地位提升。
高等职业教育的机遇与挑战:高专很多实际上都改为了高职。可以说,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从政策层面看,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政府决策部门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挑战:首先,部分学生宁愿放弃已被高职院校录取的机会,而选择重新复读,一心要考普通本科。在内地的一些高职院校,新生入学率只有70%,甚至更低。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入学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并不安心于学习职业技术专业,而是一心想着 “专升本”,以拿到本科文凭为首要目标。很多高职院校也鼓励学生 “专升本”,并没有认识到学好职业技术知识的特殊价值。
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与战术困难:明确了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尤其是强调要依靠企业,发挥行业的作用。这为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将引导高职办学体制从主要依靠政府转移到主要依靠行业和企业的道路上来。困难:1、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从而使高职院校不得不高收费。2、高等职业教育目前绝大多数都是在专科层次,我国的专科招生一直都排在本科之后,本科三批录取完了才录专科。而实际上,职业教育和本科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并不是高低两个层次的教育。3、许多政府机关和国营企业,招聘人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生一律免谈,这也无形中强化了社会上重视本科而轻视高职的偏见,影响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入学选择。4、专业设置不合理;必须按照部颁条例设置专业,而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满足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为目的,其专业设置应该尽可能地与市场需求密切对应。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以质量提升代替数量增长。1、发展的目的是办出职业教育的特色,而不是“专升本”;2、不应以理论水平的高低为标准,而应以知识、技能是
17
否与社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为标准。3、专业课程要强调用双师型教师,在双师型教师不可得的情况下,应着重聘用有职业经验与动手能力的教师。4、人才培养目标: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但要求他们掌握专业知识,也应该强调公民道德教育,应将他们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
22、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大学之所以具有创新性,不仅是因为社会要求大学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且还是因为大学本身具有创新的诸多内部条件。第一,大学拥有大批学者、科学家、教授等高学术水平的人才,他们处于各学科发展的前沿,不仅拥有丰厚的知识,而且以提出新见解、发现新理论为己任。第二,大学里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是思想敏捷、富有探索精神、追求真理的知识群体。第三,大学拥有尖端的仪器设备和丰富的图书资料,有利于开展科学研究和传递最新科技信息。第四,大学的学术环境和民主科学的气氛提供了较为自由的创新空间。第五,大学还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窗口,多种文化在这里碰撞,激发出创新火花。由此,大学不仅必须创新,而且能够走在创新的前头。
创新人才培养对大学的精神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因其“引领社会进步”而有理想与高度、有魂灵的大学;需要有因其“促进学生发展”而有智慧与深度、有眼光的大学;需要有因其“鼓励多元多样”而有活力与宽度、有胸怀的大学;需要因其“拒绝任何依附”而有胆量与硬度、有脊梁的大学。只有具备这些精神品质的大学,才能真正培养创新人才。
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胡锦涛总书记要求,高等学校“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规划纲要》提出要着力提高高等院校协同创新的能力。 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自2012年启动实施,四年为一个周期,旨在建立一批“2011协同创新中心”,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外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实现协同创新需要转变观念。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研究的价值取向和研究范式已经发生重大改变,科学研究进入大科学时代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大学在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拓展其职能,科学研究走进大学,科技创新成为大学新的使命。当前,世界科技正处在从前科学时代向大科学时代转变的发展阶段,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这种转变,并处在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上。
实现协同创新需要创建新的体制和机制。目前,我国科研系统主要由高校科研机构、科研院所、企业科研机构三大部门构成。这三个科研子系统各自独立运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因此基础研究、基础应用研究、开发研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导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协同创新正是破解这个困局,实现科技创新的重要机制。高校要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就要走协同创新的路子。通过协同创新,使现有的科研子系统在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共享资源、整合资源,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既包括基础研究,也包括应用研究,单一的组织形式已无法满足多样化的科研需求,也无法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18
实现协同创新的基础是合作。在当今的科学研究中,“不合作就死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研究理念。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既需要在内部实现自身的合作,也需要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还需要与企业的合作。合作,就是要转变迄今为止还在起作用的“个体研究单兵作战”的方式,大力倡导“联合攻关兵团作战”的新观念。科学研究的原动力,既包括学者的“闲逸好奇”,也包括社会的需求,尤其是经济领域的需求,正在成为科学研究新的驱动力。
实现协同创新的方式是推进跨学科研究。当今的许多重大科学研究,几乎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展开,许多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把跨学科作为一种大学理念,渗透到大学的全部活动当中。协同创新的前提之一是建立在跨学科的项目上,只有找到了跨学科的研究方向,才具备了协同的基础。只有跨学科,协同创新才具有实质的意义。在这一点上,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国的大多数高等学校,几乎都是多科性或综合性大学,完全具备了跨学科的条件。
要实现协同创新,需要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落实。从国际发展经验看,要实施团队联合攻关研究,需要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转变。要转变长期形成的旧观念,必须要有体现新观念的制度政策,而且这些制度政策还必须能够配套并予以落实。观念更新不易,相关政策的配套和落实更难。管理政策的简单化,不仅不科学,而且挫伤了教师和科研人员从事合作研究的积极性,严重阻碍了科研的联合攻关。高校内部自身都无法做到协同,更谈不上与外部的协同了。
大学的创新性与保守性: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种社会机构不断产生和消失,但总的来看,社会机构消失的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它们过于保守、不能创新、不能因应社会而惨遭淘汰;二是它们过于变动、不能保守稳定、盲目追随社会热点而丧失其自身。大学为什么历经如此之久而不消失,其原因就是,一方面它不断创新,伴随社会不断进化,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它又稳定保守,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又坚持自己的本性和核心追求。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坚持自己根本职能的同时又通过增加或减少其他职能,以在一定范围内适应社会。大学在保守和创新的选择中保持平衡。所以,大学是保守和创新的统一。只有保守,大学才能保持其本真;只有创新,大学才能不断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社会中生存。两者都服务于大学的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中,有的大学创新性表现得明显一些(如哈佛大学),有的大学保守性表现得明显一些(如耶鲁大学),但它们都既是保守的,又是创新的,是保守和创新的矛盾统一体。
23、 高等教育全球化
全球化要求劳动力具备普遍价值观,能够自由流动并承担全球化的服务要求。随着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增多、全球知识获取的便利性以及跨国企业的人力需求旺盛,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更加受制于全球价值观。当我们提供教育和理解教育的方式都以全球化影响下的劳动市场分工体系为中心时,我们就难以培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也难以培养具备自主性的(而不是工具性的)本土价值观的人才。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误区有三:一:将“高等教育全球化”等同于“高等教育全球同质化,二、将作为过程的“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解为某种终极的“高等教育全球同质性”,三、将“高等教育全球化”看成高等教育对全球化进程的被动适应。
高等教育全球化通过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改变着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性质,因为高等教育的范围和内容被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化所决定。全球化可能扼杀而不是促进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系统自身能力的构建。高等教育全球化理念是一个制度性的结构框架,它包含着制度处方和制度原型。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环境都在这些制度处方和制度原型的压力下构建新的制度。而在制度和竞争压力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管理、制度、组织和课程将会走向共同的模式。信息技术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一个核心要素。信息技
19
术改变了高等教育运行的空间,进而改变了高等教育的贸易、竞争、组织,而这些变革是高等教育全球化的重要表征。相对于教育维度和理念维度而言,贸易维度是高等教育全球化更直接的表征。高等教育能够作为一种全球化的贸易是以高等教育全球化理念为基础的,正是由于新自由主义对高等教育的可交易性理念的传播,高等教育的贸易性才逐渐被世界各国接受并很快转化为一种政策实践。
针对以上全球化问题,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应对:1、自主与依附;从教育价值上讲,全球化引起或包含标准化和同质化,也引起或包含具体化和多元化。当前高等教育在弱化民族文化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我们需要重拾高等教育的民族文化认同功能。从这方面来说高等教育本土化更为重要。随着全球化力量的加强及我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仍然需要妥善处理依附与自主的关系,既适应全球化所提出的要求,也要重构全球化的进程及自身在全球化体系中的地位。2、移植与创新;在“后殖民时代”政策移植更多是发展中国家的主动选择,全球化不能被简化为将同样的政策统一强加给所有国家。因此,政策移植应该限于具体问题,限于特定部门或组织层次,或者限于教育政治面,作为一种政策合法化的策略,但不能在系统层面直接移植。为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挑战,既要在具体问题上进行政策移植,更要在重要的制度问题上强化政策学习和政策借鉴,并进行内化和本土化,实现政策创新。3、竞争与合作;全球化背景下组织通常以两种方式获取竞争优势:第一,为了竞争价格,大批量高效率地生产标准化的产品。第二,采取差异化战略,生产的产品既独一无二,又有高质量。聪明者往往选择后者。在全球舞台上,以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心态看待人才流动是融入高等教育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高等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国际化是对国与国间关系的描述,它以民族国家利益分割和意识形态对立为背景;全球化描述的是后民族结构下全球或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关注重点则是作为整体的全球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加强的现实。国际化对应的是冷战背景,它主要是对两大阵营内部同一意识形态下国与国之间双边关系的描述;而全球化对应的是两极世界后的多极化、多元化现实,它描述的是无定向的多边关系。其区别主要体现在:(1)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工业社会相适应,国际教育交往以有限的人员流动为主。高等教育全球化与信息社会相适应,国际教育交往可以包括教育服务贸易涉及的所有四种形式。(2)高等教育国际化时期各国高等教育以线性联结、双边交往为主,强调国家主权,国家是绝对主体,国际关系实质是国家层面的关系。高等教育全球化阶段国际联结的纽带越来越宽,渠道越来越多,各国高等教育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一国高等教育市场虽然受到国家主权的保护和调节,但决策权要受到某种制约和限制,要考虑共同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同时要给各高校和地方留出发挥作用的空间。各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全球网络的直接组成部分而存在,因此既是本土的,又是全球的。(3)高等教育国际化是高等教育对全球化的早期反应和暂时策略,高等教育全球化则是全球性制度的必然结果。(4)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研究一国或地区高等教育与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之间的异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高等教育全球化需要同时从全球、国家和地方的整体视角出发,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联系:一方面,高等教育全球化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当下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一致,模糊了原有清晰界线;另一方面,民族国家依然牢牢控制着各国高等教育的事实让人们对边界消失的全球化愿景持保留态度。
全球化与市场化:目前,高等教育全球化明显有市场化趋势,市场机制已深深嵌入高等教育的理念,使各国高等教育纷纷超越民族国家疆界,成为全球性教育的特征,分散性知识生产体系的形成凸现了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地位。可以说,高等教育市场化一定程度上就是高等教育全球化。
20
而且其实施过程及结果也应完全呈现在 “阳光”下,置于舆论监督中。首重公平应成为自主招生最重要的改革原则,一切制度的设计都应首先围绕公平来进行。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加强监管,密切关注改革的动态与问题,适时适度予以管理和引导,并加大对造假、违规等不良行为的惩处力度;民间力量尤其是新闻媒体须积极参与,发挥有效的监督与舆论作用;与改革紧密相关的中学,则应确保所提供的反映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评价材料公正客观、真实有效。
美国的经验:
1、注重入学机会公平。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由于各族裔各阶层子女的教育条件不同,高等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差异甚大,入学机会公平也因此成为美国高校招生的重要议题与努力方向。我国的民族、阶层、城乡、地域间也差异甚大,教育条件不均衡以及由此带来的机会不公平,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相似,特别是城乡、地域间的差别,相比于美国有过之无不及。高考制度在多样化改革过程中,也必须时刻凸显公平,尤其要防止因客观标准减少导致权力、金钱介入而给弱势群体带来的不公。
2、。美国高校录取新生并无量化的指标体系,而是综合评价:既有智力方面的要求,又有非智力因素的考量;既重视学生的统考成绩,又看重平时的学业成就;既从考试分数或年级排名等硬指标来评判学生,又从充满个性与人情味的推荐或自述材料中了解学生。多元评价体现了其注重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又不错失专才、偏才。这种综合评价正是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的目标。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紧张、诚信制约机制尚未健全的背景下,我国高考多样化改革仍需以统考为主。但本着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等原则,可将考试成绩之外的其他因素适度、逐步、切实纳入录取指标体系,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监控机制
3、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美国高校招生享有高度自主权,招生的标准、规模及运作完全是由各校招生委员会自主制定,联邦与州政府不得干预。我国的高考改革虽然一直致力于此,但高校真正享有的自主权仍十分有限。应鼓励现在正在进行自主招考的试点院校稳步加大改革力度。待时机成熟,可将统一考试与招生两相分离,由高校自主决定考试结果的使用比例,或将统一高考变成水平考试,让招生院校在水平测试的“基准”之上最大限度地享有自主权
4、建立分层分类的考试体系。美国高校招生的计划多元,机制灵活,极富个性,因而效率颇高。我国目前虽然不大可能采取完全个性和自主的招生机制,但分层分类进行考试却有其可行性,对于某些生源较少的高校,则完全可以实行开放入学,使高校招生在坚持统一考试的前提下,建立起多渠道、多层次的考试“立交桥”,以便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和人才需求结构的立体化
41、 大学教学如何应对信息技术
大学在该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遇到了难题,这个难题既是观念的,也是技术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对策来解决。但是我们可以从这一困难情景中得出几点结论和启示。
(1)大学教学的先进性与否并不能使用先进技术的利用程度指标来衡量。多媒体技术如何利用必须以具体教学任务需要为转移,离开了这一点推行教学现代化改革都是空的。
(2) 大学教学过程既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但不能盲目跟随技术跑。信息技术只是载体,实现师生之间的深度交流才是目的,因而不能把信息化程度作为衡量师生互动程度的指标,如此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嫌疑,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和促进作用。
(3) 大学教学仍然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为重点,必须对多媒体使用做出限制。多媒体教学技术最大的便利在于增加感性认识程度,但它容易使学生认识问题停留在表
31
面,从而不适宜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因此对多媒体使用做出恰当规范是刻不容缓的。
(4)大学教学仍然要强调少而精,不应该以信息量大为特色。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的优势,但这很容易使课堂变成满堂灌,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因此必须限制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时间,从而培养独立思考和相互智力激荡的研讨习惯。
(5)在大众化、信息化交错的时代,大学教学观念必须变化,必须变以知识接受为中心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此时,大学教学不能固守传统的系统化和前沿性标准,应该强调实用性和兴趣性,使大学教学变成学生走向社会实践部门的前奏。
(6)在大学教学管理上,仍然要赋予教师对教学手段的选择权,使其能够自主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赋予教师的自主权,就是尊重教师劳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特点,就是承认教师具有自我反思的能力,就是尊重其专业权威。否则大学教学就只能变成机械灌输。
(7)在大学管理理念上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意识。以学生为中心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中心,当然更不是为了取悦学生,而是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从而形成新的教学管理规范。没有这一观念上的变革,就不能应对信息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发展要求。以上几点,都是由信息技术挑战所引发的关于大学教学管理变革的思考,希望它们对扭转人们对大学多媒体教学产生的误区有所帮助。
42、大学分化(邬大光) 分化既是大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大学发展的趋势;它既是大学理念和制度的一种调整,也是大学结构与功能的一种优化,更是大学应对社会变化的一种主动适应。大学分化有:(一)基于理念差异的大学分化(二)基于教育属性差异的大学分化(公益还是营利)(三)基于知识分化的大学分化(四)基于职能拓展的大学分化(五)基于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变更的大学分化(六)基于培养目标不同的大学分化(七)基于政府干预和市场影响的大学分化(八)基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引发的大学分化(九)基于借鉴与学习异国经验的大学分化(十)基于信息技术进步的大学分化。大学分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体现在动因、分化路径、主导思想、分化后的分类等方面。
大学分化的价值在于:(一)大学分化是大学教育思想不断丰富的过程(二)大学分化是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的过程(三)大学分化是大学制度不断调整的过程(四)大学分化是大学结构与功能不断优化的过程(五)大学分化是大学“知识能量”的释放过程(六)大学分化是大学对社会需求的主动适应过程。
43、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问题(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其实质就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理论.其理论根基和研究范畴与教育民主化思潮有内在的联系。1962年,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其撰写的《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对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理论的分析和运用,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才具有意义,脱离了市场经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就很难完全实现。整个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实践证明,保障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度建设基本都是基于市场经济制度,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物。与西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三种模式不同,中国的经济制度始终是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正是在这个转轨过程中,在不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启动和进行的。即便如此,高等教育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之间也缺乏必要的联系,不仅表现为大众化的启动总体上来说是一种政府行为,而且在实施过程中也以公办高等教育系统为主体,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缺乏市场的力量。从世界范围来看,市场力量介入高等教育主要是20世纪中叶以后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引发的。进一步说,教育民主化思潮带来的高等
32
教育规模的扩张导致了高等教育质的变化,也使得市场的力量越来越深地介入到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中。市场介人以后,便成为一股重要的力量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向前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已经超越了国际上其他国家在相同时期、相同阶段的发展速度,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奇迹。但是,我国社会是否能够继续承载如此的发展速度,如何把握蕴含在特罗教授大众化理论中的“预警功能”,在已经形成的各种大众化理论中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即使有了答案,也很难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问题,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按照一种特定的方式进行的。基于此,重新审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内涵则十分必要。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我国大学的“繁荣”,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质量问题、就业问题、高校贷款问题等。特罗教授自己说:在本质上,大众化理论是一种预警理论,是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人们对此发生的各种变化毫无准备的一种预警,三个指标百分不并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只是泛泛而谈;而在不同国家,大众化意味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必然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应对策略。
高等教育大众化在中国的理论成果:
四大理论贡献:第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过渡阶段论。中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中,存在一个质的局部变化先于量的总体达标的过渡阶段。第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规模波动理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波动的合理区间为10%。第三,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样化质量观。第四,高等教育大众化有着不同的支持道路。表现出前期政府垄断,后期民间发力的特点。
三大政策性原则:第一,发展速度应遵循适度超前的原则。第二,坚持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重,以外延式发展为主的原则。第三,在大众化进程中保护精英教育的原则。
44、我国民办教育的特殊性与基本特征
我国改革开放后早期起步的民办教育,与历史上捐资办学的私立教育大相径庭,几乎都是在 “一无资金,二无校舍,三无教师队伍”的背景下起步的。这种 “白手起家”的办学模式,更多地是根据旺盛的教育需求与国有教育资源不足留出的市场空间,利用市场机制介入民办教育领域的,由此导致当时进入民办教育领域的办学者只能采取“以学养学”靠学费维系发展的模式。在巨大的教育需求和市场经济改革的推动下,重新复归的民办教育从其诞生之日起就留下了浓厚的投资办学的痕迹,从此走上了一条特殊的发展道路。不论是曾经受到质疑或已经消失的,还是仍然存在的各种民办教育制度,几乎都与融投资制度有关,都隐含着市场机制。例如, “教育储备金制”、 “股份制办学”、 “教育集团”、 “教育投资公司”、 “校银结合”等,都体现了民办教育投资办学的基本特征,只不过投资的主体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变化。不论采取何种融投资方式建立的民办学校,只要抓住了规模扩张,就比较容易完成 “原始资本积累”;没有抓住规模扩张,也就没有把握住发展机遇。在我国民办教育领域被称为 “西安现象”和 “江西现象”的发展模式,其成功之处就是在短期内快速完成了规模扩张。此外,能够体现我国民办教育投资办学特征的典型例证,还有上市公司介入民办教育。
我国民办教育走上投资办学的道路,既是办学者不得不做出的一种无奈和被动的选择,也是特定时期民办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我国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冲突,其根源就在于把捐资办学的制度安排复制到了具有 “时代特征”的投资办学的民办教育模式上。在我国,关于教育产业的争论一直不断,但建立在投资办学基础上的民办教育,实际上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教育产业之路。
45、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
高等教育强国的特征:一是拥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这些大学有能力带动整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二是拥有较多能够占领世界学术前沿的重点学科;三是有一批世界
33
级的科学家、专家、教授和活动家,活跃在各类国际组织与舞台上;四是高校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科研成果及其转化等方面实力强劲,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并满足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五是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达50%以上。
从高等教育系统的科学发展来看,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的协调发展、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的协调发展、系统内生态与系统外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自适应功能与外适应功能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高等教育发展坚持质与量统一,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并能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高等教育强国应做到:第一,建设高教强国应坚持 “两点论”的观点。即个人与社会、精英与大众化、近期目标与长远战略、区域发展与国家战略的协调发展。第二,建设高教强国应坚持 “以人为本”的观点。第三,建设高教强国应坚持质量 “多样化”的观点。第四,建设高教强国应坚持高教系统的 “生态观”。第五,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还应坚持 “整体性”的观点。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相关命题的分析中得到解答: 一是历史上呈现的高等教育强国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为干预的结果;从很多大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大国崛起的历程看,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自觉性”,其实是国家主动参与高等教育建设的必要性,同时也意味着高等教育强国的诞生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和强力推动,意味着人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必要性。
二是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之间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高等教育兴衰与国家兴衰经常交织在一起,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是互动的“关系共同体”,是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虽然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之间不存在严格对应的因果关系,但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两者之间,无疑是一种共生共荣的相互依存关系。
三是高等教育中心与科技中心有何内在关联;历史发展表明,一个国家往往先成为高等教育中心而后才成为科学中心和技术中心,而且科技中心的到来往往发生在高等教育的高峰期;一个国家往往先失去高等教育中心的地位之后才失去科技中心的地位。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不难发现,高等教育强国与经济强国的总体发展脉络基本上是一致的,即世界经济强国往往是人力资源强国,世界人力资源强国又通常是高等教育强国,而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一般又是科学技术强国。
今天,人们已深刻地认识和体悟到: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创新性人才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未来发展和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发达的教育。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因过度重视规模扩张而忽视了质量提高与结构调整,使得高等教育的数量与质量、结构和效益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状况;毕业生的市场供求平衡被打破,出现了结构性供大于求的状况;院校间的个性与特色逐渐丧失,趋同与重复现象十分严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和增强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促进文化繁荣昌盛的必然要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46、 高等教育进入资本市场
国际高等教育介人资本市场的形式分为两种:其一是公立和非营利性私立大学以投资—购买股票的方式进人资本市场,这是高等教育介入资本市场的最初形式,也是主要形式;其二是营利性私立大学以融资—发行股票的方式进人资本市场。我国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大致有如下几种类型:其一,大学以高科技产业进入资本市场,如北大方正等;其二,以“借壳上市”的方式与其他产业“捆绑上市”,如英豪科教;其三,以教育服务
34
产品为主体介人资本市场,如科利华;其四,资本市场上的上市公司把高等教育当作教育产业,把办高等学校作为一个新的投资方向。
尽管缺乏法律依据,但由于:1.我国公共高等教育财政能力有限2.二元经济结构社会现象,使我国学费上涨空间有限3.捐资办学空间有限4.降低高校贷款风险的需要。因此,以民力、高等教育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为突破口,有可能打破民办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瓶颈,为民办高校提供一条新的可替代学费上涨和依靠贷款的融资渠道,降低高校贷款的份额和风险,走出一条民办高等教育融资的新路子。
可行性:1、国家财政主导的教育投资面临巨大压力,而以往“教育储备金”、“银校联合”等筹资模式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高校发展面对必须解决可持续的资金来源问题,唯有自主生财。2、民办高校由社会投资兴办,运行机制和核算方法都类似于企业,因为只有当产出大于投入时,学校才能生存。因此,在民办高校有赢利能力和存在赢利的现实情况下,应该允许民办高校介入资本市场,以利于民办高校的规模扩大和质量提高。3、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人资本市场明显存在着公立高校虽然不能以学费收入为赢利点介入资本市场,但公立高校有民办高校尚不具备的科研实力,许多科研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如果将其转化为产品形式投向市场,将带来可观的利益。因此,公立高校可以以科研成果为赢利点,以创造性的智力活动作为投入,介入资本市场。4、高校社会服务包括的范围和内容都较为广泛,高等学校在提供社会化服务过程中,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较高的价值。因此,高等学校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介入资本市场。
可以鼓励和扶持的创收途径:1、建立高科技产业2、高校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开发和推广应用、咨询服务3、招收自费生、培训生、在职研究生,开展成人教育4、建立附属机构和附属企业,如医院、设计院等5、开展校外科技服务6、后勤部门创收和房地产开发。但这些活动必须在不干扰正常科研与教学的前提下进行,必须以坚守大学的基本价值为前提。
几个难题:(1)我国的民办高校,都属于非营利的教育机构,在政策上不允许上市,如果允许上市,就必须进行营利与非营利的区分,并承认营利教育的合法性。(2)在我国教育产业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能否对教育的上市公司给与相对宽松的政策?(3)如何制订以学校教育为主体进入资本市场的“门槛”?
47、 高等学校办学模式
在一定意义上说,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以一定办学思想为指导,在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它是有关办学体制、投资体制、管理体制与高等学校之间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权力结构和关系。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特点是比较典型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办学模式,它是融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为一体的“集中模式”,国家或各级政府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在如今市场经济体制下难再发挥规模效用,反而体现出各种不适:第一,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是供给型的办学模式,自成体系、封闭办学,它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封闭的高等教育模式不能适应开放经济的需求。第二,计划经济下的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主要是由国家(包括各级政府)直接出资办学,近年来国家投资比例虽有所减少,但基本上仍以财政拨款为主。这种以国家投资为主的体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多元经济明显不协调。第三,现行的高等教育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平等竞争表现出明显的不协调。第四,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下,高等学校实际上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很少,没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这与市场经济的自主原则明显不符。第五,现行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高度集中与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表现出明显的冲突。八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大趋势:一是悄然兴起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二是中心城市举办高等学校。1999年以来,我国开始进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上的重大调整,两次把原属国家各行业
3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高等教育学
- 考博
- 厦大
- 复习
- 营造法式完结版 - 图文
- 安徽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排版模版
- 2016-2017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通信工程选修课题目汇总
- 《初级会计电算化》模拟试题(含答案)
- 绩效管理办法
- 应用建规和石化规的几点体会
- 高中语法课堂练习
- 06《雪心赋》原著解析(卷三)
- 2018届北京市朝阳区高三第一次综合练习物理试题及答案
- 苏南与浙南经济模式分析
- 《UML面向对象建模基础》习题答案
- 2018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化学试卷(有答案)
- 2014-2015学年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 社区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2018年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
-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质量调研测试试卷
- 涂塑钢管行业QES管理手册
- 消弧柜与PT柜相比的优点
- 湖南省首届大学生孝文化节发文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