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1.6098 - 简明中国古代史A卷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30 20: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史记》: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内容是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间的史事,体裁分为本纪、表、世家、列传。本纪是君主的传记,表按年代列举主要史事;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淝水之战: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率九十余万大军南下,企图消灭东晋。东晋派谢石、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两军在淝水激战,前秦大败。苻坚逃回北方。此后形成了南北长期对峙的局面。

贞观之治:李世民即位后,于次年改元贞观。贞观共23年,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重视对人才的网罗,重视科举制度;善于纳谏;唐太宗促进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出现“贞观之治”。被认为是中国封建时代少有的“太平盛事”。

行省制:元代的地方政府主要设有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元朝将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称为“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设十个行省。行省的组织仿中书省,设丞相、平章政事、右丞、左丞、参知政事等,以处理一省的政务,军、民、财无所不统。这一制度从政治上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央集权在行政体制上得到了保证,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元朝以后,行省的名称一直沿用下来。

尼布楚条约:1689年在清朝政府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南属中国,以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属中国,以西属俄国。这就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确定下来,沙俄的侵略野心受到遏制,双方正常贸易也有所发展。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简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权形式及其影响。

内容:确定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国家大权。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的政务。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在全国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沿袭了这套制度。 简述九品中正制。

三国时魏国曹丕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实行的选官制度。规定,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防本地的人士,按品德和才能优劣评定为九个品级,政府根据品级高低,任命他们担任官职,选用的原则是看人才优劣,不看门第高下,与曹操“唯才是举”政策的精神是一致的。但是,到了西晋,由于中正官一职多为世族门阀出身的官僚把持,助长了世家大族势力的增长,使这一制度变成他们培植世家势力的重要工具,加速了士族制度的形成,也是西晋的政治迅速走向黑暗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要说明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意义。

蒙古先后灭了西夏和金。忽必烈建立元朝后,于1276年灭南宋,1279年统一全国。意义在于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的大一统。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元朝设立行省制度,地方机构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中央与地方、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加强,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五、问答题(16分) 汉武帝在政治上、财政上是如何改革的?

政治上,采取如下措施:建立中朝。汉武帝加强尚书令的权力,选用一些有才能的士人为郎,加以侍中、常侍等头衔,出入宫廷,与尚书令共议军国大事,组成中朝。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为外朝。

将全国分为十三个州部(监察区),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在首都设司隶校尉,纠察京师百官和三辅、三河、弘农七郡。

实行推恩令,将诸侯国越分越小,中央辖区日益扩大,制定《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加强法治,修订法律,重用酷吏。

在财政上,采取如下措施:改革币制,统一使用五铢钱。总一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盐、铁、酒等。实行均输、平准法。由国家在各地统一征购、运输货物,以谋取利益。并且由国家平抑物价。算缗、告缗,即征收财产税,鼓励揭发隐瞒财产,不肯具报者,对这些人予以惩罚。 一、填空题

1.原始社会分为两个时期,就是( 原始群)时期和( 氏族公社 )时期。 2.陕西西安的( 半坡村)是著名的仰韶文化遗址。

3.夏朝是夏族首领( 夏启 )建立的,时间约在( —21世纪 )。 4.商代最主要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手工业是(青铜器制造业 )。

5.周的贵族将大部分土地分配给农奴耕种,谓之(私田 );将小部分土地留归自种,谓之( 公田)。 6.公元前( —770年),平王被迫放弃丰、镐,迁都( 洛邑),西周结束。 7.齐桓公时,任用( 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促进了齐国的强盛。 8.战国七雄是指齐、楚、( 燕 )、( 韩)、赵、魏、秦七个国家。

9.公元前260年,秦派( 白起)率军与赵争夺韩国上党郡,在( 长平)大破赵军,坑杀赵士卒。 二、单项选择题

1.我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约在( D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神农氏时期 D尧、舜、禹时期

2.父系氏族公社时期,黄河流域最强大的部落联盟是( A ) A黄帝部 B炎帝部 C 蚩尤部 D东夷部 3.商朝的建立者是( B )

A伊尹 B成汤 C盘庚 D武丁 4.周王自称( C )

A朕 B陛下 C天子 D皇帝 5.领兵灭商,建立西周的是( A )

A周武王 B周文王 C周成王 D周幽王 6.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是( B ) A邗沟 B都江堰 C郑国渠 D永济渠 7.城濮之战是( A )的一次战役 A晋楚 B齐晋 C齐楚 D秦晋之间 8.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是( C ) A齐 B秦 C魏 D楚

9.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设计大败魏军的著名军事家是( D ) A吴起 B乐毅 C白起 D孙膑 10.屈原在放逐的抒怀之作是( D ) A《九歌》 《B天问》 C《九章》 D《离骚》 三、名词解释

1.初税亩:春秋(一594年)鲁国实行的一次赋税制度改革。内容: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土地的实有数亩纳税。意义: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度,加速了井田制的崩溃。

2.周公:姓周名旦,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其主要事迹有三点:(1)进行东征,(2)封藩建卫(分封制)(3)制礼作乐。他的思想对孔子影响比较大。

3.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是在殷墟发掘。内容多为占卜之用,故也称卜辞。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四、简答题

1.列举诸子百家中主要几家的名称、代表人物、代表著作。

答:儒家:孔子:《论语》 主张“仁和礼” , 孟子:《孟子》 主张“仁政、王道”,荀子:《荀子》 主张以“礼”治国道家,老子:《道德经》 主张“辩证法”,庄子:《庄子》 主张“无为” ,墨家:墨子:《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法家:韩非子《韩非子》 主张“法治”, 兵家:孙膑《孙膑兵

法》,孙武《孙子兵法》 “知已知彼,百战不贻” 2.试述秦国统一中国的原因。

答:1>需要统一的原因:(1)、经济的发展需求统一。(2)人民渴望统一。(3)、民族融合为统一创造了条件。

2>秦统一的原因:(1)、商鞅变法比较彻底,为秦的统一创造了条件。(2)“连横”“远交近攻”等策略的运用都很得当。(3)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五、论述题

1.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答:背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秦国比较落后,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内容:(1)政治方面:〈1、奖励军功。〈2、建立县制。〈3、实行什伍制度。

(2)经济方面:〈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2、重农抑商。〈3、统一度量衡。 (3)社会方面:实行小家庭政策。 意义: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孔子述评。

答: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大思想家:提出“仁”和“礼”的学说,是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的精华。

大教育家:是我国私人办学的先驱,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思想,比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其言论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作业2 一.填空:

1.在统一岭南时,秦监御史禄率士卒开通( 灵渠)。

2.秦代的长城西起( 临洮 ),东至( 鸭绿江),绵延万余里。

3.( 卫青 )和( 霍去病)率西汉军队几次出击匈奴,取得重大胜利。

4.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行政机构后,自长安经河西走廊可通过南、北两路通向中亚,这条道路就是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

5.王莽篡位后,改国号为( 新 )以( 大钱)作为统一的货币。

6.东汉王朝建于公元( 25 )年,建立者为( 刘秀),以( 洛阳 )为国都。

7.东汉的( 甘英)是继张骞的副使之后到达西亚的使节,为打通欧亚交通作出了重要贡献。

8.在西汉的思想领域,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西汉中期的(董仲舒 ),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东汉前期的(王充 ),他所著的( 《论衡》)一书,是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

9.汉代( 许慎)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辑完善、内容丰富的字典。 10.曹操的用人政策是( 唯才是举 )。

11.公元230年,孙权派军航至( 夷洲),这是我国古代文献有关大陆到台湾的最早记录。 12.前秦苻坚在位时,任用( 王猛)为中书侍郎,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国力渐强。 二.单项选择:

1.秦代以( B )作为规范性文字,推行于全国。 A.金文 B. 小篆 C.大篆 D.隶书 2.王莽改制的最主要政策是( A )。

A.“王田、奴婢”政策 B.改革币制 C.改革中央机构和地方区划 D.五均、六莞政策 3.西汉末农民大起义中绿林军的首领是( B )。

A.樊崇 B.王匡、王凤 C.王党、成丹 D.陈牧、廖湛 4.东汉从中期开始,政权主要控制在( A )。

A.外戚和宦官 B.外戚和官僚 C. 宦官和官僚 D. 宦官和朋党两大集团手中 5.黄巾大起义的领导人是( C )。 A.张鲁 B.张修 C.张角 D.于吉 6.刘秀实行的度田政策的主要内容是( D )。

A.清查户口 B.清查田地 C.重分土地 D.清查土地、户口 7.佛教传到中国的时间是( A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秦 8.代魏称帝,建立西晋的是( D )。

A.司马懿 B.司马昭 C.司马师 D.司马炎 9.所谓“士族”指的是( C )。

A.整个地主阶级 B.官僚 C.地主阶段的上层 D.中小地主

10.魏晋南北朝期出现了许多书法家,其中被人尊称为“书圣”的是( A )。 A. 王羲之 B.王献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三.名词解释:

1.文景之治:指西汉文帝和景帝比较清明的封建统治。文帝和景帝时期,注意减轻赋税,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等,西汉经济恢复和发展,社会比较稳定,史称“文景之治”。

2.昭君出塞:昭君姓王名嫱。汉元帝时曾嫁给匈奴单于,从此汉匈友好往来几十年。昭君为加强汉匈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贡献。

6,自称皇帝,建立魏国的是:C A,曹操 B,曹植 C,曹丕 D,曹聪 7,南朝更替的主要原因是:C

A,外戚夺权 B,宦官夺权 C,大将夺权 D,少数民族贵族夺权 8,北魏时贾思勰所著的农书是:C

A,《缀术》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农书》 9,西晋和东晋的都城分别是:D

A,洛阳,寿阳 B,长安,洛阳 C,西安,建康 D,洛阳,建康 10,被尊称为我国古代\书圣\的是:D A,王献之 B,王夫之 C,王仙芝 D,王羲之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答案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东汉时,带兵反击匈奴的名将有:BD A,张骞 B,窦固 C,卫青 D,窦宪 E,霍去病

2,秦朝在全国通行的标准文字和允许能用的文字是:BC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E,行书 3,两汉著名的史学家有:AD

A,司马迁 B,司马光 C,班超 D,班固 E,王充 4,西汉时出现的两种先进的耕作法是:C(A ) A,牛耕法 B,马耕法 C,代田法 D,区种法 E,深耕法 5,东汉时张衡创制的仪器有:BC

A,地球仪 B,地动仪 C,浑天仪 D,测量仪 E,水平仪 6,下列战役,发生在黄河以北的是:AB

A,官渡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E,彝陵之战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圆周率计算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的数学家有:AB A,刘徽 B,祖冲之 C,马钧 D,陶弘景 E,王叔和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有:AD A,北方各族的大事融合 B,玄学的出现 C,门阀士族制度的形成 D,南北经济的发展 E,佛教的盛行 9,以下说法正确的有:BC

A,曹操建魏 B,魏灭蜀 C,西晋灭吴 D,司马昭建晋 E,司马懿建晋

10,东汉末年黄河中下游主要的军阀势力有:AD A,袁绍 B,刘备 C,孙策 D,曹操 E,孙权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焚书坑儒P134:公元前213年,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朝丞相李斯主张把除秦国史书以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以后敢谈这些书的处死,是古非今者灭族.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次年,秦始皇下令把460多个骂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两件事,史称\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扼杀了春秋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古代文化遭到了严重摧残.

2,七国之乱P159:西汉景帝时,同姓诸侯王势力迅速发展,大臣晁错建议削弱王国势力,叫做\削藩\公元前154前,吴王刘濞联络楚,赵等六国,打着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判乱很快就被平定.此后,景帝下令诸侯王不得亲自治国,并收回王国官吏任免权,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3,《史记》P251: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内容是叙述从黄帝到汉武帝间的史事,体裁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本纪\是君主的传记;\表\按年代列举主要史事;\书\记载典章制度;\世家\列传\为人物传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为以后史书所遵循,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赤壁之战P262:208年,曹操率20多万大军南下,追击刘备,威胁孙权.孙刘决定联合抗曹.孙权大将周瑜联合刘备部队,在赤壁利用火攻,大破曹军.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三分天下的局面大致已定.

5,九品中正制 P268:三国时魏国曹丕为了取得世家大族的支持,实行\九品中正\选官制度.这种制度规定,各州郡设立\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的人士,按品德和才能优劣评定为九个品级,政府根据品级高低,任命他们担任官职.由于担任中正官的多是世家大族,他们当然把本阶层的人评得高一些.这样,世家大族的势力更加发展起来了.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和影响.P124

内容:(1)皇帝制度.确定最高统治者的名号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总揽国家大权.(2)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分别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监察百官和管理军事.\三公\之下还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的政务.(3)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设守,尉,监御史,郡下设县,县以下是乡,里,基层治安机构叫\亭\郡县主要官员均由皇帝任免,必须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

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体系,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这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基本上都是沿袭了这套制度. 2,秦末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陈胜,吴广发动的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打击了

封建地主阶级,为汉初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他们反对封建残暴统治的首创精神,在我国历史上永远闪耀着光辉.

3,东汉豪强地主田庄有哪些特点 217

(1)它是一种政治和经济结合的社会基层单位.(2)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3)田庄里,地主和劳动者聚族而居,带着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4)劳动者叫\徒附\宾客\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西汉时期有所加强;(5)田庄还拥有私家武装,称\部曲\家兵\是维护豪强地主统治的武装力量,在一定条件下,又可能转化为武装割据的力量. 4,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有哪些 260

(1)政治上,曹操把汉献帝迎到许(221年改为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使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优势;(2)经济上,曹操重视恢复农业生产,召募流亡的农民,屯田开荒,初步解决了军粮问题.(3)军事上,官渡之战,曹操打垮了袁绍,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5,淝水之战双方胜负的原因是什么 P287 淝水之战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其影响深远.

前秦失败的原因:(1)前秦虽然统一了北方,但它的统治基础还不稳固.那些投降前秦的各族贵族,希望分裂前秦,自己建立政权.(2)苻坚骄傲轻敌.(3)前秦的军队是从各族人民中强征而来的,兵虽多,战斗力却不强.(4)在具体的战争中,苻坚指挥失误.

东晋胜利的原因:(1)\北府兵\的成员多由北方流亡而来的农民组成,有强烈抵抗的决心,经过军事训练,人数虽少,战斗力却很强.(2)晋军谢玄等指挥正确,利用前秦军队一退不可收拾,引兵渡河追击,秦军大败.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措施和作用.160-168

政治上:(1)为了解除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使诸侯国由大变小,使其无力反抗中央;以种种借口,削夺了大批王,侯的爵位和封地,彻底解决了诸侯王对中央的隐患.(2)削减丞相权力,形成一个宫内决策机构,称为\内朝\依靠内朝,削弱相权.(3)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把全国划为13个州,各州设刺史一人,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监察各郡官吏和地方豪强的行为,保ぶ醒胝畹墓岢埂 SPAN lang=EN-US>(4)注重选择治国人才,确立了察举制度,要求地方官员推荐\贤才\送往京师,由中央考核任用.作用:西汉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经济上:汉武帝对财政进行大规模的改革,以增加财政收入.改革有四个方面的措施:(1)改革币制,禁止私人铸钱,由国家统一铸造五铢钱;(2)收盐,铁,酒归官营;(3)实行均输,平准政策;(4)增设算缗钱,即征收工商业者的财产税.还下令\告缗\鼓励告发.

作用:这些财政政策,弥补了财政开支的不足,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政策是由封建官僚来执行

的,也产生了不少弊端.

2,试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和作用.320-325

北魏孝文帝改革前期主要在冯太后支持下进行,后期由孝文帝亲自主持,主要内容有:

(1)班傣禄.北魏初年,官吏不给俸禄,由他们自行搜括,因而吏治败坏.484年,冯太后推行\班禄\即给官吏发俸禄,这使腐败的吏治有所好转,为其他方面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2)均田制.485年,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规定:成年男子受田40亩,女子20亩,用以种值谷物,叫露田.由于那时土地每年都需要轮休,因而露田加倍或二倍授给.此外,另给男子桑田20亩,或麻田10亩,用以种植桑麻.受田农民老或死亡时,露田要交还政府,桑田不还,可以传给子孙.均田制并不剥夺地主的土地,所授的土地多为国家控制的荒地.但农民有了土地,不再受大地主的束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恢复的发展. (3)租调制.调整租调的征收额,均田户一夫一妇每年纳租粟二石,纳调帛一匹.

(4)三长制.冯太后废除\宗主督护\颁行\三长制\规定5家立一邻长,5邻立一里长,5里立一党长,合起来叫\三长\他们的责任是检查户口,征发租调,徭役.

这几项改革措施,使北魏政府直接控制的农户和租调收入大为增加,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也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5)汉化政策.冯太后死后,孝文帝继续进行改革:494年,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迁都以后,他下令,鲜卑人必须改穿汉人的服装,学说汉语;又把鲜卑姓改为汉姓,并提倡同汉人通婚.这些措施客观上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

作用:北魏冯太后和孝文帝改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各族的大融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作业3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答案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隋朝门下省的长官称为:B

A,尚书令 B,纳言 C,左右仆射 D,内史令 2,611年,隋末农民大起义首先爆发于: B

A,河南瓦岗 B,山东长白山 C,山东冤句 D,河南长桓 3,唐朝农民创造的新型灌溉工具是:C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水排 4,其诗被后世称为\诗史\的作者是:C A,李白 B,王维 C,杜甫 D,白居易 5,被称为\画圣\的唐朝画家是:A

A,吴道子 B,展子虔 C,阎立本 D,顾恺之 6,建立西夏的少数民族是:B A,契丹 B,党项 C,女真 D,突厥 7,北宋前期出现\交子\的地区是:C A,浙江 B,河南 C,四川 D,江苏

8,1120年,与北宋签订\海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C A,辽 B,西夏 C,金 D,大理

9,我国第一部从全国范围对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著作是:B A,《农桑辑要》 B,《农书》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10,宋朝豪放词派的开创者是:A A,苏轼 B,李清照 C,柳永 D,辛弃疾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答案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共同点有:AC

A,重视科举制度B,任用一批酷吏C,重视农业生产D,善于用人纳谏E,重视隋亡教训 2,唐朝西志边疆居住的少数民族有:BE A,吐蕃 B,回纥 C,靺鞨 D,南诏 E,突厥 3,唐朝著名的对外贸易城市有:DE A,泉州 B,杭州 C,苏州 D,明州 E,扬州 4,韩愈提出\道统说\的目的是:BC

A,维护人民利益 B,巩固封建统治 C,维持儒学正统 D,推动社会发展 E,推动文化发展 5,初唐三大书法家是褚遂良和:AC

A,欧阳洵 B,颜真卿 C,虞世南 D,吴道子 E,房玄龄 6,下列史事发生在11世纪的有:BC

A,陈桥兵变 B,澶渊之盟 C,元昊称帝 D,东京保卫战 E,靖康之变 7,元朝的彭湖巡检司管理的地区有:BD A,西藏 B,澎湖 C,海南 D,琉球 E,珠海

8,宋元时期,我国医学有了新发展,成就比较突出的是:BC A,病理学 B,针灸学 C,法医学 D,诊断学 E,药物学 9,下列着重叙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史学著作有:AD

A,《通典》 B,《资治通鉴》 C,《通鉴纪事本末》 D,《文献通考》 E,《史通》

10,下列文化成就属于元朝的有:BD

A,铜活字的出现 B,郭守敬制成《授时历》 C,袁枢辑录《通鉴纪事本末》 D,关治卿创作《窦娥冤》 E,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隋朝大运河: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运河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以洛阳为中心,东北通到涿郡(今北京),东南通到余杭(今杭州),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它对后世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起了很大作用.

2,开元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在开元时期,玄宗改革了一些弊政,用姚崇,宋景,张九龄等为宰相,励精图治,注意节俭,重视生产.开元时期社会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3,《史通》P456:唐朝刘知几撰写的史学理论专著.它开创了新的史书体例,是我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4,绍兴和议P505:1141年(绍兴十一年),南宋与金达成议和条件:宋高宗向金称臣;宋金两国,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南宋每年向金进贡银25万两,绢25万匹.这个和议史称\绍兴议\绍兴和议\的订立,说明宋金相互正式承认了双方政权,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了.

5,行省制度 P53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大都及周围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称\腹里\除吐蕃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设置同中书省.各省下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地方政权机构的一项重要改革,并对以后有深远的影响.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什么是贞观之治 383-

贞观之治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影响下出现的.唐太宗接受隋亡教训,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重视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徭役,让农民有较多时间从事生产;他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他重视对人才的网罗和使用,如任用房玄龄和杜如晦,并重视科举制度;他还下令房玄龄等完成唐律的制定工作;他善于纳谏,魏征提出的\兼听则明\居安思危\等,都被采纳. 2.简述唐朝租庸调法的内容和作用.381

租庸调法.内容: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交谷物2石,叫做\租\交纳绢2丈,绵3两,或布2丈2尺,麻3斤,叫做\调\壮年男子每年服役20天,不去服役的可纳绢代役,叫做\庸\作用:赋役比前代有所减轻,特别是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3.简述吐蕃与唐朝的关系.399

(1)松赞干布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时,带去许多书籍,丝织品,手工艺品,耕作用具,蔬菜种子等.后来,养蚕法也传入吐蕃.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唐蕃友好和发展吐蕃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2)唐中宗时,应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要求,把金城公主嫁给他.

(3)821年,吐蕃的赞普派专使到长睬肭蠡崦私岷谩C宋那康 SPAN lang=EN-US>\患难相恤,暴掠不作\会盟碑至今还屹立在拉萨大昭寺前,成为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团结的物证. 4.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作用.482

内容:新法的内容可分为理财,强兵和选拔人才三个方面.

理财方面有:(1)均输法,以路近价廉为原则收购国家需要的物品;(2)市易法,在东京等城市由政府出本钱,收购滞销物资,市场缺货时抛售,以打击投机商人;(3)青苗法,春季借钱给民户,夏秋交还,加收利息两分;(4)募役法,废除轮差服役制度,由政府雇人服役,原来应服役的民户要交免役钱,不服役的也要出助役钱;(5)方田均税法,清丈土地,防止偷税漏税.

强兵方面有:(1)保甲法,把民户编成保甲,每家有两个以上壮丁的,出一人为保丁,进行训练;(2)保马法,令民间养马,愿者免除部分赋税.

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有:(1)进士科考经义策论,不考诗赋;(2)太学三舍法,太学分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考试合格的升舍,上舍生成绩上等的,不经科举考试,就可以做官;(3)编写《三经新义》,对《诗》,《书》(《尚书》),《周礼》三部典籍重新加以注释,作为太学和州县学的教材.

作用:新法在执行过程中虽出现某些弊端,但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使政府财政收入情况大为改善,积贫的危机有所缓和;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开始效果也较好.宋神宗去世后,新法被废除. 5.宋元时期\三大发明\及其西传的意义是什么 P572

(1)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元代又发明了木活字和锡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方便了书籍的流传,结束了欧洲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历史,为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发明了指南针.北宋末年,我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指南针的西传为欧洲的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发现美洲大陆,完成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3)南宋时,发明了突火枪,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管状火器.元朝时,制造出大型管状火器,叫\火铳\火药传到欧洲后,使西方的作战方式发生了变革,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欧洲人又进一步把火药用于采矿和筑路方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试述两税法的背景,内容和意义.418

背景:(1)唐朝后期,均田制瓦解,庄田出现,庄客与庄田主之间出现契约关系,封建生产关系有了某些发展.(2)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逃亡,租庸调法无法维持下去,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3)藩镇割据,政府直接辖区缩小,财源主要依靠江南,江南赋税沉重,人民纷纷逃起义.

内容:780年唐德宗用杨炎建议,颁行两税法.(1)取消租庸调和杂税;(2)不分主,客户,一律以现住地为准,登

入户籍纳税;(3)改用按资产和田亩征税;(4)每年分夏秋两季征税.

意义:(1)扩大了纳税面,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多少改变了赋役集中在贫苦农民身上的情况.(2)赋税的征收,由按丁口转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要依据,表明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为后代税制开了先例. 2, 试述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463

主要措施:(1)行政权:在地方,推行用文官代替武将担任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县官原由地方任命,改由朝廷委派;州官之下,另设通判,名为副职,实为互相牵制.在中央,由宰相掌管政事,正职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副职叫\参加政事\另设枢密院掌管军事,设三司掌管财政,这样相权缩小了,标志皇权进一步提高.

(2)军事权: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禁军将领石守信等人的兵权.把地方精兵编入禁军,地方只留些战斗力低弱的厢军.禁军由中央直接控制,屯驻京师,轮流戍守边地.又创禁军\更戍法\使兵将互不熟悉,将不专兵,便于朝廷控制.

(3)财政权:北宋把地方的财政权划规朝廷设置的转运使管辖.

影响:这个制度加强了皇权,消除了分裂割据的隐患.但对武将防范过严,官僚不断增多和军队缺乏训练,又酿成了国家积贫积弱的局面. 《简明中国古代史》形考作业4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将答案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1,明朝在地方省级负责司法的行政机构是: A

A,提刑按察使司 B,承宣布政使司 C,都指挥使司 D,三法司 2,我国古代纺织棉布逐渐成为农家的主要副业,始于: B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明朝中期,使宦官专权达到高峰的一位宦官是:C A,王振 B,汪直 C,刘瑾 D,魏忠贤 4,明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地点是:A A,陕北 B,河北 C,河南 D,山东 5,现在北京的故宫,就是明朝的:A A,皇城 B,京城 C,宫城 D,皇宫花园

6,清朝时宦官失去了兴风作浪的条件,是因为设立了总管宫廷事务的:A A,内务府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军机处 D,内阁 7,清朝在西藏开始设置驻藏大臣的皇帝是:C A,顺治帝 B,康熙帝 C,雍正帝 D,乾隆帝

8,提出\工商皆本\主张的明末清初思想家是:B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9,黄宗羲思想的核心是:D

A,抨击封建主义 B,抨击中央政权 C,抨击君主无能 D,抨击君主专制 10,戚家军九战九捷,荡平浙江倭寇的地点是:C A,杭州 B,明州 C,台州 D,福州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答案代号填在下列表格中.) AD BC AC BD AB BC AD AC BC AC

1,1367年,朱元璋发布讨元文告,并派两员大将率军北取中原,他们是:AD A,徐达 B,朱升 C,刘基 D,常遇春 E,李善长 2,下列属于明成祖采取的措施有:BC

A,设立锦衣卫 B,设立东厂 C,营建北京 D,设立西厂 E,废除丞相 3,明代最繁荣的两座商业城市是:AC A,南京 B,杭州 C,北京 D,苏州 E,扬州 4,明朝中后期两位著名的抗倭名将是:BD

A,李如松 B,戚继光 C,邓子龙 D,俞大猷 E,袁崇焕 5,明朝中期,丝织业的中心是:AB A,苏州 B,杭州 C,扬州 D,松江 E,无锡

6,清朝文字狱名目繁多,其中罪名用得最多的两项是:BC A,语多悖谬 B,大逆不道 C,反清思明 D,诋毁孔孟 E,疏狂浮薄 7,今天的南京在明清时曾称为:AD A,应天 B,建康 C,建业 D,南京 E,京口

8,明清时期的文化,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它表现为:AC A,产生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B,出现了追求自由民主的文艺作品

C,统治者对教育的控制进一步加强 D,史学著作在史书上体裁上有重大创新 E,程朱理学占统治地位

9,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作过都城的城市有:BC A,建州 B,赫图阿拉 C,沈阳 D,会宁 E,宁远 10,元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相似之处有:AD

A, 少数民族统治全国的政权 B,实行较开明的对外政策

C,以行省作为地方统治机构

D,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E,大兴文字狱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靖难之役P593:明太祖时分封了24个子侄到各地做藩王,太祖后,由长孙朱允(火文)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鉴于诸王势力太大,采纳大臣齐泰等建议,实行削藩政策.1399年,朱元璋第四子朱棣以\清君侧,诛奸臣\为名起兵,号称\靖难\这场战争史称\靖难之役\年,朱棣攻人南京,自立为帝,他就是明成祖. 2,八旗制度632-: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过程中,在女真原有氏族组织的基础上,创立了八旗制度.他把女真壮丁编入八旗,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平时耕猎,战时出征.八旗各级长官既管行政,又是军队首领.这种军政合一的制度,对女真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3,东林党640: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把持朝政,政治腐败.以顾宪成为首的一批正直的士大夫,在无锡东林书院聚众讲学,议论朝政,抨击宦官集团,被称为\东林党\东林党反对阉党的斗争得到广大社会阶层的同情和支持.魏忠贤大兴冤狱,对东林党进行镇压.崇祯帝时,为东林党平反冤狱.

4,《尼布楚条约》663:雅克萨之战后,1689年在清朝政府作出让步的情况下,中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中俄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南属中国,以北属俄国;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以东属中国,以西属俄国.这就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条约还规定,毁雅克萨城,俄人全部迁出;两国商旅凭文票方可往来贸易等.条约签订后,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确定下来,沙俄的侵略野心受到遏制,双方正常贸易也有所发展.

5,《四库全书》705:清朝乾隆年间,政府令纪昀等编辑《四库全书》.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共收书3 400多种,它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和意义.620—662

经过:从1405年到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前后七次率领船队出使西洋.船队从刘家港出发,经南海,空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印度半岛,到波斯湾,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沿途到过30个国家.船队出发时,满载金银,布帛,瓷器,铁器等,返航时又带回珠宝,珊瑚,香料,象牙等物品.

意义:(1)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同欧洲航海家哥伦布,达伽马的远航相比,不仅规模大,而且时间上要早半个多世纪.(2)郑和的远航,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了解和友谊.它与穷兵黩武和殖民掠夺有着根本的区别.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功绩是辉煌的,但也有消极方面.庞大的船队需要巨额开支,而换回的物品多是供宫廷,贵族消费的奢侈品.

2, 简述张居正改革的内容和作用.6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vdt.html

Top